关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的若干思考
诚信友爱, 在现代社会更需要依靠法律来维持和 现 和保 障效 益的重要手段 。 追求效益不应仅仅是 保障; 充满活力 , 更多的涉及 人的 自由和权利 , 而 经济学 的概念 , 一个和谐社会也应该是 有效 益的 没有法律规范和保护的 自由和权利是不可能 实现 社会 , 是追求效益的社会 , 创造 出更多效 益的 是
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 主义 态 , 和谐就无从说起 。 法治是维护秩序的重要手
和谐社会 ,应该是 民主法治 、公平 正义、诚信友 段 和 目标 , 是统治 阶级统治 国家 、 管理社会的重 爱、充满活力 、 安定有序 、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 要 的手 段。 法是统治阶级 的根本意志的体现 , 这 社会。 ”可见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了和谐社会的 种意志 一定要在维护 社会秩 序中得 以体现 , 因此
法治要站在价值 中立 的立场 , 整各种利 会 ,实 现执政 党的依法 执政 和政府 的依 的透 明度 , 调 接受社会的监督 ,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实现
益主体的关 系 , 尽量顾 及和 统筹 各经济主 法行政 处于首 要的地 位 。首 先是执政 党 司法公正 。 审判 的公开是 司法 公开的核心 体的利益 , 表现 为法律调 整各利 益主体 间 的依法 执政具 有重要 的意义 。党要 在宪 内容 ,主要包括事实、证据的公开,审判
六个方面 的基 本特 征。 从表面上看 , 似乎只有第 维 护稳定 、 良好的社 会秩序 自然是 法的重 要 目
一
个特征 即民主法治 与法律有关 , 而实际上 , 其 标 。 从这一 角度看 , 构建和谐社会是离不开法治
4和谐社会应当是 有效益的社会 , . 法冶是实
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垒 ! 垦 垒
关于促进社会公平 , 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陈 同举
堡堡 盒
( 南杞 县平城 乡第 一初级 中学 , 南 杞 县 450 ) 河 河 7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 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马克 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 进 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 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 我们 所要建设 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应该是民主法 治、 正义 、 公平 诚 信友爱 、 充满活力 、 安定有序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公平 的重要体现 。收入分配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 等, 即要求社会成 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 要求保证人 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的收入分配 ,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 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 的经济利益关系 , 经济发展 . 实现 社 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 ,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 决速健康发展 . 乡居 城 民收 A 较大幅度地增长 ,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 社会保 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 ,城镇困难群众 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相应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题 , 乡之间、 城 地区之间 、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 分配秩 序比较混乱 , 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 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调节 收入分配 , 促进社会公平 ,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 , 这对 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节收入分配 ,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 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 谐, 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合作 , 关系到党和国家 的长治久安 , 而且关系到公民 的基本权利 , 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基 本价值 , 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 2 . 调节收入分配 、 促进社会公平 是构建 和谐社会 的重要原 则和 紧迫 任 务 社会公平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 ,它是社会广大成员普遍 能够接受的价值 目标 ,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道 义动力 , 是一个政权具有合理断 口 合法 性的重要体现 。因此 , 我 们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 、开展各项工作的 个重要指导原则。应当承认 , 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 , 还存 在着不同程度 的社会不公现象 ,并在一定程度 上已经影响到了 社会不同阶层 的和谐相处。因此, 促进社会公平 , 已经成为当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3 . 调节收入分配 、 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 和谐社会 的关键环 节。党中央提 出的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之一就是要仂调 好各个 阶层和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当前 , 公平 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以人为本 、 社会平等理念 下构建一套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即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 体现 , 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4 . 调节收入分配 、 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 和谐社会 的基 本着
共同维护法治共建和谐社会
共同维护法治共建和谐社会在当今社会,法治和社会和谐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作为公民的我们,有责任共同维护法治和共建和谐社会。
下面将从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共同参与维护法治和共建和谐社会。
一、加强法治建设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和保障,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
国家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我们作为公民也应积极参与其中。
首先,我们要尊重法律权威,履行法律的责任和义务。
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遵守法律的底线。
遵纪守法,不违法乱纪,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与公民议事,行使公民的权利。
公民议事是一种民主参与方式,通过民主选举、社会监督等形式,让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决策的科学合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意识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共同维护法治和共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要提高法律意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宣传普法知识,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如宣传栏、媒体报道、社区讲座等方式,推广法律知识,普及法治观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
其次,我们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为无法支付法律费用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代理等服务,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正义。
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法治共建的重要目标,也是人民共同追求的美好生活。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要建设法治社会。
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来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加强依法治国,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法制机制,严惩犯罪行为,推动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其次,要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各个方面的公平正义,才能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最后,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重要性、构建路径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形态。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中华民族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只有实现社会和谐,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够享有社会发展成果,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此外,和谐社会的构建还能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国家更具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建适应国情的路径。
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要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另外,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发展态度,积极吸纳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建设。
此外,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增强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最后,要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社会阶层分化的问题较为突出,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
其次,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此外,社会治安问题和道德观念的淡漠现象也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它将有力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设法治国家,倡导开放包容的发展态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加强党的领导等。
法治的使命构建和谐社会
法治的使命构建和谐社会当代社会,人们普遍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法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法治不仅是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安排,更是一种社会生活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本文将探讨法治的使命以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法治的使命法治的使命是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持社会秩序。
它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确保个人和社会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法治要求公平公正的司法程序,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公正的审判,以及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法治也要求政府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实现公共事务的有序管理。
政府应当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严格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确保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法治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制度基础。
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人们才能够有序地开展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活动,并能够依法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机会。
其次,法治通过明确的规则和程序,提供了一种有序的冲突解决机制。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存在各种矛盾冲突,如果没有法治的约束,这些矛盾很容易升级为激烈的冲突,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而有了法治,人们可以通过诉讼、仲裁等合法程序解决争议,维护和平的社会秩序。
此外,法治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公正的资源分配机制。
通过制定和实施公正的法律,法治可以保证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利益的集中和不公平的现象。
这样一来,社会的财富分配更加均衡,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了平衡,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得到了保障。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机制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法治机制。
首先,完善法律体系,形成一系列科学、合理、完备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要能够有效保护公民的权益,规范政府行为,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发展。
其次,加强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
只有当人们相信司法是公正的,才能够愿意将争议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浅谈法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浅谈法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法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法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
本文将就法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浅谈。
首先,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法治是指建立在宪法基础上,以法律为依据,依靠法律来进行行为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法治是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基石。
只有通过法治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通过法治的方式来实现。
法治建设是指以法律为基础,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法律机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途径,不断提高法律权威和法治水平。
只有通过法治建设,才能构建起一个公正、公平、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三,法治建设有助于平衡社会利益,避免人类自私自利的行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法治的存在可以平衡社会各方利益,防止某些人的特殊利益侵犯到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法治的管理和调节,可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法治建设有助于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第四,法治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法治的存在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提升社会的治理能力和效率。
通过法治建设,可以为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律基础。
综上所述,法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不可分。
法治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路径。
法治建设有助于平衡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法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设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共同繁荣。
因此,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法治水平,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要求。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邢淑英
(乌兰察布市委党校 内蒙 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整合社会关系,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 键 词:和谐社会;本质属性
证人民群众公正、平等地行使民主政治权利,使国家政权为人民服 务;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其文化事 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民族的、科学的、健康的、大众的精神产品,使 全体人民拥有共同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总之,社会主义本 质和基本制度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 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基础。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本质要求和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我们社 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有利于进一步增创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的巨大优越性。
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和努力。 在实践中,我们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 矛盾真正地解决,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促进每个 人自由全面地发展,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 谐相处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生命力和优越性之所在,也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的重要源泉。为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 下四点: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 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摆脱并超越了只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突出了人自身发展的地位,凸现了各方 面协调发展的特征。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 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注重宏观调控 和统筹兼顾,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和各阶层之间关系的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和谐社 会的基本特征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这些与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高度一致。 为此,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加强立法工作,提高 立法质量,加大普法力度,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在 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尚,切实把人们的行为纳入 法制化的轨道,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为构 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无 论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它所反映的就是全 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那就 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以构 建和谐社会也是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它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坚持以德治国,就是要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思考
・
5 0・
湖北省社会主义 学院学报
20 0 6年 6月( 3期 ) 第
构 建 社 会 歪 义 和 谮 社 会 的 法 洽 , 考 黾
杨建 华
( 湖北 省 行政 学 院 , 湖北
[ 摘
武汉
4 02 ) 30 2
要] 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党的十六届 四 中全会 提 出的新命 题。 它作 为一 项全 面的复 杂的 系统 工程 , 是 需
一
与人 类社 会 发 展 规 律 以及 社 会 主义 规 律 相 适 应
的。
现代 政治 文 明要 求 民主 法 治 , 而政 治 文 明 建 设 的核 心 , 是 法 治 。 19 就 99年 , 法 已 经 写 人 依 宪 法治 国 的基 本 方略 , 2 1 到 0 0年将形 成 中国特 色 的
、
[ 收稿 日期 ]0 6—0 20 3—2 0
【 作者简介 ] 杨建华 , , 女 湖北省行政 学院政 法教研部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6月( 3期 ) 第
杨建华 : 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的法治思考
・ 1・ 5
建设的经验 , 借鉴现代法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基 本理 念 。 今 天 , 国共 产 党 的领 导和 社会 主义 制 度 , 中 为 我 们构 建 社会 主 义 和谐 社会 提供 了根本 保证 。我 们在构建和谐社会 的过程 中, 必须充 分发挥社会 主义民主 , 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把和谐 的社 会 主 义关 系 牢 固地 建立 在 民主法 治 的基础 之
l
[ 文章编号 ]6 1 2 0 ( 0 6 0 0 5 17 — 8 3 2 0 ) 3— 0 0—0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思考杨建华(湖北省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2)[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命题。
它作为一项全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努力。
应该说,从法治的视角予以研究和探讨,对更加深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独特意义和重大作用。
[关键词]和谐 法治原则 法治功能[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06)03-0050-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命题。
它作为一项全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努力。
应该说,从法治的视角予以研究和探讨,对更加深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独特意义和重大作用。
一、法治精髓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握“社会主义”与“和谐”两个关键词,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
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任何其他形态的和谐社会,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概括的讲,它是一个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社会;是一个消灭了剥削和压迫,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还是一个消除了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
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天然属性,换言之,并不是只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必然出现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事实上,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社会主义实践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逐步地从不和谐或不太和谐走向和谐。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这就表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提高党在此方面的执政能力,乃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规律相适应的。
现代政治文明要求民主法治,而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法治。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5篇通用)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5篇通用)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篇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
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解决。
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整最为重要。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
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
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
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权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法律具有规范相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废止。
这种法律所独有的确定性,使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
法律具有普遍性。
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律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
建设法治社会心得体会范文
建设法治社会心得体会范文建设法治社会心得体会1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未来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更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创新。
我们要勇于把自己的思想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但观念的变革容易受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影响与束缚,容易停顿、反复甚至逆转;因此,我们更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通过制度供给、制度导向、制度创新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冲突,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内。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越是从发展的早期进入发展的中期和后期,越是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就越需要通过法治来克服在发展过程中个体行为选择和政府决策行为选择的功利化、短期化、表面化现象,纠正各种重速度轻效益、重总量轻质量、重效率轻公平、重局部轻全局、重当前轻长远的做法,建立健全一整套支持、推动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体会学习心得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体会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我们党的重要任务。
如何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
一、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是建立在人民幸福和满意度的基础上的。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们要尊重人的权利,关注人的福祉,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紧密结合。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二、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加强社会治理的关键。
从城市管理到乡村治理,我们需要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方式,根据不同地区和社会需求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措施,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加强政府主导和公共参与充分结合,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构建和谐社会要建立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因此社会管理的发展和升级非常重要。
三、强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正公共服务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服务的作用,不断促进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均衡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如果不能提供充分、高效、质量优良的公共服务,就难以确保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机会,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失衡和社会结构的分化。
四、倡导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该倡导和实践公平公正的精神,制定公正合理的政策,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另外,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增强公平公正的意识,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法治的思考
( 二)和谐社会与和谐法 治是从 属关系 、包容 与被包容的互动关 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法治 ,既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内容 ,也是构建和 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 ,其 中的民主法治 、 公平正义 、安定有序等都与和谐法
刘朝 捷
( 吉林 省公 安厅 ,吉林 ・ 长春 105 ) 30 1
内容摘要 :和谐足社 会主义发展 的必然趋势 ,促进和谐法治是构 建 和谐 社会的 重要 内容 ,也是 构建和 谐社会 的重要 条件 ,只噩
我们 实现 了立法 、执 法和守法的和谐 .也就实现 了法治的和谐 。冈此 ,要把 构建社 会主义 和谐法治 的理想 变 为现实 ,必 须满 足 个
的。和谐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其最终 目
收稿 日期 :20 0 5—1 2 2— 9
作者简介:刘朝捷 ( 9 1一)男 ,吉林省公安厅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副研 究员 ,主要从事犯罪学 ,公安理论研究 。 15
-- -— —
74 - — - - —
维普资讯
刘 朝捷 :炎 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 法治的思考
谐 ,就是有 对抗 性 矛盾存 在 的事物 ,其 对抗 性 矛盾 迟早要 解决 ,对 抗性 矛盾 解决 后 的结果 也必 然走 向 和谐 ,和谐 是事 物发 展 的必然 结果 和最 终 的成熟状 态 。社 会 主 义法 治是社 会 主 义社 会 调节 人与 人之 间 关 系 、人 与社 会 之 间关 系和人 与 自然之 间关 系 的一
治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时 , 现实社会 中某
些方面 、某种程度 的社会 和谐 因素也在作 用 于法 治 ,为和谐法治提供有利 的条件 ,两者是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思考
和谐 社会 是人 类社会 始 终追求 的理想社会 形 态 ,由 于生产 力 发展水 平 、社会 基本 矛盾 、 会制 度等 因素 的 社 制 约 , 种理 想一 直无 法实 现 。构 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这
的理 论 , 以胡锦 涛 同志 为总 书记 的党 中央科 学总结 我 是
构建 和谐 社会 。10 年 , 国空想 社会 主义者 傅立 叶 发 83 法 表 了 《 世界和谐 》一 书 ,指 出未来 的理想 社会制 度 是 全 “ 和谐 制度 ” 现存 的资本 主义制 度是 不合理 的 ,必将 为 , “ 和谐 社会 ” 所取 代 。12 , 国空 想社 会主 义者在 美 84年 英 国印 第安 纳 州进 行 了著 名 的共 产 主义试 验 , 以 “ 和 即 新 谐 ” 名 。 82 , 国空 想社 会 主义 者 魏特 林 在《 谐 为 14 年 法 和 与 自由的保 证》一 书 中 , 社 会 主义 社会 称 为 “ 把 和谐 与
里 士 多德 则认 为 :中产 阶级对 国家 政权 的稳定 与社 会 的
和谐社 会 中的地 位与作 用谈 些个 人体 会 。
一
、
社 会主 义和 谐社会 的重 大理 论价 值
和谐有重要作用 , 黑格尔也曾用矛盾 、 差异 、 对立 、 同一
等范 畴深 化 了对 和谐 的认 识 。早 期 的社会 主 义者认 为 , 只有 消灭 资本 主义私 有制 ,建 立社会 主义 公有 制 ,才能
主义 和谐 社会 的重 大意义 、科 学 内涵 、基 本特 征和 主要
享” 康有为倡导要建立 “ 、 人人相亲 , 人人平等, 天下为
公 ”的社会 。这些 思想 在一定 程度 上反 映 了广 大 劳动人
关于法治建设的思考
关于法治建设的思考
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基石。
在法治建设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应当加强对法律的制定、修订和执行的监督,确保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性。
同时,也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公众法治意识。
2. 加强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的公正和高效对于法治建设至关重要。
应当加强对司法机构和人员的监督和评估,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制度,提高司法效能和司法公信力。
此外,也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司法效率。
3. 依法行政:法治建设不仅仅包括司法领域,也涉及到行政领域。
政府应当依法行政,严格遵守法律和规章,确保公正、透明和高效的行政过程。
同时,还应当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打击腐败现象。
4. 加强社会法治建设:法治建设不仅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应当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培养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总之,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政府、司法机构和全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加强社会法治建设,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这些思想为我们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力量。
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权益。
这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时,要善于倾听民意、顺应民心、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指的是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
我们要坚持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追求数量增长,更注重质量提升,注重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在政治建设上,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推进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利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追求、共同拥有的精神指引。
在社会建设上,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条件。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确保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我们要健全法律体系,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执法司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一要] 本文通过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总体要求、基本途径。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
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
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
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2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
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
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因此,公平正义就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3篇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1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促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而且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文化利益的战略地位,各民族国家对文化利益的诉求、争夺与矛盾也日趋激烈,甚至国家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家文化利益的矛盾。
为了当代世界的和谐共存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倡导不同文明的对话,构建以平等互动、多元共存为基础,以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不同文明的共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以往,对于国际秩序,人们更多地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加以论述,随着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文化交往的扩大,文化霸权、文化侵略对民族国家文化主权构成的威胁,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为人们所认同。
这不仅关系到人类所创造的多元文化的走向,而且关系到人类今后将营造怎样的生存环境和以怎样的生存方式生活下去。
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需要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就一些基本的问题达成共识。
首先,以健康的文化心态,认同与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取决于健康的文化心态,既不应以冷战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看待这一切事物;也不应以多元即无元的心态解构一切价值,走向文化民族主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文化的民族性,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
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文化个性表达权和文化发展道路选择权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欣赏。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不但能“各美其美”,而且能“美人之美”。
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
文化多样性是对每个民族国家文化选择权利的尊重,这同时也赋予了他尊重其他民族国家文化选择的责任。
因此,从任何意义上都可以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
论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论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和谐社会需要人们真诚地交流和沟通。
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摆脱了盲从心理,开始普遍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来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人们在文明的政治机制中通过行使话语权来参与政治事务,需要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因此,只有积极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谐社会。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法治化的社会。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这种差异在丰富社会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而法治为控制无序与混乱不仅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来协调、支配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并设定了独立的司法机构、仲裁机构,由其运用特定的法律规则解决纠纷,并且裁判的效力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
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政治,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论 研 究
关于构建和谐 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的几点思考
郜 建和
2 4 5 0 0 0 中共黄 山市党校 同法治 建设是 密切 联 系和 辩证统 一 2法治是 构建和谐社 会 的内在要 求 的. 法治以公平 公 正为价值 标准,以法律 的规 范性 、强制性为特点,通 和谐社 会是人 类 自古 以来 的理想 ,两千 多年前 ,我 国的老 子 、 过立 法和法律 实施等活动调 整社会 关 系,平衡社会利益 ,整合社会 资 孔 子和庄子 都 曾提 出过 构建和 谐社会 的设想 。我们 今天 所要 建设 的 源,维护社会秩 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 的 目 标。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 和谐 社会是 在 民主与科 学基础 上有效 管理 的社会 ,这是 和谐社会 的 重要 保障,和谐社会是 法制 建设的前提 基础 ,和谐社会应是 法治的社 政 治特征 ;和谐社 会是 建立在 大力发 展生产 力基础 之上 的 ,这是 和 会。 谐社 会 的经 济特征 :和谐 社会 存在复 杂的社 会分 工 ,有 着丰 富的人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 主义;法治社会 际 关系 。因此不 能仅仅依 靠道 德伦理 来维 系人际 关系 更需要运 用 法律规范 来组 织 、调节 社会 关系和 调整人 的行 为。和谐 社会 所铺垫 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意蕴 深邃 ,可从 不同 角度 认识 与探讨 。 中 着的是一 种浓郁 的充满 民主 和科学精 神 的法治 文化 ,这 是和谐 社会 央领 导同 志曾经 明确指 出 :我 们所要 建设 的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 ,应 的文化特征 。 该是 民主法 治 、公平正 义 、诚 信友 爱、充 满活 力、安定 有序 、人 与 三、构 建和谐社会 的法 治保障 自然 和谐相 处 的社 会 。在论述 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基本 涵义 时 ,把 1 . 健全 的法制是 实现 和谐社会 的法 治途径 民主法治 置于构 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诸要 素 中的首要地位 ,充分 反 我 们 首 先必 须 区分 开 “ 法 制 ”与 “ 法治 ” 。法 制 一般 是 指 法 映了 民主 法治 与构建社 会主 义和谐 社会 的重要 关系 。本 文从 和谐社 律制度 .主要 指有 制度 的实体 。而法治 则是基 于法制 基础 的治 国机 会 与法治 的辩证 关系 出发来 论证法 治在构 建和社 会 中的 内在 要求及 制。 法制是 法治 的基 础 ,但 有法 制还不 等于就 有 了法 治 ,专 制主 义 其作 用 。并说 明法治社会 与和 谐社会 的关 系。 的法 制越强 ,就越 与法治 背离 。所 以,我 们首 先应该 建立和 完善 具 和谐 社会与 法治是 辩证统 一关系 有 中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 民主与法 制 ,进 而再来 实现社 会主义 法治 , 社会 主义 和谐社 会是社 会主 义法治 的 目标 。社会 主义 法治的根 现在我 们的 “ 依法 治国 ”方略也正 实现 了 由法 制到法 治的历 史性 超 本 内容是民主治 国,也就是把人 民的普遍意志上升 为国家意 志形成 法 越 。构建和 谐社会 ,是 为了实现 社会 主义长 洽久安 ,对此 我们 必 律 ,从 而依 法治 国。社会 主义法 治追 求的社会 状态 ,就是社 会 的有 须依 赖法治 ,也 只有法 治才能保 障和 谐社会 的顺利 实现 。所 以,我 序、稳定 、协调和 良性发展 ,而这一切正是和谐社会 的特征 和体现 。 们要健 全与 完善法律 制度 。 因此 ,使社会主义社会各种 关系和谐 ,是社会主义法治永恒 的追 求 目 2 . 和谐社会 “ 以人为本 ”的价值 取向必 须 以法 治作保 障 标。社会 主 义法治是 实现社 会主 义和谐 社会 的必然途 径和 方式 、手 “ 以人 为本 ”是和 谐社会 的一个 基本 内涵。在 一个和 谐 的社 会 段。在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下 ,由于 受各种 因素的制约 ,人们认识 里 ,社会 活动 的根本 目的 ,就 是能让 每一个 社会 人都发展 为权 利 自 问题 的能力各有 不同 ,其 自律性更有 巨大差异 性。因此 ,没有一种令 主的公 民 ,成 为经济运 行的 主体 、文化活 动的主 角和政 治参 与的主 人信服 的强 有力的控制社会的手段和方式 ,社会是难 以达 到和谐的。 人。 “ 以人 为本 ”不是 一句 空洞的 口号 ,而是要 将人 的权 利 写进法 社会主义法 治是最 理想的控制社会 的方式 。因为社 会主义法治体现着 律 ,将保 护人权 的法律 置于一 切权威 之上 。在法 律看来 ,每个 公 民 都 同样地 受到 法律 的保 护 ,无论你 是谁 ,都不能 够违反 这一 原则。 社会主义 民主 , 体 现着人 民的意志和利益 ,能够为广大人民所信服 , 从而使其 能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遵 守法律 、遵守社会道德和家庭美 法律就 是 以保护 公 民权 利 、维护公 平与正 义 为 目标产 生的 。它的使 德 。社会 主义法治又是 国家强制 力的坚实后盾.有力量使人们必须遵 命就 在 于惩 罚 那些 以非人 性 的方 式 对待 他 人的 人或 集 团 ,可 见 , 守 。只有 这样才能促使社会和谐 ,没 有法洽这种强有力的控制和斗争 “ 以人 为本 ”是法律 自身原 有之意 ,是人 们创造 法律 的初衷 ,一个 手段 , 社 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只能是一种 空谈。因此 ,和谐社会要 求社 社会 使 人人 平 等地 享 受法 律 的保 护 ,就 能最 大 限度 地 激活 社会 活 会依 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 ,反对社会 的无序化。法治是社会有序运 力 ,调 动人们 的积极 性 ,保证 社会 的有条不紊 、和谐 安定 。 转 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和谐 发展 的根 基。和谐是法治的 目的 , 法治是 3民主法 治是和谐社 会 的根 本保 障 和谐的手段 。两者是相辅 相成 的辩证统一关 系。 社会 主义 民主是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的 制度之源 ,只有 发展社 会 二、法 治社会 是构建 和谐社 会的基 础和 内在 要求 主义 民主 ,保证人 民依 法行使 民主权 利 ,才能为社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建设 提供广 泛 的力量支 持 ,使 社会 主义事业 充满生机 和活 力。一 方 1 . 法 治是构 建和谐 社会 的基础 马克思 曾经指 出 ,人 的本质 并不 是单个 人所 固有的抽 象物 ,在 面 。民主 法治通过 对权 利 、权 力 、义 务 、责任和程 序这些 规范要 素 其现 实性上 它是 一切社会 关 系的总和 。在和 谐社会 的建设 过程 中 , 的合 理安 排 形 成调整 社会 关系的社会 主 义法律体 系 ,以确保公 平 无论 是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人 与人 的关系 ,还 是公 共权 力与个人 权利 正义 、诚 信友 爱 、充 满活力 、安定 有序 、人与 自然和谐 相处 的这些 的 关系 。在其 实际运 行过程 中 ,因各 种各样 的法 律调 整 ,都必 然表 价 值 目 标 得到确 认 、尊重和 实现 。民主 法治是 整个社会 关 系调 节器 现 为法律 关系 ,形成 法律上 的权利义 务 关系。形 成符合 法律规 范要 的重心 ,在构 建和谐社 会 的进程 中居于 支配地位 ,起 着关键作 用 。 求 的法律 秩序 ,而运 用法律 调整社会 关 系形成法 律上 的权利义 务关 在和谐社 会 的构建过 程 中.不同社 会关 系主体 的各种 利益要 求不 断 系 ,形成 符合 法律规 范要 求的法律 秩序 ,本身就 是法治 的基本 活动 提 出又 不断协 调. 以形成全 社会各 种正 当利益 和谐共 存的局 面 ,而 和 主要过 程之 一。从 这个意 义上 说 ,法 治社会 与和谐 社会 无论从价 民主 法洽就 是这一 局面形 成 的重 要机制 。另一 方面 ,民主 法治 为维 值 取 向和其主 要特征 及实现 途径 看 ,都 具有 高度 的一致性和 紧 密的 护社 会 的 安定 有序 提 供保 障 。一 个 和谐 的社会 必然 有稳 定 安 宁 关联性 。人 与人之 间关系 的核心 部分是 利益 关系 。利益是人 们行 为 的社 会政治 环境 和有条 不紊 的社 会生活 秩序 。如果社 会动 荡不定 、 的 内在 动力 ,人 的活动是 一种有 意识 的 自觉 活动 ,推动人们 活动 的 秩序 混乱 、矛盾 激化 ,人们就不 可能 和睦相 处 、安 居乐业 。法 治以 直接动 力是 需要和 利益 。对利益 关系 的处理 是否恰 当 ,直 接决定 着 法律 的规 范性 、强制性 为特点 ,通过 立法和 法律 实施 ,调 整社会 关 系 ,平衡 社会利 益 ,整 合社会资 源 ,维护 社会 秩序 。 人与人 之 间关系 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