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与实施运营并重《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颁布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的制定,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技术的支持,实现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
这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推动节能减排等措施。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其次,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也需要遵循绿色生态原则。
采用环保材料、设计节能高效的建筑结构和设施,提高建筑物的绿色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采取绿色环保的措施,如节能用电、水资源循环利用等。
另外,城区的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建设也是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点。
应该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城市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设计也应该结合绿色生态的理念,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
最后,文化教育和社区建设也是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推广环保科技成果,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
同时,加强社区绿化、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等工作,营造绿色生态的社区环境。
总之,《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的制定是为了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方向,促进城市的绿色生态化发展。
只有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绿色为标尺绘环保之蓝图——专访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张谦
机电信息 2019年第16期总第586期37以绿色为标尺 绘环保之蓝图——专访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张谦高 露作者自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与实施以来,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便是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一种体现。
重庆市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年度绿色建筑咨询突出表现单位和西南地区绿色建筑基地,对国家倡导的节能建筑方面更是有其他企业无法匹及的行业嗅觉。
近期,《机电信息•中央空调市场》有幸采访到了重庆市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师张谦,透过他的话语,了解到他的思想,看到未来绿色设计与节能运营对建筑行业将有着怎样的巨大影响。
知其本源,践行绿色节能原则“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物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建筑三者的和谐统一。
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用最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我们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
绿色建INTERVIEW 访谈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央空调市场·2019年6月·第6辑38包括一些风口、末端的一些配置都要结合项目的一些特点。
”张谦深有感触的讲道。
勠力同心,敲定节能设计方案在整体性综合控制当中,暖通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建筑中暖通系统占其总能耗百分比高达50%以上。
对建筑物的暖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有机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要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首先就是要从优化暖通系统的设计入手,其节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对暖通系统的自动控制。
由此可见,甲方在暖通设计方面有着非比寻常的极高要求。
为此,张谦和他的团队经过了多种方案的讨论,从常规的冷水机组加锅炉的方式,再到风冷热泵加冷水机组的形式,都无法满足甲方对于暖通设计节能环保的要求。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经过十余次方案讨论研究,张谦最终敲定了地埋管水环热泵与螺杆冷水机组+高效磁悬浮冷水机组的冷热泵设计方案。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绿色生态城区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建设,打造出环境优美、生态健康、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城市区域。
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下面将针对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标准应包括生态环境质量。
这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率等方面。
空气质量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市民的健康。
水质量方面,城市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应保持清澈、无污染,可以供人们娱乐、休闲和生活用水。
土壤质量也需要受到重视,要避免土壤污染和破坏,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
植被覆盖率是评价城市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应该注重绿地的建设和保护,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其次,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资源利用和节约方面。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评价城市的资源利用和节约可以从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考量。
城市要提倡节约资源的理念,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浪费,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随意扩张和占用农田。
再者,社会和谐是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的社会和谐包括居民之间的关系、社会治安、文化氛围等方面。
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可以从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治安状况、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价。
城市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丰富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
最后,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方面。
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
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可以从城市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投入等方面进行考量。
城市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V2)-120620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全国范围绿色生态城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绿色建筑、市政、 能源专项规划的编制。 •本导则适用于规划建设控制范围应在2~10万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城区。其它规模 绿色生态城区可参照执行。
规划层次
本导则将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三个层次。
1 总则
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对更长远的发展做出前瞻性安排。 控规和专项规划没有期限限制,但在编制总体规划时,要求编制起步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 绿色生态城区总体规划
2.1 基本要求 2.2 现状诊断 2.3 用地规划 2.4 交通规划 2.5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6 生态环境规划 2.7 成果要求
1 总则
1.总则 1.1 目的与意义 1.2 适用范围 1.3规划层次 1.4 规划原则 1.5 规划内容 1.6 规划期限 2. 总体规划 3. 控制性详细规划 4. 专项规划 5.术语
规划内容
•本技术导则内的所有规划均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各地方性相 关规范等要求,并进行现状条件分析和相应的前期规划专题研究。 •现状条件分析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外,应包含生态诊断方面的内容,生态诊断包括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用地现状分析、城市生态承载力分析等。 •总体规划应包括但不仅限于用地规划、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规 划内容,可根据各绿色生态城区的特点,在总体规划中体现各规划内容中的强制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有控制地块规划及绿色生态相关的指标体系。对于有条件的绿色生态城 区可包括控制单元规划。 •专项规划应包括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能源利用专项规划。
2 总体规划
1.总则 2. 总体规划 2.1 基本要求 2.2 现状诊断 2.3 用地规划 2.4 交通规划 2.5 市政公用设施 规划 2.6 生态环境规划 3. 控制性详细规划 4. 专项规划
《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6.2.2 规划原则与目标...............................................................29 6.2.3 区域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评估...................................30 6.2.4 能源需求预测...................................................................31 6.2.5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31 6.2.6 能源节约策略及节能分析...............................................31 6.2.7 能源规划评估...................................................................32 6.3 分项指标....................................................................................... 33 7、可持续水系统....................................................................................... 34 7.1 技术路线....................................................................................... 34 7.2 规划编制内容............................................................................... 34 7.2.1 现状分析...........................................................................34 7.2.2 规划原则与目标...............................................................35 7.2.3 给水系统规划...................................................................35 7.2.4 污水和再生水回用系统规划...........................................36 7.2.5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和雨水回用规划...............................37 7.2.6 建筑节水措施...................................................................37 7.2.7 水的碳足迹.......................................................................38 7.3 分项指标....................................................................................... 38 8、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40 8.1 技术路线....................................................................................... 40
(完整版)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任务的由来 (1)1.2编制依据 (2)1.2.1任务依据 (2)1.2.2相关法律法规 (3)1.2.3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与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4)1.2.4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4)1.2.5投资估算依据 (4)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1.3.1指导思想 (5)1.3.2基本原则 (5)1.4方案范围与规划时限 (6)1.5方案技术路线 (6)第二章矿区概况 (8)2.1区域自然条件 (8)2.1.1地理位置与交通 (8)2.1.2气象气候 (8)2.1.3地表水 (9)2.1.4地下水 (9)2.2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9)2.2.1地形地貌 (9)2.2.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2.2.3矿区工程技术条件 (10)2.2.4矿区地质构造 (10)2.2.5区域地层 (12)2.2.6矿带及矿床特征 (15)2.3区域社会环境简况 (18)2.3.1人口及行政区划 (18)2.3.2社会经济概况 (18)2.3.3风景文物保护区划 (18)2.3.4环境功能区划 (19)第三章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20)3.1历史沿革 (20)3.2项目组成 (20)3.2.1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 (20)3.2.2环保工程 (20)3.3生产现状 (22)3.3.1井田境界 (22)3.3.2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 (22)3.3.3总平面布置 (23)3.3.4生产工艺 (23)3.3.5剥离废弃土石排放系统 (25)3.3.6采场防、排水及供水系统 (26)第四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 (27)4.1调查方法概述 (27)4.1.1调查范围 (27)4.1.2调查内容 (27)4.1.3调查方法 (27)4.2矿区生态破坏情况调查及评价 (28)4.2.1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与植被分布 (28)4.2.2矿区动物资源 (29)4.2.3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现状及评价 (29)4.2.4尾矿库、废石场对生态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1)4.2.5临时性不稳定边坡 (32)4.2.6铁矿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33)4.3矿区环境污染调查及评价 (34)4.3.1矿区环保装备及运行状况 (34)4.3.2矿区环境空气质量及评价 (34)4.3.3矿区水环境现状及评价 (35)4.3.4固体废弃物现状及评价 (36)4.3.5矿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 (36)4.4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36)4.4.1矿山开采对矿区地表植被的影响预测 (37)4.4.2矿山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预测 (38)第五章目标与指标体系 (40)5.1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总体目标 (40)5.2阶段性目标 (40)5.2.1近期目标 (40)5.2.2中期目标 (40)第六章主要任务 (42)6.1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主要任务 (42)6.2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汇总 (42)第七章重点治理工程及投资估算 (43)7.1采掘区植被恢复工程 (43)7.1.1工程背景 (43)7.1.2采掘区土地复垦工艺 (44)7.1.3整地 (44)7.1.4林地复垦技术措施 (49)7.1.5修筑简易道路 (52)7.1.6林地种植的生态安全性分析 (52)7.1.7投资估算 (53)7.1.8预期目标与可达性分析 (54)7.2选矿工业场地绿化工程 (54)7.2.1工程背景 (54)7.2.2工程方案设计 (54)7.2.3投资估算 (55)7.2.4预期目标与可达性分析 (56)7.3临时性边坡治理工程 (56)7.3.1工程背景 (56)7.3.2工程方案设计 (56)7.3.3投资估算 (57)7.3.4预期目标与可达性分析 (58)7.4开采区防风抑尘工程 (58)7.4.1工程背景 (58)7.4.2防护林的作用 (58)7.4.3防护林工程方案设计 (59)7.4.4废石场撒播草籽工程方案设计 (60)7.4.5投资估算 (60)7.4.6预期目标与可达性分析 (60)7.5运输道路硬化、绿化工程 (60)7.5.1工程背景 (61)7.5.2硬化工程方案设计 (61)7.5.3绿化工程方案设计 (61)7.5.4投资估算 (61)7.5.5预期目标和可达性分析 (62)7.6废石场、尾矿库治理工程 (62)7.6.1工程背景 (62)7.6.2工程方案设计 (62)7.6.3投资估算 (64)7.6.4预期目标和可达性分析 (64)7.7矿区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64)7.7.1矿区生态环境监控机构建设 (64)7.7.2矿区生态环境年审、季报制度建设 (66)7.8矿区生态安全应急系统建设工程 (67)7.8.1矿区生态安全应急系统的建设背景 (67)7.8.2矿区生态安全应急系统建设内容 (68)第八章方案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 (70)8.1生态环境效益 (70)8.2经济效益 (72)8.3社会效益 (72)8.3.1有助于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整体良性循环 (72)8.3.2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73)8.3.3安排在籍人员劳动就业,为社会安定做贡献 (73)第九章保障措施 (73)9.1领导保证 (73)9.2矿区生态环境监督体系建设 (74)9.2.1县政府监督 (74)9.2.2乡村级政府监督 (74)9.2.3矿区自身监督 (75)9.3资金保障 (75)附图1区域地理位置与交通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一、规划设计1.城区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等要求。
2.城区规划应建立包括绿地系统、水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等在内的完整的规划体系。
3.城区应进行雨水收集和利用,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4.城区应建立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等全过程管理系统,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二、生态环境1.城区应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二级标准,噪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功能区要求。
2.城区应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3.城区应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资源利用1.城区应建立资源高效利用体系,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城区应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降低碳排放量。
3.城区应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绿色建筑1.城区应推广绿色建筑,提高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2.城区应建立绿色建筑标识制度,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进行标识。
3.城区应加强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确保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效果。
五、生态服务1.城区应提供生态服务,包括自然保护区、公园、生态廊道等。
2.城区应建立生态服务网络,提高生态服务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3.城区应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低碳交通1.城区应建立低碳交通体系,包括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
2.城区应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等。
3.城区应限制高碳排放的交通方式,如燃油汽车等。
4.城区应建设良好的道路绿化,增加绿量,吸收车辆排放的尾气。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绿色生态城区是指在城市建设中,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和有效管理,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首先,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空气质量可以通过监测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浓度来评价,水质情况可以通过监测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指标来评价,土壤污染可以通过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情况来评价,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调查当地植物、动物种类和数量来评价。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资源利用效率也是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标准之一。
资源包括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评价资源利用效率可以从资源利用率、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来考量。
城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城区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再次,社会经济发展也是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城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就业率、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
绿色生态城区应该注重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最后,居民生活质量是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包括居民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教育医疗资源、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
绿色生态城区应该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条件,完善教育医疗资源,丰富文化娱乐设施,让居民在城区中生活得更加舒适、便利。
综上所述,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考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的考量和评价,才能真正客观地评价一个城区是否达到了绿色生态的标准。
慈溪水土保持规划
说明书
慈溪市水利局 二〇一五年七月
前言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是一 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2001 年 6 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慈溪市水 土保持规划》,重点对慈溪市 2002 年~2010 年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全面规划 和部署,规划对指导慈溪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生态文明的发 展理念和战略举措。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2011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 实施,全面强化了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并对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 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规定。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将“推进荒漠化、 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分别对加强水土流失治 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1.4 水土保持现状.............................................................................................................................. 10 1.4.1 水土保持措施...................................................................................................................... 10 1.4.2 水土保持治理经验.............................................................................................................. 13 1.4.3 水土保持监测、监督及管理现状 ...................................................................................... 15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2015征求意见稿)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T×××××-201×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eco-district(草稿)201×-××-××发布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eco-district(草稿)GB/T×××××-2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年××月××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北京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分析了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的现状和发展,总结了我国不同地区绿色生态城区的实践经验,采用了国家绿色建筑系列标准的评价方法,借鉴了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技术创新。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寻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以改善全球环境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社会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生态城区项目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它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从架构,重点,准则和目标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支持措施。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可靠、科学的评价标准,以便准确有效地评估和衡量绿色生态城区。
首先,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节能概念,以及从架构、重点、准则和目标几个层面提出的技术支持措施,建立评估绿色生态城区的定义应具体有效,使评价者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
其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特点及实际措施,综合考虑环境问题,建立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架构层面,具有政策和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规划管理、生态建设、水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空气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评价指标。
重点层面,主要是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管理、能源结构改善、垃圾处理与回收、土壤污染防治、生态建设与保护。
准则层面,是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健康、安全以及其他行为指标体系。
最后,目标层面,主要是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同时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因素。
此外,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还应包括建立监测和检测系统,以定期准确反映绿色生态城区实施情况。
借助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当地环境和社会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和隐患,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评价标准,可以准确衡量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环境缺口,加快可持续社会发展步伐。
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空间布局................................................................................................7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7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7 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8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 ...........................................................................................6 城市性质...........................................................................................................6 城市规模................................................................................6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 城镇化水平预测 ..............................................................................................4 城镇化发展策略 ..............................................................................................5 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5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与趋势展望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与趋势展望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家和以上海为代表的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并结合“十三五”建设领域的发展需求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工程建设标准是针对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对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环境和公众利益,实现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最佳效率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经过60余年发展,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已达7000余项,基本形成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其他工程建设活动相同,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均离不开工程建设标准的引导和约束。
21世纪以来,在积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绿色建筑经历了理念启蒙、示范先行、快速发展、全国普及的十余年发展历程。
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2006年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颁布实施,绿色建筑项目实践在我国逐渐展开,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随之建立,十余年间我国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已逐渐成为建筑主流方向。
根据住建部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9月,我国基于GB/T50378以及其衍生的地方标准开展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已达4515项,总建筑面积超过52290万m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保障绿色建筑的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历程回顾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日本的CASBEE、加拿大的GBC、德国的DGNB、澳大利亚的NABERS、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等,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多数为民间机构推动下的市场化运作。
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
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2016年12月目录第一章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的形势 1一、主要成效 1二、突出问题 2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基本原则 5三、规划目标 6第三章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10一、城市生态空间保护与管控 10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生态修复 12三、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14四、城市污染治理与市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15五、海绵城市建设 19六、城市资源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21七、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推广 22八、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 24第四章政策与保障措施 26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考核机制 26二、健全法规政策,完善监管评估 26三、增加政府投入,拓宽资金渠道 26四、加大科技支撑,强化示范推广 27五、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公众参与 27附件1编制说明 28附件2指标说明及计算方法 37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的形势一、主要成效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我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绿地规模总量快速增长,全国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由2004年底的25.2万公顷增加到2014年底的58.2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04年底的7.39平方米增加到2014年底的13.08平方米。
城市绿地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20%左右,稳定增长到目前的36.29%,绿地面积增长速度远高于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
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15年,有310个城市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7个城市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绿地建设与管养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园林绿化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例,社会投资参与力度不断加大。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单位GDP能耗等持续下降,超额完成减排目标。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推广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推广方案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4)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4)1.1.1 定义 (4)1.1.2 特征 (4)1.2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1.2.1 发展历程 (4)1.2.2 现状 (5)第2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5)2.1 国家绿色建筑相关政策 (5)2.1.1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5)2.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2.1.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5)2.2 地方绿色建筑政策法规 (5)2.2.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建筑政策 (6)2.2.2 城市绿色建筑政策法规 (6)2.3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6)2.3.1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框架 (6)2.3.2 绿色建筑标准制定与实施 (6)2.3.3 绿色建筑标准更新与完善 (6)第3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 (6)3.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6)3.1.1 生态原则: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3.1.2 节能原则:优化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6)3.1.3 经济原则:在保证建筑物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
(7)3.1.4 美学原则:注重建筑物的美观和艺术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建筑品质。
73.1.5 可持续原则: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可持续发展。
(7)3.2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7)3.2.1 整合设计: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实现各专业、各阶段的协同设计。
(7)3.2.2 仿真模拟: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的能耗、室内环境、结构安全等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7)3.2.3 生态景观设计: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打造生态、环保、舒适的室外环境。
(7)3.2.4 绿色建筑材料选择:选用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环境负荷。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1)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1)1.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1)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1。
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 (3)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 (9)2.1 中新生态城 (9)2.2 曹妃甸生态城 (11)2。
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18)2.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19)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20)3.1 指标选取原则 (20)3。
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1)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21)4。
1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 (21)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2)4。
3 规划指标体系 (26)4.4 按规划层次的指标体系 (27)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28)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化操作问题,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运用与落实。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1.1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而且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
目前国内外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规划设计原则、方法的讨论上,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考核、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
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另一类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指标综合的方法主要以加权平均为主。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排放,所以也可以用环境、资源核算作为评价指标。
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少而精,一种是详细而全面。
高铁西站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激发高铁站的溢出效应,促进高铁站、城区、景区的融合发展。当前该片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规模尚未 壮大。方案片区的规划与实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相协调,强化了与主城区交通联系,与石竹山风景 名胜区及周边景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旅游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将高铁片区打造成为集交通枢纽、商务办 公、星级酒店、购物娱乐、康养居住于一体的核心经济圈,带动其周边相关区域的开发,把高铁片区建设成城市名 片展示区,使福清市的土地开发进入新阶段。
四、成片开发的规划用途及公益性用地情况
高铁西站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范围内用途为商业用地、城镇住宅用地、教育用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交 通场站用地和城镇道路用地。公益性用地包含教育用地、城镇道路用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面积为37.1908公顷 ,占总用地面积41.64%,符合自然资规(2020)5号文规定。
高铁西站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附件:高铁西站片区理法》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 福建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报批实施细则(试行)》《福建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参考指南(试行)》有 关规定,编制《高铁西站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实现福清市“十四五”发展目标。方案的实施符合《福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发展目标一一城乡功能品质得到新提高。高铁重点组团加速开发,小城市、小城镇、特色小镇等建 设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全面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利于建设现代化品质城市、打造美丽福清,全面提升城乡品质、生态质量。
六、实施计划
本方案用地总面积89.5484公顷,其中已完成实施面积为IL9172公顷,拟安排实施项目面积77.6312公顷,开发 时序为3年(项目批复后)。
杭州城中村改造规划总结
杭州城中村改造规划总结本文结合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实践,从城市角度发现城中村的问题,提出城市化进程中优化解决城中村问题的主要着眼点,并梳理汇总一些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标签:城市化;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对策在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杭州的主城功能区在短短小几十年的时间内,从偏安西湖一隅的传统古城,逐渐向四周辐射扩展。
在多因素影响下,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原有村落被蔓延的城市新区所包裹,形成在城市中斑块状分布的城中村群落。
截至2016年杭州市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行动时,规划统计七城区待改造城中村及其关联空间达到约7500公顷。
对于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寸土寸金的杭州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规模。
1、城中村的利与弊1.1价格低廉的租住空间大多数城中村住房采用一户一栋的形式,加之自有地权因素导致建安成本本身较为低廉、建筑套型自由度较高,使得城中村天然拥有大规模廉价群租的条件。
这显著降低了外来务工人员以及部分初来乍到“新杭州人”的生活成本,为杭州近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1.2民俗文化的庇护空间过去,杭州通过紫线管理、文保单位划定,切实地保存下来了一批重要的文化设施,但许多民俗文化也随着城市化生活形式大规模变更逐渐成为了符号。
此时,城中村相对缓慢的更新进程,反而成为了一部分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伞,一些古迹残留得到保存,一些邻里生活状态得到保留,一些民俗活动继续进行。
当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精神文化的时代来临,这些民俗文化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1.3孤立自治的管理体系城中村在用地空间上属于集体土地,建筑形态延续村落模式,村民的生活和治理模式则通常延续集体自治的形式,这导致城中村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运营管理体系之中,其内部改造和治理通常只能专项进行,导致各项区域整体性的服务能力改造提升工程经常“至村而止”,对城中村来说保持着一种能避则避、不避则断的不良默契,形成大量的断头路、断头河以及断头管,削弱了城市的各项服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7日建设 部、财 政 部联 合发 布的 《 关
于 加 快 推 动 我 国 绿 色 建 筑 发 展 的 实 施 意 见 》 中 支 持 绿 色 生 态 城 区 建 设 、 引 导 绿 色 建 筑 规 模 化 发 展 政 策 在 技 术 标 准 上 的 落 地 , 让 绿 色 生 态 城 区 的 规 划 和建设有章可循 ,考核有据可依。
、
别 关 注
划设 计 J 实 施 运 传 许 承 态 城 评 价 标 准 》
2 0 1 7年 了月 3 1日,国 家 住 房 城 乡
建设 部发 布 公告, 批准 GB / T 5 1 2 5 5—
2 0 1 7《 绿 色生态城 区评价标准》 ( 以 下 简称 “ 标 准” ) 为 国 家标 准 , 并 于 2 0 1 8
张 颖
不少于 2 0 0万 m , 制定 3年实施 方案 。
采访现场
绿 色 建 :您 们 认 为 标 准 有 哪 些
实 施运 营阶 段 评价 要 求 : 城 区除
了 主 要 道 路 、 管 线 、 公 园 绿 地 等 基 础 设 施 建 成投 入 使 用, 要 求 不 少 于 2 0 0 万 m 建 筑 建 成 并 投 入 使 用 一 年 及 以 上 , 重 要 的 是 要 具 备 涵 盖 绿 色 生 态 城 区 主 要 实 施 运 营 数 据 的 监 测 或 评 估 系 统 , 针 对 规 划 设 计 阶 段 制 定 的 后 三 年 实 施 方 案 完 成率 不 低 于 6 0 %。
的影响。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以及 建 筑 、市 政 、 交通、 能 源 、 水 资 源 等 专 项 规 划 , 并 建 立 相 应 的 指 标 体 系 。 区 内 新 建 建 筑 全 面 执 行 国 家 绿 色 建 筑 标 准 一 星 级 以 上 标 准。 城 区 内 两 年 内 绿 色 建 筑 开 工 建 设 规 模
年 4月 1日起 实 施。 该 标 准 由 总 则、
术 语 、 基 本 规 定 、 土 地 利 用 、 生 态 环 境 、 绿 色 建 筑 、 资பைடு நூலகம்源 与 碳 排 放 、 绿 色 交 通 、信 息 化 管 理 、产 业 与 经 济 、人 文 、 技 术 创 新 等 板 块 构 成 。 同 时 标 准 指 出, 评价对象涉及城 区, 规 模 不 应 小 于 3~ 5 k m , 并且 具有 明确 的规 划 用地 范围。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标 准 把 评 价 阶段 分 为 规 划设计评价 、实施运营评价两个阶段。 上 海 市 建 筑 科 掌 研 究 院 绿 色 建 筑 高 月霞
规划设计阶段评 价要求 : 已按照绿
色 、生 态 、 低碳理 念编制完成总体规划 、
碳 排 放 对 绿 色 生 态 城 区 影 响 最 大 , 土 地 利 用 、 生 态 环 境 与 绿 色 建 筑 也 对 绿 色 生 态 城 区 有 较 大 影 响 , 而 产 业 与 经 济 和 人 文 在 此 阶 段 比 重 较 弱 。 而 在 实 施 运 营 阶 段 , 绿 色 交 通 、 信 息 化 管 理 及 产 业 与 经 济 对 绿 色 生 态 城 区 有 较 大
门应 该 建 立 绿 色 建 筑 后 评估 机 制 。 斋 月 标 准 聚 焦 了几 个 新 “ 生
分 项 来 评 价 。 每 类 指 标 的 评 分 项 总 分 为 i 0 0分 。 在 规 划 设 计 阶 段 , 资 源 与
态 ” 问 题 , 一 是 根 据 当 地 的 气 候 、 地 址、 资源 进行生 态本 底条 件系统 分析 , 对 山 体 、 河 流 、 湖 泊 、 湿 地 提 出 了 划 定 三区 四线 ; 二 是提 出了 “ 使 用 强度” 这 一 概 念 , 对 城 区 内 不 同 区 域 制 定 土 地 使 用 强 度 、 人 口 密 度 提 出 要 求 , 保 障 良好 的城 市环 境 质 量 ; 三 是 明 确 土
建筑 标 准, 此 次标 准 既重 视 规划 设 计
阶 段 的 评 价 , 又 重 视 实 施 运 营 阶 段 的
评 价,将 有 利 于形 成 有效 推 进建 筑 绿 色 化 的发 展体 系 和技 术路 线,创 造 良
好的绿色建筑产 业生态环境。
上 海 建 科 检 验 有 限 公 司 副 总 经 理 高月 霞表示, 此举标志 着 2 0 1 2年 4月
亮点或评价 重点?
簿 标 准 较 为注 重绿 色 建 筑 实 施
与低碳发展研 究所副所长张颖认为,上
海 已 经 实 现 了 新 建 建 筑 全 面 执 行 绿 色
与评估。标 准里强调新建大 型公建 ( 办 公、 商 场、 医 院、 宾馆 ) 达 到 绿 色 建
筑 二 星 级 及 以 上 标 准 面 积 比 例 不 低 于 新 建大 型 公建 总面 积 5 O % : 政 府 投 资 的公 建 i 0 0 % 达 到 绿 色 建 筑 二 星 级 以 上 标 准 :同 时 标 准 里 明 确 建 设 管 理 部 门 在 项 目 审 批 各 阶 段 建 立 绿 色 建 筑 项
评 价 等 级 :绿 色 生 态 城 区 分 为 3
个等级 ,其 中一星级 兰 5 O分 , 二 星 级
6 5分 , 三 星 级 8 0分 。 通 过 土 地
目 建 设 的 技 术 指 南 、 建 设 导 则 等 管 理 文 件 ;其 次 , 标 准 还 要 求 按 照 绿 色 建 筑 的 运 营 要 求 落 实 绿 色 建 筑 项 目 的 实
利 用 、 生 态 环 境 、 绿 色 建 筑 、 资 源 与 碳 排 放 、 绿 色 交 通 、 信 息 化 管 理 、 产 业
与 经 济 、 人 文 8类 指 标 的 控 制 项 和 评
施 运 管。最 后, 我 个 人 认 为绿 色 生 态
城 区 建 设 周 期 长 , 生 态 城 建 设 主 管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