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生猪(+沼气)农牧结合综合种养技术
“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1 目前猪粪便处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生猪规模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生猪出栏70825万头,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占猪44%,年出栏500头以下的规模养猪户占猪56%。
例如,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猪粪 8-10吨,粪尿污水 50-90吨,造成的环保保护问题十分严重、突出,若猪场粪污处理不当,将对空气、水源和耕地产生极大的危害。
2015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亿多亩,年产量超过7亿吨,人均占有量500 kg,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利用猪场排放达标的沼液、沼渣种植的蔬菜很少。
利用猪场处理的粪污种植蔬菜符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养猪粪污处理及利用的环保模式,对实现标准规模化养猪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养猪粪便处理存在如下问题。
1.1 养猪场(户)没有考虑猪粪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我养猪我受益,养猪场(户)很少顾及猪粪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养猪场(户)对猪场粪便大多随意处理,很少对其进行集中堆放与治污处理,这会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
大量的粪便不及时处理,不仅破坏了农村的卫生环境,还对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缺少资金投入成为解决粪便污染最大制约因素目前养猪行业多数处于维持状态,一个万头猪场一次性投入粪污处理设施需要500万元左右。
如果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下放的专项资金,猪场自身很难一次性筹集养猪废弃物治理资金并承担日常的运行费用。
1.3 猪场粪便处理技术有待提高目前猪场粪污处理成本在4元/吨以上,而猪场能承受的成本是不超过1.5元/吨,猪粪便处理利用需要能源、肥料、饲料行业以的综合运用,从总体上看单项技术是成熟的,但是,这些技术手段的成熟程度及其经济效果综合运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4 猪场粪便处理规模化程度低目前,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和污染治理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整体性规划和布局仍未完善,种猪、商品猪规模养殖场(户)的建场布局还没有完全纳入统一的管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较脆弱。
“稻-麦-虾-经济作物”、“猪-沼-气”双重循环立体生河综合种养技术
2 0 天 ,其 中豆浆 7 0 千克/ 天 、蛋黄 1 2 0 0 个/ 天 ,幼苗
阶段 后投饲 蛋 白3 6 % 的泥 鳅 专 用 配 合 饲 料 ,投 喂量 根 据 具 体 情 况 而 定 ,不 同阶 段 选 择 不 同型 号 的 饲 料 。
电话 1 3 7 5 0 7 0 0 6 9 0
邮编
3 2 4 3 0 0
l 囝
( 3 ) 沟槽 内水 草移植 :沟 槽 内水 草 以伊 乐藻 、菹
l 拦 旦 塑全
能地打 在沟槽 内侧 。9 月底 以后 ,沟槽 水位控制 在 田
面下 0 . 2 ~0 . 3 米。
向导 l 栏目 编 辑余 开
“ 稻 一麦 一虾 一经 济作物” 、“ 猪 一沼一气 ”生物
双重循环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技术是凤台县丰华农业发 展有 限公司 根据近 1 0 年 的生产实 践摸索 出 的一 种新 型现代 农业生产模 式 ,即 “ 丰华模式 ” ,该模 式在充 分利用 田间光 、水 、土壤等 自然资源和水生动 、植物 及陆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 的同时,将沼气工程 、生
1 0 克/ 亩 ,用于防 治蚜 虫、稻 飞虱、叶蝉 、粉 虱等害 虫 。8月 1 6日,用 吡蚜 酮 3 0 克/ 亩 ,防治 褐 飞 虱 的
发生 。
该模 式 下种 植 的稻 谷 质 优 价 高 ,售 价 可 达 8 元/ 千
克 ,如加工 成大米 出售价格 可达 1 2 元/ 千克 ,可适 当 提高优质稻米的生产 比例 ,提高综合效益 。 ( 文 中相关 图片见彩 中插 2 )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水稻种植和养殖水产品的高效生产方式。
通过在水稻田中饲养鱼类或虾类,可以有效利用水稻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改善水稻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实现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
1. 合理选择水稻品种和养殖鱼类或虾类。
水稻品种应选择适合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质品种,鱼类或虾类应选择鲜活、健康的种源,适应水稻生长环境。
2. 在水稻田中建设养殖池或网箱。
可以在水稻田的一角或边缘建设养殖池,也可以使用网箱进行鱼类或虾类的养殖。
3. 合理投放饲料和管理养殖水质。
为鱼类或虾类合理投放饲料,控制投放量和频次,保持水质清洁,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生长。
4. 积极监测水稻生长和水产养殖情况。
定期检查水稻的生长情况,关注水产养殖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 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到更多地区,并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
1. 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养殖鱼类或虾类,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水产养殖也可以带来额外的收益,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2. 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
鱼类或虾类可以成为水稻田中的天敌,可以捕食水稻田中的害虫,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
水稻田中的水产养殖可以改善水质,净化水体,促进水稻生长,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利用鱼类或虾类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可以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减少土地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产方式,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
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的绿色、高效发展。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定义与特点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是以农田综合管理为核心,综合利用土地、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实现农作物种植和饲养家畜的综合发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1)综合利用资源:将水稻种植与养殖业结合,实现农田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多元化。
(2)有机耕作: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注重土壤保护和生态平衡,避免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高效节约: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用水、精细管理等措施,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3)增加农民收入: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水稻与鱼类养殖的结合水稻与鱼类养殖结合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水稻生长的可以养殖鱼类,通过生态循环来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
鱼类的粪便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而水稻的秸秆和残茬可以作为鱼类的饲料,形成了一种互惠互补的生态系统。
水稻田还可以与家禽养殖结合,例如鸭子、鸡等家禽可以在水稻田中自由觅食,将农田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田和家畜养殖的效益。
通过鸭子、鸡的粪便,也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起到生态循环作用。
3、与蔬菜种植的结合在水稻种植的也可以在田间种植一些蔬菜或果树,通过综合种植的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出。
蔬菜和果树的种植还可以改善田间的生态环境,丰富农田的生态系统。
1、意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也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2、发展方向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尽可能地将农田种养结合的方式拓展到更广阔的农田范围中,推广应用这种先进的种养模式。
还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支持,不断创新发展,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猪—沼—牧草高效生态的种养技术 - 养猪技术
猪—沼—牧草高效生态的种养技术-养猪技术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猪场排泄物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已经成为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养猪业的污染问题,浙江省义乌市畜牧兽医局对高效生态养猪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在多家规模猪场进行了“猪-沼-牧草”高效生态养猪模式试验,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种养道路。
下面就来具体介绍这套养殖模式:1、发展过程义乌市是浙江省主要猪肉生产基地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推广高效生态养猪模式,其中始建于2003年的某养殖场,是一家存栏生猪5700头(其中存栏母猪500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0余头的规模化商品猪场。
此猪场在建场初期未按生态养殖的要求规划设计,产生的排泄物不能妥善处理,给周围的生态環境带来了明显影响。
2005年,在义乌市农能办和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猪场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经有关部门环境影响评估后,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工艺进行生态化改造,投入了50多万元建起400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净化工程,每天可处理污水60吨,但处理后的水排放仍未达标。
为此,养猪场从2006年开始,先后承租周边闲置田地及荒坡山50余亩,计划通过种植牧草消纳沼液。
2008年,养殖场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5个总容积达2000立方米的沼液池,配套相应的输送管道系统,排放水用自动喷灌系统浇灌牧草,牧草地流出水再流入牧场内的氧化塘,水塘中放养绿萍,使水质进一步得到净化,达到了环保部门检测的排放标准,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猪-沼-牧草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生猪生态养殖与污水综合利用的高效种养模式。
2、生产流程猪-沼-牧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3、保障措施(1)配套牧草种植用地。
严格实施粪尿干湿分离,粪污经堆积发酵后用作有机肥,每天50吨左右的污水经处理后由50亩配套牧草地消纳。
根据不同季节,套种污水消纳能力强、高效的优质牧草,如杂交狼尾草、黑麦草、空心菜、甘薯等;秋冬季种植黑麦草。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将稻田与养殖业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
通过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品,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田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渔塘、鱼塘等水产养殖设施,合理规划池塘大小和数量,确保充足的水源供应和良好的水环境条件。
2. 种植优质水稻:选择优质、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合理施肥、浇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3. 养殖水产品:根据地区的水产资源情况选择养殖合适的水产品,如鱼类、虾类等,利用池塘养殖,合理投放鱼种、控制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益。
4. 土壤改良:通过合理施肥、改进耕作措施等方法,改良稻田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谷产量和品质。
5. 农田管理:强化农田管理,定期清理杂草、病虫害,保持稻田的良好生态环境,提高稻谷产量和质量。
1. 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兼顾稻田和养殖业,使土地资源实现了多元化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2. 农田环境改善:通过养殖水产品的生长,可以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经济效益:稻田与养殖业的结合,可以提高农田的产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养殖水产品也可以直接销售获利,增加经济效益。
4. 生态效益:通过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可以实现农田与养殖业的有机循环,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
5. 社会效益: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不仅能提高农田产量和养殖产品的质量,还可以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利用资源的有效方式,通过将稻田和养殖业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了农田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了农田环境,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一种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内容摘要】:结合尤溪县锦祥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仁洋养殖场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经验,介绍一种应用农艺、园艺、生物和建筑学等综合技术,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关键词】:污染治理生态养殖锦祥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仁洋养殖场是尤溪县的一个规模化生猪养猪场,年存栏生猪3800头,日产粪便及污水50吨。
为了解决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畜牧业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互统一。
2012年实施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示范项目,摸索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通过沼气系统工程处理,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系统能量的合理流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一、运行效益应用该模式,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一)每年为有机肥厂和红虫养殖基地提供了原料或直接用于田间施肥销售粪渣1100吨,年增加收入5.5万元。
(二)沼液用作150亩稻田施肥和13亩鱼塘养鱼,每年增收节支2.8万元。
(三)沼渣经处理制作成优质有机肥,用于80亩果树作基肥,每年节省化肥投入0.96万元。
(四)沼气工程为所在地225户村民提供生活燃料,每年节约燃料费18.2万元。
同时,通过该模式应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条件,有效降解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 ),净化了周边的空气和水体,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被列为福建省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该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推广“猪-沼-鱼(稻)”零排放模式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技术要点该模式根据养殖规模、排污量、污水处理设施的条件,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合理布局建设全过程达标排放治理工艺,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和沉淀后,排灌到农田、鱼塘或水生植物塘,使沼液多层次的资源化利用,建设内容包括前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后处理系统。
(一)完善前处理系统,减轻负荷量。
为了减轻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负荷量,前处理系统包括建造沉淀池、调节池、固液分离装置、酸化池。
养殖场实行雨污分流,铺设污水收集管道,建设砖混结构调节池,采用干清粪和固液分离方法,建立严格可核查的干清粪机制,建造储粪场和固液分离粪场,安装污水固液分离机,生猪排泄物通过人工干清粪(干拣率大于等于70%),将尚未捡尽的粪渣、尿液及冲洗水从污水管道排入调节池,通过固液分离收集的污水进入200立方米格栅酸化池过滤,确保厌氧发酵池进水化学需氧量(COD )小于5500毫克每升;将人工干清和机械分离的粪渣及时运送储粪场集中,实现日产日清,粪便和粪渣作为田伯有机肥厂生产商品有机肥料的原料和厚丰村红虫养殖基地的饲养原料(红虫为鳗鱼的饵料)或直接用于田间施肥。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采用稻田养鱼、螃蟹、龟等水生动物与水稻、菜花等陆生植物的种养方式。
该种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稻田的生产效益,还能够提高水稻、菜花等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能够增加水生动物的养殖收益,实现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本文将介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一、技术要点1. 种植优质水稻在稻渔综合种养中,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在增加生产效益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来源,以适应养殖的需求。
因此,在选用种植水稻的时候,要优先选择一些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品种,减少农药、化肥等对水生生态环境的污染。
2. 养殖优质水生动物在稻田中养殖螃蟹、鱼类、龟等水生动物,不仅能够增加养殖收益,还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生态环境。
但在选择养殖的种类时要注意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水生动物,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免造成过度压缩和损坏生态环境。
3. 合理施肥在折中兼顾养殖收益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还要控制合理肥料的用量和施肥方式。
建议采用有机肥料或生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危害,避免造成生态环境扰动和污染。
4. 合理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在养殖稻田时,要注重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防止污染水体环境和损失生态系统平衡。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水田中的虫害和病害,保持水田的洁净度,不利于虫害和病害的传播。
二、效益分析1. 提高产量和质量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水稻、菜花等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水生动物的产出可以互相受益,提高农作物的产出和质量。
通过种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效益。
2. 提高经济效益流域、山区等地,对于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土地资源稀缺的地区来说,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会更加突出。
在运用市场化模式进行生产销售的同时,还可将农产品加工成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等高端产品,增加产品附带值和销售收益。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方式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够促进水、土、气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猪-沼-稻”有机农业高效循环模式
合G B 5 7 4 9 — 8 5 的水质要求 ; 猪场生产 区、 生产辅助区和生 活区分区合理 , 并建有消毒室、 兽医室 、 引进种猪隔离舍 、 病 猪隔离舍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 , 位置设在猪舍 的下
风 口5 0 m以上 ; 饲 料 库建 于 场 内常年 上 风 口处 。猪 舍 屋 顶采用双 坡或瓦木 结构 , 顶高 2 . 6 ~3 . O m( 前檐 高 1 . 8 ~
摘
要: 通过参与世行贷款生态家园项 目各环节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 并开展 了广泛细致调研和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真 总结 , 阐述 了宁国市 实施的 “ 猪一 沼一 稻” 有机 农业 高效循 环模 式 。 关 键词 : 宁 国市 ; 有机农 业 ; 高效循 环 ; 关键技 术 中图分 类号 S 3 l 8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4 ) 1 3 — 9 8 — 0 3
2 “ 猪一 沼一 稻” 高效循 环模 式
2 . 1 有机黑 猪养 殖技 术 有 机黑 猪是 根据 有机产 品国家
式, 创新发展有机稻种植 , 通过以沼气为纽带的“ 猪一 沼一
稻” 生态农 业 发展模 式 , 实现 了农 业增 产 、 农 民增 收 、 农业
增效 的 目的 。
标准和相关规定 ,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不使用生长激素 、 化 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 不使用基 因工程技术 ; 同
宁国市委 、 市政府高度重视 生态农 业的发展 , 早在
1 9 9 6 年就 成 立 了生 态农 业建 设 领 导组 。2 l 世 纪 以来 , 又 借 助 国家发 展 农 村户 用 沼 气 的契 机 , 依托 宁 国市凤 形 农 林 开 发 有 限责 任 公 司在 以 皖南 黑 猪 保 种 与 繁 育 的基 础 上, 带头 带领 农 民发展 有机 黑 猪饲 养和 户用 沼气 建设 , 广 泛 开展 沼渣 、 沼液 的综合 利用 , 以“ 公 司+ 基 地+ 农户” 的方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是指将稻作和养殖业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它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稻田作为种植水稻的还可以用来养殖鱼、虾、蟹等水产品。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农田的水生产力,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
稻田综合种养能够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在稻田综合种养中,水生物例如鱼、虾等可以充当清洁剂,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有效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稻田养殖还可以通过养鱼吃杂草的方式改善稻田的水质,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含量,保护和促进稻田的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稻田综合种养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由于水田在水稻收获后会进入休闲期,传统的耕作模式导致土地无法充分利用。
而稻田综合种养则能够在农田休闲期间利用水培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增加农田的产出。
稻田养鱼还能够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稻田综合种养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而稻田综合种养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农田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它能够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的产出和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稻田综合种养也给农田带来了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有助于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养殖与农田综合治理技术
养殖与农田综合治理技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农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农田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使得农田综合治理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养殖业的发展与农田的综合治理密切相关,本文将介绍几种养殖与农田综合治理技术。
一、水稻种养一体化技术水稻种养一体化技术是养殖与农田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水田中养殖鱼类,利用鱼类的粪便和其他副产物为水稻提供养分,促进水稻的生长。
同时,鱼类的活动还能改善水稻根系的通气情况,提高水稻的吸收能力,并能够有效控制水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
此外,利用鱼类的食性特点,可以控制水稻田中的蛙类和蚊虫等有害生物的滋生,起到生物治理的作用。
二、果树养鸡养鸭技术果树养鸡养鸭技术将果树种植与养殖业相结合。
该技术通过在果树下养殖鸡或鸭,利用其粪便和副产物为果树提供有机肥料,促进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鸡或鸭在果树下的活动会打扰果树周围的杂草生长,减少对果树的竞争,从而达到杂草控制的目的。
此外,鸡或鸭的活动还能吓跑果树周围的害虫和野兽,起到保护果树的作用。
三、农田畜牧兼作技术农田畜牧兼作技术是一种将农田耕种与牲畜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技术。
通过在农田中自由放牧牛、羊等牲畜,牲畜的粪便将成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牲畜在农田中活动,能够有效压实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牲畜的蹄子还能帮助打踏杂草,减少杂草的生长。
农田畜牧兼作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还可以降低农田病虫害的发生。
四、农田养蜂技术农田养蜂技术是一种将蜜蜂养殖与农田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技术。
蜜蜂在农田中采集花粉和蜜,为农作物传粉和授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蜜蜂也能寻找和捕食农田中的害虫,如蚜虫和螨虫等,起到害虫生物控制的作用。
农田养蜂技术还可以提供天然的有机蜜,有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养殖与农田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水稻种养一体化技术、果树养鸡养鸭技术、农田畜牧兼作技术和农田养蜂技术等多种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和农田资源的综合利用。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了稻、鱼、虾、蟹等多物种共生互利,提高了农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1、稻鱼共生模式稻鱼共生是稻田综合种养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
在稻田中开挖一定比例的鱼沟、鱼溜,投放适量的鱼苗,如鲤鱼、鲫鱼、草鱼等。
鱼类在稻田中觅食害虫、杂草和浮游生物,其排泄物又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
同时,鱼类的活动还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稻虾共作模式稻虾共作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在稻田中开挖环形沟,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小龙虾。
小龙虾以稻田中的杂草、昆虫和腐败有机物为食,其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
在水稻生长期间,适当降低水位,让小龙虾进入稻田觅食;在水稻收割后,加深水位,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稻蟹共生模式稻蟹共生模式是在稻田中养殖河蟹。
河蟹喜欢在稻田中栖息、觅食,能够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也能够增加土壤肥力。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设置防逃设施,防止河蟹逃逸。
同时,要合理控制河蟹的放养密度,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稻鳅共养模式稻鳅共养是将泥鳅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模式。
泥鳅具有钻泥的习性,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含氧量。
泥鳅以稻田中的昆虫、杂草和微生物为食,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
在稻田中设置一定的遮阴设施和防逃网,为泥鳅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稻田综合种养的技术要点1、稻田选择与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
在稻田改造方面,根据不同的种养模式,合理开挖鱼沟、鱼溜、环形沟等。
鱼沟一般宽 05-1 米,深 03-05 米;鱼溜的面积一般占稻田面积的5%-8%,深度 08-1 米。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是一种集农、林、畜、养、鱼等多种农业形式于一体的综合农业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种养结合、互利共生,通过有效地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鱼、虾养殖:在稻田中养殖鱼、虾等水产品,利用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提高稻田土壤的肥力,同时稻田提供了生长的环境和庇护物,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
2. 养猪、鸭:在稻田中养殖猪、鸭等家禽,利用家禽粪便的有机营养物质为稻田提供养分,并通过家禽在稻田中的活动促进土壤松软,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水稻的产量。
3. 种植果树:在稻田的边缘或水域周围种植果树,如柚子、柿子等,果树的防护提供了树木的庇护和定居点,为稻田提供了更稳定的生态环境,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4. 养蚕:在稻田中养殖蚕,利用蚕的粪便为稻田提供肥料,同时蚕蛹也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质饲料,可以用于养殖鱼、鸭等水产品。
通过种养结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生。
稻田提供了有机肥料和生态环境,为养殖动物提供食物和生长的地方,而养殖动物的粪便又可以为稻田提供养分,形成了良性循环。
稻田综合种养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
动植物的排泄物和活动可以促进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通过种养结合可以增加农田的生态多样性。
稻田综合种养可以提供不同的生境和庇护物,吸引了各种生物的栖息和繁殖,有利于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维持,减少害虫的繁殖并促进益虫的生长发育。
稻田综合种养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田的综合效益。
通过多种经营模式的结合,可以增加农田的产出,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稻田综合种养也提供了多样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它既能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又能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水稻+生猪(+沼气)农牧结合综合种养技术
水稻+生猪(+沼气)农牧结合综合种养技术
邓朝钧;彭焕谦;万诲荣
【期刊名称】《新农村(黑龙江)》
【年(卷),期】2017(000)032
【总页数】1页(P41)
【作者】邓朝钧;彭焕谦;万诲荣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稻/草-鹅农牧结合模式的综合效益及种养技术初探 [J], 张卫建;郑建初;江海东;冯金侠;吴魁;何龙兴;李小妹;秦君明
2.浙北生猪养殖场沼气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探讨——以海宁市宏欣生猪养殖场为例[J], 林小平;刘沂华;尤滨乾;杨丽;程勤海
3.水稻扣蟹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技术试验 [J], 邹晴中;蒋造极;蒋严
4.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J], 徐大宝;
5."水稻+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研究 [J], 严宠斌; 夏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沼—稻生态种养技术
猪—沼—稻生态种养技术摘要介绍了“猪—沼—稻”生态种荠技术的流程,并从沼气池建设、猪舍建造、厕所建造、发酵原料的处理、沼液喂猪及沼渣在水稻上的应用等方面概述了该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猪—沼—稻”;生态种养;技术文献标识码 B“猪—沼—稻”生态种植技术是指以沼气为纽带,把猪粪尿、秸秆等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生产出的沼气可照明、做饭,沼液、沼渣用于喂猪和种植水稻,是一个非常环保、科学的农村家庭能源生态链。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正在推广。
1猪—沼—稻生态种养技术的流程农户在自家地下建一口沼气池,其上面再建造厕所和猪栏,猪栏里常年养猪4头以上,再配套自家的农田,就搭建成了一套“猪—沼—稻”农村家庭能源生态结构。
人畜粪便冲人下水管道,地下管道和沼气池相连,人畜粪便流入到密封的沼气池内,经发酵即可产生沼气。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优质燃料,可照明、做饭。
一盏沼气灯的亮度相当于一盏60w的电灯泡。
沼液可拌饲料喂猪,可提前猪的出栏期20d左右,一年可出栏育肥猪8~10头。
据测定,沼液和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种植的水稻产量高,米质好。
2沼气池建设2.1池址选择根据猪圈、厕所的位置确定池址,尽可能使猪圈、厕所、沼气池结合起来。
这样既方便进料,又改善卫生条件,便于管理。
同时,沼气池与厨房距离一般控制在25m以内,便于输气、用气。
池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的地方。
2.2放线、挖坑首先定点放线,打好中心线桩,桩上标明中点及标高,并在距离池圆周线50cm以外处等距离地固定4根标杆,然后开挖池坑。
以83沼气池为例,主池半径1.4m,在放线时应加上主池墙厚6cm和施工操作台的宽度20cm,这样主池土坑直径即为2.8m+0.52m=3.32m。
当地坑挖至70cm左右深时,用4根固定标杆的连线找出原来的圆心,以1.41m为半径划圆,多余部分即为操作台。
当池坑挖至1.7m深时,用三点定圆法或用标杆找出主池圆心,按沼气池各部位几何尺寸认真测量修整,池坑壁要垂直,修整完毕后,以1.35m半径划圆,圆周线与池坑墙距离为6cm左右。
“猪—沼—稻”生态农业种养模式优化分析
“猪—沼—稻”生态农业种养模式优化分析摘要分析了种植水稻和养猪相结合的典型农户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物质循环和能流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式优化方案及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改善种养结合型农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户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效率天长市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生产模式主要以农户为单位、种植与养殖相结合为主要的经营模式;但大部分农户经营中不包括沼气池环节,养殖的畜禽粪便一般都是直接作为种植业的肥料投入到旱地和水田中。
为此我们选择在当地具有有代表性的农户种养系统——“猪—沼—稻”生态农业种养模式作为分析对象,即在农户种稻和养猪的系统中增加沼气池子系统的环节,具体分析该种养模式的物流、能流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调控措施。
1农户种养系统的选择与边界确定选择种养结合典型农户种养系统,该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①种植业子系统。
主要是水稻,种植面积0.067hm2;②养殖业子系统。
主要是1个小型猪厂,一共养猪3批,每批15头;③沼气池子系统。
体积为8m3,原料全部来自于猪厂的猪粪尿;④农户子系统。
该农户包括4口人,其中劳动力2人。
以农户经营范围为系统的边界,种植子系统以其种植田块为边界,猪场子系统以其养殖场为边界。
2研究方法(1)营养元素产投比先由所属的各子系统进行,然后逐级汇总,计算全系统的产投比。
(2)各子系统间营养元素的平衡与流出以营养元素平衡值表示。
(3)生物固氮、挥发、降水、灌溉、淋溶是查阅资料估算,其他的项目是实测值。
3试验设计共分为5种不同的施肥量处理,分别为:不施入任何的肥料(Ⅰ);按30.35kg/10m2的沼液量施入(Ⅱ);按60.7 kg/10m2的沼液量施入(Ⅲ);按91.05kg/10m2的沼液量施入(Ⅳ);全部施化肥,纯氮、磷、钾用量分别为:0.14kg/10m2、0.09kg/10m2、0.11kg/10m2(Ⅴ)。
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小区面积为10m2。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综合种植和养殖的技术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在稻田中不仅种植水稻,还应该进行适当的畜牧业养殖。
这种技术模式在中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成功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优势1. 资源综合利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吸收了农田和养殖业的特点,充分利用水稻田和养殖业之间的资源,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养殖业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秸秆和杂草作为饲料,减少养殖业的饲料成本;养殖业的粪便和尿液也可以成为水稻的优质有机肥料,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 生态优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稻的抗逆性。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同时水稻的根系也可以将污水净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农民可以获得来自水稻和养殖业的双重收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养殖业不仅可以提供肉类和蛋类的补充,还可以为农民创造肥料和农产品销售的额外收入。
1. 水稻种植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适用于水稻种植区,因为水稻田具有较好的水资源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进行综合种养。
特别是在一些山地和丘陵地区,水稻田可以充分利用山地和丘陵地区的草原资源,发展养殖业,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2. 农村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农村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是推广和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重要场所,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综合种养的行列,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和接受度,推动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应用和发展。
3. 农业产业化示范园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加强对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政策支持,包括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等,促进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2. 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科研投入是推广和应用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关键,只有通过科研攻关,解决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才能实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指在稻田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水生动物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既可以提高农田产出,又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选择适宜的水生动物选择适宜的水生动物是建立稻渔综合种养体系的关键。
一般来说,适合在稻田中养殖的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等,如鳜鱼、鳙鱼、草鱼、青鳝、小龙虾、泥蟹、蚬子等。
二、合理调节水域生态环境水域生态环境是稻渔综合种养体系的基础。
要实现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必须合理地调节水域生态环境。
具体做法包括:控制底泥的积累,增强水体的稳定性,控制水域中的有害生物如杂草、害虫、有害微生物等,提高水域中水生物的生活环境。
三、合理配合水稻品种选择合理配合水稻品种选择也是实现稻渔综合种养的关键。
要选择能与水生动物共同生长的水稻品种,并要对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等因素进行适应性选择。
选择水稻品种时要考虑到其产量、耐逆性、适应性、保水性等因素。
四、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稻渔综合种养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
要根据种植的水稻品种和养殖的水生动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方法。
在施肥时要特别注意对水域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施肥引发水质污染。
五、合理养殖管理合理养殖管理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关键。
要根据水生动物的生长特点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饲养方式、饲料配方和管理措施。
同时还要注意水体换水、水面清理、疾病控制等工作,保证水生动物的生长健康。
六、科学合理的养殖周期要根据水生动物的发情繁殖期和生长周期,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殖周期。
定期清掉淤泥和过多的水草,重新填充土壤,保证水体、土壤和空气环境清洁和卫生。
七、注重生态效益注重生态效益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核心。
要适度收获水稻和水生动物,与生态系统的利益进行平衡。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稻田的水泥生态功能,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稻一猪一沼一桑蚕一旅游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提升项目
稻一猪一沼一桑蚕一旅游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提升项目【最新版】目录1.项目概述2.项目组成部分3.项目优势与意义4.项目实施与发展正文1.项目概述稻一猪一沼一桑蚕一旅游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提升项目(以下简称“四位一体项目”)是一种以生态循环农业为基础,将水稻种植、养猪业、沼气工程、桑蚕养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项目组成部分(1)水稻种植: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在四位一体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采用优质水稻品种、合理的种植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养猪业:养猪业是四位一体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布局养殖场、实施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措施,提高猪肉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猪舍产生的粪便可用于沼气工程和桑蚕养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沼气工程:沼气工程是四位一体项目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将养猪业产生的粪便和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既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沼渣和沼液可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4)桑蚕养殖:桑蚕养殖是四位一体项目中的一个特色产业,通过发展桑蚕养殖,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桑蚕养殖与养猪业、沼气工程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5)旅游业:旅游业是四位一体项目中的新兴产业,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项目优势与意义(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四位一体项目将多种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链条的优化,从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益。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四位一体项目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3)保护生态环境:四位一体项目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通过沼气工程、有机肥的推广使用等措施,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
试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内市场对农产品、水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这也让土地资源开始出现短缺的问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及水产品的产量,21世纪初提出了一种稻田综合种养的技术模式,在水稻水田内养殖鱼虾,可以实现立体化种养,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将种植户利益最大化。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应用,也有利于减少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水稻种植及水产品养殖的成本,进而达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
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应用,可以提升水稻种植户的最终收益,通过黄鳝、甲鱼、泥鳅、小龙虾等水生物在水稻水田中的放养,不仅可以通过生物减少水体中的水生杂草数量,可以利用生物的排泄物给水稻生长提供营养,也让水稻稻田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这样可以降低化肥、除草剂的使用量,符合绿色种植的农业发展理念。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1.稻田综合种养的成本问题使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水稻种植和水产品的放养,对稻田前期的准备工作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不仅需要做好水稻稻田的土地翻整工作及消毒工作,还需要对水稻稻田外围进行加固,对进水沟渠和排水沟渠也有更高的施工标准。
另外由于水稻稻田需要长时间使用水田种植,为了保证稻田外围的坚固程度以及排水渠、进水渠的通畅,需要每年投入人力进行维护。
水产品的捕捞、运输也需要田间道路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同时为了保证稻田良好的排水能力,还需要加设水泵,进而电力基础设施也需要有所保障。
在投放泥鳅、甲鱼、小龙虾等水产品幼苗时,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就造成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前期成本投入过高的问题。
另外,目前水产品的经济价值较高,比如小龙虾可以达到9万-11万/公顷的产值,而水稻只能达到2万/公顷的平均产值,巨大的经济价值差距下,应影响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应用,许多农户更愿意将稻田作为专门饲养小龙虾的场地,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龙虾的产量,也可以降低种养难度,减少种养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稻+生猪(+沼气)农牧结合综合种养技术
作者:杨海军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4期
近年来,响水县根据生态示范县建设要求,忠实履行服务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加快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进程中,做到节能环保双兼顾,有效地增强了全县广大干群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农产品的卖点。
该县存栏20-2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户)334个,2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88个,围绕这方面积极开展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建池总量已达130多组,年可处理污水12.5万吨,利用处理猪粪便生成的沼气发酵液种植水稻,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善了全县的养殖环境和卫生环境。
1水稻+生猪(+沼气)农牧结合综合种养技术
1.1规模化猪生态养殖技术
1.1.1猪场建设
猪场所在地区的土壤和空气质量要符合二级标准,饮用水符合水质要求。
猪场在建设过程中,生产区域和生产辅助区域以及生活区域要区分合理,并要建设完善的消毒室、兽医室、隔离室、病猪隔离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所、兽医室、这些场所应该位于猪舍下游风口50m 以上。
饲料储藏室建设上风口。
猪舍顶部采用木瓦结构建设,顶高2 6~3.0m,猪舍内每隔3m 设置一个窗户,距离地面高度90~100cm,地面要求有2~3度的坡度,采用水泥漏缝地板建设地面。
1.1.2猪品种选择
在猪品种选择过程中要坚持自繁自育和全进全出原则,通过和优质种公猪进行杂交获取适合本地区生长的高品质杂交猪。
在常规种公猪引种过程重要严格按照有机生态猪生产要求引进,杜绝基因生物和品种污染。
在种公猪引进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产地检疫、运输检疫,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猪,种猪到场后需要进行60天左右的隔离观察,确保健康之后才能混入猪群饲养,避免引进新疾病。
1.1.3饲料添加
生态猪养殖过程中必须以有机饲料为主,饲料生产基地必须符合有机生产条件,当有机饲料短缺时可以使用常规饲料和配合型饲料,但是要控制好常规饲料的消耗量,总量控制在总消
费量的15%左右。
猪日粮中常规饲料的比例应该控制在总量的25%左右。
所选择的配合饲料必须经过有机认证,营养成分要满足国家相关规定,严禁在猪饲料中添加违禁添加剂。
1.1.4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首先,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后保证仔猪及时吃上初乳,2小时内对乳牙进行钝化处理,出生3~4天后补充铁元素,出生3天后使用人工固定乳头饲喂,确保仔猪生长整齐。
出生10天左右开始诱导仔猪采食,保证仔猪在14日龄能够自由采食,断奶期控制在40日龄左右;其次,育成猪饲养管理。
育成猪猪舍温度开控制在20~22度之间,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干燥,饮水充足。
刚断奶仔猪在饲喂饲料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其采食情况,投料量为原来饲喂量的70%左右,连续饲喂三天之后逐渐增加饲喂量。
育成猪期间定期驱虫,消毒和免疫注射,预防猪出现不良生活习惯;最后,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生态养猪主要以放养为主,转群过程中按照体重大小、年龄、性别的强弱进行分群,猪舍温度控制在18~22度左右,体重生长到85~100公斤后就可以集中出栏上市了。
1.1.5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粪污处理技术
猪场应该按照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地疫病流程情况制定完善的疫病监测计划和疫病免疫计划。
猪生态养殖过程中不能过量使用兽药,所有兽药都要来自于正规厂家生产。
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1.6粪污处理技术
猪场粪便污水采用干湿分离的方式处理,干粪进行堆积发酵制成有机肥,尿液等污水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
沼气池的建设要结合动物养殖规模,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将每天产生的粪便和污水经过分离处理之后放入到沼气池中发酵。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用于养殖场照明、取暖和生活做饭,产生的有机肥作为有机肥使用,产生的沼液通过安装到田问沼液管道进行施用,每亩沼液使用量为30吨左右,不能使土壤负载施用。
1.2沼肥水稻种植技术
1.2.1沼液浸种
选择正常运行,并连续产生沼气两个月以上的沼气池,浸种前从沼气池中取上层清液过滤杂质后,将沼液放入容器内,选择透水性较好的编织袋将晾晒1~2天的水稻种子装入到编织袋内,每袋装入15~25公斤种子,将编织袋口扎紧之后,放入到盛有沼液的容器中,保证容器中沼液能够浸没种子,在浸种期间要注意经常搅拌,保证水稻的通透性,常规水稻浸种36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杂交水稻应该采用间隙浸种,采用白天浸种,夜间露种的方式进行,一般需要浸种6~8小时,露种4~6小时,采用上述方法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沼液浸种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发芽率。
1.2.2沼液育秧
在水稻催芽前15天翻耕苗床营养土,每平米施入沼肥5~10公斤,和苗床土混合均匀拍实,结合翻犁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钾肥8~10公斤作底肥。
使用薄膜覆盖增加地表温度,封闭发酵半个月左右。
播种前两天整地作畦,将浸种好的水稻种子催芽后播种。
采用软盘育秧方式,每亩大田一般需备软盘28至32张左右。
用手工播种或机械流水线脱盘播种两种方法。
每盘播干种子150克左右。
覆土厚度以盖没芽谷为宜,约为0.3~0.5厘米,注意盖籽土必须为白土,不能兑任何肥料。
覆土后,在床面上盖无纺布。
秧田四周开好放水缺口。
布内温度宜控制在28~35℃。
雨后应及时清除布上的积水,以避免闷种烂芽。
齐苗后,在第一完全叶抽出0.8~1厘米时遇高温可揭布炼苗。
在秧苗生长到一心一叶之后,每隔一周使用1:1稀释后的沼液灌溉或者喷施秧苗一次,秧苗生长到2.5叶龄之后,发现苗床脱肥要及时追肥一次,移栽前三天使用沼液在喷施一次,选择在阴天或者傍晚进行,每平米苗床使用3公斤沼液,喷施后使用清水清洗1~2遍,避免沼气伤害水稻叶子。
移栽前2~3天排水,控湿炼苗,促进秧苗盘根,增加秧块拉力,便于卷秧与机插。
1.23沼液作为肥料施入
选择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中的沼液,沉淀后过滤,在水稻初穗期、灌浆期、齐穗期通过沼液管道随灌溉水一起施入,每亩使用沼液50公斤左右。
施肥时间最好选择在晴朗上午露水干涸之后或者下午进行。
同时还可以结合水稻生长情况选择使用沼液进行叶面施肥,叶面施肥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避免高温蒸发过大而伤害到水稻叶片,阴天全天可以喷施。
喷施过程中以嫩叶,叶背为主,以叶尖和穗尖滴水为宜,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水稻吸收养分。
2水稻+生猪(+沼气)农牧结合综合种养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从2015年到2016年选择响水县水稻种植大户,积极推荐使用沼液种植,并设置了常规种植地块,每个地块15亩。
对比每年沼液使用量和水稻产量。
通过连续两年的种植情况分析,发现水稻+生猪(+沼气)农牧结合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对降低氮肥使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生产出来的水稻属于有机生态水稻。
详细情况见表1和表2所示。
3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一是增产增收。
通过施用沼液,可增产水稻4.5%左右,1万亩可增产270吨以上稻谷,按照生态水稻每公斤3元计算,可增收81万元以上;二是优质增收。
1万亩生态有机粳稻基地,可生产优质粳米为5960吨,每公斤销售价在4.6元,当年可新增纯收入99.7万元,另外,可辐射带动周边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68个农户、110户低收入户。
3.2社会效益
一是促进了水稻新品种及高产优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进步。
二是有利于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有利于加快优质稻米产业的辐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3生态效益
一是把生猪粪便发酵成沼液,可有效解决生猪粪便污染问题。
二是通过全面普及沼液配方施肥,基本不用化肥,也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此外,沼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有机酸中的丁酸和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吲哚乙酸以及维生素B12,对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沼液中的氨和铵盐,某些抗生素对虫害也有杀灭作用。
施用沼液,也有利于减少病虫草害农药施用量,做到有机稻米产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齐头并进,推进了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