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B 第1次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学B》第1-8次作业

《中医妇科学B》第1-8次作业

《中医妇科学B》第1次作业1. 胞宫的别称是: [1分]A.子门B.血脏C.子处D.胞络E.胞门2. 妇女一生的生理特点主要有: [1分]A.经、带、孕、产、乳B.经、带、乳、杂、孕C.经、带、胎、产、杂D.经、孕、胎、产、杂E.经、孕、产、育、带3. 妊娠恶阻患者,其口腔有烂苹果味,其辨证多属: [1分]A.气虚证B.阴虚证C.阳虚证D.阴阳两虚证E.气阴两虚证4. 下列对于女性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分]A.月经周期在21~35天之间B.带经期为3~7天C.妊娠时间为300天左右D.月经初潮年龄不超过16岁E.分娩后30分钟内即可令新生儿吸吮乳头5. 子门是指: [1分]A.处女膜B.阴道口C.宫颈口D.阴道壁E.子宫6.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1分]A.补益肾气B.温肾调冲C.温肾助阳D.滋肾益阴E.温阳健脾7. 关于妊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A.月经停止来潮B.常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早孕反应C.脉象滑疾流利D.孕四五月后,孕妇可自觉胎动E.孕早期乳房开始增大、发胀8. 《列女传》中记载了最早的什么理论? [1分]A.冲任B.胞宫C.妇女生理D.妇科病理E.胎教9. 若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此名: [1分]A.正产B.试胎C.弄胎D.临盆E.转胞10. 《内经》记载第一个治疗妇科疾病的药方—四乌贼骨一藘茹丸的主治是: [1分]A.月经后期B.月经先期C.安胎D.血枯闭经E.崩漏11. 朱丹溪提出的安胎妙药是: [1分]A.黄芩、白术B.黄芩、苍术C.山药、白术D.川断、白术E.黄芩、山药12. 关于胞宫的功能,下列哪项不正确? [1分]A.主行月经B.排泻恶露C.种子育胎D.产生天癸E.分泌带液13. 健脾和胃法最常用于哪项疾病? [1分]A.阻病B.经间期出血D.月经先后无定期E.癥瘕14. 生活失度导致妇科病不包括: [1分]A.饮食不节B.劳逸失常C.内伤七情D.房劳多产E.跌扑损伤15.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指出近亲结婚不利于后代,这一优生学观点出自于何书? [1分]A.《史记》B.《诗经》C.《山海经》D.《烈女传》E.《曲礼》16. 望妇人月经量多,色淡红,质稀,其辨证多属: [1分]A.血虚证B.肾虚证C.肝郁证E.血热证17. 最早记载妇产科药物的书籍: [1分]A.《史记》B.《诗经》C.《曲礼》D.《内经》E.《神农本草经》18. 常用健脾法不包括下列哪项? [1分]A.健脾养血B.健脾理气C.健脾除湿D.补气摄血E.健脾升阳19. 下列哪项不是补益肾气的常用方? [1分]A.肾气丸B.寿胎丸C.归肾丸D.加减苁蓉菟丝子丸E.六味地黄丸20. 下列的妇科专著哪个不属于明代? [1分]A.《万氏妇人科》B.《广嗣纪要》C.《女科撮要》D.《傅青主女科》E.《景岳全书•妇人规》21. 常用阴道纳药法所治疾病,下列哪项不正确? [1分]A.阴道炎B.宫颈糜烂C.阴疮D.子宫脱垂E.阴痒22. 关于冲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A.冲为十二经之海B.冲为血海C.是气血运行的要冲D.是人体妊养之本E.冲脉为月经之本23. 望妇人形神,若肢冷汗出,面色苍白,神志淡漠,甚至昏不知人,多见于: [1分]A.妇科血证B.妇科热证C.妇科寒证D.妇科痛证E.妇科痫证24. 关于早孕的诊断依据,不应包括下列哪项? [1分]A.带下量多色黄B.有停经史C.有早孕反应D.胞宫增大E.乳房胀大25. 胞宫在行经期、分娩时,其功能特点是: [1分]A.既藏又泻B.泻而不藏C.藏而不泻D.似脏非脏E.似腑非腑26. 产褥期是指: [1分]A.产后5~6周B.产后3~5周C.产后4~5周D.产后6~8周E.产后8~10周27.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1分]A.《内经》B.《金匮要略》C.《胎产书》D.《经效产宝》E.《千金要方》28. 通过胞脉、胞络直接与胞宫相联系的脏腑是? [1分]A.肝、肾B.心、脾C.心、肺D.脾、肾E.心、肾29. 七情内伤所导致的妇科病,以……为害尤甚? [1分]A.喜、怒、忧B.怒、思、恐C.悲、恐、惊D.怒、忧、恐E.喜、忧、思30. 古人所称“大满月”是指: [1分]A.产后7日B.产后1月C.产后2月D.产后100日E.产后90日31. 下列哪项不属调血法的常用治法? [1分]A.补血养血B.调经止血C.清热凉血D.清热解毒E.活血化瘀32. 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1分]A.肝B.脾C.肾D.冲任E.胞宫33. 我国现存最早医书中对女子生理、病理有较系统论述的是: [1分]A.《经效产宝》B.《内经》C.《胎产书》D.《金匮要略》E.《诸病源候论》34. 下列关于月经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1分]A.月经初潮约14岁B.月经周期约28天C.带经期为3~7天D.经血总量为50~80毫升E.经血无臭味,夹较多大血块35. 关于新产后和哺乳期的生理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有恶露的排出,1月左右干净B.有轻度发热、自汗等症状C.小腹轻微阵痛D.有乳汁分泌E.生理性闭经36. 首先将妇产一门列入全书首卷的医书是: [1分]A.《金匮要略》B.《外台秘要》C.《千金要方》D.《经效产宝》E.《诸病源候论》37. 在生理状态下,滑利脉象除见于妊娠期外,还见于: [1分]A.月经间期B.月经期C.月经后期D.产褥期E.哺乳期38. 关于天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A.天癸就是月经B.先有天癸后有月经C.先肾气盛而后天癸至D.天癸男女都有E.天癸是一种物质39. 调补冲任的代表方是: [1分]A.大补元煎B.温经汤C.保阴煎D.二仙汤E.补中益气汤40. 妇科外治法不常用于: [1分]A.带下病B.阴痒C.回乳D.痛经E.月经失调41. 身体无病,月经1年来潮1次,称为: [1分]A.居经B.并月C.季经D.避年E.激经42. 女子生理缺陷的螺、纹、鼓、角、脉,即“五不女”的论述出自于: [1分]A.《万氏妇人科》B.《广嗣纪要》C.《景岳全书》D.《经效产宝》E.《达生篇》43. 肝气郁结所导致的疾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A.月经先后无定期B.妊娠腹痛C.经行乳胀D.缺乳E.月经过多44. 中医提出的临产调护六字真言是: [1分]A.休息、忍痛、临盆B.睡、忍痛、慢临盆C.忍、休息、慢临盆D.睡觉、忍耐、临盆E.睡、勿慌、慢临盆45. 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 [1分]A.季经B.居经C.漏胎D.垢胎E.暗经46. 妇人形体肥胖,皮肤粗糙,毛发浓密,多为: [1分]A.肾阳不足,痰湿阻滞B.气滞血瘀,痰湿阻滞C.肾气虚衰,冲任失养D.脾气虚弱,痰湿阻滞E.脾气虚弱,水湿泛溢47. 妇女产后阴道排出的余血浊液称: [1分]A.经血B.经漏C.恶露D.胎漏E.胞漏48. 月经产生的中心环节是: [1分]A.脏腑、气血、冲任、胞宫B.肾、天癸、气血、带脉C.肾、天癸、冲任、胞宫D.脏腑、气血、冲任、天癸E.肾、天癸、气血、胞宫49. 肝经湿热下注,导致带下、阴痒等病,代表方为: [1分]A.丹栀逍遥散B.清肝止淋汤C.龙胆泻肝汤D.调肝汤E.柴胡疏肝散50. 以下哪项与寒邪无关: [1分]A.月经后期B.痛经C.闭经D.崩漏E.不孕症51. 问月经史主要问月经的: [1分]A.期、量、色、质B.期、量、色、味C.量、色、质、味D.期、量、伴随症状E.期、色、味、质52. 下列哪项不是妇科常用治法: [1分]A.活血化瘀B.补益气血C.解毒杀虫D.峻下逐水E.理气行滞53. 预产期的计算是从: [1分]A.末次月经结束那天算起B.受孕前月排卵期算起C.基础体温升高那天算起D.末次性生活日期算起E.末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54. 妊娠全程应为: [1分]A.32周B.34周C.38周D.40周E.42周55. 身体无病,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1次,称为: [1分]A.居经B.并月C.季经D.暗经E.激经《中医妇科学B》第2次作业1. 月经周期提前,经血量多,色淡红,质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内经B第2次作业及答案

内经B第2次作业及答案

内经第2次作业及答案A型题:1.根据《素问.五脏别论》“满而不实”的“满”是指:精气充满2.《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谷食之中的稠浊部分3.《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相通:长夏4.《灵兰秘典论》“使道闭塞而不通”的“使道闭塞而不通”的“使道”是指:脏腑相使之道5.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错误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6.《灵兰秘典论》称为“传导之官”的是:大肠7.《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是指:心具有接受外界事物并进行分析应答的能力8.《素问.经脉别论》“府精神明,留于四脏”之“四脏”是指:心肝脾肾9.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奇恒之府10.据《灵枢..营卫生会篇》人体营卫之气相会的时间是:夜半11.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地气所生12.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错误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13.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以下列哪项除外均属传化之府:胆14.《灵兰秘典论》称为“受盛之官”的脏腑是:小肠15.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脉应属于:奇恒之府16.《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的主要功能是:气之本17.除下列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含义:魄门的启闭,依赖胃气的下降18.《素问.六节藏象论》肝的阴阳属性当是:阴中之少阳19.《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府”是指:经脉20.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胆应属于:奇恒之府21.《灵兰秘典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内脏是:脾胃22.《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关于肝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罢极”的最佳含义:勇猛耐劳23.《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是肾为:封藏之本2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四季的关系是:脾不主时25.《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生命的根本26.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魄门应属于:传化之府27.据《灵枢.邪客》,除哪一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营养四肢百骸28.《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阳中之太阳29.魄门是指:肛门30.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B型题:1.即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的是:胆2.即属于奇恒之府又属于五体的是:骨3.《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气之本”的脏是:肺4.《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罢极之本”的脏是:肝5.《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身热不时卧”的病位在:六腑6.《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chen满闭塞,下为飧泄”的病位在:五脏7.根据《素问.五脏别论》原文,以上何项是奇恒之府的总的功能:藏而不泻8.根据《素问.五脏别论》原文,以上何项是五脏的功能特征:满而不能实9.《素问.经脉别论》谷食的生化过程中,原文所述环节包括:浊气归心,上归于脾10.《素问.经脉别论》水饮的生化过程包括的环节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4 第161章大惑
论篇第八十
5 第162章痈疽
篇第八十一
作者介绍
这是《黄帝内经》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142章五禁篇第六 十一
第143章动输篇第六 十二
0 1
第144章五 味论篇第六 十三
0 2
第145章阴 阳二十五人 篇第六十四
0 3
第146章五 音五味篇第 六十五
0 4
第147章百 病始生篇第 六十六
0 6
第149章上 膈篇第六十 八
0 5第14ຫໍສະໝຸດ 章行 针篇第六十 七第151章寒热篇第 七十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目录分析
0 1
第1章上古 天真论篇第 一
0 2
第2章四气 调神大论篇 第二
0 3
第150章忧恚无言 篇第六十九
第152章邪客篇第 七十一
第153章通天
1
篇第七十二
第154章官能
2
篇第七十三
3 第155章论疾
诊尺篇第七十 四
4 第156章刺节
真邪篇第七十 五
5 第157章卫气
行篇第七十六
第158章九宫 1
八风篇第七十 七
第159章九针
2
论篇第七十八
3 第160章岁露
论篇第七十九
论篇第七十五
5 第76章示从容
论篇第七十六
第77章疏五过 1
论篇第七十七
第78章征四失 2
论篇第七十八

《黄帝内经》原文精选

《黄帝内经》原文精选

《黄帝内经》原文精选第一章阴阳五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二章藏象《素问·六节藏象论》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内经B第1次作业

内经B第1次作业

内经B第1次作业及答案A型题: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胜”的病变是:肿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的病机是:清阳衰于下不能升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脾气内绝4.《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春夏善病鼽衄”其病机是:春气主升,阳气上升故鼽衄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理论,苦味的药理特性是:苦伤气6.《内经》汇焦成书的年代最可能在:西汉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咸味可:伤血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生脾”的含义是:心生脾9.《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马莳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的清阳是指: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段主要说明了:阴阳互根和升降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药食之气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味伤形”主要指的是药食:偏嗜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chen胀”是指:胸腹胀满1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之气是指:真元之气16.《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17.《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长夏的多发病是:洞泄寒中18.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理论,“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气病及形1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论述,辛味对人的损伤是:伤皮毛20.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之气是指:真元之气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志所伤的规律,过忧则:伤肺22.《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伪托之词2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甘味可:伤肉24.现存最完整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类经25.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阳发病学的理论,春病在:阴26.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协调的关键是:阳气固密于外27.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元气2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地之湿气”侵入人体最容易引起的病变是:皮肉筋脉2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性是:阴静阳躁30.《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畜,五谷归属于五时五行,说明了:生克制约关系31.阳胜病耐冬不耐夏的原因是: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32.明代马莳的《内经》注本是:灵枢注证发微3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是:水火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阴阳3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化生的精血津液36.现存最早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黄帝内经太素3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chen胀”的病机是:浊阴滞于上而不能降3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下利完谷不化B型题:1.《灵枢》的书名,张机称之为:.《九卷》2.皇甫谧称之为:.《针经》3.选择最简研究《内经》的注本是:医经读4.选择分类研究《内经》最早的注本是:黄帝内经太素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发腠理的清阳是指:卫阳之气6.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实四肢的清阳是指:饮食物化生的精气7.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出上窍的清阳是指:饮食物化生的精气8.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壮火:食气9.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少火:生气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是指:糟粕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精血津液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归六腑”的浊阴是指:水谷13.现存最完整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类经14.现存最早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黄帝内经太素。

《内经B》答案

《内经B》答案

《内经B》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A.阴阳竭绝B.邪气壅盛C.阴阳相离D.脾气内绝E.正气亡失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病“能冬不能夏”的原因是:A.又感受热邪 B.虚火升逆 C.阴精衰竭D.不适应冬夏阴阳消长的变化 E.以上均不是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壮火”的本义是指:A.生理病理之火 B.药物气味 C.热邪的微甚 D.阳气的盛衰 E.以上均不是4.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人体营卫之气大会时间是:A.日中 B.平旦 C.日入 D.夜半 E.日西5.《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肝为:A.阴精之本 B.阳气之本 C.先天之本D.封藏之本 E.罢极之本6.《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A.独取阳明 B.补其荥 C.通其输D.补益五脏 E.因时制宜7.《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节相通?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8.《素问·评热病论》中“阴阳交”汗出热不衰所见“三死”之候是指:A.脉躁,狂言,气喘 B.烦躁,失志,不能食C.不能食,脉躁疾,狂言失志 D.脉躁,不能食,气喘E.烦躁,不能食,气喘9.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五体10.《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列何项属正治法:A.热者寒之 B.结者散之 C.燥者濡之D.损者温之 E.以上都是11.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脉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五体12.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水谷摄入B、肾气盛衰C、五脏精气盛衰D、天癸的至与竭E、三焦气化13.《灵枢·天年》指出,五十岁始衰的脏气是:A.肝气 B.心气 C.脾气 D.肺气 E.肾气14.《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是指:A、去世离俗B、饮食薄滋味C、安闲清静,排除杂念D、节制房事E、以上都不是15.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A.四肢不得禀水谷气 B.湿遏土壅 C.气日以衰D.脉道不利 E.筋骨肌肉,无气以生16.《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痈肿”产生之机理是:A、汗出见风B、汗出见湿C、劳汗当风,寒薄D、营气不从,逆于肉理E、开合不得,寒气从之17.《素问·经脉别论》所述“毛脉合精”是指:A.细小络脉相合 B.毛脉均受谷气 C.毛脉相会合D.气血相合 E.以上都不是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病性 E.阴阳19.据《灵枢·营卫生会》,少壮之人不昼瞑的原因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B.气血盛 C.肌肉滑D.肾气充足,水能济火E.气道通20.《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 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D.食化而变粪 E.以上都不是21.《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A.精气 B.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C.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 D.先天精气E.一种生殖机能物质22.《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的“主水”是指: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D.主天癸 E.生殖之精23.《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之“清静”是指:A.四时气候清静正常 B.人体阳气清静正常 C.人体阴阳平衡协调D.人体精神清静不乱 E.以上均不是2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清阳”是指:A.阳气 B.水谷精微之气 C.卫阳之气D.浓厚的营养物质 E.以上均非2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A.阴阳竭绝 B.邪气壅盛 C.阴阳相离D.脾气内绝 E.正气亡失26.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气味辛甘”的性能是A.涌泄为阴 B.泄肺为阳 C.补虚为阳D.发散为阳 E.泄实为阳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 C.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28.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五体29.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治法的应用:A.取背部腧穴,治五脏之病 B.取右部穴位,治右侧之病C.取阳经穴位,治阴经之病 D.取上部穴位,治下部之病E.取右部穴位,治左侧之病30.《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受邪的部位是:A.上先受之 B.外先受之 C.阳先受之D.下先受之 E.肝先受之31.《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节相通?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32.据《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交会的时间是:A.日中 B.平旦 C.日入 D.夜半 E.日西33.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胆应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D.奇恒之府 E.以上均非34.《灵枢·本神》云:“愁忧者”则:A.竭绝而失生 B.迷惑而不治 C.气闭塞而不行D.神惮散而不藏 E.神荡惮而不收35.据《灵枢·天年》,除下述哪项之外均系长寿之征:A.三部三里起 B.骨高肉满 C.使道隧以长D.明堂方正 E.基墙高以方36.《灵枢·百病始生》中“阳络伤”的病证是:A.衄血 B.疼痛 C.便血 D.后血 E.以上均不是37.《素问·太阴阳明论》提出脾的主要功能是:A.脾主唇四白 B.脾主湿 C.脾主裹血D.脾为仓廪之本 E.脾主为胃行其津液38.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属于心的病证是: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痛痒疮D.诸湿肿满 E.诸气膹郁39.《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A.饮食之气 B.食物残渣 C.谷食之气中的浓稠部分D.糟粕 E.以上均非40.《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A.热甚而强食之 B.劳作过度 C.又犯房事D.七情刺激 E.复感外邪4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A.腹泻如水 B.肠鸣泄泻 C.暴泻如注D.下利不爽 E.下利完谷不化4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病“能冬不能夏”的原因是:A.又感受热邪 B.虚火升逆 C.阴精衰竭D.不适应冬夏阴阳消长的变化 E.以上均不是4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44.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人体营卫之气大会时间是:A.日中 B.平旦 C.日入 D.夜半 E.日西4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A.药食之气 B.人体的正气 C.药物的四气D.天地之精气 E.水谷之精气46.《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A.独取阳明 B.补其荥 C.通其输 D.补益五脏 E.因时制宜47.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 E.阴中之至阴48.《素问·评热病论》中“阴阳交”汗出热不衰所见“三死”之候是指:A.脉躁,狂言,气喘 B.烦躁,失志,不能食C.不能食,脉躁疾,狂言失志 D.脉躁,不能食,气喘E.烦躁,不能食,气喘49.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奇恒之府的特性:A.其气象地 B.地气所生 C.藏精气而不泻D.实而不满 E.藏而不泻50.《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列何项属正治法:A.热者寒之 B.结者散之 C.燥者濡之D.损者温之 E.以上都是51.《灵枢·天年》“使道”是指:A.鼻孔或人中沟 B.魄门 C.脏腑相使之道D.经脉 E.神气行使之道52.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水谷摄入B、肾气盛衰C、五脏精气盛衰D、天癸的至与竭E、三焦气化53.《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受邪的部位是:A.上先受之 B.外先受之 C.阳先受之D.下先受之 E.肝先受之54.《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是指:A、去世离俗B、饮食薄滋味C、安闲清静,排除杂念D、节制房事E、以上都不是55.《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府”是指:A.六腑 B.神明之府 C.经脉D.膻中 E.以上都不是56.《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痈肿”产生之机理是:A、汗出见风B、汗出见湿C、劳汗当风,寒薄D、营气不从,逆于肉理E、开合不得,寒气从之57.据《灵枢·营卫生会》,少壮之人不昼瞑的原因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B.气血盛 C.肌肉滑D.肾气充足,水能济火 E.气道通5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病性 E.阴阳59.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阴虚阳亢 B.气血上冲 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 E.热闭心包60.《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 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D.食化而变粪 E.以上都不是61.《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A.精气B.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C.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D.先天精气E.一种生殖机能物质6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B.水道中的阴液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E.痰饮等病理产物63.《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之“清静”是指:A.四时气候清静正常B.人体阳气清静正常C.人体阴阳平衡协调D.人体精神清静不乱E.以上均不是6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胀”是指:A.胸腹胀满B.皮肤肿胀C.头部胀痛D.胸闷憋气E.以上都不是65.《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肝为:A.阴精之本B.阳气之本C.先天之本D.封藏之本E.罢极之本66.《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脾为:A.阴精之本B.阳气之本C.先天之本D.封藏之本E.仓廪之本67.《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节相通?A.春B.夏C.长夏D.秋E.冬68.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A.其气象天B.地气所生C.传化物而不藏D.实而不满E.泻而不藏69.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治法的应用:A.取背部腧穴,治五脏之病B.取右部穴位,治右侧之病C.取阳经穴位,治阴经之病D.取上部穴位,治下部之病E.取右部穴位,治左侧之病70.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以下除哪项外均属传化之府:A.胃B.大肠C.小肠D.胆E.膀胱71.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脉应属于:A.五脏B.六腑C.传化之府D.奇恒之府E.五体72.《灵枢·天年》概括人生二十岁的心身特点是:A.好趋B.好步C.好走D.好坐E.好卧73.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胆应属于:A.五脏B.六腑C.传化之府D.奇恒之府E.以上均非7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四季的关系是:A.脾主长夏B.脾主至阴C.脾不主时D.脾主季夏E.以上都不是75.据《灵枢·天年》,除下述哪项之外均系长寿之征:A.三部三里起B.骨高肉满C.使道隧以长D.明堂方正E.基墙高以方76.《素问·经脉别论》“府精神明”之“府”是指:A.六府B.奇恒之府C.肺脏D.经脉E.以上都不是77.《素问·太阴阳明论》提出脾的主要功能是:A.脾主唇四白B.脾主湿C.脾主裹血D.脾为仓廪之本E.脾主为胃行其津液78.据《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交会的时间是A.日中B.平旦C.日入D.夜半E.日西79.《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A.饮食之气B.食物残渣C.谷食之气中的浓稠部分D.糟粕E.以上均非80.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B.其下者,引而竭之C.因其重而减之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E.其高者,因而越之8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A.腹泻如水 B.肠鸣泄泻 C.暴泻如注D.下利不爽 E.下利完谷不化82.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气味辛甘”的性能是:A.涌泄为阴 B.泄肺为阳 C.补虚为阳D.发散为阳 E.泄实为阳8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8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清阳”是指:A.阳气 B.水谷精微之气 C.卫阳之气D.浓厚的营养物质 E.以上均非8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A.药食之气 B.人体的正气 C.药物的四气D.天地之精气 E.水谷之精气86.《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节相通?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87.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 E.阴中之至阴88.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五体89.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奇恒之府的特性:A.其气象地 B.地气所生 C.藏精气而不泻D.实而不满 E.藏而不泻90.《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受邪的部位是:A.上先受之 B.外先受之 C.阳先受之D.下先受之 E.肝先受之91.《灵枢·天年》“使道”是指:A.鼻孔或人中沟 B.魄门 C.脏腑相使之道D.经脉 E.神气行使之道92.据《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交会的时间是:A.日中 B.平旦 C.日入 D.夜半 E.日西93.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句外均是错误的:A.生之来谓之神 B.所以任物者谓之神 C.两神相搏谓之精D.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E.并精出入者谓之魂94.《灵枢·本神》云:“愁忧者”则:A.竭绝而失生 B.迷惑而不治 C.气闭塞而不行D.神惮散而不藏 E.神荡惮而不收95.《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府”是指:A.六腑 B.神明之府 C.经脉 D.膻中 E.以上都不是96.《灵枢·百病始生》中“阳络伤”的病证是:A.衄血 B.疼痛 C.便血 D.后血 E.以上均不是97.据《灵枢·营卫生会》,少壮之人不昼瞑的原因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B.气血盛 C.肌肉滑D.肾气充足,水能济火 E.气道通98.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属于心的病证是: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痛痒疮D.诸湿肿满 E.诸气膹郁99.《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百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是由于: A.四时之气使然 B.地势使然 C.脏独主其病之故D.人之体质之故 E.五脏气虚使然100.《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A.热甚而强食之 B.劳作过度 C.又犯房事 D.七情刺激 E.复感外邪101.下列哪项属《灵枢·邪客》提出的卫气的循行及分布:A.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 B.贯心脉 C.注之于脉D.出于喉咙 E.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102.下列除哪项外,反映了《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关系:A.魄门的启闭,依赖于心神的主宰。

尔雅走进《黄帝内经》课后答案

尔雅走进《黄帝内经》课后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1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艺文志》D、《新唐书》正确答案:C2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A、《伤寒杂病论》B、《金匮要略》C、《温病》D、《脉经》正确答案:A3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B、《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C、《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D、《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正确答案:A4《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B、《脉经》C、《汉书艺文志》D、《七略》正确答案:C5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八十一难经》正确答案:B6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A、该书中的官名‎B、修辞用法C、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D、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正确答案:D7《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正确答案:×8《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正确答案:√9《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正确答案:√10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正确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二)1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A、224B、216C、220D、196正确答案:B2下列选项中,包括在《汉书·艺文志》“七经”之列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金匮》D、《玉机》正确答案:A3()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A、刘向B、班固C、司马迁D、班超正确答案:A4?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B》平时作业1-答案-满分100-2020年秋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B》平时作业1-答案-满分100-2020年秋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B》平时作业1共100道题总分:100分1现存最完整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A类经B医经读C黄帝内经太素D医经原旨E医经类读正确答案:A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理论,“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A气病及形B形病及气C气滞而血瘀,血瘀而肿D血瘀而气滞,气滞而肿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段主要说明了:( )A阴阳互根和升降B阴阳消长C阴阳对立D天地的阴阳属性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 )A药食之气B人体的正气C药物的四气D天地之精气E水谷之精气正确答案:A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chen胀”是指( )A胸腹胀满B皮肤肿胀C头部胀痛D胸闷气喘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味伤形”主要指的是药食( ) A偏嗜B缺乏C气厚药太过D味之寒温不适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7《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春夏善病鼽衄”其病机是( )A春气主升,阳气上升故鼽衄B胃火上盛,故鼽衄C风寒外感,故鼽衄D衄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8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阳发病学的理论,春病在( ) A阴B阳C胆D头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9《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 )A阳中之太阳B阳中之少阴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E阴中之至阴正确答案:A10《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的主要功能是( )A气之本B藏魂C主皮毛D主肃降E主宣发正确答案:A11《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 A生命的根本B主思维活动C主推动血在脉中运行D主面之华色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2《灵兰秘典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内脏是( )A脾胃B胆C大肠D脑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3《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可导致的病变是( ) A洞泄B飧泄C鹜塘D肠辟E濡泻正确答案:A14与《素问.举痛论》精神因素所致气无关的是( )A气耗B气缓C气上D气消E气乱正确答案:A15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理是( )A阴虚阳亢B气血上逆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E热闭心包正确答案:A16《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间疾病逆传变,若不传于我克之脏,病气就会留舍于( )A生我之脏B我生之脏C我克之脏D克我之脏E我克之脏正确答案:A17《素问.热论》所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A热甚而强食之B房事C劳作D七情E又感受邪气正确答案:A18《素问.热论》少阴病的症状是( )A口燥舌干而渴B脉微细,但欲寐C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D下利咽痛,欲寐E脉微细,欲寐正确答案:A19《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根据伤寒的含义,下列哪一种病不属于伤寒的范围:( )A中风B湿温C热病D温病E风温正确答案:A20根据《素问.热论》“阳明伤寒”,其症状是( )A目疼而鼻干B胸胁痛而耳聋C头项痛,腰脊强D口燥舌干而渴E腹满而嗌干正确答案:A21《素问.举痛论》“痛而喘动应手”是寒邪侵犯( ) A冲脉B侠脊之脉C厥阴之脉D背俞之脉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2根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针刺治疗“巨阳引”,是指( )A取太阳经穴B取少阳经穴C取阳明经穴D取督脉的俞穴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3根据《素问.痹证》“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是指( ) A心痹B肝痹C脾痹D肺痹E肾痹正确答案:A24《素问.痹证》中“胞痹”是指( )A膀胱痹B女子胞痹C心包痹D大肠痹E小肠痹正确答案:A25根据《素问.汤液醪醴》水肿病的治则是( )A平治于权衡B去菀陈莝C缪刺其处D开鬼门E洁净府正确答案:A26《素问.疏过五论》认为,病人“尝富后贫”而病,病名为( ) A失精B脱营C寒厥D热厥E劳风正确答案:A27《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平,病,死脉的鉴别有关键在于( ) A胃气的有无多少B本脏脉是否出现C脉与四时的顺逆D脉证是否相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8《素问.平人气象论》反四时的脉象是( )A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B夏脉洪大C春脉浮滑D冬脉沉微E长夏脉缓正确答案:A29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虚者活”的依据是( )A浆粥入胃泄注止B脉细气少C腹胀D身汗得后利E脉实以坚正确答案:A30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新病的症状是( )A征其脉小色不夺者B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C饮食不入D征其脉五色俱夺者E脉逆四时正确答案:A31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所确定的“先治其标”的治疗原则( )A先病而后逆者B先热而后生中满者C先病而后生中满者D先病而后大小不利者E先热而后大小不利者正确答案:A32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势轻浅,病情单纯,无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 )A逆之B从之C濡之D缓之E平之正确答案:A33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 ( )A温之以气B补之以味C益之以精D养之以血E助之以阳正确答案:A34《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指( ) A古代对不同养生水平的人的大致区分B道家有关养生的分类C身体健康状况的分类D人体脏腑机能的分类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5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秋刑”指的是( )A秋气肃杀B落叶飘零C封藏者少D有如受刑E肺气不足正确答案:A3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 )A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B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C先天精气D精气E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正确答案:A37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发育标志是( ) A齿更发长B月事以时下C发长齿更D发长极E真牙生正确答案:A38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平均B肾气盛C肾气实D身体盛壮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9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发育标志是( )A精气溢泻B天癸至C真牙生而长极D身体盛壮E发长齿更正确答案:A40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发育标志是( )A面始焦,发始堕B面皆焦,发始白C任脉虚D肾气虚E太冲脉衰少正确答案:A4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 )A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生养长,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收养藏B阳为阴之根,阴为阳之基C春夏阳盛,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D春夏阳盛于外,应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宜养其内虚之阴E春夏顺其阳气,秋冬顺其阴气正确答案:A4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的物候特点是( )A天地气交,万物华实B天气以急,地气以明C天地俱生,万物以荣D水冰地坼,无扰乎阳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3《素问.评热病论》“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因为( )A邪却而精胜B精衰而邪胜C伤津而正衰D热邪鸱张E津气两伤正确答案:A44《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A马莳B吴昆C高士宗D张志聪E张琦正确答案:A45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 ) A温之以气B补之以味C益之以精D养之以血E助之以阳正确答案:A46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 )A元气B精气C阳气D卫气E正气正确答案:A47《内经》汇焦成书的年代最可能在( ) A先秦B西汉C东汉D黄帝时代E战国正确答案:B48《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 ) A作者名称B伪托之词C上古时期之人D古代帝王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胜”的病变是( ) A动B肿C干D浮E濡泻正确答案:B50阳胜病耐冬不耐夏的原因是( )A又感受暑热之邪B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C阴精竭绝D阳气耗亡E过服温热药正确答案:B5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的清阳是指( )A卫气B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C营气D津液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52《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长夏的多发病是( )A胸胁病B洞泄寒中C风疟D鼽衄E痹厥正确答案:B53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 ) A其气象天B地气所生C传化物而不藏D实而不满E泻而不藏正确答案:B54根据《素问.五脏别论》“满而不实”的“满”是指( ) A水谷充满B精气充满C食物充满D废物充满E空气充满正确答案:B55《灵兰秘典论》称为“受盛之官”的脏腑是( )A大肠B小肠C胃D脾E三焦正确答案:B56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错误的( ) A生之来谓之魂B所以任物者谓之心C两神相搏谓之魂D随神往来者谓之精E并精出入者谓之神正确答案:B57据《灵枢.邪客》,除哪一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 ) A呼吸的动力B营养四肢百骸C推动血脉的运行D激发心脏搏动E发声正确答案:B58根据《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輒复热”说明( )A正胜邪退B邪胜精虚C邪正俱虚D邪正俱盛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59根据《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发生的主要病因是( )A热邪B寒邪C情志不节D瘀血E痰凝正确答案:B60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 ) A六腑B五脏C冲脉D膜原E厥阴之脉正确答案:B61根据《素问.咳论》咳嗽的发生与哪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A肺心B肺胃C肺脾D肺肾E脾胃正确答案:B62根据《素问.;痹证》“上为引如怀,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指( ) A脾痹B肝痹C肾痹D肠痹E胞痹正确答案:B63根据《素问.痹论》出现乏竭的痹证是痹邪侵入( )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B64《素问.汤液醪醴》中“巨气乃平”的“巨气”是( )A邪气B正气C阴气D阳气E水湿之气正确答案:B65据《素问.疏过五论》病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中生”病名为( )A失精B脱营C寒厥D热厥E劳风正确答案:B66下列哪项不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色诊的内容( ) A赤,不欲如赭B青,不欲如苍壁C白,不欲如盐D黄,不欲如黄土E黑,不欲如地苍正确答案:B67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春冬无胃气的脉象是( )A无柔和之感B肝不弦,肾不石C不均匀D乍疏乍密E反四时正确答案:B68《素问.脉要精微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的变化规律是( ) A春规,夏矩,秋权,冬衡B春规,夏矩,秋衡,冬权C春弦,夏大,秋浮,冬沉D春滑,夏涩,秋虚,冬实E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正确答案:B69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哪些症状不属于“五虚”( )A脉细B色夭不泽C皮寒D气少E饮食不入正确答案:B70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 )A浆粥入胃B身汗得后利C知其病机D脉逆四时E泄注止正确答案:B7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久病的症状是( )A脉盛皮热B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C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D脉顺四时E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正确答案:B72据《素中.异法方宜论》,治疗方法与地势有关,以下除哪项外均符合( )A砭石者,从东方来B药熨者,从西北来C灸芮者,从北方来D九针者,从南方来E毒药者,从西方来正确答案:B73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情深重,病情复杂,有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 )A补之B从之C泻之D下之E温之正确答案:B74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阴虚火旺的治疗,下列哪项会引起“寒之而热,新病复起”?( )A甘寒清热B苦寒泻火C咸寒泄热D育阴清热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75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 常毒治病,当 ( )A十去其六B十去其七C十去其八D十去其九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76根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内容,北方之域,多发( ) A伤寒病B脏寒之满病C关节病D肺燥病E阳虚病正确答案:B77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 ( )A十去其六B十去其七C十去其八D十去其九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78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阴病治阳”的治疗法则即是( ) 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C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D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79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是“主水”是指( )A主水液的代谢B主藏精的功能C主骨D主天癸E生殖之精正确答案:B80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实B肾气盛C任脉通D太冲脉盛E肾气平均正确答案:B81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发育标志是( ) A齿更发生B真牙生而长极C筋骨坚发长极D血脉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2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实B肾气盛C肾气平均D肌肉满壮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3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的生理特点是( ) A阳明脉衰B三阳脉衰于上C任脉虚D太冲脉衰少E阳气衰于上正确答案:B84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的生理特点是( ) A天癸竭B肝气衰C肾气衰D任脉虚E阳气衰竭于上正确答案:B8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逆其养气规律造成的病证是( ) A飧泄B痿厥C脊痛,不能立D脑转耳鸣E腹满chen胀正确答案:B86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的作息时间是( )A早卧早起B夜卧早起C早卧晚起D晚卧晚起E与鸡俱兴正确答案:B87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夏季养长之道则伤( )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B88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春三月养生之道则( )A奉生者少B奉长者少C奉收者者D奉藏者少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9《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冬季养生之道则“肾气独沉”其意是( )A肾不纳气B肾虚下泄C水火不济D肾阳不足E气虚身重正确答案:B90《素问.热论》两感于寒传遍三阴三阳后三日乃死的原因是( ) A荣卫不行,五脏不通B胃气乃尽C经气不能自复D邪气入里化热E少阳厥阴受邪太甚正确答案:B91《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泄”法是指( ) A攻下B泄热C泄汗D漏泄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92《灵枢.本神》情志太过致病中,“气闭塞而不行”的病因是( ) A思虑太过B愁忧过度C悲哀动中D盛怒不止E恐惧过度正确答案:B93《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 )A阴邪入于阳分交结不解B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C阴精与阳气交结不清D正胜邪却,阴阳交争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94《素问.异法方异论》言“一病而治不同”主要是因为( ) A体质不同B地势环境不同C时辰不同D季节不同E男女不同正确答案:B95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 A六腑B五脏C冲脉D膜原E厥阴之脉正确答案:B96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 )A十去其六B十去其七C十去其八D十去其九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97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 ) A其气象天B地气所生C传化物而不藏D实而不满E泻而不藏正确答案:B98明代马莳的《内经》注本是( )A素问训解B内经知要C灵枢注证发微D黄帝内经太素E灵枢识正确答案:C9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A粪便和尿液B水道中的津液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物质E痰饮等病理产物正确答案:C100《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畜,五谷归属于五时五行,说明了( ) A取类比象B天人相应C生克制约关系D五行学说的广泛性E以是都是正确答案:C。

《内经B》第5-9次作业

《内经B》第5-9次作业

第五次作业B型题:1.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脉中则:D.气不通2.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脉外则:B.血少3.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入于经则:E.稽迟,泣而不行4.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客脉外,脉绌急,外引小络则会出现:B.卒然而痛5.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客于五脏则出现:C.卒然痛不知人6.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客经脉与炅气相搏,脉满就会出现:D.痛不可按7.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失志应出现的症状是:B.狂言8.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精无俾应出现的症状是:C.不能食9.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邪热亢盛,阴精损耗应出现的症状是:E.汗出辄复热10. 根据《素问.痹论》肝痹的症状是:A.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11. 根据《素问.痹论》脾痹的症状是:D.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12. 根据《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13. 根据《素问.痹论》冬季感受痹邪则发为:B.骨痹14. 根据《素问.痹论》夏季感受痹邪则发为:C.脉痹15. 根据《素问.痹论》秋季感受痹邪则发为:E.皮痹16. 根据《素问.咳论》肾咳的症状应为:B.咳则腰背相引而痛17. 根据《素问.咳论》心咳的症状应为:D.咳则心痛,咽肿喉闭18. 根据《素问.咳论》肝咳的症状应为:C.咳则两胁下痛19. 根据《素问.热论》六经伤寒病在三阳,针刺治疗当:C.发汗20. 根据《素问.热论》六经伤寒病在三阴,针刺治疗当:A.泄热21.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侠脊之脉则症见:B.疼痛按之无益22.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膜原则症见:C.宿而成积23.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背俞之脉则症见:A.心与背相引而痛24. 根据《素问.症证》痹在于心则会出现:A.忧思25. 根据《素问.痹论》痹聚在肝则会出现:B.乏竭26. 根据《素问.痹证》痹邪聚于皮则: D.寒27. 根据《素问.痹论》痹邪聚于筋则:B.屈伸不利28. 根据《素问.痹论》痹邪聚于肉则:C.麻木不仁29.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厥阴之脉则症见:B.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30.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冲脉则症见:A.喘动应手31.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小肠则症见:E.腹痛后泄32. 根据《素问.热论》阳明伤寒的主证是:A.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33. 根据《素问.热论》少阳伤寒的主证是:D.胸胁痛而耳聋34. 根据《素问.热论》厥阴伤寒的主证是:C.烦满而囊缩35. 根据《素问.咳论》小肠咳的症状是:B.咳而失气36. 根据《素问.咳论》大肠咳的症状是:E.咳而遗失37. 根据《素问.咳论》三焦咳的症状是:C.咳而腹满,不欲食饮38.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者属于:A.胃咳39.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遗失者属于:B.大肠咳40.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者属于:C.小肠咳41.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者属于:E.三焦咳42.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指出至阴之脏是:E.肾43.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太阴之脏是:D.肺44.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指出水肿的病机“其本在肾,其末在:D.肺45. 《素问.热论》指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的临床见症为:A.头项痛,腰脊强46. 《素问.热论》伤寒三日,少阳受之的临床见证为:C.胸胁痛而耳聋第六次作业A型题:1. 《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左乳下其动应衣”的原因是:C.宗气泄出2.《素问.平人气象论》反四时的脉象是:A.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3.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哪些症状不属于“五虚”:B.色夭不泽4.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难”:C.脉证不符5. “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此经文出于:E.《素问.经脉别论》6.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易”:B.色泽以浮7.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筋将惫”的症状是:C.曲伸不能,行则偻附8.据《素问.五脏别论》,下列哪项不是“气口独为五脏主”的原理:D.肺为相傅之官,出治节9. 下列哪项不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五色诊的内容:D.带有黄色10. 下列哪项不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色诊的内容:B.青,不欲如苍壁11.据《素问.疏过五论》病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中生”病名为:B.脱营12.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新病的症状:A.征其脉小色不夺者13. 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涩脉主:D.痹14. 据《灵枢.五色》的内容,色见“黄而膏润”者为:D.化脓15. 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春冬无胃气的脉象是:B.肝不弦,肾不石16.《素问.平人气象》认为,一呼一吸脉两动为:E.少气17.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虚者活”的依据是:A.浆粥入胃泄注止18. 《素问.脉要精微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的变化规律是:B.春规,夏矩,秋衡,冬权19.《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见”是指:D.五色显明暴露,五脏精气枯竭20.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头倾视深”标志着:E.精神将夺矣21.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心痛之脉是:E.涩22. 《素问.疏过五论》认为,病人“尝富后贫”而病,病名为:A.失精23.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久病的症状是:B.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24.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B.身汗得后利25.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的病机是:C.夺气26.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以下不属于“诊法常以平旦”原理的是:D.气血调和27. 《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是指:E.五脏内藏精气28.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哪些症状不属于“五实”:E.饮食不入29.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平,病,死脉的鉴别有关键在于:A.胃气的有无多少B型题:1. 《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属于诊法“四难”是:A.形气相失,色夭不泽2. 《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四易”的症状是:D.脉从四时,脉弱以滑3.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肝脏失强的症状是:E.以上均非4.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脾脏失强的症状是:A.声如从室中言5. 《灵枢.五色》认为痛甚为:E.挛6.《灵枢.五色》认为白为:C.寒7. 《灵枢.五色》认为黄赤为:A.风8. 《灵枢.五色》认为,观察色之泽夭测知的是:E.成败9.《灵枢.五色》认为,观察色之散抟测知的是:D.远近10. 《灵枢.五色》认为,观察色之浮沉测知的是:C.浅深11.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属于“五虚”的是:C.皮寒,气少,泄利前后12.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属于“五实”的是:B.脉盛,皮热,腹胀13.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虚者活”的依据是:D.浆粥入胃泄注止14.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B.身汗得后利15.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肺脏失强的症状是:B.背曲肩随16.《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肾脏失强的症状是:D.不能久立,行则振掉17.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细则:D.气少18.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短则:C.气病19. 《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者为:B.少气20. 《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尺热”者为:C.病温21. 《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者为:A.平人第七次作业A型题:1.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所确定的“先治其标”的治疗原则:A.先病而后逆者2.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所确定的“先治其本”的治疗原则:C.先热而后生中满者3. 据《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下列哪一种情况当用“先治其标,后治其本”:C.大小不利者4. 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内容,痈疡病多生于:D.东方之民5.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留者”应采取何法:D.攻之6.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C.十去其八7.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气虚”的治法宜:D.掣引之8.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A.温之以气9.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情深重,病情复杂,有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B.从之10. 《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下列哪一种情况当用“先治其标”的治疗原则: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11.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实者,散而收之”此“实”系指:E.表里之实12.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当治宜:C.苦温13.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势轻浅,病情单纯,无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A.逆之14. 根据《素问.异法方宜》内容,南方之域,多发:C.挛痹15.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B.十去其七16.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阴病治阳”的治疗法则即是: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17. 下列哪一种治法属反治:C.甚者从之18.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内容,下列何项不属于反治法:E.阴虚火旺,治以六味地黄丸19.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阴虚火旺的治疗,下列哪项会引起“寒之而热,新病复起”?:B.苦寒泻火20. 据《素中.异法方宜论》,治疗方法与地势有关,以下除哪项外均符合:B.药熨者,从西北来21.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精不足”的治则是:E.补之以味22.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当治宜:D.苦热23. 根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内容,北方之域,多发:B.脏寒之满病24. 《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其中“阴阳”是指:C.补阴法,补阳法B型题:25.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当治宜:B.辛凉26.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当治宜:A.咸寒27.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淫于内”当治宜:E.甘热28. 据《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应“先治其标者”为: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29. 据《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应“先治其本”者为:A.先中满而后烦心者30.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热用”是:B.真寒假热用附子,干姜31.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因寒用”是:E.真热假寒用石膏,知母32.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惊者”的治法是:E.平之33.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损者”的治法是:A.温之34. 《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用药应与时令结合宜:C.用凉远凉35. 《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同病异治是:E.以上均非36.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何种剂型:C.缓方37.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下治下制以何种剂型:D.急方38.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味厚者为何种剂型:D.急方39.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味薄者为何种剂型:C.缓方40.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塞因塞用”可用于:A.气虚便秘41.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通因通用”可用于:C.热结旁流第八次作业1.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秋刑”指的是:A.秋气肃杀2.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A.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3.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指:A.古代对不同养生水平的人的大致区分4.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的发育标志为:C.月事以时下5.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生理特点是:B.肾气盛6. 下列哪项属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圣人”的养生境界:C.形体不敝,精神不散7.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发育标志是:A.精气溢泻8.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的发育标志是:D.筋不能动9.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A.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生养长,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收养藏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至人”的养生境界:C.适嗜欲于世俗之间11.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的养生之道是养:D.收12.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下列哪项内容与月经按时来无关:E.肝气条达13.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春三月养生之道则:B.奉长者少14.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的物候特点是:A.天地气交,万物华实15.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的发育标志是:E.发始白1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夏三月养长之道,则秋为:D.痎疟17.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肾气的充盛18. 《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E.游行于天地之间19.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的生理特点是:B.肝气衰20.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发育标志是:A.面始焦,发始堕21.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是指:E.阳明脉衰22.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生理特点是:A.肾气平均23.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发育标志是:B.真牙生而长极2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经文出自:E.《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5.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春季养生要点是:E.以上都是26.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是“主水”是指:B.主藏精的功能27.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发育标志是:A.齿更发长28. 《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故合于道”.这句话中“道”字的意义是::E.养生之道29.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的生理特点是:B.三阳脉衰于上30.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人在冬三月应该:D.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31.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的作息时间是:B.夜卧早起3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逆其养气规律造成的病证是:B.痿厥33.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生理特点是:C.阳明脉衰34.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夏季养长之道则伤:B.心35.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特点是:B.肾气盛36. 《素问.上古天真论》“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这句话中的“邪”字,其意义是:E.以上都不是B型题:37.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精气溢泻的年龄大约是:A.二八38.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真牙生而长极的年龄大约是:B.三八39.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的年龄大约是:C.四八40.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肾气衰发堕齿槁的年龄大约是:D.五八41.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的生理标志是:B.月事以时下42.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生理标志是:C.真牙生而长极43.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生理标志是:E.发始堕44.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上古之人”效法自然而养生的方法是:B.法于阴阳45. 据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顺四时阴阳的养生原则是:D.春夏养阳,秋冬养阴46.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逆秋气则:D.肺气焦满47.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逆夏气则:C.心气内洞48.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逆冬气则:B.肾气独沉第九次作业1.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A.温之以气2. 《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D.封藏之本3. 《素问.痹论》“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是:E.肝痹的症状4. 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B.地气所生5. 《灵枢.本神》情志太过致病中,“气闭塞而不行”的病因是:B.愁忧过度6. 《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现矣”是指:D.五色显明暴露,五脏精气枯竭7. “藏象”的含义是:C.内脏机能活动反映于外的征象8.《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下列哪一种情况当用“先治其标”原则:D.先病而后生中满9. 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心欲软,当以何种药味补之:E.咸10. 《素问.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C.表里两经俱受邪11.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密切的是:D.肺胃12. 《素问.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C.五脏阳气阻遏13. 据《素问.汤液醪醴论》关于“神不使”,以下除哪项外均为正确的表述:E.指病人的精神不能为治疗所驱使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E.正气15. 《灵枢.本神》养生“节阴阳而调刚柔”是指:D.各种养生活动阴阳协调刚柔相济16. 《素问.热论》两感于寒传遍三阴三阳后三日乃死的原因是:B.胃气乃17.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冬季养生之道则“肾气独沉”其意是:B.肾虚下泄18.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诸躁狂越”, 皆属于:D.火1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作用是:E.发热20. 《素问.评热病论》“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因为:A.邪却而精胜21.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经文出自:E.《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2.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E.谷食之气中稠浊部分23.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B.五脏2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E.阴阳25. 《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A.马莳26. 《素问.咳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属:E.三焦咳2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C.化生的精血津液28.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B.十去其七29.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头倾视深”标志着:E.精神将夺矣30. 《灵枢.大惑论》关于眼睛与内脏精气的关系,其中“精之窠”为:D.眼31. 《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间疾病逆传,是传于:D.我克之脏32. 根据《灵枢.热病》“热病已得汗而脉尚燥盛”是:C.阳脉之极33. 《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E.《汉书.艺文志》34. 《素问.痿论》痿症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D.补益五脏35. 《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开鬼门”是指:C.发汗36. 《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B.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37. 《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泄”法是指:B.泄热38. 《素问.异法方异论》言“一病而治不同”主要是因为:B.地势环境不同39. 《灵枢.百病始生》所言,形成积证的病因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E.房室不40. 《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应理解为:D.除治受病之脏腑外,还应顾及阳明B型题:1. 根据《素问.咳论》小肠咳的症状是:B.咳而失气2. 根据《素问.咳论》三焦咳的症状是:C.咳而腹满,不欲食饮3. 根据《素问.咳论》大肠咳的症状是:E.咳而遗失4. 《素问.举痛论》认为过劳则导致:E.气耗5. 《素问.举痛论》认为大怒则导致:A.气上6. 《素问.举痛论》认为过悲则导致:C.气消7. 《素问.举痛论》认为过恐则导致:D.气下。

《内经B》第4次作业

《内经B》第4次作业

《内经B》第4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内经B”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6,总分为42分,您的得分为42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根据《素问.痹论》出现乏竭的痹证是痹邪侵入 [1分]A.心B.肝C.脾D.肺E.肾2.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輒复热”说明 [1分]A.正胜邪退B.邪胜精虚C.邪正俱虚D.邪正俱盛E.以上都不是3. 根据《素问.举痛论》“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是寒邪客于 [1分]A.冲脉B.任脉C.侠脊之脉D.厥阴之脉E.背俞之脉4. 根据《素问.举痛论》腹痛而呕是寒邪客于 [1分]A.脾B.胃C.肠胃D.小肠E.大肠5.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根据伤寒的含义,下列哪一种病不属于伤寒的范围: [1分]A.中风B.湿温C.热病D.温病E.风温6. 根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是指 [1分]A.表里两经先后感受寒邪B.一经感寒后第二次又感寒邪C.二经同时感受寒邪D.两经先后感受寒邪E.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7. 根据《素问.举痛论》腹痛而后泻是寒邪客于 [1分]A.脾B.胃C.肠胃D.小肠E.大肠8. 《素问.汤液醪醴》中“四极急”是指 [1分]A.四肢拘急B.四肢痿软C.四肢极度浮肿D.四肢倦怠乏力E.四肢厥冷9. 根据《素问.痹证》病邪留于皮肤间者,其预后是 [1分]A.疼久B.难愈C.易已D.麻木E.时发时伏10.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胃之关”是指 [1分]A.口B.咽C.肾D.脾E.肺11. 根据《素问.;痹证》痹在于骨的症状特点是 [1分]A.屈伸不利B.不仁C.重D.痛E.寒12. 《素问.汤液醪醴》中“巨气乃平”的“巨气”是 [1分]A.邪气B.正气C.阴气D.阳气E.水湿之气13. 根据《素问.汤液醪醴》水肿病的治则是 [1分]A.平治于权衡B.去菀陈莝C.缪刺其处D.开鬼门E.洁净府14. 根据《素问.痹证》“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是指 [1分]A.心痹B.肝痹C.脾痹D.肺痹E.肾痹15. 根据《素问.;痹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是指 [1分]A.心痹B.肝痹C.脾痹D.肺痹E.肾痹16. 根据《素问.痹证》“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是 [1分]A.肺痹B.肾痹C.脾痹D.肠痹E.胞痹17. 根据《素问.举痛论》“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是寒邪客于 [1分]A.冲脉B.任脉C.侠脊之脉D.厥阴之脉E.背俞之脉18. 根据《素问.咳论》咳嗽的发生与哪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1分]A.肺心B.肺胃C.肺脾D.肺肾E.脾胃19. 《素问.热论》少阴病的症状是 [1分]A.口燥舌干而渴B.脉微细,但欲寐C.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D.下利咽痛,欲寐E.脉微细,欲寐20.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 [1分]A.暑热之邪内陷心包B.温热毒邪内陷心包C.阳热邪盛,阴精劫夺D.阴精亏损,少阴虚火上逆E.里热炽盛,阴精消烁21. 根据《素问.热论》“阳明伤寒”,其症状是 [1分]A.目疼而鼻干B.胸胁痛而耳聋C.头项痛,腰脊强D.口燥舌干而渴E.腹满而嗌干22. 根据《素问.痹证》以湿邪为主的痹邪引起的痹证是 [1分]A.行痹B.筋痹C.痛痹D.骨痹E.着痹23. 根据《素问.热论》“巨阳伤寒”,其症状是 [1分]A.目疼而鼻干B.胸胁痛而耳聋C.头项痛,腰脊强D.口燥舌干而渴E.腹满而嗌干24. 根据《素问.咳论》针刺治疗取穴原则,脏咳应取 [1分]A.井穴B.荥穴C.俞穴D.经穴E.合穴25. 《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寒邪侵犯 [1分]A.肌肉B.皮肤C.筋骨D.经脉E.脏腑26. 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共同症状是 [1分]A.腹满B.不思饮食C.发热D.烦闷E.头痛27. 根据《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发生的主要病因是 [1分]A.热邪B.寒邪C.情志不节D.瘀血E.痰凝28. 《素问.举痛论》“痛而喘动应手”是寒邪侵犯 [1分]A.冲脉B.侠脊之脉C.厥阴之脉D.背俞之脉E.以上都不是29. 根据《素问.痹证》痹证疼久是痹邪 [1分]A.入脏B.入腑C.在皮D.在筋骨E.入脉30. 根据《素问.咳论》“咳则腰痛相引而痛”,是指 [1分]A.心咳B.肝咳C.脾咳D.肺咳E.肾咳31.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针刺治疗“巨阳引”,是指 [1分]A.取太阳经穴B.取少阳经穴C.取阳明经穴D.取督脉的俞穴E.以上都不是32.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1分]A.六腑B.五脏C.冲脉D.膜原E.厥阴之脉33. 《素问.热论》所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1分]A.热甚而强食之B.房事C.劳作D.七情E.又感受邪气34. 根据《素问.;痹证》“上为引如怀,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指 [1分]A.脾痹B.肝痹C.肾痹D.肠痹E.胞痹35.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至阴”是指 [1分]A.心B.肝C.脾D.肺E.肾36. 根据《素问.咳论》针刺治疗取穴原则,浮肿应取 [1分]A.井穴B.荥穴C.俞穴D.经穴E.合穴37. 根据《素问.咳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是指 [1分]A.胃咳B.脾咳C.三焦咳D.小肠咳E.大肠咳38. 以《素问.热论》的内容为依据,暑病汗出在治疗上应该注意: [1分]A.益气解暑B.解暑生津C.解暑利小便D.不可止汗E.清暑止汗39. 《素问.热论》中的“热病” [1分]A.湿温病B.温病C.暑病D.外感邪气引起的发热性疾病E.阴虚发热40. 《素问.痹证》中“胞痹”是指 [1分]A.膀胱痹B.女子胞痹C.心包痹D.大肠痹E.小肠痹41. 根据《素问.咳论》“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是哪脏咳的症状 [1分]A.心咳B.肝咳C.脾咳D.肺咳E.肾咳42. 《素问.汤液醪醴》中“开鬼门”是指 [1分]A.利小便B.通大便C.发汗D.刺络放血E.催吐法。

《内经B》答案

《内经B》答案

《内经B》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A.阴阳竭绝B.邪气壅盛C.阴阳相离D.脾气内绝E.正气亡失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病“能冬不能夏”的原因是:A.又感受热邪 B.虚火升逆 C.阴精衰竭D.不适应冬夏阴阳消长的变化 E.以上均不是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壮火”的本义是指:A.生理病理之火 B.药物气味 C.热邪的微甚 D.阳气的盛衰 E.以上均不是4.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人体营卫之气大会时间是:A.日中 B.平旦 C.日入 D.夜半 E.日西5.《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肝为:A.阴精之本 B.阳气之本 C.先天之本D.封藏之本 E.罢极之本6.《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A.独取阳明 B.补其荥 C.通其输D.补益五脏 E.因时制宜7.《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节相通?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8.《素问·评热病论》中“阴阳交”汗出热不衰所见“三死”之候是指:A.脉躁,狂言,气喘 B.烦躁,失志,不能食C.不能食,脉躁疾,狂言失志 D.脉躁,不能食,气喘E.烦躁,不能食,气喘9.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五体10.《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列何项属正治法:A.热者寒之 B.结者散之 C.燥者濡之D.损者温之 E.以上都是11.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脉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五体12.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水谷摄入B、肾气盛衰C、五脏精气盛衰D、天癸的至与竭E、三焦气化13.《灵枢·天年》指出,五十岁始衰的脏气是:A.肝气 B.心气 C.脾气 D.肺气 E.肾气14.《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是指:A、去世离俗B、饮食薄滋味C、安闲清静,排除杂念D、节制房事E、以上都不是15.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A.四肢不得禀水谷气 B.湿遏土壅 C.气日以衰D.脉道不利 E.筋骨肌肉,无气以生16.《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痈肿”产生之机理是:A、汗出见风B、汗出见湿C、劳汗当风,寒薄D、营气不从,逆于肉理E、开合不得,寒气从之17.《素问·经脉别论》所述“毛脉合精”是指:A.细小络脉相合 B.毛脉均受谷气 C.毛脉相会合D.气血相合 E.以上都不是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病性 E.阴阳19.据《灵枢·营卫生会》,少壮之人不昼瞑的原因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B.气血盛 C.肌肉滑D.肾气充足,水能济火E.气道通20.《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 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D.食化而变粪 E.以上都不是21.《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A.精气 B.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C.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 D.先天精气E.一种生殖机能物质22.《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的“主水”是指: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D.主天癸 E.生殖之精23.《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之“清静”是指:A.四时气候清静正常 B.人体阳气清静正常 C.人体阴阳平衡协调D.人体精神清静不乱 E.以上均不是2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清阳”是指:A.阳气 B.水谷精微之气 C.卫阳之气D.浓厚的营养物质 E.以上均非2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A.阴阳竭绝 B.邪气壅盛 C.阴阳相离D.脾气内绝 E.正气亡失26.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气味辛甘”的性能是A.涌泄为阴 B.泄肺为阳 C.补虚为阳D.发散为阳 E.泄实为阳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 C.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28.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五体29.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治法的应用:A.取背部腧穴,治五脏之病 B.取右部穴位,治右侧之病C.取阳经穴位,治阴经之病 D.取上部穴位,治下部之病E.取右部穴位,治左侧之病30.《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受邪的部位是:A.上先受之 B.外先受之 C.阳先受之D.下先受之 E.肝先受之31.《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节相通?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32.据《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交会的时间是:A.日中 B.平旦 C.日入 D.夜半 E.日西33.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胆应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D.奇恒之府 E.以上均非34.《灵枢·本神》云:“愁忧者”则:A.竭绝而失生 B.迷惑而不治 C.气闭塞而不行D.神惮散而不藏 E.神荡惮而不收35.据《灵枢·天年》,除下述哪项之外均系长寿之征:A.三部三里起 B.骨高肉满 C.使道隧以长D.明堂方正 E.基墙高以方36.《灵枢·百病始生》中“阳络伤”的病证是:A.衄血 B.疼痛 C.便血 D.后血 E.以上均不是37.《素问·太阴阳明论》提出脾的主要功能是:A.脾主唇四白 B.脾主湿 C.脾主裹血D.脾为仓廪之本 E.脾主为胃行其津液38.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属于心的病证是: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痛痒疮D.诸湿肿满 E.诸气膹郁39.《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A.饮食之气 B.食物残渣 C.谷食之气中的浓稠部分D.糟粕 E.以上均非40.《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A.热甚而强食之 B.劳作过度 C.又犯房事D.七情刺激 E.复感外邪4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A.腹泻如水 B.肠鸣泄泻 C.暴泻如注D.下利不爽 E.下利完谷不化4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病“能冬不能夏”的原因是:A.又感受热邪 B.虚火升逆 C.阴精衰竭D.不适应冬夏阴阳消长的变化 E.以上均不是4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44.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人体营卫之气大会时间是:A.日中 B.平旦 C.日入 D.夜半 E.日西4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A.药食之气 B.人体的正气 C.药物的四气D.天地之精气 E.水谷之精气46.《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A.独取阳明 B.补其荥 C.通其输 D.补益五脏 E.因时制宜47.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 E.阴中之至阴48.《素问·评热病论》中“阴阳交”汗出热不衰所见“三死”之候是指:A.脉躁,狂言,气喘 B.烦躁,失志,不能食C.不能食,脉躁疾,狂言失志 D.脉躁,不能食,气喘E.烦躁,不能食,气喘49.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奇恒之府的特性:A.其气象地 B.地气所生 C.藏精气而不泻D.实而不满 E.藏而不泻50.《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列何项属正治法:A.热者寒之 B.结者散之 C.燥者濡之D.损者温之 E.以上都是51.《灵枢·天年》“使道”是指:A.鼻孔或人中沟 B.魄门 C.脏腑相使之道D.经脉 E.神气行使之道52.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水谷摄入B、肾气盛衰C、五脏精气盛衰D、天癸的至与竭E、三焦气化53.《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受邪的部位是:A.上先受之 B.外先受之 C.阳先受之D.下先受之 E.肝先受之54.《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是指:A、去世离俗B、饮食薄滋味C、安闲清静,排除杂念D、节制房事E、以上都不是55.《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府”是指:A.六腑 B.神明之府 C.经脉D.膻中 E.以上都不是56.《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痈肿”产生之机理是:A、汗出见风B、汗出见湿C、劳汗当风,寒薄D、营气不从,逆于肉理E、开合不得,寒气从之57.据《灵枢·营卫生会》,少壮之人不昼瞑的原因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B.气血盛 C.肌肉滑D.肾气充足,水能济火 E.气道通5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病性 E.阴阳59.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阴虚阳亢 B.气血上冲 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 E.热闭心包60.《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 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D.食化而变粪 E.以上都不是61.《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A.精气B.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C.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D.先天精气E.一种生殖机能物质6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B.水道中的阴液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E.痰饮等病理产物63.《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之“清静”是指:A.四时气候清静正常B.人体阳气清静正常C.人体阴阳平衡协调D.人体精神清静不乱E.以上均不是6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胀”是指:A.胸腹胀满B.皮肤肿胀C.头部胀痛D.胸闷憋气E.以上都不是65.《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肝为:A.阴精之本B.阳气之本C.先天之本D.封藏之本E.罢极之本66.《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脾为:A.阴精之本B.阳气之本C.先天之本D.封藏之本E.仓廪之本67.《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节相通?A.春B.夏C.长夏D.秋E.冬68.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A.其气象天B.地气所生C.传化物而不藏D.实而不满E.泻而不藏69.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治法的应用:A.取背部腧穴,治五脏之病B.取右部穴位,治右侧之病C.取阳经穴位,治阴经之病D.取上部穴位,治下部之病E.取右部穴位,治左侧之病70.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以下除哪项外均属传化之府:A.胃B.大肠C.小肠D.胆E.膀胱71.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脉应属于:A.五脏B.六腑C.传化之府D.奇恒之府E.五体72.《灵枢·天年》概括人生二十岁的心身特点是:A.好趋B.好步C.好走D.好坐E.好卧73.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胆应属于:A.五脏B.六腑C.传化之府D.奇恒之府E.以上均非7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四季的关系是:A.脾主长夏B.脾主至阴C.脾不主时D.脾主季夏E.以上都不是75.据《灵枢·天年》,除下述哪项之外均系长寿之征:A.三部三里起B.骨高肉满C.使道隧以长D.明堂方正E.基墙高以方76.《素问·经脉别论》“府精神明”之“府”是指:A.六府B.奇恒之府C.肺脏D.经脉E.以上都不是77.《素问·太阴阳明论》提出脾的主要功能是:A.脾主唇四白B.脾主湿C.脾主裹血D.脾为仓廪之本E.脾主为胃行其津液78.据《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交会的时间是A.日中B.平旦C.日入D.夜半E.日西79.《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A.饮食之气B.食物残渣C.谷食之气中的浓稠部分D.糟粕E.以上均非80.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B.其下者,引而竭之C.因其重而减之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E.其高者,因而越之8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A.腹泻如水 B.肠鸣泄泻 C.暴泻如注D.下利不爽 E.下利完谷不化82.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气味辛甘”的性能是:A.涌泄为阴 B.泄肺为阳 C.补虚为阳D.发散为阳 E.泄实为阳8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8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清阳”是指:A.阳气 B.水谷精微之气 C.卫阳之气D.浓厚的营养物质 E.以上均非8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A.药食之气 B.人体的正气 C.药物的四气D.天地之精气 E.水谷之精气86.《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节相通?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87.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 E.阴中之至阴88.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A.五脏 B.六腑 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 E.五体89.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奇恒之府的特性:A.其气象地 B.地气所生 C.藏精气而不泻D.实而不满 E.藏而不泻90.《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受邪的部位是:A.上先受之 B.外先受之 C.阳先受之D.下先受之 E.肝先受之91.《灵枢·天年》“使道”是指:A.鼻孔或人中沟 B.魄门 C.脏腑相使之道D.经脉 E.神气行使之道92.据《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交会的时间是:A.日中 B.平旦 C.日入 D.夜半 E.日西93.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句外均是错误的:A.生之来谓之神 B.所以任物者谓之神 C.两神相搏谓之精D.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E.并精出入者谓之魂94.《灵枢·本神》云:“愁忧者”则:A.竭绝而失生 B.迷惑而不治 C.气闭塞而不行D.神惮散而不藏 E.神荡惮而不收95.《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府”是指:A.六腑 B.神明之府 C.经脉 D.膻中 E.以上都不是96.《灵枢·百病始生》中“阳络伤”的病证是:A.衄血 B.疼痛 C.便血 D.后血 E.以上均不是97.据《灵枢·营卫生会》,少壮之人不昼瞑的原因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B.气血盛 C.肌肉滑D.肾气充足,水能济火 E.气道通98.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属于心的病证是: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痛痒疮D.诸湿肿满 E.诸气膹郁99.《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百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是由于: A.四时之气使然 B.地势使然 C.脏独主其病之故D.人之体质之故 E.五脏气虚使然100.《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A.热甚而强食之 B.劳作过度 C.又犯房事 D.七情刺激 E.复感外邪101.下列哪项属《灵枢·邪客》提出的卫气的循行及分布:A.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 B.贯心脉 C.注之于脉D.出于喉咙 E.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102.下列除哪项外,反映了《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关系:A.魄门的启闭,依赖于心神的主宰。

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

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

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全称《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

下面是一份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1. 题目:《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是什么?答案:《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是中医“未病先防”的重要思想。

2. 题目:《内经》中“五行”理论在中医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五行”理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中医中,五行理论用于解释人体脏腑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原则,如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3. 题目:《内经》中“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

在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病人的阴阳失衡状态来判断病情;在治疗中,通过调和阴阳平衡来恢复健康。

4. 题目:《内经》中“四气调神”是指什么?答案:“四气调神”是指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调整情志和生活方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春季应养生,夏季应养长,秋季应养收,冬季应养藏。

5. 题目:《内经》中“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内经》中提到五种基本味道:酸、苦、甘、辛、咸,它们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有对应关系。

例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

通过合理调配五味,可以调节五脏功能。

6. 题目:《内经》中“经络”学说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在中医治疗中,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7. 题目:《内经》中“精气神”三宝的概念是什么?答案:“精气神”是《内经》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精神活动的表现。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内经B》平时作业4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内经B》平时作业4答案

(单选题)1:根据《素问.痹论》痹聚在肝则会出现( )
A:忧思
B:乏竭
C:遗尿
D:肌绝
E:喘
正确答案:B
(单选题)2:根据《素问.痹论》痹邪聚于筋则( )
A:血凝而不流
B:屈伸不利
C:麻木不仁
D:寒
E:重
正确答案:B
(单选题)3:《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肺脏失强的症状是( )
A:头倾视深
B:背曲肩随
C:屈伸不能行则偻附
D:不能久立行则振掉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B
(单选题)4:《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者为( ) A:平人
B:少气
C:病温
D:病风
E:死
正确答案:B
(单选题)5: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属于“五实”的是( )
A:喝喝而喘鼻塞脓涕
B:脉盛皮热腹胀
C:皮寒气少泄利前后
D:高热昏迷抽风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B
(单选题)6: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 )
A:热退脉静
B:身汗得后利
C:能食不复热。

走进《黄帝内经》于铁成章节测验答案

走进《黄帝内经》于铁成章节测验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待做1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 A 《神农本草经》• B 《黄帝内经》• C 《伤寒杂病论》• D 《八十一难经》2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汉书·艺文志》• D 《新唐书》3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 A 《伤寒杂病论》• B 《金匮要略》• C 《温病》• D 《脉经》4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5《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6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 A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 B 《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 C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 D 《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7《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 A 《史记》• B 《脉经》• C 《汉书艺文志》• D 《七略》8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 A 该书中的官名• B 修辞用法• C 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 D 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9《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10《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提交作业暂时保存《黄帝内经》概论(二)待做1()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 A 刘向• B 班固• C 司马迁• D 班超2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 A 《旁篇》• B 《神农本草经》• C 《金匮》• D 《玉机》3《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 A 53• B 54• C 55• D 564第一次发现《黄帝内经》是在班固编著《汉书》时期。

黄帝内经(医史文献)—搜狗百科

黄帝内经(医史文献)—搜狗百科

黄帝内经(医史文献)—搜狗百科名称由来《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被收录于“医经”中。

黄帝内经所谓“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

之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其重要性。

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如儒家“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浅显的“三字经”等。

之所以称“内经”,并非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是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与“外”相对为言。

这和“韩诗内传”、“韩诗外传”,“春秋内传”、“春秋外传”,《庄子》的《内篇》、《外篇》,《韩非子》的《内储》、《外储》之意相同,只是《黄帝外经》及扁鹊、白氏诸经均已散佚不传。

成书时代《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

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

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成书时代,古人主要有三种观点:先秦时期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晋代的皇甫谧,宋代的林亿、高保衡等。

他们认为像黄帝内经这样科学巨著,非通晓智慧的圣贤大智不能为之,所以必定是黄帝所作。

战国时期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邵雍、程颢、司马光、朱熹,明代的桑悦、方以智、方孝儒、清代魏荔彤等。

其主要理由是:首先,将《黄帝内经。

素问》与同样是战国时代的《周礼》相比较,有许多相同之处,足以充分证明两书是同一时代、同一思想体系的作品;其次,《史记·扁鹊传》中有关医理的内容,与《黄帝内经·素问》的内容相类似,但却朴素、原始得多,而《史记·仓公列传》中有关医理的内容却比《黄帝内经·素问》有所进步,由此推断:《黄帝内经》应当是扁鹊时代以后、仓公时代之前的作品,也就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黄帝内经》1~7章(背诵竞赛范文)

《黄帝内经》1~7章(背诵竞赛范文)

《黄帝内经》1~7章(背诵竞赛范文)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qi,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

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gui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泻),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

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

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黄帝内经》第一期

《黄帝内经》第一期

《黄帝内经》第一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从前的轩辕黄帝,生来就十分聪明,婴儿的时候就能够说话,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宽厚爱人,英明睿智。

活到一百岁后,龙驭归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他向天师歧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自觉遵守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适应四季时令的变化,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

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不过分的劳心劳体,所以能够使身体和精神协调统一,从而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饮料来喝,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之后妄行房事,在放纵淫欲当中致使自己的精气枯竭,真元耗尽,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把握和调节自己的精神活动,只追求一时的快乐,违背了真正的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告诫他们要能够适时回避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更多佛学经文信息请关注。

【本章要点】一、说明养生的积极意义。

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

二、具体指出养生的方法:精神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应;体格的锻炼。

三、人生的生、长、衰、老过程,以及生育的功能,主要关键都决定于肾气的盛衰。

四、举出四种养生者的不同养生方法和结果,来启示人们注意养生祛病延年。

【原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①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②,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③,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④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读《黄帝内经》有感分享(一)”:三个“第一”经典

“读《黄帝内经》有感分享(一)”:三个“第一”经典

“读《黄帝内经》有感分享(一)”:三个“第一”经典
中国的三大奇书之《黄帝内经》
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是《黄帝内经》。

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的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体系就是依据《黄帝内经》的基础理论而形成的。

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
《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去治已经得了的病,而是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长寿,能够活到120岁.
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生命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讲述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历史,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B 第1次
A型题
1. 《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1分] A.马莳
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性是[1分] C.阴静阳躁
3.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论述,辛味对人的损伤是[1分] D.伤皮毛
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咸味可[1分] C.伤血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chen胀”是指[1分] A.胸腹胀满
6. 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协调的关键是[1分] D.阳气固密于外
7. 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阳发病学的理论,春病在[1分] A.阴
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志所伤的规律,过忧则[1分] C.伤肺
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1分] C.化生的精血津液
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甘味可[1分] E.伤肉
1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1分] E.阴阳
12. 现存最完整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1分] A.类经
1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1分] E.下利完谷不化
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的病机是[1分] C.清阳衰于下不能升
15. 现存最早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1分] D.黄帝内经太素
16. 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 [1分] A.元气
17. 《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1分] E.《汉书.艺文志
1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是[1分] D.水火
1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地之湿气”侵入人体最容易引起的病变是[1分] D.皮肉筋脉
20. 《内经》汇焦成书的年代最可能在[1分] B.西汉
21. 《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1分] B.伪托之词
2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味伤形”主要指的是药食[1分] A.偏嗜
23.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之气是指[1分]D.真元之气
24. 《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长夏的多发病是[1分] B.洞泄寒中
25. 明代马莳的《内经》注本是[1分] C.灵枢注证发微
2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生脾”的含义是[1分] C.心生脾
27.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畜,五谷归属于五时五行,说明了[1分] C.生克制约关系
2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段主要说明了: [1分] A.阴阳互根和升降
2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1分]
A.药食之气
30.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理论,“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1分]
A.气病及形
3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chen胀”的病机是[1分] D.浊阴滞于上而不能降
3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胜”的病变是[1分] B.肿
33. 阳胜病耐冬不耐夏的原因是[1分] B.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34.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春夏善病鼽衄”其病机是[1分] A.春气主升,阳气上升故鼽衄
3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的清阳是指[1分] B.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
36.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理论,苦味的药理特性是[1分] E.苦伤气
3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1分] D.脾气内绝
B型题
A.食气
B.生气
C.耗津
D.耗血
E.化精
1.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壮火[1分]A
2.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少火[1分]B
A.医经原旨
B.类经
C.内经类解
D.医经读
E.黄帝内经太素
3. 现存最早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1分]E
4. 现存最完整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1分]B
A.饮食物化生的精气
B.呼吸之气
C.卫阳之气
D.阳气
E.宗气
5.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实四肢的清阳是指[1分]A
6.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发腠理的清阳是指[1分]C
7.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出上窍的清阳是指[1分]A
A.精血津液
B.营气
C.肾阴
D.水谷
E.糟粕
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归六腑”的浊阴是指[1分]D
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是指[1分]E
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1分]A
A.内经知要
B.医经原旨
C.医经读
D.读素问纱
E.黄帝内经太素
11. 选择分类研究《内经》最早的注本是[1分]E
12. 选择最简研究《内经》的注本是[1分]C
A.《甲乙经》
B.《针经》
C.《九灵》
D.《脉经》
E.《九卷》
13. 皇甫谧称之为[1分]B
14. 《灵枢》的书名,张机称之为[1分]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