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和谐相处》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课程主题:《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熟练背诵课文。
(重点)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难点)教学内容进门测试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在广大群众的注视之下。
()2、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3、形容装腔作势,活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4、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课堂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典籍,《论语》即是其中一部,这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著作,对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论语》吧。
互动精讲知识点一、文学常识【知识梳理】1.文学常识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与孟子并称“孔孟”。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背景资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
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3.重点字音字形论语(lún) 说(yuè) 愠(yùn) 三省(xǐng)曾子(zēng) 传(chuán) 不习乎逾(yú) 罔(wǎng)殆(dài) 一箪食(dān) 曲肱(gōng) 笃志(dǔ)【例题精讲】例1.填空。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2课导学案
科学小学导学案学科年级课时课型授课时间授课老师学生科学六一新授课刘冬梅课题12、电铃响丁当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电磁铁的性质。
2、能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能设计相关的验证实验。
3、了解电磁铁的用途。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电磁铁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能设计相关的验证实验。
教学准备相关的材料、课件等导学流程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同学们,请听这是什么声音,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让学生观大屏幕图,发现什么?说明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是的怎样制成的吧!二、合作探究设计意图问题一:找找看,它们的不同。
普通磁铁电磁铁磁性可有可无磁极可以改变磁力可大可小问题二:1、看看制作电磁铁所需的材料有哪些?检查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小组合作)2、认识这些材料,开始制作电磁铁步骤:⑴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钉子上。
⑵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3、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接能电源和切断电源时,电磁铁有何变化)4、说明电磁铁有什么性质?5、快想想实验中大家还发现了什么?问题三: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1、设想一下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观图找发现,3、总结:问题四:找找电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新知探究,针对问题,师生合作、交流、探讨解决。
(师引导,生交流、探讨,突破难点)师针对问题总结,生做记录。
四、拓展延伸设计意图五、学生总结生生谈收获,师总结。
教后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2课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总第12课时学习目标: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基本史实际。
2、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
3、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学习难点:行省制度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66—67页回答:⑴蒙古族生活在()上,()统一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建立蒙古国。
⑵思考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可组内讨论)⑶()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即今()⑷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
思考文天祥为什么受人尊重?2、阅读课本68—69页⑴元朝的水路运输有哪两种方式?你能描述下运输的路线吗?⑵读69页地图,了解元朝的疆域,元朝政府是怎样对全国进行有郊管辖的?⑶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①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黄河流域的()、()与汉族融合④新的民族——()形成。
(二)合作探究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问题:⑴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你认为毛泽东的评价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⑵元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⑶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什么作用?对后世有什么影响?⑷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两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元朝的民族融合有什么新特点?(三)拓展延伸通过学习元朝民族融合的史实,结合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有关知识和当今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现实,你有什么启示?(四)系统总结要点回扣:三个时间:年、年、年三个人物:、、四件大事:①统一蒙古②建立元朝③行省制度④民族融合(五)巩固训练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A、赵匡胤B、元昊C、铁木真D、忽必烈3、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A、长安B、泉州C、大都D、杭州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A、唐朝B、北宋 C南宋 D元朝5、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A、西汉B、东汉C、唐朝 D元朝6、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圳特区远影响。
冀教版-英语-八上-英语八上导学案第12课
1.I miss everyone at home.
2.Today at school,we talked to the class about our favourite subjects.
3.We had a good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stay healthy.
Sum up the text what we learned,the new words,phrases,and sentences.
Sum up the grammar.
Greet the students as usual and make sure they can response correctly.
Ask some Ss to answer “Think About
It”.
For the Ss to learn the main concept better.After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give the Ss chances to use the language to do things.
Then ask some Ss to come to the board and write one sentence i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Step 2. Lead in.(引入)
1.Greet the students in English and make sure they can response correctly.
No. 2Text:Give them some time to read the textthemselves. Then let them act out the dialogue in groups.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 when necessary.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2课《民族大团结》(含答案)
第12课《民族大团结》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以及实施的情况;2.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要的意义;3.掌握我国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而采取的措施。
【学习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主学习】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共同繁荣发展【合作探究】1.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依据国情制定的。
2.中央与民族自治地区的关系:领导和服从的关系。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必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巨大作用。
同时,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达标训练】1.“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这幅对联赞扬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政治协商制度2.1949年以来,为促进西藏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建立经济特区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于民族区域自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权力B.能够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C.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D.能调动各民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进入了历史的新时代,“新”主要表现在()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②各民族平等相待,共同繁荣发展③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④在所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它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关键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12课 导学案答案.doc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导学案【课程标准】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知识梳理】一、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俄国与英法争夺土耳其的战争,结果俄国战败,签定了《巴黎合约》,俄国丧失了在里海拥有海军基地和舰队的权力,同时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它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
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俄国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落后于西欧各国(自由劳动力,市场)沙皇政府的腐败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一部分先进的农奴主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改革派不断提出改革的要求A农奴主:暴力方式,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12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以失败告终B:知识分子: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果戈里《死魂灵》导火线:克里木战争的失败2、内容(1)解放法令(一二九法令)内容A废除农奴制度,农奴无条件地获得人身自由一自由劳动力B农民可以赎买原来耕种的地主土地的一半(留那一部分和价格由地主决定)一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C农民向政府借款,分49年还清D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实质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前提下进行的表现A最好的土地仍为地主占有B农民得到的份地比原来小,赎金却高了2-3倍(农民无力继续经营,只能再租地、借款)-农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不活跃,人民对改革不满改革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司法改革通过《司法章程》,在俄国全面建立起近代的司法体系C3)地方自治地方建立政府机构杜马(议会),地方可选举官吏,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同时保留沙皇任命形式,两种形式并存)3、影响(1)进步性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加速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劳动力、资金、市场)——同时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比较同时期洋务运动,两次运动结果、原因有何不同C2)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得到加强阶级矛盾依然十分尖锐三、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1、日俄战争1904-1905年俄国和日本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战争,俄国战败,丧失了对东北南部的控制权(《朴茨茅斯和约》)2、1905年革命1905年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沙皇专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后被镇压,但动摇了沙皇专制制度四、斯托雷平改革1、改革目的为了在农村扶植一大批富农,从而稳定沙皇在农村的统治基础2、内容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改革后农民可出售土地(实质是允许土地兼并)3、影响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动工业发展(斯托雷平奇迹)局限:扶强抑弱使农村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走进局考】1. (2008上海单科,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他们是否还长久地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又是谁让他们骑在我们穷人的头上,挥舞着鞭子?(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1分)(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答案要点:C1)农奴制。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导学案及答案
12、《桥之美》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把握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掌握文中的事例。
3、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加点字注音煞()颐和园()险峻()点缀()孕育()2、解释词语驻足:销魂:前瞻后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3、作家作品本文的题目是“桥之美”,从内容上说,是一篇()作者是().课堂探究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2、作者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作者本人也是这样,但他与其他的人有些不同之处,他对桥的喜爱的独特视角是在哪里呢?3、作者为了说明自己喜爱桥的独特视角,举了许多例子,阅读课文,按课文顺序把事例写在下面。
4、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作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为什么说“发闷的”苇丛作了一次“深呼吸”? ——————————————————————————————————————————————————————————————————————————————————————————————————————5、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晚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作者为什么单选早春天气和石桥?6、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趣。
为什么说“形与色”的乐曲?当堂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古诗文中有许多写桥的诗句,在下面写出两句,并注明出处、作者.诗句:出处:作者:诗句:出处:作者:2、查找马致远的《秋思》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几遍,谈谈这两首诗中桥的美和作者眼中的桥之美有什么不同?3、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D.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
4、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B.每过环形的山谷,东张西望,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学会和谐相处》导学案
第三课《学会和谐相处》导学案(1-2课时)制作教师:付晓班级: 姓名: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上的内容,标记重点。
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导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通过看书自学,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能够说出与人和谐相处的规则,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学习重点】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与人交往时发生冲突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道理,并初步掌握化解冲突和矛盾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学习借鉴,说出与长辈发生分歧时解决的办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学习方法】谈感想阅读相应材料询问家长【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参考课件第2-22页)1、我们在社会生存,离不开与他人()。
2、我们在家,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与他人相处时并不总是()的,会有一些不愉快的()。
3、因为()的关系,会给我们的交往带来()。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说的。
5、我们与他人交往时,难免会出现()或(),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应该学会()地对待。
6、当发生冲突时,最好换个(),站在对方的()想一想,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做出()的决定。
7、解决冲突的方法取决于(),不同的态度会让双方有()。
8、正确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即使主动和解也要()。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观看p14两幅图回答问题:如果碰到这样的人,你愿意与他们交往吗?(参考课件第2-4页)2、在你与周围人交往时,有没有令你(或你让别人)感到不愉快或者不舒服的经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说说当时的感受。
(参考课件第5页)3、人人都希望在与他人交往时,相互之间能和谐相处。
因为和谐融洽的关系,会给我们的交往带来乐趣。
但是,我们怎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呢?(参考课件第6-7页)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道理?(参考课件第8-10页)5、阅读p16小故事,完成p17表格(参考课件第11-18页)6、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参考课件第19-22页)三、【系统总结,知识梳理】与人交往的规则学会和谐相处发生冲突怎么办有话好好说四、【巩固练习,查缺补漏】1、小兵经常欺负小同学,他的好友小明多次劝助他,可他就是不听,所以小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
第12课探究学案
第12课导学案1.请你猜猜谜语:“一路平安”,打我国一地名。
在近代史上,这个地方并不平安,你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在这里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吗?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人丘逢甲代表台湾岛上四百万同胞,写下这首以《春愁》为题的小诗,仅仅四句计二十八字,字字是血和泪写成的。
你认为此诗写于何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材料一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
材料二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1)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同现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相比有何区别?(2)从中国近代被迫开放到现代主动对外开放,这一重大政策的演变说明了什么?4.《马关条约》签订后,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又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天生的卖国贼,他的一生是罪恶的一生,一无是处。
”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认识。
【合作探究】探究一、结合书本P58页的内容以及下面的图示,简要概括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探究二、同样经过了洋务派30年的“自强”运动,中国为何却不敌日本?探究三、有人说“《马关条约》签定,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合条约内容,你认为“新“在什么地方?探究四、面对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军民分别作出了什么反映?探究五、为何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探究六、从1840—1901年间,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整合提升】1.列强侵华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及比较【突破】(1)1840~1894年:①主要国家:英、法、美、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古诗三首》导学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5)展示汇报
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学习
难点
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学法
指导
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学 案
修 订 栏
学
习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导新
1)自我解答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2)导入新知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5)启发引导
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出示课件25)
三、自我提升
拓展延伸
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板书: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4)讨论探究
悟诗情1.引出诗歌主题:爱国
师: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作背景)
5)展示汇报
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
品味:西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作者的无奈)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温暖的风;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熏”与“醉”的解析)
学会和谐相处教学设计
学会和谐相处教学设计教案标题:培养学生和谐相处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的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准备1.准备学生手册或课本,提供和谐相处的相关知识和案例;2.准备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3.准备活动规则和奖励机制。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和谐相处的定义和重要性;2.展示和谐相处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3.通过小组讨论或问题引导,了解学生对和谐相处的认识。
讲授相关概念知识(15分钟)1.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讲解和介绍和谐相处的原则和技巧;2.讲解如何有效沟通、积极倾听和注重彼此理解;3.讲解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的策略;4.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6人;2.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例如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制作一个小短剧等,要求小组成员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3.引导学生协商解决各种问题和分配任务,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4.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接纳他人的观点,提醒学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案例分析与讨论(25分钟)1.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例如在班级里发生的冲突或矛盾,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应的解决方法;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理念;3.全班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对方的解决方法。
游戏和讨论(20分钟)1.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例如搭建纸塔、瞬间传递等,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2.游戏结束后,通过讨论总结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互动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反思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如何解决。
总结与反馈(10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给学生提供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并记录和谐相处的案例;3.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学校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案12课第二课时
附件1: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12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日期课型主备人桑建军使用人学习内容半截蜡烛学习目标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学习过程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内容补充情景导入、明确目标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
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自主学习、标注问题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
)、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
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交流: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圈画重点词。
引读。
合作探究、初解疑难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
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1、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
)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2、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3、布置任务。
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和谐相处》导学案
《和谐相处》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学会和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2. 帮助学生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理解冲突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3.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1. 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冲突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改善和谐相处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和谐相处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与他人产生过冲突或难以相处的情况,带领学生进入课题。
2. 学生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他人相处的困难和挑战,以及自己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3.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意义,讲解冲突解决的方法和技巧,解释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良好的互动。
4. 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演练冲突解决的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助。
5.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和谐相处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和教训,启发其主动改善人际关系。
6.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反思。
同时,鼓励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提高和谐相处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人际关系,记录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情况和体会,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并在下节课上做分享。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和谐相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进行后续的调整和指导。
七、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提升和谐相处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态度。
《和谐相处导学案》
《和谐相处》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学会有效沟通与合作,培养团队认识和协作能力。
导学重点:和谐相处的意义、沟通技巧、合作原则导学难点: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如何建立良好的团队干系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最近发生过的一些人际冲突或团队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导入问题:你认为和谐相处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有效沟通和合作?二、进修(25分钟)1.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实践和谐相处。
2. 进修材料: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沟通技巧和合作原则,进修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和建立良好的团队干系。
3. 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团队合作中保持和谐,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实践(30分钟)1. 情景演练: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演练,模拟不同的人际冲突情境,让他们运用学到的沟通技巧和合作原则解决问题。
2.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让他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忙,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总结(10分钟)1.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多多实践。
2. 反思提问: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在今天的进修中有什么收获?你打算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和他人相处?导学案评判: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进修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认识和协作能力。
通过情景演练和团队合作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沟通技巧和合作原则,为他们未来的人际干系和团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和谐相处》作业设计方案
《和谐相处》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们之间的矛盾和纷争层出不穷,和谐相处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和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和谐相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协作、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目标1. 提高学生的互相尊重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4. 培养学生的包容和宽容心态。
三、活动设计1. 观看影视作品:通过观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人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以及产生矛盾和纷争的原因。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和谐相处经验,并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3. 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模拟实际情况锻炼他们的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方案,体会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人际矛盾。
四、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估其对和谐相处主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活动效果: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评估活动对学生和谐相处能力的提升效果。
3. 师生互动:教师参与活动,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评估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
五、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思考讨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和谐相处导学案》
《和谐相处》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导学内容:
1. 什么是和谐相处?
2. 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如何实现和谐相处;
4. 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小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和谐相处,为什么和谐相处很重要。
2. 进修:
讲解和谐相处的观点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和谐相处对于个人、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要性。
3. 实践:
分组讨论如何实现和谐相处,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实现和谐相处。
4. 总结:
总结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强调尊重、理解、包容、合作等原则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
1. 思考并写下自己对和谐相处的理解和看法;
2. 选择一个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情境,写下如何通过和谐相处的方式解决问题。
五、评判方式:
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思考深度。
六、延伸拓展:
1.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实践和谐相处,关注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
2.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将更深刻地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认识,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和谐相处教案
幼儿园和谐相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园内的团结和合作精神;3.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和沟通能力;4.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和谐相处?为什么需要和谐相处?2.幼儿在幼儿园内如何和谐相处?3.和谐相处的好处。
4.如何解决冲突问题?5.幼儿园内如何团结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三、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法2.观察法3.互动讨论法4.游戏活动法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让幼儿感受团结和合作带给人的快乐;2.引出课题:“和谐相处”。
2. 正文环节2.1 什么是和谐相处?为什么需要和谐相处?1.以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和谐相处的概念;2.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和谐相处的看法。
2.2 幼儿在幼儿园内如何和谐相处?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幼儿园内如何和别人相处;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
2.3 和谐相处的好处1.让幼儿说说和谐相处的好处;2.指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和谐相处的意义。
2.4 如何解决冲突问题?1.让幼儿讲述自己在家中或幼儿园中遇到的冲突问题;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幼儿共同想出解决冲突问题的方案。
2.5 幼儿园内如何团结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1.导入合作游戏;2.让幼儿分组,通过游戏锻炼团队合作精神;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幼儿园环境。
3. 总结环节回顾课堂内容,让幼儿掌握课堂内容,强化对和谐相处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观察、讨论、提问等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2.幼儿对和谐相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共创和谐共处的环境。
六、教学资源1.和谐相处的故事书;2.合作游戏。
七、教学反思1.教师要认真备课,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2.教师要注重幼儿自主学习和自主体验,激发幼儿兴趣,唤醒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和谐相处》
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能归纳出辩论双方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收集证据。
2、能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应该如何做到和谐相处,并领悟和谐相处的意义。
3、能和其他同学共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的宣传方案,并想办法表现出来
4、在辩论过程中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情感体验。
三、课时安排:建议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建议:
1、活动一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针对“为了一棵树,花费那么多的钱值吗?”展开辩论,正式辩论前可对学生的实际观点进行初步调查,如果两种观点的支持率差不多,可让学生自动分为两方,如果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可用随机方式产生两组。
经过辩论后,有的学生可能会改变原来的想法,要鼓励学生把新的想法说出来,写出来。
2、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很多,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教材图片上的例子,要引导学生多关注自己身边的人们是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
3、设计宣传方案时,可以让各小组选择不同的宣传主题,方案的设计要求不要太高,也不要搞统一的模式,最好最终学生自己的选择,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去宣传。
五、反思
《和谐相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为自己的观点多渠道收集证据。
2、能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应该如何做到和谐相处
3、保护自然,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4、发挥想象,设计未来的城市。
学习重点:设制计作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宣传方案。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学习难点:发挥想象,设计未来的城市。
课前准备:搜集辩论会材料,搜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
学习过程:
活动一:大树和道路
阅读教材45页的两则消息,你认为为了一棵大树,花费那么多钱值得吗?针对这个话题完成(1)(2)小题。
(课上要针对不同观点开辩论会,要认真准备吆!)(1)你的观点是什么?(花这么多钱值不值),为什么支持这个观点?
(2)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你搜集了哪些资料?
活动二:它们需要我们
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了,于是就行动起来了,看课本46页,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我们能做到的还有哪些?把自己课下搜集的事例记录下来课上交流
活动三: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方案
课本47页,同学们搜集到了现实生活中一些破坏环境的事例,并针对事例设计了自己的宣传方案,相信你也不甘落后吧,那就赶快行动起来,针对自己身边的事例,也来设计一些宣传方案吧!
(提示: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考虑:宣传的主题是什么;到哪里去宣传;用什么方式去宣传。
)
拓展活动:畅想未来的城市
如果你是一名城市设计师,你将如何设计未来的城市呢?(温馨提示:要充分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哟!)
我设计的未来城市
设计者年月
巩固训练:
1、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
2、为了一棵树,花费那么多钱,值不值,经过课上辩论后,你的新想法是:
3、你身边最为严重的破坏环境的现象是什么,针对这种现象你打算做?
盘点收获: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1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
2、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 ),真爱(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
与自然()。
二、问答(3分+2分)
1、举例说明:为了与大自然入和谐相处,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现在的白色污染,你有什么感想?并设计出这方面的宣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