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锁记》有感精选范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金锁记》有感精选范文5篇
《金锁记》这篇小说是记录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初旧上海女子身上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金锁记》有感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金锁记》有感1
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书籍乃储积智慧之不灭明灯。
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
趁着暑假还未结束,我在新华书店挑选了好几本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本书——《金锁记》(《怨女》)。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
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
后作者又将《金锁记》做了修改,重命名为《怨女》。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悲惨一生。
这个女人就是曹七巧,原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后来却被她一心想要攀附大户人家的大哥卖给了姜家,做了二少爷的姨太太。
可她的丈夫却有软骨症,根本满足不了一个正常女人该有的被爱需要。
再加上旁人对她的冷嘲热讽,老太太对她的利诱,季泽对她的欺骗,妯娌对她的轻蔑和下人对她的冷漠都硬生生地将她了一个自私、刻薄、乖戾的“疯子”。
至此伤害到了所有人,所有人都成了牺牲者。
曹七巧给我了极大的震撼:一个原本活泼辣妹的人随着身边的环境变化成了一个自私、刻薄、乖戾的人。
可怜的七巧,做了一个怨女!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身边的环境可以改变人性,和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一切!
读《金锁记》有感2
不得不说,张爱玲的文字是极富感染力和代入感的,初读《金锁记》,便深深地为之沉迷、欲罢不能。
以前,我以为自己是极没有文学上的一点点爱好的,翻阅民国才女萧红的《呼兰河传》已经几个星期有余,薄薄的一本册子老是无法一鼓作气地看完它,对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也是逼着自己努力地把它看完,最后也都是不了了之,直到遇到了张爱玲,我才知道自己的真正爱好所在。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到真的拿来自己读时却老是读不下去,今天,我找到了答案。
去看自己真正想看的而不是别人推荐的,文学需要的是共鸣,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然后享受在其中。
于我而言,张爱玲的作品能够吸引我打动我,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心灵的触动吧。
《金锁记》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讲的是一个被金子的枷锁牢牢锁住30年的七巧的故事。
这是一个十分可悲又极其可怜的妇女,她牺牲了自己的前半辈子,为了金子,她嫁给了一个她从来就不爱的残疾少爷。
又在后半辈子亲手用他沉重的金枷锁劈杀了许多人,包括她的儿女。
对于七巧,我对她的憎恶是多于同情的。
她不会允许别人有半点机会来骗取她的金子,因此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也把儿子长白、女儿长安的幸福葬送。
这是一个积极变态而极度疯狂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守在家里,竟然让他吸大烟,女儿得了病不请医生而让大烟来减轻其痛苦。
这样的一个人简直不配为人父母。
她自己没有修养、性情放荡一生为人所不齿,却活生生的女儿培养成了另外一个自己。
她用一张刺刀般利嘴和匕首一般刺人的声音毁了一个又一个个的人。
儿媳芝寿、女儿长安…哪一个不是在她的尖酸刻薄、无事生非而又藏不住事的嘴中逐渐走向死亡,不死也送了半条命。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她是一点也不懂得,自己得不到的幸福她似乎想让全天下人都别想拥有它。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三十年前的人也已经死了,可是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
小说的最后弥漫着悲剧的气氛,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可想而知悲剧还将继续,还会有更多的人在黄金的枷锁中丧命。
读《金锁记》有感3
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将《金锁记》看完。
心情很低落,一个下午的时间才差不多缓过来。
明明心里很痛恨曹七巧,但又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怨不起来。
也许这才是张爱玲的高明之处。
她笔下的曹七巧活得太通透了。
一、直击人性。
曹七巧之所以这么令人讨厌,就是因为别人在她眼里,就跟透明一样。
比如她第一次出场,与妯娌的戏。
轻轻几句话,就可以将周边的人打击了个遍。
特别是三奶奶的养了多年的指甲,她轻轻几句话就让三奶奶的指甲折了个断。
三奶奶的气还没得发泄,只能打落牙齿连着血往里咽。
除了对三奶奶的这场戏外,她对自己的儿媳妇也不放过。
好好一个儿媳妇,就因为嘴唇厚了点,就讽刺儿媳妇说切碎了可以满一整盘。
非常的毒辣。
包括她对自己的女儿的意中人也是这样。
才一见面,别的话不说,就说自己的女儿抽鸦片。
一句话就将女儿意中人对中国女性的美好幻想击得粉碎。
曹七巧的嘴跟她的名字真的一样。
无一处不巧,而这种巧是以揭露别人伤疤之后,痛了被人,自己也没好受到哪里去为代价。
许是跟别的大家闺秀不一样,毕竟还未出阁时,她就在麻油店站台。
商人的眼睛总是格外毒辣些。
曹七巧也是一样。
她总有办法三言两语就把你最深处的伤疤揭开来,供大家观赏娱乐,而你拿她一点办法没有。
那种我说不过你,又拿你没办法的那种恨恨又不甘的心情,相信她周边的人都体会过了。
还蛮同情她周边的人。
怪不得小姑子因为她就要死要活,她两个儿媳妇因为她早逝,她女儿因为她放弃上学,放弃爱情。
二、自作自受。
曹七巧原本不是这样的性格,就是嫁个了个病唠的丈夫,周边人因为她身份卑微对她的鄙视等等,日积月累形成了这样人见人恨的性格。
她的尖锐无不是保护自己的一种伪装。
她嘴巴再怎么坏,但心里终究是软的。
比如她每次给她哥的贴己都只多不少。
但即使再怎么想同情她。
但是她对别人的伤害终究是造成了。
不管她是当时制度的牺牲品也好,是她对这社会反抗的方式也罢。
她的坏嘴终究害了很多人。
不管再怎么给她找借口,她对别人的伤害终究弥补不了。
所以我还是想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她自作
自受。
虽然嫁给曹家非她本意,但是环境已经是这样,她为什么不能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也许我的想法很天真。
如果她不用这样的方式,也许她儿媳妇、她女儿的下场就是她的下场。
三、恨到极致反而恨不起来的人
曹七巧有一点,是大部分人都不如的,那就是周边的人都恨她,也许正因为这样,世上就只一个曹七巧。
即使到她临死的那一刻,她也始终清醒地知道,她身边的人恨她。
她的妯娌、她的女佣、她爱的人,甚至她的儿子,她的女儿,她都明镜似的知道她们恨她。
但即使这样,她也不在乎。
她活得特别自我。
我不好过,你们也别好过。
死的那一刻,她在想,原来她也年轻过,她也漂亮过、她也单纯看。
她甚至在想,如果她的丈夫不是曹家的病恹恹的二儿子,哪怕是个屠夫,她的一生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只此一句,她生前再多的坏,似乎也变得轻飘飘起来。
也许,人终究是善忘的。
对于恶人的善念,我们总觉得弥足珍贵,而很容易就忘了她的恶。
之于曹七巧,说她恶觉得太过了点,而如果不说她恶,又觉得她的坏实在是伤人至深,不以恶不足以概括。
她就是一个扭曲的可恨又可怜的人!
读《金锁记》有感4
这本书听说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从来就没有认真读过。
这次一拜读,倒是对张爱玲油然而生许多喜爱和敬仰。
说起来真是好笑,初看文题,竟误以为是写一把金锁的奇遇记。
看完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