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概论
技术创新概论
▪ 工艺创新(process innovation):是产品制造 或将产品交送到顾客手中的方法的创新(如精益生 产) 。创新的结果是改进产品的加工过程、工艺路 线或设备。
► 按创新程度分:
▪ 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 ) ▪ 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 )
组织控制 企业家精神 项目小组/强调协调 强调结构目标规则
25
我国工业创新分布特点(略)
► 创新活动起点大多为对引进技术的仿制和消化吸收; ► 国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具有“示范”作用,使得我
国受制于国外企业的技术发展轨道和主导范式作用, 而不存在主导范式确立前各种设计范式相互竞争的 阶段; ► 国外企业创新速率不断加快,而对国外技术的改进 创新需要一定的周期,这样不同技术代和工业标准 的更替导致我国企业创新分布曲线尚未完成其标准 状态就已进入下一个分布曲线状态。
市场营销 R&D 设计与开发 生产 制造
市场营销
联席会议(工程师/管理人员)
投放市场
21
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式(略)
产品构思
应用研究
市场开发
营销设计
试验开发 生产制造
工艺完善
22
创新过程模型的演化(略)
技术推动
市场拉动
链环型 交互型
并行型
网络型
1960
1970
1980
1990
时间
23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系列过程模型
(stage gate process)
Design, Build,Test
Concept Generation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引言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定义、历史和对社会的影响。
定义现代科学技术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创造出来的能够改变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技术。
科学技术是相互依存的,科学提供了理论的基础,而技术则是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方法。
发展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的科学技术主要基于经验和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
随着科学革命的到来,人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力大幅提高,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
生物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新的医疗和农业领域的发展机会。
能源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社会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生产力,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商品的生产和质量。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新兴的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为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科技创新也激发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兴的科技产业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行为。
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社会文化也愈发多元化。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环境污染、资源减少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得到重视和管理,确保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圣才出品】
第11章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11.1 复习笔记一、市场经济架构下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
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
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1.创新与技术创新(1)创新①含义在技术创新论和经济学中,创新特指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活动。
任何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能力发生改变的行为和活动都可以称为创新。
创新并非一个主意,只有创新的主意或构想寻找到新的商业用途之后才是真正的创新。
创新可能改变资源的产出水平和利用效率,增加消费者对其所获资源的价值和满足程度,因而它是企业家或者创业家改变社会经济的有力杠杆。
②约瑟夫·熊彼特的观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将其定义为“生产函数的变动。
1928年,他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并全面地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和理论。
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生产方法和商业方法,也就是说……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的市场,投入新的产品等等”。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
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a.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者一种产品的新特性。
b.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c.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d.控制原材料或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
e.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总之,在生产体系中能够做到推陈出新就是一种创新。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概念不仅包括产品、工艺的创新,也包括市场、供应和组织的创新。
(2)技术的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①技术发明指的是完成一种设计构想、一种技术方案或一种新的改进了的装置、产品、工艺或系统的模型,必须包含着新的构想或者新的技术设计方案。
创新方法及TRIZ理论概述
关于发明创新
发明是处处存在的,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发明不是高深莫测的,任何人都能有发明 利用同一个原理可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发明创新
发明创新的5个层次
第 1 级——最小型发明
指那种在产品的单独组件中进行少量的变更,但这些变更不会影 响产品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情况。该类发明并不需要任何相邻领域 的专门技术或知识。特定专业领域的任何专家,依靠个人专业知 识基本都能做到该类创新。例如以厚度隔离减少热损失,以大卡 车改善运输成本效率等。约占32%
50%
45%
40% 32%
30%
20%
19%
10%
4%
0%
0.3%
发明创新的5个层次
第 3 级——中型发明
产品系统中的几个组件可能出现全面变化,其中大概要有上百个 变量加以改善,它需利用领域外的知识,但不需要借鉴其它学科 的知识。此类的发明如原子笔、登山自行车、计算机鼠标等。约 占19%
50%
45%
制作冻豆腐的方法 无声爆破的方法 古代开山辟石的方法 快速制造萝卜干的方法 污泥脱水的方法 挤压工件的方法 ……
利用瞬间压力差可以打破坚果的外壳
-如何使宝石沿内部原有的微裂纹分割?
-如何迅速清洁船用发动机的冷却水过滤器?
、
-如何打破核桃的外壳?
通过本体论关系,由“爆米花”找到了解决方案:
能量源
控制装置 完整的技术系统
动力装置
传输装置
执行装置
产品
帆船
帆船完成“货物运输”功能的技术系统
风能
帆
水手
完整的技术系统
桅杆
船体
货物
能量传递法则
必须确保能量从能量源流向技术系统的所 有元件;
管理概论之技术与管理创新
作为中国家电产业领头羊的科龙 公司,为了应对国内外的竞争,科 龙人采取措施就是加快自己的技术 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 产品的档次。科龙集团成立了香港 科龙发展有限公司,加快了技术研 发的步伐,加大了对技术更新的投 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龙人 不断集中独特的技术,开发优质新 产品、引导新潮流成了科龙精粹的 一大特色。在国内首创电子除臭的 旋转功能的是科龙容声;在国内首 先开发出无氟电冰箱,率先推出全 自动除霜功能的是科龙容声;
3、组织中各单元要能有效地传递信 息
4、组织结构要有利于有效地协调各 个职能部门或单位的创新活动
5、能够适应不同的创新活动,对企 业整体进行自组织的结构性、机制 性调整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现代组织变革
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 信息技术为组织变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方法
手段。 信息技术使传统企业的组织形式向扁平化方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因素 有以下方面:
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 技术因素; 企业实力; 产业竞争态势; 国家政策。
第四节 技术创新组织变革
一、企业组织与技术创新
企业要成功、高效地创新,企业组 织就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组织的制度性安排要能有效地 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2、组织整体要对市场有较高的响应 速度
可以全部或部分委托有实力的科研 单位或高校或其他企业进行;
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合作创新、 许可使用、战略联盟、技术联盟等。
4、技术孵化战略
企业是科技成果孵化器; 目的是有效地促进母体科技成果的
转化与产业化; 企业可优先成为该项技术的得益者,
同时,在技术孵化过程中培养了大 批的实用性技术人才。
(二)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新的组织,它 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 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概论
2.TRIZ理论 解释
造的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阿奇舒勒说:“我不但自己发明,我还有责任帮助那些想发明创
错误认识: 科学家们声称发明是偶然的结果,或者跟一个人的情绪或血型有关。
阿奇舒勒认为:发明只不过是利用一些原则将技术矛盾消除。TRIZ理论不是数学 的定量的理论,而是定性理论。
TRIZ理论通俗解释
• 在已有的、或者变换过的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类似的法则,排除影响达到理 想结果的矛盾——产生了新的发明。
如今TRIZ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 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经过半个多世 纪的发展,TRIZ理论和方法已经发展成 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 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经过实践的检验, 为众多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取得了重大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解决问题途径
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新的解 决方法的逻辑性:
怎样搞科研
• 选题
• 查新、检索,沉淀、思考,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制定技术路线与研究、试验 思路(在TRIZ理论指导下,可能少走弯路)
• 根据每步研究的难易,合理分配时间,制定明确的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 与方案
• 按照计划,严格开展科学试验,不但修正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案 • 撰写研究报告 • 查新、确定研究水平、发表论文
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新的解 决方法的逻辑性:
A.试错法 B.头脑风暴法 C、选择方案分组 D、寻找解决方法(TRIZ)
1.TRIZ理论 产生
Genrich Altshuller(根里奇•阿奇舒勒)于1926年10月出生 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首都。
阿奇舒勒在海军专利评审机构评审专利期间,研究了成 千上万项发明专利,他发现发明的方法是有规律的——TRIZ 理论。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持
续发展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技术创新,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现在我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创新。
通过引
入先进的3D打印技术,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大大
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虚拟现实技
术进行产品展示和体验,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产品体验。
其次,我们在生产工艺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通过引入自动
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同时,我们还利用大
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实现了精准生产和智能调度,
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最后,我们在营销和服务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通过引入互
联网+的营销模式,我们成功地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品牌
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智能客
服系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务,提升了客户满
意度和忠诚度。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技术创新概论
第三讲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一、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推动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最初不是发明家和企业家,而是商人。
商业的需要,推动着产品的产量增加和手工工具的改良。
当时,手工工具的发明和创新,依靠的是工匠的经验和技艺,工匠集发明者与创新者于一体,其成果便直接在手工业工场得到应用。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工具创新是由许多工匠渐进式创新集成的,以至从现有的资料中无法分清是怎样发明的。
如玻璃产品的制造和工艺创新。
二、机器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首先出现在英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纺织机的发明与应用开始,历经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机床的发明与应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器工业技术体系。
这一过程是工具机、动力机、传动机的发明与创新交互作用的过程。
这一时期机器的创新同时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
(一)纺织技术——工业革命的源头*1733年英国钟表匠凯伊(J.Kay,1704 — 1774)发明了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并使布面加宽。
结果纺纱与织布不协调,长期发生“纱荒”。
曾当过木工的织布工人哈格里沃斯(J.Hargreaves 约1720 — 1778 )发明了竖锭纺车,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并于1770 年登记了专利。
消除了纺纱和织布的瓶颈,成了产业革命的火种。
*1769 年理发师阿克赖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生产率提高了10 倍。
如此动力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
(二)蒸汽机的发明、制造与使用发明蒸汽机的动因蒸汽动力机的发展*公元前120年,古埃及亚历山大的希罗,制成用蒸汽的力量带动的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
*1679年,法国工程师巴本(1647一1712年) 研制出了一种“蒸煮器”,蒸煮器”就是现代人们常用的高压锅。
*1690年,巴本制成了第一台单缸活塞式蒸汽机。
4、1698年,英国工程师萨弗里(1650—1715年)又发明蒸汽泵。
它的直接目的是抽水。
蒸汽泵是第一台投入实用的蒸汽机。
5、1705年,英国工程师纽可门(1663—1729年)与萨弗里一起探讨改进方案,造出了一台蒸汽机。
模具新技术新工艺概论
模具新技术新工艺概论一、前言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具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模具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更新,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能,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模具行业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二、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以数字化三维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控制激光束或喷嘴等装置进行材料加工,从而实现快速制造产品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零件。
在模具行业中,快速成型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小批量、复杂结构的模具。
三、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机床进行自动化加工的技术。
与传统手工操作相比,数控加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在模具行业中,数控加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模具零件,如模板、模架等。
此外,数控加工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等。
四、电火花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放电进行材料切割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切割硬度较高的材料,如钢、铁等。
在模具行业中,电火花加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复杂结构的模具零件。
与传统机械加工相比,电火花加工可以实现更高精度和更小尺寸的切割。
五、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焊接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进行材料焊接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焊接,并且不会对周围材料产生太大影响。
在模具行业中,激光焊接技术可以用于修复或制造模具零件。
六、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是一种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或涂覆处理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从而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在模具行业中,表面处理技术可以用于提高模具零件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七、新型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不断涌现。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高温等特点。
在模具行业中,新型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更加耐用和高效的模具零件。
八、总结以上是一些模具行业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技术创新方法概论
技术创新方法概论“创新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创新久则国家持续强盛”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纵观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变迁的历史,所谓的经济强国,无论是19世纪的英国、德国和法国,还是20世纪的美国、日本,概莫能外为创新强国;横观21世纪以来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激烈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遍览现今世界上公认的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20多个创新型国家,它们大多具有如下特征:整个社会对创新的投入高,而且投入产出绩效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具体体现在: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低于2%,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低于70%,经济对技术依存度低于30%。
此外,这些国家获得的三方发明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总数的99%。
依靠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走创新型国家建设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如2009年日本为应对日渐疲软的经济环境,紧急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计划》,标志着日本进入了科技创新立国阶段;2000年韩国制定了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2025年构想:韩国科技发展长远规划》,提出了2025年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研究中心的具体目标,以确保其科技创新竞争力;2010年,欧盟各成员国通过了未来10年以《欧洲2020战略》引领的系列改革方案,确定欧盟经济未来增长的三种方式,即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聪慧增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加绿色和更具竞争力为基础的可持续增长,以实现社会、经济和地区聚合高就业为基础的包容性增长,致力于成为最具创新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联合体;美国作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和风向标,于2011年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层面愈加重视全面创新。
我国也于2016年5月20日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依靠创新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六章
第Ⅱ种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 新出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 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
技术经济学科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
设备的磨损及磨损规律
设备更新决策
设备租赁分析
价格(元)
14000
历年主流电脑价格
价格 主频
主频(兆赫兹)
4500
12000 10000 8000
技术经济学科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
直线折旧法
设备更新决策
设备租赁分析
直线折旧法,又称平均年限法,它是在设备资产估算的折
旧年限里按期平均分摊资产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其每期
折旧费的表达式为
D PS ND
式中:D——每期折旧费,元;
S——折旧期末资产净残值,元;
P——资产的原值,元;
ND——资产的折旧期,单位一般为年; 其中 S= S0 - Sc
技术经济学科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
设备原型更新的决策方法(经济寿命)
设备更新决策
设备租赁分析
现代设备的寿命不仅要考虑自然寿命,而且还要考虑设备的技术 寿命和经济寿命。
1.设备的寿命
(1) 设备的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即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 直到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物质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 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
式中:P m-l ——第m-l年年末的资产净值,元;
注意: D m-1——第m-l年年末的折旧额,元。 最后一年账面余额不应低于预计残值,最后两年,将账
面余额扣除净残值后均摊。
技术经济学科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
加速折旧法
设备更新决策
创新含义的全面理解
创新含义的全面理解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创新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关注于产品、服务或技术的改进和创造。
技术创新是企业或组织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为它能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涉及到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变革。
它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组织创新包括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团队自我管理和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等。
三、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一种深层次的创新形式,涉及到对现有知识和价值的重新评估,以及对新的思想、理念和价值的探索。
观念创新往往能够激发出全新的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引领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
四、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对现有规则、政策、法律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制度创新可以为组织的运行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社会公正。
五、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主要关注于营销策略、手段和方式的变革。
它旨在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
营销创新包括数字化营销、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等。
总结:创新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涵盖了技术、组织、观念、制
度和营销等多个方面。
全面理解创新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创新的本质和规律,以实现持续的创新发展。
用自然辩证法看待科技创新
用自然辩证法看待科技创新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它的影响深远,从改变个体生活方式到塑造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自然辩证法为理解这一复杂现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深入探讨科技创新的本质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法,探究自然世界与人类思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它强调事物的动态性、矛盾性和普遍,为理解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
科技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
它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各个领域中,呈现出客观规律性和普遍性。
科技创新的进程往往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同时,它也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不断拓展人类的生产力。
然而,科技创新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它还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
科技创新通过推动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领域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
同时,社会需求和市场压力又驱动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科技创新不仅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也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拓展了人类的智慧和思维能力。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自然辩证法为理解科技创新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框架,强调了科技创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科技创新作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强大力量,正是在这种统一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化,从而更好地利用科技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
《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恩格斯写的一本哲学著作。
这本书中,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自然科学和哲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和思想。
在哲学创新方面,恩格斯的自然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不再认为自然界是由上帝或神灵支配的,而是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过程。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学技术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总结出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制造出各种工具、设备和机器,以及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等活动。
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两个方面。
二、科学技术的分类1.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现象之间的规律。
2.工程技术: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等领域,主要应用自然科学所得到的知识,设计制造各种设备和工具,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人类最早开始掌握火种,并使用石器等简单工具。
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开始使用金属器具和轮子等更为复杂的工具。
2.中世纪:欧洲出现了大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同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
3.近代:启蒙运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爆发,机械制造、煤炭开采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电气技术、化学工业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崛起。
4.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人类探索太空、深海等领域的能力不断提高。
四、科学技术的应用1.生产领域: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学工业等。
它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2.农业领域: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如种植新品种作物、使用化肥农药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缓解了全球食品危机。
3.医疗领域: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新药物的研发、医疗器械的制造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了人类寿命。
4.环境保护领域: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
五、结论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十一章 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
自然辩证法概论
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一、市场经济架构下的技术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创新体系内各要素的构成在创新中的功能定位 是否恰当,以及创新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是否广泛与密切。因此,一国推动技术创新活 动的重要举措就是建设完善国家创新服务体系 ,搭建各创新要素互动交流的体制平台,特别 是产学研创新体制平台。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
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二、科技创新的主体
其次,根据新古典学派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 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只有企业和企业家 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创新者未必是发明家或科学家 ,但必定是一个企业家。创新者能够赏识一个技术 方案的商业潜力,并创造出一个有效的资源整合计 划和市场营销方案,并将这些方案转变成受消费者 欢迎的产品和服务。
自然辩证法概论
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二、科技创新的主体
由于企业一般都拥有研究与开发部门、生产制 造部门和营销部门等基本职能部门,这些关键的 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也相对健全,而且由于 企业直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企业已确立 起以用户为导向,重视和用户、供应商等之间进 行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企业战略,这就为企业 及时有效地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变革等进行技术 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体制平台和企业文化环 境。在一定意义上,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主 要原因在于企业制度和功能不完善。
自然辩证法概论
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二、科技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涉及新思想和新发明的产生以及 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等一系 列活动,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如企业、大学 、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部门等都是组成 创新系统的重要部门。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却是真正的技术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的类型及定义
技术创新的类型及定义技术创新是指利用新的或改进的技术手段,通过改变产品、服务和生产过程的方式,创造出更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服务或新生产过程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多样的类型。
首先,基础技术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突破性改进和创新。
它通常涉及到新的科学理论、新的技术方法、新的技术工具等。
基础技术创新的目的是提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其他类型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被看作基础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其次,产品技术创新是指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提升产品的功能、品质和性能。
这种创新通常涉及到新的材料、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生产工艺等。
产品技术创新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作为一个案例,智能手机的发展是产品技术创新的一个典型例子,它不仅实现了通信功能,还整合了多种功能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再次,服务技术创新是指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和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服务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顾客提供更方便、快捷、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共享经济的兴起就是服务技术创新的结果,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最后,生产技术创新是指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改进和创新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技术创新可以减少成本、提高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等,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定义上,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技术、改进旧技术或探索全新的应用领域,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革命性突破和改善,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无论是基础技术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创新还是生产技术创新,都可以被视为技术创新的类型,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环境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
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
(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
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
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
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
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因素。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
重要的成果,现在我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团队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我
们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
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对产品进行模拟展示,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为产品设计过程提供了智能化的辅助,使得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智
能化。
其次,在生产制造方面,我们团队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
我
们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自
动化生产线,我们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了
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另外,在营销推广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
我们采
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为产品推广提供了
科学依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
为产品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团队会取得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与创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与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全面、系统阐述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与创新理论。
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与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具体应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技术必须充分发展,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二、科学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创新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
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增添强大动力。
三、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建立是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与创新理论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关乎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等方面。
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创新体系,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1. 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创新体系要建立在科学的制度基础之上。
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和创新动力。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与创新理论强调,要培育和传承创新文化,提倡勇于探索、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要加强对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等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文化环境。
3. 思想观念创新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倡导科学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
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大
产品创新
创
新
率
工艺创新
流动阶段 过渡阶段 明确阶段
时间
24
各阶段特点比较
流动阶段 过渡阶段 明确阶段
竞争焦点 产品性能
产品多样性
降低成本
主要创新类型 重大产品创新 重大工艺创新 产品、工艺渐进创新
产品品种 多样化/定制产品 稳定设计/规模产量 标准化产品
(略)
►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式(System integration and
network model)(略)
16
线性的技术推动模式
科学发现
研究与发展
工程制造
市场营销
17
需求拉动模式
市场需求
应用研究与开发
工程制造
销售
18
交互模式
社会和市场需求
构想产生
研究开发
设计、进展
10
图:技术的变动方式
构架(联结)变动 改进的
颠覆的
改变
构架创新
根本创新
未改变 渐进创新
模块创新
模块(核心概念)变动
– 渐进创新:电话机由拨号式→按键式 – 模块创新:通信技术由模拟交换→数字交换 – 构架创新: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无绳电话 – 根本创新:模拟式有线通信→数字式无线通信
11
►四类创新的不同特征
CH2 技术创新概论
►2.1 技术创新的范畴 ►2.2 技术创新的过程 ►2.3 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1
2.1 技术创新的范畴
技术创新的概念
►定义
▪ 是从技术的新设想(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 经过研究开发、试制、生产制造,到获得实际应 用,并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首次商业化全过程 的活动。
▪ 这个过程实现创新的新设想并将它们转化 为实用成果,但这种转化仍没有进入市场 化工作,与生产和市场化的联系不足。
▪ R&D常构成TI的一个环节,但并非所有 R&D都构成TI(如未延伸至商业化应 用);R&D侧重TI链的前端
7
►技术创新与技术变革、技术进步
▪ 技术变革在严格意义上是指从发明到技术创 新、技术扩散的全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 过程。
市场营销 R&D 设计与开发 生产 制造
市场营销
联席会议(工程师/管理人员)
投放市场
21
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式(略)
产品构思
应用研究
市场开发
营销设计
试验开发 生产制造
工艺完善
22
创新过程模型的演化(略)
技术推动
市场拉动
链环型 交互型
并行型
网络型
1960
1970
1980
1990
时间
23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系列过程模型
▪ 创新的发生源 ▪ 创新的经济效应 ▪ 创新过程中的管理角色
12
►按创新过程的源头和基础划分:
▪ 原创性创新(基于自主性研究与开发) ▪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于技术引进)
▪ Readings: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论争
13
Homework Report
►对我国当前而言,应强调原创性创新还是对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二者并重, 以及如何并重?
19
链环模式
(S. Kline & N. Rosenberg)
研究
R
D 知识 K 3
I
12
潜在 市场
C
发明 设计 f
C R ⊙C
C
设计细化 再设计 销售
试验 生产
f
f
f
F
f
f
– 侧重于创新过程的描述,将技术创新活动与现有知识存量和 基础性研究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复杂的非线 性过程。
20
一体化/并行模式(略)
▪ 而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商业用途, 它除了发明阶段外,还包括其它后继阶段。
▪ 发明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发明不一定必然导致 技术创新,一种发明只有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 才成为创新。
6
相关概念的辨识
►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R&D)
▪ R&D是通过探索性活动创造知识,并运用 科技知识来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置。
▪ 产品创新:设计出前所未有的或具有显著优质属性 的产品(如因特尔-微处理器,思科-路由器)
▪ 工艺创新(process innovation):是产品制造 或将产品交送到顾客手中的方法的创新(如精益生 产) 。创新的结果是改进产品的加工过程、工艺路 线或设备。
► 按创新程度分:
▪ 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 ) ▪ 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 )
14
2.2 技术创新的过程
15
单项创新的过程模式
►简单线性的技术推动模式(technology push
model)
►需求拉动模式(demand pull model) ►技术与市场的交互模式(integrative model) ►链环模式(Chain-Linked Model)
►一体化/并行模式(Integration / parallel Model)
▪ 技术进步则指在一定时期内技术创新的累积 与综合过程,是技术创新的宏观累积效应。
▪ 经济学家愿意以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创新为 分析对象,正因为技术进步可以看作是一个 宏观的、连续的变量,而创新则不能。
▪ 技术变革和技术进步倾向于经济学概念,偏 重综合性,而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8
技术创新的分类
► 按创新对象分:
9
►按创新过程中技术的变动方式分:
▪ 构架创新(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 指改变产品部件之间的联系方式、而不改 变核心部件(因此蕴含于部件内的基本知 识也就没有改变)的一种创新。
▪ 模块创新(modular innovation ) 指改变技术的核心设计概念(核心部件), 但不改变部件之间的联系方式的创新。
►50%的失败案例是商业原因导致的
▪ 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商业化程度不及竞争 对手;
▪ 中小型企业与研发合作伙伴的关系管理 困难(20%的失败是由于合作伙伴的失 败引起的);
▪ 低估了竞争对手、特别是在一般市场上 的力量。
5
相关概念的辨识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
▪ 发明是第一次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原理,是 现存知识的新组合。它仅指技术活动,只考察技 术的变动性,并不涉及生产与市场化的活动。
▪ 商业化是指活动处于商业目的。
3
►特点
▪ 以技术为基础
►必须有新技术投入,必须以新技术发明为必要前 提(并将技术发明应用于生产)
►区别于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
▪ 技术变动的范围较宽 ▪ 强调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 强调各相关部门的有效整合 ▪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4
法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研究 (鲍伯. 伯纳德,法国Marne La Vallee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