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22章
财政学全套完整课件ppt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实现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调节经济运行等。
2024/1/29
9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2024/1/29
财政支出规模
衡量财政支出总量的指标,反映政府 活动的范围和力度。
财政支出结构
各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关系,反 映政府活动的方向和重点。
10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
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选择净效益 最大的项目。
调整建议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效果,提出以下调 整建议: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 领域投入;二是完善税收政策,减轻企业负 担;三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债务 风险;四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
金使用效率。
2024/1/29
27
06
财政学前沿问题探讨
2024/1/29
28
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途径
2024/1/29
15
国际税收管辖权与避免双重征税方法
2024/1/29
国际税收管辖权
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该国政府对哪些人征税以及征什么税等方面。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主权的行使又往往体现在税收方面。
避免双重征税方法
包括免税法、抵免法、扣除法和减税法等。其中,免税法指一国政府单方面放弃对本国 纳税人国外所得的征税权利;抵免法指一国政府对其居民国外所得所负有的国外税收债 务给予抵免;扣除法指一国政府允许本国居民从国外所得中扣除一定数额的费用或免税
22
05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2024/1/29
23
财政政策类型和工具选择
财政政策类型
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 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 政策。
财政学陈共版全套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
(二)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的重要意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 度的几点理由: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 机制的失灵。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 定器”的作用。
(different tax expenditure categories )
三、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the budgetary control of the tax expenditure )
第三节 税收支出
一、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支出的概念 (二)税收支出分类
第三节 税收支出
税收支出分类
1.照顾性税收支出 2.刺激性税收支出
第三节 税收支出
二、税收支出的形式
1.税收豁免
2.纳税扣除
3.税收抵免
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
6.盈亏相抵
7.加速折旧
8. 退税
第三节 税收支出
三、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税收支出预算控制常用的三种类型:
1.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 2.建立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 3.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现收现付制 财政补贴 节俭基金型社会保障制度 财政贴息 税收支出 税收豁免 纳税扣除 税收抵免 优惠税率 延期纳税 盈亏相抵 加速折旧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1.简述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2.简述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3.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4.试述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
财政学(西安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
财政学(西安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新市场财政学”理论是西方财政学的一个流派。
()A:错 B:对答案:错2.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A:对 B:错答案:对3.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
()A:错 B:对答案:对4.财政学涉及的基本原理是国家与社会的财政关系原理以及国家内部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原理。
()A:错 B:对答案:对5.财政收入就是财政资金的来源。
()A:对 B:错答案:对6.现代财政学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趋势。
()A:对 B:错答案:对7.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是说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社会学领域。
()A:对 B:错答案:错8.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坎南。
()A:对 B:错答案:对9.任何管理,解决的都是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管理的整体组织框架,即管理体制,另一个问题就是管理的实施顺序,即管理程序。
()A:对 B:错答案:对10.国有企业财务是构成财政学科体系的一部分。
()A:对 B:错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财政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A:对 B:错答案:错2.有了财政现象就有了财政概念()。
A:错 B:对答案:错3.财政在我们国家是一外来语()。
A:错 B:对答案:对4.“财政”一词最早于13—15世纪出现在英文中。
()A:对 B:错答案:错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国家 B:企业 C:家庭 D:社会团体与组织答案:国家6.国家政治权力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是( )。
A:公债 B:工资 C:税收 D:上缴国有资产收益答案:税收7.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可概括为:( )。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灵活性、无偿性、固定性 C: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D:取之于民,用之于己答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8.迄今为止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及由此决定的国家类型不同,财政经历了()。
A:原始社会财政 B: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C:奴隶制国家财政 D: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E:封建制国家财政答案: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奴隶制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9.公共财政是( )。
【密训资料】财政学(11页)
财政学目录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3)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 (4)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 (5)第四章财政收入总论 (6)第五章税收原理 (7)第六章税收制度 (8)第七章国债 (9)第八章政府预算 (10)第九章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11)第十章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 (12)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知识点内容第一节 1.列入国家预算支出的支农资金包括:(1)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支出(2)农林购买性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3)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5)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 2.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分为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
3.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属于购买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消费性支出。
4.政府投资的特点有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5.影响国防支出水平的因素:第一,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国际局势的变化情况。
第三,国家主权范围。
第四,国防目标定位。
第五,国家财力的制约。
6.政府投资的特点有长期性、效益外溢性、非营利性、基础性。
7.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公检法司支出、外交外事支出和武装警察部队支出。
8.基础设施的特点包括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自然垄断性、回收慢、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
9.政府投资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商品或准公共物品。
10.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与推广、农村教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11.定员定额管理是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管理的基础工作。
12.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越高,人员需求量就越是少,有关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就小,所以有关行政管理支出规模与行政人员工作效率的高低成反比。
13.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包括:(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3)就业创造标准。
财政学第七版目录
财政学第七版目录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概念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财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第二节政府和市场关系--财政学的基本问题学习财政学为什么从政府和市场关系说起?/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第三节财政职能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生产/公共定价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公共选择理论简介/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财政监督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我国现行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我国现行支出经济分类/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一般趋势/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第四章经常性支出第一节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经济属性/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第二节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的经济属性/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第三节社会保险支出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和重要社会意义/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的对照/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第五章I财政投资性支出第一节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投资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第六章转移性支出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第八章税收原理。
《财政学》邓子基林致远第三版
• 纯私人部门经济的运行
商品运动过程(图中实线部分) 货币运动过程(图中虚线部分)
12
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家 庭 支出
资源 收入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收入 企 业 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支出
生产投入
图1-2 纯粹私人部门经济的运行
图 1-1 纯粹私人部门经济循环图
13
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 混合经济的运行(图1-3) • 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23
第2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2.1 效率
经济活动的目的:增进社会福利 评价社会福利的基本准则
• 效率 • 公平
社会福利是效率与公平的函数
• 效率问题:如何生产出尽可能多的能给社会成员 带来最大满足的产品和服务; • 公平问题:产品和服务如何在社会成员间恰当分 配。
2.1.1 效率
LK LK
=
( 3 )、边际转换率可表示为两种商品 F 和 C 的边际成本之比即 MC / MC 。而在完全竞争下,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都是在价格等 于边际成本之处。即,因此就有
F C
MRTFC MCF / MCC PF / P C MRSFC
公平的作用
公平的作用 比较图中的 E1 点和
衣 服 (C)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b ●
●
无差异曲线
描述能给消费者带 来相同效用水平的 不同产品组合
O
f
●
c d ● e
U1 U2
U3
●
大 米 (F)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 表示在效用水平不变下,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 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产品的消费量。
财政学(第六版)陈共编辑课后答案
财政学(第六版)陈共编辑课后答案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
有些公共物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他性,但有时排除成本太高,因而经济上不可行。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10.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
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具备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最佳状态。
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标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状态,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
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学》第四版(陈共)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x
财政学学习指导目录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 (4)财政职能 (8)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 (12)财政支岀效益分析 (17)购买性支出 (22)转移性支出 (27)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 (33)税收原理 (36)税收制度 (44)国有资产收益 (49)第| 一章国债 (54)第十二章财政决策 (59)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6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 (72)笫十五章财政政策 (75)第一章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单选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Z为(C) A市场过程B现代生产C市场经济D社会经济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A)A外部效应B外部作用C经济作用D经济活动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B)A要素市场B企业C商品市场D社会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B)A公共商品B公共产品C公共服务D社会产品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D)A社会B银行C税收D政府二,多选:1,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ABD)A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B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C强制干预微观经济立体的活动D实施宏观调控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ACD)A内部性B外部性C垄断性D政治性3,公共产品特征(BC)A非盈利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垄断性4,财政的要索(ABCD)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B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C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D财政分配的口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5,公共财政的特征(ABCD)A公共性B非盈利性C法治性D民主性6,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ABCD)A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B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转移C生产者和消费者具冇完全信息D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三,简答1,什么是市场失灵及市场失灵的表现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依靠口身的力量进行调节,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状态•但是,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木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口身所无法克服的a有缺陷,一般统成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而: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不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成木费用支出或从屮分享好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冇公共消费或集体受益的物品与劳务•诸如国防,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共环境保护等,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垄断•当某一行业的产量达到相对较高的规模时,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从而就会形成垄断.不完全市场•在现实的市场体系屮,有些环节带有明显的残缺特征•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以下市场领域: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互补市场.不完全信息•但从现实看,尽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a己所需的信息,却无法得到完全足够的信息.收入分配不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和影响,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同吋,也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劳动能力等冇所不同,使得利润,工资等收入并不能完全取决于竞争条件卜•的要素价格.结果,经济效率越高,往往伴随着越不公平的分配.显然,这是市场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的.宏观经济的失衡•山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总是在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关系中循环发展的.2,公共产品的分类及其提供方式答:根据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将公共产品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由于公共产品的性质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也不一样•其基本原则是: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则要同时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共同提供.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对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如果由市场捉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待他人去购买,自己则免费搭车.在这种情况下,公共产品提供不能由私人去完成,而只能作为政府的责任•対于许多准公共产品而言,采取由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协同提供的方式则更加切实口j行的.3,阐述财政的内涵.答:财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形式.对此,我们可做如下理解:财政是一个分配范畴.国家财政是分配环节内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在再分配过程中, 它是一种主要的分配形式.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所谓国家为主体,是指国家在财政分配屮居于主导地位.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在国民收入中既劳动者的必要价值,也包含剩余产品价值•这为财政分配对象的确立提供了基础.财政分配的形式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联系.财政分配采取什么形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有关.财政分配的口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国家拥有两大基木职能,即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就要求通过国家依靠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因此,财政分配就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财政分配的过程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收支来实现.政府预算是国家经过政治和法律程序确定的财政分配规则和标准,是财政进行集中性分配重要标志.4,我国发展公共财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答:(1)发展公共财政的必要性:第一,发展公共财政有利于解决财政职能的混乱现象.我国财政模式必须走出原來的生产建设型模式,积极转向公共财政模式,并按照弥补市场失灵的原则,重新界定财政活动的范围,避免政府及其财政对正常的和正当的市场活动进行干预•这有利于把我国财政建设成功能完整,高效率运行的财政.第二,发展公共财政冇利于促进各个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财政按照公共性方向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财政政策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服务.生产经营如何决策,屈于企业t己的事情,财政所要做的就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企业,只要是合法经营,都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也都是需要鼓励和保护的. 第三,发展公共财政冇利于加快我国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毋庸讳言,在整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完全处于人治的环境z卜••改革开放以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展,财政的人治局而冇所改观,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税收减免的随意化,资金分配的暗箱操作,纳税人对口身权利的漠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阻力,都有待我们通过建立公共财政模式逐步加以解决.⑵发展公共财政的口J能性: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使得财政制度的转变直接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Z上的公共财政的框架Z屮•在这一背景下,吸收,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发展我国公共财政己成为可能. 四,论述:分加阐述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的基本观点,并比较二者的异同.答:(1)国家分配论的基本观点国家分配论是关于国家财政的本质观•它是我国财政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创立并逐步完善的一种财政学说,长期以来,对我国财政理论体系的建立作除了重要贡献•其基木观点包括:财政的产生问题•财政是在出现了国家之后才产生的,国家的存在和实现其自身职能需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但国家口身又不生产.所以,国家就依靠口身的权力,强制的,无偿的占冇一部分社会产品,来满足自身职能的需要•从而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利直接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这就是财政.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财政与国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财政的基本要素.国家是分配主体,社会的剩余产品是分配对象,满足其自身职能是分配目的,至于分配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实物和力役,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是货币形式.财政的本质•分配即为其本质.(2)公共财政论的基本观点公共财政是植根于西方市场经济土壤屮的财政学.财政的起因•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场经济能够依靠口身的力量进行调节,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状态•但是,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木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口身所无法克服的a有缺陷,一般统成为市场失灵.为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必要直接干预,财政作为干预重要手段必要介入其中.财政的对象•财政活动的对象是为市场经济屮的家庭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即广义上的公共产品.财政的目的•公共需要指的是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要•对于具备共同消费性质的公共服务来说,它是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冇效供给的,但以为社会公众所必需,这就需要由非市场的力量,通过非私人经济的活动来提供•由此,满足公共需要的职责是财政活动的口的.财政决策•公共产品的冇效供应是建立在个人效用和偏好的基础之上的,经过选民公决或议会投票程序,将他们各口对于公共产品的欲望和偏好反映出來,从而为政府捉供公共产品的预算决策分析捉供依据•由于个人z间对于公共产品的偏好总或多或少存在着矛盾和偏差,公共选择在公共决策中优为重要.⑶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的比较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既冇区别,也冇共性•首先,国家分配论解答财政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它适用于所有财政的类型•而公共财政论是从财政运行模式或类型的角度解剖财政,具体说是对特定时期或特定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的解答•因此, 两者之间属于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公共财政只是国家财政在特定历史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存在的类型,它不否定国家财政•其次,公共财政论看起来只是给出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形式,没冇像国家分配论那样明确国家对财政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公共财政论强调的重点在于国家与公共利益具有一致性,不能离开国家谈公共财政分配,也不能离开公共需要谈国家作用.公共财政不仅不否定国家的主体地位,而且更加重视国家权力的完整性, 不允许肢解财政分配,分散国家应该统一掌握的必要财力•无疑,这将有助于而非不利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二章财政职能一,单选题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B)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A居民B市场C社会D税收2,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C)A福利最大化B利润最大化C帕累托最优DGDP最大化3,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是指(D)A低失业B高就业C消灭失业D充分就业4,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主要方法是(C)A降低政府开支B提高经济建设资金C降低税收成本D加快资金循环二,多选题1,市场失灵可以分为(ABC)A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B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失灵C市场在监督方面的失灵D市场在宏观方面的失灵2,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两个基木的层次(BC)A工资分配B初始分配C再分配D福利分配3,经济增长用(ABCD)衡量A GNPB GDPC 人均GNP水平D 人均GDP水平4,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是(CD)A赢利准则B守法准则C公平准则D效率准则5,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关系时,应注意(AB)A收入差距的扩大应建立在要素分配的基础上B收入差距要适度C共同富裕D允许非法暴富6,经济稳定包括(ABD)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持续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7,国际收支逆差导致(AC)A该国外汇储备减少B该国外汇储备增加C木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下降D木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上升三,简答:1,亦什么实现或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需要市场和政府的二元机制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自然主要靠市场.因为从总体上说,市场配置是冇效率的,也可以说迄今还没有比市场更有效率的配置机制.然而,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着失灵,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存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难以独善其事,还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來弥补市场的失灵•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卜•资源配置的机制应该是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的二元机制.其屮,市场在其屮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则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补充作用,二者共存互补,共同承担起优化资源配置的责任.2,简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区别.答:收入分配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项内容.所谓经济公平是指在收入分配中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的一种准则.没冇贡献要素,没冇资格参与分配,捉供的要素多,收入多,捉供的要素少,收入少.按这样一种规则进行分配是符合经济公平准则的•所谓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至于什么是社会认口J的收入差距,取决于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标准或道德伦理观念•显然,收入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与收入差距过小乃至平均主义都不是社会公平准则所不能接受的.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是两种不同的公平准则,区别在于二者的着眼点和目的存在明显区别•经济公平着眼于分配的规则或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社会公平着眼于分配的结果,强调收入分配的结果要能为社会所接受;经济公平的目的是分配的效率, 因为只有以按要素贡献为依据进行分配,才能调动人们要素投入的积极性,才有助于捉高效率•而社会公平的目的是要缓解社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孑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3,正确理解充分就业.答:止确理解充分就业的概念,应注意以卜•几点:第一,经济学中的就业,是指一切用t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也就是说,个体经营活动,在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工作以及从事农林牧副渔活动等,均属就业.在我国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只有列入国家招工计划的就业才算就业,这种观念已经过吋,是不正确的;第二,在总人口中总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工作能力的,在法定就业年龄之下与法定就业年龄之上的人11显然屈于没有工作能力者的范畴.因伤残,疾病和其他原因而不能止常工作的人口也应视为无工作能力•这部分人口不是可就业人口,没冇工作不能算作失业;第三,充分就业不是指可就业人口百分之百的就业.因为在有工作能力的人口屮存在一部分因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等原因而不愿意工作,或者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但不主动寻找工作的人口•同时,社会经济结构是在不断调整变化的,与此相应,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在调整就业结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人口暂时脱离工作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之后,这部分人口会重新就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也不断变化,因而在任一时点上,社会总有一部分人处在失业状态•上述的自愿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任何国家或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更不能说明宏观经济运行存在问题•所以,从经济稳定的角度,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Z百的就业,而是指可就业人口实现了比较高的就业比率,例如在95%左右.4,区别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答: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不同的概念.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比壇长的含义要广•它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來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在一般国家的表现就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而制造业,公用事业,金融贸易,建筑业等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随之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程度和社会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简言之,发展是一个通过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概念,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一国要最大程度地提高本国国民的社会经济福利,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更要追求经济发展.5,阐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总体上是一种既统一乂矛圧的关系. 其统一性体现在:一方面,经济公平木身就内含着效率原则,因为按要素贡献分配可以促进人们劳动和投资的积极性,可以促进财富的壇长;另一方面,效率也内含着社会公平原则,因为如果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率的利用和配置,社会财富的增长可以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捉供较大的余地和奠定物质基础.但是,在两者实现过程中,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因为收入分配上差距的拉大,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差距过大,则可能超过低收入阶层的容忍能力,无疑会伤害社会公平的原则.因此,政府在经济方面的责任,就是通过完善经济体制并运用包括财政在内的政策手段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基木协调.四,论述:1,论述财政三职能及其各自的实现方式.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及其实现方式资源配置是指为满足人们的需耍,将冇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1)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确定财政资源占社会整体资源的比重,实现社会资源在民间部门和政府公共部门间的合理配置.(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出结构也就是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如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以及购买性支出内部的配置比例等.(3)合理运用财政投资,税收,补贴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民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未被财政集屮的民间资源的配置原则上属于市场机制作用的范围•当市场本身的配置冇效率时,各种财政政策工具应保持中性,不干扰市场机制的运行•当市场木身的配置效率不高时,可考虑采用非屮性的财政政策手段进行调节,促进民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⑷ 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财政配置的基本工具是税收和财政支出•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就税收而言,主要是降低税收成木•一是要降低税收的超额负担,使税收对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二是要降低税收的征收成本和纳税成本.就财政支出而言,就是要努力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收入分配职能及其实现方式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1)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原则上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屈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英职•⑵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未对牛产过程直接提供要素,因而未参与国民收入的初始分配•其收入要由财政再分配来解决•一方面,要解决职工工资水平问题,即工资水平要适度•另一方面,要解决工资制度的规范问题.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计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捉高工资的透明度.(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通过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开征消费税,选择对奢侈品和贵重消费品课税,可以调节高收入者的实际可支配收入•通过遗产税和赠与税可以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4)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性支出制度.转移性支出制度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针对低收入阶层,老龄人口,失业人口等社会弱势群体•保证这些人口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是财政再分配的责任•在这方面,政府需要依托财政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制度等.经济稳定与发展及其实现方式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实现方式:(1)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作用・”自动稳定器”是指那些能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自动发生作用(即不需政府主动采取行动),而缩小社会总供需差距,缓解经济波动的财政制度的总称•口动稳定器是政府实现经济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 根据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上述口动稳定器的作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对制度设计和实施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同吋,税收和转移支出需求的影响是间接的,乘数效应较小•因此自动稳定器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是冇限的,特别是社会总供需严重失衡和经济剧烈波动时,单靠制度的口动作用更是难以扭转局面.因此,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还要审时度势,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3)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I■办调与配合.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实现经济总量平衡方面互有短比应该相互配合,避免相互制肘和矛盾的情况发生•另外,在国际收支方面,财政政策述应注意与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4)利用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政策手段,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I•办调和高级化•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而临基础”瓶颈”的制约,政府一方而可通过财政扩大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另一方面还可利用税收,补贴等财政杠杆诱导非政府部门对基础产业的资金投入•同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财政应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5)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保证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适度规模,大力提高文教, 科研,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项支岀的增长幅度;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度,为经济增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使经济增长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某些发展屮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2,论述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协调途径.答:公平是与收入分配相联系的概念.公平实际上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种含义.经济公平讲求的是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是市场分配的原则,也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则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效率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效率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包括两种含义:资源的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其中,对个别企业而言,能够实现在一定的资源投入条件下产出最大化或在一定产出前捉下的投入最小化,显然是冇效率的.一般把企业个别生产的效率称之为生产效率•而在给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整个社会资源显然还有一个在各种产詁(或曰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间的合理配置问•这个层面的效率,我们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简称”配置效率”.如。
财政学(第五版)课件: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methods of public goods provision/)
二、公共生产
(public production )
三、公共定价
(public pricing )
《财政学》(第五版)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财政学》(第五版)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1.财政监督流程:检查、调查、建议与反映 2.财政监督方式: (1)日常监督检查 (2)专项监督检查 (3)个案检查
《财政学》(第五版)
专栏:政府决 策失败原因及 其对策
政府决策程序、选举制度和政府失败
集中体现
《财政学》(第五版)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Y
B
30%
A
25%
C
20%
0
70% 75% 80%
z
X
图2-3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财政学》(第五版)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
《财政学》(第五版)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财政学》(第五版)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2024年)财政学课件整理版
国际税收竞争
各国在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展开税收竞争,通过降低税率、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2024/3/26
12
03
政府支出规模、结构 及效应评估
2024/3/26
13
政府支出分类和内容
2024/3/26
政府支出的定义和范围
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花费的资金,包括公共服务和 基础设施建设等。
财政学课件整理版
2024/3/26
1
目 录
2024/3/26
• 财政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税收制度及改革方向 • 政府支出规模、结构及效应评估 •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与实践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地方财政问题与挑战
2
01
财政学基本概念与原 理
2024/3/26
3
财政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2024/3/26
6
财政收入与支出分类
2024/3/26
财政收入分类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 入(如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 )以及债务收入(如国债发行收入等 )。
财政支出分类
财政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社 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 出以及其他支出(如债务利息支出等 )。
7
02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基 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
32
THANK YOU
2024/3/26
33
的趋势。
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
02
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
保障制度完善等。
政府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03
财政学教学大纲
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财政行为和财政制度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财政政策、税收制度、政府预算以及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财政学,学生将能够掌握财政知识,提高对财政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税收制度、政府预算的制定和执行。
3、提高学生分析财政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课程内容1、财政学基础知识:介绍财政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2、财政政策:介绍财政政策的含义、类型、制定和实施,以及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税收制度:介绍税收制度的基本概念、税制类型、税收制度的设计和管理。
4、政府预算:介绍政府预算的基本概念、编制和执行,以及预算对政府和经济的影响。
5、财政管理:介绍财政管理的基本概念、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以及财政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
四、课程评估1、平时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平时作业,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小组讨论表现: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4、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同等学力申硕财政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同等学力申硕财政学考试是为了培养财政学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它注重考核考生对财政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检验考生是否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分析能力及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完整word版财政学复习资料陈共八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为了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产品:概念:公共消费性质的商品或服务。
特征: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为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分类:1. 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如国防和灯塔等, 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
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 拥挤就会出现。
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a. 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
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 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失灵的表现:1. 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
2.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 。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
4. 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财政学(陈共_第七版)课后答案和名词解释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关键词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里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政府干预:虽然市场机制和一体化方式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外部性,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问题,还需要政府更多的积极干预。
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这种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总和,而是共同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
非排他性: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人以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即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为零。
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财政学各章讨论分析题及答案
讨论分析题答案第一章财政学导论请联系实际,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评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政府收支活动现象。
从老百姓的生活小事到国家大事,大量地依靠着政府提供的财力来举办或维持运转,最典型的事例是行政管理、国防、治安、以及司法和执法。
我们手里有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食品、衣服、图书,甚至可以买到住房和汽车,但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由行政管理、国防、治安、以及司法和执法所提供的国土安全和社会秩序,这些与我们百姓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政府不但有支出行为,还有收入行为。
人们的许多活动必须向政府缴纳各种税费,这些税费收入就成为各级政府用于各项活动的经费来源。
例如,就工商企业而言,因为工商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他们不仅享用政府提供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同时也要向政府缴纳各种税款。
居民个人一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同时也是纳税人。
第二章市场、政府与公共财政2002年,南京市下关区一户人家在接受保洁服务时,因所谓的种种原因拒缴应付的费用,令这户人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为了区区每月5元的垃圾费却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这户人家被南京市容部门告上了法庭,这是我国首例“垃圾官司”。
很多人对南京市容部门这一做法不太理解,认为为了每月5元钱,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吗?南京市容部门说出了他们的苦衷,其负责人认为某些市民是在恶意拖欠或拒缴垃圾费。
有关人士介绍,在南京市区500多万人口中,约有90万户居民,按每户每月5元的垃圾费收取,南京市一年收取的居民生活垃圾费为5000多万元,然而南京居民垃圾费的收取率仅为15%左右,这说明还有近50万户南京居民在拖欠或拒缴垃圾费,这50万户居民是潜在被告。
这50万户居民都企图免费搭车。
讨论分析题:谁该给公共产品买单?评析:从这样的官告民的案件中,看出了公共产品的尴尬:谁该给公共产品买单?如果每个南京市民都企图免费搭车,那么南京市容部门将没有足够经费来维持运转,那么也就没有能力来提供保洁服务这一公共产品。
《财政学》第01章课件
编号:__________ 《财政学》第01章课件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财政学》第01章课件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2.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2.2 掌握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2.3 能够运用财政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3.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3.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课件4.2 教材4.4 黑板4.5 粉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5.3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5.4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5.5 课堂互动与讨论六、板书设计6.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6.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6.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7.1 课后习题7.2 案例分析7.3 研究性作业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的改进8.3 学生的反馈与建议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课程推荐9.2 学术研究动态9.3 实践与应用案例分享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1.1 财政的定义1.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1.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2.1 财政学的起源1.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1.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1.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2.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2.1.1 财政的定义2.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2.2 掌握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2.2.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2.2.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2.3 能够运用财政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3.1.1 财政的定义3.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3.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3.2.1 财政学的起源3.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3.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3.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3.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课件4.2 教材4.4 黑板4.5 粉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1.1 情景引入:介绍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2 提出问题:什么是财政?财政有哪些基本形式?5.2 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5.2.1 讲解财政的定义5.2.2 讲解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5.3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5.3.1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5.3.2 介绍财政学的发展历程5.4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5.4.1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5.4.2 阐述财政学的研究方法5.5 课堂互动与讨论5.5.1 讨论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5.5.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6.2 复习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六、板书设计6.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6.1.1 财政的定义6.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6.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6.2.1 财政学的起源6.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6.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6.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6.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7.1 课后习题7.1.1 完成教材后的课后习题7.1.2 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的课后习题 7.2 案例分析7.2.1 分析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7.2.2 分析财政学的发展历程案例7.3 研究性作业7.3.1 针对财政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7.3.2 针对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1.1 学生对财政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8.1.2 学生对财政学起源与发展的掌握程度 8.2 教学方法的改进8.2.1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8.2.2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8.3 学生的反馈与建议8.3.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8.3.2 分析学生的建议并进行改进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课程推荐9.1.1 推荐与财政学相关的课程9.2 学术研究动态9.2.1 介绍财政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9.3 实践与应用案例分享9.3.1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1.1 财政的定义1.1.1.1 财政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通过税收、发行债券等手段筹集资金,并进行支出管理的过程。
财政学 李友元 姜竹 马乃云
财政学李友元姜竹马乃云/著第一章:导论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就属于财政本质方面的问题。
公共财政的特点○1弥补市场失效的财政所谓市场失效或无效领域就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政府介入的只能是市场失效而又需要弥补的部分。
○2公平的财政财政活动要奉行“一视同仁”的原则,包括对一个国家范围内所有的国民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及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3非营利性的财政○4法制化的财政第二章: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与财政第一节: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政府活动正因为人类社会中的资源是稀缺的,才引发出了社会经济中的两个根本问题,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假如资源充分利用程度一定,被使用的资源是否就使用得恰到好处?如何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率”?经济学家认为有两种机制,一是计划机制,二是市场经济。
市场失效市场失效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外溢性、垄断、信息失效、风险与不确定性、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衡等。
公共物品纯粹的公共物品有两个显著的特征:1、消费的非排它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它性,使得公共物品在经济利益上是不可分的,在所有权上是不确定的,所以它无法通过等价交换的形式提供。
外溢性: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自然垄断行业一般有两个特征;1、产品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很大2、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经济学所指的规模收益递增或规模经济并不等同于自然垄断的成本递增。
首先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促进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进步时所引起的成本下降,而自然垄断则是在既定的企业规模基础上增加产量所引起的成本下降。
其次规模经济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规模经济会转化为规模不经济。
社会分配不公:由于生产要素的分配不可能是均等的,有时甚至是极不均等的,竞争过程本身也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对应与可能是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收入分配就可能是不公平的。
宏观经济不稳定:指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x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4-19 2007-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1
第二十二章 对资本的税收
The Taxation of Capital
2007-4-19 2007-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2007-4-19 2007xshtian@ 12
22.2.2. 国债和地方债券的利息
• 投资于省市债券的利息收入是税收豁免的。这包括了市政 为学校建设的融资;以及省政府为公路建设的融资;为区 内某些工业的融资,即通过这类债券的发行筹得款项再贷 给这些工业(作为选址到该区域的条件);或是社区为低 收入群体购房所进行的融资,即贷给他们作为房地产抵押 贷款的利息支付;为私立或省立大学的学生宿舍、体育场 馆或医院所进行的融资。 • 对这类利息进行豁免的初始动机是对省和地方债券利息征 税的相关宪法规定。但是将其扩展到对借款给私人的资金 融资,却可以看作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的补贴。由于许多市 政当局热衷于此类获得中央补贴的方式,以至于近年来对 发行这类税收豁免的债券有了严厉的限制。
2007-4-19 2007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15
22.3.2. 横向公平性与有效性
• 在以上的这些例子中,不乏有一些资产其回报是容易被观察到的,因 而,定义所得并不能成为一个问题,而且税收也能够在相对较低的行 政成本下征收。但是这样做却会带来横向不公平和扭曲经济的问题。 • 譬如,如果养老贡献存入的账户是以个人的名字建立的(又称作为固 定缴款制的计划),完全有可能对某类养老计划征税。但是这样做会 相对其他的养老计划造成不公平性,并且可能会造成扭曲。企业将不 会采取固定缴款制,如果它是惟一被征税的机制。 • 又比如,在对那些个体经营者,相比起那些由企业雇用的有养老计划 的雇员来,税收的公平性要求也要能够向个体经营者提供税收延迟的 养老计划。Keogh计划允许这样做。但是对于那些雇用于没有养老计 划的企业,又当如何呢?对于那些在家的个人的配偶又当如何呢?她 或他是否也应该被认作由该个人雇用的呢,难道对他或她来讲,将钱 省下来用于养老的重要性会不一样吗?因而,IRA诞生了。 • 类似地,事实上不大可能对所有到期资产的币值收益征税,尽管就某 些资产有可能这么做(如可上市交易的证券)。但是仅对这些资产征 税,而对那些非市场化的资产不征税会带来不公平性和扭曲。
2007-4-19 2007-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10
22.1.2.1. 锁定效应 • 实际上资本收益仅仅只有当它实现时才征税给出 了一个重要的扭曲,归咎为锁定效应(Lockedin effect)。由于资本收益仅仅只有在它实现时 才征税,拥有升值证券的个人可能会不情愿将其 售出。他知道如果他售出证券则他必须支出税收。 如果他继续持有这一资产他可以将这一税收的支 付推迟到未来的某个时刻。他的税收负债的现值 会因推迟税收支付而减小。个人因而有诱惑持有 他的证券而不是售出。这归咎为锁定效应。 22.1.2.2. 锁定效应后果的重要性 • 对锁定效应的重要性存在许多的争论。经济咨询 委员会的前主席,Martin Fedstein,声称:这一 效应是那样显著,如果减少资本收益税收,必然 会使得个人售出(他们原本拒绝出售的)证券, 其后果导致政府的岁入事实上会增加。
2007-4-19 2007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11
22.2. 对资本所得的特殊处理
22.2.1. 房产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投资就是房产。这类资产的回报—— 它所提供的住房服务——在美国并没有征税。 • 尽管房产的回报——住房服务或估算的房租——并没有被征税,但是 个人用来购买住房所借的钱(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利息),却是可以抵 扣税收的。事实上,在新的税法下,这是惟一允许抵扣税收的消费者 利益形式。 • 住房还会以更多的方式得到税收优惠:如果个人在至少是同样的价格 下重新购回住房,对户主拥有的住所的资本收益进行征税将会被延迟 (称作为滚动条款);如果个人超过55岁,他仅仅只对超出125000美 元的资本收益征税。 • 由于这些条款的结果,资本收益应税负债仅仅在房屋销售的很小一部 分中出现。 • 无法对房主自住的住房推算出的房租进行征税的原因已经在前面讨论 过了:很难推算出回报到底有多大。但是,这可能不是惟一的原因。 税法反映了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有一种很强的信念,那就是最好让每 个人拥有他们自己的住房(这大概是Jeffersonian的观念,美国应该 是一个只有很少地主的国家)。人们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会感到自己是 这个社会的成员之一,会作为一个建设性的公民(Constructive Citizen)参与社会。这种考虑(以及游说议员支持新家房地产行业) 被认为是在1986年税改法案中保留对住房的有利条款的重要原因。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2007-4-19 2007-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13
22.2.3. 其他特殊的条款
• 还有许多针对特殊资本来源回报的税收条款。在 过去这些年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从这类特殊条 款的受益最大。我们注意到在1986年税改之间的 早期,资本收益仅部分地认作应税所得。因而并 不奇怪,许多行业都试图让其的回报认作为资本 所得。畜牧和木材行业成功了。木材行业1986年 税改后的市值,相对于税改前一年,增加了4亿美 元。 • 即使在新的税法下,某些有利的税收处理给予了 对低收入阶层住房的投资。
2007-4-19 2007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5
22.1.1.1. 加速折旧
表22-1 不同生命周期资产的折旧周期 期望的生命周期 小于5年 5~9 10~15 16~19 20~24 25年或更长 资产被折旧的周期 3 5 7 10 15 20
2007-4-19 2007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3
22.1. 定义来自资本的所得
• 在前面学习美国的所得税收时,注意到存在有定 义“所得”的问题。事实上,在对资本征税时最为 困难的问题就是定义从资本的所得,尤其是,辨 识出该所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在第21章,我 们强调了分时(Timing)的重要性:个人和企业 都会对延迟交税感兴趣。明天支付的1元钱没有今 天支付的1元钱值钱。 • 有关定义所得和确定所得的时间的重要性来自于 确定折旧优惠和对资本收益和养老金利息的税收。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2007-4-19 2007-
14
22.3. 对资本税收复杂性的某些解释
• 22.3.1. 行政管理成本 • 许多资本回报没有被征税或是以一种有利 的方式被征税,其原因是辨识出什么是资 本回报和谁得到了这类回报的成本过高。 • 在确定折旧惠顾中、在房东拥有住房的情 况下对推算回报征税时、在对养老金征税 时,我们曾强调过在对资本收益进行征税 时这些困难的重要性。
2007-4-19 2007-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8
22.1.1.2. 中性的税收
• 为了获得在投资项目选择上的中性,政府有两个选择。其 一是已经描述过的:即允许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折旧惠顾 (或至少是设计一种规则尽可能地接近于真正意义上的经 济折旧)。 • 第二种方法包括对投资成本进行100%的抵扣。这样一来 政府税收使项目成本减少的数量(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为 28%)正好是项目收益(即投资者所得到的回报)可能减 少的数量。于是,事实上政府成了企业沉默的伙伴。某个 项目如果它的回报的现值超出了成本的(在没有考虑税收 的情况下应该得到承接),就应该被承接。 • 当第一种方法对应于一个中性的资本所得税(即它不会对 投资项目的选择有任何的扭曲),第二种方法对应于中性 的纯利润税收:投资项目回报的现值和它的成本现值之差 可以被认作是纯利润。
2007-4-19 2007-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6
表22-2 对于3-年、5-年、和7-年资产的折旧惠顾
3-年资产 1 2 3 4 5 6 7 8 33% 45 15 7 5-年资产 20% 32 19.2 11.5 11.5 5.8 7-年资产 14.3% 24.5 17.5 12.5 8.9 8.9 8.9 4.5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田新时 xshtian@
2007. 折旧
• 考虑一台可以延续3年(生命周期为3年) 的机器,成本为1,000元,而它每年会产出 400元的现金流。当然,人们不大可能希望 对这每年400元的产出进行加税;事实上, 个人在这三年总的净收入仅为200元(如果 不考虑机器3年后的残值的话,为1,200元 减去1,000元的初始投资)。定义净收入的 目的是为了所得税,必须考虑事实上机器 在生产产出的过程中会磨损。在这一例子 中,假定该设备会在三年后完全磨损掉,
2
• 在美国,如同绝大多数的其他国家一样,对储蓄的回报施加变化很大 的一类税收;即对个人从银行账户得到的利息、从股票中得到的分 红,以及从销售资产的所得征收税收。省和地方也经常对财产征收税 收。当很富有的人过世以后,他们留给其后代的财物也要被征税。企 业的某些收入(部分是由于投资到企业部门的资本回报)也要被征税。 人们将所有这些税收归结为对资本的税收。 • 一些人将美国在过去十年经济的缓慢增长归咎为资本税收所造成的压 抑所致。他们坚持这样的税收不会再鼓励储蓄、投资和承担风险。更 有甚者,这些税收所具有的一些精算条款使那些能够承受得起高级税 收律师和会计师的人不仅能够逃避他们绝大多数资本所得的税收,甚 至于他们的工资税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与资本所得税收相联系的不 公平性和非有效性绝大部分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条款所带来的。另一些 人还认为,不公平性和无效性来自于度量资本所得本身的困难性。这 其中的某些经济学家争论到应该取消对资本的税收。 • 有两个对于资本回报最为重要的税收,那就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 税。这一章集中考虑个人所得税,尽管许多重要的问题,如那些与折 旧(当资本商品寿命变长,它们会磨损或成为过时的,因而会对它们 的价值打折扣,而税法给予的优惠被称作折旧优惠,Depreciation Allowances)相关的问题会等同地运用到企业所得税,这将会在第 23章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