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浅谈中日关系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

中国与周边国家军事关系中国已经是一个军事大国。

军事上周边有一些敌对国家,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

也有一些友好的国家,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克兰。

我国交好了很多的国家,但大多是一些军事力量弱的小国,打仗并不靠谱。

比如非洲那些国家,关系再好也没有什么用。

那么好,日本方面来讲,他们科技发达,装备精良,有着美国做后盾,一直想着做亚洲第一大国,但他们国土太小,人口太少。

在历史上,中日关系是很好的互相学习,互相敬仰,直到近代中日关系渐渐疏远,后发生战争。

目前困扰中日关系的是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

历史方面,对于日本层侵略中国,日本右翼分子拒不承认且进行篡改教科书等方法扭曲历史。

钓鱼岛方面,1978年中日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与日本首相协定将钓鱼岛问题到将来解决。

但是近年来确是日本的一些右派分子有意侵占钓鱼岛,私自在钓鱼岛上安装灯塔。

后日本国会议员登上钓鱼岛称若外国人私自登岛将以武力驱逐。

台湾方面,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附近岛屿割让给日本,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

1972年日本签订《中日联合声明》时承认台湾属于中国。

近年因为两岸关系中日也有一些冲突,日本偶尔还在台湾海峡军事演习。

困扰中日关系的三个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主要是日本方面太过偏执,如果日本政府能够承认错误并整治民风等进行补救,那么中日关系将会变得很好。

越南方面:主要是国际海洋法因素和中越南海争端国际海洋法因素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中,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

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越南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二战后,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近几年,中日关系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日两国的历史关系,周恩来曾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篇一《浅谈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摘要】近几年,中日关系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中日关系的发展历史、中日关系的症结等方面来阐述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以及提出了如何解决中日关系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发展;症结一、中日关系的历史中日两国的历史关系,周恩来曾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一)古代中日关系古代,中日两国有着深挚的历史渊源和持久的友好经济文化交流。

秦始皇时的徐福东渡、东汉光武帝时赏给日本倭奴国王的金印以及《三国志?倭人传》中对日本的记述,无不显示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二)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近代时期,日本人多次加害国人,惨无人道,伤害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心。

19世纪60年代后,日明治维新完成后,其野心也开始展现。

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台湾,而后分裂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前提。

1894年,日本侵略军发动甲午中日战役,而这场战役终究以中国败北,北洋海军全军尽没了结.清政府也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极不平等的条约----《马关条约》。

1900年,日本还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1913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的序幕。

1937年,日本在南京大屠杀,导致了中国30万的人民同胞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三)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改良了自朝鲜战争以来中美两国间彼此仇视的状况,在全球引起了一场政治大地震,而身为美国的同盟国日本,同年9月,日本当时的首相田中角荣拜候中国,双方还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

但虽然在中日建交后,双方的关系也是起升沉伏,时晴时阴。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关系持续恶化,两边的最高领导人甚至数年不见,从2001年至2006年是中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最糟的期间,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使得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呈现了“政冷经热现象”。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历史半个多世纪野蛮侵略中国。

二战后,日本怀着反省和抱歉的态度,表示理解和尊重受害国的民众感情.经过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市的努力,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重新确立友好关系。

但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的消极面逐步凸现,如对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争端。

其中如何看待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面对中日矛盾日趋激化的形式下,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提出的5点主张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明确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原则,妥善解决问题,确立共同利益,构筑长期稳定发展的匡架。

关键词中日关系合作共赢历史问题大国思维。

回顾中日关系历史,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中日处于对立状态,1972年中日建交,恢复友好邦交关系,但在90年代冷战后,中日关系磨檫不断,逐步丛局部矛盾转化为现实的、多方面的磨檫。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问题,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对教科书的修改也让人不能接受,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越走越远;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敢正视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起侵略罪行。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是参拜靖国神社,这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因为那里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

作为代表日本政府的首相,他去靖国神社参拜不同于一般日本民众,他伤害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所以不是一般的内政问题。

三是领土磨檫,主要是钓鱼岛问题,日本右翼不断制造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磨檫;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日本青年社”成员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

97年5月7日日本政府规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

四是防卫磨檫,90年代初期日本制造“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并为其扩军找借口,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也在暗中采取行动支持“台独”。

浅谈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和未来发展

浅谈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和未来发展

浅谈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和未来发展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因此,对于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其之间的关系对于世界来讲都是很受关注的,不管是树敌还是友好相处,对两国以及世界来讲,都是有着很大的关联。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对于有着这样关系的中日两国来讲,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提到中国关系史,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两千年友好”使中日长期和平,并共同发展。

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五十年对立”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

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其迅速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忘记了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扩张野心膨胀,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

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未愈的伤口上,日本军国主义又犯下滔天罪行。

虽然,在中日关系上存在着五十年对立的可耻历史,可是,对于中日关系来讲,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的“艰难和辛酸”的一页。

而对于中日关系的现状来讲,在整个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而日本经过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两国现在都处于向更高的国际地位、更重要的国际角色转变过程中,两国的经济总和对世界经济影响很大,而且两国都处于亚洲,又是近邻,又有历史遗留问题,所以,中日关系存在着两方面的联系,首先就是不断发展的两国的经贸关系,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中日两国分别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其次就是陷入迟滞的中日政治关系,这一点的明显标志就是近几年中日之间一直没实现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互访,而这对于两个近在咫尺的国家来说是不正常的。

如何看待当代中日关系

如何看待当代中日关系

如何看待当代中日关系(现代、原因、前景及解决之策)当前,中日关系现状的主要特点是“政冷经热”。

“政冷”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两国首脑互访已中断4年;二是由于历史认识和现实问题,两国国民的相互厌恶情绪也在高涨。

近年来,“齐齐哈尔毒气”、“珠海买春”、“西安大学生反日游行”、“亚洲杯足球赛球迷起哄” 和“沈阳领事馆”等一系列事件反映了两国民众的这种情绪,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有亲近感的人数也显著下降。

据日本公布的“外交问题舆论调查”结果,这一数据为37%,是1978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比例最低的一年,中日友好的氛围和“中国热”正在逐渐成为历史。

与“政冷”相反,中日两国的“经热”现象突出。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国,两国间的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中日两国民间往来极为频繁,去年来华的日本人士已达300多万,两国间的友好城市超过250对;而且,两国的政治对话渠道畅通,政党交流颇为活跃。

至2004年9月,访问中国的日本国会议员达115人,由执政党和在野党同时组建大型代表团来北京访问,这在中日外交史上尚属首次。

但中日关系中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历史认识、台湾问题和战略取向的摩擦等。

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双方也存在严重的分歧。

中国对日本历史认识的态度普遍不满,特别是小泉的参拜,更加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感。

而在日本,部分民众对中国总提历史问题出现厌烦情绪或无所谓的心态。

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方面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台湾岛内的台独分子与日本右翼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暗潮汹涌”,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危险。

民进党当局极力迎合日本,对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采取漠视与原谅的态度,以获取日本对台湾的支持;日本右翼分子则希望利用“台湾牌”,牵制中国。

因此,台独分子与日本右翼势力之间出现了相互支持与合作的逆流,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敏感性上升。

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还有两国的战略取向问题。

主要的一个方面是两国各自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和调整,处于历史转折期,双方的政府和国民的心态还尚未调适。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浅谈中日关系摘要:当今中日关系已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日本邻邦的地理位置,和他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强势态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看待并处理好中日关系,已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心目中的共同疑问…… 关键词:中日;关系;和谐;战略现阶段,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不仅是两国政治家,而且是两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从这几个方面看待和处理好了中日问题,便会使得我国人民在看待和处理当前我国与日本关系的发展局势方面,有更为清醒和明晰的认识,从而,在与自身相联系的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一、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以史为鉴”就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国就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作为指导中日关系的基本前提。

“以史为鉴”的“史”,即中日关系的历史。

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将是两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

提到中日关系史,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就历历在目,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刻骨铭心。

难怪人们在中日关系上一提到“以史为鉴”,就会自然想到这一段历史,并把这一段历史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战略高度。

这样的理解中日关系并不算错,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确。

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队立”。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

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

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目前,中国与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国均存在领土领海争端,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安全非常不利。

其中,日本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

中日关系非常重要,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

但是,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

一是军国主义势力不断发展。

日本极右势力妄图抹黑历史,发展军国主义势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是牵制台湾问题的解决。

日本统治台湾50年,对台影响很大,日本是台独势力的大本营。

日本把台湾看作它的生命线。

因为台湾海峡是日本通过东南亚、南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达非洲和欧洲的必经之路。

因此,一旦台湾海峡出事,日本一定会介入。

三是日本对我国军事威胁越来越大。

中国已成了日本的首要“假想敌”,日本的国防战略也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

日本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保持防务费用总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费用世界第一的状态。

由于日本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比重世界领先,这使他有得天独厚的军事潜能。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日本的军队早已现代化,而且武器国产化程度很高。

另外,日美组成军事战略同盟,以“安保条约”、“防卫合作指针”和“TMD”为基础,联合起来。

一旦中美冲突,日本自然站在美国一边。

另外,对我国最现实的威胁就是实际占领控制了钓鱼岛,并恬不知耻地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中日关系现状及发展-中日关系的现状

中日关系现状及发展-中日关系的现状

中日关系现状及发展-中日关系的现状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中国,是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国土面积大,与许多国家接壤,其中包括日本、朝鲜、泰国等。

自古以来,我国与各国相处融洽,关系友好,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十分复杂。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1、中日关系面临的问题第一,领土争议存在。

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纠纷牵扯到海洋界线划分、海洋资源分配等复杂间题中方已开发了属于大陆架延伸海底的油气资源,日方提出吸管效应并要求共同开发。

双方领导人恢复互访和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后,日方在此问题上更是志在必得。

共同开发问题涉及许多复杂敏感因素,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来运筹。

第二,台湾问题。

日本把防守范围扩大至台湾,在美对台协防时将可能提供后勤保障,在台独问题上态度暖昧。

福田访华时公开表明不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人联合国,不支持“人联公投”。

这是迄今日本领导人对台的最鲜明态度,但同时福田又强调说是“不支持”而非“反对”,其原因在于日国内亲台势力的掣肘。

第三,历史问题仍未解决。

参拜靖国神社,由于福田政权的运作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为缓和党内矛盾,福田虽不主张立即修改宪法、不赞成参拜靖国神社,但在自民党大会通过的《xx年自民党运动方针》里仍保留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和“制定新宪法”的内容。

而自民党内部历来鼓动“参靖”和“修宪”的势力仍伺机而动,一些把缓和与中国关系当作权宜之计的战略派政治家也显示出故态复萌的苗头。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绪论本文是对中日关系进行一个大致梳理,整理出中日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一点看法。

同时特别针对近期较严重的钓鱼岛事件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中日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与预测。

本论:一、中日关系的发展1.不断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1.1中日建交前的两国的贸易往来1.2中日建交后两国的在经济上的共同进步2.陷入迟滞的中日政治关系。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友好外交2.2世界大战时的倒戈相向2.3新世纪中日两国在领土、资源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二、中日关系的症结1、两强并起。

1.1中日两国崛起的必然性。

1.2中日两国发生冲突的影响。

2.中日的文化差异2.1中日的政治文化差异2.2中日的伦理文化差异2.3“师生身份换位”的现状3.两国人民认识上的偏差3.1日本人民的认识问题3.2中国人民对日本的误解三钓鱼岛事件1.钓鱼岛事件的发展(2012—至今)2.钓鱼岛事件的原因。

2.1是石油价值:东海大陆架石油前景丰富。

2.2是大陆架划界:钓鱼岛列岛在海洋划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是战略交通位置: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条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谁控制钓鱼岛就控制了海上通行权。

3.钓鱼岛事件的影响3.1国内影响3.2国际影响(特指政治)3.2.1东亚格局3.2.2.全球各国的态度特别是美国。

4.中国采取的措施四.对中日关系的展望与预测1.“与邻为善”携手共赢2.倒戈相向,两国俱伤结论中日两国的关系发展对东亚乃至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两国由于历史、资源等问题造成的矛盾冲突必须得到良好解决。

中国人撇开历史的偏见,承认“日本文明”与“中国文明”是两种不同的文明,而日本人民必须改变认识,承认历史,主动承担责任。

特别是钓鱼岛问题,中日两国必须找出对策,努力使用不流血的方式解决。

希望中日两国能和谐共赢,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中日关系》、《中日文化冲突与文化交流》、《从钓鱼岛争端反思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日方购买钓鱼岛来看》、《对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原因及其发展局势的分析》、《影响中日关系的几个因素》。

中日关系概述

中日关系概述

中日关系概述一、近代史上中日关系近代以前,中日两国之间已经存在国家的交往,同时,民间领域的交流也在频繁展开。

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常被称为朝贡关系。

如果周边国家向中国派遣使节并进献贡品,中国就承认该国国王的权位,并回赠礼品。

之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就不再进行特别的干涉。

16世纪后期以后,中国与日本已经不存在朝贡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中心展开。

在这种大的框架下,中、日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美各国为了顺利地销售商品和获取原料,开始侵占亚洲各地。

这一时期东亚的历时就不能不在欧美各国的强大压力下展开。

中国试图击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倾入,但是在战争中失败,被迫以不平等的关系同西方国家交往。

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的消息是日本幕府政府感到震惊。

在10年后,即1853年,当美国军舰来到日本逼迫其开港的时候,幕府在第二年就结束了持续200余年的锁国政策而开国了。

接着日本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68年日本武士中反对幕府的势力上升,推翻了将军的政权,建立了新政府。

幕府被推翻,新国家诞生,这一政治、社会的巨大变化被称为“明治维新”。

新政府成立后积极向欧美学习,从而逐步实现现代化的仿真。

为此,积极展开对外交流,政府聘用了许多外国人作教师,并把留学生派往欧美。

日本新政府在成立四年后拍使节团前往欧美学习,用1年零10个月的时间考察了美国、英国、法国、普鲁士、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情况后回国。

使节团的出访清楚地表明了日本要走的道路,即脱离亚洲,加入西洋强国之中。

因为这时的主导思想是:亚洲比西洋落后,应将亚洲“先进”的日本的支配之下。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中国的抵抗通过明治维新建立了新国家的日本,随着实力的增强开始动用军队对东亚地区实施侵略。

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后,遂将台湾变为殖民地;1905年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又将韩国变成保护国;在控制大连、旅顺和库页岛等南部地区的同时,日本又开始加速对大陆进行侵略。

军事理论——浅谈中日关系

军事理论——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班级:20144184 学号:2014418306 姓名:刘思琪提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平等互利睦邻友好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首先是历史的认知问题。

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

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第二个是台湾问题。

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再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

再者是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

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其中之一。

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

中国至今通过各种去到多次表明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

第五个问题是赔偿问题。

日本曾明确表示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责任并对此深刻反省。

在此前提下,我国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六是日本遗弃再华北的化学武器问题,日本再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

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

军事理论课

军事理论课

四 中 日 关 系
1.日本教科书篡改日本侵略历史
日本文部科学省悍然宣布,篡改 日本侵略历史的初中教科书审定“合 格”。这部教科书颠倒黑白,把当年 的侵略军美化成日本历史上具有丰功 伟绩的“英雄史诗”中的主角。极大 地伤害了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及亚 洲国家人民的感情了,再次激起了日 本国内舆论及亚洲国家的强烈谴责。
台海问题、 中美关系、中俄 关系、中日关系
一 台 海 问 题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政府主张 和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 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 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政治常识道理?
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中美政治关系的 改善促进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国家关系是 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中美两国广 泛的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是中美合作的基 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美关系 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竞争 的实质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 竞争,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 位。中美两国都重视提高综合国力,从而推 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1)“一个中华”,“两 个华人国家”的实质:
实质是否定一个中国 的原则,妄图把中国分 裂出去。
请用政治常识加以评述:
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世界上 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 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实现祖国统 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国人民的 根本利益。任何“一中一台” 、 “两个中国”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 败的。
6.美国退出《反导条约》
三 中俄关系
1.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条约》

军事理论--中日关系 (原创)

军事理论--中日关系   (原创)

中日历史问题的方案
1: 增进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扩大互利合作。对 日本未来的走向我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 但我们可以通过双方战略利益的互惠与互动引 导日本向着有利于中日两国以及亚洲各国利益 的方向发展 2: 两国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国家利益 的实现往往是在与对方国家的互动中进行的, 中日首脑之间确立的“战略互惠关系”就体现 了这一原则。
日美同盟新一轮强化问题
日美联合插手台湾问题, 日美联合插手台湾问题,中方希望美日从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务必在台湾 问题上慎重行事, 问题上慎重行事,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 误信息。 误信息
中方看待日美同盟 新一轮强化问题的解决办法
中方认为日美同盟是一种 双边安排, 双边安排,其作用应控 制在双边范围之内, 制在双边范围之内,不 应有损第三国的安全利 台海局势复杂敏感, 益。台海局势复杂敏感, 中方希望美日从维护地 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 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 务必在台湾问题上慎重 行事, 行事,不要向台独势力 发出错误信息。 发出错误信息。
王晓欣同学认为: 王晓欣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一腔爱国热情,而且,还要有冷静分析和判 断形势的能力和理性。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我们才能在国 际舞台有发言权,才能避免挨打,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我们应该汲取日本民族的 优秀素质和先进的科技,文化等,现代管理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为我所用。平 时多关心一下时事政治类新闻,报纸等。 我认为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没有对年轻 一代进行正确、全面的历史教育。恶化的中日关系今后能否按中日两国人民的愿 望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关键在日本政府的态度和政策。他们必须了解他们自己 的过错,没有正确认识历史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参拜靖国神社,这伤害了包括 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领土摩擦,主要是钓鱼岛问题,日本右翼不断制造 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摩擦;防卫摩擦,90年代初期日本制造“中 国威胁论”,其目的是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并为其扩军找借口,在台湾问 题上日本也在暗中采取行动支持“台独”。 我们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中日关系的历 史,明白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中日关 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 主流中的“艰难和辛酸”的一页。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和平方式正确看待和 解决中日关系,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坚实发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将自己的一切 服务于大局和国家利益。

《中日关系》说课稿

《中日关系》说课稿

《中日关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讨论有关中日关系的话题,接下来我将从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及我的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逐层展开我对于国防概述的教学的一些理解与想法。

一、说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载体,正确解读教材,把握其中所要传达的知识内涵与人文思想,是一个教师在授课前的必备工作,同时正确的解读教材也是对我后面的教学过程的一个导向。

而我本次所选讲的中日关系选自胡金波、张政文主编的《军事理论教程》其中的第三章的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包括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中日关系中的领土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内容要求安排,再加之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信息环境的实际情况,我将谈一谈我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1、全面了解、深入把握中日关系乱局的历史、现实根源;2、反对日本否认历史、篡改历史,警惕日本右倾化、军国主义化;3.增强危机意识、国防意识,提高研判时局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着《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标准,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解历史、现实因素交织,美国因素。

三、说教学方法我们都知道军事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课堂讲解授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很少,只能鼓励学生在课后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

我本人也会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一、中日历史关系甲午战争后,日本伙同西方列强,加剧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把中国视为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场所,直至公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新中国建立后,日本又加入美国的反华包围圈,中日在政治上相互隔绝二十多年。

二、台湾问题日本国内“台湾情结”浓重,还成为了“台独”势力的诞生地及其主要海外基地之一。

1994年,日本“山村内阁”不顾中国政府反对抗议,允许台湾“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入境。

1997年,日美确立防卫合作新指针,指出日美军事防卫范围包括日本的周边事态。

2001年,小泉纯一郎任首相后,加强了对中国台海局势的干涉。

2001年4月,日本政府再次不顾中方的反对,允许李登辉访日。

2005年,日本政府开始对1999年制定的《周边事态法》进行修改,新版本明确把台海地区包括在日本的周边范围内。

三、钓鱼岛争端尽管1978年签订中日和平条约时,双方曾达成过“搁置争议”的共识,但日本毫无信义,在实际占领的前提下,加速了钓鱼岛的国土化进程。

日本2012年的购岛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中日关系降到冰点。

日本的购岛行为已经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怒,我国政府和各界都对野田内阁的这一举动表示了强烈的愤慨,表明了在捍卫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导致连续37年的日本经济会访华代表团行程被延期,中国银行等中国四大银行甚至缺席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京召开的年会,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所罕见的。

日本经济也遭到了来自中国民间的非政府组织的“抵制日货”行动的重创。

但是,排除美国这一大国而言,日本将是我们祖国的一个重要经贸伙伴,在处理一些问题之际,国民不可以用一种偏激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难题。

四、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在亚洲,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日两国应该以讲清楚的认识到,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对方怎么发展,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是改变不了的。

作为亚洲大国,两国对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巨大影响是改变不了的,两国在地区经济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

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学院:**** 专业:**** 班级:****姓名:孙* 学号:09******摘要:当前,中日关系现状的主要特点是“政冷经热”。

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大学生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正文:中日关系自近代以来一直就处于一个微妙的局势当中。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在当代普通大学生当中,对中日关系和日本国家自身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态度。

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帮助发展中日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一)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这是中日关系历史最全面最准确的说明和表达。

中日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讲,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

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在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就都有着亲密的交流,中日长期和平,并共同发展。

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甚至日本文化中有很大一方面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巧妙借鉴。

中国近代史以来,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

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未愈的伤口上,日本军国主义又犯下滔天罪行。

由于侵略战争的发生和双方外交政策的制定,中日关系就开始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2)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2)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2)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篇二《中日关系的“症结”及原因分析》摘要:中日关系走向低迷由来已久,“参拜靖国神社”成为各方注目的焦点。

本文仅从历史和地缘政治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形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地缘政治中图分类号:D8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4―0089―03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它不仅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复杂的恩怨,又与中国有许多利益的对立和竞争的关系。

中日建交三十余年来,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近年来,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逐渐转向“政冷经凉”,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

不少论者撰文指出: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症结”在于日本政府领导人没有认真反省和正确对待历史问题,而多次参拜靖国神社。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仅止于此还不够全面。

笔者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加剧中日政治关系紧张的直接导火线,它是日本政府对华恶劣态度的表现而非根本原因,其背后的根源极为复杂。

有鉴于此,必须对这一“症结”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理性分析,以冷静和宽容的态度予以处理,促成中日关系的缓和,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从历史的层面上看日本被称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秦汉时期,便有不少中国人通过朝鲜半岛经对马海峡或直接乘日本海环流到达日本列岛。

他们带去养蚕、织绸的技术,也带去汉字和汉族的各种学说与思想。

在长达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中,无数日本僧侣“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冲破万里惊涛骇浪,到达中国,钻研佛教以及儒学、诗文、医学、书法、茶道、绘画、建筑、造园、印刷等种种文化后归国,或带回中国的文化产品,不断提供清新的刺激,为日本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在和平环境下发生和进行的,这与对外战争中强制性的文化输出甚至民族同化有着天壤之别。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主动向中国学习时是有目的、有选择、自主、自为的,它在模仿、吸收中国的文化、典章、制度时,从没有放弃其自身最基本的理念和价值判断――而是把从中国拿来的东西进行删改、补充直至完善甚或有所创新,以适合自身的需要。

近现代中日关系

近现代中日关系

近现代中日关系作者:陈冬梅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9年第02期【专题要点】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

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

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思悔改,而且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

只有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才能切实维护两国的利益。

【学法指导】1.中日关系的关键问题:日本对侵华历史的反省问题和领土争端。

2.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启示: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血的教训;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等。

3.促进中日关系和谐发展的建议:①日本要正确对待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主动承担战争责任。

②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

③通过对话、和平协商机制,妥善解决中日间的分歧。

④相互尊重,加强合作,增进了解,扩大共同利益,加强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发展。

⑤两国应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这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训练】1.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体现了()①要增强民族凝聚力②勿忘国耻,爱好和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日本是近代对中国侵略最严重的国家,两次制造独霸中国的局面。

打破日本第二次独霸中国局面的原因有()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九国公约》的影响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④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古代同中国近邻友好,近代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现代先是敌视新中国,后同中国建交走向友好,而近几年因领土争端导致同中国关系恶化。

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之间的国家关系。

自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

但近年来,中日关系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一、历史遗留问题中日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钓鱼岛争端。

二战期间,日本人占领了中国钓鱼岛,战后归还中国。

但日本政府在二战结束后没有及时向中国道歉,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不满。

此外,中日之间还有历史问题,比如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期间对中国人的迫害。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

二、经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日贸易额已达数千亿美元,双方在汽车、机械、电子、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此外,中日两国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这将有助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

三、文化交流中日文化交流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国在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

比如中国的京剧、武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传到了日本,日本的动漫、音乐、茶道等文化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

这些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四、安全合作中日安全合作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区安全方面,中日两国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跨国安全问题。

比如在反恐、海上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两国可以开展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情报交流,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五、政治对话政治对话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上,中日两国应加强对话和磋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

同时,两国应在文化和安全领域开展交流,以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总之,中日关系是一个复杂多样的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在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两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与进步。

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两国关系,也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重要影响。

军事理论钓鱼岛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军事理论钓鱼岛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一边是日本方面一厢情愿地把钓鱼岛“收归国有”,一边是中国方面公布钓鱼岛的领海基线。

钓鱼岛,再次聚焦了全球的目光。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他人岂能买卖?日方为霸占钓鱼岛编出的种种说辞,为何站不住脚?钓鱼岛事件升温,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影响?挑起“购岛”闹剧日本居心何在?“购岛”闹剧是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的最严重的单边行动,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日方上演“购岛”闹剧,不仅出于其国内政治、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更蕴含着中日国力此消彼长、日本对二战清算不力等深层次原因。

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表面上看是政府出钱购买私人土地,以维持钓鱼岛现状,实际上是企图通过显示其对钓鱼岛的所谓“有效控制”,达到向国际社会“宣示主权”的目的。

“窃岛后,日本可能进而要求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并以钓鱼岛为基础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企图进一步攫取相应油气资源。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告诉“新华视点”记者。

此外,在地缘政治上,钓鱼岛具有巨大战略和军事价值。

钓鱼岛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西太平洋(601099,股吧)第一岛链一线,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

“如果日本控制了该海域,无异于扼住了中国向太平洋纵深地区进出的咽喉。

”张海文说。

近年来,日本政坛混乱不堪,首相因政局动荡更迭不断。

以野田为首的日本内阁已遭到众议院多次问责,执政的民主党和在野的自民党的民意支持率都很低,出现日本政局右倾、地方右翼势力集结,逐步形成“第三极”的新动向。

“野田政权出于挽救民主党颓势地位的考虑,欲借购岛之举在未来的大选中获得中间选民和右翼势力的支持,并试图将日本民众对经济下滑的不满情绪外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友法说。

刘友法认为,当前,中日国力对比和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这一事实,使得许多日本人难以接受并陷入焦虑,担心解决与中国的领土争端“时不我待”,不惜在钓鱼岛问题上放手一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日关系
班级:20144184 学号:2014418306 姓名:刘思琪
提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平等互利睦邻友好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首先是历史的认知问题。

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

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第二个是台湾问题。

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再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

再者是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

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其中之一。

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

中国至今通过各种去到多次表明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

第五个问题是赔偿问题。

日本曾明确表示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责任并对此深刻反省。

在此前提下,我国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六是日本遗弃再华北的化学武器问题,日本再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

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十几个省市发现大量化学武器。

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政府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如何尽快销毁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

近来,中日政治氛围刚刚回暖,却又接连传来令人感到丝丝凉意的消息。

中日首脑会晤和外长会谈余音未消,安倍首相和麻生外相回过头来就分别在国内演讲和出访途中一路渲染“中国威胁论”,扬言要建立日美澳印“价值观联盟”和欧亚大陆“自由与繁荣之弧”,不厌其烦地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还要与美国大搞针对中国的一系列军事演习。

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日本对中国
采取着“合作与防范”并举的“两面下注”战略。

中日关系虽峰回路转,但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还充满着不确定性。

日本右翼势力仍期待着安倍首相在2007年7月参议院选举后参拜靖国神社。

中日相互缓解安全疑虑、推动东海问题谈判、加强地区与国际问题上的合作等一系列实质性问题依然摆在那里,有待于进行耐心、细致的对话与磋商。

近年来,日本与美国推动军事一体化,构筑导弹防御系统,进行以干预钓鱼岛和台海局势为目的的军事演习,无异于是在公然威胁中国,而中国则并没有相应地威胁日本。

日本不时表现出冷战思维,试图在中国周围构筑一堵意识形态围墙。

日本对“战略互惠”的态度是否真诚,也将在战略对话中得到彻底验证。

最近十多年,中日关系持续低谷。

两国从官方的冷漠对峙到民间相互仇视,中日关系出现了战后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新低点。

日本国内,经过五十多年的低潮,日本极右翼势力在其国内走出了低谷,开始逐步复苏,并在政治活动中露出头角。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发生了战后以来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相继破裂,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接连暴露,日本国民对社会产生了不满,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悲观,失望的情绪。

社会的波动为日本极右翼势力登上政治舞台,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苏提供了强劲的土壤。

在日本国内,极右翼主张具有相当的鼓动性和诱惑力,对新一代的日本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否定侵略历史,使日本人从悲观中摆脱了内疚的历史包袱,甚至使日本人为其前人的野蛮杀戮而感到骄傲自豪。

它混淆了战后日本人的是非观,从而为侵略战争美化,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为日本的法西斯战犯招魂。

中日关系一步步走向对立。

最近几年日本右翼兴风作浪,与周边的矛盾开始从历史观的思想层面急剧的转化为领土领海的实际纷争。

在主权问题上,日俄关系,北方四岛不寂寞;见岛问题,日韩关系亦冷亦热,冷的是持续低迷的邦交关系,热的是时常剑拔弩张,在见岛海域两国海军甚至民间的对峙已经不是新鲜;与中国,历史问题尚未解决,钓鱼岛,东海纠纷快速升温。

日本的军国主义动向,对外扩张与干预正在成为日本未来新的政治军事国策,战后的和平宪法即将进入名存实亡的阶段。

中日之间的紧张关系,日本反动右翼的所作所为,倒行逆施,不能不令中国人愤恨。

对于中国将来的对日关系将犹如走钢丝,要求是险而不落。

第一,不能使日本对钓鱼岛和东海的主权阴谋得逞,不能使日本对钓鱼岛和东海的侵吞成为既成事实;第二,避免中日矛盾过快过早的激化。

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要求是相当矛盾的,左右均衡又不能顾此失彼。

而且达到这样的要求,无法靠军力,完全要依靠政治与外交来达到,目的在于拖延,延缓事态的过快恶化。

中国未来将持续保持对日本的政治高压,利用大国地位对日本实施外交围堵,除此还应注意日本内部的游离倾向,设法策动日本内部分裂。

日本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非朝夕之功,做政治军
事大国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必将成为未来东亚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日本一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将推动国内政治军事的巨大变革,军事将正式从自卫走向所谓的正常国家水平,从而向北可以撼动俄占北方四岛,千岛群岛直至库页岛。

向西与韩国朝鲜的主权纷争将更有利于日本,同时日本会进一步利用朝鲜问题,寻机重温殖民美梦,顺便就把韩国一扫。

在东海主权,钓鱼岛甚至台湾,日本的野心将会随军国主义的抬头迅猛扩张,日本军力国力如无节制的发展,最终也会威胁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的利益,美国驻日本横须贺和冲绳的那霸基地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第三个珍珠港。

因此在对日关系上,联合亚洲国家,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美俄,揭露日本野心和潜在的危险,严防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决否决日本的入常提案,按住日本不使其军国主义的步伐走的过快。

与韩国,俄国相呼应,牵制日本,不使其精力集中于钓鱼岛和东海海域。

今天的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交往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中日人民之间的敌意也随着互相了解的增加而深化。

年轻的中国人比他们的长辈更加仇恨日本。

原因非常简单,在更多的交往中,中国人才认识到仇视敌视中国的并不只是几个头号军国主义分子,而是整个日本民族。

日本人非常清楚,日本跟中国接下了血仇,这种仇恨若不加以消解,日本过不了安心日子。

对日本来说,未来的发展道路只有两条。

一是承认日本对中国和亚洲犯下的罪行,与军国主义划清界线,放弃其征服亚洲乃至世界的野心,争取亚洲人民的谅解;一是美化日本的罪恶,对下一代灌输军国主义的“光荣”,以在未来适当时机全民发动、东山再起,以铁血武力扫荡亚洲,将一切与日本有仇的民族斩草除根,建立“东亚共荣圈”。

所有迹象表明,日本选择的是后一条路。

这里的原因,一是日本固有的顽固;二是因为日本在二战中损失极小而获利极大,以总计三十万平民死亡人数换取了对亚洲彻底的掠夺与破坏,而日本人,包括众多罪大恶极的战犯都没有受到惩罚。

强弱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日本通过侵略使自己变强而他人变成极弱,奠定了其今日繁荣的基础。

今天的日本处处把自己当成亚洲在经济和文明方面的领袖,如果承认侵略有罪,就得象德国一样向受害国赔款,象德国一样象向受害者认罪,就必须彻底放弃日本人优越、日本人应统治亚洲的“信念”,就会动摇日本社会经济和道德的根基。

象日本这样的民族,如果没有受到沉重的教训是绝不可能自动反省的。

从日本看来,打一次大东亚战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又怎么能否定战争呢?既然日本不会承认侵略罪行,他就要考虑这个问题:怎样对付坚持要讨回公道的中国人?从这样的现实展望中日关系,我们看到的是一场生死搏杀。

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中日友好既没有历史的根据,也没有现实的基础。

向中国人民宣传中日友好的观念,必然造成思想上的错误和混乱,不是导致人们思想麻醉,就是引起国人对中国go-vern-ment的不信任。

用“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之类的不现实的想法来指导中日关系的发展,完全是作茧自缚。


史的教训使我们必须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日本的用心,中国人民争取正义的事业和日本军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对立才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与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