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分类
![给排水系统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bed36e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1.png)
给排水系统分类
给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生活污水系统:用于收集和排放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如厨房、洗手间、浴室等,通过下水道排放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雨水系统: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包括屋面雨水、道路雨水和其他场地的雨水。
它通过排水管道或沟渠排放进入自然水体或排水系统中。
3.工业污水系统:用于收集和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可降解废水和有毒有害废水。
4.灌溉系统:用于供给植物成长所需的水分,包括圆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方式。
5.排污系统:用于将排放的废水和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清理,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方式。
6.海水淡化系统:用于将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去除,将其变成可饮用水或用于工业生产。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98b3d06581b6bd97f19ea74.png)
给水系统发电厂的给水系统是指从除氧器给水箱经前置泵、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的全部给水管道,还包括给水泵的再循环管道、各种用途的减温水管道以及管道附件等。
给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除氧水升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供给锅炉,提高循环的热效率,同时提供高压旁路减温水、过热器减温水及再热器减温水等。
一、给水系统的形式1、低压给水系统由除氧器给水箱经下水管至给水泵进口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由于承受的给水压力较低,称为低压给水系统。
为减少流动阻力,防止给水泵汽蚀,一般采用管道短、管径大、阀门少、系统简单的管道系统。
低压供水管道常分为单母管分段制和切换母管制两种。
单母管分段制是下水管接在低压给水母管上,给水再由母管分配到给水泵中。
这种系统由于系统简单,布置方便,阀门少,压力损失小,故应用比较广泛。
切换母管制是一台除氧器与一台给水泵组成单元,单元之间用母管联络,备用给水泵接在切换母管上。
这种系统调度灵活、阻力小,但管道布置复杂,投资大,多用于给水泵出力与机炉容量匹配的情况。
2、高压给水系统由给水泵出口经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由于承受的给水压力很高,称为高压给水系统。
高压给水管道系统有:集中母管制、切换母管制、扩大单元制和单元制四种形式。
前三种形式的给水管道系统,由于运行调度灵活、供水可靠,并能减少备用泵的台数,在我国超高参数以下机组中普遍采用,如图3-51所示。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在给水泵出口的高压给水管道上按水流方向装设一个止回阀和一个截止阀。
止回阀用于防止高压水倒流,截止阀用于切断高压给水与事故泵和备用泵的关系。
②为防止低负荷时给水泵汽蚀,在各给水泵的出口截止阀前接出至除氧器给水箱的再循环管,保证在低负荷工况下有足够的水量通过给水泵。
③高压加热器均设有给水自动旁路,当高压加热器故障解列时,可通过旁路向锅炉供水。
④在冷、热高压给水母管之间,设置直通的“冷供管”,作为高压加热器事故停用或锅炉启动时间向锅炉直接供水,机组正常运行时,处于热备用状态。
第四章 给水系统
![第四章 给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bc809030740be1e650e9acf.png)
设计年限内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Qd.max(m3/d)=(Q1+Q2+Q3+Q4)K1 K1为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量系数, 一般为总用水量的15%~20%。
5、管网的设计流量: 管网的设计流量一般为最高日最高时的 用水量确定。 Qh.max=Kh. Qd.max/86.4 Qd.max -最高设计流量,L/s; 最高设计流量,L/s; Kh -时变化系数
水塔和清水池的构造
(一) 清水池 作用:承前启后 为消毒剂作用提供一定的消毒时间。 调节一级泵站均匀输水和二级泵站均匀 供水时流量不平衡的矛盾
形状:圆形和矩形 管道: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放空管 注意: 一般设两个以上
清水池调节容积
W1=Qd.R/100
通过一级泵站来水 与送水泵站送水关 系计算
第三节 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
1.取水构筑物和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 一日之中各小时水量的分配,通常是24h 连续、均匀地工作。 原因是: 1) 流量稳定,有利于水处理构筑物运行和 管理,保证出水水质,使水厂运行管理简单; 2) 从造价方面,构筑物尺寸、设备容量降 低,降低工程造价。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和水处理构筑物, 按最高日的平均时流量计算。
Qd--------最高日处理水量 W1 ---------------清水池调节容积,m3 m R----------清水池调节容积占最高日处理 水量的百分数,%。 当资料不全时,清水池调节容积可按最 高日用水量的10%-20%
(二)水塔
1、作用 调节二级泵站与用户用水量变化而引起 的流量不平衡的矛盾。 2、形状 圆筒形、支柱型
给水系统
第一节 给水系统概述
一、给水系统的组成
1、取水工程 包括取水构筑物和一级泵站;作用 2、净水工程 由净化构筑物和消毒设备组成;作用 3、输配水工程 由二级泵站、调节构筑物、输配水管道 组成;作用
给水系统介绍
![给水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7b22506eff9aef8941e0680.png)
系统功能及范围1.1 功能说明给水系统是将给水从除氧器水箱送至锅炉省煤器进口联箱。
在这个过程中给水通过三级高压加热器,进行给水加热,以提高机组的循环效率。
给水系统还为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的喷水减温器和汽轮机高压旁路系统的减温装置提供减温水。
给水系统与锅炉启动系统相连,在机组启动时向锅炉启动系统供水。
给水系统还与凝结水系统的密封水泵出口管道相连,在凝结水压力低时,由密封水泵向给水泵提供密封水,此密封水从给水泵出来汇集密封水回收水箱后排入汽轮机疏水扩容器。
给水系统还与凝结水系统的锅炉上水管道相连。
1.2 系统范围给水系统包括完成上述功能的所有管道及部件。
给水管道自除氧器水箱下水口开始,分三路分别接至两台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和启动备用电动给水泵前置泵入口。
两台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及启动备用电动给水泵前置泵的出口管分别接至两台汽动给水泵及启动备用电动给水泵入口。
三台给水泵出口管合并后经三级高压加热器至锅炉省煤器进口联箱入口。
从1号高压加热器之后电动闸阀前给水管道上引出锅炉过热器减温器(两级)的减温水管。
三台给水泵均有中间抽头,抽头水管合并后至锅炉再热器减温器。
给水系统还包括汽动给水泵及启动备用给水泵的最小流量再循环管道、高压旁路减温水管道、锅炉启动循环泵过滤器冲洗水管道以及由凝结水系统接来的锅炉上水管道、向锅炉启动系统供水的管道接口、给水泵密封水管道等。
2 系统设计准则2.1 运行要求给水系统按要求的流量、压力和温度供给锅炉给水以及向有关设备供给各种运行工况所需要的减温水,以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
给水系统有两台50%容量、由变速汽轮机拖动的锅炉给水泵(汽动给水泵),布置在汽机房13.70米层。
每台汽动给水泵配有一台定速电动机拖动的前置泵,布置在除氧间零米层。
给水泵汽轮机的转速接受给水控制系统的信号进行调节,以改变给水流量。
一台30%容量、液力偶合器调速的电动给水泵,作为启动和备用。
前置泵与主泵用同一电动机拖动。
它布置在除氧间零米层。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c47e4af2af90242a895e5c9.png)
• A、单罐式。缺点:水罐中的空气在压力下 会随水流走,使气量渐减少,影响气压装 置的正常运行,必须及时补气,这给维护 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并多耗功力。
• B、隔膜式气压装置。在罐内装设弹性隔膜 或胶囊,将水气隔开,膜上或囊外充以定 量空气,膜下或囊内充水,罐内压力随贮 水量增减而变化。优点:水气不相接触, 罐中水不受空气污染,保证供水卫生;罐 中空气不会外泄,因而不需经常补气,节 省动力。
• 1、决定因素:建筑物的性质、高度、卫生 设备情况以及配水管网的水压、消防要求 等因素来决定。
• 2、基本方式: • 1)直接供水方式 :当室外配水管网的压力、
水量能终日满足室内供水的需用时,可以 采用最简单的直接 供水方式。
• 特点:简单、经济而又安全,是城市建筑 中最常用的供水 方式。
设置水箱的供水方式
三、给水系统的组成
• 1、引入管:将建筑物附 近室外配水管网中 的水引入建筑物中的总进水管。
• 2、水表:在引入管上或分户的支管上设置 水表,以便计量用户的用水量。
• 3、干管:引入管进入室内的水平干管,干 管布置在底层地面下或管沟内者,称为下 行上给式干管;布置在天棚顶内者,称为上 行下给式干管。
• 2、气压装置,也称气压水箱。
• 此装置是将水及空气密封于压力水 罐内,利 用空气压力把箱内存水压送到供水系统中去, 其作用与水箱相同。由于罐内水是 受压力的, 因此罐的位置不受高度和地点的限制。
• 优点:灵活性大、建设快、 水受污染少、不 妨碍建筑美观、有利抗震。
• 缺点:压力变化大、效率低、运行复杂、需 经 常补气、耗电能较多、供水安全性不如屋 顶水箱可靠。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 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是在利用压力或流量传 感器反馈恒定的情况下,由变频器控制电 机不断改变水泵转速,从而不断改变水泵 的流量来适应用户用水量需求的装置。
《给水系统》PPT课件
![《给水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17f8b8d15abe23482f4df2.png)
加压:深井泵站、一泵站、二泵站、中途泵站; 保证水量、提供适当的压力;
输送:输水管、配水管网、明渠; 形成水流通道,维持合理的流速;
调节:清水池、水塔、高地水池、屋顶水箱; 调节取水、净水与用水之间的数量差
异, 储备事故及消防用水。
水塔 高地水池
设计用水量偏小:不能满足生活和 生产的用水要求,出现年年需要扩建的被 动局面。
一、用水量定额
用水量定额(标准):设计年限内 可能达到的最高用水水平,是确定设计用水 量的主要依据。
①生活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是指居住区、工业企业 以及公共建筑内用于饮用、洗涤、烹饪和清 洁卫生等用途的水量。
生活用水量定额:城镇居民是指每 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是指每一 职工每班的生活和淋浴用水量。
二 140~200 110~160
三 140~180 110~150
大城市 最高日 平均日
160~250 120~190 120~180 90~140 120~160 90~130
中、小城市 最高日 平均日
140~230 100~170 100~160 70~120 100~140 70~110
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d)
生活用水量定额受生活习惯、气候、 水资源、经济因素、居住条件等因素影响。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每人 每天25~35升,淋浴用水采用每人每班40~ 60升。
公共建筑内的生活用水量,应按现 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cap·d)
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
分区 最高日 平均日
一 180~270 140~210
设计年限: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在符 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正常使用的年限。
给水系统的分类
![给水系统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a8daf360912a216147929f4.png)
内,其上方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浴室、漱洗间、厨房、污水处理间等; 4、贮水池要加强管理,池上应加盖防护,池内应定期清晰;5、给 水装置放水口与用水设备溢流水位之间,应有不小于放水口径 2.5 倍 的空气间隙。 第二章: 一、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供水设施:消防水箱、气压给水设备、
七、1、水封的作 用 :水封是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用来抵抗排水 管内气压的变化,以防止排水管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的具有一定 高度的水柱,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 2、水封破坏 :因静态和动态原因造成存水弯内水封高度减少, 不足以抵抗管道内允许的压力变化值时(一般为正负 25mmH 2O),管道内 气体进入室 内的现象叫 水封破坏 。水封水 量损失的原因:( 1)自虹吸损 失,(2)诱 导哄吸损失,( 3)静 态损失。
的给水管网,消防时其管内流速应满足消防要求。 十、 水力计算的步骤:1、根据轴测图选择最不利配水点,确定计
算管路;2、以流量变化处为节点,从最不利配水点开始进行
节点编号,将计算管路划分成计算管段,并标出两节点间计算 管段的长度;3、根据建筑的性质选用设计秒流量公式,计算 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4、进行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5、确
当建筑内部污水未经处理不允许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水体 时,须设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6、通气系统: 有排水立管延伸 到屋面上的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管以及专用附件;为使排水管 道系统内空气流通,压力稳定,避免因管内压力波动而使有毒有 害气体进入室内,故需要设置与大气相通的通气管通系统。
三、污废水 排水系统的类型 :1、单立管排水系统:(1)无通气管的 单立管排水系统、(2)有伸顶通气管的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3) 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4)特殊管材单立管排水系统、(5) 吸气阀单立管排水系统;2、双立管排水系统;3、三立管排水系 统。
《给水系统》课件
![《给水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c9e4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2.png)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80%
水压不稳
检查水泵运行状况,调整水泵转 速或更换损坏的水泵。
100%
水质变差
加强水源监测,及时处理污染源 ,改善水质。
80%
管道漏水
对漏水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换管道 ,避免水资源浪费。
05
给水系统安全与环保
安全防护措施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并执行给水系统安全管理 制度,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责 任落实到人。
行给水处理。
处理工艺
根据原水水质和生产用水要求 ,选择合适的给水处理工艺, 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等环节。
工艺流程
详细介绍了处理工艺的流程和 设备,以及各环节的控制参数 。
实施效果
经过处理,该企业生产用水的 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满足了 生产工艺的需求,降低了生产
成本和排放。
某住宅小区给水系统优化案例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给水处 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 放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
污水处理与回用
对给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污水进行妥善处理,并积 极推行中水回用,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节能减排技术与应用
节能设备与技术
采用高效、低能耗的给水 处理设备和技术,降低系 统运行成本。
能源回收利用
利用余热、压差等能源回 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减少能源浪费。
水处理设备
总结词
水处理设备用于改善水质,确保供水安全。
详细描述
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消毒装置、除臭装置等,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水中 的杂质、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使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不同类型 的水处理设备适用于不同的水质问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管材与管件
总结词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39a82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1.png)
第一章:1.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2.给水系统的用途:分为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三大类。
3.给水排水系统的三项主要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
4.给水排水系统的子系统:原水取水系统,及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5.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
7.平均日用水量: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8.最高日用水量: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用水量。
取水工程,水处理工程规划的依据9.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
10.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点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
给水管网工程规划的设计依据。
11.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12.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13.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
14.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排水调蓄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渠),废水排放口11.给水管网系统类型:(1)按水源数目分类: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串联分区,多级泵站加压,并联分区,不同压力要求的区域用不同的泵站供水)15.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16.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1)合流制排水系统:1)直排式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2)截流式合流制:简单易行,节省投资,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溢流的混合污水中不仅含有部分旱流污水,而且夹带有晴天沉积在管底的污物,污水厂压力大。
1-2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及给水方式0
![1-2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及给水方式0](https://img.taocdn.com/s3/m/29e08e9ed0d233d4b14e698f.png)
止回阀应安装在距水箱底0.5~1m的位置;
单击 此处 有超 链接 哦
阀门
阀门
增压、贮水设备
水泵(图)
单击 此处 有超 链接
水泵
二.各种水泵分类(主要指叶片式泵)
W型 真空泵
锅炉 给水泵
增压、贮水设备
水箱(图)
单击 此处 有超 链接 哦
第1章 建筑给水排水
水箱
屋顶水箱
多
种
气
压
给
水
设
备
直接给水方式
特点: 系统简单,投资 省,可充分利用外网 水压。但是一旦外网 停水,室内立即断水 。 水平干管 泄水管 立管
适用场所: 水量、水压在一 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 求的用水场 所。
设水箱给水方式(A)
特点: 水箱进水管和出 水管共用一根立管供 水可靠,系统简单, 投资省,可充分利用 外网水压。缺点是水 箱水用尽后,用水器 具水压会受外网压力 影响。 适用场所: 供水水压、水量 周期性不足时采用。 泄水管 水 箱
水箱
减压阀 高区
减压阀 中区
低区 水泵 水池
4. 分区减压阀减压给水方式
水箱
特点:
■ 整个建筑的用水一次提升到
2.1 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与给水方式
2生产给水系统
为工业企业生产方面用水所设的给水系统称为生产 给水系统,如冷却用水、锅炉用水等。生产给水系统的 水质、水压因生产工艺不同而异。
3消防给水系统
为建筑物扑灭火灾用水而设置的给水系统称为消防
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必须根据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保证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1.2 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及给 水方式
第二章给水系统
![第二章给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0edbaf4d5bbfd0a79567367.png)
d.分类: 铸造方法不同: 砂型离心铸铁管、连续铸铁管
管材类型
塑料管 铸铁管 钢管
其他管 材
钢管有焊接钢管、无缝钢管。焊接 钢管分为镀锌钢管和不镀锌钢管。
钢管的特点
优点:强度高,承受流体压力大,抗 震性能好,长度大,加工方便。 缺点:抗腐蚀性差,易影响水质。
焊接钢管
焊接钢管理论重量表
室内给水系统常用管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塑料管
a.特点: 耐腐蚀,不燃烧,无味,质轻而坚,表面光滑, 易安装 b.表示方法:用公称外径×壁厚表示,符号为“de×e”,
单位均为mm(常见规格见表1-6 ) c.常见类型:
(1)给水硬聚氯乙烯管(PVC-U) (2)给水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 d.使用范围:广泛用于室内给排水管段。
在95℃下可以长期使用, 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10℃, 耐环境应力开裂性,材质 轻、柔韧、抗冲击性好, 可以用于冷热水系统
铸铁管
无缝钢管
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有热、冷轧(拔) 之分。管径超过75mm时,用热轧管,管径小于 75mm用冷拔(轧)管。
无缝钢管同一外径有多种壁厚,承受的压力 范围较大。
钢塑复合管由普通镀锌钢管和管件以及ABS、PVC、 PE等工程塑料管道复合而成,兼镀锌钢管和普通塑料 管的优点。
适用场所:
高层建筑下部供水 压力过大,室内用水不 均匀.
各分区最低点的静 水压力不宜大于 0.35MPa.
2.3常用管材、附件和水表
管径表示
焊接钢管 复合管
塑料管
无缝钢管 铜管
公称直径
外径DE
外径X壁厚
DN
公称直径DN DX(XX)
常用管材、附件和水表 1.3.1 常用管材、附件
给水及凝结水系统
![给水及凝结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99642f7f61fb7360b4c6556.png)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种类及该气体在水面的分压力和水的温度有关。
①在一定压力下,水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②气体在水面上的分压力越高,其溶解度就越大。
内置式除氧器的工作原理:
来自低压加热器的主凝结水(含补充水)经进水调节阀调节后,进入除氧器,与其他各路疏水在除氧器内混合,经喷头或多孔管喷出,形成伞状水膜,与由下而上的加热蒸汽进行混合式传热和传质,给水迅速达到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此时,水中的大部份溶氧及其他气体基本上被解析出来,达到除氧的目的。从水中析出的溶氧及其他气体则不断地从除氧器顶部的排汽管随余汽排出器外。进入除氧器的高加疏水也将有一部分水闪蒸汽化作为加热汽源,所有的加热蒸汽在放出热量后被冷凝为凝结水,与除氧水混合后一起向下经出水口流出。为了使除氧器内的水温保持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可通过再沸管引入加热蒸汽至除氧器内。除氧水则由出水管经给水泵升压后进入高压加热器。
为提高效率,高加分为过热蒸汽冷却段、凝结段、疏水冷却段,过热蒸汽冷却段是利用从汽轮机抽出的过热蒸汽的一部分加热来提高给水温度的;它位于给水出口流程侧,并有包壳板密闭。采用过热蒸汽冷却段可提高离开加热器的给水温度,使它接近或略超过该抽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凝结段是利用蒸汽冷凝时的潜热加热给水的。一组隔板使蒸汽沿着加热器长度方向均匀地分布,起支撑传热管的作用。进入该段的蒸汽,根据气(汽)体冷却原理,自动平衡,直至由饱和蒸汽冷凝成饱和的凝结水,并汇集在加热器的尾部或底部,收聚非凝结气体的排气管必须置于管束最低压力处以及壳体内容易集聚非冷凝气体处。非冷凝气体的集聚影响了有效传热,因而降低了效率并造成腐蚀。
负荷骤降时,除氧器内压力下降,容易使下游的给水泵发生汽蚀。
解决方法:
(1)对于负荷骤升时除氧效果恶化问题,采用给水箱内设置再沸腾装置解决,即在除氧水箱水面以下通蒸汽鼓泡,起到保证水处于沸腾状态,并进一步减低出水的含氧量的作用。运行实践表明,这种设计除氧效果甚佳。
《给水系统设计》课件
![《给水系统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ffaa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9.png)
环境友好性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 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 给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确
保供水质量。
设计步骤
需求分析
了解用户需求,确定供水规模和供水水质 指标。
泵站与加压设施设计
根据供水规模和水压要求,进行泵站和加 压设施设计,确定泵站和加压设施的规模 、数量和位置等。
格网状
由多条干管和支管组成的网状结构,适用于大中 型城市或工业区。
管网定线
根据城市规划、地形 、水源和用户分布情 况,确定管网的走向 和位置。
考虑近、远期发展, 预留管位,便于扩建 。
应充分利用地形,使 管网总水头损失最小 ,同时便于施工和运 行管理。
管径的确定
根据用水量、管网的水头损失等计算 确定管径。
选择合适的厂址,并进行总平面设计
02
厂址选择
考虑水源、地形、地质、环境、交通 、供电、占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厂 址
01
03
总平面设计
根据工艺流程、厂区环境、安全卫生 、施工运行等因素,进行总平面设计
管道综合
综合考虑各种管道的走向和标高,进 行合理的管道综合设计,确保管道安 全可靠
05
04
竖向设计
根据厂址地形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 的竖向设计,满足排水和防洪要求
合理规划厂区道路,确保交通 顺畅,满足消防和安全疏散要 求
总结词
确定各构筑物和建筑物在水平 面上的相对位置
净水构筑物
根据工艺流程和设计要求,确 定各净水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和 相互关系
厂区绿化
结合厂区环境和工艺要求,进 行适当的绿化布置,改善厂区 环境
高程布置
给水系统组成和布置
![给水系统组成和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be218a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7.png)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水源地监测
定期对水源地进行水质监 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 问题,确保水源质量。
备用水源
在主水源出现异常或受到污 染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 水源,保障供水安全。
水质的保障措施
STEP 01
消毒处理
STEP 02
过滤处理
对原水进行消毒处理,杀 死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 生物,确保水质安全。
STEP 03
配水管网的布置应充分考虑用 户的需求、地形、地质等因素, 以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配水管网的设计和运行应充分 考虑水量、水压、水质等因素, 以提高供水效果和降低运行成 本。
Part
03
给水系统的布置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统一给水管网布置
整个给水区域内采用一个管网系 统,供水安全可靠,管网造价较 低。
枝状给水管网布置
水质监测
对供水进行定期的水质监 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或 地区的水质标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原水 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 物、杂质和有害物质。
应急给水系统
应急水源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切换到 其他水源,如地下水、雨水等。
储水设施
建立储水设施,如水塔、水窖等, 以备不时之需。
移动式供水设备
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洪水等自 然灾害后,能够快速部署移动式供 水设备,为受灾地区提供临时供水。
全性。
输水管(渠)
输水管(渠)是给水系统中输送水的管道(或渠道),负责将取水构筑物取得的水 输送到水处理构筑物。
输水管(渠)的材质、管径、坡度等参数需要根据输水距离、水量、水质等因素进 行选择和设计。
输水管(渠)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能耗和漏损,同时要考虑到地形、地质、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系统发电厂的给水系统是指从除氧器给水箱经前置泵、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的全部给水管道,还包括给水泵的再循环管道、各种用途的减温水管道以及管道附件等。
给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除氧水升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供给锅炉,提高循环的热效率,同时提供高压旁路减温水、过热器减温水及再热器减温水等。
一、给水系统的形式1、低压给水系统由除氧器给水箱经下水管至给水泵进口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由于承受的给水压力较低,称为低压给水系统。
为减少流动阻力,防止给水泵汽蚀,一般采用管道短、管径大、阀门少、系统简单的管道系统。
低压供水管道常分为单母管分段制和切换母管制两种。
单母管分段制是下水管接在低压给水母管上,给水再由母管分配到给水泵中。
这种系统由于系统简单,布置方便,阀门少,压力损失小,故应用比较广泛。
切换母管制是一台除氧器与一台给水泵组成单元,单元之间用母管联络,备用给水泵接在切换母管上。
这种系统调度灵活、阻力小,但管道布置复杂,投资大,多用于给水泵出力与机炉容量匹配的情况。
2、高压给水系统由给水泵出口经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由于承受的给水压力很高,称为高压给水系统。
高压给水管道系统有:集中母管制、切换母管制、扩大单元制和单元制四种形式。
前三种形式的给水管道系统,由于运行调度灵活、供水可靠,并能减少备用泵的台数,在我国超高参数以下机组中普遍采用,如图3-51所示。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在给水泵出口的高压给水管道上按水流方向装设一个止回阀和一个截止阀。
止回阀用于防止高压水倒流,截止阀用于切断高压给水与事故泵和备用泵的关系。
②为防止低负荷时给水泵汽蚀,在各给水泵的出口截止阀前接出至除氧器给水箱的再循环管,保证在低负荷工况下有足够的水量通过给水泵。
③高压加热器均设有给水自动旁路,当高压加热器故障解列时,可通过旁路向锅炉供水。
④在冷、热高压给水母管之间,设置直通的“冷供管”,作为高压加热器事故停用或锅炉启动时间向锅炉直接供水,机组正常运行时,处于热备用状态。
⑤备用泵设在合适的位置,以便投运时阻力最小,操作方便。
二、单元制给水系统单元制给水系统由于最具有管道最短,阀门最少,阻力小,可靠性高,,又非常便于集中控制等优点,因此是现代发电厂中最为理想的给水系统,在300MW及其以上容量机组得到广泛应用。
如图3-52所示300MW机组给水系统为例来说明单元制给水系统的组成。
1、给水泵及其前置泵管道给水从除氧器给水箱下水口分三路进入三台前置泵。
电动给水泵的前置泵与电动给水泵通过液力联轴器同轴连接,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单独由电动机驱动。
每台前置泵吸水管上各装设一个手动闸阀和一个粗滤网,滤网可分离在安装检修期间可能积聚在给水箱和给水管内的焊渣、铁屑,从而保护水泵。
在前置泵吸水管上还装有泄压阀,防止给水泵备用期间,给水前置泵进口阀门关闭时,进水管可能由于备用给水泵止回阀的泄漏而超压。
泄压阀出口接管进入一个敞开的漏斗,以便于运行人员监视,若有泄漏,运行人员将泄压阀出口发现。
系统中设有两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由两台容量为6000kw的汽轮机变速驱动,汽动泵单独运行时,能供给锅炉60%的额定给水量。
电动给水泵的容量也为50%,主要供机组启、停期间使用。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电动泵处于热备用状态,当汽动给水泵故障或汽轮机甩负荷时,电动泵可立即投入运行。
每台给水泵进口安装一个细过滤网,保护水泵的安全运行。
其出口管各装设一只止回阀、一套流量测量装置和一只电动闸阀。
给水泵的平衡水管接至细滤网之前的给水泵入口管道上。
2、暖泵管路为防止启动时温度较高的除氧器对给水泵产生热冲击,使壳泵体上下出现温差,造成热变形,引起动静摩擦,给水泵启动前要进行充分暖泵,所以大型机组的给水泵均设置了正、反暖泵管路。
正暖是在所有泵都停止运转后,若准备启动一台给水泵(可以是电动泵也可以是汽动泵)时,除氧器水箱内的热水在除氧器压力和水箱静压的作用下,经前置泵、给水泵入口,通过泵体,从泵出口端排至凝结水回收水箱。
在每台泵的暖泵排水管上装设有两个截止阀,三台给水泵公用一根排水母管接至凝结水回收水箱。
反暖是当一台或两台给水泵处于热备用状态时,利用运行前置泵出口的热水从备用给水泵出口端两侧底部接入,流过泵体,经给水泵入口、前置泵返回给水箱。
每台前置泵出口供暖管上装设截止阀、止回阀各一个,止回阀后分成两路:一路至匹配的给水泵暖泵系统;另一路设一个截止阀切换至暖泵水母管向邻泵供水。
在两端的反向暖泵供水管上均装一个不同直径的节流孔板,以控制不同的暖泵水流量。
在出口端的反向暖泵供水管上各装一只截止阀和一只止回阀。
在给水泵正常运行中,截止阀、止回阀应关闭,以免高压给水倒流入暖泵水系统。
为防止误操作引起暖泵水系统超压,还在联通母管上装设一个弹簧安全阀。
3、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每台给水泵出口止回阀前引出最小流量再循环管,其上装有一套最小流量调节装置,它由多级节流孔板、电动角式调节器和隔离阀组成。
其调节信号取自给水泵出口流量计,保证给水泵出力不小于额定流量的30%,以防止泵汽蚀。
为防止最小流量调节装置再运行中发生故障。
另设置旁路作为备用,旁路管上装有一只多级节流板和两个串联的常闭隔离阀。
正常情况下,最小流量调节阀后的隔离阀锁定再开启位置,以免误操作使再循环不畅。
最小流量调节装置靠近除氧器水箱布置,防止当给水通过调节阀后,,可能产生汽化出现的两相流动。
4、高压加热器水管路三台给水泵出水管道合并成一根给水总管到高压加热器。
总管与高压加热器H3之间设置注水管道,其上有注水阀,用于高压加热器启动时预热。
三台高压加热器共用一套带三通快速关断阀的给水自动旁路保护系统,三通阀始终保证一路是畅通的。
有的机组上,为防止自动旁路三通阀在旁路保护动作时关不严,在高压加热器H3给水进口管道上增设了电动闸阀,以加强保护。
高压加热器H1出口管道上装设一个电动闸阀,闸阀后管道与三通阀旁路管汇合后接至锅炉的给水操作台。
为防止高压加热器停运后,由于抽气管道上的隔离阀泄漏,使存在加热器管束内的水被继续加热膨胀而引起水侧超压,每台高压加热器端部水室上安装一个弹簧安全阀。
5、锅炉给水量控制正常运行中锅炉给水流量控制主要通过调节汽轮机转速实现。
给水操作台只在作为给水流量的辅助调节手段,它是由两只并联的电动给水调节阀和电动闸阀组成。
引进型机组不设给水操作台,只在省煤器入口联箱前设置一个电动截止阀和止回阀,锅炉给水量的变化全部依靠调节给水泵转速实现,这不仅避免了节流损失,而且使给水泵在很大负荷范围内处于高效区。
在锅炉启动初期,通过控制电动泵出口电动电动阀的旁路阀对汽包水位进行单冲量调节,当锅炉负荷增加到25%MCR时,电动泵出口阀全开,用三冲量调节系统通过液力联轴器调节电动泵转速,以满足锅炉的给水要求。
6、减温水支管给水泵中间抽头水供再热器减温用,抽头引出管上各装一只止回阀和二只截止阀,以防止抽头水倒流,有利于给水泵检修。
三台泵的抽头管道合并成一根总管至锅炉再热器。
在给水泵与高压加热器之间的给水管道上,接有去高压旁路减温水管道。
在省煤器环形进水箱上,引出一根至过热器减温水管。
在引进型300MW机组的过热器减温水管有给水泵出水母管接出。
600MW机组的给水想系统中,两台汽动泵的前置泵也设置了再循环管道,并且每台高压加热器都设置一套小旁路。
其余与以上所述给水系统相似。
三、驱动锅炉给水泵小汽轮机的热力系统(一)小汽轮机的汽源及其切换小汽轮机和主汽轮机一样,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原动机,其工作原理与主汽轮机相同。
但是,主汽轮机是在定速下,通过改变调节汽阀的开度来改变进汽量以适应外界负荷的变化。
在正常运行时,主汽轮机的调节们开度与进汽量基本成正比关系,而小汽轮机却是一个变参数、变转速、变功率和多汽源的原动机。
在正常运行时,一般由主汽轮机的抽汽作为汽源,尽管主汽轮机的抽汽压力正比与负荷,而小汽轮机的转速又正比与给水需要量,在小汽轮机的驱动下给水泵耗功理应处于自调平衡状态,无需调节汽阀加以控制,但实际上也只有在额定工况附近,才能保持这种自调能力的平衡关系。
这是因为小汽轮机和给水泵的效率随着负荷的下降而降低,当负荷下降至一定程度(小于70%MCR)时,小汽轮机产生的动力将不能满足给水泵耗功,致使汽动泵转速下降,不能满足锅炉给水的需要量。
要满足给水量的要求,则必须开大小汽轮机进汽阀的富余开度,或者全开超负荷进汽阀。
如果小汽轮机的进汽量受主汽轮机最大允许的抽汽量的制约,或者没有过负荷的通流面积,则就必须另设高压汽源,通过控制高压调节汽阀的开度,保持小汽轮机动力与给水泵耗功相平衡,以维持必需的转速。
为适应低负荷的要求,小汽轮机除了具有正常运行的低压抽汽汽源外,还设有低负荷时使用的引自高压新汽母管或高压缸排汽来的高压蒸汽汽源,因此存在着两种汽源的进汽切换高压蒸汽外切换和新蒸汽内切换。
高压蒸汽外切换系统如图所示3-53,小汽轮机只设一个蒸汽室。
正常工况时,小汽轮机由主汽轮机中压缸抽汽供汽,当主汽轮机负荷降到低压汽源不能满足小汽轮机的需要时,打开小汽机高压蒸汽(即高压缸排汽)管道上的减压阀A,即高压蒸汽经阀A节流后进入汽轮机,与此同时,低压管道的止回阀B动作,小汽轮机自动地由低压气流切换到高压气源。
切换后,低压蒸汽停止进入汽轮机,小汽轮机完全由高压缸排汽供汽时,随主汽轮机负荷的减小,蒸汽参数下降,减压阀A不断开大,阀门的蒸汽损失不断减小。
当主汽轮机负荷降至额定负荷的10%左右时,主汽轮机高压缸排气压力进一步下降,致使小汽轮机所产生的功率不能继续驱动给水泵,机组不能继续运行。
这是用高压缸排汽供汽不可避免的缺点。
另外,采用外切换方式,在切换点工况小汽轮机工质突然由低压蒸汽变为高压蒸汽,故对小汽轮机会产生较大的热冲击,同时阀门A产生节流损失。
所以,尽管这种切换方式只需设一个蒸汽室,仍因经济性不高而应用得不多。
所谓新蒸汽内切换就是用主蒸汽管道上的新蒸汽作为小汽轮机的高压内切换汽源,正常汽源为中压缸抽汽或排汽,当主汽轮机负荷低于切换点时,小汽轮机的供汽汽源切换到新汽——高压汽源,取消了外切换系统中高压汽源管道上的减压阀A,在小汽轮机设置了两个独立的蒸汽室,并各自配置有相应的主汽阀和调节汽阀,它们分别与高压汽源和低压汽源相连,如图3-54所示。
其切换过程是:机组正常运行时,小汽轮机由低压汽源供汽。
当主汽轮机负荷降低到低压汽源不能满足小汽轮机需要时,高压调节汽阀开启,将一部分高压蒸汽送入小汽轮机。
此时,低压汽阀保持全开状态,高压和低压两种蒸汽分别进入各自的喷管组膨胀,在调节级作功后混合。
随着主汽轮机负荷继续下降,高压蒸汽量不断加大,由于低压蒸汽压力随主汽轮机负荷的减小不断下降,而调节级后蒸汽压力随新蒸汽流量的增加而提高,使低压喷管组前后压差减小,低压蒸汽的进汽量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