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交通中行人过街行为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行人横穿道路的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
行人横穿道路的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作者:余流来源:《老区建设》2013年第06期[提要]行人是道路交通的一个重要参与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不断增加,行人在面对滚滚车轮时显得是那么的脆弱,并且在城市交通实践观念中存在着一种“重机动车交通而轻步行交通”的错误认识,导致行人交通设施不完善,管理混乱,宣传不到位,行人在参与道路交通中违规现象严重,安全意识不高,导致不断有不安全因素发生与萌芽,不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关键词]行人;横穿道路;调查;行为特征;二次过街每一个有出行能力的人,都可能作为行人参与道路交通活动,行人是三大交通流中数量最大、最无规则的交通流,与机动车、非机动车相比,行人也是交通活动中的弱者。
行人交通是我国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中车与人的冲突也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在一种“重机动车交通而轻步行交通”的错误认识下,行人交通交通灯数量较少而且过街的相位时间较短,行人不能在给定的时间段到达对面,特别是对于老年人与儿童而言。
路段上的各种交通设施更多考虑机动车的流畅性而缺少人性化,人性化的行人交通设施对于行人来讲尤为重要。
本论文通过借鉴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当前的行人道路交通环境来调查行人横穿道路时的一些行为特征,并通过这些行为特征来做相应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与意见。
一、行人横穿道路的行为特征的调查(一)行人横穿道路时的行为特征的调查行人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可能以行人的身份出现,但由于行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所以很难为驾驶人所预测,从而导致行人交通事故频发。
通过北京市交管部门的资料显示,2004年1月到2005年7月,北京市共发生行人交通事故842起,死亡200人,伤703人,直接经济损失726万元。
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同比上升35.9%。
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傷,直接财产损失9.3亿。
交通设计慢行交通分析报告
交通设计慢行交通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现有交通设计中的慢行交通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和现场调查,我们发现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的交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未能提供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
因此,我们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慢行交通。
1. 引言慢行交通是指步行、自行车、轮椅等非机动交通方式。
它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健康状况等。
在现代城市,慢行交通不仅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为了提供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交通设计需要兼顾非机动交通需求。
2. 现状分析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交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有:2.1. 缺乏慢行交通设施在现有的道路网络中,慢行交通设施的覆盖率较低。
步行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导致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在道路上存在安全隐患。
这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机动交通方式,从而加剧了交通拥堵。
2.2. 交通规划未充分考虑慢行交通需求现有的交通规划较少考虑慢行交通需求。
道路宽度、车道数量等规划依据的主要是机动车的运行要求,而忽略了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的需求。
这造成了交通系统的不协调,使得慢行交通不便于进行。
2.3. 车辆与非机动交通冲突频发由于缺乏专门的慢行交通设施,车辆与非机动交通之间的冲突经常发生。
这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也导致了交通流动性的下降。
因此,建立车辆与非机动交通的分离是必要的。
3. 改进建议为了改善现有的交通设计中的慢行交通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1. 增加慢行交通设施在道路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增加步行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设施的布局。
这将为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
3.2. 优化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应更全面地考虑慢行交通需求。
包括在规划设计中增加步行街区、自行车优先道、交叉路口人行设施等。
这将有助于提高慢行交通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关于行人过马路习惯的调查报告
关于行人过马路习惯的调查报告
背景介绍
行人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和惯对于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行人的过马路惯,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在不同地点观察行人的过马路行为并进行访问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
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下是行人过马路的惯和现象:
1. 大多数行人会选择在合适的行人过街设施处过马路,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2. 一些行人在道路上等待时会分心使用手机,导致在通过马路时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 有一部分行人会在红灯亮起后仍然横穿道路,这种违规行为
会给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危险。
4. 行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体谅度较高,会主动礼让给老年人、
孩童等特殊群体。
结论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行人过马路的惯: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在使用手机等
分心行为方面。
2. 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严厉处罚违规行为,提高行人对交通规
则的遵守度。
3. 改善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和功能,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的过
马路环境。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提高行人过马路的安全
性和效率,为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行人过马路的调查报告
关于马路堵塞状况及原因的调查报告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339班翟雨嘉在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行人在过马路时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逆行、超载超速……这些行为不仅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还极易堵塞交通。
2014年4月6日,我就本市道路堵塞情况于平阳北街至建设街一段三个十字路口及两个岔路口路况展开调查。
在调查中,交通堵塞情况以中午11时至下午2时为盛。
其中的主要原因有:1、车辆①在中午,学校附近车辆多,且都停放在校门口。
门口是马路,所以极易引起交通阻塞。
②中午车流量大,有时一次绿灯不能让所有车通过,又有闯红灯的行人阻塞,所以越积越多。
③因道路太窄,车辆行驶较为缓慢,所以易造成堵塞。
④逆行问题较为严重具体实例在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建设路段金苹果艺术蛋糕旁路口处,在周一至周五中午,有许多接完孩子的家长从这里出来,经常堵在路中间,造成车辆堵塞。
在前面还有许多逆行骑车的孩子,顺行的人们为了避让,堵塞了交通。
在临汾市第一小学校门口,小摊贩极大的占用路面,孩子们在旁边围成一群,极大的阻塞交通。
家长为图方便,把车停在路上。
这样堵塞了交通。
有很多店铺前摆放许多纸箱、塑料篮等杂物,使得本就不宽的马路更窄了,增大了行车危险性。
2、行人行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逆行、闯红灯、随意乱穿马路等,都易引起堵塞。
以下是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的一小段采访①路人甲:“我看到有很多人过马路,跟着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②路人乙:“反正路上又没车,干嘛傻等啊。
”③路人丙:“我有事,很着急,要赶时间,不好意思啊。
”④路人丁:“我本来在等呢,看到有很多人过,就跟着过了。
”由此可以看出,行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随大流”。
看到有很多人过马路就跟着过,根本不在意红绿灯。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过马路”。
归根结底,还是国民的侥幸心理促成了一次次交通规则的违反,一次次悲惨事件的发生。
吕凯特说过,“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这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一种种行为,就是不尊重生命、不珍惜生命的体现。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看似平常,实际存在安全隐患,每年都有因行人交通违法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统计显示,行人随意横穿道路等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占50%。
2012年,全国因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不按道行驶酿成交通事故近万起,造成至少3000多人死亡。
调查时间:2013年7月15日~2013年7月21日调查地点:盐城市市中心调查对象:随机选取的行人答卷者背景资料分析:1.此次调查合格的问卷数为118份,其中男性有63份,占53.39%;女性有55份,占46.61%。
2.就年龄背景而言,20岁以下的有22人,占18.64%;20~25岁的有50人,占42.37%;25~30岁的有26人,占22.03%;30岁以上的有20人,16.95%。
3.在学历层次方面,初中及以下有16人,占13.56%;高中有32人,占27.12%;大学有64人,占54.24%;研究生及以上有6人,占5.08%。
对于行人过马路方式的调查:1)问题:您有没有用过“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过马路呢?结果与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只有11%的人没有用过“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过马路,也就是说,89%的调查者都有过这种行为。
这说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国人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文明过马路的意识不够强。
2)观点:路上车走着肯定不能过,没车的时候就可以过了,就算是红灯可是也不影响交通啊。
非常同意34%一般般11%不太同意27%非常不同意分析:数据显示只有12.71%的调查者态度非常明确的表示不同意这种过马路的方式,而在不同程度上同意这种过马路的方式的人则占了61.17%,表明大多数人都没有遵守“红灯停绿灯走”的交通规则。
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
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当去接触不知道的一个情况或事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才逻辑紧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课题研究背景:“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一种“闻名世界”的中国现象,这是对中国人素质的一种否定。
作为中国中小城市的公民,我们比外国人更能深切感受到国人对交通法规的无视。
近年来,益阳争创国家交通模范城市,并为此做出积极努力,城市交通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车辆出行更加有序,交通环境有很大改观,但益阳市民的交通意识和实际的交通行为却不容乐观,车辆过斑马线不减速、不让行,行人闯红灯现象十分严重。
今天我们作此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行人闯红灯这种交通乱象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并提出我们的一些正肯的意见,以此为益阳创建国家交通模范城市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二、实施计划:1.向社会人士分发100分《行人闯红灯调查问卷》2.在七里桥的三个交叉路口对行人闯红灯现象进行实地调查3.分析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数据4.撰写报告三、人员安排:此次调查组成员全都来自XX中学XX班四、调查分析:我们先分析问卷调查数据:1.你知道闯红灯这回事情吗?知道(93)不知道,只知道有车辆闯红灯(4)听说过,但不知道怎样算是行人闯红灯(3)2.作为行人,你曾经闯过红灯吗?从不闯红灯(47)偶尔闯红灯(47)经常闯红灯(6)分析:据以上两题数据统计,93%的人知道闯红灯这回事,47%的人从不闯红灯,47%的.人偶尔闯红灯,只有6%的人经常闯红灯,照此结果分析,治理闯红灯乱象并不难,通过交通协管员或交通志愿者就可以做到,加上交通法规的普及和强化,成功解决这一交通问题指日可待。
如果您有过闯红灯行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多选)别人都闯了,自己不闯觉得傻(13)当时路口没有车,认为自己比较安全(57)机动车不敢跟行人抢道,一般不会出事(11)下意识行为,没多想(14)自己有急事(39)分析:选择当时路口没有车(57人选择)及自己有急事才闯红灯(39人选择)的答案的人最多。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分析与改善对策
保ꎬ无污染并且具有健身的功效 [5] ꎮ
虽然ꎬ慢行交通存在很多的优点ꎬ但是由于在进行城市
道路规划设计时ꎬ往往较少考虑慢行系统的规划布局ꎬ导致
[5] [ 美]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建筑之梦————弗兰
[10] 汉 宝 德. 建 筑 母 语———传 统、地 域 与 乡 愁 [ M] . 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ꎬ2014:156 ̄157.
[11] 梁思成.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证据 [ J] . 重庆建
筑ꎬ2003(6) :5.
[12] 王 前. 哲学的解蔽———从知识到经验[ M] . 北京:
Abstract: Facing the value conflicts such as the inconsistency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ꎬ the separation of architectural
functions and design emotionsꎬ and the lack of moralit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er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ꎬ they
与通行效率ꎮ
关键词:交通规划ꎬ交通设计ꎬ慢行交通ꎬ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19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慢行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也是
大城市居民解决短距离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ꎮ 选择慢行出
行方式可以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以及营
造安全宁静的城市交通环境ꎮ 近年来ꎬ随着共享单车的迅
的电动自行车也超过了 2 亿辆ꎬ而且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
行人过街系统若干问题浅析
行人过街交通若干问题浅析第一章引言1.1步行交通系统与行人过街交通步行是人们最基本的出行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步行交通的通达性强,步行者的行动受交通工具的限制较少,行动较为自由。
虽然近年交通方式越来与多样化,但是步行仍是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步行系统就是由城市中与步行行为方式、活动相关的各种物质形态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总和,也称之为行人交通系统。
它承担着人们上下班出行交通及生活功能要求。
完整的城市步行交通系统包括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商业步行,城市滨河步道或林荫道街,以及居住区、车站、码头集散广场,城市公园广场等景观性场所,还包括一些交通标志等附属设施。
行人交通与车辆交通共同组成整个城市的交通。
而步行交通系统又由沿道路纵向行走的行人交通和横向过街行人交通两大部分组成。
而行人过街交通是以穿过道路为目的横向行人交通,其实质是由于出行者起点与终点位于道路两侧。
步行交通系统与行人过街交通既有联系也有区别:1、步行交通系统又由沿道路纵向行走的行人交通和横向过街行人交通两大部分组成,行人过街交通只是步行交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2、步行交通系统中纵向行走的行人交通为过街交通提供可能的“人源”,而横向过街的行人进入纵向人行道,又会对纵向行人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例如纵向交通的拥挤程度会发生变化。
3、纵向行人交通被道路网隔断,只有通过行人过街交通系统衔接才能成为一个连续的步行交通网络。
由于行人过街交通是步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步行交通与车辆交通的冲突主要是过街交通与车辆交通的冲突,在过街交通与道路的交叉点易发生交通事故,甚至引起交通拥堵。
以往的交通发展战略是以车辆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发展更多的注重以人为本,不断向人性化发展,在交通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得考虑交通弱势群体,而行人过街交通更是其中的研究和实践重点。
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国外研究动态随着汽车交通的快速发展,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逐渐显现并日益加重,发达国家很早就展开了对行人交通的研究。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47规划与管理 慢行交通是城市道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城市居民解决短途出行的主要方式。
选择慢行模式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并创建安全宁静的城市交通环境。
1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和对个人健康的需求,居民选择慢行出行的比例逐年增加。
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的自行车保有量和出行率也在快速增加。
2018年,自行车数量达到600万辆,我国的自行车产量每年以174%的速度增长,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同时,中国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已超过2亿辆。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慢行交通也占了50%以上的份额。
尽管诸如自行车和电动车辆之类的非机动车辆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道路资源仍倾向于机动车交通,导致慢行参与者的出行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同时现有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不足,无法满足低速交通的需求。
因此,重视城市慢行交通运输系统对建立健康、顺畅、舒适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与高、快速交通相比,慢行交通时速通常小于15 km/h。
慢行交通流量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短途出行具有绝对优势,平均出行速度低,出行成本几乎为零。
尽管慢行交通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在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时常常不考虑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布局,并且存在慢行出行的参与者与车辆混合的风险,容易发生划伤和碰撞的交通事故。
另外,慢行的骑自行车者在交通参与者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当发生事故时,后果通常更加严重,如图1和2所示。
总之,近年来对慢行交通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但其基础设施却难以匹配。
交通规划和设计通常只考虑机动车辆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而忽略了慢行交通的合理计划,缺乏足够的空间用于慢行交通。
因此,通过总结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城市慢行交通的安全。
图1 交叉口机非混行 图2 路段机非混行 2 慢行交通系统现状存在问题2.1 机动车违章占道行驶与停放 随着城市机动化的加速,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到处可见城市拥堵和“停车难”现象,导致汽车驾驶员非法占据慢行车道,这对慢行车手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道路交通拥堵的加剧,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本报告通过对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从行人角度、交通环境角度、法制制度角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行人闯红灯是指在红灯亮起时,行人仍然违反交通法规横穿马路的行为。
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危害到行人自身的安全,也给道路交通秩序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一份行人闯红灯的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了城市的几个交通繁忙路口进行了实地调查。
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1.闯红灯的人数和比例: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行人曾经闯过红灯,其中有30%的人每天都有闯红灯的行为,约有15%的人表示经常看到其他行人闯红灯。
2.闯红灯的原因:调查发现,行人闯红灯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时间短暂、红灯时间过长以及周围环境因素。
其中,超过40%的人表示由于时间短暂,不愿等待红灯的时间。
约30%的人认为红灯时间过长,导致出现了行人闯红灯的现象。
此外,还有一些人表示由于周围没有车辆或者车辆停放杂乱等原因,才选择闯红灯。
3.严重后果:约有40%的人认为闯红灯没有严重后果,15%的人认为只是违法行为,但并没有太大危害。
只有约30%的人认为行人闯红灯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原因分析及对策1.行人角度:行人闯红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红灯时间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时间不符合。
因此,可以通过提前引导行人,告知他们红灯的时间长短,以及如何正确判断红灯的信号。
2.交通环境角度:一些交通路口因为红灯时间过长、行人过多、道路狭窄等因素,会导致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增加。
在这些交通繁忙路口,可以考虑增加红灯时间,安装更多的人行道,或者提供行人专用通道,以减少行人闯红灯的行为。
3.法制制度角度:应加强对行人闯红灯的执法力度,在闯红灯行为多发地段增加执法人员的巡逻频率和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行为者进行处罚。
慢行交通设计导则
慢行交通设计导则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慢行交通设计成为研究和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人类身心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较于快速交通工具,慢行交通强调节奏缓慢、环境友好、人性化的出行方式,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轮滑、滑板等非机动交通工具,以及城市公园、游憩区、步行街等慢行空间。
本文旨在提供慢行交通设计导则,为城市规划者、交通设计师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以促进慢行交通的发展和落地。
本文将分析慢行交通的定义与重要性,探讨慢行交通设计的原则和要点,并总结慢行交通设计导则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慢行交通的发展趋势。
慢行交通设计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方面,还能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社会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鼓励和优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可以减少尾气排放、降低交通事故风险,并且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此外,慢行交通还能增加人们的运动量,提高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互动和空间活力的增加。
慢行交通设计的原则和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人性化设计、安全性设计、便捷性设计、舒适性设计和可持续性设计。
人性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满足行人和骑行者的多样化需求,提供良好的行走和骑行环境。
安全性设计则关注交通安全,包括道路交通设施、交通标识的设置,以及鼓励多种交通方式共享同一空间。
便捷性设计要求慢行交通与其他交通模式的衔接,提供便利的换乘条件,缩短出行时间。
舒适性设计注重路面平整、交通工具的舒适性和人性化设施的设置,以提供舒适和愉悦的出行体验。
可持续性设计强调慢行交通对环境的友好性,包括减少噪音、减少碳排放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将详细探讨慢行交通设计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够为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推动慢行交通在城市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整篇文章所要探讨的主题——慢行交通设计导则,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评价体系探析
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评价体系探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探索慢行交通系统,以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在建设慢行交通系统方面更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对其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评价体系进行探析,旨在为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概述1.特色小镇概念特色小镇是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依托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提供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为城市提供休闲度假、居住养老、创业就业的发展空间,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社区生活、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小镇。
2.慢行交通系统概念慢行交通系统是指以行人、非机动车、轨道交通等为主体的交通系统。
相比于传统的汽车驱动的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更加注重环保、健康、便利和舒适,能够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环境。
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将慢行交通系统与特色小镇的地理、文化、旅游等特点相结合,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二、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评价体系构建1.指标体系选取(1)交通便捷性:包括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交通网络覆盖范围、交通出行时间等。
(2)安全性:包括交通事故率、道路交通驾驶行为、非机动车道安全等。
(3)环保性:包括交通尾气排放、噪声污染、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空气质量等。
(4)舒适性:包括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行人和非机动车道的景观和环境等。
(5)便民性:包括周边公共设施的便利程度、距离感、停车设施等。
2.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市民意见收集等方式,了解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情况和问题。
(2)定量评价:结合实地调查和交通数据统计分析,对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
行人交通调研报告
行人交通调研报告行人交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和安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城市中行人交通的状态、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案,以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行人的出行体验。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在各主要街道口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行人交通流量、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情况等。
同时,也通过分发问卷的方式了解行人对于现行交通设施的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行人交通流量:调研发现,城市主要街道上行人交通流量较大,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间,交通压力较大。
2. 交通信号灯配时问题:部分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较长,行人等待时间过长,导致行人情绪不稳定且出现闯红灯的情况。
另外,部分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不合理,造成交通拥堵,行人难以安全过马路。
3. 行人过马路问题:部分驾驶员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存在闯红灯的情况。
部分行人在过马路时没有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行事,存在安全隐患。
4. 行人设施不足问题:部分道路缺乏行人过街设施,行人需要绕远路才能安全过马路。
部分人行道存在损坏、不平整等问题,影响行人的行走体验。
四、改进方案1. 交通信号灯配时调整:在早晚高峰期间适当增加行人绿灯时间,减少行人等待时间,提升交通效率。
2. 行人过马路宣传教育:加强市民对交通规则和行人权益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3. 增设行人设施:在主要街道和交叉口增设或完善人行道、斑马线等行人设施,以便行人安全过马路。
4. 监管和处罚不文明行为:加大对驾驶员不礼让行人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增强驾驶员对行人权益的尊重。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城市中行人交通存在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发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方案。
提升行人交通的效率和行人的出行体验需要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以及市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各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和行人出行的安全畅通。
行人过街交通心理调查与分析
1
purpose of convenient, can be in a very short time and the distance change within his own will and action.Observation of pedestrians crossing the street when they found that their behavior more casual and randomness is very strong, can not be ignored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motor traffic interference, led to a decline in motor vehicle traffic capacity and the increase of pedestrian delay.
ntersection is the bottleneck of urban road, the traffic condition is relatively complex, pedestrian crossing traffic and motor vehicle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thus a problem in traff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The conflict between pedestrians and motor vehicles, leading to the increase of the intersection delay and traffic capacity, the safety degree of decline.Pedestrians crossing the street most of the cities in our country, the road intersection is the cause of intersection traffic order, safe hidden trouble,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low efficiency of traffic.Pedestrian violation will interfere with the normal passage of motor vehicles, which leads to the intersection running status in the "order poor safety and inefficient - extend the signal cycle - adds more chaos - order" pedestrian violation of vicious circle.
行人交通组织管理研究之行人过街设施建设与管理
行人交通组织管理研究之行人过街设施建设与管理文/王建强祖永昶王波1前盲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包括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行人交通三种主要交通方式。
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是交通参与者将机动车、非机动车作为出行工具的岀行方式,其上车前、下车后的出行方式仍为行人交通方式,所以行人交通是交通参与者岀行最基本的交通方式。
行人通行分为行人沿道路行走、行人过街两类。
为确保行人交通安全,必须要为行人提供连续安全的通行空间和过街设施、规范完善的行人交通组织措施,前者包括道路人行道、人行过街横道、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行人过街安全岛、人行横道信号灯等,后者包括行人通行空间设置与管理、过街设施规范设置及管理、人行横道信号灯规范设置与管理等。
在实际应用中,人行道行人通行空间不足以及安全岛缺失、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不当、过街信号设置不合理等因素,是造成行人交通安全隐患的主要客观因素。
在当前交通管理部门全力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的背景下,全面开展实施行人交通组织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是交通管理部门控源头、抓细处、补短板的具体工作抓手。
本文着重分析了行人过街设施建设与管理对行人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行人过街设施分类及其适用性行人过街设施是设置于道路车行道上有行人过街需求的位置为行人提供过街的交通设施。
根据行人过街设施与车行道竖向位置关系,可分为平面过街设施(包括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和立体过街设施(包括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两类四种形表1行人过街设施的类型和基本组成式。
见表1O平面过街设施信号灯控制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线机动车和行人信号灯安全设施无障碍设施无信号灯控制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线前方人行横道警告标志和标线安全设施无障碍设施立体过街设施人行天桥人行天桥附属设施无障碍设施人行地道人行地道附属设施无障碍设施平面过街设施是一种从时间上实现人、车分离的过街设施,它利用优先规则或信号灯控制方法分配行人和机动车的通行权和通行时间o平面过街设施并未从空间上消除人、车冲突,但行人绕行距离和过街距离较短,且不必上下楼梯,方便、省力,是人们习惯且乐于使用的过街设施。
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综述
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综述人行道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步行者的出行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人行道的服务水平,各国针对人行道的服务水平评价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和方法。
本文将对这些标准和方法进行综述。
一、评价指标1.通行性:人行道通行性是评价人行道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行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人行道宽度、平整程度、坡度、凸凹不平以及是否有障碍物等。
2.舒适性:人行道舒适性是指步行者在人行道上的感受。
舒适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人行道表面的硬度、摩擦系数、音响效应、温度变化、遮阳情况和照明程度等。
3.安全性:人行道的安全性是指步行者在人行道上的安全性。
安全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交通量、交通速度、障碍物、视线控制、路面摩擦系数等。
4.便捷性:人行道的便捷性是指人行道与周边设施之间的便捷程度。
便捷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与公共交通的连接情况、人行道上的指示标识、服务设施的精细程度等。
5.管理规范性:人行道的管理规范性是指管理单位对其进行的规范管理程度。
管理规范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人行道的清洁度、维护状态、道路设置是否规范等。
二、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对人行道服务水平进行评价的常见方法。
该方法通过向步行者和沿街商户发放问卷,了解其对人行道的满意度。
问卷调查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获得用户的反馈,从而改进服务质量。
但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样本容易出现歪曲,因此结果可能不够客观准确。
2.交通测量方式:交通测量方式是直接测量人行道上的服务水平。
该方法通过测量人行道的宽度、坡度、凸凹不平程度以及路面摩擦系数等指标来评价人行道的服务水平。
此方法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但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3.可达性评估:可达性评估是将人行道周边设施到达时间作为指标。
评估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方法主要是评估周边设施到达时间的长短,评估结果较为客观,但是考虑到周边设施的种类和密度不受控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可能受到影响。
4.现场测量法:现场测量法是采取人工测量的方法在现场进行人行道服务水平的评估。
安全过马路活动评析
安全过马路活动评析
安全过马路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它通过模拟现实交通环境,帮助儿童和成人学习正确的过马路技巧和交通规则。
以下是对此活动的评析:
1. 教育效果:安全过马路活动能够让参与者通过亲自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这种直接参与的教育方式可以增加参与者对安全过马路的重视程度,并提高他们在实际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2. 相关主题:安全过马路活动通常会涉及到交通规则、红绿灯的使用、识别马路标志和标线等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与交通安全直接相关的,能够帮助参与者了解正确的过马路方法和安全行为准则。
3. 参与者:安全过马路活动通常面向儿童和家长,因为儿童是交通事故的高风险群体。
活动的参与者通常是学生、家长和教师。
家长和教师的参与不仅能够提供对儿童的引导和监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和培养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4. 方法和工具:安全过马路活动通常会在模拟的交通场景中进行,例如在学校或街头设置仿真的斑马线、红绿灯、信号灯等。
参与者会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过马路的情境,学习正确的过马路方法和行为规范。
5. 安全保障:在进行安全过马路活动时,需要确保参与者的人
身安全。
活动场地应该设立严格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设置标志、指示牌、引导员等,以确保道路的畅通和参与者的安全。
总的来说,安全过马路活动是一种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帮助参与者掌握正确的过马路方法和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习惯。
这种活动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人安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行人过街运动状态研究
关于行人交通流的研究行人交通流相关概念行人过街速度:行人过街速度因人而异,同时也与行人的生理状况以及心理状况有关。
接近百分之九十的行人的过街速度为1.2米每秒。
行人设施的设置标准也按1.2米每秒设计。
根据调查,男性中青年的步行速度最高,速度平均值能够达到1.28米每秒。
其次是女性中青年,速度平均值能够达到1.0米每秒。
最低的是女性老年人,速度仅有0.83米每秒行人穿过人行横道时候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当只有一个行人单独过街时,其平均速度为1.4米每秒左右,比一般道路的速度要高。
而当两人携手通过的时候速度稍微会下降,同姓的人数越多速度就越慢。
同时步行速度也与信号灯的显示有关,当绿灯正在闪烁的时候,行人会自发地增加自己的步行速度,快速过街。
如果行人的心理比较迫切,有明确的目的,他们的过节速度也会相应地增加。
道路上行人的速度,密度以及流量具有线性关系Q=K*V其中:Q是单位时间内单位人行道宽度内通过的行人数量(人/分钟/米)V是行人每分钟步行距离(米/分钟)K是单位面积行人数量(人/分钟)可以发现,行人密度与行人速度具有负相关关系。
行人占有空间:道路上行人密度的倒数,表示每平方米的行人数量。
行人运动状态及运动空间分析机动车与行人的运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就是行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和距离内变化自己的意志以及运动状态,而机动车由于惯性以及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关系,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距离。
因此,机动车驾驶员在过路口的时候会比较留意路口状况以及行人动态随时采取措施。
而行人在心理上则会依赖驾驶员的这种心态以及自己可以随时变更运动状态的优势,在过街的时候往往疏于安全。
当行人过街时,他们处于运动的状态。
运动的区域内行人所需要的空间要比静止等待时的区域要大,同时随着行人运动速度的增加,需要的空间也就越大,单个行人的基本行走宽度为0.75m。
当行人需要携带物品时,其所需的运动空间也就越大。
行人运动时所需的面积大小约取0.6*0.8m,正常过街时,由于每个人对身边陌生人的警惕心理及安全距离,个人行走所需的最低空间约为0.4m*0.6m(女性所需的空间比男性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