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课稿.doc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来源和用途。
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蜡烛的来源和用途蜡烛的组成和结构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蜡烛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的用途和重要性。
展示蜡烛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蜡烛的外观和结构。
第二章:蜡烛的组成和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蜡烛的组成:蜡、芯、壳等蜡烛的结构:外壳、蜡层、烛芯等2.3 教学活动:展示蜡烛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蜡烛的组成和结构,并描述其特点。
第三章:蜡烛的燃烧过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蜡烛的点燃过程:点燃、熔化、蒸气形成等蜡烛的燃烧过程:火焰形成、燃烧反应等3.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点燃过程和燃烧过程。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蜡烛的燃烧过程,并描述其特点。
第四章:蜡烛的燃烧特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特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蜡烛的燃烧特点:火焰颜色、烟雾产生、燃烧速度等蜡烛的燃烧影响因素:蜡烛大小、蜡烛形状等4.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特点和影响因素。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蜡烛的燃烧特性,并分析其原因。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进一步探究兴趣。
5.2 教学内容: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方向。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蜡烛及其燃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进行小组分享。
邀请学生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方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第六章:蜡烛的燃烧与环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2 教学内容:蜡烛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蜡烛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6.3 教学活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2)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指导和辅助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学生在实验学习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以实验探究猜想的化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安排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之后,充分运用对于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知识学习本节课内容。
并且依然以实验作为课堂引入,学生充分感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蜡烛燃烧实验的现象及结论表述、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难点:运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知识,对蜡烛产物的检验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教学法教学准备:打火机、蜡烛1根、小刀1把、短木条一根、澄清石灰水、玻璃棒2个五、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导入】以生日蛋糕和生日蛋糕上面的蜡烛引入板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前引入小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课程引导】引导学生对蜡烛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引导学生回答】(1)蜡烛由什么组成?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2)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形状?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3)如何探知蜡烛的硬度?密度?水溶性?(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板书】一、蜡烛物理性质【课题小结1】对蜡烛的物理性质进行系统总结【实验探讨】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变化。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PPT课件
⑥
2、看:
蜡烛燃烧,发光、放热,黄色火焰、分三层;
⑦
蜡烛由固体变为液体(石蜡熔化),一放热就熔化(熔点
⑧
⑨
低)立刻有学生补充有些还流到桌子,过会儿慢慢变成了 固体(石蜡凝固);冒黑烟。
⑩
⑪
3、罩: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玻璃片罩在火焰上, 发现玻璃片变黑、有点烫。
⑫
2020/3/23
13
过渡引入: 为什么玻璃片会变黑或看到黑烟?烟又是什
也要求与水比较大小,把蜡烛放到水中证明。最后还要强调要求与方
法,注意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多开口。学生自我评价时不会太勇跃,
应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谈体会、谈收获,反思自己提出问题由否积极?
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吗?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吗?分析问题思路是否清
2020/3/23
4
(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加深对物质变化和 性质的理解。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 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 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晰?掌握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吗?对学好化学有信心吗?等问
题。为以后开展“自我参照性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0/3/23
10
三、说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蜡烛、杯子(装好水)、小刀、火柴、 玻璃片(干燥洁净) 教师:铁架台、漏斗、滴管、集气瓶(干燥 洁净)、毛玻片、澄清石灰水、蜡烛、火柴 (一)情景引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 话的引申义是歌颂教师,如果回到它的本义,蜡 炬最后是否真的成了灰,泪又是指什么?这便是 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内容。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激发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蜡烛的起源和用途。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蜡烛的了解和疑问。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疑问。
第二章:观察蜡烛的外观和燃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蜡烛的外观特征。
2. 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内容:1. 蜡烛的外观特征。
2. 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蜡烛,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教师点燃蜡烛,学生观察并描述蜡烛的燃烧过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外观特征的描述准确性。
2. 收集学生对蜡烛燃烧过程的观察结果。
第三章:探究蜡烛的燃烧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燃烧原理。
2. 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蜡烛的燃烧原理,并用图片或视频展示。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蜡烛燃烧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第四章:探索蜡烛的熄灭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
2. 实验探究蜡烛的熄灭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如吹灭、盖灭等。
2. 学生进行实验,尝试不同熄灭蜡烛的方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不同熄灭蜡烛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 蜡烛及其燃烧的特点。
教学活动:2. 学生分享他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新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评估:第六章:蜡烛的化学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化学组成。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
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加深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这个探究活动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学生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着重培养他们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进行设计简单实验的尝试。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石蜡的性质,初步学会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准确描述;②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石蜡性质及变化的有关结论(2)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③初步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对于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的第三堂化学课,此时的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很足,他们希望教师给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针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浓这点,始终坚持探究式教学,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敢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一、说课背景2021年的8月是每个镇中人都会记住的日子,由于五峰县实验初中在我校挂牌成立了!县研训中心为扶持我校,来蹲点一个月,教研员向教员亲身指点我们停止校本教研,来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随堂听了苏教员的〝对蜡烛及其熄灭的探求〞一课后。
评课时我们以为苏教员以实验探求的普通步骤为主线讲课,效果不是很好,苏教员在紧接着的第二节课中以如何停止观察和描画讲课,效果清楚好于前一节课。
为深化展开校本教研,向教员要求我也上同一课,看能否有所提高。
如今我之所以有勇气参与说课竞赛,是由于〝先生自我参照性评价〞的理念支持着我。
我实际新课程仅仅一年,在各位教员的面前我是地地道道的先生,与一年前的我为参照停止比拟,我的提高清楚。
明天在刘教员构建的〝表现场〞中展现自我,就是希望失掉专家的指点和协助。
我说课的课题是〝对蜡烛及其熄灭的探求〞二、教材剖析1.教材的位置及其作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迷信〞。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熄灭的探求〞是引见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画和记载,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求〞是说明实验探求的方法。
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扑灭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先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进程及其现象,学会静态、辩证的看效果。
并学会观察的详细内容〔颜色、形状、气息、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发生等〕。
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占有极端重要的位置。
本次课由于向教员的施压,有压力就有动力。
我再次仔细研讨了教材。
有了两个大的收获:教材为什么布置探求蜡烛熄灭有CO2、H2O这些产物生成?苏教员能够没有很好的了解这个效果,才以引见实验探求的普通步骤:提出效果→猜想假定→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为主线讲课。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画。
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出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古人这些哲理性诗句,想到了刘教员在暑假培训时讲到的如何给先生构建〝表现场〞。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三、报告展示,问题交流1.教师根据参观交流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
如报告书工整、操作规范、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等。
2.让学生说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哪些疑问。
鼓励其他同学将问题解决。
着重以科学探究形式解决熄灭后白烟是什么这个问题。
四、回答问题,得出结论【提问】蜡烛为什么会变短?燃烧后可能生成了哪些物质?五、归纳总结,得出方法引导学生小结化学学科实验探究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六、布置作业手抄联系或联系册上挑选有针对性的提出猜想、推理论证。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自己的探究经历总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认真完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完善探究过程,有始有终。
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明确化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加强巩固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熄灭后二、实验探究的学习特点:⑴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⑵关注物质的变化⑶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1.加强实验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学生安全。
2.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
3.优化课堂互动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课堂表现记录,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让学生自行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燃烧产物。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蜡烛燃烧的原理、化学反应的特点等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3.课堂问答:设计一系列关于蜡烛燃烧和化学反应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他们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
1.对蜡烛燃烧产物的种类和性质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2.对化学反应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难以将其与实际现象联系起来。
3.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对安全意识和实验规范掌握不足,导致操作失误。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组内成员共同分析实验现象,探讨问题解决方案,实现知识共享和互补。
3.课堂小结:邀请学生代表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教学重点:蜡烛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其燃烧过程、现象和产物;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教学难点:
(1)蜡烛燃烧产物的判断:学生对气体的认识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他们理解蜡烛燃烧产物的种类及其性质。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课件
【活动探究三】观察蜡烛熄灭后的现象
(1)熄灭蜡烛观察现象 冒白烟 (2)用燃着的火柴点白烟观察现象 白烟燃烧并再次点燃蜡烛
4、归纳总结
想一想: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三部分的实 验探究,你对蜡烛有了怎样的了解? 石蜡为白色,常温下呈固态,硬度小,密度比 水小,加热可熔化、汽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时发光、放热、其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温 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说课课题
江城县国庆乡中学
苏江梅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目标测试
课堂小结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的第一课时 内容。这节课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 记录现象,是一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如何实验 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提出 问题 明确 目标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头上大火烧,身上泪水流, 越烧个越小,最后全没了
2、提出问题 明确目标 蜡烛是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 但是大家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有没有认真 观察过蜡烛? 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蜡烛在点燃前、燃 着时和熄灭后的现象。同学们在做实验的 时候要注意观察好现象,并且把其记录下 来,然后分组来反馈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②提高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 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增强同学之间的 合作能力。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组成和结构:蜡芯、蜡壳、燃烧产物。
2. 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点燃、融化、蒸气燃烧、火焰形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形状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基本组成。
2. 通过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让学生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蜡烛的组成和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蜡烛的燃烧产物。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组成:蜡芯、蜡壳。
2. 蜡烛的燃烧产物:烟雾、蜡泪、热量。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组成和结构。
2. 进行实验,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蜡泪和热量。
第三章: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教学目标:1. 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2. 了解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教学内容:1. 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点燃、融化、蒸气燃烧。
2. 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2. 进行实验,让学生了解火焰的形成和熄灭原理。
第四章:蜡烛的燃烧特性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燃烧特性。
2. 掌握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
教学内容:1. 蜡烛的燃烧特性:火焰形状、燃烧速度、燃烧温度。
2. 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蜡烛形状、蜡的种类、氧气浓度。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和种类的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形状、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
2. 让学生了解氧气浓度对蜡烛燃烧的影响。
第五章:蜡烛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应用。
2. 掌握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蜡烛的应用:照明、香薰、装饰。
2. 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蜡烛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
2. 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蜡烛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六章: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教学目标:1. 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实验。
2.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变化后)
三布置作业
围绕今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
关于蜡烛的习作,体裁不限,
题目自拟。
让学生学会总结、反
思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
火焰的分层及温
度
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熄灭后
二、实验探究的学习特点:
⑴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
⑵关注物质的变化
⑶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
教学
反思
学案设计
探究实验报告──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姓名:
合作者:
日期:年月日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观察物质的变化并描述变化现象。
实验用品:(1)实验一:探究蜡烛的密度;
(2)实验二:探究蜡烛火焰的温度;
(3)实验三:探究蜡烛燃烧时的产物。
过程和方法:
本次试验中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本次试验中不成功的地方有:。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案
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书的法律效⼒我国的不动产实⾏的是登记⽣效主义,如果双⽅当事⼈要订⽴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是需要平等协商的,并且需要签字确认的。
如果要设⽴抵押权的,是需要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的。
那么,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书的法律效⼒有哪些?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抵押合同仅具有债权⾏为的性质,抵押登记则是物权⾏为。
当事⼈之间存在抵押合同,仅能产⽣债权⼈对抵押⼈的登记请求权,⽽不能直接产⽣抵押权,抵押合同的成⽴与⽣效与抵押权的成⽴与⽣效应严格区分。
抵押合同⽣效是指在当事⼈之间产⽣约束⼒,抵押权的⽣效则意味着物权对世效⼒的产⽣;抵押合同的⽣效并不当然意味着抵押权的成⽴,登记才可产⽣抵押权的设定。
因此,在抵押登记主义条件下,登记应为抵押权成⽴的条件,⽽不应为抵押合同的⽣效条件,⼀般⽽⾔,抵押合同应⾃签订之⽇起⽣效。
我国《担保法》第41条规定,该规定认为,对于以法律规定必须进⾏登记的财产签订的抵押合同,抵押合同⾃登记之⽇起⽣效。
该规定势必将抵押登记请求权的⾏使置于⾮常尴尬的境地,不能有效的保护债权⼈的利益,使双⽅设⽴抵押合同的意思难于实现。
因此,未来⽴法应将抵押合同的成⽴与⽣效与抵押权的成⽴与⽣效分割开来,并对登记请求权明确规定。
最⾼⼈民法院2000年颁发的《关于适⽤〈中华⼈民共和国担保法〉若⼲问题的解释》第56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登记⽣效的抵押合同签订后,抵押⼈违背诚实信⽤原则拒绝办理抵押登记致使债权⼈受到损失的,抵押⼈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以说该规定在纠正担保法上述规则⽅⾯做出了⼗分积极的努⼒。
从法律条⽂上看司法解释的内容与法律规定的内容不⼀致,它的基本要求是,抵押合同签订虽然没有进⾏不动产登记,但是有过错的抵押⼈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种做法符合物权与债权相区分、物权变动与物权变动的法律根据相区分的法理,也符合正在进⾏的物权法和民法典⽴法⽅案中的做法。
如果要求抵押⼈承担责任,就⾸先要承认抵押合同的约束⼒,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抵押合同作为物权变动根据之⼀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说课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
这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
这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呈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这些哲理性诗句,何不让它们和冷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较量一下,让同学们认识,记住。
教材的设计真是妙不可言!只有深入探究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探究、我成功、我快乐!我一定能行!”第二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安排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一定有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三态的循环变化来深入探究蜡烛的燃烧。
让学生思考蜡烛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为什么白烟中有蜡固体?其实蜡烛燃烧到吹灭产生白烟,经历了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四个过程。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的对比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在上一届学生学习这一课时,由于男学生操作差,仪器损坏多,女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敢动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今年,我是先上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学会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再学习两种基本的实验方法。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法: 1.咬住观察的方法这一中心不放松。
先让学生盲目观察,品尝失败,再引导学生用对比观察法,注重观察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实验。
真切的感受到点石成金的学习方法比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更重要。
2.始终坚持探究式教学法。
无论是蜡烛的密度、溶解性(让学生把蜡烛放到水中观察得出结论),还是蜡蒸气或是液态蜡在燃烧?(让学生用玻璃管吹蜡烛火焰,点燃火柴等物体来证明)32019-01-05【说课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
这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
这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呈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这些哲理性诗句,何不让它们和冷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较量一下,让同学们认识,记住。
教材的设计真是妙不可言!只有深入探究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探究、我成功、我快乐!我一定能行!”第二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安排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一定有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三态的循环变化来深入探究蜡烛的燃烧。
让学生思考蜡烛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为什么白烟中有蜡固体?其实蜡烛燃烧到吹灭产生白烟,经历了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四个过程。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的对比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在上一届学生学习这一课时,由于男学生操作差,仪器损坏多,女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敢动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今年,我是先上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学会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再学习两种基本的实验方法。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法: 1.咬住观察的方法这一中心不放松。
先让学生盲目观察,品尝失败,再引导学生用对比观察法,注重观察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实验。
真切的感受到点石成金的学习方法比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更重要。
2.始终坚持探究式教学法。
无论是蜡烛的密度、溶解性(让学生把蜡烛放到水中观察得出结论),还是蜡蒸气或是液态蜡在燃烧?(让学生用玻璃管吹蜡烛火焰,点燃火柴等物体来证明)32019-01-05【说课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
这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
这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呈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这些哲理性诗句,何不让它们和冷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较量一下,让同学们认识,记住。
教材的设计真是妙不可言!只有深入探究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探究、我成功、我快乐!我一定能行!”第二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安排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一定有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三态的循环变化来深入探究蜡烛的燃烧。
让学生思考蜡烛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为什么白烟中有蜡固体?其实蜡烛燃烧到吹灭产生白烟,经历了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四个过程。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的对比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在上一届学生学习这一课时,由于男学生操作差,仪器损坏多,女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敢动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今年,我是先上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学会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再学习两种基本的实验方法。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法: 1.咬住观察的方法这一中心不放松。
先让学生盲目观察,品尝失败,再引导学生用对比观察法,注重观察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实验。
真切的感受到点石成金的学习方法比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更重要。
2.始终坚持探究式教学法。
无论是蜡烛的密度、溶解性(让学生把蜡烛放到水中观察得出结论),还是蜡蒸气或是液态蜡在燃烧?(让学生用玻璃管吹蜡烛火焰,点燃火柴等物体来证明)32019-01-05【说课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
这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
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
这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呈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这些哲理性诗句,何不让它们和冷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较量一下,让同学们认识,记住。
教材的设计真是妙不可言!只有深入探究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探究、我成功、我快乐!我一定能行!”第二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安排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一定有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三态的循环变化来深入探究蜡烛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