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不同的声音——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高密教育社区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高密教育社区2010-08-05 15:58| 只看楼主树型| 收藏| 小中大 1#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暑假放假前夕,我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
想在假期闲暇之余给自己充充电,以免假期结束时,后悔自己辜负了两个月的大好时光。
我一直认为,假期是休养身心的日子,所以不想给自己太多的学习压力,制定的学习目标也是非常轻松的——品读一本好书,学习一种教育思想。
没想到,借阅的这本原李希贵局长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使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初衷,忘记了假期,忘掉了休息,放假第一天就“啃”进了全书的三分之一之多。
书中的好些观点阐述的是那么真实生动,正是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困惑的解码,急我所需。
手捧此书,我仿佛融入进了他们激烈的谈话中。
李希贵局长对自己的美国教育之旅充满了一种探索的冲动和新鲜的好奇,我对此书,又何尝不是呢?观点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戴尔先生向李局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是的,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我们的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以至于到今天,我们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
可是戴尔先生的评点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1、课堂上教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地提问题,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2、国内老师们对教学环节点评,精力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为什么对学生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3、课堂上,看上去孩子们都挺高兴的,一定是发现了不少东西,或者产生了不少想法,可他们为什么不能一同分享呢?4、“很好,坐下!”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说一句呢?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戴尔先生的率真,指出了问题所在:实际上,我们自己并没有把这些口号当回事,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应该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课堂提问时总是有一些孩子每次都举手,让老师面临两难:既不能每次都只提反复举手的同学、不提其他同学;又不能不提反复举手的同学、不忍心让他们失望。
于是有时候一节课几乎成了某两、三个孩子的“答老师问”专场,长此以往举手的更加积极,不举手的更加沉默。
怎样做到两全?怎样鼓励更多的同学勇于发言?在李希贵老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我找到了一点答案。
在一次听课中,李老师发现亚洲组的`同学都感到有些压抑,因为在一个不是以母语授课的班级里,面对着许多以母语发言的强势的同伴,亚洲组的同学在语言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他们在课堂上不自觉地把自己边缘化了。
越是这样,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便越强势,甚至有些旁若无人。
到最后他们几乎垄断了课堂的发言权。
由此李老师想起了他听过的另一节公开课。
在40分钟的课堂上,一位招人喜欢的高个子女孩竟17次站起来回答问题。
而且每次都是那么精彩。
听课者的掌声一次次地响起来,但课堂上的其他学生却无法兴奋起来。
因为在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课堂里,谁都没有情绪去兴高采烈。
课下,李老师曾经问过那位公开课的老师:“为什么让一位学生占据了几乎整个课堂?”她似乎有些惊奇:“难道我们能够阻止孩子们发言吗?那样,不是太不尊重他们了吗?”于是《如何在不伤害强势孩子的前提下对他们说“不”?》成了李老师探究的问题之一。
后来一位美国小学老师向李老师介绍了她的各种有趣的方法。
其中有一个“发言棒”的策略简单有效。
大意是这样:每堂课她只发给每位小学生五根发言棒。
有了这个限制,强势学生开始思考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如何把发言棒用到当用的地方;而平日里专当听众的学生,也在掂量手上的发言棒,该出手时也开始出手了。
这位美国教师很认真地告诉李老师:“不要以为纵容强势学生仅仅会伤害弱势学生。
即使是对强势学生来说,也是很大的不幸,因为,一个人一旦离开校园,踏上社会,还是一味地强势下去的话,他们可能走向人生的失败,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不会容许他们处处强势的。
《36天我的美国家与之旅》读后感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心得贾甜甜(英语)《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与其说是一部关于教育学生的书籍,还不如说这是一部启发教师思考的书籍,是对育人的宣言。
育人与教育之间有很大区别,但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点在:一个是从高山往下看,就如居高临下,俯视孩子,而育人则是在森林中,感受山林的一切,是一种平静自由的。
在读书之前先了解作者是我的习惯,通过了解,我知道了李希贵校长从25年前进入教育界至今,人生的关键词始终是:读书,思考,改变。
这便是李校长睿智如此的原因吧,一个爱读书,爱思考,乐改变的人永远可以走在时代前沿。
做一行,爱一行,李校长从一线教师做起,视教育为毕生的事业,付诸了所有的心血,一个人人生如此精彩也是令我羡慕不已。
阅读此书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边读边思考,读李校长的书,囫囵吞枣是万万不可的,求快则不精。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并没有像其他的教育类书籍一样把教育观点一二三的罗列出来,也没有主观的评断好坏,每一个篇章都是陈述纪实性的在告诉我们美国的教育是怎么样的,至于好坏,是否值得借鉴则需要我们读者来评判。
因而我认为这是一本拷问教师灵魂的书。
在感叹美国教育宽松开放的同时,也惊叹李校长关注的每个小细节,比如更快的记住学生的名字,课间只有三分钟等。
正是一个老教育人才能关注的如此细致入微吧!阅读此书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其中最大的一点便是放手,如何真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如何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巧接学生的偏球,怪球,永远不对孩子说“不”,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放手的基础上,所谓放手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放手,更是思想上的放手,心底里的愿意相信学生。
正如李校长说的“让每个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孩子自由呼吸,自由成长”。
不以分数论英雄,关注分数背后的素质,孩子是否健康快乐,是否全方面的发展,是否能够开拓创新,是否真正的理解主人翁的地位。
这些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其次,要学会关注细节,作为新教师,对比老教师却总忽视细节,不善于观察,思考的太少。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西塘桥小学沈亚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随时都可以脱口而出的口号,我们真正做得如何?阅读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可以激起我们对这些教育“元”问题的深入思考。
看着李希贵从国内带去的课堂教学实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戴维先生责问:“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教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当听说中国的课堂上是有规矩的,学生坐下去与站起来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时,他更加惊讶:“中国的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为什么孩子们要到学校去?如果仅仅说,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那么,学生在家里也可以学习,如果说学校是听老师讲课的地方,那么,学生也可以在电视机前听老师讲课,也不一定非到学校不可。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校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进行的学习的场所,是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为什么让孩子们都在课间去挤厕所?在美国的中小学,设置课间休息就是为了学生更换学习的教室,学生不管是什么时候,包括上课时间,只要需要,随时可以不需任何人的批准就到厕所去。
是啊,如果还要经过教师批准,学生还是课堂的主人吗?牛顿北高中校长詹妮弗女士在新学期开学前发给学生和家长们一封信。
信中不厌其烦地介绍暑期学校改造和建设的情况:翻修的“文化之翼”快完工了,重新扩建的艺术厅已经完工了,学校剧院被彻底改建了,剧院旁边的通道重新翻修了,整个“科学之翼”重新安装了新的窗户,所有的教室顶棚也被改建了,增建的一座新楼将开始施工,来上学的交通模式保持不变……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学校是孩子们的家园,所以必须让孩子们有充分的知情权!学校本身是孩子们的,只是校长和老师们在替他们经营着罢了。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共有随笔56篇,涉及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
一书中,李希贵先生就是这样通过记述自己36天来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悟,告诉人们许多教育的道理;通过阅读这些教育叙事、教育随笔,在分享李希贵先生的收获和智慧的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思考良多、受益匪浅。
最新《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我无法改变什么,但我开始审视自己,思考教育,努力将这种思考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靠近,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篇2
2005年4月,李希贵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邀请,带着在国内录制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素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和这里的老师们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在美国的三十六天,李希贵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的记录下来,出版了这本书。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首先要热爱和尊重每位幼儿。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了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点,感情世界、和家庭情况。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位孩子,使孩子同时也喜欢你,愿意和你玩,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一日活动中要时时关注他们。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头,都传递着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们还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在教育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评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如:哲哲小朋友的画画基础不是很好,每次画面都是脏兮兮的,色彩也不够鲜艳。有次他画了一幅花树,他在花树里画了各种各样的花,每朵花都涂上了同一种鲜艳的颜色,照理说我们中班要求他们学习渐变色,但是对于他我放低要求,能用同一种鲜艳的颜色均匀涂满就可以,哲哲这棵花树颜色比以前鲜艳,画面也干净,我奖了两颗五角星给他,没想到高兴得叫了起来,回到座位上告诉了同伴:我得到了两颗五角星;放学时奶奶一进门他就跑过去把好消息告诉了奶奶,“奶奶,我今天得到了两颗五角星”,奶奶表扬了他。奶奶、哲哲都露出了笑脸。现在每次画画他都很认真。爱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石”,是打开教育之门的“金钥匙”,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滋补品”,而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用慈母般的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用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孩子,必能与孩子之间搭建起“爱”的桥梁。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书香满怀——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心潮澎湃地捧起《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在这本书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在即将真正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之际,这本书给了我许多思考和感触。
李希贵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特的教育视角向我们诉说了教育的现状。
美国课堂教学的种种做法都震撼了作者和我们的心灵。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一直高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件事。
如果学生真的是主人,作为主人,为什么在自己的领土上如此畏惧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理念,而且我们的专家对教育教学都有深入的研究,常常目标宏大,立意深远,拉开很大的场面和架势。
似乎要以这个研究去解决教育中所有的问题。
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某些细节,那些细节往往在无形中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
这些细致的研究中,渗透着学生的主人地位,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专家的研究内容,说明孩子的一切都得到了关注。
相信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一定是快乐和幸福的。
他们的幸福使教育的最终目标和追求。
我们的教育是把人培养成工具,还是关注人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层给了我们忠告: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
在他看来理想的教育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
这也许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终极性价值,是教育最理想的效果。
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理想的教育效果也许无法实现,但从这些美好的教育效果憧憬中,我们的学生的地位在逐渐转变,逐渐转化为具有鲜活生命的独立个体的人。
如此种种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要从尊重学生开始。
二、让学生自主发展,在错误中成长学生的公开行动由于收到知识水平以及年龄特征的各种各样的影响,难免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害怕学生出错,老师们寻找的发言者或演示者必须是“万无一失”的。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3篇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3篇《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1近日有幸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作者李希贵是山东省淮坊市教育局局长,其人是从一线教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正是因为如此,他很善于从一线的课堂和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开展常态下的学校、课堂。
应该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高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每天日记式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不盖瑕,直抒胸臆,记录当时真实的感受和反思,对于我们老师就是真实的、可接受的。
本文是通过36天的研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纽约的中小学教师一起,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进行点评和分析,启发教师们自我反思,并以此构建一个教师培训的模式。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课堂听课,自然天差地别。
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一文指出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让学生更多地暴露一些他们原本就应该有的美丽的错误。
值得我们老师深思,现在有多少公开课是追求完美无瑕,如同一个个模具,丝毫不会有错,也不给学生机会犯错,这样的课堂有何意义,师生折腾又折腾,上给谁看呢?说得实在,才能做得实在一文指出,美国的课堂评估表虽然有二十几项内容,但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照着做。
又如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对比,也是让人感到美国的更加实在,都是可以见诸行动的细节,要求非常具体明确。
而我们的守则却是有点好高骛远境界高了点,超出了小学生应具有的思想水平和领悟能力,是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到底什么该修,什么该继承值得深思。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2寒假期间,我有幸读了李希贵校长写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儿子生病这本书只读了一半,另一半还需要我慢慢去品读。
不过虽只是读了一半,也让我了解到中美教育的差异。
书中写的教育现象,多半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
了解美国的基础教育,和中国教育做下比较,知道作为教师的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在哪里?很多教育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刻的反思。
读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六)
读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六)读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六)【原文再现】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美国土著人有个习惯,每逢外出旅行,走两天,就要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走得太急了,怕自己的灵魂跟不上来,所以要“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其实,尽管我们不敢说自己走得太快,但也的确需要学一学美国的土著人,“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访学的最后一天,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静静地想着30多天里亲身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访学的五个星期里,我尽可能地躲开一些世俗的应酬和干扰,让自己的思绪不断地在患得患失和无所顾忌中穿行。
仔细想来,我不过是应了美国土著人的那个习惯,也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罢了。
1995年,我在高密一中做校长期间,曾经与老师和同学们一同酝酿了一个“为40岁做准备”的校训。
尽管那时自己已经36岁,但却总有一种尚未长大的感觉,似乎万米赛跑刚起步,从未想过终点是什么样子。
时过境迁,10年岁月如雾如雨又如风,起跑的发令枪声早已成为记忆中的钝响,终于,我也开始想象终点的模样了。
人生都有的终点并不是人们想要的,如果有谁希望把一生仅仅用来换取一个人生的终点,那样的人生肯定是空洞而凄凉的。
人生的价值注定是一个过程。
于是,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重新思考自己眼前的付出和未来的收获。
我开始重新定义幸福,着手重新规划人生。
如何把人生的过程变得更加多彩,让自己的经历更加丰硕,成为我人生规划的目标。
感谢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盛情邀请,是他们给了我等待灵魂的时间和理由。
已经20多年没有这样一段集中学习与沉思冥想的机会了,我竟然适应得很快。
每天的课程都让我兴奋,每天的约谈都让我充满期待。
我异常珍惜这段对我来说来之不易的机会,天天到午夜才休息,每一天晚睡,都寄希望于来日早上可以晚起,自己竟变得像小学生一样,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好笑。
更好笑也更让我惊讶的是,在脑海里竟不时地冒出一个按捺不住的念头:我有没有走丢自己的灵魂?我没有办法为自己下一个结论。
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西方教育有哪些适合中国,我们该如何取其精华呢?为了了解更多信息,我阅读了一些有关西方教育的书籍,其中李希贵校长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让我收获颇丰。
李校长的学习精神十分令人敬佩。
每天的考察、记录和感悟都详尽地呈现给了读者。
如此大的工作量,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书中较全面地展示了美国教育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给人许多启示。
比如:教育要关注人一生的幸福。
哥大教育学院的元老莱维尼先生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他坚决反对单纯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学说。
试想,如果生命只是一份工作和职业,那是多么狭窄呀。
如果活着只是为了生存,那我们就失去了生命的整个支点。
所以教育最终的落脚点不是把人培养成工具,而要关注人一生的幸福。
另外,从幼儿园开始就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美国人十分重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放飞想象就是放飞希望。
如书中所说在面对幼儿园孩子一段段“耸人听闻”的口述“故事”时,老师们会大加赞赏。
因为在老师看来,有些孩子仅靠文字难以把自己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只有给他们更多的表现形式,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尽管我们不敢说自己走得太快,但也的确需要学一学美国的土著人,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像李希贵校长说的那样一个拼命赶路的民族,应该走走停停,不时瞟一眼前方,避开那些坑洼泥淖,这样才能走得更稳健,更踏实,也才能走得更快。
当我们能够看得更远一点,更多地去反思,能为孩子们着想得更多一点时,我们的'思路才会更宽广,也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为孩子打造一方晴朗的天空。
书中能够借鉴的东西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表述。
总而言之,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辩证地分析,有原则、有选择地“拿来”。
教育必须是开放的、科学的,因为教育的最终使命是要培养世界公民。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寒假,我有幸拜读了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这是一个访问学者把他的36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地记录下来。
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道出了很多关于教育的道理。
其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篇文章《对强势学生“不”》。
这里边提到,亚洲组的同学因在一个不是以母语授课的班级里,面对着很多以母语发言的强势的同伴,他们感到自己的水平与美国同学相去甚远。
以前他们是强势的学生,觉得有发言权,这是理所理应的。
而今,他们遇到如此尴尬的处境时,才会站在弱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由这件事,李校长联想到曾听过一节公开课一位上课老师让同一位学生回答了17个问题,以至于其他学生基本答不到问题。
李校长对此产生了疑问,并询问那位上课老师为何这么做?那位上课老师的回答是:难道我们能够阻止孩子们发言吗?那样,不是太不尊重他们了吗?那位老师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在我们班,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积极的学生会积极回答问题,一个问题刚回答完就又举手准备回答下一个问题,一节课举好手很多次。
但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更多的同学,可能出于胆小、不自信、懒得动脑筋等原因始终保持沉默。
我深知,在课堂强势的学生在社会上一味的强势,容易吃亏,而在课堂上弱势的同学,长久没表现自己,必然会更加的没自信。
这对强势学生、弱势学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利的事。
可若直接无视这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一次、两次、三次……他们可能就慢慢在与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靠拢。
庆幸的是李校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办法,每堂课给学生5个发言棒,学生用完发言棒就不能发言了,给了个发言限制,学生们都会经过仔细思考才答题,合理分配自己的发言时间。
并且给了其他绝大部分学生答题的机会。
我认为李校长的这种做法绝妙,并试着在我们班级里实行。
慢慢地,我发现课堂里举手的同学多起来了,而从前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虽说答题的次数少了,但答题的质量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因而对强势学生说“不”,这在不损害强势学生积极性、协助强势学生更明白什么时候说更合适些的同时,也让弱势学生有了体现自己的舞台。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36天的时间,面对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庞大的教育,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尽快切入其深层,把握其精髓,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李希贵敏锐的目光穿越了美国宏大的教育体系,穿越了眼花缭乱的各种教育改革和成就,聚焦到一个又一个细微得不能再细微、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细枝末节上。
尤其让人感到新鲜和惊异的是,李希贵所捕捉到的,都是些被常人所忽略、所遗忘的细节,因而也就格外引人关注、格外发人深思。
例如,上厕所。
有谁会注意到美国的学生如何上厕所呢?李希贵就注意到了:“在美国的中小学,课间基本是5分钟,还有的学校是3分钟、2分钟甚至1分钟,确定课间时间的长短,依据的是教室之间相隔的距离,只要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跑到下一个教室即可……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孩子们既要跑教室,又要去厕所,时间够用吗?” 有意思吧!李希贵总是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果然,连美国的校长都感到匪夷所思:这还算个问题吗?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不管是什么时候,当然包括上课时间,只要需要,随时可以不需任何人的批准就可以到厕所去,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人权的一部分”。
原来是这样!小小的上厕所问题,居然关系到对少年儿童人权的尊重。
再如,美国老师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
就是在国内,又有谁会关注这样的鸡毛蒜皮呢?但李希贵关注了,他特意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泰德·莱戈教授,这位教授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专门研究尽快熟悉学生、记住学生名字的方法。
李希贵说:小事不小,它关系到师生关系的建立,关系到教学的效率…… 类似的观察和记录,构成了全书的主体内容。
李希贵喜欢对比。
他对美国教育细节的观察,总是巧妙地与中国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对比,发现差异。
这种从细节出发的比较研究,让李希贵悟到了很多先前不曾悟到的教育理念——譬如,教师就是专家。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每当涉及课堂教学的评价时,他们就会邀请普通的中小学教师以专家的身份介入研究。
原来,在美国人的意识里,教师就是专家。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后感 严君娜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后感严君娜假期间,断断续续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这本书的作者是身为淮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此书记录了作者在200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和美国教育专家、教师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的经历。
作者用日记的形式把36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地记录下来,在这36天里,作者完全沉浸在哥大教育学院民主教育的浓厚氛围里,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
这36天是智慧激荡的36天,也是作者深入思考、审问的36天。
正因为这本书是用日记的形式编写,读起来让我感觉是跟着作者一起来到美国,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课堂里,感受美国教育带给我的冲击,我时常惊讶于东西方教育既显而易见又难以察觉的相似和不同,也常常对于我这个孤陋寡闻的人来说,是一次受益匪浅的经历。
我们先来对照一下中、美两国的小学生守则。
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1、每次都有礼貌地称呼老师。
2、按时或早些到校上课。
3、有问题要举手。
4、可以做与老师讲话。
5、如果缺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必须把所缺的课补上。
6、如果有急事必须离开学校,应提前告诉老师并请教将要学习的功课。
7、必须独立完成作业。
8、考试不作弊。
9、如果你学习有困难,可以与老师约定时间寻求帮助,老师将会乐意帮助你。
10、缺勤或迟到,必须带有家长解释其原因的便条。
11、对于缺课,唯一正当理由是自己生病、家长亡故或宗教假日。
别的理由都视为违规。
12、老师提问时,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的学生回答,任何知道答案的学生都应该举手。
乍一看,美国的守则“境界”似乎低了些,但是他们说得实实在在,全是可以比照着见诸行动的细节,就像一个聪明的老师正在手把手的教你:路该这么走,书该这么读,人该这么做。
再看看我们的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仅2003年产生的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就占了半数左右。
科技含量如此高的诺贝尔奖,在我们“望洋兴叹”的时候,美国为何就如此“霸道”了?难道他们在垄断经济的同时,也垄断了思维,垄断了发明创造吗?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教育方式,让美国人变得如此有才能?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家常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要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美国的教师怎样布置作业、美国人也会耍心眼、中国式的无所谓、主人意识:从棒球场到教室……这么多新鲜的名词,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问题还用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了,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专家却向我们的教育专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在观看我们带去的教学录象时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摄象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老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为什么所有教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却没有字幕,无意的疏漏为什么发生在学生身上?难道连我们编辑录象的工作人员都这样看不上学生吗?为什么课堂上的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一个地提问题,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很好,坐下!”戴维先生模仿了一位教师用手指往下一点的动作说:“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手指一点,说一句‘很好,坐下’呢?要知道,这样做,小孩子连点面子都没有了,这不是在扼杀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吗?”“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是啊,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口头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也许我们并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倒是躬行实践。
作者还写到:在美国海军学院考察,发现他们介绍学校的专题片自始自终讲述的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画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看上去颇有些激动人心,不象我们在国内学校了见到的专题片,除了居高临下来视察的各级领导,就是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剩下的就是名师获奖证书的大荟粹、各种荣誉的大展览……和学生有关的内容不过是一些出类拔萃着出来风光以下罢了,是啊,怎么平时我们就没有注意到呢?看来老外看问题的视角真的有些不一样。
《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1600字
《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1600字还是上学期去xx小学监考,中午饭后间隙,到他们的图书馆享受书的醇香,找到一本李希贵的《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匆匆地看了多页,对美国的基础教育刚刚看到冰山一角,由于下午监考时间已到,只得恋恋不舍地把书放回原处。
回来后,便再没有机会找来一读。
前段时间李xx老师在我校的“适度教育论坛”上郑重向大家推荐了这本书,再次勾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学校图书馆购进了10本,便迫不及待地借来欣赏。
读完全书,轻轻合上,脑海里仍然翻腾着东西方教育既显而易见又难以察觉的相似和不同。
除了李xx老师给大家提到的中美教育都很重视考试的相似,美国教育的“事无巨细”美国人倡导让孩子崇尚平凡,脚踏实地,以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平平凡凡的小事等不同外,还有很多内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诚信的基石靠诚信铸造。
中国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分类别”,一上课,为了引起同学的兴趣,老师首先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家:“同学们,我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寒假里,学校将组织大家旅游,大家喜欢吗?”见调动起了兴趣,老师趁热打铁地说:“不过,这次旅游需要大家带一些东西,请想一想你应该带什么?怎么把这些东西分类?”看到这里,鲍里奇教授说话了:“既然寒假就要带学生出去旅游,这堂数学课的学习内容为什么不到旅游的时候学习?到那时候学起来效果不是更好吗?”当得知我们这只是一种导入新课的方式,而实际上并不带学生去旅游,鲍里奇教授瞪大了眼睛:“不去旅游怎么还能说去旅游?教师怎么能这样?如果教师经常这样说话,学生还会相信他吗?”读到这里,仔细回忆我们的课堂,这种现象太普遍了。
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多地偏重于教学的技巧,过分关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大讲特讲,殊不知,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需要时时处处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的,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呀。
谁都不会怀疑,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其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都是神圣的。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书心得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书心得读李希贵教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欣赏着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聆听着作者的教育心语,如沐春风,如醍醐灌顶。
每读一篇,不由驻足停留,仿佛也在和作者一起沉思,也在不停地扪心自问,在一次次的心灵拷问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下面是一位美国小学一年级小孩子的作业:请爸爸妈妈根据孩子带回家的这份材料,提问这样一些问题:1、你今天在学校里吃到了什么蔬菜?它们都有些什么营养?2、今天在学校里刚学过了“小鸡的生存条件”,你能讲给爸爸妈妈听吗?3、班上的“数学格子”游戏是怎么回事?4、本周的“魔术校车”活动你参与了什么?这就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周的牛顿市乡村小学的家庭作业,老师每周让孩子们带一份材料回家,告诉家长,本周孩子们在学校里干了些什么,或者学校里、班级中发生了一些什么,请家长问一问孩子,让孩子们向家长说一说。
这一说,就是一年。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学会了梳理自己的思绪,也等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日常生活中,“只有想,才能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对于“说”和“做”在“想”中的地位,人们往往就不甚了然了。
因而,长期以来,不少老师一直非常重视书面作业,而对譬如一些需要口头完成或搜集资料的作业,则认为是弹性较大,缺乏足够的重视,孰不知,孩子们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过程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再想一想我们的家庭作业,我们在布置以前是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我们力求通过作业分几个层次达到什么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计划付出多长时间?采取什么措施?我们的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又如,作者在文中谈到了“教育的实效性”时,将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做了一个对比,现摘录其中几点:1、每次都礼貌地称呼老师。
2、按时或早些到校上课。
3、有问题要举手,并能与老师平等交谈。
4、诚实守信,考试不作弊。
5、如果学习有困难,可以与老师约定时间寻求帮助,老师将会乐意帮助你。
6、教师提问时,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的学生回答,任何知道答案的学生都应该举手。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今天读了李希贵老师《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的一章,感触颇深!2005年四月,应哥伦比亚教育学院院长的邀请,李希贵老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那里的教授、中小学教师们一起,开展了为期36天的研究,并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了这一本书。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常春藤联合成员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大学,曾产生过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十位国家工程学院院士,学术成绩享誉全球。
教育学院为三个独立学院之一,孕育了许多世界著名的教育泰斗,在教育学院主楼门厅迎宾台上方,是杜威的名言:“我认为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最根本的方法。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这种认识,才有了无数先辈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执着耕耘!李希贵老师要面对的课题是中美中小学常态课堂下关键教学事件的研究,书中有一部分是针对“家常便饭”和“法国大菜”的内容,所谓“法国大菜”指的是经过反复打磨过的,或者经过包装过的课堂,也就是我们通常的优质课,精品课或者大课,而“家常便饭”指的是常态课堂下师生真正的课堂生活,也就是我们常日常所上的每一节课,大家说的素课。
他们的研究是为了让老师们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到关注到每日三餐的柴米油盐油盐,做出美味的家常便饭来,如何让中小学教师转变观念,更加看重一般情景下的常态课,逐渐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其实显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确实精品课,可以从多方面体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对知识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可以让教师在短时间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但这仅仅是对教师而言,是教师进步提高的重要渠道,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每天在课堂里咀嚼的却是与之相去甚远的家常便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我们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学生的身上,所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如何让学生学会掌握应有的知识和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一年一次的精美大菜不可少,香甜可口的家常便饭更离不了!把粗粗茶淡饭,做出风格,做出水准,更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情怀与担当,双管齐下,才能尽显大师风范!。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之“让讨论之球在孩子中传递”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之“让讨论之球在孩子中传递”这些日子睡觉前一直在看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
初看到这本书,首先是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
我首先猜想的是既是美国的教育之旅,肯定是将本土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进行了对比。
因此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将此书借来阅读一翻,了解一下他国的教育教育教学。
在阅读到“让‘讨论之球’在孩子中传递”一章中,让我产生了对自己教育中的一些思考。
书中有这样一段:在日本的《杠杆》课上,孩子们像是在共同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任务,他们相互商量,相互启发,善于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建立在同伴的思考结果的基础上,课堂上的“讨论之球”非常自然地在学生中传递。
这样,讨论容易得到深化,同伴间也很容易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
可是,来自中国的《可能性》的课堂教学就明显没有了《杠杆》课上那样的气氛。
一开始老师就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此时此刻,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有三个学生相继回答的是“工作”、“学习”、“热爱”。
显然,这是一组错误的答案,但是,作为教师应该清楚,三位同学如此的回答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如何在这样一个思维水平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耐心等待”着一个正确答案的出笼。
终于在第四个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等”到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呼吸”。
老师立即给予了肯定,并不容置疑地转到了下一个问题的讨论之中。
看到这里,作为一名教师,你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相信你会和作者一样对该教师的方法进行否定。
很显然这位老师的耐心“等”待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这里只是在等待一个自己预设的答案,好让教学回到自己预设之中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进行下去。
却没有关注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
由此不经想到自己的日常教学。
虽说自己是幼儿园教学,与中小学的教育存在着差异,但单从这一点上讲,是存在着共性的。
回想自己的教学中确实有类似的等待,有时为了自己预设的答案,而千方百计地引导幼儿说出来,却没有关注到幼儿的思维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 , 心却为之一震 : 我们什么时候想过孩子们
的这 些 感 受 , 又如 何 为 他 们 提供 更 多 的声 音 ? 经 常 听 身 边 的 同事 抱 怨 : 现 在 的 学 生 越 来 越 难 教 了 , “ 讲 多少 遍 还 是不 会 。 ~我 们 班那 个 调 皮 蛋 又 去游 戏 室 了 , 教 不 屡 改 !” 实 细 细想 来 , 调 的 学校 生 活 、 械 的作 业 训 练 、 复 其 单 机 反 的说 教 , 子 们 在 学 校 已经 很 难 找 到 新 奇 和挑 战 , 如 何 找 到 孩 又 热 爱 、 福 和 主 动 ?我 想 教 师 要 有 一 双 善 于倾 听 的耳 朵 , 欢 幸 喜 听不 同的 声音 。 教 师 要 喜欢 听 课 堂 上不 同的 声 音 每 逢 开公 开 课 , 为上 课 者 。 作 我们 希望 全 体 学 生 以 整 齐 的 声 音 说 出 问题 的正 确 答 案 ,并 且 把这 作 为学 生 已经 掌 握 所授 知识 的信 号 , 不 知 有 些 学 生 只是 浑水 摸 鱼 ; 为 听课 者 , 殊 作 我 们 喜 欢 全 体学 生 以整 齐 的 声 音 说 出 问题 的正 确 答 案 ,并 且把
个 乐 队 , 他 们 一 起 演 奏 一 小 时 的交 响乐 , 后 分 开 练 习 , 让 然 孩 子 们对 此 很 喜 欢 。 当 李 老 师 问丹 尼 尔 为 什 么 喜 欢 和学 习其 他 乐 器 的 同伴 一 起 演 奏 时 。 尼 尔 很 认 真 地说 , 为 他很 喜 欢 丹 因 听 其 他 乐器 不 同的 声音 , 意思 , 好 玩 。 回答得 很 天 真 . 有 很 他 然
喜
欢
听
பைடு நூலகம்
不
同
的
声 音 I
读 《6 , 的 美 国教 育之 旅 》 感 3天 我 有
孙 宏 巧
( 泽 县 实验 中学 , 苏 洪 泽 洪 江 230 2 1 0)
作 为一 名 每 天 捧 着 书 本 的人 ,我 一 直 有 睡 前 看 会 儿 书 的 习 惯 , 着 文 字慢 慢 平 复 一 天 的 忙碌 与 浮躁 然 入 梦 。然 而 借 安 最 近 , 本 名 叫( 6 , 的 美 国 教 育 之旅 》 书 却 每 每 让 我 的 一 3天 我 的 心 无 法平 静 。 《6 , 的 美 国教 育之 旅 》 一 本 教 育手 记 , 优 秀 的 教 3天 我 是 由 育 工 作者 李 希 贵 老 师 编 写 。 他在 2 0 年 以访 问 学 者 的 身 份 去 05 美 国哥伦 比亚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和那 里 的教 授 及 纽 约 的 中 小 学 教 师 们 一起 , 开展 了3 天 的研 究 。在 3 天 里 , 如 饥 似 渴 地 吸 6 6 他 收 着 不 同文 化 背 景 下 的 教育 营养 ,并 且 在 不 同文 化 的 碰撞 中 进 行 思 索 , 后 用 笔 如 实 记 录下 这 3 天 的 所 见 所 闻 、 思 所 然 6 所 悟 , 所 有 关 心 中 国教 育 改 革 的人 们 一 同分 享 。 谢 他 让 我 们 与 感 这 些 没有 机 会 走 出 国门 的人 也 能对 美 国 的教 育 有 身 临 其 境 的 感 觉 .也 感 谢 他 在 自己 思考 的过 程 中也 带 领 我 们 这 些 从 事 教 育 的人 一 起 思 考 , 中一 篇 小 文 章 《 欢 听 不 同 的 声 音 》 给 其 喜 就 了我 许 多启 示 。 李老师陪明友送孩子丹 尼尔到隆基音乐学校 学小提琴 , 学 校 有一 个 挺 特 别 的 做 法 .就是 把 学 习不 同乐 器 的 孩 子 组 成 地 为 了传 授 知 识 、 养 才 干 和 技 能 , 是 首 先 要 培 养 “ 德 观 培 而 道 念” “ 和 锻炼 性 格 ” 。教 学必 须 对 个 性 的 发展 产 生 影 响 。从 赫 尔 巴特 的心 理学 理 论 背 景 来 看 ,教 学似 乎永 远 是 在 增 强 性 格 方 面行 之 有效 的唯 一 途 径 。 赫 尔 巴特 是 以他 关 于 “ 趣 ” 心 理 兴 的 学 理 论 来 解决 教 学 方 法 问题 的。 先 , 多 方 面兴 趣 ” 教 育 性 首 “ 是 教 学 的 一个 至 关 重 要 的 中 间 目标 。 只有 多方 面 兴 趣 能 够 给 予 意志 以必 要 的 内在 自 由 , 有 这 种 内在 自 由 , 教 育 者 就 不 能 没 受 采取 他 的 正确 观 点 , 求 他 采 取 的行 动 。其 次 , 趣 不 仅 仅 只 要 兴 有 目的的 功 能 . 具有 手段 的功 能 . 教 育性 教 学 容 许 的唯 一 还 是 动 因 。只 有持 续 的 兴 趣 才 能 不 断 地 、 松 地 开 阔 思 维 , 触 世 轻 接 界并 鼓 励 个人 真 诚 地 与 自己 的 同胞 共 命 运 。 因此 ,教 学 中最 “ 严重 的罪 过 ” 是 枯燥 乏 味 。 就 所 谓 教 育 性 教 学 , 内涵 是 指 任 何 教 学 过 程 都 必 须 具 有 其 教育 的作 用 。 具 体 说 就 是 : 学 活 动 除 了完 成 知 识 传 授 与 能 教 力 培 养 之 外 , 必 须 承 担 人 文 教 育 、 德 教 育 和 管 理 教 育 的 还 道 功能。 三、 当代 教 学 的启 示 对 ( ) 一 实施 “ 育 性教 学” 提 高德 育 的 实效 性 。 教 , 赫 尔 巴特认 为 , 育 的 目的是 培 养 多 方 面 兴 趣 , 高 目的 教 最 是 培养 德 性 , 教 学 只 是 实 现德 育 的一 个 最 主 要 、 基 本 的手 而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