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考点狂背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考点(定稿)

2012年高考考点(定稿)

2012高考考点整理1、基础型课程部分(一)世界古代史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区域,位于今天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楔形文字和《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版文书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法典》是汉穆拉比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即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得益于楔形文字而保留下来的古代宝贵文献。

汉穆拉比制定《汉穆拉比法典》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私有财产,严格规定各个阶层义务,严厉惩罚社会犯罪,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所有军队,掌握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是古代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

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的旁边。

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是信仰的具体体现。

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

古代埃及人的书写材料是纸草。

伴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

埃及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埃及被迅速“阿拉伯化”,象形文字逐渐被人们忘却。

种姓制度:当雅利安人的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内部也出现了等级划分,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2012年高考大纲背诵篇目(修正版)

2012年高考大纲背诵篇目(修正版)

高考大纲背诵篇目初中部分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12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世界史)

2012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世界史)
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建立巴黎公社。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
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66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
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
文艺复兴14~16世纪
随着佛罗伦萨和和威尼斯等工商业城市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世俗力量开始挑战宗教权威,孕育了文艺复兴的萌芽。
文艺复兴主要强调人的价值,核心是人文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批评更加的激烈,宗教改革出现。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用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发现心中已有的智慧。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贤人”治国,并鼓励独立思考,奠定理想主义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是过希腊最博学的人,特别强调人在自然界中是最高级的。
近代前夜的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
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抵达非洲的好望角。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947中、美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995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福利国家”发展日渐完备。
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美国“新经济”的产生。
意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复习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复习

gdhxj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1)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1)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指导思想。
(2)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4)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
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启发学生积
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组织学生搜集历史资料信息;学会社会调查,让学生完成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充分认
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
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讨论: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期?
(一 )、历史性的跨越
1、背景
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

2012高考历史知识点

2012高考历史知识点

2012高考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忆和积累,也是我们了解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考中,历史作为一门文科的主要科目,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夏商周三代、秦汉以及其他历史时期的内容。

在2012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知识点有很多。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国家制度的朝代,而周代则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

考生需要了解这三代的政治制度、官僚体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2. 秦汉帝国的建立与发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了解秦始皇的统一战争、法家思想的影响以及汉朝的政治制度等内容。

3.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古代中国以其丰富的科技与文化而闻名于世。

考生需要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以及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世界近代史知识点世界近代史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了近代欧洲历史、殖民扩张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等内容。

1. 近代欧洲历史:近代欧洲历史是指近代以来欧洲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了解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各国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2. 殖民扩张与两次世界大战:在近代史的背景下,考生需要了解殖民主义国家的扩张,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印度反殖民斗争、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的发展与结束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等。

三、中国现代史知识点中国现代史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等。

1.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和: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步。

2012年广东高考历史·考点关注

2012年广东高考历史·考点关注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 材料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 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 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 式结构, 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 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答】 材料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 “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 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 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并 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 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
英国《大宪章》 年签订, 英国《大宪章》:1215年签订,有限王权的开端 年签订 法国三级会议: 法国三级会议:1789年,引发法国大革命 年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几部重要宪法: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几部重要宪法: a.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权利法案》,确立 年光荣革命后,英国《权利法案》 年光荣革命后 君主立宪制 b.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民 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 年宪法》 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 年宪法 主共和政体 c.法国大革命后,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 法国大革命后, 年颁布《 法国大革命后 年颁布 国宪法》 国宪法》,确立议会制共和政体 d.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1年颁 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年颁 德意志帝国宪法》 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世纪末期(近代史前期) 中世纪末期(近代史前期)城市自治
因为中国古代城市市民与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市民的区别 在于更具依附性 更具依附性, 在于更具依附性,而且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明显的特征是 群体意识,这一意识是由儒家思想所决定 由儒家思想所决定的 群体意识,这一意识是由儒家思想所决定的。再者中国 也并没有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至少在那时),比 也并没有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至少在那时),比 ), 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复杂化,手工业的 如: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复杂化 手工业的 专业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使得更多的行业脱离了乡村 使得更多的行业脱离了乡村,集 专业化程度的逐渐提高 使得更多的行业脱离了乡村 集 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 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进而工商业的 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 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他们摆脱了对土地的依 赖,固定于土地上的人生依附关系也随之消失。城市居 固定于土地上的人生依附关系也随之消失。 民的人身自由权开始提出来。 民的人身自由权开始提出来。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 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 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 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 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

2012高考历史复习要点汇集

2012高考历史复习要点汇集

2012高考历史复习要点汇集专题一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主义中央集权制1、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制度(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主义与中央集权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权,中央集权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央高度地垄断一切权利。

包括秦汉在内,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国家形式就是****主义和中央集权紧密联系,皇帝个人既体现了* ***主义,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贯彻。

2、形成原因和条件:原因: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D、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的权力。

这为秦建立****主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室的软弱无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一和强盛。

3、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各国的变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西汉:空前加强(汉承秦制、有因有革);(4)、东汉:进一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5)、隋唐: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6)、北宋:强化(北宋采取措施,使****主义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7)、元朝:新发展(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8)、明清:达到顶峰(明朝时君主****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等);(9)、反君主****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黄宗羲等)。

2012全国高考历史知识点狂背

2012全国高考历史知识点狂背

必修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2012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

2012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

2012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千古一帝”、“千秋功过”)。

1、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3、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4、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

(长城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以上措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历史进步。

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迷信法家,刑法严酷,滥用民力,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暴君。

正是由于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二)唐太宗: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开创者、盛唐伟业的奠基人)。

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完善三省六部和科举制);慎用刑法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减轻徭役赋税,节奢从俭③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开明)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和控制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⑤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和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我评价“功大过小”。

(三)康熙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2012年高考:有关历史知识熟记锦囊

2012年高考:有关历史知识熟记锦囊

2012年高考:有关历史知识熟记锦囊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00)1、兴盛禹建夏朝都阳城①,王位世袭启初行。

“公天下”为“家天下”,国家机构初建成。

奴隶社会初迈进,豫西晋南为中心。

2、衰亡夏桀暴虐比太阳,百姓受压民抗争。

黄河下游商部落,伐桀获胜商朝兴。

二、商朝的兴衰(约前1600--前1046)1、兴盛商汤灭夏亳②都城,盘庚迁殷③国稳定。

殷商属国星捧月,世界大国非虚名。

2、衰亡商朝晚期多矛盾,“人殉”“人祭”极残忍。

酒池肉林纣残暴,炮烙之刑害臣民。

三、西周的兴亡(前1046--前771)1、兴盛商朝末年局变更,渭水流域周初兴。

①姜尚改革姜尚改革军渐强,经济发展局清明。

②牧野之战武王伐讨战牧野④,阵前倒戈纣自焚。

定都镐京⑤幅员广,国内各族交流频。

2、衰亡西周厉王多暴行,贪财好利压百姓。

国人暴丨动逐厉王,重创西周盛衰分。

诸候不朝周衰微,犬戎灭周杀帝君。

四、重要制度1、井田制商周统治举措新,井田制度初盛行。

①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归周王,分赐诸侯田似井。

②产品分配土地世袭禁转让,交纳贡赋谢王恩。

奴隶被迫集体耕,无偿劳作度残命。

2、分封制西周地广初分封,赐封对象三阶层。

①内容王族功臣与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

地方诸候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②影响土地人丨民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

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注释]①阳城:在今河南登封。

②亳:今河南郑州。

③殷:今河南安阳。

④牧野:在今河南淇县一带。

⑤镐京:今陕西西安。

第二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一、农业和畜牧业1、政策三代①重农图国稳,甲骨卜辞为见证。

2、农业①农具木石骨蚌作农具,青铜农具罕流行。

2012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要点

2012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要点

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012山东文综1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12全国新课标24)2.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012浙江文综14)3.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2012全国卷13)4.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2012全国卷15)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2012全国新课标26)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北京卷考试说明(历史)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中国古代的政治(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1)建立:前1046年武王建西周,与其弟周公旦(辅政成王)先后两次分封。

(2)目的: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

(3)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先朝贵族。

(4)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号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6)诸侯权利:获得封地和人口,封地内世袭统治。

(7)积极作用:有效巩固周王室统治,拓展疆域;分封宗法制明确统治秩序。

(8)后期影响:部分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天子权威。

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关系上的矛盾。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3)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国家政治等级、隶属关系。

(4)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重要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和保障,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统治。

(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Δ【复习要点】(1)背景①生产力: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加,井田制瓦解。

②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新兴地主经济政治势力日益壮大。

(2)目的: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

(3)措施及作用:①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发展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统一度量衡,推动经济交流,加强中央控制。

②政治: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建立户籍制度(“什伍”),实行连坐,强化对人民控制,保障赋税和兵役徭役;推行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③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专制,从思想上强化统一。

(4)评价:①积极:废除旧制度,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转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012届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教案3

2012届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教案3

第3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2考纲解读】【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与孔子、孟子、荀子及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知识归纳】(2)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但他主张的“礼”是“周礼”,奴隶社会等级之礼。

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反对暴政和任意刑杀,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体现了古典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后人多加以肯定。

伦理观上主张“性相近也”。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教学。

“有教无类”是教育史上的创举,推动了社会改革,并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学而时习之”“当仁不让于师”。

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教育贡献: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即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孔子思想不能满足新兴的地主阶级统治者的要求,未能受到重用。

今天,孔子的思想主张,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伦理道德上强调阶级调和、社会和人际关系和谐,如注重自我修养、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的精神依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和推崇。

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孟子名轲,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

荀子名况,著有《荀子》。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

A.评价: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学考考前速记

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学考考前速记

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前速背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宗法制,父系血缘为纽带,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2.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①秦皇帝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地方郡县制。

②汉初地方郡国并存,汉武帝“推恩令”。

③隋唐三省六部制,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创造。

④元地方设行中书省,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⑤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3.古代选官制度: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专题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的民主政治: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时期顶峰,“黄金时代”。

2.罗马法: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成文法诞生。

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罗马帝国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

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18世纪初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

2.美国的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政体,立法权属议会,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

4.《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专题四、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台湾军民反割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抗击八国联军。

2012高考历史重点考点5

2012高考历史重点考点5

考点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关注“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分别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力量以及斗争方式等。

【精讲精析】选A。

“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

B 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

故选A项。

2、(2011·上海单科·24)①90年前的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

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历史常识题,关键在于理解何为历史评价,从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精讲精析】选B。

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

材料的核心是说的中国共产党的有关历史,①③属于历史阐释,②④分别是对时间和会议作出的评价。

3、(2011·广东文综·T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的发表【思路点拨】本题以表格形式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提取信息,分析数据,归因的能力。

要注意如何分析图表材料,关注材料提供的时间、地点。

【精讲精析】选C. 由图表中,农会会员数大幅增加的省份为湖南,湖北,江西,再配合时间,1926年到1927年正好是北伐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反映了大革命期间,国共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推动了农民运动发展的状况,所以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
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
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22中共的"一大"和"二大"
(1)中国共产党"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A主要内容:①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3)郡县制 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6、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和政权的结合 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
(1)皇帝制度 君权的至高无上
(2)秦朝的中央机构 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三公的职责:①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2)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考点9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杀戮,30万人被杀害。
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时间: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这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
★考点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①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力。
②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
(2)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等权利。
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考点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考点2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
(2)过程: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2012年高考历史考点狂背(最新)
必修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建立:BC1046年
(1)分封制
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1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853年,
★考点1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产品分配原则。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不符合实际,《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③影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考点1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为1912年,五色旗为国旗。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考点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考点1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①三个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②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③建立者:孙中山。
④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考点17武昌起义
①时间:1911年10月10日。
②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11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主要战役: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考点12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洛川会议: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