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会考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一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四类有机物比较:
组成元素单体(基本单位)作用鉴定
蛋白质C、H、O N 氨基酸生命活动的主
要承担者
药品:_双缩脲试剂
颜色:紫色
核酸C、H、O N P 核苷酸遗传信息的携
带者
多糖C、H、O 单糖药品:斐林试剂
颜色:砖红色沉淀
脂质C、H、O 药品:丹Ⅲ染液
颜色:橘黄色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所以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是___C___。

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是___C、O、H、N________。

二.蛋白质:
1.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肽链的过程: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表示___氨基__,D表示___羧基__。

3)该化合物是由_3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2_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脱水缩合_。

该化合物称为__三肽_。

4)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_B、C、G,表示肽键的字母是___E、F____。

5)图中有_2__个肽键,有___1__个氨基和2__个羧基。

6)该化合物由_2__种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种类多(有__20_种),各种氨基酸的__数目___成百上千,不同种类氨基酸的__排列顺序___千变万化,形成的__空间结构__千差万别。

3.蛋白质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2)催化作用:如_酶__;3)调节作用:如__激素__;4)免疫作用:如__抗体___;4)运输作用:如红细胞
中的___血红蛋白__。

三.核酸:
四.糖类:
五.脂质:
六.生物体水的存在形式可分为__自由_水和_结合___水。

其中,自由__水的功能是:1)良好溶剂;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3)运送养料和代废物;而__结合__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这两种水可相互转化,代旺盛时_自由_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七.生物体无机盐的含量很少,却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

例如,人体缺_铁_会导致贫血;植物体缺_镁_会影响光合作用;哺乳动物的血液中_钙_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

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学说:
1.英国人_罗伯特虎克___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_施莱登__和___施旺__。

通过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的特点是: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发展的过程。

2.主要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细胞_发育而来,并由__细胞_和_细胞产物___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相对独立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_老细胞_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意义是揭示_细胞__的统一性和__生物体结构__的统一性。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三.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果胶___和_纤维素,它对细胞起到__保护_和__支持__作用。

四.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脂质___和__蛋白质_____;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磷脂双分子层_____,_蛋白质分子__嵌在表面或其中;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流动__性。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_外界环境___隔开;2)_控制__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_信息交流__。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选择透过性___。

它可以让_水分子_自由通过,一些__离子__和__小分子_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_离子__、_小分子_和大分子_____则不能通过。

五.五.细胞质:
__细胞质_____:进行新代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有

双层膜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单层膜
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含多种水解酶。

液泡:贮存营养,调节植物细胞的环境,使细胞坚挺。



核糖体:是蛋白质(肽链)合成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

动物没有而植物有的结构是液泡,叶绿体(填细胞器)和细胞壁。

六.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双层膜,把核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染色质: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它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七.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边界是细胞膜,在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统一调控下,细胞的各种细胞器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代、遗传等各项生命活动。

八.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九.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课本P46图
练习:
右图示意的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据图回答:
1) [①]的基本支架是_磷脂双分子层_,它的结构特点
是具有_流动性__、生理特性是_选择透过性__。

2) [⒀]_细胞核___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3) [③]_高尔基体_与细胞的_蛋白质_形成有关。


中为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的细胞器是[ 9 ]。

4)图中[⑿]与细胞的__有丝分裂___有关。

[⑨]是_有氧呼吸__的主要场所。

5)与蛋白质的合成、分泌(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__、_质网___、_高尔基
体_、线粒体___。

6)与植物细胞相比较,该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大液泡、细胞壁和[]_叶绿体_________。

7)从整个细胞来看,组成原生质层的结构是[1]__细胞膜___、[]__液泡膜_ __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8)K+出入该细胞的方式是__主动运输___。

O2、CO2和H2O出入该细胞的方式是_自由扩散。

9)该细胞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有:[ 9 ]__线粒体_。

10)两个氨基酸分子_脱水缩合_过程,在图中细胞器[ 11 ]_核糖体__上发生。

细胞的代
一.物质进出细胞的不同方式比较:
二.酶是由_活细胞__产生的具有_催化__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_蛋白质_,少数是_RNA__。

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2)酶具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强。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_降低_。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所需的活化能。

三.A 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是:A-P~P~P ,其中: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高能磷酸键,- 代表普学键。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ADP转化成ATP过程所需的能量,动物和人是来自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植物除了依赖呼吸_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还包括光合作用中利用了光能。

四.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 TP ,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物质最终是源于太阳能。

五.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

2.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
色。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3.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4.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

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六.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

光合作用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比较如下表:
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光反应阶段_光_、酶、
色素
_类囊体的
薄膜上___
水的分解:H2O →[H] + O2;
ATP的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
光能→A TP 中的活跃化
学能
暗反应阶段酶、ATP、
[H]
_叶绿体的
基质_
CO2的固定:CO2+C5→2C3
C3的还原:C3 +[H] →(CH2O)
_ATP 的活跃化学能→_有
机物_中的稳定化学能
练习: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1)物质D形成C的反应式为:__ADP+P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色素存在于叶绿体_类囊体_结构的薄膜上。

(3)产物F中的碳和氧来源于用字母_E代表的物质,而F中的氢则来自于水_。

(4)分析图中A、B、E、F所代表的分别是:_光能_、_氧气__、___二氧化碳_、_有机物__。

可以看出,_光合作用__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和能量代。

(5) 用含14C的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二氧化碳_→__C3__→
__(CH2O)_
(6) 过程①表示三碳化合物被氢_还原_,过程④的名称为_CO2的固定_。

(7) 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_。

过程②代表_光反应阶段,在__类囊体的薄膜_上进行。

过程③代表_暗反应_阶段,在_叶绿体基质_中进行。

过程②为过程③提供_[H]_和_ATP___。

(8)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过程__②_____,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过程___③___,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9)形成 F 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图中的_A _。

(10)光合作用的总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依据的原理是: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__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色素的分离是依据这些色素在_层析液_中的溶解度不同。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过程中,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_研磨充分_,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八.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 TP 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或。

九.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
第二阶段:场所线粒体基质,反应:
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膜,反应:
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乳酸。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十.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十一、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_有氧呼吸__,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_低_温、_低_氧气含量,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低氧气含量及高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练习:
右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据图回答:
(1)在方框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2)在椭圆框填出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线粒体,进入该场所的
呼吸物质是__丙酮酸_。

(4)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C6H12O6的分解产物
是_乳酸,释放的能量_较少___,反应场所是_细胞质
基质___。

(5)水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产生能量最
多的是第三阶段。

细胞的增殖
一.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__生长_、___发育___、____繁殖___、___遗传__的基础。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_有丝_分裂、____无丝__分裂、___减数___分裂。

其中,生物体主要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__体_细胞的数量,而减数分裂则与有性__生殖__细胞的形成有关。

在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___纺锤丝__和染色体的变化。

例:蛙的__红细胞__的无丝分裂。

二.细胞周期是指__连续分裂__的细胞,从_一次分裂完成时__开始,到___下一次分裂完成时_______为止。

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时期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分裂期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每个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
倍。

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出现了新的核仁和核膜。

四.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形态的变化:
A图有_1 _条染色体,_2_条染色单体和_2_条DNA;B图中有_1_条染色
体,_0 _条染色单体和_1__条DNA。

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特点是:1)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_中心体__发出的_星射线_组成的;2)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_细胞板_,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_凹进_,最后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练习: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_植物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B、C、A、D__(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分裂间_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含_4 _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 分裂后_期图中。

细胞板形成是在[ D] 分裂末_期图中。

(5)图B表示细胞分裂_前_期。

这个时期出现的结构是_纺锤体__和__染色体_。

(6)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_B、C __。

(7)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__8____,染色单体数为___0____。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形态_、__结构_、_生理功能_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原因是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_遗传信息__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__植物细胞的全能性___;细胞的全能性是指_已经分化_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_完整__个体的潜能。

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_细胞核_具有全能性。

三.衰老细胞的特征是:1)细胞_水分_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__新代_ 的速率减慢;2)细胞多种_酶_的活性降低,如老年人头发发白,就是因为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__降低_;3)细胞__色素_会随着细胞衰老而积累,如老年人的_老年斑__现象;4)细胞呼吸速率__减慢_,细胞核体积_增大_,核膜折,染色质_收缩__、染色__加深_;5)细胞膜
__通透性_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四.细胞凋亡是指由_基因__所决定的细胞_自动结束生命_的过程,也被称为细胞_编程性_死亡,如人胚胎时期尾的消失,五个手指的成形过程,蝌蚪尾的消失。

五.癌细胞是指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外因,有__物理致癌_因子、__化学致癌__因子和_病毒致癌_因子)的作用,细胞中__遗传物质_发生变化,变成__不受机体控制的__、__连续进行分裂__的恶性增殖细胞。

癌细胞的特征:1)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_无限增殖__;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_显著变化___。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_糖蛋白_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间的_黏着性_显著降低,易在体分散和转移。

不当的饮食、吸烟、压抑的心理状态等都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模块二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细胞基础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__有性生殖_(围)的生物,在产生__成熟生殖细胞_时进行的__染色体数目减半__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__复制一次_,而细胞分裂两次_。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_成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______。

二.同源染色体一般是指_形状和大小_都相同,一条来自父_方,一条来自_母_方的染色体。

(要会识别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联会是指_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__的现象;四分体是指联会后的__每对同源染色体都_含有__四条染色单体__。

*三.1)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同源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及DNA数的变化)时期染色体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_DNA分子_的复制和有关_蛋白质_的合成前期
出现联会_现象,形成__四分体___
中期
各对_同源染色体___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两条__同源染色体____彼此分离,移向两极
减数第二
次分裂
中期
__着丝点__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_着丝点_分裂,_两条姐妹染色单体_分开
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减数第一次分裂__期。

四.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差异:
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
形成场所睾丸卵巢
形成的配子数目 4 4
有无极体出现无有
细胞质分配均等不均等
是否有变形现象有无相同点
染色体行为变化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配子中染色体数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五.能区别细胞分裂的图像属于何种分裂方式,处于什么时期:
(遇到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复原回中期再判断)
六.受精作用是_卵细胞__和__精子_相互识别,融合成__受精卵_的过程。

其实质是精子的_细胞核__和卵细胞的__细胞核__相融合。

七.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1)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_多样_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__随机__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__多样_性。

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_优越_性。

2)就进行_有性生殖_的生物来说,_减数作用__和___受精作用__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_体_细胞中__染色体数目__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_遗传和变异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

练习:
1、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正在进行_减数__分裂,处在__减数第一次分裂后_时期,因
为这时细胞发生__同源染色体___分离。

(2)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为_2__对,四分体数为__0_个,有_4__条染
色体,__8__个DNA分子,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16_条。

(3)该细胞凹陷、缢裂所形成的子细胞称为__次级精母细胞____,该子
细胞具有__1__个染色体组。

(4) 等位基因应位于图中的染色体_a和b,c和d__上,在遗传过程中,
它遵循_分离和自由组合______规律。

2、下面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
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_减数第二次_分裂_中_期,判断的依据是__没有同源染色体___。

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精__细胞。

(2)乙图表示_有丝__分裂___中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体__细胞。

(3)丙图表示__有丝_分裂___后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_4_条染色体。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
①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小鼠_不死亡__。

②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小鼠_死亡__。

③杀死后的__S _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小鼠不死亡。

④无毒性的__R _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__S___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小鼠死亡。

结论: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_。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__DNA____、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R型活细菌中培养,发现只有加入__S型细菌DNA_____,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结论:转化因子是__DNA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过程:①T2噬菌体的__蛋白质_被35S标记,侵染细菌。

②T2噬菌体部的__DNA_被32P 标记,侵染细菌。

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_进入细菌细胞中,而__蛋白质外壳__留在外面。

说明只有亲代噬菌体的_DNA _进入细胞。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_DNA__遗传的。

__DNA___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4)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证据: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①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蛋白质__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②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RNA _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DNA__,__DNA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极少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_DNA_,而是_RNA___。

二.评述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作用: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三.DNA的基本单位是_脱氧核苷酸___,由一分子_磷酸_,一分子__脱氧核糖_和一分子碱基___组成,根据碱基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分别是A_腺嘌呤__、T_胸腺嘧啶_、C__胞嘧啶__、G__鸟嘌呤__。

它的结构特点:①由_2__条脱氧核苷酸链__反向_平行盘旋而成的_双螺旋_结构。

②外侧:由_脱氧核糖__和__磷酸_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③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氢键_形成碱基对。

碱基对的形式遵循__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即A一定要和_T__配对(氢键有2 个),G一定和__C__配对(氢键有3 个),所以双链DNA中A=__T___、G=___C__。

四.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说:1)现代科学技术中许多成果的取得,都是多学科交叉运用的结果;反过来,多学科交叉的运用,又会促进学科的发展,诞生新的边缘学科;2)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闪光的思想是在交流与撞击中获得的;3)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背景上最好是互补的,对所从事的研究要有兴趣和激情等。

五.一条染色体上有__1 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___许多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__线形_排列。

基因是_有遗传效应_的DNA片段,这说明DNA中蕴涵了大量的_遗传信息_。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__排列顺序_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_多样性_,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_。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_生物体_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六.DNA的复制是以_亲代DNA_为模板合成__子代DNA______的过程;时间: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_间期_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_间期__;场所是_细胞核__。

过程:1)解旋:DNA首先利用线粒体提供的__能量_,在__解旋酶_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_模板_,以游离的_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_为原料,遵循_碱基互补配对__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_模板链_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
成__2_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特点:1)_边解旋边复制___;2)_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

条件:_模板_、_原料_____、______能量___、____酶_____。

功能:传递_遗传信息___。

七.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__转录_和__翻译_两个过程。

转录:以__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_mRNA分子_的过程。

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__氨基酸_,以__mRNA _为模板,合成具有_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__的过程。

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密码子:在_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在翻译过程中,兼“搬运工”和“翻译家”的是__ mRNA _。

八.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酶和激素细胞代
基因性状
环境
3.性状和基因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一些名词:
1)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_相对性状__。

如豌豆植株高茎和_矮茎__。

2)体细胞中的__基因_是成对存在的,其中__基因_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_纯合子_,_基因__
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_杂合子_。

3)生物的性状是由__基因_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_显性基因_,用__大写字母_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_隐性基因__,用_小写字母_表示。

4)表现型指_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__,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_基因型_,如高茎豌豆色基因型是_DD_或_Dd _,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__dd__。

控制_相对性状_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如D和_d_;_Y_和y等。

二.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发现: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_亲本_(用__P____表示)进行杂交。

发现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_正交),还是作父本(_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简称_子一代_,用__ F1___表示)总是_高茎_的,子二代中又出现_矮茎__。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_显性性状_和_隐性性状_的现象叫做_性状分离_。

分析:进行数量统计,F2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_3:1_。

重复实验: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_不是_(是或不是)偶然的。

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__成对的基因_______彼此分离,分别进入__不同的配子__中,配子中只含有_每对基因___的一个。

受精时,_雌雄配子_的结合是随机的。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是让_F1_与___隐性纯合子___杂交。

用来验证_性状分离_。

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_1:1 。

4.提出分离定律:在生物的_体细胞_中,控制__同一性状_的遗传因子_成对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分离,分别进入_不同的配子_中,随_配子_遗传给后代。

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⑴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严格_自花__传粉(闭花授粉)、相对性状_易于区分_。

⑵先针对_一对_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由单因素到多因素)
⑶对实验结果进行__数量统计_分析。

⑷科学地设计了_测交实验_。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等位基因_,具有一定的_独立_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等位基因__会随_同源染色体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遗传图解:
P DD (高茎)dd(矮茎)
D d
F1Dd (高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