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1、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碳、碳化物不吸收可见光,专门吸收地球辐射它们允许50%的太阳辐射通过,同时拦截地面辐射,降低能量损失,并释放出来,相当于温室的暖化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2、有效积温:作物的某一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3、温度三基点: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度三基点4、冻害:指作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的现象。

5、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称为冷害。

死亡前叶绿素破坏,叶片变黄、枯萎。

6、复种: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8、基本耕作:指人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9、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10、套作: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11、表土耕作:是在基本耕作基础上采用的人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地,消灭杂草,为播种出苗和植株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12、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在播后和作物生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13、杂草: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14、晒田:又称烤田或搁田,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排干水造成轻微水分胁迫的农艺措施。

15、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全年总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16、种肥:种肥是在播种或移栽时局部施用的肥料。

17、作物需水临界期:指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一般是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的时期。

18、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

作物栽培学复习

作物栽培学复习

《作物栽培学》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指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一门应用科学。

简言之,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广义):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3.作物(狭义):主要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一般称大田作物或庄稼。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是大田作物。

【作物可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作物】二、简答题。

1.简述作物栽培学的性质。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一门应用科学。

简言之,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包括作物的特征特性、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根据这二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栽培措施,以达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目的。

2.作物栽培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在于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

【作物栽培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潜力。

】3.作物栽培学的特点。

(1)复杂性;(2)季节性;(3)地域性;(4)变动性4.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法有哪些?(1)生物观察法;(2)生长分析法;(3)生长发育究法;(4)发育研究法5.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

(1)人类可以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水稻的两次绿色革命);(2)可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3)进一步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

6.作物起源的研究方法。

(1)调查野生种、栽培种等种质资源的分布;(2)文化遗物考究;(3)史书文献考究;(4)语言学考究;(5)杂交育种与细胞学研究(如分析杂交种的育性、同功酶酶谱类型、基因片断诊断等)。

作栽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栽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生态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作物是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3.生育期:作物从播种材料出苗到收获产品成熟所持续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4.生育时期:作物一生可根据外部形态出现的显著变化,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几个相对分列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就为生育时期。

5.群体:指某种大田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6.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动后,需要一定时期持续低温条件(0~10℃),然后才能够继续发育开花结果,这一段时间的发育称春化阶段。

7.光照阶段:是小麦一生对日照长短反应最敏感的时期。

8.分蘖:小麦茎基部分蘖节上发出的分枝。

9.分蘖节:由麦苗基部不生长的节、节尖、腋芽等紧缩在一起构成的节群。

10.同伸关系:稻麦的叶蘖伸长关系相似,故可用N-3的公式来表达。

N为主茎当时发出的叶数;3为相差三个节位之意。

11.生物产量:作物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2.经济产量:是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量。

13.作物的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产品的重量。

14.经济系数:作物的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5.玉米棒三叶:植株中上部叶片、果穗位上下各一片叶。

16.水稻最佳抽穗结实期:指一个地区温光条件最有利于提高抽穗至成熟期光合积累量的时间段。

17.向性运动:向日葵是喜光作物,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强烈的向日性,头部向着太阳转18.原料根:甜菜属二年生作物,第一年完成营养生长,生产块根(称原料根)可供榨糖用;19.母根:第二年为生殖生长,用甜菜母根作采种株,以生产甜菜种子。

20.双低油菜:芥酸含量应小于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应低于30μmol/g。

二、填空1.群体结构内容:群体的组成、群体的大小、群体的长相、群体的长势、群体的空间分布2.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3.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弱冬性品种三种类型。

作物栽培学综合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综合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种子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称为种子的休眠。

2、叶面积指数:指单位面积上绿色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3、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面积及其种植地点的配置。

4、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外部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的生理特性上,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将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或称若干个生育阶段。

5、作物温光反应特性:是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

即作物对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反应的特性。

6、种子:植物学上的种子是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

而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则是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7、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8、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9、感光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温度诱导外,还必需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0、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分蘖芽的产生、气孔发育等。

11、叶龄指数:作物某一时期已抽出(或已展开)叶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数,即为叶龄指数。

12、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级或两级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3、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的育种方法。

14、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15、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作物栽培学考试资料

作物栽培学考试资料

作物栽培学:前言第一章作物生产与作物分类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第三章作物产量和品质第四章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第五章作物种植制度和栽培措水稻玉米(小麦甘蔗烟草马铃薯见课本)第一章作物生产与作物分类第一节作物生产概况第二节作物的分类第一节作物生产概况: 一、农业生产与作物生产二、作物生产的性质三、我国作物生产的基本特点四、作物生产的技术措施:作物栽培一、农业生产与作物生产1、农业:广义农业——农、林、牧、渔、副(加工业)狭义农业——“五业”中的农业,是指以作物为种植对象的农业生产。

2、农业科学: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与微生物的生长机能来获取生活所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即动植物和微生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副(加工业)。

3、作物:广义——是指从野生植物中选择出来,经人工引种驯化后的所有栽培植物,其产品能满足各种生产目的和用途。

狭义——是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植物,如:棉、麻、粮、油、烟、糖等,一般称之为农作物或大田作物,俗称“庄稼”。

二、作物生产的性质:作物生产是植物性生产、是第一性生产;作物生产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地区性和季节性。

三、我国作物生产的基本特点:1.粮食生产是第一位大事(第一,从政策制订上看;第二,从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看。

) 2.人多耕地少,资源不足(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3.作物种类多,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4.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不稳四、作物生产的技术措施——作物栽培1.作物栽培:是指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为目的的一系列的农事活动,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灌溉、中耕除草、防病、治虫等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技艺或技术,是作物栽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换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本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种植方式:指每一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有空间及形状、行间和株间距离及行向等,实质上是群体的均匀性问题。

分化: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的类型的过程。

有效分蘖:早期发生的低位多次分蘖,能正常抽穗、结实(具有特定的次生根系)。

叶龄:用来表示作物生育进程的一种形态、指标。

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总绿叶面积上土地面积的比率叶片功能期:叶片定型至二分之一,叶片发黄的时期。

花期:作物全株开第一朵花到结束开花的时期。

根冠比:根系干物重与地上部茎、叶、花、果实干物重或鲜重的比重。

营养生长: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生殖生长:花、果实等生殖器官的生长。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相互依赖。

生殖生长是营养生长的基础。

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一生中,常有一个对某种营养元素需要量虽不多,但又很迫切的时期。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发育一生中,有一个养分需求量很大,施肥增产效率最大的时期。

生物产量: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植株所有干物质的获得量。

经济产量:作物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

作物的群体结构:指组成这一群体的各个单株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的动态情况。

作物产品品质: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

轮作:在同一块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连作:也称重茬,与轮作相反,是在同一田地里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同一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复种: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的种植的方式。

复种指数:全年总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单作:也叫清种,是在同一块地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混作:也称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

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各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少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种植方式:指每一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有空间及形状、行间和株间距离及行向等,实质上是群体的均匀性问题。

分化: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的类型的过程。

有效分蘖:早期发生的低位多次分蘖,能正常抽穗、结实。

叶龄:用来表示作物生育进程的一种形态、指标。

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总绿叶面积上土地面积的比率叶片功能期:叶片定型至二分之一,叶片发黄的时期。

花期:作物全株开第一朵花到结束开花的时期。

相关性:作物的器官、组织间在生长发育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特性为生长发育相关性。

根冠比:根系干物重与地上部茎、叶、花、果实干物重或鲜重的比重。

营养生长: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生殖生长:花、果实等生殖器官的生长。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相互依赖。

生殖生长是营养生长的基础。

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一生中,常有一个对某种营养元素需要量虽不多,但又很迫切的时期。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发育一生中,有一个养分需求量很大,施肥增产效率最大的时期。

生物产量: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植株所有干物质的获得量。

经济产量:作物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

作物的群体结构:指组成这一群体的各个单株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的动态情况。

作物产品品质: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

轮作:在同一块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连作:也称重茬,与轮作相反,是在同一田地里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同一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复种: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的种植的方式。

复种指数:全年总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单作:也叫清种,是在同一块地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混作:也称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

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各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doc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doc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作物生产概况1冲国及世界耕地面积。

2.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

3.山西省粮食作物。

4. 山西省经济作物。

二、作物起源及分类1.起源于屮国的作物(水稻、人豆、谷了、养麦、人麦等共136种)。

2.起源于新人陆的作物。

3.作物的分类(三大部分、八大类別)。

三、作物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发育、营养牛长、生殖生长、营养体向生殖体的过渡)。

2.种子及其萌发.(1)种子的概念(种子、果实、无性繁殖的根茎叶等)。

(2)种子休眠。

(3)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发芽)。

(4)种子萌发的条件(水、温度、空气)。

(5)种子出土类型(子叶出土、子叶不出土、半出土)。

3.根和根系生长.(1)单了叶作物的根系(须根系,含种了根、节根、气生根)。

(2)双了叶作物的根系(宜根系,主根与侧根)。

⑶根生长的几种趋性(向水性、趋肥性、向氧性)。

4.叶的生长.(1)影响叶生长的因素(温度、光、水、矿质营养)。

(2)叶曲积指数(LAI)。

5.花.(1)花序(圆锥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总状花序)。

(2)授粉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四、生育时期、生育期1.生育期的概念。

2.生育时期的概念。

五、作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与生活因子。

2.作物与光。

(1)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2)光周期反应对花原基起诱导作用的因素。

(3)长日照作物。

(4)翹日照作物。

(5)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从南向北、从北向南引种后,生育期和开花期会发生什么变化。

3.作物与温度。

(1)温度三基点。

(2)耐寒作物、喜温作物。

3)冷害、霜冻、高温的危害。

4.作物需水临界期。

5.作物与空气。

(1)一年内大气'I1 C02浓度的变化。

(2)—天内作物群体内CO?浓度的变化。

六、作物产量及其形成1.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2.产量构成因素(禾谷类、豆类、棉屁、薯类)。

七、作物的品质1.品质的概念。

2•环境对品质的影响。

作栽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栽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生态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作物是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3.生育期:作物从播种材料出苗到收获产品成熟所持续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4.生育时期:作物一生可根据外部形态出现的显著变化,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几个相对分列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就为生育时期。

5.群体:指某种大田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6.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动后,需要一定时期持续低温条件(0~10℃),然后才能够继续发育开花结果,这一段时间的发育称春化阶段。

7.光照阶段:是小麦一生对日照长短反应最敏感的时期。

8.分蘖:小麦茎基部分蘖节上发出的分枝。

9.分蘖节:由麦苗基部不生长的节、节尖、腋芽等紧缩在一起构成的节群。

10.同伸关系:稻麦的叶蘖伸长关系相似,故可用N-3的公式来表达。

N为主茎当时发出的叶数;3为相差三个节位之意。

11.生物产量:作物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2.经济产量:是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量。

13.作物的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产品的重量。

14.经济系数:作物的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5.玉米棒三叶:植株中上部叶片、果穗位上下各一片叶。

16.水稻最佳抽穗结实期:指一个地区温光条件最有利于提高抽穗至成熟期光合积累量的时间段。

17.向性运动:向日葵是喜光作物,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强烈的向日性,头部向着太阳转18.原料根:甜菜属二年生作物,第一年完成营养生长,生产块根(称原料根)可供榨糖用;19.母根:第二年为生殖生长,用甜菜母根作采种株,以生产甜菜种子。

20.双低油菜:芥酸含量应小于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应低于30μmol/g。

二、填空1.群体结构内容:群体的组成、群体的大小、群体的长相、群体的长势、群体的空间分布2.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3.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弱冬性品种三种类型。

作物栽培学期末复习

作物栽培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1.作物的概念广义: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并经过人工栽培的植物。

一般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三类。

狭义: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糖料,麻类,烟草和饲料等种植业所栽培的大田作物。

2.作物栽培的特点①强烈的季节性②严格的地域性③对土壤的依赖性④生产的连续性⑤系统的综合性⑥技术的实用性3.作物栽培学的概念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和品质形成规律以及其与条件环境的关系,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优化决策,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生态,安全,高效,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科学。

4.作物栽培学性质与特征①作物栽培学以作物群体为研究对象②作物栽培学以优质,高产,生态,安全,高效为研究目标③作物栽培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④作物栽培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5.精耕细作的栽培技术①“深耕细锄”,“少种多收”,耕作体系的革新②农业用具发明与改进③历代重视农田水利建设④开辟了多种肥源,创造了沤肥,堆肥,熏土等一系列肥料积制方法第二章作物起源传播与分类一,作物起源1.中国起源中心黍,稷,粟,稗,大麦,荞麦,大豆,红小豆,山药,大麻,水稻等2.印度起源中心稻,绿豆,甘蔗,芝麻等3.中亚起源中心小麦,豌豆,蚕豆,亚麻等4.近东起源中心小麦(各种),黑麦,燕麦等5.地中海起源中心小麦,甜菜等6.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小麦,高粱,亚麻,芝麻等7.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起源中心玉米,甘薯,陆地棉等8.南美起源中心马铃薯,花生,烟草,木薯,海岛棉等二,作物的分类根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分类1.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烟草,玉米耐寒作物:麦类,油菜,豌豆,蚕豆2.按作物光周期特性分类长日作物:日照时间长于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麦类,油菜,萝卜等短日作物:日照时间短于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水稻,大豆等中日照作物:日照时间长短对开花影响不大的作物,荞麦,豌豆等定日照作物:只有在某一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甘蔗3.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C3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高,有较强的光呼吸,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烟草等C4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在强光下,光合强度比C3作物高,玉米,高粱,甘蔗等景天科作物:景天,剑麻,菠萝,兰花等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分类1.按播种期分类: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2.按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分类:中耕作物(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密植作物3.按收获季节分类:夏粮作物,秋收作物根据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1.粮食作物(1)谷类第一类禾谷类(麦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小黑麦第二禾谷类作物(粟类)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糜子,薏苡其他谷类作物荞麦,藜麦(2)豆菽类大豆,杂豆(3)薯类马铃薯,木薯,甘薯,魔芋,菊芋2.经济作物(1)纤维作物棉花,麻类等(2)油料作物花生,油菜,向日葵(3)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甜叶菊(4)其他作物①嗜好作物:烟草,茶,咖啡,可可等②特用作物:桑,橡胶,香料等③编织原料作物:席草,芦苇等3 .饲料与绿肥作物苜蓿,羊草等4.药用作物枸杞等需要育苗移栽的作物:水稻,甘薯,烟草第三章作物生长发育特性1.生命周期:作物由播种出苗到新种子成熟这一过程为作物的生命周期,也称为作物的一生。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玉米1.生育期:玉米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2.生育时期:是指某种新器官出现,使植株形态发生特征性变化的日期。

3.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4.生长:是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即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包括生殖体的生长。

5.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是作物形态,机能和功能的质的变化。

6.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7.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8.光温反应特性: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开花,进而才能开花结实。

9.经济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10.生物产量: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全生育期内所形成的地上部(包括茎,叶,花和果实,不包括根)风干重。

11.生长中心是指植物不同发育时期优先发育、对有机物质需求最大的器官。

一般来讲心:生长,在苗期,生长中心是茎叶,而后期是生殖器官或贮存器官。

12.感温性:作物(作物)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

一定的高温使幼穗提早分化、缩短生育期;一定的低温会使穗分化延迟;13.感光性:作物(水稻)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内,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

光照缩短,光周期诱导加快,幼穗提早分化,否则幼穗延迟分化。

14.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不同作物(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

15.棒三叶:玉米穗位叶及上下两叶。

16.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1)适应性强,产量潜力大。

玉米具有广泛适应性,是C4植物,光和效率高,增产潜力大。

(2)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

玉米是公认的饲料之王,籽粒和茎秆都是优质饲料,其饲用价值远高于小麦大麦燕麦等。

(3)营养丰富。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10、水稻湿润育秧中,为什么强调培育壮秧?壮秧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有哪些?答:壮秧的意义:南方稻区,特别是双季稻,水稻秧田期常占全生育期的1/4~l/3、营养生长期的1/2。

所以,秧苗素质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故有“秧好一半稻”的农谚。

壮秧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穗大粒多,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容易实现高产。

(2分)壮秧的形态特征:从壮秧的个体形态看,要求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

植株矮健;从壮秧的群体看,要求较高的成秧率80%以上)与整齐度(脚秧率低于10%)。

(1分)壮秧的生理特征:壮秧的光合能力强,特别是叶鞘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壮秧的碳氮比(C/N)适中,中苗7~9,大苗11~14(小苗一般含氮相对较多,不用此作指标);束缚水含量应占鲜重的30%以上。

(1分)14、试述水稻返青分蘖期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要点?答:生育特点: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

此期以营养器官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大穗、多穗和最后丰产奠定基础的时期。

栽培上应运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缩短返青期,促进分蘖早发、发足,争多穗,控制无效分蘖,培育壮蘖、大穗。

5~7d长1片叶,分蘖盛期主茎绿叶数应有5~6片。

移栽后7~10d有新蘖出现,20d左右达到分蘖盛期,总茎数接近预定的穗数,30~40d达最高分蘖期。

分蘖期的苗情指标要求是返青早,出叶快,分蘖早,叶色绿,透光好。

(5分)7、试述源、流、库的关系及其生产上的意义?源、流、库是决定作物产量的3个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只有当作物群体和个体的发展达到源足、库大、流畅的要求时,才可能获得高产。

实际上,源、流、库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3分)一般说来,在产量水平较低时,源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导因素。

同时,单位面积穗数少,库容小,也是造成低产的原因。

增产的途径是增源与扩库同步进行,重点放在增加叶面积和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上。

但是,当叶面积达到一定水平,继续增穗会使叶面积超出适宜范围,此时,增源的重点应及时转向提高光合速率或适当延长光合时间两方面,扩库的重点则应由增穗转向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

作物栽培学总论题库现农业经济再循环并从中获取利润的过程。

其核心是“种- 收”过程,又称之为作物栽培。

3. 作物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生产综合技术的应用学科, 它是研究作物生 长发育规律、 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 并探讨作物生产实现高产、 稳 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

4. 分蘖:禾谷类作物分蘖节上着生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长成的新茎称为分蘖。

5. 定日作物:要求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期的作物。

6. 中耕作物:株行距离较大,植株对地面覆盖度小,经常要中耕松土的一类作物。

7. 拔节:茎的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迅速进行分裂伸长, 使植株节间突然迅速 伸长的现象。

8. 有效分蘖:能生长至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

9. 无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

10. 一次分蘖:从主茎叶腋长出的分蘖。

11. 二次分蘖:从一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

12. 剑叶:禾本科植物主茎顶部的最后一片平展叶。

13. 直根系:明显发达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

14. 须根系:由种子根(或胚根)及其侧根和茎节上发生的次生根(不定根)所组成的 根系。

15. 作物的适应性: 是作物长期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性状, 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16. 生长: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 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来完成 , 既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 包括生殖体的生长 .17. 发育:器官、机能的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 果实、种子形成,狭义指生殖生长转变的开始。

18. 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

19. 生育时期:在作物的全生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划分成几 个阶段称之为生育时期。

20. 营养生长:一般指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21. 生殖生长 : 一般指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22. 感温性: 作物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 23. 感光性: 作物因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 24. 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 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的特性。

[整理]作物栽培学复习

[整理]作物栽培学复习

作物栽培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短日照,短日照促进发育,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

如稻、玉米、棉花等。

2.收获指数:又称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3.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数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

这一时期就叫作物营养临界期。

4.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为有效温度。

作物全生长期或某一发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5.棉花铃重:指棉花单铃子棉重,以g表示。

6.冬发油菜:越冬时幼苗有9~10片绿叶,叶面积指数在1.5以上,开盘直径在30cm以上的油菜,称为冬发油菜。

7.水稻僵苗:水稻移栽后不长新根、不分蘖,生长基本停滞。

8.水稻有效分蘖:能最终正常抽穗结实的分蘖为有效分蘖,一般在拔节以前15天发生的分蘖,其有效的可能性较大。

9.温度三基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度三基点。

10.复种: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1.感光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需要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2.棉花衣指:指100粒子棉上纤维的重量,以g表示。

13.作物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

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麻类、薯类、绿肥、甘蔗等,生育期是指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的总天数。

14.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作物各器官的建成呈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叫做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这些同时生长(或伸长)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

15.物候期: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

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

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

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

5-6。

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

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

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

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

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5-6.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23.棉花蕾铃脱落:由生理失调或病虫机械损伤造成的棉花蕾铃或棉铃与植株体分离的现象。

24.衣分:轧花后,皮棉占子棉的重量。

25.棉花蕾期:从现蕾到开花所经历的时期。

26.铃重:单个棉铃中子棉的重量。

27.棉花叶枝:由腋芽分化而来的营养枝。

28.棉花果枝:在主茎上不5~7节以上,呈合轴分枝与主茎夹角大,左右对生,奇数节间不伸长,偶数节间伸长,直接现蕾、开花、接铃。

二、简答1、简答作物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作物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由个体产量和产品器官数量构成。

作物产量=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光合时期—呼吸消耗)×经济系数2、玉米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间苗、定苗适时间苗、定苗,可避免幼苗拥挤、相互遮光,节省土壤水分和养分,有利于培育壮苗。

2)蹲苗促壮通过蹲苗控上促下,培育壮苗。

蹲苗的作用在于给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根系的吸收和合成能力,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为下一阶段株壮、穗大、粒多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3次。

深度应掌握两头浅,中间深的原则。

化学除草剂阿特拉津、乙草胺等效果较好,两种除草剂混用效果更佳。

4)病虫害防治玉米苗期主要害虫有蝼蛄、地老虎和黏虫等,应及时防治。

在矮花叶病和粗缩病流行地区,除采用抗病品种外,还应积极防治传毒媒介。

3、大豆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有哪些?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消除杂草,破除地表板结,疏松土壤,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

(一)间苗间苗是简单易行但不可忽视的措施,通过间苗,可以保证合理密度,调节植株田间配置,为建立高产大豆群体打下基础。

(二)中耕中耕主要指铲趟作业,目的在于消灭杂草,破除地面板结;中耕的另一目的是培土,起到防旱、保墒,提高地温的作用。

(三)化学除草目前应用的除草剂类型多,更新也快。

一些土壤处理剂易光解易挥发,喷药后要立即与土壤混合,可用钉齿耙耙地,耙深10cm,然后镇压。

(四)灌溉大豆需水较多。

当大豆叶水势为-1.2—-1.6MPa时,气孔关闭。

当土壤水势小于15KPa时,就应进行灌溉。

土壤水势下降到-0.5MPa时,大豆的根就会萎缩。

(五)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生长调节剂有的能促进生长,有的能抑制生长,应根据大豆的长势选择适当的剂型。

(六)防治病虫害:采用适当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4、简答棉花蕾期的生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

1)生育特点:营养生长占优势,生殖生长由弱变强。

蕾期根系迅速扩展。

活动增强,吸收能力大大提高;叶面积增大,光合能力提高。

积累大量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供生殖生长。

如果氮素过多会造成营养生长过旺,造成疯长。

保不住早蕾,如果肥水不足,搭不起丰产架子,易造成早衰,因此要做到壮而不疯,稳而不衰,即搭好丰产的架子,又稳陪花蕾。

2)栽培技术:①施肥可满足植株发芽,搭起丰产架子,但防止施肥过度,造成疯长,要稳施巧施,因苗施用化肥与饼肥同施,无机与有机混施,既满足花蕾需要,满足蕾肥花用。

3)浇水:适时适量浇水,麦收前浇水,高产田易适当推迟,小水隔沟浇,切忌大水漫灌。

4)中耕:抗旱保墒,除杂草,促根下扎,生长稳健,中耕3~4次,培土17cm左右,提高地温,抑制杂草复活。

5)整枝:a.去叶枝b.摸赘芽c.去早蕾促进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使植株健壮成长。

5、何为薄膜保温旱育秧,有哪些有缺点?1.苗期不淹水灌溉,“过水”随走随渗,采用机械喷灌,秧田基本保持旱地状态2.①根系发育好,湿长秧早长根,氧气充足有利于根发芽;根数多,根长,有根毛,发根快,反春早抗性强②地上部粗壮,干物质积累多③抗逆性强,旱地抗寒抗旱,耐盐耐淹能力强④生长快,早熟性好,发根旺盛比湿育秧提早3-7天⑤生产水平高,茎秆粗壮,维管束多,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灌浆良好,正常年份比湿育秧增产3.①旱地状态下,供水不足,出苗不齐②易出现立枯病、镰刀苗、尖饱镰刀苗③对S的吸收抑制了稻瘟病抗性6、棉花枝叶和果枝的区别?比较项目叶枝果枝1、分枝类型单轴枝多轴枝2、枝条长相斜直向上生长近似水平曲折向外生长3、枝条横断面略呈五边形近似三角形4、发生节位主茎下部主茎中上部5、生长锥的分化叶和腋芽先分化出两片叶后发育为花芽6、先出叶与真叶的分化第一叶为先出叶后各果节第一二叶分别为先出叶均为真叶和真叶7、节间伸长特点第一节间不伸长其余节奇数节间不伸长,偶数节间伸长间均伸长8、花序螺旋型互生左右对生9、棉铃着生方式间接着生于二级果枝直接着生于果枝7、简答玉米苗期管理措施1.查苗、补苗、补种2.适时践苗定种(1)春玉米践苗:3-4片叶可见叶时定苗:5-6片叶可见叶时(2)夏玉米生长快,在4-6片叶可见叶时,一次性定苗(3)原则:去弱留壮,去大苗留齐苗,去病留健,去杂苗留纯苗3.中耕除草2—3次,5—10cm4.防治虫害8、简答大豆的施肥措施(一)基肥大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反应敏感。

种植大豆前土壤施用有机肥料,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二)种肥种植大豆,最好以磷酸二铵颗粒肥作种肥,每亩用量8—10kg。

(三)追肥大豆开花期之初施氮肥,是国内、外公认的增产措施。

了防止大豆鼓粒期脱肥,可在鼓粒初期进行根外(即叶面)追肥。

9、简答夏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1.夏大豆全生育期短,花期早,这是夏大豆生长发育最根本的特点。

2.夏大豆植株矮小,营养体不繁茂,这是夏大豆主要的形态特征。

3.单株生物产量积累少,经济系数高,这是夏大豆的生理特点。

10、棉花苗期的生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1、棉花苗期的生育特点:营养生长为主,长根、长茎、长叶的关键时期;有花芽的分化,根系生长最旺,且此期的生长中心,根的深度是苗高的3~5倍,茎节数增加,节间伸长,木质化低。

2、栽培技术:总要求:先抓好全苗,培育壮苗,促苗早发。

a)查苗补苗:棉花显行后,根据不同苗情,缺苗60%以上就重播,40%~50%贴芽补种,20%~30%发芽补栽,5%~10%带土移栽b)间苗定苗:齐苗后,留壮苗,去弱苗、病苗,长出第一二片真叶时再间一次苗,定苗根据株距行距在三叶期时进行。

c)中耕:促进根系深扎,地上部分生长良好,随间苗中耕深度4~5cm,随定苗中耕6~7cm,现蕾前中耕7~8cm。

d)施肥:更具苗情轻施或不施,施(NH4)2SO4。

e)灌水:苗期三片真叶前部浇水,头水推迟到现蕾后,隔沟浇后要做好中耕保墒。

11、简答玉米的灌溉技术1、灌溉时间:a)播种时期:春玉米冬灌水,夏玉米浇麦黄水有利于出苗。

b)苗期灌水:一般不浇水,若套种则浇水。

c)拔节到孕穗期:缩短雌雄花间隔,有利于授粉,减少小花退化,有利于结实。

d)抽雄到开花期:浇大水,浇透水,促进受精,增加穗粒数。

e)成熟期:增加千粒重。

2、灌水方法:畦灌、沟灌、喷灌12、简答作物的分类1.粮食作物:禾谷类、豆类、薯芋类2.经济作物:纤维、油料、糖料、其他3.饲料绿肥作物4.药用作物三、论述一、简述小麦冬前及冬季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措施1、主要任务生育特点:从营养生长到完成春化阶段光合产物供给幼苗生长和储存。

主攻方向: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达到计划苗数穗数2、1)低产田措施:①深耕整地②增施肥料,有机肥配施n、p③扩大浇水④选用良种⑤依主茎成穗2)中产田措施:控制群体发展,促个体健壮、保证每亩穗数足够3)高产田措施:①降低基本苗,控制无效分蘖。

②合理施肥控水,控制营养分配。

③达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与地下,群体与个体生长协同。

3、措施1)寒露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①查苗补苗补种用种子浸泡一夜待其他苗1至2片叶长出时补种②疏苗使苗均匀分布,多余的拔去③补载在4叶期进行,把多余的苗挖出载到秧苗处。

2)立冬小雪前十一月①浇冬水平抑地温变化,防冻减害满足越冬反春水,提高地温,促根壮蘖盐碱地有压碱改土作用昼消夜冻,平均温度在3—5℃②追施冬肥满足冬季需肥冬肥春用;控制春季分蘖;延长春季肥水管理时间,延长分蘖;冬肥占总量20%-30%;茁壮麦田可不施3)①划锄弥补裂缝,破除土壤板结,通气保墒②深耕 a.改善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个体问题矛盾b.断老根,生新根,先抑后促,促根下扎c.对分蘖先控后促,控制旺长,降低无效分蘖d.松土透气,增加土中微生物活动,有利营养转化③镇压针对旺章麦田,防苗过旺,群体过大,在午后进行压倒并未死,早晨有霜冻,茎干脆易断,4)浇灌有机肥封冻反春期进行5)禁止放牧肯春最多可减产50%,放啃过后光合面积降低二、简述稻田灌溉技术(1)灌溉时期和方法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根据水稻需水特点,进入分蘖期以后,前期浅施灌溉,末期至拔节期适当晾田晾田程度视土壤、天气及苗情而定。

长穗期: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比较敏感的时期,但也是病虫害容易发生和流行的时期。

因此,这一时期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及天气状况等采用浅水灌溉,即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又尽量不引发病虫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