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制度性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5篇

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5篇

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5篇第一篇: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而那些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以及那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由于受到家庭、社会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甚至入学很困难,所受教育水平很低。

本文就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展开了调研,正确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关键字: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随之增加。

他们不仅是缺少父母看管的孩子,也是这个时代的孤儿。

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又由于老人的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使孩子们缺少正确的引导。

还有那些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可能由于受到不一样的待遇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等等。

这些都真正的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的前提,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一、调研方法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以及带来的影响,我在村里展开了全面的调查。

调研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电话调查,对于那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采取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调研方法,而对那些随父母迁到城里的子女采取了电话跟踪调查。

内容主要是了解孩子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他们教育孩子的观念以及方法,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采取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谈话里,我了解到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以及分析了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

1、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到了留守儿童的身上,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而直线下降。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制度性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制度性影响因素分析
会稳定 ,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基 本 概 念

非义务教育阶段择校 的借 口 , 不仅无法真正促进教育 平等的实现 , 反倒 因为通过户籍守住升 高中 、 大学的门槛。 个案 F “ : 没有 ( 北京) 口 , 户 不可 以在公办 学校上 学 , 不可 以在学

1城 市 归属 感 、
3 政 府 公 共 服 务 制 度 缺 失 、
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 , 民工群体往往 被排斥 于城市 政府公共 服 农 没 15 年 1 98 月颁布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户 口登记条例 》 以法律 形式 务之外 。他们没有被城市结构和 管理者 所认可 , 有系统 完整的政 策 规 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 制度 , 是新 中国城乡统一 户籍制 度正 式成立的 对他们予以规范 、 提供服务 , 没有明确 的法律能保护他们 的权 益。城 市 教育 、 活等 方面基本 上处于无 组织 的自发状 态 , 生 标 志。户籍制度把户口与社会 保障制 度、 医疗 制度、 育、 教 社会福 利和 农 民工群体在就业 、
社会地位直接挂钩 , 把我 国人 口划分为两大类享受不 同权 利、 承担不 同 义务的社会人群——城镇 居 民与农村 居 民。个 人是 城 市还 是农 村户 城市社会很少能为他们提供 相应的组 织帮助。在许 多情况 下 , 实际 上 过的是一种没有政府的生 活。在 这种状态 下 , 民工及其 子女是很难 农
失 , 市 管 理制 度 及 手 段 方 法 落 后 等 是 影 响农 民 工子 女 融入 城 市社 会 的主 要 障 碍 。 因此 , 通 过 制 度层 面 的 创 新 , 力 为 农 民 工 及 其 子 女 的 城 要 努
生活 创 造 更加 公 平 的政 策 制 度 环 境 和 文化 氛 围 。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我国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活跃的时期。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到城市生活、定居,面对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问题,政府应推进改革消除制度性障碍,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对策一、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现状首先,农民工子女在观念认同、社会关系、社区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遭社会排斥,与城市居民尤其是同龄人缺乏社会交往。

1.观念认同排斥观念排斥是城市居民在意识层面上对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排斥,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

由于我国长期执行户籍管理的城乡分割制度,对城市和农村实施不同的政策。

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和保障,而农村居民却不能;加上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差,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

因此,城市跟农村不仅仅存在生活地域上的差异,还存在着生活水平的差异,甚至城市居民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认同是一种主观感受,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对城市生活、文化认同感较高,他们希望进入到城市的生活中去,也希望能在城市中接受较好的教育,将来从事有较高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工作。

虽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但由于政策限制、城市居民的排斥和自身资源不足等原因,他们大多从事的是报酬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农民工子女作为农民工的后代,跟随着父母来到城市,同样遭受着城市居民的排斥。

外来人口的激增造成城市公共服务的短缺,许多城市居民认为外来人口影响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秩序和质量,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多少俨然成了某些城市家长衡量学校质量的标准,而在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学校就读的城市儿童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农民工子女打交道,认为农民工子女没有教养,学习差,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们交朋友。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一、前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自2000年代末以来,备受关注。

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难以就学的问题。

不过,该问题在实际解决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调查,从巨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探究该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问题的来源1.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纷纷流入城市打工。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却无法享受到同城市的本地学生所享有的教育机会。

即使有些地方规定,农民工子女可以参加就近的学校,但由于政策执行欠缺,常常面临着城市对农民工子女的剥夺。

2. 经济困难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收入一般很低,很难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

因此,他们的子女很难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一点会影响到他们未来发展的机会。

3. 学生心理压力大与别的同学相比,农民工子女的环境与经济条件都处于劣势地位,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比其他同学要大。

这也是他们很难融入学校现有主流文化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分析1. 宣传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很多农民工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家长认为为孩子上学投入的成本不值得,他们可能会把孩子提前让读书回家帮忙,或者让孩子在家里干活,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普及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为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付出必要的代价。

2. 优化公共教育资源政府应该在城市建设各种教育设施,并将这些设施向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开放,这样就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并且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政策性补贴帮助农民工家庭解决孩子教育问题,提高孩子入学机会。

3. 开展教育帮扶计划针对农民工家庭经济窘迫的现实,可以通过开展国家、社会、企业结合的教育帮扶计划,帮助农民工子女渡过学习困难时期。

比如,可以设立教育基金,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家庭提供针对性帮扶。

四、总结总的来说,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等众多方面因素的问题。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指与“ 农 民工 ” 一 起 流 人城 市并 在 城 市 生 活 , 具
有外 地农 村户 籍 , 且 在 北 京 居 住 半 年 以上 , 年 龄 在1 O~1 7岁之 间 的农 民工子 女 。
市适 应状 况及 过程 进 行 了探 讨 ; 肖勇 等 “ 新 时 期进 城农 民 工子 女 城 市 适 应 现 状综 合评 价 ——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来 , 农村 劳 动 力在 城 乡之
命运 , 真正 融人 其所 生活 的城 市 ?本文 以此 为 出
间 的大规 模流 动 , 已成 为 中国社 会经 济生 活 中引 人 注 目的现象 。时 至今 日, 由农 村进 入城 市 的农
民工群 体 不仅 在规 模上 继续 扩 大 , 在 结构 上 也 出 现 了变 化 , 其 中最显 著 的特 征就是 越来 越 多 的农
城 市 。随着 这一 群 体 数 量 增 多 , 他们 的 生 活 、 教
育、 心理 等 问题也 逐 渐浮 出水 面 。在现 有 的户 籍
城市 适应 、 城 市融 合 、 城 市 流动等 多个 角 度 , 从 研 究对 象划 分 , 涉及 城市 居 民 、 城市 流动 人 口、 农 民 工、 新 生 代农 民工 、 农 民工 子 女 等 群 体 。对 城 市
发点 , 通过 问卷 调查 、 个案 访谈 收集 资料 , 从 不 同 侧 面对 农 民工 子 女 城 市 归属 感 状 况 及 其 影 响 因 素进行 分 析 。

民不再 单 身外 出打 工 , 而是 以举 家迁 徙 的形式 流
向城 市, 于 是 又 形 成 了 另 一 个 更 为 特 殊 的 群
系、 社 会 支持 、 文化 氛 围等分 析维 度 ; 措 施 建议 方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比较研究
可以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进行比较,借鉴国际经验,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提供参考。
跨学科研究
可以引入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综 合研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面向农民工 子女的民办学校,满足农民工子女多 样化的教育需求。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农民工子女 聚集地的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 件,提升教学质量。
强化家庭教育指导
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
组织针对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合 法权益,打击歧视和排斥农民工子女的行为。
3
促进社会参与和融合
鼓励农民工子女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 能力;加强农民工家庭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01
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存在入学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就读的学校往往存在班级规模过大、师 生比例不合理的现象,这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 ,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农民工子女往往无法参加各类兴趣 班和课外活动,限制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家庭教育缺失
农民工家庭往往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 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家庭教育,这使 得农民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 的指导和关爱。
其受教育权利。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民工子 女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话题。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深入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 略。

[农民工,子女,城市]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城市]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国际学界关于移民适应问题的研究是我国学界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背景。最早的社会融入研究是从西方社会融合理论开始的,用来理解和解释西方移民在社会的经济成就、行为适应、文化融合、身份认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查阅,有“融合论”、社会认同的理论和社会适应的理论等三种理论较具代表性。
(二)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提出的,其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他采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实验验证了社会认同理论现实存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群际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社会认同理论首次把人际和群际行为进行了区分,并把认同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区分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自我知觉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还对人际比较和群际比较,个体自尊和社会自尊进行了区分。社会认同理论把“社会的”理解为在群体关系背景之下的,认同是在群体关系中产生的,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核心位置,从而更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心理的实质。
(三)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
高斯席德(美国社会学家)在其所著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表达了关于社会适应的理论观点:“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个方面”。在书中,高斯席德强调社会适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他强调应该将社会适应理解为在新的环境中移民本身的行为,以及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所进行的持续的行为调适过程庭
社会是一个宏观概念,但具体梳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是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城市居民的接纳程度等等客观课分析因素。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出台的针对外来农民工以及子女的各种政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导致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产生,进而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特有的农民工及其伴生现象的出现,例大部分农民工是没有与劳动用人单位签署劳资保障协议的,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城市所涉及的入学就读、看病就医等等都无法正常的获取相关社会资源,另外还有学者甚至提出某些制度性或限制性政策因素则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子女社会认同的根本原因。在城市居民的接纳程度方面,吴新慧(2004)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排斥和心理排斥极易导致农民工子女形成边缘化的城市归属感,产生出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以及对城市的敌对态度。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引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大量农民工涌入一线城市,他们的下一代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

这些孩子在城市环境中长大,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

本文将就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进行调查与思考,探讨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调查结果1. 教育资源不均衡: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经常就读于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城市一般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校舍设施简陋。

2. 学业压力大:由于家庭经济环境较低,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子女需要自谋生计,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兼职工作,导致学习时间不足。

3. 心理问题:由于家庭的不稳定以及与城市孩子所面临的差距,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感到自卑或挫败,对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不良影响。

二、困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层面: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不能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福利。

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的一个壁垒。

2. 经济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在学业上往往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

3. 心理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子女长期身处于陌生的城市环境中,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解决方案1. 政策改革: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打破户籍限制,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益。

2. 加强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解决师资力量和校舍设施问题,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3. 建立关爱机制:学校和社会应该建立起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机制,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 社会互助: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和援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5. 家庭教育:家长应重视子女的教育,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发展,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遭遇的问题及原因透视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遭遇的问题及原因透视

”原则 :适龄 儿童的户籍与父母 或法定监护人 的户籍相
一o 六 年 七 月 号 上 丰 月 o
统一 ,适 龄儿童 户籍 与实 际家庭住址 相统 一 。若 不统一 ,
这类 学生可 申请借 读 ,但需缴 纳借 读费 。一些农 民工 交不
起或不愿缴纳这笔 费用 ,他们的孩 子就 只有 回原籍就读 。
育局呼吁 :暂停外来人员子女来 Z市就学。 “ 空挂户”现 象 ,导致 农民工子女入 学难 。由于一些城 市户籍 放开 ,大量 农民工将子女 的户 口迁入一些 城市 居民 家 中 ,这就势必会 造成户籍与住址 不一致 、孩 子户籍 与父 母户籍不一 致的 “ 空挂户”现象 。从 2 0 0 3年 8月起 ,Z市 “ 空挂户 ”现象剧增。2 0 04年 Z市教育局 、财政局 、物价局
四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硬件和软件都无法和公立学校和私立贵族学校相比农民工中除了极少数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或进入民办私立贵族学校就读外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只能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
维普资讯
圉昌导
在城帘鲎敬 宵遭遇的问题及愿因透视
范 小 西
( 要 )农 民 工 子女 在 城 市受 教 育 遭遇 各 种 问题 :受教 育机 会 不 平 等 ,丧 失 受 教 育 的 权 利 ;受 到 的 摘 教 育待 遇 和 流 入 地 的 孩 子 相 比 差 距 较 大 ,升 学 率 较低 ;就 读 学 校 办 学 条 件 差 ,校 舍 简 陋 。 究 其 原 因 ,
小 学 4 所 ( 学 2 所 ,初 中 5 ,普 通 高 中 9所 ) 5 。2 0 0 5年 8月 1 8日,Z市适龄儿童入学报名第一
天 ,虽然各 区都 为农民工子女 开设 了报名处 ,但不少农 民

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的团体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

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的团体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

初 中阶段 的农 民工子 女 的团体 归属 感都普遍 偏低 , 而且从相 对 情况 来看 , 团体 归属 感的 四个 在
维度 中, 个体主 动参 与 团体 的程 度在 团体 归属 感 的测 试 中分 数 最 高。 ( ) 不 同性 别和 年 级 2在
中, 团体 归属 感的 个体 自觉 融入 团体 程度得 分存 在显 著性 别和 年级 差异 , 女 生得 分均 明显 高 且
要探 求 人 的行为 与外 界环 境 的互动 关 系 , 往需 要借 助这 一变 量 。马斯 洛认 为 : 在满 足生 理与安 全需 要之 往 人
后都寻求一个 自己所归属的群体 , 在这个群体中个人接纳和服从群体的总体特性 , 并期望 自己能得到群体的 认 同与关心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归属感是个体 的最基本属性 , 当具有一定 目标的群体接纳个体成为
其 中的 一员 时 , 心理 契约 上必 然要 求个 体服 从或 认 同群体 的总体特 性 , 同群 体 的总体 目标并 将 之 当成 自 在 认
1 前言
1 1 研 究 的意义 .
随着 我 国城 市化 进程 的推 进 , 来 越 多 的农 民工 走 进 城 市 , 更 好 的生 计 所 奔 走 。其 中这 批 “ 动 大 越 为 流 军” 也显 示 出家 庭化 的趋 势 , 出现 了城市 二代 移 民。农 民工 希望 自己 的子女 接 受 良好 的教 育 , 不惜 承 担 比在 农 村学 校更 多 的教 育费用 , 子女送 到城 市学 校接受 教育 , 把 他们 更渴 望能 够在城 市学 校取 得更好 的学 习成 绩 和更 优 良的综合 素 质 ¨ ; 由于他 们与 城市 学 生 的生 活 环境 、 家庭 教 育 、 交 环境 各 个 方 面存 在 较 大差 距 , 社 导 致农 民工 子女在 学 习方 面 以及 心理 方 面的适应 能力 不 足 。大多 数 的城 市二 代 移 民仍 然 就读 于 流 动性 强 、 教

行为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的比较

行为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的比较
情况 下, 所 表 现 出的 与 社会 普 遍 认 同 的社 会 价 值
观相 悖离 、 且影 响 自身和社会 环境 的行 为 。 儿童
行 为 问题 受 到 个 体 、 家 庭 和 学 校 等 多层 面 特 征 的
影响。
次, 对于 随迁子 女来说 , 制度化 的排斥使其 教育
边缘化 、 经济排 斥使其心态边缘化 、 社会 排 斥 使 其归属 感边缘化 ; 再者 , 与城 市 居 民相 比 , 农 民 工 的工 作 满 意 度 更 差 , 生活稳定性 更差, 赡 养 老 人 和 抚 育 孩 子 的 负 担 更重 , 这 些 问题 更 可 能 导 致 不 良的 家 庭 关 系 和 家 庭 环 境 。这 些 境 遇 导 致 农 民工 子 女 爱 与 归 属 的 需 要通 常 都 处 于 匮 乏状 态 ,


引言
为 问题 不 断 凸 显 。 许多学者认 为, 农 民工 子 女 的 行 为 问题 比 城 市 子 女 更 为 严 重 。 因为 与城 市 子 女相 比, 农 民工 子 女 处 于 不 利 的境 地 : 首 先 ,留 守儿 童 长 期 与 父 母 两 地 隔 离 , 在 成 长 过程 中缺 乏 有力 的监护 , 难 以获 得 父 母 应 有 的 照 料 、 关 心 和 爱护 , 也 难 以和 父 母 进 行 心 灵 的沟 通 、 情 感 的 交 流, 难 以获 得 情 感 慰 藉 ( 许传新, 陈 国华 等 ) ; ③其
2 0 1 3年第 1 期 双 月刊 ( 第3 5 卷 ・ 总第 1 9 1 期)
中 共 宁 波 市 委 党 校 学 报
J OUR NAL 0F THE P AR T Y S CH00L OF CP C NI NGBO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立足于实证调查数据,利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社会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大连市农民工283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因素开展了研究。

研究发现,包括户口、文化程度在内的个人特征因素和包括与社区组织的联系、在大连的朋友数量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因素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有着显著影响。

在对实证的结果进行分析后,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等角度提出了增强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政策建议。

标签:农民工;城市归属感;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网络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401 引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

截至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然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还比较缓慢。

促进农业人口积极向城镇转移、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

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内核,是城镇化水平的文化要件。

目前学界主要从经济因素、个体因素等来对城市农民工归属感进行研究,而对社会支持网络与城市农民工归属感的关系的探讨则相对薄弱。

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为农民工提供精神上、物质上以及情感上支持的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能够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能够促进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

在对学术界以往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借鉴下,立足于实证研究,以大连市农民工283个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计量统计方法,探讨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建议。

2 数据与方法2.1 研究假设通过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研究的回顾,以及自身的预判,认为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个体特征因素、经济状况因素、社会支持网络因素。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 (二实证原因分析).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 (二实证原因分析).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二实证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当前的教育现状(即上层建筑)。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

甚至可以说,我国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代价的。

即使是在今天,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是在以一部分农民不能享受正常的城镇化进程的代价换来的。

如2002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2001年的2.81∶1扩大到3.11∶1,整体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6,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

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里的大量涌入,也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发生。

试想如果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持平,那么农民工子女问题肯定不会陷入目前这种尴尬的境地。

然而这些并没有换来城市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反而加深了两者的代沟与隔阂。

城市居民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时候,忽略了农村的发展,农民工的权利和要求并不在他们的视线范围之内的。

因而,他们的子女教育也就不成为城市政府和居民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了。

2.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其主观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贫困。

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小商品买卖,有的工作较稳定,如农贸市场的业主、小吃店店主等,还有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如三轮车夫、各种建筑工地的民工等,他们的收入普遍比较低。

流动人口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占1/4。

这样低的收入,扣除家庭成员必要的衣食花费以外,所剩无几。

据调查发现,长期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往往成家后会全家一起流入城市,家庭计划生育状况较差,几乎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凭这么低的收入在城市中生活,马马虎虎地过日子都相当困难,怎么能支付孩子的学习费用呢?二是观念落后。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希望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父辈贫困、落后的状况,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他们认为时下城里的工人纷纷下岗,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的孩子即使读了书,今后未必能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单位,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学做生意,多赚些钱,为结婚成家做好准备。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赵川芳来源:《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年第03期收稿日期:2014-05-08作者简介:赵川芳(1979—),女,汉族,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福利。

引文格式:赵川芳.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14(3):31—40.摘要:以北京市某区的农民工子女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在北京生活的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状况,并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

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具有矛盾性,城市归属感程度较高,但是层次较低,交往意愿因子、乡土回忆因子、城市生活适应因子、态度因子、参与性因子、自我社会认同因子是影响其城市归属感程度高低的社会性因素,但是以户籍制度为载体而形成的教育、城市管理等制度性排斥因素却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的根源。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城市归属感; 户籍制度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4)03-0031-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

时至今日,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不仅在规模上继续扩大,在结构上也出现了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单身外出打工,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流向城市,于是又形成了另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子女。

这些流动儿童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

随着这一群体数量增多,他们的生活、教育、心理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现有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背景下,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结构的新生组成部分,对于他们长期生活的城市,是否真正地从内心里喜欢它,依恋它?因户籍制度及由此而来的身份差别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他们怎样看待周围的人群?怎样体验自己的生活?又怎样理解城里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城市融入程度和归属感的产生?他们是否真正能摆脱父辈边缘人的命运,真正融入其所生活的城市?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收集资料,从不同侧面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调研.doc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调研.doc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_调研报告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摘要: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促使其溶入城市社会的关键。

农民工在城市归属感问题上呈现出不和谐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的和谐健康发展,应以强化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为切入点和重心,同时辅以消融城乡二元分割等必要配套性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社会;归属感所谓“归属感”,字面上的理解是“归于、属于某种事物的情感”之意,隶属于社会文化心理范畴。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指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村人口在实现由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后应当归属于城市社会的一种情感表达、心理认同和依恋程度。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目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由农民向工人转变)、资源获取方式(由依赖土地向不依赖土地转变)和空间位置(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改变,尚未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尚未融入城市社会。

当作为市民最重要的标志-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并没有出现农民工大量迁移户口、举家涌入城市的火爆局面,进城的民工依然处于“漂泊”状态,并没有迅速地实现身份的转变而溶入城市社会,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其中的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缺失是制约其溶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促使其溶入城市社会的关键。

一、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上的不和谐态势=、总体层面上的不和谐。

笔者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层面——地域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和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

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总体上呈现出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

主要由于城乡的巨大差距,进城农民工留恋城市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希望能留在城市定居,在地域上表现出对城市的强烈归属与认同。

但由于客观与主观、制度与观念、自身与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又对与城市居民互相交往、共同生活的意愿不强。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研究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研究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了城市中的一支重要劳动力。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归属感如何?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又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和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进行深入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城市的情感认同。

我们需要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

在城市中,农民工多数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或者是一些基础性工作,工作环境常常比较艰苦,收入较低。

他们常常租住在城市的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生活设施也不尽人意。

加之城市中的户籍制度限制,他们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问题也常常受到限制。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并不是很容易,他们往往处于城市底层,缺乏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

我们需要了解农民工对城市的情感认同。

城市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对所居住的城市的归属和情感认同程度。

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在城市中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城市并不是他们的故乡,他们与这座城市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情感纽带,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农民工对于城市的情感认同并不强烈,他们更多的是将城市当做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而不是他们生活的故乡。

这与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因为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城市中的公共资源和福利,也无法融入城市的主流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中。

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调查,试图寻找解决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的方法。

首先是加强社会保障政策的改善,让农民工在城市中享受到更多的公共资源和福利,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

其次是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技能和文化素养,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

而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也需要更多地考虑农民工的生活需求,改善他们在城市中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我们还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提升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研究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研究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的生活困境和城市归属感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以期为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定义与概述城市归属感可以理解为对城市的自我认同感和情感依恋程度,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城市的认同、感情和责任感。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在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蓬勃发展的趋势下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感知和认同:由于农民工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区和街道对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很难融入到城市社区中,缺乏社区感知和社会认同。

2、就业不稳定:农民工的就业以临时工和零工为主,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保障,导致他们无法稳定居住在城市,也难以建立对城市的情感依恋。

3、住房困境:由于城市房价高昂,农民工只能选择低廉的租房或者集体宿舍,生活环境差,而这种不稳定的居住状态又会对他们的城市归属感产生负面影响。

二、原因分析1、社会身份认同不确定:由于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他们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很难根据传统的价值规范去认可和接受城市社会。

2、城乡差异的障碍:农民工来自农村,他们的习惯、思想和认知都存在城乡差异,与城市人交往和沟通时,语言、文化和思维习惯都会产生误解和障碍,因此无法真正理解和接受城市文化和习惯。

3、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城市具有多样化、开放和多变的特点,这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和熟悉,因此如果农民工无法和城市生活环境产生共鸣和认同,就会产生情感上的隔阂和疏远感。

三、解决途径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政策、法律、文化等多种方面。

1、政策倡导:政府应该准备推出针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包括就业安置、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医疗教育等,以鼓励农民工加强对城市的依恋和认同感。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内容提要:本文从一种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我国进城农民工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研究。

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即对城市社会在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

这种状况对进城农民工和城市社会都可能并已经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一、问题的提出“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农民工问题正同时处在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

也许正缘于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同时也成为我国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研究、农民工内部的分化或分层状况、农民工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农民工的社区研究以及农民工外出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现代性的影响、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1],这些研究大多是从中宏观层面和显性的角度出发,而从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城市融入和适应等微观层面和隐性角度的专门研究显得不足。

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不研究。

就如本文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其不仅是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程度的重要表现和参照,同时也是影响进城农民工城市适应和城市社会稳定与整合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很多的行为都可以从该角度进行合理解释,例如进城农民工的迁移与回流、进城农民工的行为失范与犯罪、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摩擦与冲突等等。

对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的专门性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但在对农民工问题的相关研究中有很多零星涉及。

比如,“我们认为这种(与城市)接触的经验也会带来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而‘村民’心态使农民工对城市无法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只有自卑的‘陌生人’的感觉”[2],“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就会使他们只有家乡意识而没有他们所在城市的社区意识,对所生活的城市社区没有归属感,更无法产生主人翁意识”[3],“要使他们(农民工)既是城市生活的创造者,又是城市生活的享受者,以致对城市产生归属感”[4],“(农民工)获得了一些较为现代化的观念,但仍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引导外来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城市的主人、社区的主人”[5]。

伦理论域下的农民工子女个体心理城市融入

伦理论域下的农民工子女个体心理城市融入

伦理论域下的农民工子女个体心理城市融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市生活。

然而,由于长期的生活环境差异,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中面临着很多障碍和挑战。

本文将从伦理论域的角度,探讨农民工子女个体心理在城市融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农民工子女面临的心理问题1. 学校适应不良农民工子女普遍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在学校中往往无法适应生活和学习的新环境,甚至有些学生在学校中遭受了校园欺凌的困扰。

这些问题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造成影响。

2. 家庭教育不足农民工家庭通常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教育,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温暖和正面的影响,容易对社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和行为。

3. 身份和认同感缺失农民工子女处于城市和农村两个社会阶层的交界处,在学校中可能会遭到同学的嘲讽和歧视,导致身份和认同感缺失。

这些负面情绪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解决办法1. 政策扶持和帮助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和扶持,通过制定政策和推出福利措施来帮助他们享受和使用公共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 家庭教育的重视和提升农民工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参加亲子教育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3. 学校教育的改进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中需要一种具有人性化、体现本土教育特色和文化特点的教育方式。

学校可以成立爱心社团,组织文化活动,张贴文化海报等方式来激发农民工子女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4.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应该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心理障碍和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提升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农民工子女的个体心理在城市融入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和扶持,通过制订政策、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改进学校教育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制度性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从制度层面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户籍制度的限制,教育制度排斥,政府公共服务制度缺失,城市管理制度及手段方法落后等是影响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

因此,要通过制度层面的创新,努力为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活创造更加公平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
农民工子女相对于农民工来说,是一个派生的部分,属于进入城市的第二代移民,虽然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村人口,但他们比纯粹的农村儿童更多地经历了城市生活,而他们的城市生活又不相同于纯粹的城市孩子。

由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造就了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

本文从制度层面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增进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提出几点建议,以保持城市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基本概念
1、城市归属感本文参考以往学者对社区归属感的定义,结合具体情况,对城市归属感定义如下:城市归属感作为人们共同的精神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精神纽带,是人们对自己所生活城市的认同、关联和依赖程度。

2、农民工子女本文“农民工子女”特指与“农民工”一起流入城市、在城市生活,具有外地农村户籍,且在北京等大城市居住半年以上,年龄在10-17岁之间的农民工子女。

二、影响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的制度性因素分析1、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瓶颈1958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是新中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正式成立的标志。

户籍制度把户口与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社会福利和社会地位直接挂钩,把我国人口划分为两大类享受不同权利、承担不同义务的社会人群——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

个人是城市还是农村户口,会影响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机会平等、就业权利和地位平等,也由此确定了个人可以获得的资源、权力。

同时,由于城乡之间的户口迁移管制制度,造就了大量的边缘群体—农民工及其子女,他们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享受不到宪法规定的受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政治、经济权利。

尽管农民工子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地点都改变了,但他们的身份没有改变,他们仍然是“农民”、“外地人”“体制外”的人和城市的二等公民,不能被城市体制所接纳。

个案F:“我在北京有八九年时间了,但户口不是北京的。

因为我没有北京户口,我就无法在北京考学,没有北京户口,就没有权利享受北京人的一些政策。

” 个案E:“我觉得我和北京同龄人是有区别的,他们可以不用交暂住费,上学不用交借读费,这些都是我们做不到的。

” 个案A:“我们外地来的,工资低,爸妈从早到晚很辛苦。

我希望可以在北京生活,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北京户口。


个案C:“没有(北京)户口,上学会有影响,我不能在北京考高中,考大学。

没有户口上学交钱多,别人不给租房子,找不了工作。

” 正如个案访谈收集的资料所示,制度贴上了农民工及其子女身份标签,不仅增加了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成本,同时也因其所内含的不平等因素使得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难度加大,使得他们不能在既有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处于城乡两个系统的边缘,这是农民工子女同城市融合的最难逾越的障碍。

2、教育制度排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有上学读书的强烈需求,然而,要进城市公办学校就读,就必须要交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


庭条件较好的农民工子女通过缴纳一笔不菲的赞助费能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借读,也无法融入城市孩子的生活,由于缺乏认同他们往往遭受精神上的不平等待遇。

以初中升高中为例,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与户籍挂钩本意是为了保证该户籍管辖区域内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有限的教育资源,但随着城市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这一升学制度逐渐成为了牵制人口自由迁徙、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借口,不仅无法真正促进教育平等的实现,反倒因为通过户籍守住升高中、大学的门槛。

个案F:“没有(北京)户口,不可以在公办学校上学,不可以在学习方面得到更多帮助。

上大学难。

” 个案D :“没有(北京)户口,我不能在北京考高中,考大学。

” 个案C:“在北京上本地学校要五证,还要找人在老家办,非常麻烦。

” 可见,大部分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到城市中的正规教育,只能在条件非常差的流动儿童学校就读,由于没有户口,又不能在城市考高中,考大学。

他们在城市读完初中后,不得不回到老家继续他们的学业,这势必会引发农民工子女强烈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他们对城市的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