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制造及供应链调查总结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及供应链调查总结报告
一、采购管理
1、组织架构
公司直管物资科、仓库,物资科负责标准件(配套件)的采购及物资的存储。生产科负责协作件的委外安排及协调。各科室人员情况如下:
2、体系建设
供应链体系建设基本未开展,只是当初凭经验建立了买卖关系,因资金不能保证,除正规大公司或外资企业外,未与供应商签订任何合同。供应商档案不建全,无具体地址、法人、企业全称等。
3、采购管理
物资科4人主要负责业务的管理,供应商发展规划、商务、采购成本管理由总经理负责。由于对供应商的资金支付不及时,供应商的绩效管理基本未开展,只是对三包件进行了索赔。
4、计划管理
采购订单由物资科负责下发,但执行情况未跟踪,执行效果较差,因此制造、仓库等相关人员根据以往经验提报需求,瓶颈件多提报,供货相对及时的则按计划量提报。造成现场部分零部件积压较多。目前部分件库存达到700台套,一部分件还不到100台套。
5、采购成本管理
采购成本管理基本由总经理控制,由总经理负责商务洽谈,物资科只负责执行。单台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只掌握在总经理与技术副总和物资科张士明(张剑波父亲)手里。
6、采购系统(SRM)管理
在用友系统中集成,目前未应用,首先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同时物资科反馈人员太少,台套明细不建全,物料代码没有,系统无法使用。
7、物流管理
目前还只是实施了物次的收、发、存职能,未针对模块化生产接近化存放,同时厂内、供应商物流未做规划。现参焊件物流距离较远,效率较低,现场较拥挤;车间内部、仓库内存放零部件较多,较拥挤,部分成品存放于户外,如机架、脱谷室存放于两厂区中间的路边,一部分护罩件存放于车间外侧,车间领用随意性大,损失无法查证!
物流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未开展。
二、制造管理
1、组织架构
公司总经理直管生产,下设生产科、总装一车间,总装二车间、焊接车间、钣金车间、金工车间。属典型的私营扁平结构。
生产环节现有154人,生产科现有3人,其中一名副科长兼管开发车间(试制)。各车间
2、订单管理
未建立订单计划管理体系,营销提报月度需求计划,生产科根据月度计划口头安排车间按月度计划组织生产。日生产计划是根据零部件情况由生产科安排、协调。由于计划体系未建立,营销计划调整较随意,与生产科的信息也全部是口头,并未建立追溯与考核机制。
3、制造成本管理
制造部制定了各零部件制造价格,整机制造成本由各部分相加再加上动力、房租费、费用等即得出制造成本,涂装车间采取承包制,管理相对较简单。车间根据工价及工作量自主决定车是用人数量,以保证每个员工的收益。(工价表附后)
4、设备管理
无专职管理设备的部门,设备的日常管理、保养、维护、小修全部由车间负责,大修由生产科安排厂家维修。设备等固定资产明细附后。
5、安全管理
未开展相关工作,也无相应管理人员。车间存在安全隐患较多。消防通道堵塞,消防栓大部分被存货堵住;车间特种作业人员无相关防护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无开展。
6、环保管理
无环保措施,酸液直接排放,存在隐患,相关部门检查时,涂装停线,躲避检查。
环保体系建设、环保制度未开展。
7、现场改善
无相关人员,未做相关现场改善事宜。
三、质量管理
1、组织架构
公司直管质检科,质检现有人员15人,其中焊接检验2人,金工1人,钣金1人,外协检验3人,装配检验7人,整车发货检验1人。
2、质量体系管理
质量体系管理未开展,也无相应策划人员。程序文件、检验卡、质量改善无。计量、理化工作未开展,零部件理化检验能力无,操作工具无计量手段。
3、产品质量认证
未做相应策划。
4、进货质量管理
目前只开展了零部件尺寸检验,配套件、热处理件、无相应检测能力。只能以市场验证才能发现零部件的不合格,造成一定的质量风险。
5、过程质量控制
过程控制由于无装配图,装配质量以车间工人及质量控制人员的经验为主,无技术依据。
6、供应商质量管理
以进货检验控制与苛刻的考核(无相关制度,凭总经理安排为主)为手段的控制方式,与供应商的共同策划质量的能力不具备,也未对供应商的质量提升进行规划。
7、售后质量
无相关指标控制,服务人员服务结束后,由三包科汇总质量问题,反馈至技术科,由技术科负责商改,无相关商改的计划或方案。
大制造组:孙永久
201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