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第四章药理学

合集下载

《药理学第四章》课件

《药理学第四章》课件
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
01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的学科。
02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药物的半衰期、清除率、表
观分布容积等,这些参数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03
了解药物代谢动力学有助于预测不同个体内的药物浓
度和疗效,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药物分类与作用特点
1
药物分类是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机制和临床应 用进行的分类。
药物作用机制的新发现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 越多的新药物作用机制被发现,如激 酶抑制剂、免疫疗法等。
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概述
临床试验是指在人体上进行的药 物试验,目的是评估药物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试验设计是临床应用研究的 重要环节,包括试验方案的设计 、受试者的选择、试验的实施和 数据收集等。
镇静药与兴奋剂的配伍禁忌。研究镇静药与兴奋剂配伍时的相 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以及配伍禁忌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
不同类别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如非甾体 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等。
3
掌握各类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是 合理用药的关键。
03
药理学第四章药物应用
常见药物应用
01
抗生素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青霉素、头 孢菌素等。
抗高血压药
用于降低血压,如利尿剂、β受体拮 抗剂等。
03
02
镇痛药
用于缓解疼痛,如阿司匹林、布洛 芬等。
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章节内容与临床医学、药物治疗等领域密切相关,对于医学生
03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2005,12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主编曾南主审沈映君编委曾南王平徐世军谢宇环王张杨旋熊静悦杨莉娟童妍周桢昊李佳川第一章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一、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

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

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

应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作风,决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写报告。

2.教学实验往往每次是取一种动物,一种方法写实验报告。

科研实验则应事先设计好实验动物数,随机分组。

新药研制还应设空白与已知药物对照组。

科研实验要说明的某一个作用,至少设2~3个以上计量组,要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等。

3.实验条件应详细、明确,如仪器型号、试剂的浓度、中药的品种、复方的组成、提取方法、浓度和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的来源、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如何分组等都应写出。

4.实验方法可简明扼要地叙述,但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科研报告还可以引用文献上的方法,以节省文字。

5.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个教学实验小组或全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各种图表,进行统计学处理。

6.讨论部分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题的探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

讨论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

科研报告还可对比前人的实验进行分析,阐明从本实验获得的新发现或尚存在问题。

7.实验结束应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材料(包括仪器、药品、动物)、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科研实验报告还应有前言,说明课题来源及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报告后应附有参考文献。

二、中药药理实验样品注意事项在进行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药理实验时,由于中药不同于西药,多数不是单一化学成分,而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或多种中药的综合作用。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拇指压住右前肢,将下肢拉直,用无名指及小指夹住。

2.淋巴囊内注射法蛙及蟾蜍皮下有多个淋巴囊,注入药物后易于吸收。

通常将药物注射于胸、腹或股淋巴囊。

蛙及蟾蜍的皮肤很薄,缺乏弹性,注射后药物易自针眼漏出,故作胸部淋巴囊注射时应将针头插入口腔,由口腔底部穿过下颌肌层而达胸部皮下;作股淋巴囊注射时,应由小腿皮肤剌入,通过膝关节而达大腿部皮下。

这样才可避免药液外漏。

注入药液量一般为0.25ml∽0.50ml试以生理盐水作胸淋巴囊和股淋巴囊注射练习。

实验1.2小鼠的捉持和给药法[目的]学习小鼠的捉持和各种给药法。

[材料]小鼠3∽4只;鼠笼、天平、注射器、针头、灌胃针头、小鼠尾静脉注射用固定筒、生理盐水。

[方法]1.捉持法以右手提鼠尾,将小鼠放于鼠笼或其它粗糙面上,将鼠尾向后轻拉,使小鼠固定在粗糙面上,以左手的拇指及屈成“V”状的食指捏其双耳及头颈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这样便可将小鼠完全固定,并可保持头颈部平直。

2.灌胃法以左手捉持小鼠,使其头部朝上,颈部拉直。

右手持配有灌胃针头(以16号输血针头磨去针尖后制成)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从舌面紧沿上腭进入食道。

如手法正确,不难成功。

若遇阻力,应退出后再插,不能用力强插,以免刺破食道或误入气管,使动物致死。

灌胃的药液量一般为0.1∽0.3ml/10g。

试以生理盐水作灌胃练习。

3.皮下注射可由两人合作。

一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右手拉住鼠尾。

另一人左手捏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5号或6号针头),将针头刺入背部皮下。

如由一人操作,可按前法捉持小鼠,右手持注射器,针尖从右侧肋缘上穿入皮下,向前推至右前肢腋下部位,将药液推入即可。

小鼠皮下注射的药液量一般为0.05∽0.2ml/10g。

试以生理盐水进行练习。

4.肌内注射可由两人合作。

一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右手拉住鼠尾。

另一人持注射器(4号或5号针头),将针头刺入后肢外侧部肌肉。

[医疗药品管控]药理学整理

[医疗药品管控]药理学整理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整理药理学00708级七年制中医学1.抗菌素:抗菌药物的壹定抗菌范围影响细胞浆膜通透性的抗生素是多粘菌素2)抗菌药物抗菌机理:a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b影响细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类、俩性霉素类c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d抑制细菌FH2/FH4代谢:碘胺类、TMPe.抑制细菌核酸合成:利福平、喹诺酮3)青霉素抗菌机理:抑制敏感菌细胞壁的合成,主要应用于G+引起的感染人工合成的青霉素包括耐酶耐酸光谱抗G-,其代表药物有:氯唑西林、阿莫西林、莫西林2.对青霉素G过敏者,不宜使用四环素3.青霉素用何种感染:肺炎球菌(G+)4.过敏性反应最高的抗生素有:青霉素5.青霉素不能口服。

治疗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是:青霉素G1.瑞夷综合征:患病毒感染体由发热的儿童或青年服用阿司匹林后表现为严重的肝功能不良合且肝性脑病成为Reye综合症。

2.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a胃肠道反应b凝血障碍c过敏反应d水杨酸反应e瑞夷综合症3.比较Asprin和吗啡镇痛方面的不同4.试述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Pt作用机制:抑制环氧酶COX-1/COX-2,使PG合成减少临床应用:慢性钝痛、发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止血栓形成不良反应;:a胃肠道反应—局部刺激b凝血障碍c水杨酸反应d阿司匹林哮喘e瑞夷综合症属于B-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试述青霉素的严重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防治:①询问过敏史包括家长过敏史: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真菌病等慎用②皮试:Ⅰ初次使用Ⅱ用药3天之上Ⅲ更换药物批号者③无反应后方可离去青霉素皮试或注射后应留观30分钟④不能于无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⑤壹旦出现休克立即抢救肌肉或皮下注射0.1%NE0.5~1.0ml,同时使用人工呼吸(呼吸支持)、输液、升压药、及肾上腺皮质类、抗组胺(HT)等抢救。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教学大纲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教学大纲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教学大纲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刘善庭开课单位:基础部药理学教研室课程编码:课程中文名称:药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学科。

在医学课程中它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习者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不断掌握迅速发掌的药理学新理论和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为培养基础与临床医学及药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一、基础理论方面1.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常用重要药物(尤其是各类代表药)的主要作用、作用机理、用途、体内过程特点及重要的不良反应。

2.熟悉一般常用药的主要特点及临床应用。

3.了解国内外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基本技能方面1.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

2.熟悉和了解部分药物的药理学实验方法、常用药理学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3.学习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和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等。

本教学大纲供临床、预防、精神、护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使用本课程计划:100学时,5.5学分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36选用教材:药理学(第6版)主编:杨宝峰教学手段:多媒体考核方法:考试教学进程安排表: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 理论, 实践, 合计一, 绪言, 0.5, , 0.5二, 药动学, 3.5, , 3.5三, 药效学, 3, , 3四, 影响药效的因素, 1, , 1五,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1, , 1六, 胆碱受体激动药, 0.5, , 0.5七,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1.5, , 1.5八, 胆碱受体阻断药(Ⅰ), 1.5, , 1.5九, 胆碱受体阻断药(Ⅱ), 0.5, , 0.5十,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 , 2十一,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 , 1十二,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自学), 0, , 0 十三, 全身麻醉药(自学), 0, , 0十四, 局部麻醉药(自学), 0, , 0十五, 镇静催眠药, 1, , 1十六,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5, , 1.5十七,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1, , 1十八, 抗精神失常药, 2.5, , 2.5十九, 镇痛药, 2, , 2二十, 解热镇痛抗炎药, 2, , 2二十一, 离子通道概论及钙通道阻滞药, 1, , 1 二十二, 抗心律失常药, 3, , 3二十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 1.5, , 1.5 二十五, 抗高血压药, 2.5, , 2.5二十六,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2, , 2二十七, 抗心绞痛, 1, , 1二十八,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 , 1 二十四, 利尿药和脱水药, 1, , 1二十九,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1.5, , 1.5三十,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0.5, , 0.5三十一, 呼吸系统药理, 1, , 1三十二, 消化系统药理, 1, , 1三十三,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1, , 1三十四,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 1, , 1三十五,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5, , 2.5三十六,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1, , 1三十七, 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1.5, , 1.5三十八, 抗菌药物概论, 0.5, , 0.5三十九,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 , 2四十,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其他抗生素, 1, , 1 四十一,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 , 2四十二,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生素, 1, , 1 四十三, 人工合成抗菌药, 1.5, , 1.5四十四,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1, , 1四十五,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 1, , 1四十六, 抗寄生虫药, 2, , 2四十七, 抗恶性肿瘤药, 2, , 2四十八,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自学), 0, , 合计, , 64, , 64课内实验安排(实验课教学大纲另行制订,此处只简要标注下列内容)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类型, 每组人数, 基本教学要求1, 1.录像:动物的捉拿及固定2.药物的制剂、剂型、药典及处方, 4, 综合, , 了解药物的制剂、剂型和药典,掌握处方的正确开写方法,熟悉常用动物的捉拿固定方法。

药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药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物 (antimanic drugs)
本类药主要用于治疗躁狂症,上述抗 精神病药物也经常用来治疗躁狂症,此外 (carbamazepine) 和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抗躁狂也有 效。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碳酸锂,也有枸 橼酸盐。
躁狂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病态变化 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 表现:躁狂或抑郁反复发作,躁狂 抑郁交替发作 发病机制:均有脑组织5-HT↓, 脑NA↑:躁狂——情绪高涨,联想敏捷, 活动增多 脑NA↓:抑郁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失灵体温随境温度变化而升降氯丙嗪解热止痛药解热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第14页共29页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治疗具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行为障碍如紧张症刻板症等的各种精神病特别是急性发作和具有明显阳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抗精神失常药
Drugs Used for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根据其临床用途分为
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drugs) 抗躁狂症药物(antimanic drugs) 抗抑郁症药物(antidepressants) 抗焦虑症药物(anxiolytics)
药物分类
1.
2.
3.
4.
根据化学结构分为四类: 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硫杂蒽类(thioxanthenes) 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 其他 这些药物大多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及 其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胃肠症状、乏力、肌震颤、口干, 连用1~2周后,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 抗甲状腺作用: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肿 等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抗抑郁症药(antidepressant drugs)是主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Pharmacology)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Pharmacology)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Pharmacology)药理学(Pharmacology)授课对象:03 级口腔医学专业授课学时:38 学时授课教师:刘蕾授课内容:祥见各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drug)与机体二者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一门科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

应着重学习和掌握本科的基本理论,尤其是一些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禁忌症等应重点掌握,为今后指导临床的科学用药。

2.另外,要掌握药物间的隔不久相互作用及配伍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的联合用药。

3.要求在学习时要纵横联系相关的基础知识。

教学大纲要求:详见各章教学进程:详见后教学方法:药理学的教学是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行的,采取讲授、实验、演示等方法,配合电视教学,以保证达到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药理学第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药理学第五版金有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用药理学第三版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五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时间 2005 年8 月22 日第1 次课教案完成时间 2005 年7 月20 日课程名称:药理学年级:2003 专业、层次:口腔医学本科学时:2 理论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核形式:考试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教材中 1 页~26 页)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教材:药理学第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药理学第五版金有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用药理学第三版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1)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目的。

(2)药动学的主要内容及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了解(1)药理学在医学和药学中的地位、药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药理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向、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过程以及药理研究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药理学第四章》课件

《药理学第四章》课件
药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04
药物效应动力学
06
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药理学概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药理学是 研究药物与机体 相互作用的科学, 包括药物的作用、 作用机制、药物 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等。
药理学的现状:现代药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药理学的未来: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03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直接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靶点,产生药理作用 间接作用:药物通过调节体内其他物质,间接作用于靶点 受体作用: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药理作用 酶作用:药物通过抑制或激活酶,影响体内代谢过程 离子通道作用:药物通过调节离子通道,影响细胞膜电位 基因表达作用:药物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功能
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疗效降低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增加 预防措施:合理用药,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07
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药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实验设计:科学、 合理、可行
实验对象:选择 合适的动物模型
分类: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 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 用和拮抗作用。
相加作用:两种药物的药效或 毒性相加,其效果等于两种药 物单独使用时的效果之和。
协同作用:两种药物的药效或 毒性相加,其效果大于两种药 物单独使用时的效果之和。

药理学( )

药理学( )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一门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毒性和药物治疗等方面。

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药物和生物体两个方面。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生物药物等。

生物体则包括人体和动物体,以及微生物、植物等。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毒性和药物治疗等方面。

其中,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涉及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层次。

药物代谢动力学则研究药物在生物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代谢产物的性质和作用。

药物效应动力学则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药物毒性则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以及药物毒性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治疗则研究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疗程等方面。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种学科方法。

其中,实验药理学是药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等手段,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效应。

临床药理学则通过临床试验等手段,研究药物在人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理学的研究对于药物的研发、临床应用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药理学的研究也对于揭示生物体的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以及探索药物治疗的新靶点和新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药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药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了解常见药物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掌握药物相互作用 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意义。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用药方案进行初步分析和评 价,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02
药理学第四章主要内容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概述
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如何 与靶点结合,如何产生生理效应等。
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
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局部作用和全身 作用等。
药物பைடு நூலகம்应动力学
重点探讨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理和生化 变化,以及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药物分类 。
药物相互作用
涉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药效和药代动力学 的影响,包括药物之间的竞争性拮抗、协同作用等 。
章节重要性
药理学第四章是药理学学科中的核心章节之一,对 于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具有 重要意义。
01
药物排泄实验
02
药物的排泄途径和速率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03
药物效果评价实验
1
总结词: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
药效学实验
2
药物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3
药物效果评价实验
01
02
03
04
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药代动力学实验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过程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
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
药理学第四章实验与实践
药物作用实验
总结词:研究药物对 生物体或器官功能的 影响
药物对心率和血压的 影响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 影响实验
药物作用实验
药物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实验
药物对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影响

(医疗药品)相关药理学总论序言

(医疗药品)相关药理学总论序言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序言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物和毒物之间并无严格界限,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就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任何药物剂量过大都可产生毒性反应。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动学。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⑴阐明药物的作用极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⑵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⑶为其他生命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历史三、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过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属新药范围”。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滤过:药物分子借助于流体静压随液体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aqueouschannel)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称为滤过,为被动转运。

虽然大多数无机离子小,足以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但它们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由跨膜电位差或主动转运机制来控制的。

简单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按此种方式通过生物膜,非极性药物分子以其所具有的脂溶性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称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也是一种被动转运方式,故又称为被动扩散(passivediffusion)。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药理学重点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药理学重点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药理学重点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药效学、药动学)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主要复习四气的现代研究)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四气的现代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的影响寒凉药的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特点:温热药兴奋、寒凉药抑制热性:兴奋交感神经、促进内分泌腺的功能、增强物质代谢、强心、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提高cAMP含量、增加脑内兴奋性递质Adr、DA、DβH含量。

消旋去甲乌药碱→兴奋β受体。

寒证、热证:与热性相反(解热、镇静、镇痛、抗惊厥……)。

痛阈值、惊厥阈值,兴奋性神经递质(DA、NA),抑制性神经递质(5-HT)。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反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呼吸、血压)。

植物神经递质、受体。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小檗碱、黄芩苷、知母皂苷等多种成分五味的现代研究:辛:多含挥发油,其次是苷类与生物碱。

苦:多含生物碱和苷类。

甘:多含氨基酸、糖类、苷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性成分。

酸:多含鞣质和有机酸。

咸:多含碘和无机盐。

归经的现代研究:中药药效与归经:肝经:抗惊厥;止血。

大肠经:泻下。

中药药动学与归经:3H-川芎嗪:肝、胆囊。

注意分布多有靶器官和中毒器官的不同。

中药微量元素与归经:补肾助阳:Zn、Mn、Fe。

肝经:Zn、Mn、Cu、Fe。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毒副作用(中药毒性的种类):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肾的毒副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番木鳖、汉防己、乌头、莪术、斑蝥:生物碱心血管系统: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搜山虎:乌头碱。

蟾蜍、罗布麻叶:类似洋地黄中毒(强心苷类)消化系统:决明子、大戟、青木香、苦参、了哥王、鸦胆子、甘遂、芫花、常山、苍耳子、巴豆:胃肠刺激肝肾毒性:桑寄生、姜半夏、蒲黄、苍耳子、川楝子、黄药子、雷公藤、黄丹、铅粉:肝脏。

[医疗药品管控]药理学考试大纲

[医疗药品管控]药理学考试大纲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考试大纲《药理学》考试大纲参考课件:《药理学》第五版(本科课件)李端编人卫出版第壹章绪论[基本要求]熟悉药物的概念、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考试内容]1.药物、药理学的概念。

2.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基本要求]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为各论药物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考试内容]1.药物作用概念。

2.药物的基本作用及主要类型。

3.药物的剂量和效应关系:量反应和质反应。

4.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基本要求]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消除规律。

[考试内容]1.药物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2.药物的消化道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3.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及影响因素。

4.药物代谢的酶及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

5.药物的肾脏排泄及影响因素。

6.药-时曲线、生物利用度、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及意义。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基本要求]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考试内容]1.药物方面。

2.机体方面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五章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掌握胆碱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M受体拮抗药—阿托品;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α受体拮抗药—酚妥拉明;β受体拮抗药。

熟悉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考试内容]1.胆碱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应用注意。

2.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地明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3.M受体拮抗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4.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5.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6.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7.α受体拮抗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总结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总结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总结绪论第一章药效学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

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

[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结果]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

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

补充疗法/替代疗法: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

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side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是(C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学是(C

第一章绪言自测题一、单选题1.药理学是(C)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 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D.研究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E.研究药物化学结构的科学2.药效动力学是研究(D)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科学 B.药物作用原理的科学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D.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E.药物的不良反应二、名词解释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效: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

3.药代动力学:是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药效和血药浓度消长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自测题单选题1.部分激动剂是(C)A.与受体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C.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弱D.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E.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强2.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E)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应二、多选题1.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有(ABCDE)A.副作用B.毒性反应C.致畸、致癌和致突变D.后遗效应E.变态反应2.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总的药效大于各药单独作用之和时,称为药物的(BE)A.相加作用B.增强作用C.拮抗作用D.联合作用E.协同作用三、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治疗量(有效量):能对机体产生明显药效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3.极量:是由国家药典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也是医生用药选择剂量的最大限度。

4.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范围。

5.受体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并有较强的内在活性,能激动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6.受体拮抗剂:(6)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强,但无内在活性,能阻断激动剂一受体的结合,拮抗激动剂作用。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自测题一、单选题1.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1.D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B.药物进入胃肠道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E.静脉给药2.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2.D)A.药物的体内分布B.药物的代谢C.药物作用出现快慢D.药物作用持续时间E.药物的药理效应3.下列易被转运的条件是(3.A )A.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B.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C.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中D.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药E.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药4.弱酸性药在碱性尿液中(4.D)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5.药物作用开始快慢取决于(5.C)A.药物的转运方式B.药物的排泄快慢C.药物的吸收快慢D.药物的血浆半衰期E.药物的消除6.某药达稳态血浓度,中途停药,再达稳态血浓度时间还需要(6.C)A.1个半衰期B.3个半衰期C.5个半衰期D.7个半衰期E.以上都不是7.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 7.E)A.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B.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时间C.药物被排泄一半所需时间D.药物毒性减少一半所需时间E.药物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8.下列药物被动转运错误项是(8.D)A.膜两侧浓度达平衡时停止B.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C.不受饱和及竞争性抑制影响D.转运需载体E.不耗能量9.具有首关(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9.D)A.静脉注射B.肌肉注射C.直肠给药D.口服给药E.舌下给药10.下列口服给药错误的叙术项是(10.D)A.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B.口服给药不适用于昏迷危重患者C.口服给药不适用于首关效应大的药物D.大多数药物口服吸收快而完全E.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不适用于口服11.下列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错误的叙述项是(11.A )A.结合后可通过生物膜转运B.结合后暂时失去药理活性C.是一种疏松可逆的结合D.结合率受血浆蛋白含量影响E.结合后不能通过生物膜12.A和B两药竞争性与血浆蛋白结合,单用A药t1/2为3小时,两药合用后t1/2是(12.C)A.小于3小时B.大于3小时C.等于3小时D.大于15小时E.以上都不是13.药物在体内代谢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称(13.D)A.解毒B.灭活C.消除D.排泄E.代谢二、多选题1.静脉注射的优点( 1.ABCD)A.作用快B.适用于急救危重病人C.避免首关效应D.没溶液和混悬液均可注射E.剂量准确2.舌下给药的优点是(2.ACE )A.避免胃液破坏B.避免肝肠循环C.避免首关效应的消除D.吸收慢E.适用于剂量小,脂溶性高的药物3.被动转运的特点(3.AC)A.不耗能B.逆浓度差转运C.顺浓度差转运D.有饱和性和竞争性E.需载体4.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4.AE)A.排泄加快B.排泄减慢C.排泄不受影响D.易被重吸收E.不易重吸收5.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临床意义是(5.ABCE)A.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B.预计一次给药后药效持续时间C.预计多次给药后达稳态血浓度时间D.可确定每次给药剂量E.预计药物在体内消除时间三、名词解释1.道关效应(首过效应):指某些口服用药后经肠粘膜及肝脏被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药理学第一节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一、药理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药理学(pharmacology)的概念药理学研究目的为开发研究新药或新剂型提供实验资料阐明药物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本质主要包括:有机体有机体药物药物药动学药动学药效学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 简称药效学,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功能如何发生变化,即研究药物的生化、生理作用和药物的作用机理。

(二)药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药理学又是一门临床应用科学药理学首先是一门基础科学文本框: 它应用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其他许多生物科学分支的知识、概念和技术在整体、器官、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在任何一种动物的动态过程及其发挥的作用。

因此, 药理学是以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的桥梁学科。

例如临床上对于心绞痛治疗二、药理学发展简史(一)本草阶段,或称药物学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用文字记录了人类从史前以来用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对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功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记述。

希腊盖伦(Galen,公元130-200,实验药理学的创始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端。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化学治疗学药理学与合成化学的密切关系,使药理学和制药化学工业结成不可分离的伙伴文本框: 药理学逐渐形成。

一些生理学家观察和证实了化学成分的药效和毒性意大利生理学家通过对千余种药物进行动物实验认为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德国学者用狗证明吗啡有镇痛作用法国学者用青蛙证明士的宁作用于脊髓Clark推广Langley和Ehrlich倡议的受点(体)学说化学治疗药物和抗生素的发现,以及20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了新药“爆炸”性发展,刺激了药理学对药物构效关系、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我国近代药理学进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化学学科的发展如从麻黄中分离提取的麻黄碱确定为麻黄的有效成分由此开发出一系列的抗哮喘药和升压药陈克恢(1898—1988),药理学家。

长期致力于中药药理研究,是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也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

文本框: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三)现代药理学阶段临床药理学形成从大量天然和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药物还要求经过严格的临床试用的评价定量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发展使药理学成为在基础医学科学中最早和最多应用生物统计学的学科。

从药理学科发展起来的受点(体)学说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成为包括临床医学在内的生物医学和药学科学所有共有的基础理论。

三、药理学分支向不同生理系统或病理系统发展的如神经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平滑肌药理学、激素药理学、生殖药理学、化学治疗学、免疫药理学。

向宏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包括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中药药理学。

向微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如细胞药理学,细胞电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和受体药理学第二节药理学研究内容临床上医生遵循药效学与药动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使药物在其体内达到最佳效应浓度,而且不良反应最小,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

了解了药物浓度和效应之间的关系,临床医师就可以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调整药物的使用一、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对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研究药物作用与剂量间的关系和规律其目的在于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研制新的、疗效更好的药物提供坚实的基础。

是指药物对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所引起的变化或效应.(一)药物作用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指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它是药物分类的依据。

原因:①药物与组织亲和力大②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高。

意义:①选择性高,活性高,针对性强;②选择性低,作用广,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多。

药物作用的一般规律:选择性和两重性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

用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传染病对症治疗:用药改善疾病症状。

用解热镇痛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文本框: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二者同等重要某些情况下应标本兼治。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2)毒性反应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小中毒量时,引起的不良反应。

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时,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

(PC)(2)不良反应是指引起生理生化过程紊乱或结构改变等危害机体的作用。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有残留的生物效应。

文本框: 6)特质反应大半是由于个体生化机制异常所致,多与遗传有关。

文本框: 4)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二)作用机制它是对药物为什么起作用和怎样起作用所做的某种推理和解释。

也包括药物产生作用或效应的初始作用部位或关键部位的阐明。

1、从药物的化学结构探讨其作用,可将药物分成结构特异性药物、结构非特异性药物。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其作用主要取决于分子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特异性药物:产生生物活性的类型和强度主要是因为化学结构的特异性。

这类药物的化学反应性、分子形状、体积和表面积、立体化学状况、功能基配置、电荷分布(共轭或诱导效应),以及同受体结合的可能模式,都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受体学说(1)受体研究的由来(2)受体的基本概念与特性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能与特异性配体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并可进一步引起生物效应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合,并可进一步引起生物效应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

质、核酸等。

3、受体的分类(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三)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即剂量-效应关系。

1.量反应药理效应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如:心率、血压、尿量、血糖浓度等。

2.质反应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3.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半数有效剂量(ED50)表示。

如果效应指标为死亡则可改用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死剂量(LD50)表示。

可以用这些指标比较两药的可以用这些指标比较两药的作用强度和毒性大小。

作用强度和毒性大小。

4. 治疗指数(TI)TI =LD50/ED50此数值越大越安全安全指数=LD5/ED95二、药物体内过程与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它不仅是现代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新药设计、提高疗效与减少毒性、优选用药方案与改进药物剂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1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1)被动转运:分子量小、脂溶性大的、极性小的药物容易以这种方式通过。

特点:(1)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2)速度与膜两侧浓差成正比(3)不消耗ATP(4)无载体三种类型:简单扩散、易化扩散、滤过(2)主动转运2吸收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与给药途径,可供吸收部位的面积与血流量等首过效应如果药物在肠腔内不被破坏,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都要经过肠粘膜与门静脉而进入肝脏。

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经肠壁或肝脏转化使其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口腔吸收、直肠吸收没有首过效应3 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多数是不均匀的,并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即随药物的吸收与排泄不断变化着。

药理作用强度取决于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

.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体内再分布(sodium thiopental):药物首先分布到血流丰药物首先分布到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然后再向分布容积大的组织转移,称之为富的组织器官,然后再向分布容积大的组织转移,称之为重分布。

重分布。

.体内屏障血脑屏障(阿托品季铵化变为甲基阿托品后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4 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

(1)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2)第二相反应:结合(与葡萄糖醛酸、硫酸、乙酰基、氨基酸、谷胱甘肽、甲基等)意义5 排泄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经胆汁排泄也较重要,某些药物也可从肺、乳腺、唾液腺或汗腺排出。

进行肝肠循环的药物排泄减慢,抑制肝肠循环可促进药物排泄。

如强心甙中毒时可用考来烯胺来抑制肝肠循环,促进药物排泄。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估价药物的治疗和毒性作用选择和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1.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药时曲线2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生物利用度是描述药物吸收过程的总结果,与吸收并不是同义词。

因为有时药物吸收尽管很完全,但由于首过消除的影响,生物利用度也可以很低。

制剂中的差异,使不同工厂生产或同一工厂生产不同批号的同一产品,生物利用度可以不同。

药物自血浆的消除是指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由于分布、代谢和排泄,其血中浓度不断衰减的过程。

(1) 一级消除动力学其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按恒定比例消除。

(2)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药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行消除,与血药浓度无关,又称定量消除。

在多数情况下,零级动力学消除是由于体内药量过大,机体只能以最大能力将药物消除。

例如饮酒过量时,一般常人只能以每小时10毫升乙醇恒速消除。

当血药浓度降至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3. 药物消除动力学4 表观分布容积Vd5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药物自体内完全消除的表观分布容积分数,即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中药量被消除。

是指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血药浓度(c)与体内药量(D)的比值:Vd=D/c 它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范围或药物与组织中生物大分子结合的程度。

6多次恒速给药临床治疗为了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通常采用等剂量等时间间隔多次重复给药。

这种给药方法的药时曲线,开始呈峰值与谷值交替组成的锯齿形上升,然后逐渐趋于平稳,并保持在一定水平范围内呈锯齿形波动。

7房室模型应用房室概念对药物在体内过程的特性描绘的模式图,以便建立相应的数学公式,求得一系列的药动学参数三药物的毒理学毒理学(toxicology)是研究药物的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病理过程,为诊断、治疗、预防中毒及制定有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的一门科学。

毒理学也包括对非药用的化学品的研究,如杀虫剂、农用化学品及环境污染给机体造成的毒害作用,称为工业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

(一)一般毒理学方法1急性毒性LD50测定法该法用于了解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的死亡、中毒现象、靶器官等最初的毒性作用。

这是一种相当粗的半数致死量的测定,但它对受试物毒兴奋剂、毒性靶器官、异常现象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长期毒性长期毒性试验是观察受试物连续多次给与动物后,大量受试物的蓄积对机体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