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绪论
第01章 绪论
■ 过程系统仿真 奥伦定义: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活动。通过对模型的试验以达到 研究系统的目的,或用模型对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过程。
“系统、模型、仿真”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系统是研究的对 象,模型是系统的抽象,是仿真的桥梁,试验是仿真的手段。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A
B
B
(d)反馈连接 图1-2 单元的连接方式(2)
A
B
C
D
E
图1-3 复杂系统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7
过程系统概念
过程系统
根据输出的时间行为分类: 基于系统输出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分为: ① 连续系统; ② 间歇系统; ③ 拟连续系统。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返 回18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16
实际系统 数学建模与形式化
图1-7 系统仿真的一般过程
修改数学模型
仿真建模
修改仿真模型
程序设计
程序修改
模型运行
Y
合理
N
N
程序问题
Y N
仿真模型
Y 数学模型
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处理
课程研究内容及方法
结论
《化工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课程,通过各有关过程的研究回答工业 应用中提出的问题:
12
课程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
基础理论: 1、动量传递过程(单相或多相流动)---- 动量传递理论(速度) 2、热量传递过程 ---- 热量传递理论(温度) 3、物质传递过程 ---- 质量传递理论(浓度) 单元操作: 1、动量传递过程:流体输送、沉降、过滤等; 2、热量传递过程:加热、冷却和蒸发等; 3、物质传递过程: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等。
第一章 绪论(终稿)
模拟信号
Analog signal
模拟通信
Analog comm.
模拟通信系统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
离散信息源
Discrete (digital) information source
数字信号
Digital signal
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
数字通信系统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课程要求:必修课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概率论、数字电 路、通信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 后续课程: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卫星通 信、计算机通信网 该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内容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语音 度 数字 量 图像 噪声 检 测 信道 码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2.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 3.信道:传输信息的通道,即发送设备与接 收设备之间的通道。
信道分类: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用导线作为传输媒质。导线:架空 明线、电缆、光纤 无线信道: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递 信息
信道决定了通信系统的选择 (举例说明有哪些通信系统?)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中国烽火台通信: 三千多年前,“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褒 姒)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 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通信的重要性,不论 在什么时候也不论是什么人,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第一章 绪论
《绪论(课件)》课件
02
绪论的主要内容
绪论的背景和历史
绪论的起源
介绍绪论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其 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绪论的演变
分析绪论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变 化和转折点,以及推动这些变化的因素。
绪论的现状
介绍绪论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 ,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技术进步与应用
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在绪 论领域的应用,展望其在 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和影 响。
跨学科融合
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 融合对于绪论发展的重要 性,探讨多学科视角下的 研究新趋势。
对学习绪论的建议和期望
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学习者积极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1
02
03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 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 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学 习效率和效果。
注重理解
学习绪论时,应注重理解 基本概念用到实际情 境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绪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
实践结果和讨论
结果
学生需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经验,加深对绪论课程理论知识 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绪论的总结和展望
绪论的总结
绪论的定义与作用
绪论是学术著作的开头部分,用 于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方法等,对于整篇论文起到引导
绪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
第1章通信电子线路-绪论
tan =gm
Q iC
uBE
UBEQ
uBE
(b)
图1.2 直流跨导与交流跨导 (a)直流跨导示意图;(b)交流跨导示意图
第1章 绪论
其中包含有直流、基波和各次谐波分量。取其中
一个谐波分量的幅值Inm与输入电压幅值Uim相比,得到 的比值gcn就是第n次谐波的平均跨导。如二次谐波的平 均跨导为
第1章 绪论
iC
iC
iC Q
0
uBE
0
t
0 uBE
u i= U imcos t
t UBE Q
(a )
图1.1 非线性工作的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与静态工作点 和输入信号大小的关系
(a)静态工作点处于放大区; (b)静态工作点处于截止区
第1章 绪论
iC
iC
Q
0
uBE
0
t
0
uBE
u i= U im c o s t
第1章 绪论
第三,非线性电路较之线性电路要复杂,它所涉 及的知识面要广,因此要注意提高知识的综合能力。 电子线路的研究,概括起来就是信号通过有源网络的 传输与变换。这样,在对非线性电路本身特性研究的 同时,必须对信号的流通、变换有正确的认识。要做 到这点,必须善于把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器 件、低频电子线路、噪声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
第1章 绪论
工作频率不同,对有源器件电性能的要求、电子 线路的工艺结构都不尽相同。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 对有源器件的上限工作频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器件 本身的分布参量,如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电极的引线 电感、载流子扩散漂移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都会逐渐 地明显起来,以至变成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1章 绪论
第1章绪论
§1.4 游戏的开发过程
(1)游戏开发的四个环节
市场调研 对游戏进行清晰明确的定位。 使游戏运营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将游戏创意文本化,对游戏的背景,剧情, 构成要素等进行完整全面的设计,形成“剧本”
游戏策划
游戏开发
根据游戏剧本制作游戏,包括制作环境的配臵, 素材的制作,程序的编制和调试等。
游戏运营
将游戏推向市场让玩家知道,喜欢,购买。 包括市场宣传,产品定价,售后服务等。
著名的游戏开发商及网站: 大宇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仙剑奇侠传系列,轩辕剑 系列 金山:剑侠2 春秋Q传 封神榜 水浒Q传 剑侠情缘 盛大:传奇世界 武林外史 英雄年代 神迹 梦幻国度 联众:棋牌类,新封神 久游:劲舞团 劲乐团 完美时空 :《完美世界》,《武林外传》,《诛仙2》 大承 :《龙》 游戏巅峰:《剑仙》 蓝港在线 :《西游记》 乐港、网易科技、动感先锋 腾讯游戏:/ 玩游戏专区:/ 中国游戏中心:/
§1.2 网络游戏的发展
ENIAC 1946
1960 计算机 进入校园 游戏性软件产生 弹道轨迹运算 弹跳的小球 迷宫里的老鼠 哈克斯 三子棋
MIT. S.Graetz, S,Russell, A.kotok
指向 人类 从未 探索 的领域 | 交互式 娱乐
1961 Space war
*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 *在持续的时间内提高程序的变化 *务必使观者愉快的参与进来
马克.雅克布斯 的AUSI公司
1988 年Quantum
1984 《阿拉达特》
包月, 每月40美元
从TSR手中购得了 “龙与地下城”的 授权
1991年 《无冬之夜》诞生
1991年,Sierra公司架设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于 网络游戏的服务平台— The Sierra Networks。随后 几年内,MPG- Net, TEN, Engage和MPplay等一批 网络游戏专用平台相继出现。 网络游戏产业在混乱中 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996年以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MMORPG -- MassivelyMultiplayerOnlineRolePlayingGame 的概念浮出水面 网络游戏进入互联网
课程绪论
传送网
支撑网:用于网络管理、监控等
宽带网络技术
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基于IP技术构 建已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共识,IP网络将占据 主导地位。 宽带骨干(核心)网技术
IP over ATM IP over SDH IP over WDM
宽带接入网技术
光纤接入 xDSL HFC 宽带无线接入
宽带的定义
宽带(Broadband)其实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 一般是以目前拨号上网速率的上限 56Kbps为 56Kbps 窄 分界,将 56Kbps及其以下的接入称为“窄 宽带”。 带”,之上的接入方式则归类于“宽带 宽带 从一般的角度理解,它是能够满足人们感观所 能感受到的各种媒体在网络上传输所需要的带 宽,因此它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目 前的宽带对家庭用户而言是指传输速率在1.5M 比特/秒以上,可以满足语音、图像等大量信 息传递的需求。
宽带网络技术
网络工程系 毕 野 (biyemail@) 计算机楼301室
宽带网络的提出背景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远程教学、 远程医疗、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多媒体应用 的需求正大幅度增加,现代社会对网络带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正在由低速向高速,由共享到交换,由窄 带向宽带方向迅速发展,一个以信息网络化, 经济全球化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高速宽带化是目前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宽带 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宽带接入技术》
Albert Azzam Niel Ransom著,文爱军/刘增基:译 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宽带网络技术原理》
李宏桥、杨峰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TN915.142/5
课程意义
网络教育应用 课件 第1章 绪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指数增长的时代
到2010年
互联网上可访问的信息数量接近
1秭= 1百万亿亿 (1024) 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大约每2年翻一番 对大学生来说,这意味着…… 当他们学习到第三年时,他们在第一年所学习到的 东西有一半已经过时。
年青一代急需掌握全球化经济时代新技能
“我们必须掌握新的学习工具,我们无法逃避信息时代”
二、《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特点(3)
课程内容体系来自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内容常常重复和 交叉,体系不够完整;作为一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理 论性也还不够;
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实践,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这 门课的重要课型之一是实践课,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多个项 目实践活动。
课程将随着网络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特点(2)
人们对课程地位的认识不断变化
开始时网络教育应用作为CBE的一章内容讲解 随着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形成独立课程,有了体系相
对完整的教材“九五”重大教育改革和研究项目《高 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确 定《网络教育应用》为八门主干课程之一。 2003年12月15-16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了教育部高等 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五次工作会议上讨论了教育技 术学专业分类发展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与教材 建设问题,初步确定《网络教育应用》作为教育技术 专业或远程教育专业的方向课。
5. 目前你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程度如何 (各种多媒体软件的运用、各种信息平台的搭建、程 序的编译)。
6. 经过课程介绍,同学们已清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对于你们自己来说完成这些任务的困难有哪些?
第1章 绪论
பைடு நூலகம்章学习目标:
绪论-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第5版)-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
• 网络技术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身 比较完善的体系
•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知识更新快 • 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注意:教学体系的组织,
如何反映出新的技术发展 • 如何帮助同学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
本技能,课堂教学与实验的结合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第五版)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第五版)
主要参考书
• Kevin R. Fall & W. Richard Stevens 著,吴英 等译 ,TCP/IP详解 卷1:协议(第2版),机械工业出 版社,2016
• 吴功宜 吴英 著,计算机网络(第4版),清华大 学出版社,2017
• 吴功宜 吴英 著,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教程(第五版)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绪论
•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 课程的基本内容 • 课程的学习要求 • 主要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第三版)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 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网络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 • 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第五版)
• 吴功宜 吴英 著,物联网工程导论(第2版),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8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第五版)
为代表的高速网络技术,使网络技术发展到一个 更高的阶段 • 我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第三版)
我国Internet用户数量增长情况
•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 2018年初,CNNIC发布了第41次《中国互联网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1. 语言传播: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通过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 文字传播: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记录下来,传播更加广泛和持久。
3.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复制和传播信息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4. 电子传播: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新传播革命的本质新传播革命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
其本质是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互动性和全球化。
三、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2. 网络化:互联网连接了全球的计算机和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共享和交流。
3.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
4. 多媒体:互联网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丰富了信息的表达方式。
5. 全球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四、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 信息过载: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用户难以筛选和处理。
2. 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3. 数字鸿沟: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差距加大。
4. 媒体素养:互联网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才能正确使用和评价网络信息。
五、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1. 技术创新: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 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1. 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一个网络。
2. 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互联网逐渐从军事领域走向民用,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网络。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新媒体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绪论
综上所述,电力拖动技术发展至今,它具有许多其他拖动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启 动、制动、反转和调速的控制简单、方便、快速且效率高;电动机的类型多,且具有各种 不同的运行特性来满足各种类型生产机械的要求;整个系统各参数的检测和信号的变换与 传送方便,易于实现最优控制。因此,电力拖动已成为国民经济电气自动化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已生产了不少大型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在中小型电 机和控制电机方面,亦自行设计和生产了不少新系列电机;对电机的新理论、新结构、新 工艺、新材料、新运行方式和调试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和试验工作,取得不少成果。 与电机发展过程一样,电力拖动技术也有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 运转称为电力拖动(或称为电气传动)。电力拖动系统一般由控制设备、电动机、传动机构、 生产机械和电源五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0.1所示。
图0.1 电力拖动系统的构成 电力拖动代替蒸汽或水力拖动之初,电力拖动的方式是成组拖动,就是由一台电动 机拖动一组生产机械,从电动机到各个生产机械的能量传递以及各个生产机械之间的能 量分配完全用机械的方法,靠“天轴”以及机械传动系统来实现,车间里有大量的“天 轴”、长皮带和皮带轮等。这种传动方式效率低下,生产率低下,灰尘大,劳动条件和 卫生条件差,且容易出事故。另外,电动机发生故障,则成组拖动的所有生产机械都将 停车,生产将可能停滞。显然这是一种落后的电力拖动方式。
二、电机以及电力拖动的发展概况
始于19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的。从此人类社会由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基础上, 一系列电气发明相继出现。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 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成为取代蒸汽来拖动机器的新能源。随后,各种用电 设备相继出现。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明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著名发 明家爱迪生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结成网络。从此电力作为一种新 能源而广泛应用。那时,电机刚刚在工业上初步应用,各种电机初步定型,电机设计 理论和电机设计计算初步建立。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电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性能良好、 运行可靠、单位容量的重量轻体积小等,而且随着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要求,在旋转 电机的理论基础上,又派生出多种精度高、响应快的控制电机,成为电机学科的一个 独立分支。电机制造也向着大型、巨型发展。中小型电机正向多用途、多品种方向发 展,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各种响应快速、起停快速的特种电机在各种复杂的计算机 控制系统和无人工厂中实现了比人的手脚更复杂而精巧的运动。古老的电机学已经和 电力电子学、计算机、控制论结合起来,发展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在我国,电机制造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电机生产从1917年至今已有80 多年的历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令世人瞩目。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电机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产 量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一些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近 来世界上电机行业专家纷纷预测,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电动机的生产制造基地。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3版)》课程教案
(1)网络通信支持平台。
(2)网络通信平台。
(3)网络资源硬件平台。
(4)网络操作系统。
(5)网络应用系统。
(6)网络系统安全。
(7)网络系统管理。
一般来说,一个网络协议由三个要素构成:语法、语义和时序。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及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ComputerNetwork Architecture,CNA)。
教学重点
1.了解系统集成的发展和层面,理解网络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的概念,掌握网络系统结构与协议的基本知识,会使用OSI与TCP/IP对比,分析实际网络体系结构。
2.熟悉IPv4地址结构,掌握IPv4子网地址划分与地址分配方法。理解域名解析系统的功能及工作过程。了解网络工程需求分析方法和步骤,以及网络工程设计方法。理解域名系统表示与域名解析方法。
二、新课教学大纲
1.1网络设计与系统集成概述
1.1.1网络工程设计的概念
1.1.2网络系统集成的定义
1.1.3网络系统集成的发展
1.1.4网络系统集成的层面
1.1.5系统集成体系框架
1.2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1.2.1网络协议与结构
1.2.2 OSI参考模型
1.2.3 TCP/IP体系结构
1.2.4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系统集成是按照网络工程的需求及组织逻辑,采用相关技术和策略,将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和网络软件(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系统性地组合成整体的过程。
网络系统集成主要朝着互连和高速的方向发展。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网络系统集成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系统论、控制论、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等领域。系统集成是按照网络工程最优设计、最优实施、最优管理的思想,将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和网络软件(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系统性地组合成整体的过程。
《绪论和概述》课件
绪论和概述课件的制作和研究有助于 完善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论体系,推动 该领域的发展。
绪论和概述课件的制作和研究有助于 推动社会对该领域的关注和认知,促 进社会对该领域的支持和投入。
实践意义
绪论和概述课件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 指导和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 果。
研究方法
01
02
03
文献综述法
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和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理论 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 理解和掌握。
互动与讨论
课程将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 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的 思维和创造力,促进知识的共享 和传播。
02 概述
主题定义
主题定义
绪论和概述课件的主题是对某个 领域或主题进行全面、系统的介 绍和概述,帮助学习者对该领域
详细介绍学习绪论和概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包括阅读相关文 献、练习写作等。
学习方式
介绍学习绪论和概述的方式,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个人练习等 。
学习时间安排
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安排,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课程评估
评估方式
介绍评估学生学习绪论和 概述的方式,包括考试、 作业பைடு நூலகம்课堂表现等。
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内容涵盖
绪论和概述课件的内容通常包括 该领域的背景、发展历程、主要 概念、基本原理、研究现状、未
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目的与作用
绪论和概述课件的目的是帮助学 习者建立对该领域的整体认知, 为后续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同时也可以作为参考资料供学
习者随时查阅。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绪论
信号与系统g ySignals and Systems/eclass/控制系本科教学平台:http://www cse zju edu cn/eclass/搜索课程:信号与系统(乙)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¾信号与系统所需的预修课程¾数学分析(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电路原理等¾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研究内容(1)信号的特性(包括连续和离散时间信号)信号的时域特性信号的频域特性:频谱(幅度谱,相位谱)等信号的变换域复频域信号的变换域:复频域(2)系统的特性系统的特性: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等系统的特性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等刻画系统的参量:冲激响应、系统函数、频率响应等2¾目的:–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学习如何分析信号特性和线性时不变系统¾要求:–预习,听课和复习–按时完成所布置的作业(重要!每周上课时交上一次作业)¾评分标准–平时成绩(到课、作业、回答问题以及课堂练习): 20-30%–期末考试: 70-80%¾答疑:课间、课程网站答疑论坛、电子邮件、电话均可3参考书目(Second Edition) 199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英文版)(S d Editi)199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英文版)Samebook¾Oppenheim A V, Willsky A S, Nawab S H.刘树棠译.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¾Oppenheim A V, Schafer R W, Buck J R.刘树棠,黄建国译.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二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¾于慧敏主编. --教材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¾于慧敏,凌明芳,史笑兴,杭国强编. --配套书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¾其他同类书4¾本课程性质电类(弱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¾本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七章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第二章LTI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与离散信号第三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第四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第五章采样、调制与通信系统第六章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第七章Z变换5¾任课教师王慧hwang@130********徐祖华xuzh@135********陈曦xichen@138********周立芳lfzhou@139********lfzhou@iipc zju edu cn赵均jzhao@130********j本科教学课程中心:/eclass/搜索课程:信号与系统(乙)6本科教学课程网站:/eclass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7资源下载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8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9号系g y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第一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第章Chapter 1 Signals and Systems Basic Concepts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本章主要内容(0)引言(Introduction)(1)信号的基本概念(2)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的基本信号(3)复指数信号与正弦信号(4)信号的运算与自变量变换(5)系统的描述及系统的基本性质基本概念——引言(0)消息运动或状态变化的直接反映待传输与处理的原始对象之含意如语音9消息(Message)、信息(Information) 、信号(signal )消息:运动或状态变化的直接反映、待传输与处理的原始对象之含意,如语音、基本概念——引言(1)9重要性:三大资源(能源、材料、信息)9信息化——信息的流通、积累、处理和利用。
课程绪论简介
銅
飞
鼎
船
沧 州 铁 旗 子
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新材料时代
第一讲 绪论
3、学习要求与方法探讨
(1)、学习要求
认真对待课程,能合理选材、 选择毛坯成形方法,并能进 行适当的热处理改性;
(2)、学习方法探讨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
绪论
思考题
(1)、学什么?
(2)、学的意义?
(3)、怎么学?
谢谢大家!
选材---合理选择材料
第—讲
绪论
> “合理选材”案例
第一讲 绪论
> “合理选材”案例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
绪论
>如何做到合理选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讲
绪论
1、课程的主要内容
(1)、工程材料一- “合理选材”
性能
结构
状态
主线:成分、状态、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讲
绪论
1、课程的主要内容
(2) '热加工-一“应用”
毛坯初步成形
铸造
焊接
锻压
第一讲
绪论
(2)、热加工一- “应用”
热处理一改善零件性能
第一讲
绪论
2、课程的性质与学习的意义
(1)、课程的性质
职业技术基础课
(2)、学习的意义 >掌握与产品制造业相关的基
础知识和技能;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就业或创业作准备。
材料发展过程石
人类社会历史 斧
青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
____________ 第一讲绪 论
注:本讲部分图片或视频来自网络
第—讲
第一章 网络与新媒体 绪论 PPT课件
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
O 第一次传播革命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O 第二次传播革命是印刷术发明 O 第三次传播革命是电报发明 O 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
的新媒体勃兴
自媒体与大众媒体
O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 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 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 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 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 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 信、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问题考虑
O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O 施舍问题、儿童隐私、DNA比对、儿童伤害
O 免费午餐
O 从民间行动到国家政策,以“免费午餐”为 镜,也是一个重新审视中国式慈善的时刻。
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O 躲猫猫事件
O 2009年2月,李荞明在云南晋宁县公安局看 守所内死亡,警察称其与狱友玩“躲猫猫” 时撞到墙壁受重伤。后经查实系被牢头狱霸 打死。
博客/个人空间
O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网 民数量为4.01亿,较上年底增长2839万。网 民中博客和个人空间的使用率为68.0%,较 上年底上升了1.9个百分点。
微博
O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 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 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较 上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
博客与微博
O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 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 时间,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 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
绪论
8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前期课程: 前期课程: 计算机原理 计算机体系结构 操作系统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9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四.主要参考书
Andrew S.Tanenbaum,Computer Networks(Third Edition), . , ( ) Prentice-Hall Inc.,1997年 , 年 William Stallings,Local & Metropolitan Area(Sixth Edition), , ( ) Prentice-Hall Inc.,2000年 , 年 Douglas E. Comer,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Second , ( Edition),Prentice-Hall Inc.,1999年 ) , 年 Kevin Downes & Merilee Ford , Internetworking Technology Handbook(Second Edition),Macmillan Computer Publishing, ( ) , 1999年 年 Chris Hare & Karanjit Syian,Internet Firewalls and Network , Security(Second Edition),Prentice-Hall Inc.,1998年 ( ) , 年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6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1课程介绍及绪论
视频技术基础
天地一体、星网结合、 统一标准、全国漫游
DM
)2. 6
M .8 TD )13 ( 上 DM u1 OF K ( 上 u2 K
)1 3
.8 1
G 75 4
Hz
卫星
G 75
Hz
1 2. 2 1
S(
OF
(T D M K u1下
DM
Hz
)2.
64
5G
75
75GH
GH
47
z
)
z
S(
OF
增补转发器
视频技术基础
1962年7月,美国发射 “电星1号”通信卫星,
2006年10月
C、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视技术的冲击 不同应用对带宽的需求
视频技术基础
1)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综合化。
C、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视技术的冲击
2)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的电视产生 巨大的冲击。
视频技术基础
C、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视技术的冲击 3)传统的电视信号的传输主要采用模拟方式, 节目的互动性太差或几乎没有。 4)为了适应网络传输和图像处理的需求, 出现了数字电视技术。
视频技术基础
D、数字电视与HDTV 1)、视频图像压缩技术MPEG-2,带宽高达 20MHz的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可以6MHz左右的现 行传输信道不失真地传送。 2)、三网融合 电信,电视,互联网融合成为可能。
视频技术基础
◆ 卫星:
36、54、72MHZ
卫星通信系统(星形连接)
卫星通信系统 中,卫星转发 器的带宽规格 一般有36M, 54M,72M。
视频技术基础
3、技术的发展是三网融合的推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践基地
河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始建于1956年 原洛阳工学院实习工厂 1956年 1983年 2006年
原洛阳工学院实习训练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面 积:12800平方米 固定资产:2280万元 受益学生:4500名/年。 各种创新教育和科技制作:2000余人/年。
二、课程建设整体情况
切削加工方 法
车削加工;钻、扩、铰、镗削加工; 刨、拉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 工;特种加工方法;零件加工表面 方法的选择 。
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切削加 工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 件的安装与夹具的基本知识;机械 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零件工 艺过程。
机械零件 结构工艺性
难点
切削加工对零件结构工 艺性的要求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 定,典型零件工艺过 程 。
解决办法
课内动画演示, 讲解例题,课后 习题 。 现场教学,课内 动画演示,讲解 例题,课后习 题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现代制造技术及发 展趋势
超精密加工、超高速切削 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 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辅 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
80%
冷 加 工 选 讲
20%
内
热 加 工
容
比例
热加工专业 (材料类)
冷 加 工 选 讲
工程材料导论 金属液态成形 金属塑性成形 金属焊接成形 非金属及复合材料的成形 现代成形技术及发展趋势
30%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切削加工方法 机械零件结构工艺性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现代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
毛坯成形方法选择及质量控 制(选讲时放在热加工部分)
4.答疑、作业与考核
每周固定时间答疑。 答疑
网上答疑
每次课留思考题,重要的内容留作业。 作业 编写作业集 网上测试 考核 课程结束考试
5.教材与参考书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作业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材料成形学》 《金属工艺学》上、下册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学》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徐晓峰 徐晓峰 齐乐华 李新城 邓文英 沈其文 王贵成 裴崇斌 裴崇斌 金问楷
搭建工程实践、
科技创新平台, 全面提高学生
综合素质
四、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基本思想
以基本成形方法为基础,辅以先进工艺 方法,建立以成形工艺为主线,既打基础和 拓宽知识面,又重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 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新的体系。
2.教学内容
绪论部分 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 材料的种类与材料的力学性能、金 属的组织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 钢的热处理 。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基础、常用液态 成形合金及其熔炼、液态金属的成 形工艺方法、铸件的结构设计、液 态成形技术新进展。
金属塑性成形在古代的应用
手工作坊
金属塑性成形在现代的应用
现代化生产线
大锻件
碾环
冲压
三、焊
接
1.金属焊接成形
用加热、加压等工艺措施,使两分离表面产生原子间 的结合与扩散作用,从而获得不可拆卸接头的材料成形方法。
工程材料 导论
金属液态 成形
金属塑性 成形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金属塑性成形 方法、锻件与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塑 性成形技术新进展 。
材料的焊 接成形 非金属及 复合材料 的成形
金属焊接成形工艺基础、金属焊接成形 方法、常用材料的焊接、焊接成形件的 工艺设计、焊接成形技术新进展。
工程塑料件的成形、陶瓷件的成形、复 合材料的成形。
车削加工;钻、扩、铰、镗削 钻、扩、铰、镗削加工; 加工;刨、拉削加工;铣削加 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零 工;磨削加工;特种加工方法; 件加工表面方法的选择。 零件加工表面方法的选择。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结构工源自艺性重点切削加工对零件结构工艺 性的要求 。 工件的安装与夹具的基本 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的制定,典型零件工艺过 程。
现场教学,课内 动画演示 。
3.课时分配
热 加 工
内
容
比例
冷加工专业 (机械类)
工程材料导论 金属液态成形 金属塑性成形 金属焊接成形 非金属及复合材料的成形 现代成形技术及发展趋势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切削加工方法 机械零件结构工艺性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现代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 毛坯成形方法选择及质量控 制(选讲时放在热加工部分)
1.发展阶段
初期建设阶段(1959~1977年) 恢复建设阶段(1978~1988年) 稳定发展阶段(1989~1999年) 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2.课程建设
金属冷、热加工方法
教学内容 金属冷、热加工方法+工程材料 金属冷、热加工方法+工程材料 +金属成形的新技术、新工艺
黑板+粉笔+挂图 黑板+粉笔+幻灯片
机械制造基础)
材料基本知识
金属液态成形 (铸造生产) 金属塑性成形
金属成形工艺 课程的 主要内容 机械加工工艺
(压力加工) 金属焊接成形 (焊接生产)
金属成形新工艺新技术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全面掌握金属材料加工、成形工 艺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其他 工程材料的加工原理与方法,培 养学生正确选材、设计零件的结 构、加工工艺的能力,并通过实 践教学环节实现学生专业素养、 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和科技创 新精神的培养,从而达到实现应 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铸造生产在古代应用
铸造生产在现代应用
汽车发动机
汽车轮毂
阀门阀体
零件制造
二、金属的塑性成形(压力加工、锻压)
1.金属塑性成形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具有一 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2.金属塑性成形的应用
可生产型材或形状相对简单、性能要求较高的制件。如管 材、板材、发动机曲轴等。
2.课程的受众面
开设本课程的专业有: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 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 金工程、工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交通输 运、工业设计、包装工程等21个专业,每年招生约 2500人。
发挥网络教学优势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提升学习效果
“金属材料成形基础”网络于2006年 8月获得“河南省教育信息技术优秀 成果奖”一等奖,“金属材料成形基 础”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2009年9 月获得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二等奖。
建造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课 程陈列室。 产学研结合, 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 训练中心为基础搭建了学生工程 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基础工程实 践能力培养 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与 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建 立学生创新基地,搭建学生创新 实践平台,以课外科技制作竞赛 为途径进行创新精神培养。
金属成形方法简介(绪论)
一、金属液态成形 二、金属塑性成形 三、金属焊接成形 四、金属成形的应用领域
一、金属液态成形(铸造)
1.什么是铸造生产
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 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2.铸造生产的应用
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制件。 如汽缸体、汽缸盖、蜗轮叶片、床身件等。
金属塑性成形
教学内容
材料的焊接成形
重点
熔焊焊接电弧、焊接冶金过程、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 应力余变形;焊接成形方法; 常用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焊 接方法的选择与焊接工艺设计。
难点
熔焊焊接电弧、焊接应力 余变形;焊接材料、焊接 方法的选择与焊接工艺设 计。
解决办法
参观陈列室,现场 教学,课内动画演 示,讲解例题、课 内讨论,课后习 题 。 现场教学,课内动 画演示。 参观陈列室,现场 教学,课内动画演 示,讲解例题 。 参观陈列室,现场 教学,课内动画演 示,讲解例题,课 后习题。
现代成形技术及发展 趋势
快速成形技术的类型及应用、 快速成形技术的类型及应 造型新技术、半固态成形技术、 用半固态成形技术、 高 高能率成形技术、焊接新技术。 能率成形技术。 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切削加 工刀具;切削加工过程;材料 的切削加工性。 切削加工刀具;切削加工 过程。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切削加工方法
课程教学 改革思路
结合地方工科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级 专门人才目标和社会需求,紧紧抓 住课程内容广、实践性强、授课学 生多的课程特征,以拓宽基础知识、 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改革为抓手,“产学研” 合作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精神 培养,构建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 形成覆盖面广、灵活的教学模式,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全 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难点
材料的主要性能、材料 的组织结构与结晶、铁 碳合金相图、钢的热处 理。
解决办法
参观陈列室,实 习操作,课内动 画演示,讲解例 题。
金属液态成形
铸造内应力与铸件的变 参观陈列室,现 形、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场教学,课内动 铸件结构设计。 画演示,讲解例 题、课内讨论, 课后习题。 金属的塑性变形原理、 自由锻与模锻工艺规程 的制定、锻件与冲压件 结构工艺性。 参观陈列室,现 场教学,课内动 画演示,讲解例 题、课内讨论, 课后习题。
增加机械行业的最新工艺与技术, 如快速成形技术、冲压新技术、数 控加工等。 优化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 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金属材料成形基础”CAI多媒体 课件 :2007年8月获得“河南省教育 信息技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7年10月获得“河南省教育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