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洪武时期的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历史上,中日的问题可以追溯到隋唐(在神话传说中要追溯到秦朝),尤其以唐朝关系最为紧密,那是中日双方主要是日本大量派遣遣唐使来华,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学习唐朝,自唐后就有冲突,在历史上主要有下面几次:1、白江村之战。
660年百济受新罗与支持新罗的唐朝的围攻而灭亡,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向日本求援,日本应允出兵朝鲜。
663年派遣23000名士兵渡海赴朝,与新罗-唐朝联军在白江村交战遭到惨败。
百济灭亡,日本退守对马,壹岐。
2、文永-弘安之役。
忽必烈于1268年命高丽特使赴日,表面要求建交,实质是勒令日本朝贡称臣。
当时镰仓幕府执政为少壮派的北条时宗,拒绝对忽必烈进行任何答复,并命驻守镰仓的御家人南下九州积极备战。
文永11年(1274年)忽必烈强征高丽平民5000人,与元军组成25000人的军队准备对日作战。
在对马与壹岐击退了小股日军后进驻博多湾,与少贰景资的相同数量的日军交战。
日军由于不熟悉元军战法因此处于被动地位,被迫退至九州大宰府组织新的防线。
但元军就在总攻前夜被一场大风将所有战船刮沉,全军覆没。
镰仓幕府逃过一劫。
弘安4年(1281年)忽必烈兵分两路,一路从朝鲜一路从中国江南进军日本。
总计14万人于7月初汇合于鹰岛,但又是在总攻的前夕元军再次因大风而全军覆没。
3、庆长-文禄之役。
文禄元年(1592年)在朝鲜屡次拒绝丰臣秀吉的臣服要求后,派遣16万陆军出兵朝鲜。
在战争初期日本势如破竹,连克朝鲜主力,占领了京城,开城,平壤三大重要城镇。
但在水战方面日军败给了朝鲜的李舜臣,补给线受到沉重打击。
此时明朝应朝鲜李氏王朝的要求出兵救援。
首批援军在平壤之战中遭到惨败,祖承训(日后祖大寿他爹)败退,先锋史儒战死。
第二批援军由李如松率领再次入朝,经过一夜血战收复平壤,但在开城北的碧蹄馆被日军伏兵击败退守开城。
双方进入短暂的休战期。
庆长2年(1597年)秀吉再派14万陆军入朝与明军交战,明军主力围攻只有加藤清正5000人守卫的蔚山城却久攻不克,最终撤退。
中日关系的演变与
日中关系断绝
• 唐朝后来衰落日中关系断绝,五代十国, 宋元中日关系断绝元朝更是两次打日本。 日本进入摄观政治时代,大化改新功臣中 臣廉足天皇赐姓藤原氏(后来独掌大权, 天皇在200年后再次失权)同时镰仓幕府建 立,镰仓幕府势危,天皇欲夺权未成,足 利幕府建立天皇南逃另立朝廷日本进入南 北朝时代。后来室町幕府完成统一。后来 室町幕府势危日本进战国时代。
抗日战争的胜利
• 苏联红军出兵七天把号称黄军之花的关东 军消灭。
• 中国展开反攻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9月2日递交投降书 • 9月9日向中国国民政府顾祝同将军递交投
降书。
1972中日建交
•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至 今40周年
和平是我们每个人的 愿望
谢谢大家
中日关系的演变 与发展
共同守望的和平
日本的起源
• 据日本皇国史观记载日本第一代天皇为神武天皇即位于公 元前660年(大约与齐桓公同时)在位一百余年,为日照 大神(太阳女神)之孙。
但7世纪初日本才有文字,前面的历史可以看出均为杜撰。
中日建交的开始
• 日本在公元前3—2世 纪中国处于秦末汉初 楚汉战争中国部分避 难日本把铁器传入日 本,日本由石器时代 进入铁器时代。
百团大战的胜利
• 1940年8月中共发动百团大战还是游击战由 彭总指挥遍地开花到处出击。驻太原司令 筱冢义男突发脑淤血去世。华北战区司令 多田骏得病,回国疗养。给日本以沉重打 击。但是引起日本的扫荡,华北
• 战区参谋长安达二十三提出三光政策烧、 杀抢。中共开始了艰难的反扫荡!
艰难的反扫荡与根据地的建设
美国的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 1945年日本国内发起了玉碎运动。铃木贯 太郎拒绝投降,陆军大臣阿南维几叫嚣着: 一亿国民总玉碎!箪草壶泥,匍匐山野, 确信神州不灭,皇国永存。
中日曾经友好过吗——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日关系
中日曾经友好过吗?——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日关系史与现实非常明确地显示,中日友好的提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综观中日两千年的交往,中国与日本之间,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之间从来没有过平等友好的关系。
宋朝以前,日本称臣于中国,而中国人毫无保留地传授文化与技术,特别是在唐朝,日本人多次派人到中国留学,而中国也有鉴真东渡等。
从明朝开始,则是日本人对中国不断侵略、破坏,不断残杀中国人的历史。
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门生,而中国人奉日本人为上宾;中国衰弱时,中国人却沦为日本人的刀下鬼。
中日之间过去没有过友好,现也在没有。
将来会不会有?现在言之过早。
中日友好,充其量只是一个虚幻的愿望。
中国发展对日关系时,必须以史为鉴,而不能以虚幻的愿望为基础。
“东夷貌柔顺”的伪装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早在盛唐时即已显露无疑。
唐大宗时朝鲜内乱,中国应新罗之请以宗主国身份平乱。
唐高宗龙翔三年(公元六六三)日本以援助百济为名,出动舟师数百。
占领锦江口。
唐朝不得不遣刘仁轨领兵击之,“仁轨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贱众大渍”。
一千二百多年后的甲午战争与这一幕何其相似,同样是朝鲜内乱,中国以宗主国身份平乱,然后日本乘机寻衅。
然而,强弱易势,甲午之战的结果是日本吞并朝鲜、屠城旅顺、割取台湾、牟获暴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给日本国民带去了巨大的欢乐和利益。
显然,日本人在唐代对中国的尊重不过是他们崇拜强权的特性的表现。
当时的日本尚处于近乎蒙昧的时代,无论在文化技术和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唐。
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卧学习制造工艺、建筑美术、典章制度等等,并仿照中文草书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开始走出原始时代,完成所谓大化革新。
日本人向唐朝称臣的目的,无非是要通过引进文化来改善他们蒙昧落后的状态。
当时日皇即告诫其使者:“言语必和,礼意必笃,毋生嫌疑,毋为诡计”。
史称东夷貌柔顺,没有识别倭人的伪装。
崇强鄙弱的日本人二战后,日本对美国千依百顺,连天皇也每天早晨起来就去给麦克阿瑟鞠躬行礼,获得美国的信任,以从中国和亚洲掠得的资金购买设备和获取先进的技术,如汽车、电器、半导体等。
明朝与日本关系
明朝与日本所谓“朝贡”关系的历史真相明朝与日本的贸易关系,由于倭寇的骚扰,显得异常复杂。
明初几位皇帝曾寄希望于通过外交途径来抑制倭寇的侵扰,故对日本实行过羁縻政策,颁赐给勘合,准许他们入明朝贡。
但是,因双方对“朝贡”的理解不一样,明朝方面企图以此作为“羁縻”手段,以消除“衅隙”;而日本却将其看作是营利之机,甚至把某些资金的筹集都寄托在朝贡之上。
因此,日本各大名、寺社往往因争取入明朝贡而激烈地竞争着,终于在宁波酿成了拼杀事件——“争贡之役”。
此后,明朝则改变对日贸易的政策,罢市舶,中断与日本的贸易关系,结果在东南沿海一带全面遭到倭寇骚扰,也就是所谓的“嘉靖倭患”。
当倭患基本被平定后,明朝虽然在漳州月港宣布开海贸易,但对日本仍实行严禁政策,且终明之世,两国未再恢复过正常的贸易关系。
一明太祖立国之初,鉴于倭寇入寇山东海滨郡县,掠民男女而去,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派杨载出使日本,赐日本国王玺书,要求各安其土。
其书写道:“……间者山东来奏,倭兵数寇海边,生离人妻子,损伤物命。
故修书特报正统之事,兼谕倭兵越海之由。
诏书到日,如臣,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
”但是,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南朝的怀良亲王不仅不接受明朝的和解倡议.反而杀了使者中的5人,把杨载、吴文华2人拘留了三个月才放回。
而当时明太祖对日本的国情并不是很了解,错把征西将军怀良当成是日本国王。
在倭寇骚扰越来越严重,从山东转掠至温州、台州、明州,甚至福建沿海郡县时,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再遣莱州府同知赵秩出使日本,持诏谕怀良亲王。
怀良开始时误认为明朝使者是蒙古所派,后经赵秩一再解释,则同意派僧人祖来随之入明朝贡,且送还明州、台州被虏男女70余口。
明太祖对此大加赞赏,诏赐祖来等人文绮、帛及僧衣等物。
待辞行时,又派僧人祖阐、克勤等8人护送还国,并赐怀良《大统历》及文绮、纱罗等。
从此开始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
明太祖为了了解日本的真实国情,据说曾在奉天殿召见当时正挂饧于金陵天界寺的日本僧人椿庭海寿,询问其日本国情。
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关系就比较紧密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使者来汉朝贺,光武帝赐使者金印紫授。
倭奴国王视这金印为权力象征,十分珍重,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统辖约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
该国女王卑弥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
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日本的推古十五年(公元607年),大礼官小野妹子奉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使者来汉朝贺,光武帝赐使者金印紫授。
倭奴国王视这金印为权力象征,十分珍重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统辖约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
该国女王卑弥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
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日本的推古十五年(公元607年),大礼官小野妹子奉日本第33代天皇(既日本皇谱中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和厩户丰聪耳太子(既圣德太子)之命出使隋朝,恢复了已经中断一百多年的中日往来。
因用“日出处天子敬白日没处天子书”使得隋炀帝听后大为不悦。
由于当场日使随即应付说:日人不谙汉文,词不达意,祈谅,才算了事。
改称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日本共派出四次遣隋使。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宋朝一直礼遇日本,因之前都把日本作为属国看待,只有宋太宗不知为什么对日本颇有好感将原来中国统治者册封日本天皇为日本国王的规矩改了,在此之前中国官方文献中没有称日本统治者为天皇或皇帝的,都以国王称呼,日本很多东西也是宋朝教的,当时日本已步入幕府统治,幕府将军也对宋朝颇有好感!元朝几次入侵日本都因高丽、汉、蒙古统率之间的矛盾而不都能协调作战,又遇台风登陆舰船损失严重而失败,这也是日本称之为的“神风”明朝初年中日之间相对友好,日本人一改以往对中国拒不臣服的态度,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曾派出使臣向明朝纳贡称臣,明成祖朱棣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
略论明代与日本的关系
略论明代与日本的关系李建钢随着14世纪—15世纪中国和日本航海技术的突飞猛进,明代与日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这一时期日本文化正在逐步完备,国内人口增长,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外交往尤其是与强盛的明王朝建立较为稳固的贸易关系的要求非常强烈。
同时,日本此时的室町幕府是以各地守护大名的支持为基础的,因而幕府对大名们的约束力很弱,日本西部山田、丰后、大隅、萨摩、博多、对马和五岛列岛的守护大名、庄官、商人、游民结成团伙在无法进行贸易或在正常贸易无法达到获取暴利的情况下,开始用武力不断地侵扰朝鲜和中国沿海地区,朝鲜、中国的史籍称之为“倭寇”。
双方之间的贸易问题和倭寇问题构成了明代与日本关系的的主线,据此可以把明代与日本的关系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勘合贸易时期:中日之间官方往来日益增多,并建立了较稳固的官方贸易即勘合贸易。
日本向明称臣纳贡,奉为正朔。
倭寇问题尚不十分严重,双方之间处于相对和平的无大战时期。
前期时间从明太祖洪武年间一直到世宗嘉靖年间,根据日本对明政府的态度及勘合贸易的情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次勘合贸易时期:明初洪武一朝的前25年中,日本始终是在南北朝的动荡中渡过的,征战不休、政令难以统一,倭寇乘机不断劫掠中国沿海地区,明廷于1369年(洪武2年)与日本南朝的征西大将军怀良亲王进行了接触,朱元璋派遣杨载等7人出使日本,责问其倭寇问题,这是明代与日本最早官方接触的记录。
1370年(洪武3年)明廷再次遣使责问倭寇之事,但怀良亲王非常傲慢,虽然迫于压力称臣并贡献马匹等物,送还劫掠人口但却在回复明廷的信中称:“顺之(明廷)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
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羞。
”①此外,明初胡惟庸案中,派遣日僧如瑶诈称入贡,暗藏兵刃到南京,准备帮助胡惟庸的,可能也是怀良亲王。
加之倭寇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朱元璋非常愤怒::“……而怒日本特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九 中日关系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九中日关系【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一)两汉时期:1、西汉: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汉朝来往2、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谴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二)隋唐时期1、全方位交往:派谴使节和留学生、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教、贸易往来2、著名人物:日—吉备真备;中—鉴真(三)明清时期明: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领导抗倭斗争清: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二、中国近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1、清政府统治时期(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2)1900—1901年,加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1904—1905年,日俄战争特点:日本逐渐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1914年,入侵中国某某(2)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3)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迫于中国人民的斗争以及英美等国压力,将某某归还给中国。
特点:日本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3、某某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1931年,九一八事变(2)1935年,华北事变(3)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4)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特点: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最终失败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1、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立时期2、20世纪70年代: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和平友好交往时期。
3、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一波三折。
21世纪初中日关系在友好合作与竞争摩擦并存情况下发展。
【重点突破】一、中日关系的演变1、和平友好交往时期从秦汉到隋唐,中日关系始终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流,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友好交往。
2、日本侵华时期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力强盛,对中国不断采取了野蛮的侵略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妄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抹平的创伤;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抗日斗争,并在1945年取得最终胜利。
浅析明洪武时期的中日关系
正 言 危 辞 。而 是 当 时 日本 北 九 州 岛 的 形 势 正 向 不 利 于 南
朝 的 方 向 变 化 . 良 担 心 扩 大 与 明 的 争 端 , 来 麻 烦 。 与 怀 带
此 同 时 , 明 太 祖 还 派 遣 杨 载 送 还 明 朝 海 防 前 线 所 捕 获 的 日本 海 盗 及 僧 侣 十 五 人 以 示 宽 大 。 作 为 回 应 , 良 “ 其 怀 遣 僧 祖 来 奉 表称 臣 。 马及 方 物 , 送 还 明 、 二郡 被 掠 人 贡 且 台 口七 十 余 ” ] i 十 ・奉 。 使 队 伍 在 洪 武 四 年 ( 3 1 ) [ 悖 出 17年
于 分 裂 状 态 。 为 了 进 一 步 了 解 日本 实 情 , 与 北 朝 足 利 并 将 军 发 生 联 系 . 太 祖 “ 僧 祖 阐 、 勤 等 八 人 送 使 者 还 明 命 克
国 ’6卷 百二 二,本传。 ’ ]三 十 日 [
囚正使 杨 载 、 文华 , 个 月后 才 放他 们 回 国 。 吴 三
十月抵 达 南京 。 到 了 明太 祖 的接见 。 受 在 与 日使 的 谈 话 中 。 太 祖 察 觉 到 怀 良 只 是 日本 一 明
亲 王 而 不 是 国 王 , 感 对 日信 息 的 缺 乏 。 这 时 恰 好 元 末 深
至 中 国 的 1僧 椿 庭 海 寿 到 南 京 挂 锡 于 天 界 寺 , 太 祖 立 5 1 明 即 召 见 , 问 日本 四 方 之 遐 迩 , 运 之 治 乱 , 知 日本 处 询 皇 始
年 ) 月 , 州 府 同 知 赵 秩 受 命 赴 日 。 虽 然 赵 携 来 的 诏 书 三 莱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中日关系所临的4个主要问题:1)正视历史的问题2)图谋钓鱼岛的问题3)东海划界问题4)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日本的文字、和服以及茶道无不脱胎于中国文化,古都奈良甚至就是长安的一个缩影。
鉴真东度和日本派遣遣唐史,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亲近。
日本历史上曾经相当落后,经过不断地向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和文化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就和中国处于伯仲之间了。
明治维新以后,他们把眼睛转向了更先进的欧洲,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经过这一次飞跃,把中国这个曾经的老师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虽然日本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却从来没有被我国征服过,反而屡屡给中国带来伤害,明朝的倭寇为患,是比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还要严重的问题。
近代以来,甲午战争、朝鲜战争等等留给我们的就只有乞降、赔款和割地这一条路了。
直到在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下,才艰难地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
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目前,中日关系已成为发展最快、交流最广、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双边关系之一。
但勿庸讳言,在中日两国二十六年来的交往中,也出现了与“友好、合作”这一主流不协调的支流。
它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为了使中日关系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探讨,以便寻得解决的办法。
中日古代历史关系发展
中日古代历史关系发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自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到今天,中日关系一直不太好,日本篡改教科书,拜靖国神社,争夺钓鱼岛,都深深的伤害了两国的友谊,中日历史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日本对历史认识的改善。
所以要让中日两国关系健康正常的发展,就必须对历史有着正确的认识。
中日两国有着近2000年的文化交流,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国家间关系最早记录是在汉朝,范晔著《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光武帝建武中元(57年)春正月,“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汉朝,中日双方国家和人民间的交往关系,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从魏晋开始,中日俩国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此长达数百年里中日俩国相安无事,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典籍,工艺技术也都流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经济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直到唐朝,中日两国之间还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是由于两国围绕新罗、百济、高丽的矛盾冲突,终于演变成了军事行动。
唐倭海军白江口之战,使倭国受到严重的打击。
倭国战败的直接后果是:停止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大约在千余年之内,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
同时向唐朝派遣唐使,学习文化,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走到一个新的高度。
明朝,中日两国的关系又有了新变化,日本在这一时期有了一个特定的称谓----倭寇。
嘉靖时期,倭寇侵扰我东南海疆,不过被戚继光的戚家军收拾了,并没有很大的动静。
万历十三年,丰臣秀吉在京都接受了天皇的册封,成为日本最高的官员——关白,丰臣吉秀一直有一个梦想:在我有生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所以先攻打朝鲜,眼看朝鲜就要亡国了,万历下旨:宜速救援。
因为万历知道:日本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朝鲜,一旦吞并成功,增强实力养精蓄锐,必定变本加厉,到时更不可收拾。
万历二十六年,“露梁海大捷”,日军精锐全军覆灭,至此抗倭战争就此结束。
十五年后德川家康统一日本,着力与明朝修好关系,发展经济,颇有建树。
明初中日关系论述
明朝是 中 国历史 上对 外交往 最 多变 的朝代 。 对 明朝 历史 的研究 开始 的很 早 ,但 多集 中在 明 的
关 系有很 大 的参考 价值 。除此之 外 ,还 有赵 红 的
《 论 明初洪 武时期 的山东海 防 》 ,以 山东为例 ,
介绍 了倭 寇对 山东地 区的劫掠 ,而侧 面反 映明对 外政 策 的改变 。还有很 多研 究者 ,他们对 明 日之
收稿 日期 :2 0 1 6 — 1 0 - 1 0
洪武时期 的明 日交涉及倭寇 问题
明代元 建 国 ,朱元 璋 面对 的是 一个社 会 动荡
的局 面 ,处 于 内忧外 患 的境地 。首先 ,在政 治方 面 ,元 末农 民战 争形成 的动 乱局 面使治 理 国家有
一
定 的 困难 ,不 安定 因素 对新生 政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威 胁 ;经
第3 9卷
第 1 期
昭 通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7年 2月
F e b. 2 01 7
Vo 1 . 3 9 No . 1
● 历史 学研 究
明初 中 日关 系论 述
曹 雪
( 云南大学 历史与档案学院 ,云南 昆明 6 5 0 0 9 1 )
摘要 :明朝建 国,朱元璋为建立大 国形象 ,因而采取和平 外交政 策。- 9日本的关系在明初经过洪武、建 文 、永乐 时期 , 日渐趋 于稳定 。洪武初 ,太祖 派使 臣入 日争取与 日本 建交 ,坚持睦邻友好政策。到后期因各 方面 因素 的影 响,遂决定 与 日断交,这 种相持 局面持续到建 文朝。而永乐 时期 , 日本 因国内情况变化积极寻 求 与明建 交 ,两 国正式建立勘合 贸易 , 永 乐一朝 中 日关系稳定 ,沿海倭 患也得 以缓和 。这 种政 策 不仅延 续
明朝的中日关系与倭寇问题
明朝的中日关系与倭寇问题明朝时期,中日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多次波折与转机。
其中,倭寇问题成为两国关系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明朝时期的中日关系演变以及倭寇问题的形成与解决。
1. 早期的中日关系明初,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正常友好。
1401年,明成祖朱棣派遣使臣船舶到日本,开创了中日交往的先河。
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得两国关系得以长期稳定地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日关系逐渐紧张。
日本战国时代的混乱局势,使得倭寇开始出现。
倭寇是指由日本海盗组成的一支武装势力,他们频繁袭击中国沿海地区,给明朝的安宁和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2. 倭寇问题的严重性在明朝中期,倭寇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倭寇掠夺中国的沿海城市,劫掠财物、抓走人口,甚至烧毁村庄。
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也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安全。
明朝政府始终将倭寇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
他们派遣海军舰队巡逻边海,修筑城防设施,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御。
同时,明政府也禁止商人与日本进行贸易,限制了倭寇获取经济资源的渠道。
3. 对倭寇的镇压与制衡明朝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手段来镇压倭寇。
他们不仅加强了对沿海地区的军事防御,还组织了一系列的讨伐倭寇的远征。
明朝将领如刘洪、俞大猷等,率领军队多次出征,成功地击溃了倭寇势力,为中国的安宁和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明朝政府还通过控制倭寇获取资源的途径来制衡他们。
他们加强了海域的巡逻与封锁,打击了倭寇的活动网络,限制了倭寇获得财富和物资的渠道。
这使得倭寇在经济上受到很大打击,削弱了他们的势力。
4. 中日关系的转机与向好发展明朝末年,中日关系虽然在倭寇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冲突,但中日两国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
日本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曾向明朝朝贡,请求明朝的支持和帮助。
明朝政府则通过外交手段来维持与日本的关系,力求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此外,明朝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也继续进行。
朱元璋的抗倭斗争与明初中日关系
朱元璋的抗倭斗争与明初中日关系宋海洋【摘要】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悠久.终明一朝,倭寇一直是令明朝统治者头痛的问题,同北方蒙古侵扰一起,形成了“北虏南倭”的外患局面.明朝中后期,政府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抗倭斗争.早在建国之初,朱元璋就已经开始注意到倭寇问题,为此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倭患,洪武一朝,围绕倭患问题,中日关系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至今日,中日两国关系也是双方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对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期刊名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5)004【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倭寇;朱元璋;中日关系【作者】宋海洋【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8.1一、元末明初倭患的形成中日两国交往历史悠久。
我国同日本有交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云:“成王之时,越常献雉,倭人贡畅。
”最早记载于正史中的则是东汉光武帝时期,根据《后汉书》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
”到了后来,这种朝贡关系逐渐确立下来,“历魏晋南宋隋皆来贡,并受中国爵命”。
[1]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达到一个顶峰。
646年,日本以隋唐为蓝本,进行了著名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为古代日本国家的发展奠定了方向,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但是到了宋朝,因为经济原因,迫于生存,开始有日本人漂流到中国沿海地区乞食,“自是日本浪人,时有漂泊于中国海岸各县,就地乞食,由中国政府赈给钱米而遣之回国,史书所载,日本咸沾唐宋之德化,未曾敢为中国寇也”。
[1]元朝时期,“元世祖数遣使赵良弼招之不至,乃命忻都、范文虎等帅舟师十万征之,至五龙山遭暴风,军尽没。
后屡招不至,终元世未相通也”[2]。
1271年和1284年,忽必烈先后两次东征日本,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当时蒙古人的入侵造成了日本对元朝的恐惧。
中日关系的变化对明朝_海禁_政策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 RNAL OF OCEAN UNIV ERSIT 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5年第2期NO.2.2005中日关系的变化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3刘 莲(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山东青岛266003)摘 要:在明朝建立前,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多采取开放、鼓励政策,中日关系的发展较为顺利。
但明朝建立后,朝贡贸易和倭寇问题构成了中日关系的主要内容,而倭寇问题更成为中日关系的核心。
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倭寇的不断侵扰成为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中日关系;朝贡贸易;勘合贸易;海禁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35X(2005)022*******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文化、经济上的联系十分密切。
尤其是隋、唐、宋时期,大多采取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中日关系发展比较顺利。
但明朝建立后,两国关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裂痕。
这种变化对明王朝的“海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中日关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当时中国文化经日本海环流路传到日本,在日本发现的铜铎的形状与先秦时期中国的铜钟相类似。
汉魏时期,双方交往更加密切。
据《魏志・倭人传》记载,倭女王卑弥呼在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曾经遣使来魏,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斑布二匹二丈。
明帝对此大为嘉奖,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赐以金印和紫绶。
此后的十年间,倭女王国先后四次派遣使团出使魏国,魏国也两次遣使出使倭女王国,可见双方往来是非常频繁的。
在中国南朝时期,倭国五王也曾经多次遣使到中国,并对南朝称臣纳贡。
隋唐时期是中日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两国间的友好交往空前频繁,两国互派使团,日本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促进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中国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对日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中日专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日关系(一)古代的中日关系:古代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1.西汉时,中日就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
2.隋时,日本遣使来中国。
唐时更加频繁,日本到唐留学的学生,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
唐朝来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是鉴真和尚。
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但到明朝时,日本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平息倭寇,他训练的军队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成为民族英雄。
(二)近代的中日关系到了近代,日本多次侵犯中国,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1.19世纪末70年代,日本侵犯台湾,后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条件。
2.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3.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国侵华。
4.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5.1913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序幕。
6.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7.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傀儡政权,使东三省成为其殖民地。
8.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9.1935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
10.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11.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
12.1937年,日军大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
13.1937年,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人民达30万人以上。
14.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是如何改善的?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但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不顺利的,近年来日本政界右翼势力抬头,屡屡再现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史以及首相等重要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为法西斯分子招魂的事件。
中日关系整理
中日关系整理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两汉时期政治交往1 西汉:汉武帝,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汉朝来往2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隋唐时期登州、扬州全方位的交往政治互遣使节仿照唐制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
(吉备真备)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参考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至;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日本: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中国文明国力逐渐强盛文化学习建筑教授儒学710年(景云元年),修建了平城京,794年(贞元?年)修建了平安京。
这些城市的设计、布局都是摹仿唐长安城的。
建筑所用的砖瓦的纹饰也和唐代略同。
在教育方面,天智天皇时期在京都设立大学,以后学制逐渐完备,各科的内容基本上和唐朝相仿。
经济:贸易往来港口登州、扬州鉴真(中)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
另促进草药学医学六次努力宋元时期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明清时期明朝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七月至四十四年(1565)春,戚继光和他领导的戚家军,对驱逐倭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561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胜,迅速荡平了浙江倭寇。
然后,戚继光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另一支抗倭将领俞大猷相结合,连续给倭寇以沉重打击。
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侵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地方军阀势力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1914年,入侵中国山东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与美国争夺激烈,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建立伪满州国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全面侵华发动“八一三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1945年,日本投降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1、23年的冷战对立:(1949-1972年)——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2、30多年的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至今)——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一波三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明洪武时期的中日关系
作者:汪纬南
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21期
摘要:明洪武时期的中日关系始终问绕着倭寇问题这一主题。
双方由于彼此沟通了解较少,因而摩擦不断增加。
在对日外交失败后,明太祖不得不将重心转向武力抗倭和经济封锁,中日关系彻底恶化。
关键词:明朝洪武时期日本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改元洪武。
此时全国的统一大业还未最终完成,社会经济亟需休养生息。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在外交上,明太祖采取了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中日关系因为涉及倭寇问题,所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所谈,仅是明太祖在位时期明同日本之间的关系,以为读者提供中日古代关系史中的某些具体资料,以及有益的思考。
明初,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部逃窜海岛。
形成海盗.常与倭寇配合劫掠沿海郡县。
明太祖担心他们的联合会形成大的隐患,于是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倭寇问题。
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明太祖派杨载出使日本。
其目的有二,一是树立天朝威严,望其宾服;二是要“诘以人寇之故”。
此行杨载见到了南朝的怀良亲王并赐其国书。
对于倭寇问题,明太祖言词较为严厉:“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负其王。
”条怀良亲王见书大怒,斩杀明使五人,拘囚正使杨载、吴文华,三个月后才放他们回国。
可见洪武时期的中日关系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日本仍处于南北朝对峙时期.在日本建武三年(1336年)的时候,足利尊氏赶走醍醐天皇后。
拥立光明天皇,受封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是为北朝。
而醍醐天皇逃入吉野山,并建立了南朝政权,开始与室町幕府相对抗。
在对峙时期,日本国内各派势力林立,全国没有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所以倭寇背后的支持势力多而杂,很难受到有力的控制;而刚刚建立的大明,对日本的局势和国情知之甚少,主观上认为倭寇问题日本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去解决,但结果却是大肆纵容,而这是一种很不友好的表现,因此产生误会在所难免。
给两国的正常交往带来了阻碍。
因为大明刚刚建立,局势未稳,国内战事仍在继续.明太祖很难抽调足够的兵力对付倭寇,所以即使是外交受阻,倭患愈炽,他也没有放弃外交努力。
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莱州府同知赵秩受命赴日。
虽然赵携来的诏书有严责之意:“蠢尔倭夷,出没海滨为寇,已尝遣人往问,久而不答,朕疑王使之,故挠我民。
”怀良亲王却改变了态度,对赵秩“礼遇甚优”。
这个看似很难理解的变化,其根本原因不是赵秩的威武不屈、正言危辞,而是当时日本北九州岛的形势正向不利于南朝的方向变化,怀良担心扩大与明的争端,带来麻烦。
与此同时,明太祖
还派遣杨载送还明朝海防前线所捕获的日本海盗及僧侣十五人以示宽大。
作为回应.怀良“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二郡被掠人口七十余”。
出使队伍在洪武四年(1371年)十月抵达南京,受到了明太祖的接见。
在与日使的谈话中,明太祖察觉到怀良只是日本一亲王而不是国王,深感对日信息的缺乏。
这时恰好元末至中国的日僧椿庭海寿到南京挂锡于天界寺。
明太祖立即召见,询问日本四方之遐迩,皇运之治乱,始知日本处于分裂状态。
为了进一步了解日本实情,并与北朝足利将军发生联系,明太祖“命僧祖阐、克勤等八人送使者还国”。
分析明太祖的想法,‘主要是南朝看似积极但却有些反复的外交回应并没有带来期望的效果.怀良仍然回避了倭寇问题,没有对明廷作出任何承诺。
这就使得寻找日本国内另一实力集团与之协商变得迫在眉睫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洪武朝的对日外交一直都没有和正真的日本国王——天皇产生关联,而又因为“议其俗尚禅教.宜选高僧说其归顺”,所以僧侣在明日交往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于日本政局纷乱,祖阐一行于洪武五年(1372年)五月三十日由五岛到达博多后,被怀良留居圣福寺。
当北朝今川氏的军队攻入博多后,“良怀已出奔。
新设守土臣,疑祖来乞师中国,欲拘辱之。
无逸力争得免,然终勿释”。
九月克勤发书给京都天台座主尊道求助。
洪武六年(1373年)五月,尊道收到书信后呈交足利义满,足利义满大惊,急遣使赶赴征西府召祖阐一行至京都。
于六月二十九日到京的祖阐一行备受礼遇,“一遵圣训,敷演正教,听者耸楞,以为中华禅伯,亟白于王,请主天龙禅寺。
阐等以无上命,辞之。
为宣国家威德,罔间内外,且申所以来使之意。
王悦。
具表遣使随阐等人贡”。
洪武七年(1374年),日本南北朝的使者随祖阐同时到达南京。
五月甲午,足利义满的使者僧人椿庭海寿奉表进马,明太祖命受之。
第二天,南朝僧人宣闻溪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诏却之”。
这样,日本南北双方就都和明发生了交聘关系。
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日后对日本来贡的处理原则:有国书的接受.无国书的拒绝。
这是因为日本当时的许多较有实力的势力看到与明贸易可获巨利,常常假冒日本国使赴明进行贸易。
而明太祖由于没有再派使赴日。
弄不清不断来明的日使是哪方面的代表,只好以国书为其依据。
日使的私贡是对明朝的经济和政治欺骗,而更为重要的是倭寇这一实质问题也没有任何进展。
在洪武七年(1374年)之后,明太祖经过与日本南北方的联系,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已知日本无一方愿意对禁止倭寇做出努力.因此决心加强海防.以武力制止倭寇扰边。
倭患未除而私贡频繁.让明廷对日本的不满逐渐加深。
对于私贡问题,明太祖曾责问多次。
但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也许是忍耐到了一定的限度,他以无国书为由-拒绝了怀良所遣僧人如瑶的进贡,并命礼部尚书质问日本国王和将军“肆侮邻邦.纵民为盗”的过失,“示以欲征之意”。
面对责问和威吓,怀良的态度很强硬,不但闭口不谈倭寇问题,更在回信中讥讽挖苦明太祖: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
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
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
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
昔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
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
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
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
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
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
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
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图之。
”
这让明太祖甚为愠怒,但鉴于元军征日惨败的前车之鉴,始终没有对日用兵,只是加大了武力打击倭寇的力度。
中日关系也从此转冷。
客观来看,倭寇的成因复杂,让怀良一人对其负责,确实有失公允。
但当时的信息沟通实在有限。
怀良从没有进行辩解,说明自己的难处,祖阐之后明太祖再没有派使者出使过日本,于是明廷察言观行的结果也就是一味的责问、威胁了。
可见彼此的不了解和不平等造成了相互的不信任,双方误会也不断加深。
而真正使得中日关系彻底恶化的却是发生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林贤一案。
史书记载:“胡惟庸谋逆,欲藉日本为助。
乃厚结宁波卫指挥林贤,佯奏贤罪,谪居日本,令交通其君臣。
寻奏复贤职,遣使召之,密致书其王,借兵助己。
贤还,其王遣僧如瑶率兵卒四百余人,诈称入贡,且献巨烛,藏火药、刀剑其中。
”这无疑使明太祖勃然大怒,决意切断明日间的政治和贸易关系,“专以防海为务”。
当年四月明太祖“命周德兴至福建。
相度福州、兴化、漳州、泉州四郡形势.凡卫所不当要害者移置之,筑城十六,增巡检司四十五”。
于是洪武后期的中日关系也就围绕着倭寇和海禁这两个问题了。
从某种角度上说,倭寇和海禁其实又可以看作一个问题。
倭寇的产生部分原因是中日正常的贸易满足不了日本社会的需求,而海禁恰恰禁止了中日的一切贸易。
洪武二十七年(1397年)正月,明太祖颁令扩大禁海范围,使二十几个与明建立朝贡关系的国家中断了对明贸易,日本失去了从南洋各港口贩回明货的条件。
严格的禁海政策对日本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这也是洪武后期倭患加重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