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戏为六绝句 杜甫

合集下载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译文|鉴赏《戏为六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包括了六首七言绝句,这六首诗每首单独成诗,表现了不同的主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译文及注释译文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其笔力高超雄健,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当今的人讥笑、指责他留下的文章,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你们这些后生可畏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

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

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即便是王杨卢骆四杰操笔作诗,作品比不上汉魏的诗歌而接近《诗经》《楚辞》,但他们还是龙文虎脊的千里马,可以为君王驾车,纵横驰骋,不像你们一跑长途就会跌倒。

你们的才力应难以超越上述几位,现在谁成就能超出他们?你们这些人所作的浓丽纤巧的诗文,不过是像翡翠飞翔在兰苕之上一般的货色,缺少大的气度,而没有如掣取鲸鱼于碧海之中那样的雄健才力和阔大气魄,只是一些小灵小巧的玩意。

你们学诗要爱古人但也不能鄙薄像庾信、四杰这样的今人,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

如果你们要在内心里追攀屈原、宋玉,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否则就会沿流失源,堕入齐、梁时期那种轻浮侧艳的后尘了。

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

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古诗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翻译赏析

古诗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翻译赏析

古诗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翻译赏析《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1戏为:戏作。

其实杜甫写这六首诗态度是很严肃的,议论也是可取的。

六绝句:六首绝句。

2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这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的文学革新有过贡献,被称为“初唐四杰”。

3体:这里指诗文的风格而言。

当时体:那个时代的风格体裁。

4哂(hěn):讥笑。

5尔曹:你们这些人。

【翻译】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

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鉴赏】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

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

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杜甫《戏为六绝句》鉴赏

杜甫《戏为六绝句》鉴赏
其四
你们的才力应难以超越上述几位,现在谁成就能超出他们?你们这些人所作的浓丽纤巧的诗文,不过是像翡翠飞翔在兰苕之上一般的货色,缺少大的气度是一些小灵小巧的玩意。
其五
你们学诗要爱古人但也不能鄙薄像庾信、四杰这样的今人,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如果你们要在内心里追攀屈原、宋玉,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否则就会沿流失源,堕入齐、梁时期那种轻浮侧艳的后尘了。
⑾龙文虎脊:喻瑰丽的文辞。
⑿翡翠:鸟名。兰苕(tiáo):兰花和苕花。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⒀掣(chè):拉,拽。
⒁薄:小看,看不起,轻视。
⒂必为邻:一定要引以为邻居,即不排斥的意思。
⒃窃攀:内心里追攀。屈宋:屈原和宋玉。方驾:并车而行。这是诗人对轻薄文士说的:“你们想与屈原、宋玉齐名,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齐、梁文风浮艳,重形式轻内容。这一句,诗人紧承上句说:“如若不然,恐怕你们连齐梁文人还不如呢!”
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
继起,开创了唐诗的新局面。“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而一些胸无定见、以耳代目的“后生”、“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他们寻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
戏为六绝句
字词解释:
⑴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章:泛言文学。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
其二
王勃
、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其三
即便是王杨卢骆四杰操笔作诗,作品比不上汉魏的诗歌

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赏析

戏为六绝句·其一唐·杜甫【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注释】庾信: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字子山,南阳新野人。

自幼聪慧,博览群书。

前期为南朝宫廷侍臣,与徐陵齐名,皆擅长宫体诗赋,世称“徐庾体”。

后期屈仕北朝,创作内容与艺术风格变得清新、粗犷,直接影响唐代诗风。

老更成:指到晚年创作更加成熟。

凌云健笔:笔力雄健超拔。

意纵横:意境壮阔,情趣横生。

嗤点:讥讽,指责。

流传赋:泛指传诵的文章诗赋。

庾信的代表作有《哀江南赋》《拟咏怀》诗二十七首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不觉:不感到,不认为。

畏后生:意谓后生可畏,前辈不及后人。

《论语·子罕篇》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杜甫此句诗反其意而用。

【赏析】杜甫写诗诸体兼备,各有特色,扩大了诗歌创作的题材,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凡是用散文可写的内容,他一般都可入诗。

《戏为六绝句》就是他专以诗评为题材而写的六首七言绝句。

这组诗约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前后,是杜甫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轻薄文人妄自尊大对前人的作品乱加非议而写的。

诗作从几个方面,结合对有关作家的评议,表述了他的文学批评观点。

提出了既要遵循“递相祖述”的文学传统,对古今诗人不能妄加菲薄;又要“别裁伪体”,崇尚风雅,摒弃形式主义的诗风。

同时要“转益多师”,博采诸家之长,以促使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这些见解体现了他论诗的基本主张,对当今诗歌创作与文艺批评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这组诗以诗论诗,以形象寓事理,使情与理、诗与论熔为一体,既主情志、又富理趣。

且随意写来,语多讽刺,在创作上也属一种新的尝试,虽谦称“戏为”,实乃新作,为以后诗人运用与发展这种诗体形式开创了先河。

这首诗赞扬庾信的文学成就,指斥今人的流言谤语。

诗的前两句说庾信晚年创作更加成熟,格调也变得更加雄健奔放。

后两句说像庾信这样前代的优秀作家,却遭到今人的贬斥讥笑,而我却未发觉其当畏后生之处。

戏为六绝句未及前贤更勿疑翻译及赏析

戏为六绝句未及前贤更勿疑翻译及赏析

戏为六绝句未及前贤更勿疑翻译及赏析《戏为六绝句·未及前贤更勿疑》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前言】《戏为六绝句》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包括六首七言绝句,前三首是对诗人的评价,后三首是论诗的宗旨。

这六首诗每首单独成诗,表现了不同的主题。

但同时这六首诗的精神前后贯通,互相联系,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组诗实质上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诗论的总纲;它所涉及的是关系到唐诗发展中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

【注释】⒄未及前贤更勿疑:这句是说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

⒅递相祖述: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

复先谁:不用分先后。

⒆别裁伪体:区别和裁减、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

亲风雅: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

⒇转益多师:多方面寻找老师。

汝师:你的老师。

【翻译】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

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赏析】《六绝句》的最后一首,前人说法不一。

这里的“前贤”,是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杰)。

“递相祖述”,意思是因袭成风。

“递相祖述”是“未及前贤”的根本原因。

“伪体”之所以伪,症结在于以模拟代替创造。

真伪相混,则伪可乱真,所以要加以“别裁”。

创造和因袭,是杜甫区别真、伪的分界线。

诗人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写性情,写出真的文学作品。

庾信的“健笔凌云”,四杰的“江河万古”,就在于此。

反过来,拾人牙慧,傍人门户,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堆砌词藻,步齐、梁时期的后尘,固然是伪体;而一味模仿汉、魏时期古人的作品,也是伪体。

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伪的区别,并无古、今的成见。

“别裁伪体”和“转益多师”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别裁伪体”,强调创造;“转益多师”,重在继承。

杜甫《戏为六绝句》全诗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全诗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全诗赏析杜甫《戏为六绝句》全诗赏析戏为六绝句其一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1.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

文章:泛言文学。

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

2.凌云健笔:高超雄健的笔力。

意纵横: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3.嗤点:讥笑、指责。

4.前贤指信。

后生,指"嗤点"信的人。

畏后生:即孔子说的"后生可畏"。

但这里是讽刺话,意谓如果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后生可畏"了。

这组诗大约写于宝应元年(762〕。

在我国文学史上,用绝句这种体裁论诗,这是首创。

杜甫在这组诗中评点作家,批评当时文人相轻的风气,谈自己的学习和创作体会。

由于他见识精确,因而不仅他的观点深为后人认可,而且这种以诗论诗的形式也常为后人效仿。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意图,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云:"此诗非为信、王、杨、卢、骆而作,乃子美自谓也。

方子美在时,虽名满天下,人犹有议论其诗者,故有'嗤点'、'哂未休'之句"。

《杜诗镜》引蒋云:"公每以信自比,殆亦兼遭时言之"。

组诗第一首论信。

杜甫评信曾有"清新庚开府"之语,此又言"老更成";又云"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明杨慎《升庵诗话》云:"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

史评其诗曰绮艳,杜子美称之曰清新,又曰老成。

绮艳、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

余尝合而衍之曰:绮多伤质,艳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

子山之诗,绮而有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

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这四人都是初唐时期著名的作家,时人称之为"初唐四杰"。

杜甫《戏为六绝句》鉴赏

杜甫《戏为六绝句》鉴赏
(17)未及前贤更勿疑:这句是说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
(18)递相祖述: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复先谁:不用分先后。
(19)别裁伪体:区别和裁减、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亲风雅:学习《诗 经》风、雅的传统。
如转益多师:多方面寻找老师。汝师:你的老师。
戏为六绝句
简析:
这组诗包括六首七言绝句,前三首是对诗人的评价,后三首是论诗的宗旨。 这六首诗每首单独成诗,表现了不同的主题。但同时这六首诗的精神前后贯通, 互相联系,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组诗实质上是杜甫
⑹轻薄(bo):言行轻佻,有玩弄意味。此处指当时守旧文人对“四杰”的
攻击态度。哂(she n):讥笑。
⑺尔曹:你们这些人。
⑻不废:不影响。这里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包括四杰在内的优秀作家的名字和 作品将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
⑼翰墨:笔墨。
⑽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楚辞》中的《离骚
》,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
继起,开创了唐诗的新局面。 “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 而一些胸无定见、 以耳代目的“后生”、 “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 他们寻 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
戏为六绝句
字词解释:
⑴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章:泛言文学。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
《戏为六绝句》(以下简称《六绝句》)就是杜甫这类绝句诗标本之一。以 诗论诗,最常见的形式是论诗绝句。它,每首可谈一个问题;把许多首连缀成组 诗,又可表现出完整的艺术见解。在中国诗歌理论遗产中,有不少著名的论诗绝 句,而最早出现、最有影响的则是杜甫的《六绝句》。《六绝句》前三首评论作 家,后三首揭示论诗宗旨。其精神前后贯通,互相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三)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三)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三)赏析《戏为六绝句》杜甫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诗名《戏为六绝句》,“戏”:【游戏,调侃】“为”:【写,作。

】杜甫调侃式地写了六首绝句。

我们之前提到,草堂建成以后,老杜有了安稳的居所,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了文学诗歌的创作上了。

本来,大家对他的诗歌才华都蛮推崇的,杜甫也就开始总结一些前人的东西。

我们先来看其一原诗:“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字词典故“庾yu2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

前期在梁朝,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

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

】“纵横”:【奔放。

】赏析杜甫说,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更加有所成就。

他才华凌云,笔力雄健,表情达意奔放自如。

显然老杜很欣赏庾信后期苍劲,悲凉的风格。

老杜可能也认为,以自己现在的年纪,走庾信老年时的路子更好。

老杜在《春日忆李白》中曾经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毫无疑问,在当代,杜甫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李白了。

他认为李白的诗如“庾信”一般清新,如“鲍照”一般俊逸。

那可能是指年轻时代的庾信。

老杜自然不可能去模仿李白,他觉得自己更应该走庾信年老时的诗风,苍劲,悲凉。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字词典故“嗤chi1点”:【嘲笑挑剔。

】“不觉”:【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赏析杜甫说,如今有些人却以嗤笑的口吻,对他流传下来的诗赋指指点点,都不觉得前辈贤人是足以让他们这些后生敬畏的。

《戏为六绝句》杜甫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戏为六绝句》杜甫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来看《戏为六绝句》其二原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字词典故“王杨卢骆”:【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杜甫《戏为六绝句选一》全诗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选一》全诗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选一》全诗赏析《戏为六绝句》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包括六首七言绝句,前三首是对诗人的评价,后三首是论诗的宗旨。

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这四人都是初唐时期著名的作家,时人称之为“初唐四杰”。

诗风清新、刚健,一扫齐、梁颓靡遗风。

当时体:指四杰诗文的体裁和风格在当时自成一体。

轻薄(bó):言行轻佻,有玩弄意味。

此处指当时守旧文人对“四杰”的攻击态度。

哂(shěn):讥笑。

尔曹:你们这些人。

不废:不影响。

这里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包括四杰在内的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将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

【白话译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

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

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赏析】杜甫在绝句题材的开拓成就很高,以绝句评论诗文就是他开创的'。

后世仿效者绵绵不绝,如元好问、王士祯等俱有名篇,“论诗绝句”于是成为百代不易之一体。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论诗绝句的代表作。

唐代诗歌理论自陈子昂、李白提出复古主张以后,明确了诗歌发展方向,但一些人粗暴地全盘否定六朝文学,殃及“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四杰本来已有意识摆脱传统因袭的影响,从色情、宫廷等黄色无聊的题材中解放出来,将视野转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在律绝歌行等诗体的发展上也有贡献。

但因他们尚未全然摆脱六朝藻绘余习,有人就对他们求全责备,吹毛求疵。

至于以“轻薄为文(诗)”哂之,又更甚焉。

杜甫显然并不同意这种见解和态度。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二句首先指出这种时弊,而且表明了自己的反对态度。

“当时体”这个创语,包含有一个极为精辟的见解,即大凡作家都是“当时”历史的产物,诗风文风的形成与时代有关。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原文及译文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原文及译文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原文及译文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有“一剑光寒十四州”的美名。

他的古堡据《杜甫诗集》记载,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其中的《六绝句》更是出类拔萃,深受范醒人士的广泛赞誉。

六绝句原文如下:
碧玉妆素颜,
倚立风中放。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青春口号。

烟笼寒水月疏窗,
梧桐更兼灯花明。

把酒问青天,
何日复归来?
译文如下:
碧玉妆紙素,
俯趴站立于空中。

金色风和玉露相遇,
就比得上年轻时美好的口号。

烟笼和月光投射至窗外,
梧桐树更连同灯火一起明亮。

在酒醉时向青天发问,
什么时候再返回?
杜甫六绝句以其清新淡雅、流畅洪亮的笔触将深情对家国之恋、乡愁之深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显现出他对于青春的珍爱与景仰。

诗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青春口号一句,将杜甫之倦游行色的独特情感波动表现得犹如晴天霹雳,宛如勾起了千年的古风。

把酒问青天,何日复归来?这是杜甫最响亮的语言,将这充满着思乡之情的情绪,唤醒出当时人们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与期盼。

杜甫六绝之句被称为古诗中的佳作,其散发出的清新之气总是让人着迷。

六绝句是杜甫立足北方,表达自身怀乡情怀的一朵高贵的自然红花,是杜甫精神的一种外在的体现。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古诗赏析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古诗赏析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古诗赏析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戏为:戏作。

其实杜甫写这六首诗态度是很严肃的,议论也是可取的。

六绝句:六首绝句。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这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的文学革新有过贡献,被称为“初唐四杰”。

体:这里指诗文的风格而言。

当时体:那个时代的风格体裁。

哂:讥笑。

尔曹:彼辈,指那些轻薄之徒。

翻译: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

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注释:
①此诗作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春,时杜甫困守长安,生活艰难,与亲人离散,漂泊无依,常借古讽今以抒发怀抱.②戏:游戏,玩笑.③六绝句:唐代律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分六句或八句.这里是指第四首.④已:完了,结束.⑤针线:缝纫衣服用的工具.⑥未忍:不忍心.译文:
当初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事情,如今却统统应验在眼前;你穿过的衣裳早已经补好,可怜那些针线包还带着,没有拆封.赏析:
“昔日戏言身后事”,写得很轻松、诙谐。

从字面意思理解,似乎是说,往日曾对朋友讲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现在全部成真了。

但细加推敲就会感觉到,其中另有深意。

它既表明了世态炎凉,又暗示了社会动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和痛楚。

所谓“戏言”者,乃是作者对世道黑暗而发出的愤激之语。

因为他想起自己被迫离开家乡,颠沛流离,历尽坎坷,最终客死他乡的遭遇,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襟!然而,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这两句虽属消极颓伤之笔,也含有一定积极意义。

至少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太平盛世的强烈愿望。

杜甫《戏为六绝句》全诗赏析(2)

杜甫《戏为六绝句》全诗赏析(2)

杜甫《戏为六绝句》全诗赏析(2)
《戏为六绝句》虽然主要是谈艺术方面的问题,但和杜甫总的创作精神是分不开的。

诗中“窃攀屈宋”、“亲风雅”则是他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论诗的宗旨。

这六首小诗,实质上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的总结,诗论的总纲;它所涉及的是关系到发展中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

在这类小诗里发这样的大议论,是前所未有的。

诗人通过各种事例来总结出一系列的要点,将严正的笔意寄寓在轻松幽默的笔调中,娓娓道来,庄谐杂出。

李重华说杜甫七绝“别开异径”,正在于此。

明白了这一点,这组诗之所以标为《戏为六绝句》,读者也就不难理解了。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诗词简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诗词简析

【导语】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的作品风格,⽽以沉郁为主。

杜甫⽣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暗、⼈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盾和⼈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被誉为“诗史”。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杜甫《戏为六绝句·其⼀》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戏为六绝句·其⼀
唐代:杜甫
庾信⽂章⽼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

译⽂
庾信的⽂章到了⽼年就更加成熟,有了⾼超雄健的笔⼒,做⽂章时⽂思如潮、挥洒⾃如。

当时(唐朝)的⼈讥笑庾信传下来的⽂章,以⾄于庾信都“害怕”他们了(主要是反话,讥讽讥笑他⽂章的⼈)。

注释
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诗⼈。

⽂章:泛⾔⽂学。

⽼更成:到了⽼年就更加成熟了。

凌云健笔:⾼超雄健的笔⼒。

意纵横:⽂思如潮,⽂笔挥洒⾃如。

嗤点:讥笑、指责。

前贤:指庾信。

畏后⽣:即孔⼦说的“后⽣可畏”。

后⽣,指“嗤点”庾信的⼈。

但这⾥是讽刺话,意思是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后⽣可畏”了。

杜甫《戏为六绝句》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赏析杜甫《戏为六绝句》赏析《戏为六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自幼好学,颇有政治抱负。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天宝年间寓居长安将近十年,生活贫困。

安史之乱开始,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遗。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漂泊、湘一带。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他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大胆揭露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在艺术上以丰富多彩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

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有《杜工部集》传世。

其一信文章老更成1,凌云健笔意纵横2。

今人嗤点流传赋3,不觉前贤畏后生4。

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5,轻薄为文哂未休6。

尔曹7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8。

其三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9;龙文虎脊皆君驭10,历块过都见尔曹11。

其四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上12,未掣鲸鱼碧海中。

其五不薄今人爱古人13,清词丽句必为邻14。

窃攀屈宋宜方驾15,恐与齐梁作后尘16。

其六未及前贤更勿疑17,递相祖述复先谁18?别裁伪体亲风雅19,转益多师是汝师20!【注释】1. 信:北周文学家,初仕梁时,与徐陵齐名,写了许多淫绮丽的宫体诗赋,为“宫体诗”重要作家,世称“徐体”。

后由于国破家亡,旅北地,风格为之一新。

如《咏怀二十七首》、《哀江南赋》等作品,苍劲、悲凉,抒发了故国之思。

文章:泛言文学。

2. 凌云健笔:高超雄健的笔力。

杜甫 戏为六绝句 文学批评

杜甫 戏为六绝句 文学批评

杜甫戏为六绝句文学批评
《杜甫戏为六绝句》是杜甫的一首绝句,文学批评家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

首先,有些文学批评家认为,这首诗把杜甫的悲观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把自己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其次,有些文学批评家认为,这首诗把杜甫的悲观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但也有些夸张的成分,令人觉得有些夸张。

最后,有些文学批评家认为,这首诗把杜甫的悲观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但也有些抽象的成分,令人觉得有些抽象。

总之,《杜甫戏为六绝句》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它把杜甫的悲观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也有些夸张和抽象的成分,令人觉得有些夸张和抽象。

它是一首值得珍藏的诗歌。

《戏为六绝句》原文注释和赏析

《戏为六绝句》原文注释和赏析

戏为六绝句(其一)杜甫唐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注释】:①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

文章:泛言文学。

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

②凌云健笔:高超雄健的笔力。

意纵横: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③嗤点:讥笑、指责。

④前贤指庾信。

后生,指“嗤点”庾信的人。

畏后生:即孔子说的“后生可畏”。

但这里是讽刺话,意谓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后生可畏”了。

【赏析】:这组诗大约写于宝应元年(762〕。

在我国文学史上,用绝句这种体裁论诗,这是首创。

杜甫在这组诗中评点作家,批评当时文人相轻的风气,谈自己的学习和创作体会。

由于他见识精确,因而不仅他的观点深为后人认可,而且这种以诗论诗的形式也常为后人效仿。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意图,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云:“此诗非为庾信、王、杨、卢、骆而作,乃子美自谓也。

方子美在时,虽名满天下,人犹有议论其诗者,故有‘嗤点’、‘哂未休’之句”。

《杜诗镜铨》引蒋云:“公每以庾信自比,殆亦兼遭时言之”。

组诗第一首论庾信。

杜甫评庾信曾有“清新庚开府”之语,此又言“老更成”;又云“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明杨慎《升庵诗话》云:"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

史评其诗曰绮艳,杜子美称之曰清新,又曰老成。

绮艳、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

余尝合而衍之曰:绮多伤质,艳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

子山之诗,绮而有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

杜甫《戏为六绝句》鉴赏精选

杜甫《戏为六绝句》鉴赏精选

庾信文章老更成⑴,凌云健笔意纵横⑵。

今人嗤点流传赋⑶,不觉前贤畏后生⑷。

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⑸,轻薄为文哂未休⑹。

尔曹身与名俱灭⑺,不废江河万古流⑻。

其三纵使卢王操翰墨⑼,劣于汉魏近风骚⑽。

龙文虎脊皆君驭⑾,历块过都见尔曹。

其四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⑿,未掣鲸鱼碧海中⒀。

其五不薄今人爱古人⒁,清词丽句必为邻⒂。

窃攀屈宋宜方驾⒃,恐与齐梁作后尘。

其六未及前贤更勿疑⒄,递相祖述复先谁⒅?别裁伪体亲风雅⒆,转益多师是汝师⒇!其一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其笔力高超雄健,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当今的人嘲笑、指责他留下的文章,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你们这些后生可畏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到达最高的造诣。

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嘲笑。

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缺乏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其三即便是王杨卢骆四杰操笔作诗,作品比不上汉魏的诗歌而接近?诗经??楚辞?,但他们还是龙文虎脊的千里马,可以为君王驾车,纵横驰骋,不像你们一跑长途就会跌倒。

其四你们的才力应难以超越上述几位,现在谁成就能超出他们?你们这些人所作的浓丽纤巧的诗文,不过是像翡翠飞翔在兰苕之上一般的货色,缺少大的气度,而没有如掣取鲸鱼于碧海之中那样的雄健才力和阔大气魄,只是一些小灵小巧的玩意。

其五你们学诗要爱古人但也不能鄙薄像庾信、四杰这样的今人,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

如果你们要在内心里追攀屈原、宋玉,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否那么就会沿流失源,堕入齐、梁时期那种轻浮侧艳的后尘了。

其六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

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戏为六绝句背景:魏晋六朝是中国文学由质朴趋向华彩的转变阶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为六绝句·其二杜甫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从性格的角度而言,大多数人可能最喜欢李白,其次才是杜甫。

但其实杜甫除了诗律精细,除了诗风沉郁顿挫之外,他也其实是有几分豪侠、豪爽气的,像这一组“论诗六绝句”其实就可以看出老杜的这种豪爽之气。

这组诗最有名的当然是第二首,直接评价“王杨卢骆”,评价“初唐四杰”,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这是说“初唐四杰”像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大多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屈居下僚,尤其是他们的诗风、文风,他们诗文创作不拘俗套、清新、刚健,一扫齐梁颓靡之风,但这样一来就和隋末、唐初“齐梁文风”的文坛主流相违背,尤其是在诗文的创作技巧上,就显得有点粗糙,甚至没那么精细。

所以当时自诩为文坛主流的那批人,他们可能是身居高位,又可能以诗坛领袖自居,他们讲求词语华章、讲究属对精细,讲究形式要华美、典故要堆砌。

总之,诗文创作要有技巧,而技巧本身则以他们的标准为是。

仿佛握着技巧的尚方宝剑,就可以讥讽、鄙视、嘲笑那些青春的清新力量,所以一句“轻薄为文哂未休”,其实说的就是那些文坛上泥古不化、手握齐梁颓靡余风、自以为握住了创作技巧的所谓文坛主流的那些人。

他们对四杰的嘲笑,笑他们词语不够华美,文风不够绮丽,最重要的是体现不出所谓的技巧与规范来,他们以为这种创作是轻薄的,所以他们哂之,他们嘲笑四杰的轻薄为文,老杜一句“轻薄为文哂未休”,刻画尽了文坛上、诗坛上这帮自留地文人、自留地诗人的可怜、可笑的嘴脸,站在历史规律的制高点上俯瞰沧海横流的老杜,在刻画了遗老遗少的自留地文人、诗人们的丑恶嘴脸之后,径直发出振聋发聩的批判与呐喊——“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你们这般可笑的、泥古不化的自留地诗人啊,你们自以为掌握着文坛与诗坛的圭臬(圭臬是指土圭和水臬。

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量土地的仪器。

引申为某种事物的标尺、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做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你们自以为能确定创作的规范与技巧、你们自以为在狭小圈子里互拍马屁的所谓创作,到最后,其实不过是一堆诗文的垃圾而已,空有诗文的形式与空壳,却没有真正的内涵、创作的精神与历史的风骨。

而这些正是“王杨卢骆”所有,正是“初唐四杰”所有的,是的,他们可能没有你们用词那么精细、那么尖巧、那么华美、那么形式、那么喧嚣、那么所谓技巧,但他们书写了这个时代的精神,触及到了时代的脉搏,他们替一个时代的到来发出心声与呐喊。

在你们所谓“轻薄为文”的嘲笑里,他们的笔触、他们的心声、他们的创作才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所以他们终将如长江大河一般滚滚而下,终将万古不废、万古留芳。

而你们这帮守旧的自留地文人啊,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就微不足道,也因此只能身名俱灭。

你们对四杰的嘲讽,其实恰恰是历史对你们的嘲笑。

那么我们不禁回过头来要问,向来温柔敦厚的杜甫,为什么会有这么激烈慷慨,甚至是豪爽侠气的评判呢?闻一多先生有一篇著名的《宫体诗的自赎》,或者可为解答。

闻一多总结诗史说,从谢朓已死到陈子昂未生的一段时间,这段时期就是宫体诗泛滥的主要时期,宫体诗就是宫廷吧,或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它在南朝时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包括后来他在南朝时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东宫的创作群体为代表,到后来像陈后主、隋炀帝包括唐太宗他们为中心的宫廷的艳情诗创作,甚至到唐初的“上官体”,其实都是所谓宫体诗影响下艳情、浮靡与纯形式创作。

只讲究词语、典故、对仗与技巧形式的典型代表,闻一多先生说那是一个以声律的发明与批评的勃兴为人所推动,但论到诗的本身则为人所诟病的时期。

闻一多先生甚至说这也是一个缺乏真正第一流诗人的时期,就是这段“宫体诗”盛行的时期。

所谓的主流文人们,他们占据着社会的上层,垄断着社会的资源,他们浮华奢靡却又自以为是,他们舞文弄墨讲究技巧、讲究规范、讲究精细,好像谁不按他们的路数来,谁就是下里巴人。

而“初唐四杰”正是在这片绮靡文风中突然崛起的所谓“下里巴人”。

他们在这个即将昂扬的时代里振臂高呼、放声长歌,他们挥洒内心的慷慨,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他们激励内心的勇气,欲投笔从戎,大声呼喊“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们即使身染沉疴、沦陷于痼疾,他们也要微笑着唱“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他们即使身陷囹圄,有着“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悲叹,也终究会放手一搏,发出“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终极呐喊,这就是“四杰”,这就是“王杨卢骆当时体”,这就是“不废江河万古流”,尤其是这样的感慨是由杜甫发出就更显得别有深意。

事实上就诗律的精细、创作技巧的高度与难度而言,杜甫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并不因此夸耀,更不以此自矜,反倒能触及文学创作的本质,即为人生、为心灵、为时代而放声歌唱,所以他的诗在诗律、在技巧之外,能终成“诗史”,而杜甫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那种眼光、那种格局、那种境界又岂是所谓技巧派的保守文人所能比拟的呢。

所以老杜的这一组诗其实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以诗论诗的典范,也是后来屡盛不绝的“论诗绝句”的先河。

所以像后来著名的元好问的《论诗绝句》、袁枚的《论诗绝句》,包括赵翼的《论诗绝句》,其实都是原祖于老杜,原祖于他的这一组《戏为六绝句》。

我们回头来看一下六首绝句,既各自成篇,其实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第一首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耻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庾信晚年稽留北地,终于脱离了宫体诗的创作窠臼,这反倒被保守诗人们嘲笑。

老杜的意思是说,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其实更加成熟了,其笔力高超、雄健,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这就是“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可是没有眼力劲儿的保守文人们,却耻笑、讥笑庾信的晚年创作。

老杜说,你们这副嘴脸啊,如果庾信能活过来的话,大概真的要觉得你们这帮后生可畏了。

当然,这里的“后生可畏”应该加引号,所以“今人耻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嘲讽,我们只能说老杜也是开玩笑的高手啊。

第二首就是王杨卢骆当时体,就是评“初唐四杰”。

而第三首紧接第二首而来,说“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快过都见尔曹”。

这是退一步说,退一步,说即便是王杨卢骆四杰操笔作诗,作品可能有瑕疵,可能有技巧上的问题,可能比不上汉魏的诗歌而接近《诗经》、《楚辞》。

但他们还是龙文虎脊的千里马,可以为君王驾车,纵横驰骋,不像你们这帮守旧文人,徒有躯壳毫无内涵与脚力,大概跑几步路就会跌倒了吧。

第四首呢,更是直指宫体诗的保守文人,说“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是说你们这帮可笑的守旧文人啊,你们的才力应该难以超越上述几位,你们说说看,现在谁成就能超出他们呢?你们这些人所做的所谓浓丽纤巧、所谓技巧精细的诗文,不过是像翡翠飞翔在兰苕之上的一般货色罢了,根本缺乏格局与气度,而创作如果没有如掣取鲸鱼于碧海之中那样的雄健才力和阔大气魄,最终也不过只是一些小巧的玩意儿罢了。

谁说老杜温柔、敦厚,其讽刺挖苦何等辛辣、何等入骨,为老杜点赞。

第五首则是交代世人学诗之法。

老杜云:“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这就是说学诗之道确实要爱古人,要远溯魏晋风骨,要原祖《诗经》与《楚辞》以来的传统,但也不能因为爱古人就鄙薄像庾信、像“初唐四杰”这样的今人。

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如果能与庾信、四杰为邻,在内心又追攀屈原、宋玉,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这样才是人间正道。

否则就会沿流失源,坠入齐梁时期那种轻浮侧艳的后尘了。

最后一首,老杜提出了至高的学习与创作境界。

他说“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首句“未及前贤更勿疑”,应该还是批判那些守旧的保守文人,他们的自以为是,他们蜩与学鸠般地叽叽喳喳,其实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面前真的算不上什么。

“递相祖述复先谁”,则是交代要学习的年轻人们,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是不用分先后的。

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只要在薪火相传的历史发展中点燃自己生命里哪怕一丝的光和亮,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学习还是要有眼光的,“别裁伪体亲风雅”,是要区别、裁剪,淘汰那些所谓形式主义、内容空乏的诗作,而学习《诗经》以来的风雅传统。

“转益多师是汝师”则是说虚心地学习,不仅不耻下问,还要转益多师,只有虚心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终生地学习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啊!这一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成为千古不灭之真理,同时大概也是老杜之所以能成为老杜的关键所在吧?推而广之,我个人揣摩这一名言,其实也告诉我们两种学习、治学的姿态,一是首先要转益多师,要虚心求学。

生活中处处皆学问,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要你虚心学习,哪怕那些不如你的人,他们善意地提醒、他们热忱地帮助,也能让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只有学习本身才是学习的最大法门。

但除了这种俯首甘学的姿态,还要同时拥有另外一种姿态,即“别裁伪体”,要知道哪些是没有意义的叫嚣与批评,哪些是徒耗精力的喧嚣与争吵。

人生时光有限、时光宝贵,要“常与智者争高下,莫与傻瓜论短长”,当蜩与学鸠(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节选自《庄子.逍遥游》)讥笑大鹏鸟的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既嘲笑它飞得不正确,又嘲笑它飞得没意义的时候,大鹏鸟若停下来听蜩与学鸠之二虫的叽叽喳喳,又怎么可能像李白写的那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呢。

所以人生既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又要“内断于心,自为主持”(出自曾国藩家书),所以只要不断地学习,坚定地成长,哪怕举世喧嚣与嘲笑,只要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精神与前贤站在一起,那就终将会与“王杨卢骆”一起,“不废江河万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