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石词风的形成

合集下载

论王安石诗歌创作道路

论王安石诗歌创作道路
导 地 位
颂 声 交作莽 岂贤 , 四 国流言旦 犹 圣 。
唯 圣人 能轻 重人 . 不 能铢 两为千钧 。
乃知轻 重 不在 彼 , 要 之 美 恶 由吾 身 。
王安 石 于熙 宁元 年应 召越 次人 对 ,后任 参 知 政 事, 在神 宗 支持 下厉 行 变法 。新 法 的推 行 , 招 来 许 多 非议论 和攻 击 。王 安石 坚持改 革立 场 , 对 所有 的异 议
其 后 期 诗歌 更加 富有 韵味 。
关键词 : 王安石 ; 现 实; 闲淡; 心态; 佛 老
中图 分 类 号 : I 2 0 7 . 2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1 9 9 9 ( 2 0 1 4 ) 0 3 — 0 0 9 4 — 0 3
作者简介 : 吕斌 , 女, 海 南 大 学应 用 科技 学 院 ( 海 南儋 州 5 7 1 7 3 7 ) 教师。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1 1 — 1 8
则更 为精 细 了 。以上 学 者从 不 同角 度对 王 安石 诗 作 出 的分期 , 各 有其 道 理 。鉴 于论 述 的需要 , 从艺 术 借
鉴 角度 , 采取 二分 法 。
过诗 句 ,还 是 可 以看 出诗人 隐隐 的抑 郁 之情 的 。在 《 王安 石全 集》 中, 类似 的诗 歌 比 比皆是 。
王安 石 长于 议论 与 他 的性 格 息息 相 关 。王 安 石 从小 受 儒家 思想 熏 陶 ,少 年 时期 就表 现 出了建 功 立
论王安石诗歌创作道路
吕 斌
摘要 : 王 安 石 作 为 北 宋著 名 的 政 治 家 、 思想家、 文学家 , 一 生著 述 甚 丰 。 他 的诗 歌 分 期 众说 纷 纭 , 采 用二 分 法 , 以退 居 江 宁

浅论王安石前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原因

浅论王安石前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原因

注意描写下层人民的痛 苦 , 替他们发出 了不平之声 , 如《 感事》 风发 ,极力实现 自己的政治抱负 ,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意 诗 中“ 原 田败粟麦 , 欲诉嗟无赇 。 ” 是对当时社会人 民贫困潦倒 识 。 的真实反映 , 同时指 出宋代国势的积弱和 内政的腐败。 他前期 的文学创作与其政治经历 是密切相关的。王安石 受 到“ 庆历新政 ” 的影响 , 在朝为官 的影 响, 对下层贫苦农 民的 亡荒 民, 于是有感而发 。诗歌看 门见 山点题 , 接着逐层讲 述河 北 民众 的苦难生活 , 并叙述 了苦难 的根源 : 第一 , 是保守 的国 策, 决定了民众 的苦难生活 , 家里的“ 养子学耕织 ” 还交不起官 家收税 的钱 ; 第二 , 是 天灾的原 因 , “ 大 旱” 造成 “ 千 里赤 ” ; 第 三 ,虽然难 民南逃 ,但是仍摆脱不了饥饿 , “ 过者无颜色” ; 最
为本 , 以刻镂绘 画为之容也 。” 因此王安石 的诗 歌以政论性 的 居 多。这些作品大多针对时弊 , 深刻分析现实 , 提出明确的政 治 主张 , 具有极强 的说服力量和充实的政治 内容 , 表 现出对人 而是社会 问题 、 君 王问题 。昭君 的悲剧 , 在王安石看来 不是毛
延寿 的错 , 看似在为毛延寿平反 , 但诗 的最后一句 , 道 出了王
文 学 新 论
文 艺生活 L I TE R AT URE L I F E
2 0 1 3 一 o 9
浅论王安石前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原 因
吕丽 洋
( 庄河 市第五 高级 中学 , 辽 宁 大连 1 1 6 4 0 0 )
摘 要: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 家、 文学 家, 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者。随着 自己跌 宕起伏的人 生经历 , 他 的诗歌风 格在前后两个时期 , 也呈现 了不 同的创 作特 点。前期诗歌创作 , 正值他 仕途畅达 , 人生抱 负得 以施展 , 他 更多的是 以一 位政 治家的眼光、 改革者的身份 , 更是在儒 家思想锐意进取的指导下 , 关注下层 民众 的生活, 希望君主 能选 贤任 能 , 自

《诗经》花意象浅析

《诗经》花意象浅析

《诗经》花意象浅析王安石(1012-1086 年)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元丰三年(1080)受封荆国公,死后追封舒王,谥号“文”,故亦称荆公、舒王、王文公、王临川。

王安石一生从事政治、学术、文学的时期,是北宋王朝逐渐陷于贫困弱境的时代。

王安石作为北宋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启了一代风气的诗坛宗匠,是宋诗发展一代面目的成就者。

欧阳修曾用“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①,高度赞誉了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高度评价王安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顾即以文学论,则荆公于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中,固已占最高之位置矣”②,对其诗歌的评价尤为甚高,“荆公之诗,实导江西派之先河,而开有宋一代之风气。

在中国文学史上,其绩尤伟且大,是又不可不尸祝也。

”③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上用力甚勤,笔者据《临川先生文集》与《王荆文公诗笺注》统计,现存诗歌共有一千六百五十二首,可见其诗作十分浩博。

宋代诗家勇于创新,宋诗继唐之后,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推向新的发展天地,创造出有别于唐诗的独特风韵,表现出与唐迥异的宋调。

诚如明代胡应麟《诗薮》云:“至介甫创撰新奇,唐人格调,始一大变。

”④近年来学界也多关注王安石诗歌,据《宋代文学研究·王安石研究》一文可知,当今学界对王安石诗歌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如下三个方面:“王荆公体”研究、荆公体的源流以及一些具体作品的辨说。

学界在王安石诗歌研究上涉及到意象时未能将其作为整体的一个理论地系统加以阐释。

故此,笔者将把王安石诗歌“意象”,作为研究主体,对王安石诗集中的“意象”进行详尽地分析梳理,探索其主要诗歌意象与诗境、思想内容、诗歌艺术特色的关系,从侧面进一步展示王安石诗歌的独特风韵。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王安石一生诗作颇丰,学界不乏对其诗歌的研究。

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王安石的研究逐渐深入,有专著,更有大量的期刊论文。

现将已有研究成果简要梳理如下。

简述王安石的文学主张

简述王安石的文学主张

简述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摘要:一、王安石的文学背景二、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概述1.反对五代宋初的诗风2.提倡古文运动3.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4.主张文以载道三、王安石的文学创作实践四、王安石文学主张的影响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王安石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文学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文学风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出生于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的文学创作和主张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在五代宋初,文学风气过于追求形式美,内容空洞,这让他深感不满。

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文学主张。

首先,王安石反对五代宋初的诗风。

他认为,诗歌应当注重内涵,而非过分追求外在形式。

在他看来,诗歌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工具,而非仅仅是为了迎合世俗的审美。

因此,他提倡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意义,强调诗歌的实质性。

其次,王安石提倡古文运动。

他主张回归古代文学,借鉴其优点,摒弃华而不实的文风。

在他的推动下,古文运动逐渐兴起,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

这一运动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文学风气,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王安石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他认为,文学应当为社会服务,以道义为准则,具有教化作用。

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创作的实用性,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指导下,他的创作实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的诗歌、散文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他的文学主张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都受到他的启发,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文学事业。

总之,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当时的文学风气产生了深刻的改变。

他的主张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的评价200字,

王安石的评价200字,

评价王安石:王安石是宋朝比较有成就、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不仅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曾经主导与推行的变法对北宋后期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及影响,我们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其对历史的贡献及影响。

杰出的文学家:王安石在文学上,成就突出、影响深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注重和强调发挥古文的实际功用,具有很强逻辑性及说服力。

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词写物咏怀吊古为主,意境古远苍茫,常常营造出一种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变法和改革,试图通过一系列措施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达到富国强兵,对外强防御,对内防弹压,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的目的。

在这期间,每一项新法的推行和实施都能收到了一定效果,“富国强兵”更是得到日益彰显。

特别是免役法的推行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经济空前发展,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著名的思想家:王安石曾经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他曾经创“荆公新学”,推动了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出了“人言不足恤”的思想,在神宗皇帝时代,他搞变法,当时很多人攻击他,他不害怕。

封建社会不比今天,舆论可以杀人,他能挺得住,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要学习王安石这种“人言不足恤”的精神,不要害怕批评,要敢于发展、坚持自己的见解。

论王安石后期诗风转变的原因

论王安石后期诗风转变的原因

论王安石后期诗风转变的原因
答案:
王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

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

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

”(《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延伸:
王安石前期的诗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其咏史诗继承了左思杜甫以来借咏史来抒发志向的传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了新颖的看法并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情。

后期王安石由重教化重议论转为重审美,诗风趋于含蓄深沉,此时最具代表作为写景抒情的绝句,后期诗风雅丽清绝。

论王安石人生经历对其诗风的影响

论王安石人生经历对其诗风的影响

论王安石人生经历对其诗风的影响作者:王珊来源:《大观》2018年第11期摘要: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文章选取传记批评法,结合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分析王安石心态的变化,进而分析心态变化对王安石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影响。

从中可以大致看出:他前期直峭刻露的诗歌风格与其仕途通达有一定关系;而晚年远离政治,促使他雅丽精绝风格的形成。

总的来说,王安石在经历了从通达到落寞后,心态发生了从进取到淡泊的变化,诗歌也从枯瘦生硬变得丰腴浑成,从直率刻露变得委婉含蓄。

关键词:王安石;传记批评;诗歌;诗风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成就使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成就也毫不逊色。

一直以来,历史上对王安石的评价毁誉参半,但对他的文学成就是持肯定态度的。

大致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他的诗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有较为明显的分别,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诗风。

后期诗作艺术性更强,成就上也超越了前期诗歌,在诗坛自成一家。

对于王安石诗歌的研究一直颇受学界重视,许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一是艺术特征研究;二是比较研究,包括前后期诗风比较研究以及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研究;三是艺术渊源流变研究。

为丰富王安石诗歌研究,笔者试借用传记批评法,探究王安石人生经历对其诗风的影响。

传记批评法是一种文艺批评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美学基础。

从《尚书·尧典》“诗言志”,到孔子“有德者必有言”,再到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为传记批评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用传记批评法来理解王安石诗歌,首先要了解王安石的人生经历,进而分析经历造成的心态变化,最后总结王安石的经历、心态对于他前后期诗风变化的影响。

一、王安石的前后期经历及其诗风表现王安石前期仕途较为通达,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注重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创作了大量的政治咏史诗,风格直峭刻露;而后期退出政坛,仕途的落寞促使他将生命情感融入到艺术创作中,由此创作了大量的咏物诗、写景抒情诗,加强了对诗歌技艺的追求,注重炼意修辞,逐渐形成了雅丽精绝的诗风。

《王安石变法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众所周知,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在宋朝政府中任职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被后世称为“王安石变法”。

然而,除了他的政治才能之外,王安石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本文将探讨王安石变法与他的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些关系对于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成就的影响。

变法背景及意义 (H2)在进入具体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意义。

王安石变法始于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面临许多问题,如军事衰弱、财政困难和社会不公等。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心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他的变法措施主要包括推行新法、开设学校、改进军制和调整税收等。

王安石的变法既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些政策虽然在当时遭到了很大的抵制,但却为后来的政治和社会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王安石变法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探讨一下这种变法对于王安石个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变法与政治生涯 (H2)王安石变法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贡献之一。

变法措施的推行让王安石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政策在当时的社会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正因为如此,变法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之一。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王安石常常借鉴变法的经验和教训,表达对于改革的执着和信仰。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于社会浮躁和腐败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变法过程中困难和抵制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诗歌,王安石向读者们展示了他对于变法的坚定决心和对于社会进步的热爱。

变法与文学影响 (H2)王安石以他的政治才华和文学成就而闻名于世。

他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对于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王安石诗歌创作与他的变法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常常受到他的政治经验和思想的影响。

浅论王安石前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原因

浅论王安石前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原因

浅论王安石前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原因作者:吕丽洋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9期摘要: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者。

随着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的诗歌风格在前后两个时期,也呈现了不同的创作特点。

前期诗歌创作,正值他仕途畅达,人生抱负得以施展,他更多的是以一位政治家的眼光、改革者的身份,更是在儒家思想锐意进取的指导下,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希望君主能选贤任能,自己的才华能得到重用。

关键词:王安石;诗歌创作;前期;风格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08-0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中进士第四名,曾到多个地方任职,如浙江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几个地方官。

在这期间,王安石认为“兼并”是导致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

因此,在他任常州知州时,他上书宋仁宗赵祯,提出对宋初以来的法律制度进行改革。

熙宁三年(1069),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活动,在神宗的支持和王安石等人的积极努力下,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增加了财政收入。

这也是王安石仕途生活中,最鼎盛时期。

王安石前期创作中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具有讽刺劝谏的作用。

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洞靡弱的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

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

”因此王安石的诗歌以政论性的居多。

这些作品大多针对时弊,深刻分析现实,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量和充实的政治内容,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郁,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长于说理,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注意描写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如《感事》诗中“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

论王安石晚期诗歌创作内容及风格

论王安石晚期诗歌创作内容及风格

论王安石晚期诗歌创作内容及风格作者:江琼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20期【提要】王安石晚期诗歌内容多以描写湖光山色的田园诗为主,其诗风在一定程度上受禅宗体悟影响,有时往往引禅趣入诗,用禅意体悟景物,诗风趋于含蓄深沉,清雅脱俗,有禅诗风格。

晚期诗作以诗说禅,有的诗直接涉及佛理与禅义,辨理精深。

【关键词】王安石; 诗歌; 佛禅王安石晚年退隐江宁,罢相后学佛参禅,诗歌创作在题材和风格上和前期诗歌迥异。

王安石早年的文学观强调“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注重文学的实用功能,文学思想也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因而,前期诗文大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多以政治诗为主,体现出直陈己见,简洁峻切的风格。

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理念随着生活和心境的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常徜徉于山水间,借以消除心中激愤,潜心静读以忘时事,诗作更注重精神世界的情感抒发,诗风和前期迥异。

正如叶梦得所评:“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

王安石晚年诗歌,题材内容上多以描写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的景物诗为主,晚年田园诗,更注重艺术的锤炼。

其诗风在一定程度上受禅宗体悟影响,有时往往以禅趣入诗,用禅意体悟景物,融入自然,营造出清幽空寂的意境。

晚年诗风趋于深沉含蓄,闲淡空灵,清雅婉和,“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还有部分诗歌是直接以诗说禅,引禅入诗,内容涉及佛理与禅义。

王安石晚期诗作多描绘淡雅空灵、清丽闲适的山水田园风物。

诗歌内容大多充满着清风明月、碧水青山、树绿花香的景致,意境空灵,幽雅淡远。

如《岁晚》:“月映林塘澹,风涵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明月清波相映,笑语微风荡漾,幽香渺渺,悠然和谐。

他在《江上》写道:“江北秋阳一半开,小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诗句轻盈灵动,意境空灵旷远,传达出诗人悠然从容的心境。

王安石诗歌特点

王安石诗歌特点

王安石诗歌特点一、王安石其人—一代名相坎坷的人生经历二、王安石其诗—三重风格熔铸的艺术创造(1)婉转中展雄浑—咏今怀古的现实主义风貌如果把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分为早中晚三期的话,早期的王诗有着比较鲜明的模仿杜甫诗歌的痕迹。

和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一样,王安石的诗歌创作观也是追求文以致用、诗以载道的,他曾经在文章《上人书》中详细的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

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

”他对于当时追求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诗歌流派“西昆派”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在文章《张刑部诗序》曾写道:“杨(亿)、刘(筠)、以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靡靡然穷日力以摹之,粉墨青朱,颠错丛庞,无文章黼黻之序,其属情藉事,不可考据也”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的诗歌创作观是主张诗歌反映现实、服务现实的,这和曾写出反映现实生活中百姓疾苦的“三吏”“三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的杜甫是一脉相承的。

王安石早期的作品《河北民》就是这类典型的关心民瘼、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作品。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篇诗歌中通过对政府横征暴敛、百姓生活贫困的直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弊政的抨击,但这类作品白描式的描写过于直接,在思想上比较深刻,但艺术性不强,就像“三吏三别”,不算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一样,这类作品在王安石的诗作中不算上乘之作。

除了这类直接反映现实的报告文学式的作品,王安石也创作了数量更多的咏史诗,这些作品继承了杜甫《秋兴》组诗、《咏怀古迹》为代表的唐代咏史诗的风格—情景交融、借古喻今,对自然风景的描写实际上是对当今社会环境下作者心情的抒发,对古人往事的咏怀嗟叹实际上是对今人时世的讽喻和劝谏。

王安石诗的特点和风格

王安石诗的特点和风格

王安石诗的特点和风格
1. 王安石的诗啊,那真的是充满了深刻的思索啊!就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多么有深度的表达呀!你想想,这不就跟我们在生活中努力拨开迷雾看本质一样吗?
2. 他的诗常常有着犀利的洞察呀!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哇,一个“绿”字用得多妙,这跟我们突然发现一个新奇事物时的那种惊喜感是不是很像呢?
3. 王安石诗的风格还特别刚健有力呢!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种气势,多么带劲啊,就好像我们坚定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一样呀!
4. 他的诗有时候也很质朴实在哦!比如“茅檐长扫净无苔”,是不是感觉特别接地气,就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一样呢?
5. 王安石还很擅长在诗里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呀!瞧瞧“爆竹声中一岁除”,这里面蕴含的那种迎新的喜悦,多感染人啊,不就像我们过年时的兴奋吗?
6. 他的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寓意深远呀!好比“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其中的意味难道不像是一个智者在给我们讲道理吗?
7. 王安石的诗啊,真的很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呢!像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梅花的坚韧不就如同我们面对困难时也要不屈不挠吗?
8. 总之,王安石的诗有着独特的魅力呀!有深度、有力量、有情感,多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呀!。

王安石改革与诗歌的交融

王安石改革与诗歌的交融

王安石改革与诗歌的交融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提出的新法变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诗人,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也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中。

本文将探讨王安石改革与诗歌之间的交融,以及这种交融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

一、背景和改革思想简介王安石生活在北宋时期的政治动荡时期。

当时,北宋面临着兵荒马乱、财政困难的局面,王安石对这一现状深感忧虑,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

他的改革思想包括变法兴国、强化农桑、推行方田制等。

这些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改革来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王安石的诗歌创作风格王安石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他以崇尚实事求是、批判社会不公为主旨。

他的诗作中常常表达对他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愤懑。

他以饱满的情感和铿锵有力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社会的期许。

王安石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使他的作品能够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三、王安石改革与诗歌的交融1. 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在诗歌中体现王安石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注重实际、注重民生。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他对人民苦难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改革的追求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借助诗歌的力量传递了自己的政治理念。

2. 诗歌的影响力助力改革推动王安石的诗歌作品以其真实感人的描绘方式,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这种影响力不仅是对社会的触动,也成为了王安石改革的一种强大推动力。

人们通过诗歌深入了解并关注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 改革给诗歌创作带来新的主题与表达方式王安石的改革使得社会风气焕然一新,这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敢于批判现实、追求真实的诗歌作品应运而生,新的文学形式与内容相互交融,推动了诗歌创作的发展。

四、王安石改革与诗歌的影响1. 跨越时代的影响王安石改革与诗歌的交融不仅仅是当时的现象,它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交融推动了中国古代诗歌在政治、社会主题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安石散文的基本风格

王安石散文的基本风格

王安石散文的基本风格
王安石的散文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散文以清新、自然、真实为特点,语言简练、质朴,富有诗意和哲理。

首先,王安石的散文具有鲜明的个性。

他的文章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学形式和规范,而是根据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进行创作。

他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使得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和个性化。

其次,王安石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通过自己的散文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他的散文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使得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启示性。

再次,王安石的散文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自然界的景物和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的散文语言简练、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繁琐的修辞,但却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最后,王安石的散文具有诗意和哲理。

他的散文中融入了许多诗词的元素,使得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他的散文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总之,王安石的散文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性、深刻的思想内涵、清新自然的特点以及诗意和哲理。

这使得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的诗词风格赏析

王安石的诗词风格赏析

王安石的诗词风格赏析诗学关于诗,就像美学关于美一样,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假如你问一位诗学家“什么是诗”,就像你问一位美学家“什么是美”一样,是难以得到你满足的回答的。

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王安石的诗词风格,仅供大家参考!王安石的诗词风格11春夜 / 夜直王安石〔宋代〕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将漏完。

夜风温柔却也带着点点寒意。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静静地爬上了栏杆。

2江上王安石〔宋代〕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江上秋风阵阵,水波荡漾连绵,江岸上的红花也脱下红妆,慢慢凋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蓦然发觉船只已到乱山的东面,再不见分别的渡口。

王安石的诗词风格21伤仲永王安石〔宋代〕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金溪县有个百姓叫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仲永诞生五年,还没有见过书写工具,突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

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

从今,指定事物让他作诗就能立即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特别诧异,慢慢地都以来宾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见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祖先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及情感

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及情感

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及情感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写作风格充满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情感体验。

首先,王安石的写作风格以简练、朴实为主。

他注重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思想,避免冗长繁复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以达到文字的清晰和易懂。

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具有浅显平实的特点,直接而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充满了对社会和人民的关怀和热爱之情。

他在诗歌和散文中经常描绘农村生活、山水田园之美,并表达对农民和百姓的同情和关心。

他对人民的痛苦和困境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和改革实践来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此外,王安石的写作风格还具有强烈的理性和思考性。

他重视思辨和观察,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和政策方案。

他的文章往往以理性的论证和逻辑推理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王安石的写作风格简练朴实、关怀社会和人民、理性思辨。

他的文字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痛苦和困境的同情和关心。

这种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相结合的写作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王安石的科举变革

王安石的科举变革

王安⽯的科举变⾰王安⽯的科举变⾰储葛忆兵隋唐以来建⽴起来的科举制,⼒图将有知识有才智的⼠⼈选拔上来,以取代世袭官员。

北宋前期,科举考试中⼜建⽴起弥封、编排、誊录、锁院等制度,努⼒做到公平公正地选拔⼈才。

这个变⾰过程到宋真宗朝完成,科举考试的形式已趋完备。

尔后,宋⼈将变⾰的眼光投向科举考试的内容。

唐⼈科举考试,独重进⼠科。

进⼠科试三⽇,内容分别为帖经、诗赋、策论,唐⼈往往根据诗赋优劣定取舍。

宋初承袭唐朝,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七》记载,⼀直到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殿试或仅有诗赋题,或增加政论题,进⼠科惟重诗赋的现象⾮常突出。

有鉴于此,宋⼈不断提出变⾰主张,其主张其实只有⼀句话:将进⼠科考试的重⼼转移到策论上来。

宋太宗以后,⼤量的官员都是科举出⾝,科举考试内容与为官品质和资质之关系的问题⽇益引起朝廷上下的关注。

从太宗到仁宗,进⼠科考试中慢慢形成了诗赋与策论并重的局⾯。

既然詩赋与官员的道德品质、⾏政能⼒⽆关,策论⼀步步获得朝廷重视之后,要求独重策论的主张也就出现了。

庆历初,富弼《上仁宗乞⾰科举之法令牧守监司举⼠》⾔:“欲今后科场考试,以策论为先。

”范仲淹庆历年间变⾰朝政,对科举的要求也是“先策论⽽后诗赋”。

这种观点,⼏乎得到多数⼤⾂的赞同,赵师民、宋祁、欧阳修都给朝廷上疏,表达同样的看法。

王安⽯熙宁变法,科举改⾰乃其重点之⼀。

熙宁⼆年(1069),朝廷下诏,要求⼤⾂讨论“贡举法”之变⾰。

王安⽯《乞改科条制札⼦》提出:“宜先除去声病对偶之⽂,使学者得以专意经义。

”韩维、司马光、吕公著等⼤⾂纷纷表⽰赞同。

有关进⼠科考试内容之变⾰,熙宁年间没有新旧党争之别,新党、旧党领袖⼈物意见⼀致,皆以为科举应该罢试华靡不实之诗赋,⽽以策论、经义取⼠。

惟苏轼见解不同于众⼈,其《议学校贡举状》云:“⾃⽂章⽽⾔之,则策论为有⽤,诗赋为⽆益;⾃政事⾔之,则诗赋、策论均为⽆⽤矣……近世⼠⼈纂类经史,缀缉时务,谓之策括。

论王安石的晚期诗歌创作特色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论王安石的晚期诗歌创作特色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XX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姓名论文题目论王安石的晚期诗歌创作特色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7 年 5月 15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一、王安石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1)(一)王安石的生平、思想及“王安石变法” (1)(二)王安石在诗歌、散文方面的成就 (2)二、王安石“清新”、“暗淡”兼而有之的晚期诗歌创作特色 (3)(一)描写田园风光及宣传佛教理论的清新创作诗风 (4)(二)借物抒怀表达怨恨心情的创作特色 (5)参考文献: (8)论王安石的晚期诗歌创作特色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职称:摘要:王安石晚年罢官隐居后, 诗歌创作较前期风格迥异。

题材上以描写湖光山色的景物诗为主, 也更多地注重对艺术的锤炼。

这些诗风格既意境空灵, 清雅脱俗又含蓄低沉,悲壮沉重。

从而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顶峰,成就了为人称道的“荆公体”。

关键词:王安石晚年诗歌清新暗淡荆公体Abstract:Wang dismissed from office later years to live after the previous period style poetry. Subject to the poem describes the main features of beauty, but also to focus more on the temper of the arts. Mood of these poems is dense style, elegant and refined subtle deep, heavy tragic. In order to reach the pinnacle of his poetry, praise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Jing Gong body."Key Words:Wang anshi;Poetry in old age;Fresh;Dim;Jing Gong body前言对于王安石后期的诗歌创作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王 安 石 词 风 的 形 成




( 州师范 专科 学校 中文 系 , 抚 江西 临川 3 40 ) 4 O 0
要 :王安 石词 作 不 多且 良莠 参差 , 其 词 作 无 论 就 涉及 题 材 的 丰 富 性 及 创 作风 貌 的独 特 但
性 , 别是禅 语 词 所 占比 重之 多 来说 , 王 氏 以前 并 不 多见 。王 安 石 填 词 是 他 词 学观 点 的具 体 实 特 在 践 。王安 石 主 张回 复“ 言志 、 永 言 、 诗 歌 声依 永 ” 的创 作 道路 , 东坡 以诗 为 词 的前 奏 。 王安 石 的词 是 学观 点是 建 立 于其诗 文化创 作 心理 基础 之 上的 , 这是 王安 石词 风诗 化 的根 本 原 因。 关键 词 :王安 石 ; 风 ; 学观 点 ; 化 词 词 诗 中图分 类 号 : 0 . I 72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4o (02 o —0 3 10 7 2 20 ) 4 0 3—0 4 两类 , 写 情 志 和 阐 释 佛 理 。相 应 地 , 笔 下 的 语 言 抒 其 也 有两 大 系 列 , 为 形 象 语 , 为 禅 理 语 。他 的 一 部 一 一 分 作 品 , 物 咏怀 , 写 有许 多 表现 周 围环 境 景 物 、 内心 情 志 的形 象 语 言 汇 入 词 中。 写 景 之 语 , 选 取 空 阔 苍 多 茫 、 远纯 朴 的 形 象 。诸 如 : 里 澄 江 、 阳归 帆 、 淡 千 残 寒 烟 芳草 、 垂 平 野 、 家 茅 屋 、 岸 小 桥 、 云 数 平 山桃 溪 杏 。 这 些景 物形 象 环 绕 之 中 , 尚有 一 个 “ ” 我 的形 象 , 借 并
王安石 词 的题 材 内容 涉 及 面虽 多 , 大 致 可 归 为 但
收 稿 日期 :0 1 9 3 2 0 —0 —0
的问题 : 王安 石 的词作 中为 什 么会 出现 如 此 集 中 的纯
作者 简 介 : 育珍 (9 4一 )女 , 涂 17 , 江西临 川人 , 州 师 范专科 学校 中文 系助教 , 士 , 事古代 文学研 究 。 抚 硕 从
维普资讯
2I (2年 8月 ) 第 2 3卷 第 4期
湛 江师 范 学院 学报 J OUR NAL O HA JA F Z N I NG NORM A . OU GE IC
Au , 0 2 g. 2 0
V0 . 3 N0 . 12 4
词 这 一 体 性 固 有 的 柔 媚 婉 约 的 审 美 特 性 。 所 以 , 们 我
登 临送 目、 穿 云 入 坞 , 单 衫 短 帽 者 、 练 巾杖 黎 或 有 有 者 , 而 高 歌 一 曲、 而 松 桂 同 攀 , 是 意 态 纵横 , 时 时 真 挥 洒 自然 。这 些 语 汇 , 绕 着 怀 古 念 今 之 情 , 隐 闲逸 围 归
世界 , 既不 同 于 熏香 拘 艳 的 都 市 风 情 , 不 同 于 深 院 也 高楼 的 富 贵 气 象 , 别 具 潇 洒 豪 迈 、 新 纯 朴 之 美 。 而 清
另一 个 系列 则是 禅 理语 。这 些 参 禅 悟 道之 词 , 说 着 述
世情 幻 梦 的人生 空 漠之感 , 达 他 摆脱 功 名利 禄 束缚 表
的愿 望 , 求 的是 空静 彻 悟之 道 。这 一 类解 说 禅 理 的 寻 词作 有 l 首 之 多 , 占王 安 石 全 部 词作 的 13强 , l 约 / 因 其 不借 助形 象描 绘 , 粹说 教 , 视 、 背 了艺 术 创 作 纯 忽 违 规 律历 来受 人诟 病 。但 是 , 些 诟 病 并 没 有解 决 以下 这
① 本 文 所 引 词 均 出 自此 书 。
维普资讯
3 4
粹 说理 的创 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之 趣 , 景相 生 , 造 出 一 个 士 大 夫 文 人 特 有 的 情性 情 营
分析 其词 风 的形 成原 因应 该 从 以下 三个 方 面探 讨 : 首 先 , 安石 词与 众 不 同的语 汇系 列 ; 次 , 安 石 虽 然 王 其 王 没有 系统 的 词学 理论 , 其 留下 的 不 多 言论 也 应 该 是 但 分析 其词 风 形 成 的 重 要 依 据 ; 三 , 有 必 要 联 系 王 第 还 安石 诗学 创 作 心理 分 析 其 词 风 形 成 原 因 。诗作 为 个 人抒 情 的传 统 比词 要 悠 久 得 多 , 人 以词 写 心 之 时 , 文 必 然要 受 到诗 的影 响 , 至 成为 其潜 在 的心 理背 景 。 甚
此 刻 画 以抒 写 情 志 。 这 个 “ ” 不 同 的 方 式 出 现 , 我 以 或
王 安 石 传 词 不 多 , 圭 璋 先 生 主 编 的 《 宋 唐 全 词》 … 收其 存词 仅 寥 寥 可数 的 2 9首 , 人 至 今 称 道 为 的 大概 只有 《 枝 香 ・ 临送 目》 阕。但 这 2 桂 登 一 9首 词 的 内容 和 风 貌 却 十 分 多样 , 众 不 同 。词 中有 怀 古 、 与 咏物 、 情写 景 , 生 活情 趣 , 至 谈禅 说 理 。也 不 大 抒 有 甚 计 较音 律 , 把 集句 诗移 到 词 中。词 产 生 的 初期 直 到 还 王 安 石时 代 , 般来 说 , 为 艳 科 , 其 本 质 而 言 是 一 一 词 就 种 通俗 文 学 。从语 言 形式 、 材 内 容和 表 现 技 巧 等 诸 题 多方面, 王安 石 突破 了 当 时流 行 的 艳 科 。安 石 词 往 往 被 后 人视 为诗 化词 或 禅语 词 , 在 文体 意 义 上 背 离 了 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