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基于CQI的LTE网络负荷与感知优化关联分析

合集下载

精品案例-LTE负荷均衡优化案例

精品案例-LTE负荷均衡优化案例

LTE负荷均衡优化案例1.背景随着LTE网络的发展和4G用户的快速逐渐增长,热点区域小区负荷也逐渐升高,用户的不均匀分布导致部分小区出现高负荷情况,热点区域小区均匀覆盖和单载波已经不能保障用户的需求,小区间覆盖伸缩和双载波部署越来越重要。

目前通过覆盖调整、参数优化、负荷均衡、资源扩容等方式需要在热点区域展开,以提升网络容量。

2.高负荷定义2017年6月电信集团发布了《中国电信LTE800M全覆盖网络评估办法指导意见》,指导书意见中给出了LI800M和L800M的扩容标准如下:备注说明:集团只给了20M/5M的扩容标准,下表中15M/3M/1.4M带宽的扩容门限都基于带宽占比折算的结果。

中国电信集团扩容标准:对L8G小区根据价值情况分为三类小区:高价值区,指的是流量价值排名高的小区;中价值区,指的是流量价值居中的小区,其它为非价值区。

价值区划分同时结合市场发展重点、APRU、商圈分布、人口分布、话务分布情况综合研判。

•对高价值小区,一周中存在3天自忙时满足上述《中国电信集团4G扩容标准》中扩容条件一,则需要增加2.1G (1.8G)载波扩容;•对中价值小区,一周中存在3天自忙时同时满足上述《中国电信集团4G扩容标准》中扩容条件一和扩容条件二的组合,或扩容条件一和扩容条件三的组合,则需要增加载波扩容。

・低价值小区,一周中存在3天自忙时同时满足上述《中国电信集团4G扩容标准》中扩容条件一、扩容条件二以及扩容条件三的组合,则需要增加载波扩容。

2、L800M扩容标准:一周中存在3天自忙时同时满足上述《中国电信集团4G扩容标准》中扩容条件一+扩容条件二+扩容条件三的组合,则需要增加载波扩容。

3.高负荷小区优化思路和原则3.1优化思路一周7破4时小区负荷情况统计高负荷判断条件:1 s MAX (上行PRB平均利用率,下行PRB平均利用率)大于门限;2、按频段国连接平均额大于门限;33.2优化原则3.2.1参数优化调整原则4.1、.射频优化调整(1)参考信号功率调整。

精品案例-CQI优良占比优化提升专题

精品案例-CQI优良占比优化提升专题

CQI优良占比优化提升专题一、概述德州FDD-LTE(4G)网络自建设以来,以科学、合理、标准、规范为原则,以“建、维、优”一体化工作为核心,对网络严格要求,对用户认真负责,网络各项指标在省内均排名靠前,其中仅CQI>=7占比该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该指标间接反映了用户的感知速率,为提升用户感知,德州电信分公司对该指标进行专题研究提升。

1.1 CQI定义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是无线信道的通信质量的测量标准。

代表当前信道质量的好坏,和信道的信噪比大小相对应,取值范围0~31。

CQI由UE 测量所得,一般是指下行信道质量。

LTE的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支持三种编码方式:QPSK、16QAM和64QAM,依次需要的信道条件也不相同,编码方式越高依赖的信道条件需要越好。

CQI能够代表一个给定信道的信道测量标准所谓一个值(或多个值)。

通常,一个高值的CQI表示一个信道有好的质量,反之亦然。

CQI>=10是采用64QAM调制的必要条件,CQI>=7是采用16QAM调制的必要条件,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更高的下载速率。

目前多采用CQI>=7的比例来衡量网络覆盖水平。

1.2 CQI上报周期LTE中支持两种形式的CQI,PMI和RI上报: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上报。

周期性的CQI上报通常是通过PUCCH来进行的。

如果UE在发送周期性CQI子帧上,同时被调度有数据需要发送,那么,周期性的CQI上报将通过PUSCH来进行。

此时,UE将在PUSCH 中采用和PUCCH中同样的CQI/PMI/RI格式,而相应的PUCCH上的CQI上报资源将会闲置不用。

eNodeB还可以触发UE进行非周期性的上报。

非周期性的上报是通过PUSCH来进行的。

这些上报可以在PUSCH上单独地或者和其他数据一起进行发送。

在周期性CQI上报和非周期性CQI上报子帧同时存在的子帧,UE将会只上报非周期性的CQI上报而丢弃周期性的上报。

精品案例-西安电信CQI优良比TOP小区处理方法及案例

精品案例-西安电信CQI优良比TOP小区处理方法及案例

西安电信CQI优良率TOP小区优化案例1.概述CQI做为SINR的映射指示,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小区的下行覆盖质量,通过分析小区CQI采样分布可以识别出覆盖差小区并进行优化,提高业务质量和用户感知,有重要优化价值。

本案对西安电信LTE网络CQI优良率TOP小区进行分析,从覆盖、负荷、参数配置等多个维度优化提升CQI优良率TOP小区,总结优化方案案例。

2.CQI基本概念及原理LTE 的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支持三种调制方式: QPSK、 16QAM 和 64QAM,其中CQI:1-6 采用 QPSK,CQI:7-9 采用 16QAM,CQI:10-15 采用 64QAM。

eNodeB 根据上报的CQI来决定下行PDSCH信道的MCS。

不同的MCS对应不同的编码方式,因此UE用户上报的CQI值的大小决定了UE用户的下行编码效率,在同等情况下,下行编码效率越高,下载速率越高。

由此可见,UE用户上报的CQI指标即反映了LTE网络全网性无线信号覆盖质量,又反映了下行信道编码的效率。

相对于RSRP、SINR和上下行速率等指标,CQI更能全面的反映LTE网络的覆盖质量。

CQI是无线信道通信质量的测量标准,它是反映当前信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常,一个高值的CQI标志着有一个较好的信道质量。

CQI≥10是采用64QAM调制的必要条件,CQI ≥7是采用16QAM调制的必要条件,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更高的下载速率。

目前集团采用CQI≥7的比例来衡量网络覆盖水平。

CQI本质上反应了当前的信道质量,提升CQI从根本上需要提升SINR。

UE 的CQI上报值跟信道效率的对应关系如下图1所示。

UE CQI与信道效率的对应关系3.优化思路3.1影响CQI优良率的因素CQI与SINR关系密切,同时受到覆盖质量、负荷、参数配置的影响,故优化CQI优良率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1负荷网络负荷抬升,用户间、小区间的同频干扰会增大,导致SINR下降,进而体现为CQI 优良率的下降,用户下载速率亦随之下降。

干扰——LTE下行干扰处理案例

干扰——LTE下行干扰处理案例

产生CQI差的主要原因是信号纯净度不够,可能是结构性缺站导致,也可能是覆盖不可理导致等,它们都导致了重叠覆盖度高、干扰较大。

本案例属于越区覆盖导致覆盖区域SINR较差导致CQI比较差。

对孤岛站点的CQI进行分析发现,站点覆盖距离很远,弱覆盖情况较多,但孤岛小区的CQI 较好,例如:L大丰八万亩,0小区方向站间距在7公里以上,如下图:小区名称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0范围的接入次数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1范围的接入次数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2范围的接入次数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3范围的接入次数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4范围的接入次数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5范围的接入次数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6范围的接入次数L大丰八万亩_0 202 896 1230 969 12606 16002 5453 其中接入TA值对应的接入距离对应关系如下:PRS指标值对应对应接入TA值距离(米)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0范围的接入次数0到1 [0,78)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1范围的接入次数2到3 [78,234)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2范围的接入次数4到7 [234,546)可知小区有大量(比例很高)接入在区间6范围,对应为3510米以上对应对应接入PRS指标值TA值距离(米)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0范围的接入次数0到1 [0,78)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1范围的接入次数2到3 [78,234)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2范围的接入次数4到7 [234,546)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3范围的接入次数8到13 [546,1014)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4范围的接入次数14到25 [1014,1950)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5范围的接入次数26到45 [1950,3510)用户随机接入时TA值在区间6范围的接入次数46到85 [3510,6630) 对站间距进行分析,发现小区在2500米附近的覆盖属于越区覆盖,更适合覆盖此区域的小区为XXX_大丰_恒西村LF_2,如下图:L恒北村公园_2小区越区覆盖到此区域后,会受到XXX_大丰_恒西村LF及L大丰西团北团五队等近处基站的干扰,从而导致SINR较差,CQI较差。

CQI质差小区分析与优化流程

CQI质差小区分析与优化流程

CQI质差小区分析与优化流程吴坚(省网优)彭江怀刘映(长沙分公司)一、LTE CQI简介1、LTE CQI定义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是由UE周期测量下行RS SINR并根据内部算法(BLER不超过10%)反馈给eNodeB的下行信道质量(分为0~15级),eNodeB根据UE反馈的CQI等级等测量信息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调度PDSCH,以保证UE在不同的无线环境下都能获得恰当的下行性能。

UE所处位置的下行RS SINR与其反馈的CQI直接相关,对应关系如下表:CQI是基于全量用户周期(毫秒级)上报的反映各自所处位置LTE覆盖质量的统计结果,结合KPI关联分析,相较传统的DT/CQT测试更能综合全面的反映无线网络的真实覆盖质量。

2、CQI优良比定义CQI优良比:CQI≥7上报数量/CQI上报总量,即调制方式为16QAM/64QAM的采样点/总采样点;CQI高阶占比:CQI≥10上报数量/CQI上报总量,即调制方式为64QAM的采样点/总采样点;当前用CQI优良比来评估全网的CQI质量水平,暂定目标值为≥91%。

3、CQI优良比网管提取和算法经核对,当前在数据采集完整的前提下,LTE综合网管提取的CQI相关指标与专业网管是一致的,通过性能查询提取CQI上报数量n(0-15),即可计算出CQI相关指标:平均CQI=([CQI为n的次数]*{n})/([ CQI为n的次数)例如:某小区CQI0上报数量为0,CQI1上报数量为1,CQI2上报数量为2……以此类推,则该小区平均CQI=(0*0+1*1+2*2+3*3+n*n……)/(0+1+2+3+n……)=10.33CQI优良比=([CQI7-15上报数量])/CQI上报总数量,或(1-([CQI0-6上报数量])/CQI 上报总数量例如:某小区CQI0上报数量为0,CQI1上报数量为1,CQI2上报数量为2……以此类推,则该小区CQI优良比=(7+8+9+10+11+12+13+14+15)/(0+1+2+3+n……)=0.83=83%目前月度CQI优良比指标暂以LTE综合网管提取全月全时段性能数据计算。

LTE网络CQI优化提升

LTE网络CQI优化提升

LTE网络CQI优化提升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带来了更高的速度、更可靠的连接和更好的覆盖范围。

LTE网络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是对无线信道质量的一种指示,其值越高代表网络信道质量越好,反之则代表信道质量较差。

CQI的优化对于LTE网络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将分析LTE网络CQI的优化方法,以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一、CQI的作用在LTE网络中,CQI是指示终端设备在某一时刻的无线信道质量的参数,其数值范围一般为0-15。

CQI的数值越高,则代表终端所接收到的无线信道质量越好,可以支持更高的调制解调模式(MCS),从而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而CQI的数值越低,则代表信道质量较差,终端设备将采用更低的MCS,降低数据传输速率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CQI是LTE网络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网络的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和用户体验。

二、CQI优化的意义CQI的优化对于LTE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网络容量:CQI的优化可以使终端设备在较差的信道条件下仍能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容量,减少网络拥塞和数据传输时延。

2. 改善覆盖范围:CQI的优化可以使网络在较差的信道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数据传输,提升网络的覆盖范围,改善室内和边缘覆盖区域的用户体验。

3. 提高用户体验:CQI的优化可以使终端设备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和使用感受,降低视频卡顿、页面加载时间和网络连接断开等问题。

三、CQI优化的方法针对LTE网络CQI的优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强化小区覆盖:强化小区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可以有效提升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从而提高CQI的数值。

可以通过增加基站的数量、加强天线的辐射功率、优化小区间的干扰等方式来实现小区的强化覆盖。

2. 优化切换参数:调整LTE网络的切换参数可以改善终端设备在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体验,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信号中断和干扰,提升CQI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精品案例_低CQI的优化提升案例

精品案例_低CQI的优化提升案例

低CQI的优化提升案例目录一、研究背景 (3)二、影响CQI的因素 (3)三、工程验证 (6)3.1问题描述 (6)3.2、分析过程 (7)3.2.1故障告警分析 (7)3.2.2覆盖分析 (8)3.2.3解决措施 (8)四、结论推广 (9)低CQI的优化提升方法【摘要】随着运营商对LTE网络的投资不断加大,LTE商用网络越来越大,为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感知和体验,网络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显得至关重要。

在LTE网络建设初期,一般是通过DT测试来发现覆盖差小区并进行针对性优化。

但是此方法费时费力,仅能查看到测试到的路段覆盖情况,却无法真实反映小区的实际覆盖情况。

而CQI(信道质量指示)是无线信道的通信质量的测量标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小区的无线信号质量,通过CQI能识别出覆盖差小区并进行优化,即方便又省时省力。

【关键字】CQI、基础优化、参数优化【业务类别】CQI、基础优化、参数优化一、研究背景为了更全面的反映LTE信号网络覆盖质量,特别是用户通信过程中,LTE网络信号覆盖质量,可以考察UE用户上报的CQI数据。

所以中国电信将CQI的优良比作为对覆盖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考核CQI的指标为CQI大于等于7的占比。

二、影响CQI的因素2.1核查低CQI站点小区的状态查看小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核查小区功率和倾角等工参是否异常。

2.2查看低CQI小区覆盖情况通过对低CQI小区的MR数据和结合MDT数据判断该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和弱覆盖现象。

2.3MOD3和邻区核查CQI为信道质量的指示,本质上反应了当前的信道质量,即当前支持的信道效率越低,表明信道质量越差,提升CQI从根本上需要提升SINR。

邻区漏配会导致UE不能及时的得到信号接续,造成掉线的风险,同时弱覆盖区域CQI不断降阶,需要定期的核查MOD3干扰、PCI复用和邻区的核查。

2.4参数核查和CQI相关的参数有功控参数,DRX特性功能,传输模式,CQI周期的相关算法,PRB 随机化。

LTE重要指标CQI分析

LTE重要指标CQI分析

LTE重要指标CQI分析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LTE的性能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其中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将对LTE的CQI进行详细分析。

CQI是一个用于衡量信道质量的指标。

它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并将其映射到特定的CQI值区间中。

CQI的值越高,表示信道质量越好,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CQI的计算基于信道的信噪比(SNR)或信噪比与干扰比(SINR)的比值。

根据LTE的规范,CQI的取值范围为1到15,其中1表示最差的信道质量,15表示最好的信道质量。

CQI可以用于多个方面的分析,其中包括:1.数据传输速率:CQI与数据传输速率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较高的CQI值意味着更好的信道质量,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因此,通过分析网络中不同地区和时段的CQI值,可以确定网络的性能水平,并对网络进行优化。

2.频谱效率:CQI也可以用于评估系统的频谱效率。

频谱效率是指单位频谱资源(如MHz)上能够实现的数据传输速率。

CQI的高低决定了系统所能够达到的最高频谱效率。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和时段的CQI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频谱利用率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3.干扰情况:CQI还可以用于评估网络的干扰情况。

当信道质量较差时,CQI的值会较低。

如果在一些地区或时段出现大量低CQI值的情况,可能意味着该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扰问题,需要采取干扰消除措施来改善网络性能。

4.链路预算:LTE系统中,用于无线通信的信道资源是有限的。

CQI 可以用于评估链路预算,即系统在给定的信道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通过分析CQI值与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系统的链路预算,为网络规划和资源分配提供参考。

5.网络优化:CQI可以帮助运营商进行网络优化。

通过收集不同地区和时段的CQI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确定网络中的问题和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CQI的LTE网络负荷与感知优化关联分

1概述
今年七期工程已接近尾声,整网4G覆盖基本达标,网络优化应从覆盖优化转移至用户感知优化。

每用户承载感知下载速率作为数据网络能体现用户感知的重要指标,其与小区负荷、网络质量等息息相关,因此分析其指标相关性及其变化趋势,对如何提升用户感知有较大帮助。

用户感知提升离不开基础网络的质量优化,负荷增加会引起用户感知和网络质量下降,同时网络质量的下降也会增加网络负荷、降低用户感知。

本文主要从每用户承载感知速率,网络质量(CQI)、负荷(PRB利用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给出提升用户感知的方法和解决方案。

2整体趋势和关键指标
2.1整体趋势
统计对比PRB利用率与用户平均吞吐率、平均CQI,随着PRB利用率提高,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下降明显、平均CQI在PRB利用率超过30%后降幅趋于平缓,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小区业务和负荷指标线性关系明显,随着小区平均用户数增加、流量的增多PRB利用率也随之升高。

如下图所示:
2.2关键指标
✓小区负荷
PRB即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为空中接口物理资源分配的单位,其利用率(使用个数/可用个数)反应了小区资源使用情况;而小区平均用户数、流量是小区承载情况的体现,PRB利用率随着小区内用户数、流量的增加而上升。

因此PRB利用率体现了小区负荷情况。

✓业务质量
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它反映信道的质量状况,由UE测量并反馈给eNode B,值越大信道质量越好。

业务信道采用何种调制是根据反馈的信道质量来确定的, CQI值与编码方式和编码效率一一对应,当CQI值>=10时进行64QAM调制。

因此小区平均CQI反应了小区干扰程度及业务服务质量。

✓用户感知
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为小区下用户单位时间内平均速率,用户吞吐率越高,该用户使用网络感知就越好,因此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可表征小区内用户平均感知优劣程度。

因此,对小区PRB利用率、CQI、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用户数、流量之间相关性分析,有助于了解小区实际服务性能,为后期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3负荷、质量、感知关联分析
3.1基于用户感知分析
相同PRB利用率在不同CQI下获得的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可以表征在不同业务质量下用户获得的感知优劣程度。

在CQI较好的场景下,用户可获得更高的单用户速率,感知较好;而在CQI较差时感知则抑制明显。

如下图所示:
在不同CQI下满足相同用户感知速率时所能承载的业务负荷也不同,CQI较好时小区能承载用户更多。

以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10Mbps为例,CQI好点(>=10)能承载142个用户、CQI中点(7-9)能承载85个用户、CQI差点(0-7)仅能承载18个用户。

如下图所
示:
从上分析可以得出,在CQI好点消耗相同的资源情况下可承载更多业务量和用户,资源利用效率也较高。

3.3感知拐点分析
由于视频业务已成为4G网络流量主要贡献者,将以视频业务目标优秀速率10Mbps(基
现网自忙时话务模型中,小区PRB利用在60%以下、平均CQI在9以上时才能保证用户获得良好的业务感知。

因此,用户速率10Mbps、PRB利用率60%、CQI为9即为台州现网感
知拐点。

3.4小结
通过统计分析“负荷、质量、感知”即PRB利用率、CQI、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间相关性,可总结归纳以下几点:
➢PRB利用率越高、用户平均吞吐率越低、CQI越低,PRB利用率与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线性关系明显,CQI在PRB利用率超过30%后降幅趋于平缓;
➢负荷相同的小区、不同的CQI场景下的用户感知不同,CQI越高用户感知越好;
➢相同用户速率情况下,CQI越高能承载的用户越多;
➢小区同等负荷下,较好的CQI能承载较多的业务量与用户,小区资源利用率较高;
CQI越高PRB利用率与流量线性关系较好,在CQI差点则流量压制明显。

➢感知拐点:满足用户速率10mbps,CQI要求在9以上、PRB利用率在60%以上,可形成“二维四象”图进行分类优化。

想要获得较好的用户感知,需提升小区平均CQI;同时CQI也直接影响小区资源使用效率,在CQI较差PRB利用较高时,提升CQI也能降低小区负荷。

因此小区业务质量的提升即CQI 优化,是提升用户速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

4感知优化提升
4.1“二维四象”评估方案
分析各小区PRB利用及平均CQI,根据感知拐点可形成“二维四象”图,可直接评估各小区下用户平均感知度,如下图所示:
“二维四象” 4类区域详细分析如下:
➢平均CQI高、PRB利用率高:质量良好、负荷较高,这类为高业务量引起的质差小区,建议扩容解决;
➢平均CQI高、PRB利用率低:小区业务质量较好、负荷不高、用户感知好,此类小区为非质差小区,无需优化调整;
➢平均CQI低、PRB利用率低:低业务承载小区、平均CQI不高,此类质差小区存在采样点少、受用户行为影响较大,存在一定偶然性,建议优化CQI,提升用户感知;
➢平均CQI低、PRB利用率高:小区高负荷是由于CQI较差引起资源使用效率低导致,此类小区业务量负荷不低、干扰严重、资源利用低、用户感知差,应重点优化解决。

4.2高负荷小区优化
A区域高负荷感知差小区优化即可小区扩容解决,LTE扩容有多种解决方案,可通过对高负荷小区指标分析,结合现场实际需求,择优实施。

具体扩容方案分析如下:
4.3CQI优化提升
C、D区域感知差小区优化实则为CQI提升,引起CQI差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越区、重叠覆盖、弱覆盖、模三等无线环境差引起的干扰;
➢用户处于小区边缘导致的低CQI,往往涉及站址规划合理性及用户迁移等原因。

4.3.1无线环境优化
CQI与无线信号质量sinr直接强相关,提升现场无线信号质量,对CQI提升有明显改善作用。

优化此类问题以RF优化为主、参数调整为辅,RF调整时需关注减少弱覆盖、越区覆盖、重叠覆盖、模三干扰等常见问题,尽量避免PCI相同小区对打。

在日常问题分析中需结合TA分布来查看用户接入距离,确定小区覆盖半径,为RF优化提供参考。

【优化案例】
“LF_H_黄岩江口工业园_51”自忙时平均CQI为6.9、PRB利用率61%属于“二维四象”D区域的质差小区,用户平均吞吐率为9Mbps左右、64QAM调制占比仅为14%。

小区越区严重,TA区间5(2Km)以上的比例在38%,越区严重需RF优化控制覆盖。

经现场RF优化调整后(机械倾角0->2︒、电子倾角3->6︒),小区覆盖收缩明显,TA 区间5以上占比仅2%左右;各项指标也改善明显,小区自忙时平均CQI提升至10.7、用户平均吞吐率提升至33Mbps、64QAM调制比例提升至68%,由于覆盖收缩小区业务量略有下降。

“LF_H_黄岩江口工业园_51”自忙时指标如下:
区域(黄岩江口工业园2个站点)整体指标亦改善明显,区域整体CQI 从7.3提升至9.2、用户平均速率从13.5Mbps 提升16Mbps 、64QAM 调制占比从19.3%提升至42.2%,区域业务负荷则无明显变化。

区域全天汇总指标如下:
调整后区域测试
SINR
也有明显改善,DT 测试对比图如下:
4.3.2 边缘用户评估
边缘用户可以以路损指标“er.PL0~er.PL14”来 定义,即在路损区间内发生业务的用户数,路损越大表示用户越处于小区覆盖边缘。

小区RS 功率与路损PL 之差即为用户接收信号强度,路损结合站间距、TA 区间分布能确定小区实际覆盖情况。

由于位于小区边缘,用户感知会较差,此类用户过多也会明显拉低小区平均CQI 。

提升边缘用户感知,合理的站址/小区规划是必须条件,辅以RF调整,改善CQI、提升资源利用率效率。

边缘用户为相对概念,需结合路损、站间距、TA区间及CQI和用户感知来具体分析、优化。

【评估示例】
统计小区路损、TA、CQI指标,结合站间距(排除越区原因)筛选CQI差、路损高小区。

在同一区域以下2个小区“LF_H_温岭总商会_50、LF_H_温岭京汉君庭_49”存在明显边缘用户情况:路损区间6-10比例在74%以上、小区平均CQI仅7.5、无越区情况。

详细指标如下:
上述2个站间距仅210米,2个质差小区下70%用户位于小区覆盖边缘,且重叠覆盖严重,明显的存在站址选择不合理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
需合理选择站址,对其中一个站点实施搬迁、并RF调整,合理覆盖上述区域,改善CQI、提升用户感知。

5经验推广情况
CQI的恶化将降低资源使用效率及用户感知,在相同的PRB利用率下能承载的业务及用户也随之降低;同时随着业务增加PRB利用率升高,小区CQI也随之降低。

通过上述几个性能指标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全网忙时PRB利用率、CQI、每用户承载感知速率间平衡标准。

根据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总结相关性、寻找感知拐点,形成“二维四象”分析法,为后期网络评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