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章 第2节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落实精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一章第2节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案导学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_核__聚__变__反应。
(3)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
波长范围
0.1__5_~__4_._0_微米之间
分区
A区
B区
C区
栏
紫外区 可__见___光__区_ _红___外__区__
目
链
接 (4) 对 地 球 的 影 响 : 为 地 球 提 供 光 和 热 ; 维 持 着 地 表
栏 目 链 接 1.太阳系。
(1)组成。
由太阳、八__颗__行__星__及其卫星、矮行星(冥王星等)、太阳系 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学案导学
(2)八大行星分类。
①类地行星:A___水__星___、B金星、C___地__球___、D火星。
②巨行星:E__木__星____、F土星。 栏
__温__度____ , 为 地 球 上 的 __水______ 循 环 、 ___大__气___ 运 动 和 __生__物____的活动提供了能量,影响着地__理__环__境__的基本特征。
学案导学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栏 目 链 接
学案导学
(1) 太 阳 大 气 层 的 结 构 : A___光__球___ 层 , B_色__球___ 层 , C__日__冕____层。
学案导学
(4)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代码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A __横__波____ __较__慢____ __固__体____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
B
_纵___波____
__较__快____
固体、液体和 气体
过物质的性质而变 化
栏
目
2.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一、课标呈现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宇宙中的地球1.主要天体:宇宙是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判读依据: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须是宇宙间的物质;非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
有自然天体,也有人造天体,如宇宙中的空间站。
3.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下所示的天体系统。
知识点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5)不利影响(如过强的太阳辐射、紫外线等对人和生物的危害等)。
1.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珥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2)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3)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4)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夜间肉眼可见);(5)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知识点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当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液态水的存在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致使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产生水汽并通过火山活动等形式逸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汇聚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原始海洋1.化石与地层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
高考地理总复习_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 分是___氧_____和氮。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__续__但__不__规__则__的圈层。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__存__环___境_的总称,占有 _大__气__圈___的底部、__水__圈____的全部和_岩__石__圈___的上部。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C层的为___黑__子___,B层的为 __耀__斑____,其周期约为____1_1___年。
(3)主要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_电__离__层___,影响地球上的 _无__线__电__短__波__通___信__。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_磁__暴_____”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__极__地__区__的高空大气,产生 “_极__光_____”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
知识点二
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在图上绘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2)八颗行星的排序: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 是A__水__星____、B__金__星____、C___地__球___、D__火__星____、E木星、 F土星、G_天__王__星___、H海王星。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_同__向__性___、__共__面__性__、 _近__圆__性___。
(4)小行星带位于____火____星和____木____星轨道之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适宜的__温__度____条件; 适于生物呼吸的______大__气;______液__态的水存在。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与①② 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2讲 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B. 负相关 C. 无任何关系
D. 成正比
答案:1.B 2.D 3.B
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活动的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第1题,太阳黑子出现在光 球层。第2题,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第3题,据图可以判断出黑子数量 与汛期降水量基本呈负相关关系。
注意:尽管太阳辐射量大体具有随纬度增高而减小的分布规律,但全球年太 阳辐射量的最大值并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而是出现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 区及青藏高原地区。这是由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 气流,多云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而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 气候干燥,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突 破 技 能
感 悟 高 考
目录
答案: 3. D 4. D
解析:本题组考查本题组考查光合有效辐射及其影响因素。第3题,如仅考 虑光合有效辐射,PAR值数据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农业生产潜力越大。读 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PAR值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第4题,读图 可知,甲地为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加上盆地地形影响,降水 丰富,云雨天较多,PAR值较小;乙区域位于河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 候,降水少,云雨天少,日照时间长,PAR值较大。
A.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 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C. 太阳黑子数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 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2.图中黑子相邻峰值之间经历的周期大约为( )
A. 22年
B. 16年
C. 9年
D. 11年
3.有关图示黑子数变化和汛期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正相关
2.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1)全球年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 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但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如下图所 示(注:图中的横剖面表示的是某一时间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情况,纵剖面 表示的是某一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 地理课标版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地理课标版Ⅰ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中图版必修1
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地震波的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
(重点)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重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
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确定两个界面(C为莫霍面,D为古登堡面)。
2.圈层划分(1)地壳(C以上):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
(2)地幔(E+F):E上部存在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H+G):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
(4)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组成。
1.大气圈(1)概念:指环绕地球的气体层,其下部的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
(2)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3)大气上界:2_000~3_000千米。
2.水圈(1)概念: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的不规则圈层。
(2)组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3)主体:海洋水。
(4)淡水主要储存:南北极和高山地区冰川中。
3.生物圈(1)组成: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
(2)范围: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存在于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3)核心部分:地面以上100米至水面以下200米。
(4)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圈层。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35千米处有明显变化。
( )(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 )(3)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三部分。
( )(4)生物圈包括水圈和大气圈的全部。
( )(5)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B.岩石圈上部C.地壳下部D.软流层[提示](1)×大陆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平均35千米处有明显变化。
(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3)×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4)×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5)D [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PAR强度与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则图中数值越大的区域,太阳辐射 量也越大
年平均PAR(光合有效辐射) 强度的空间分布图
解题思路 运用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结合图示①地具体地理条 件➡分析、组织答案。
信息解读
答案 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
因素:天气多变。
方法2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方法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地势
天气
日照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 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
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 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 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
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
射总量
获得太阳辐射多
,固体杂质、水汽少
辐射多
2.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及成因图示
注意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 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 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的存在。
(3)太阳辐射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类型
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 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
扰乱地球上空③ 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爆发→电磁波 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前预习一、宇宙的特征1.物质性:宇宙是由________、星云、_________、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____________、相互绕转,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特别注意判断宇宙中的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有两个标准:一是它必须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它必须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上的某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_____________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________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______________上(3)结构特征:与其他__________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______________。
(2)对地球的影响直接提供_______________能量来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水、__________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活动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类型的分布(2)对地球的影响①电离层:扰动电离层,影响_____________通信。
②磁场: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空大气: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______”现象。
④自然灾害: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_________、______等。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 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①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______ 较_____ 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______ 较______ 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①界面C:___________,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二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含解析)
第二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1)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1)八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2.特殊性——存在生命分析地球上的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所示:(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太阳系—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中年,状态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八颗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①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热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②动力来源: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①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 层的黑子,B 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名称
概念
笼罩着地球外部的气体圈 大气圈
层
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 水圈
水体的总称
据此,完成1~2题。
1.确定“洪山鱼”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是( )
A.地层的新老关系
B.地层的层理结构
C.地层中所含化石
D.地层中矿产分布
2.鱼类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宙
D.新生代
解析:第1题,地层中的化石是确定地层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故选C。第 2题,古生代是鱼类等海洋脊椎动物出现和盛行的时期,A正确;中生代的代表性 动物是恐龙等陆生爬行动物,B错误;元古宙还没有鱼类这种脊椎动物,C错误; 新生代哺乳动物和鸟类是代表性动物,D错误。
(2)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
(2022·福建三明期末检测)2022年4月6日7时50分在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1级
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8.22度,东经105.03度。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在(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发生地震时,在不同场景防震措施采取得当的是( )
组成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 气和氧气 主体是海洋,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冰 川等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1.图解地球的内部圈层——两“面”三“层”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 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开卷速查(二)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开卷速查(二)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 分)月球、金星、木星按照各自的轨迹不停地运动,有时会形成“双星拱月”的形态,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读右图完成1〜2题。
1 .图中奇观形成时,太阳、地球、月球、金星、木星位置大致符合下图中的()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双星拱月”是金星、木星在不同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所致②月球、金星和木星是夜空中较明亮的天体③金星离地球较近,木星体积大④“双星拱月”是金星、木星在同一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速度不同所致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由地球的位置可判断金星和木星的位置,只有B图中金星和木星的位置正确。
第2题,在太阳系中,行星公转具有近圆性、同向性、共面性特点,由于各行星公转速度不同,可能组成不同的图案;金星离地球较近,木星体积大;月球、金星和木星是夜空中较亮的天体。
答案:1.B 2.B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并传回图像。
读地球和月球数据,完成第3题。
3.(2014 •北京石景山一模)从材料中反映出,月球缺少生机的主要原因与条件对应正确的是()①体积、质量较小一一没有大气层②月球离太阳较远一一气温较低③月球自转周期长昼夜温差大④月球上温度过高----- 无液态水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现象的条件包括:距离太阳的位置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从而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中,从而有合适大气层;温度适宜而具有液态水。
运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结合表中月球信息分析即可。
答案:C(2014 •东北四校联考)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4〜5题。
4.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①纬度低②距海远,降水少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 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解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自然地理
第二节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1.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B.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 )
①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②M星球上是否有水③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M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⑤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A.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2.(2012·洛阳模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
据此完成(1)~(2)题。
(1)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①大气环流②石油、天然气资源③火山爆发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
A.abc B.bca
C.cba D.bac
4.(2012·广东卷)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5.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
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
据此完成(1)~(2)题。
表1
表2
(1))
A.冬春季的南坡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D.夏秋季的北坡
(2)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D.植被覆盖率
6.(2012·淄博模拟卷)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
A.A处B.B处
C.C处D.A处和C处
(2)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B.挪威、芬兰
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
7.新华网广州2月16日电据广州地震局消息,北京时间2012年2月16日2时34分,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3 km。
据了解,河源市、惠州市、东莞市、广州市、深圳市、梅州市均有震感。
读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1)~(2)题。
(1)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 )
A.横波和纵波增速B.横波和纵波都减速
C.横波加速、纵波减速 D.横波减速、纵波加速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B表示的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故又叫岩石圈
B.水循环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运动
C.A所代表的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地壳的表面
二、综合题
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__,轨道离地球最近的是__________。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__轨道之间。
(3)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
请在图中地球的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来。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
2.(2012·静安调研)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
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分析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
(1)据表分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至日的北极较冬至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______________卡/厘米2·日,从日地距离和下垫面两个方面简析其原因。
(3)由下图可知,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原因。
(4)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简述其原因。
一、选择题
1.解析:(1)小行星带位于M(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2)一个天体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主要看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是否满足。
答案:(1)B (2)A
2.解析:(1)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它属于银河系。
它的公转轨道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它是一颗类地行星。
(2)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石油和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1)C (2)A
3.解析: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答案:C
4.解析: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答案:D
5.解析:(1)读两表格数据可对比分析。
表1中随着坡度增加,1月、4月气温降低幅度明显,因此降低幅度最大的是冬春季的北坡。
(2)读表格中数据,不同的月份平均日最高气温差别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角。
答案:(1)C (2)B
6.解析:(1)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层。
(2)闯入地球大气的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会奔向地球两极,因此地球上高纬度地区可见极光。
挪威和芬兰的纬度高,最有可能看到极光现象。
答案:(1)C (2)B
7.(1)B (2)C
二、综合题
1.答案:(1)水星金星
(2)火星木星
(3)西东图略(逆时针方向)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2.解析:(1)春分日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表格中判断即可。
(2)夏至日的北极较冬至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差异读表格计算得出,与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关,本题从日地距离和下垫面两个方面来分析。
(3)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与影响太阳辐射的云量多少有关。
(4)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大气稀薄,得到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主要原因是大气的热源是地面,由于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造成的。
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
(2)73 从日地距离看,夏至日时,地球处于绕日公转的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冬至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
从下垫面性质看,北极地区是海洋,上空水汽多,云量大;而南极是大陆。
(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
(4)我国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大;但由于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