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哭嫁歌”
彝族女性叙事歌“阿依阿芝”田野调查实录
彝族女性叙事歌“阿依阿芝”田野调查实录作者:王楠来源:《音乐生活》2020年第03期“阿依阿芝”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彝族传统婚嫁仪式中经常演唱的一首哭嫁歌。
故事叙述了彝族女性阿依阿芝婚后的悲惨遭遇,在彝族文学以及彝族音乐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笔者深入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区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拉依五沙木,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手资料,本文将从起源与分布、采访背景、服饰与习俗、叙事歌内容、表演形式、音乐形式等方面对“阿依阿芝”的田野调查进行记录。
“阿依阿芝”为彝族传统婚嫁仪式中经常演唱的叙事歌,属于哭嫁歌中的一首。
“阿依阿芝”为一位彝族女性的名字,故事叙述了这位彝族妇女婚后思念遥远的娘家亲人,要求回家探亲遭婆家拒绝后逃跑并被老虎吃掉的悲惨遭遇。
“阿依阿芝”源远流长,大约起源于奴隶社会后期。
民国时期普遍流传,解放后沿袭下来直到今天,在婚嫁场合由家族中的妇女长辈演唱。
“阿依阿芝”分布很广,彝族聚居区都有传唱这一叙事歌的风俗习惯。
大凉山地处四川省南部,为我国重要彝族聚居区,“阿依阿芝”特别流传于大凉山境内的越西、喜德、冕宁、昭觉等广大彝族村寨,越西县主要分布在普雄、马拖、书古、西山、新乡、大瑞、中所、南箐、五里箐、大花等30多个乡镇200多个村。
阿依阿芝的传唱在不同的地域略有不同,而其中大凉山地区最据影响力的演唱源自越西县附近地区。
2016年6月,越西县“阿依阿芝”经四川省文化厅批准入选《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拉依五沙木。
拉依五沙木(1946—),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依阿芝”(彝族女性叙事歌)带表性传承人。
生长在越西县的彝族村寨中,生活中耳濡目染彝族的婚嫁习俗以及婚嫁方式,熟谙原生态彝族婚嫁仪式以及婚嫁歌曲的演唱形式。
本文中采访事实均依据2020年初对越西县“阿依阿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拉依五沙木的采访。
2020年初,四川正值深冬,我们几经周折联系到了拉依五沙木婆婆,并获准对其进行采访。
哈尼姑娘的奇异婚俗——哭嫁歌
哈尼族是红河g'l、l的土著民族。
哭嫁歌,是哈尼姑娘独有的奇异婚俗,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
结婚,本来是人生最大的喜事,然而,哈尼姑娘的哭嫁却把婚嫁演绎成了亲人、女伴之间的生离死别。
那声泪俱下的长歌哭诉,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客观上起到了联络、巩固、加深父母之情,兄妹之情,朋友小伴之情的重要作用。
也是哈尼族从小就培养成的尊老爱幼,知恩图报,待人剖腹掏心,乐于助人,重情重意美德和纯朴情怀的再现。
在哈尼族姑娘出嫁前夜,女伴们就来守护着出嫁者互诉离愁别绪,回首往昔姐妹之情。
出嫁者家要用糯米饭招待女f半'fi'3。
吃过糯米饭后,出嫁者与众女伴就围住自己的父母兄妹,按长幼秩序分别哭唱,最后出嫁者与众女伴相拥相抱,哭成一团,其情其景令人’}{}恻。
沙依——阿爹阿妈哟!爹妈把儿来生养,血肉连着儿心肝,喂奶喂饭抱怀里,上山下田背身上i,三脚锣锅支火塘,世上最亲是爹娘,包谷木薯儿先饱,爹妈最后喝残汤。
苦养粑粑糙米饭,哈尼蘸水当油看。
养儿历尽万般苦,呕心沥血腰累弯。
逢年过节染红蛋,又为-k-)L,添新装,二老破衣靛缸染,千缝万补挡风霜。
恩爱呵护儿渐长,爹妈白发风中乱。
血汗流干人渐老,为儿奔波为儿忙。
养育之恩重如山,-k-JL,思报不敢忘,大恩未报儿将嫁,自责慌恐愧难当。
离开爹-JC-马心胆战,怕到婆家遭凄凉,油盐柴米放哪里,一无所知样样难。
寄人篱下爹妈远,后怕虎来前怕狼,人地生疏谁疼爱,无依无靠影孤单。
在家温馨生活惯,爹妈宠爱当心肝,撒娇哭闹由性子,阿妈怀里把身藏。
爹妈啊——!女儿我不是树根,倒象是断线风筝,虽有家不得住稳,刚长大就得嫁人。
不知公婆何品性,不知小始可欺生,不知柴到哪山砍,不知田地在哪边!不知哪里有井泉,不知灶窝浅与深,不知众口如何调,不知担子重与轻。
早知姑娘要嫁人,何别生成--Jc.JL身!亲生骨肉活拆散,如同锥子刺儿心。
经父母再三安慰后,女儿才勉强忍住哭声,又与众女伴转向哥哥哭唱道:沙依——亲亲的阿哥哟!一娘生来一娘养,兄妹情深意又长,哥像母鸡张开翅膀,长年把阿妹护在身旁。
彝家哭嫁婚俗“哭嫁调”考究
23民族民间音乐彝家哭嫁婚俗“哭嫁调”考究【摘 要】底蕴深厚的彝族文化和丰沛富足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独具特色民族歌舞,在大理巍山境内东山彝族群众千百年来一直沿袭着新娘出嫁前“哭嫁”婚俗,传唱独具特色艺术形式的“哭嫁调”。
笔者深入实地进行深入考察细探。
【关 键 词】哭嫁调;彝簇音乐文化;哭嫁风俗【作者简介】马艺文(1970~),女,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一、哭嫁调产生背景“哭嫁调”作为一种自然的、口头传承的歌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如诗如画的彝族山寨中,彝家的婚礼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婚庆场景,准备出嫁的彝族新娘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面对亲人的离别落下了伤别的泪水,与亲人和乡亲倾吐心中的喜悦和离别愁绪,新娘的父母、哥嫂及亲朋好友都来相送,千咛万嘱,依依不舍,大家端起盛满喜酒的酒碗,送给新娘最真诚的祝福,最后高高兴兴地将新娘嫁出。
二、哭嫁调表现形式彝族哭嫁婚俗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它把彝家婚礼中哭嫁过程,彝家新娘出嫁时复杂情感以民族特色歌舞形式表现的活灵活现酣畅淋漓。
整个哭嫁程式顺序为:(一)梳妆打扮好的新娘头顶黑盖头(当地风俗:新娘嫁出前顶着黑色盖头),由当地有名望的长者吹着芦笙调引出在娘家客堂;(二)众亲人及乡亲围坐在新娘旁,为新娘合唱起祝福的调子,并诉说离别的思念;(三)新娘父母依依不舍地哭唱着调子,将新娘黑盖头掀开与心爱的女儿诉说分离的忧伤;(四)新娘的兄嫂上前与新娘哭诉着对歌,并赠给新娘代表着特殊意义的祖传羊披褂;(五)新娘哭诉着与众亲人及乡亲一一道别;(六)村中有名望的长者端着喜酒唱起了调子,对新娘意味深长地交待了出嫁后的训示和祝福,并邀众人喝下喜酒,庆贺新娘的出嫁;(七)众人合着欢快的调子,跳起了打歌舞蹈,只至迎亲队伍的到来,姐妹们给新娘顶上了红盖头,新娘的阿哥上前背起新娘,将其送往婆家。
三、哭嫁调艺术特点和价值彝族“哭嫁调”将哭腔蕴藏于调子当中,集喜悦、伤感于一体,它不是一般的诉说,也不是单纯的哭泣,而是配以动听的音乐旋律加以歌唱,以优美浑厚舞蹈加以表演,使得哭嫁婚俗成了展示民族智慧并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
土家婚俗系列舞蹈剧《哭嫁》
土家婚俗系列舞蹈剧《哭嫁》土家婚俗系列舞蹈剧《哭嫁》“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在逶迤的武陵崇山峻岭桀骜而来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条曲曲弯弯的清江河和。
在清江的两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民族。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才,居住着古代巴人的后裔——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白族。
在土家山寨中,上古时代洛流传着土家民俗之一奇,中华民俗之一绝——哭嫁。
千百年来,土家不婚女儿在这一独特的民俗之中走进婚姻殿堂,又传承于后一代。
她们满怀的是喜悦和甜蜜,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哭嫁歌音调纯真,乐感极强,具有优美、舒畅、委婉的风格。
它以歌代器、以器代歌,哭中带唱,唱中有哭,情调悠扬凄楚,感人情怀。
哭嫁,饱含着侗族人的勤劳、质朴、善良、智慧,也奔放出有一个优秀的民族挚爱生活,追求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凝聚着土家族人民对渴望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激发着人们创造美好未来的热情。
我们班莱班县演绎了下面的故事,粗略地向观众朋友介绍一下女儿的绝唱——哭嫁!第一场序青山巍峨,绿水长流。
如诗如画的山川田野。
古朴、雄浑、带有独特部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仿佛本代之音在山水间回荡。
粗犷、豪放、婉转的山歌《相思调》由远而近……(伴歌,)正月相思正月正,奴家得哒相思病(哥儿喂),瞒到爹妈不做声;二月相思姐做鞋,拿起鞋子人又来,(哥儿喂—)白布包起怀中揣;三月相思三月三,桃子开花红满山(哥儿喂),情哥不来是枉然……五月相思五月五,河里来哒龙船鼓(哥儿喂),没见哥哥过端午……云海茫茫,气宇雄浑,春光明媚杰列中一位土家怀春少年(春儿)款款飘逸而来。
见山花盛开、水欢鱼跃,恰人的春色顿解相思之愁,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美丽、鲜艳的山花辉映着少女。
她忍不住去梓蝠那香溢心脾飞檐翘角的山花,并采下一朵插在秀发上才,使春儿点缀在山花丛的陪衬下越加美丽。
她对着哗哗流着的河水,顾影流盼,乐滋滋地照。
向大山、向人们、向春天展示芬芳着婀娜多姿而越发成熟的美丽身材,以及山花的芳香。
云、贵、川彝族哭嫁歌比较研究
云、贵、川彝族“哭嫁歌”比较研究在我国南北许多民族的婚俗中,“哭嫁”是—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土会之后,母权衰落,父权兴盛;由原前“男从女婚”,而转变为“女嫁男娶”[1]。
在婚姻家庭中,男尊女卑,女性处于附属地位。
如此社会背景和土壤下,才产生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进行控诉的怨歌—J‘哭嫁歌”。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这种习俗尤为普遍。
彝族“哭嫁歌”的文化溯源彝族原称“夷族”,据古文献(嘞俄特依》载,彝族曾经历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
世系按女方计算,“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公元前四世纪左右,彝族进入父系制社会。
婚姻形态以男性为核心,妇女失去主导地位。
由于支系繁多,居住分散,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婚俗不尽—致。
现存的彝族“哭嫁歌,”一部分是奴隶社会时期的产物。
四川彝族聚居大小凉山—带,妇女地位低下,悲陲瑜奇云。
哭嫁歌《g}妈的女JL》,字字血泪,是历代女性的哀怨之歌。
另一部分则是进入封建社会后的版本,云南和贵州彝族支系,经明清“改土归流”,妇女地位相对高些,婚姻自由也能一定体现。
贵州的<鸥∈垦》,痛苦与欢乐兼存。
云南经长期“彝儒对话”,与汉族通婚,穿汉服、说汉话,袄嫁长歌》以汉语流行。
归纳而言,彝族”哭嫁歌”的文化内涵:一是对父权制下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控诉。
“父母之命,媒酌之言”,买卖婚姻和家庭奴役制度。
爹妈想把女儿嫁出去,哥弟想吃自己身价钱。
哥弟是主人,家养羊和不动产;女儿是客人,托养羊与零花钱。
地位悬殊,哭便成—种必然。
二对故土和亲人的眷恋。
乡土之恋无法割舍,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之』隋,交织—起。
悲戚哀愁,字字是泪,刺痛人心。
三是对新环境的担心。
不知夫家如何,对未来生活充满担陇。
种种思虑,苦辣酸辛。
“生是男家人,死是男家鬼”,只有“被休”或娘家有重大事情,才能归乡住些日子。
不同地域文化色彩下的歌唱范本由于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差异,选取了四川凉山地区<~妈的女JL》,贵州@瞑垦》和云南供嫁长哥鼢,比较典型的歌唱范本进行比较。
彝族“哭嫁调”中折射出的母爱
彝族“哭嫁调”中折射出的母爱摘要:彝族“哭嫁调”是云南省楚雄州彝族婚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明清改土归流以后,妇女对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制度的控诉,是对告别儿时生活和离开父母的无比眷恋和担忧的怨歌,是妇女渴求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深刻反映。
彝族“哭嫁调”继承彝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真实地表现生活,描写生活,揭示生活中的矛盾,至今还有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哭嫁调折射母爱一.“哭嫁调”折射的母爱1.“哭嫁调”的歌词中折射出的母爱姑娘出嫁是和自己童年的幸福生活告别,在彝族许多哭嫁调里,出嫁姑娘反复说明自己不愿出嫁。
例如:半夜雄鸡叫,但愿鸡莫叫。
鸡呀你莫叫,要是鸡不叫,银子套鸡嘴,黄金镶鸡冠。
天若真要亮,请露水莫干。
露水莫要干,露水能不干,毯子铺路面,树叶垫轿上。
在这首哭嫁调中,姑娘留恋自己的娘家,害怕出嫁当媳妇的心情,被写得缠绵凄切,委婉依恋,淋漓尽致。
她先是希望鸡不要叫,让出嫁那个时候永远不要到来,鸡不叫不行,又希望天不要亮,希望早晨的露水不要干,希望接亲的人住下不要走。
这些都表现出了出嫁姑娘对自己做姑娘时在父母膝前享有的亲情、温暖和幸福的无比眷恋,充满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
而从出嫁姑娘这种恋家情节中也反映了她对母亲的无比眷恋,留恋母亲对自己的爱,担忧嫁到婆家后就得不到这种真挚的母爱,从而反射出姑娘在家时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
又如:姑娘在家时,清早睡醒来,还赖在床上。
出嫁去他乡,不及时下床,公公和婆婆,双脚跺地响,双手拍烂掌。
半夜来烧火,天亮吃早饭,绳子肩上挂,姑娘忙上山。
妈家的姑娘,还在家中时,妈妈的心思,她都很熟悉。
出嫁他乡去,他乡新婆婆,心弯或心直,她一概不知。
屋里呆呆坐,厨房团团转。
这首“哭嫁调”唱的是姑娘在家时,清早醒来还可以赖在床上,说明了在家时,妈妈总是宠着、包容着自己。
而在婆家,早早就要起床,不然公婆要跺地拍掌催促自己,半夜就要起床烧火,天亮要把饭煮熟给公婆吃,之后又要带上绳子忙着上山干活。
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妮日尔果》与哭嫁歌《妈妈的女儿》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从内容来说,毕摩经文《妮日尔果》的内容比哭嫁歌《妈妈的女儿》要丰富得多,感情也更加复杂。
同时,在唱腔上,祭司毕摩常随经文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变换唱腔,因而经文的唱腔丰富多彩,而哭嫁歌的唱腔则比较固定。
关键词: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妮日哭嫁歌唱腔《妈妈的女儿》是凉山彝族新娘在出嫁前夕与同伴们一起吟诵的一首哭嫁歌,它主要抒发了临嫁姑娘对自己童年、少年生活无限怀念之情和对父权制家庭中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及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不满情绪。
这首哭嫁歌在凉山彝族地区可谓家喻户晓,各地的哭嫁歌内容大同小异,目前我们看到的出版作品《妈妈的女儿》有彝汉两个版本,都是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编译局在凉山彝族民间搜集整理并翻译的,内容包括:序歌、出生、成长、议婚、订婚、接亲、出嫁、哀怨、怀亲、明志十个部分。
凉山彝族民间流传的哭嫁歌大多是些抒发出嫁女内心感受的片段,出版的《妈妈的女儿》则是在这些口头唱词和民间传抄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理后形成的一首内容十分完整的哭嫁歌,它已成为彝族民间抒情长诗的代表作。
毕摩文献《妮日尔果》是凉山彝族民间宗教法事“妮日毕”中所使用的一本专用经文。
凉山彝语“妮日”中的“妮”即女性,“日”即早,此处含有早逝、夭折之意,“妮日”特指年龄在17岁以下还未举行成年仪礼和还未出嫁的少女死后变的鬼,因此,“妮日”翻译成汉语就是少女鬼。
凉山彝人认为,“妮日”年轻气盛,无儿无女无丈夫,对自己的早逝有一种不甘心,又因成为了绝嗣鬼无人为她超度亡魂,导致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终日漂浮不定,因而常常回来作祟于其亲朋好友。
遭受“妮日”纠缠的患者常表现出狂躁不安、喜怒无常、举止轻浮、皮肤瘙痒、腰酸背痛等症状,甚至失去理智而自杀、自残或伤害他人,男性患者还出珊陛功能障碍。
在凉山彝族民间,“妮日”被归入厉鬼的行列,成为人们诅咒和驱赶的主要对象之一。
一旦确定是“妮日”作祟而生病,就要立即举行“妮日毕”法事以治病。
彝语“妮日毕”中的“毕”现在大众一般都理解为驱逐,但从整个法事程序和法事中所使用的经文内容看,这实际上是为少女鬼“妮日”举行的一场冥婚和超度亡魂的仪式。
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哭嫁歌”
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哭嫁歌”作者:何虑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4期凉山彝族音乐文化背景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
彝族主要通过语言表演造型等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塑造他们具有鲜明色彩和独特风貌的艺术。
彝族民歌声音高亢尖刻,感情粗犷奔放,保持着比较原始的形态和特色,田坝地区是彝族历史上彝、汉、番杂居区,并且是多年来土司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彝、汉、番等族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极为频繁。
许多方面反映出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因素和风格,其特点音域宽曲调起伏大、节奏悠长宽广舒缓从容、旋律优美动人,别具一格,多反映凉山地区原有的特点。
对凉山地区的彝族音乐文化而言,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
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彝族音乐习俗及其与哭嫁歌的联系彝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有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还有自己的文字。
远在七八世纪时,彝族人民就已定居于文山各地。
与别的民族不一样的是他们也向往神鹰,更不同的是他们那里是直接从奴隶社会跨到社会主义社会来的。
彝族人能歌善舞。
他们唱着山歌跳着舞,在那里音乐是少不了的,况且那里山清水秀,在那里怎么能够少得了歌舞。
他们的音乐舞蹈都有本民族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而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彝族婚俗音乐。
在彝族的婚俗中,从古到今,虽然具体表现得千姿百态、多种多样,但基本来讲,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以歌舞抒发其情感,歌舞音乐是彝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彝族人民的爱情一般都是在过节的时候相互培养的。
论彝族抒情长诗的艺术特色
论彝族抒情长诗的艺术特色摘要:我国各民族都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
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各自创作了本民族色彩鲜明、独具风格的文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共同形成和丰富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辉灿烂文化,尤其是彝族抒情长诗的创作,是彝族人民自我教育、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优美的文学形式,其跳、叠、悲、朴的艺术特色,为东方和全人类的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彝族抒情长诗;艺术特色;跳、叠、悲、朴;源远流长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
(1)现有人口545万,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
除川、滇、大小凉山、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哀牢山一代比较集中外,多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擅长于抒情长诗的创作。
彝族长篇抒情诗,在中华民族的文学体裁中,有自己独特的一席之地。
(2)已故文学大师茅盾曾云:“然而正因抒情必当自然而发,适然而止,故抒情诗大概都是短章。
”就整个诗歌发展历史而言,前辈之见,无疑是正确的。
可是从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彝族来讲,或对彝族抒情诗而言,有影响、更有特色的却是长篇抒情诗。
长篇抒情诗数量之多,流传之广、覆盖之宽,却实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和《我的幺表妹》,在金沙江两岸彝区广为流传,是两首深受欢迎的优秀抒情长诗。
《妈妈的女儿》即《阿姆尼惹》,是凉山彝族地区最流行的一首歌。
它常常是在姑娘出嫁时咏唱,因此又称“哭嫁歌”。
彝族过去长期处于奴隶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妇女实际上成为生产、生育的工具,毫无人权可言。
《妈妈的女儿》就是梁山彝族奴隶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艺术概括和典型再现。
《妈妈的女儿》以反映彝族妇女追求婚姻自由为主题,它通过一位嫁到远方的彝族姑娘哭诉自己悲哀的一生,对奴隶社会的买卖婚姻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和抗议,表达了广大彝族妇女对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彝族“哭嫁调”在婚礼中的重要性
彝族“哭嫁调”在婚礼中的重要性作者:谢琼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云南楚雄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能歌善舞,歌唱时无拘无束,奔放而自由。
婚嫁是彝族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日子,从说媒、订婚到结婚,都是用歌声来表达感情的,“酒歌、哭嫁调、祝福歌”贯穿于整个婚礼。
“哭嫁”作为婚礼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新嫁娘要向父母、兄妹、亲朋好友歌唱诉说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关键词:彝族婚礼;哭嫁调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138-02一、前言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能歌善舞,不仅在节庆,丧葬、婚嫁之际要纵情歌唱,放牧、劳作、小憩也要歌唱,高兴时要唱、伤感时要唱、恋爱时要唱、育儿时要唱、寂寞时要唱,人人都能随口唱出动听的歌儿,唱歌,成了彝族人民的主要娱乐活动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方式,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歌。
婚嫁是彝族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这个隆重的日子里更是少不了歌声,从“说媒、订婚、结婚”,彝族人民都是用歌声来表达感情的,“酒歌、哭嫁调、祝福歌”都贯穿于整个婚礼。
“哭嫁”作为婚礼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新嫁娘要向父母、兄妹、亲朋好友歌唱诉说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二、“哭嫁调”形成的原因“哭嫁调”属于婚礼歌中的一种,姑娘出嫁时要哭,叫做“哭嫁”,彝族民间流传的许多“哭嫁调”是彝族文学中最富有民族特点又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价值的诗篇之一。
“哭嫁”习俗的形成,和彝族的婚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是由古时候的抢婚、“骨种亲”即“姑表亲”、“扁担亲”即“姨表亲”、“坐床亲”即“哥死嫂必嫁弟”所致。
俗话说:“人不伤心不落泪”。
姑娘总是被当作牺牲品抛卖给夫家的,她们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哭嫁调”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产物,唱“哭嫁调”就成了一种感情发泄的最好表现方式。
从“哭嫁调”的思想内容来看,绝大部分都是彝族进入封建社会前后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明清时期实行改土归流以后,彝族封建地主日益巩固和发展,彝族封建婚姻制度也伴随着越来越发展和深化,“哭嫁调”是彝族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以及以男权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各种痛苦和不幸、是妇女渴求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反映,有的地方的“哭嫁调”是按照一定的婚姻礼俗程序来哭嫁的,在姑娘要出嫁的前后,就要由即将被出嫁的新娘哭唱和女伴们来陪唱,哭唱的内容很丰富,从亲戚本家来送亲,新郎家来接亲,抢亲直到背新娘出门唱“出门调”再到抢亲的背新娘进新郎家的青棚,唱“青棚调”还有把新娘转交给亲人,又把新娘扶上马唱“骑马调”为止,哭唱都真实地记录了彝族的婚嫁习俗。
哭嫁歌
哭嫁歌过去,思南土家族妇女大多数从小就开始学《哭嫁歌》,到出嫁时几乎都会哭几首,而且大多有姐妹陪哭,其场面既悲伤,又热闹。
女儿出嫁时,一般由娘先哭,称为"开声",有的也请年长妇女带"开声"。
下面介绍几种《哭嫁歌》的内容:《开声歌》(娘哭),是哭嫁的序幕。
鸡叫头场月不明,鸡叫二场娘开声;开言我把女儿教,细听为娘把话表:今晚儿是娘家人,明朝女是婆家人。
堂上公婆要孝敬,丈夫面前要小心;尊重伯叔有礼信,对待六亲要热情;妯娌弟妹要和睦,切莫斜眼去看人;勤俭持家人尊敬,要做女中人上人。
《哭娘》就是新娘的母亲给新娘开声后,新娘回哭母亲。
至此,哭嫁的序幕也就拉开了。
清早起来露水清,拍开露水湿手巾;手拿手巾手起汗,手拿花帕来开声。
金鸡叫唤闹沉沉,女儿开身一个人;脚踏阶沿十二步,步步都是离娘亲;鸭子过河先洗脚,养的冤家靠不着;鸭子过河先洗尾,养你冤家打“失悔”。
《哭爹娘》月儿弯弯照华堂,女儿开声请爹娘;父母养儿是空望,好比南柯梦一场;一尺五寸就“盘起”,移干就湿苦非常;如果儿是男子汉,光宗耀祖红满堂;无奈儿是薄命相,不能服侍二爹娘;劳心费力成虚况,爹娘枉自苦一场;爹娘二老开心放,莫把女儿挂心肠;儿去婆家立志向,不忘爹娘教一场。
《哭爹娘》(诉苦),这主要是诉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及女儿难舍难分之情,往往哭时声泪俱下,十分动情:我的爹,我的娘啊,我的头发还没有生根,我的牙齿还没有长齐呀,织布纺纱都不会,背柴挑水做不成,你们就狠心将我推出门,做人家媳妇活受罪,我的肩膀压肿了,还满不了人家的意,十个指头磨破了,还顺不了人家的心。
哭嫁歌1、哭父母桫椤花开慢慢阳,今天堂前辞爹娘。
只因养儿来防老,谁知今日两离分。
养儿不得来防老,种谷防饥反受贫。
今日堂前来辞别,不知何时见双亲。
莫要焦来莫伤心,只当女儿未曾生。
今日堂前来辞别,女儿牢记父母恩。
月儿弯弯照华堂,女儿开声请爹娘。
父母养儿是空望,好比南柯梦一场。
四川凉山彝族婚俗女性的歌――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哭嫁歌”
四川凉山彝族婚俗女性的歌――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哭嫁歌”一凉山彝族音乐文化背景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
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
彝族主要通过语言表演造型等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塑造具有鲜明色彩和独特风貌的艺术。
彝族民歌声音高昂尖刻,感情粗犷奔放,保持着比较原始的形态和特色。
田坝地区是彝族历史上彝、汉、番杂居区,并且以多年来是土司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彝、汉、番等族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极为频繁,许多方面反映出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因素和风格。
如其民歌特点,音域宽,曲调起伏高大,节奏悠长宽广、舒缓从容,旋律优美动人,多用短音节和句子,音调趋于平稳,中常有跳进,线条不大音域不宽,着重表达口头文学的叙事性。
对凉山地区的彝族音乐文化而言,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
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凉山彝族音乐的一般特点是旋律反复与人声模拟,曲调结构形式比较简单。
凉山彝族音乐有对音乐因内容的不同而音调不同的变化调整,尽管曲调比较简单,听起来情意甚为深沉。
最能使人感受到彝族地方特色的,莫过于其民间歌舞。
彝族人十分善于唱歌,不仅以歌谈情说爱,传递心声,而且以歌叙述历史,表达哀乐。
讲述历史有古歌,诉说过去的辛风月有苦歌,畅述今天的美好生活有颂歌,喝酒有酒歌,打猎有猎歌,放牛耕牛有牛歌,栽身有身歌,祭祖有祭歌,谈情说爱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送亲歌、接亲歌、进亲歌,丧葬有哭丧歌、送魂指路歌、怀亲歌,有时甚至到了随处应答以歌代言。
二彝族音乐习俗及其哭嫁歌的联系彝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有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还有自己的文字。
大凉山彝族婚嫁歌的研究与保护
大凉山彝族婚嫁歌的研究与保护胡东明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彝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彝族婚嫁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音乐艺术的展现,也是彝族历史和生活的反映,特别是妇女在其中的角色和经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彝族婚嫁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挑战。
本文对于婚嫁歌的传承方式提出了新的措施,旨在提高年轻人对彝族文化的认同感,并能够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彝族婚嫁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助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彝族文化依然面临着消亡和失传的窘境。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凉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彝族人民繁衍生息之地,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朴、浓烈的彝族文化。
彝族的婚嫁歌是大凉山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形成演变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变迁和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
在彝族传统婚嫁仪式中,歌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和群众情感。
本文在概述整理大凉山彝族婚嫁歌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彝族婚嫁歌的形式,强调了其风格特点,力图宣传彝族婚嫁歌的文化魅力,引起大众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
一、大凉山彝族婚嫁歌概念(一)基本情况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我国四川省西南部,此地区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至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东临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宾市和乐山市,西连甘孜州。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出“滑坡型”的地形特征,是一个山水相间、地形复杂的地区。
[1]凉山全州总面积为6.04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凉山脉和小凉山脉贯穿而过,山峰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地势较为险峻。
在历史上,彝族人民曾经历过奴隶、封建制度的压迫,并进行过多次勇敢的抗争,形成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权,坚毅勇敢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当地的音乐文化中也有强烈体现。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区,除了彝族外,还有苗族、布依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
《哭嫁歌》
一、《哭嫁歌》简介《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
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
按照习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
《哭嫁歌》《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的,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和“哭团圆”三种形式,“一人哭唱”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
二、《哭嫁歌》的文化溯源哭嫁作为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
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是自由婚姻,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婚礼仪式,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接触,相爱之后,经过土老师作证即可成亲,不索取任何财物。
然而,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完全打破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古朴纯真的婚姻习俗、礼仪方式受到冲击和影响,自由婚姻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桎梏,染上“周公六礼”的痕迹,男婚女嫁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
“篾门对篾门,板门对板门”,在官宦、土司、士绅人家便成了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似乎成为毋庸置疑的信条。
所以,即使是平民百姓中的自由恋爱联姻,表面上的“媒妁之言”也是少不了的。
昔日,土家人有这样几种婚俗:一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种”。
“无论女之大小,竟有姑家女子年长十余岁,必待舅父之子成立婚配”。
“兄亡收嫂,称为‘坐床’”。
二是纯男性选择式。
无论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买一串鞭炮去她家门口放了即为定亲,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对。
若一女子被几个男子举行放炮定亲仪式,便惶惶然不知所措。
男方则千方百计争取婚姻,甚至歼灭婚敌,因此而有殃及女宾安全的。
浅谈仡佬“哭嫁歌”中的德育价值
浅谈仡佬“哭嫁歌”中的德育价值摘要:“哭嫁歌”是仡佬族姑娘哭嫁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从存在的时间长度上、空间的广度上,还是从内容的丰富上来看,它的“哭嫁”都具有代表性。
感情细腻真挚,语言浅显而朴实,极富地方特色,同时也富含感恩教育价值。
“哭嫁歌”中哭父母中传递孝文化,哭兄弟姐妹传递家庭和美文化,哭邻里乡亲传递感恩文化,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德育意义。
《哭嫁歌》作为其原生态民族民间婚俗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魅力无穷,同时,它还在实现伦理道德教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仡佬“哭嫁歌”德育价值“哭嫁歌”是仡佬族姑娘哭嫁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姑娘在出嫁前三天,要在家中长歌当哭,用“哭嫁”歌的唱词逐一告别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等。
仡佬“哭嫁歌”无论是从存在的时间长度上、空间的广度上,还是从内容的丰富上来看,它的“哭嫁”都具有代表性。
“哭嫁歌”内容涉及了历史、民俗、生产等方面的大量知识,感情细腻真挚,语言浅显而朴实,极富地方特色,同时也富含感恩教育价值。
一、哭父母中传递孝文化。
哭嫁时,姑娘首先哭父母。
从这一形式中可以看出,仡佬族在出嫁女儿的时候,女儿离开娘家的依依不舍,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
哭母亲,表现出对伟大母爱的感激。
比如哭嫁歌词“多生苦竹梦生笋,严父慈母费尽心。
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声哭爹娘。
叫声爹娘声音浅,哭声爹娘挂心肠。
水有源来树有根,生我养我是我娘。
天下只有母女好,娘的恩情忘不了”。
哭父亲,追忆父亲的养育之恩,为她筹办嫁妆的辛劳。
孝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哭嫁歌词中透露出对父母不辞劳苦、辛勤抚育自己长大十分感激。
从中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美德,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等。
哭嫁歌的哭父母内容既充满了依恋、矫情的特色,同时也传递着人间大孝,有着丰富的德育价值。
二、哭兄弟姐妹传递家庭和美文化哭嫁歌中有对兄弟的哭别,也有对姐妹的哭别。
活态的口头传统——安宁河流域平坝彝族哭嫁歌调查
活态的口头传统——安宁河流域平坝彝族哭嫁歌调查邓明英【摘要】丰富的彝族民间口头传统在各种婚丧礼仪过程中以真实的、活灵活现的状态存在,它们在这些场合里获得了极强的生命力,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笔者选择了安宁河流域的一个平坝彝族村子——冕宁县回龙乡"舒诺村",对他们的哭嫁歌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从中分析平坝彝族口头传统的传承及变迁过程。
%The rich folk oral tradition continues to work factually and vividly in weddings and funerals,where it has been strengthening its vital powers and being succeeded for generations.I take a Yizu village in the AniningValley,Shunuobaga village in Huilong country of Mianning County,as an example to try to analyze the tradition and changes of Yi people’s oral tradition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bride's marriage songs.【期刊名称】《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3)004【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平坝彝族;口头传统;哭嫁歌【作者】邓明英【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四川西昌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使用口头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基本活动,这些口头传统将历史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并向我们展示着生活的本质。
在丰富的彝族民间口头传统当中,婚丧仪礼过程中的口头传统流传的范围最为广泛,这些口头传统以真实的、活灵活现的状态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它们在各种仪式表演的场合里获得了极强的生命力,并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来。
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内容与演唱形式
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内容与演唱形式摘要土家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彩,民间歌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映衬出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艺术风格,在众多民间歌舞形式中,“哭嫁歌”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
本文以土家族“哭嫁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种民间文化形成的渊源内容及演唱形式,它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宣泄心中真情实感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征Analyses the song crying marriage of tujia and the content ofsinging formABSTRACT:Tujia has a long history, ethnic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and colorful, the folk dance diverse forms, each characteristic, set off a people's life custom and tujia art style, in numerous form of folk songs and dances, "crying marriage song" is part of a rather representative. This paper of tujia "song of crying marria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folk culture origin content and singing form, it is to marry to give vent to heart when tujia girl real feelings of a kind of emotional expression.Keywords: Tujia; Crying marriage song;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摘要 (I)引言 (1)一、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渊源 (1)1、土家族婚姻制度简介...............................................12、《哭嫁歌》的历史迁变..............................................2二、土家族《哭嫁歌》的内容 (2)1、土家族《哭嫁歌》的曲式...........................................22、土家族哭嫁歌与其他民族的哭嫁歌对比...............................4三、土家族《哭嫁歌》的演唱形式 (4)1、音乐特点及表现形式...............................................42、演唱形式及和声配置...............................................5四、结语 (7)参考文献 (8)哭嫁,是我国汉族、土家族、仡佬族、哈尼族、壮族等民族的一种婚姻习俗,哭嫁歌则是在出嫁仪式中由这些民族的新娘及其女性亲友们演唱的民间歌谣。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婚丧音乐探析
作者: 阿七伍甲
作者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内江641112
出版物刊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160-164页
主题词: 昭觉;彝族婚丧礼仪;婚丧音乐
摘要:昭觉县作为凉山州腹心地带,聚居着圣乍、所地、阿都、依诺四个语系的彝族人。
作为凉山彝族文化的中心地,有“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之说,昭觉其悠久的历史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给凉山彝族音乐文化染上了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风格。
彝族重视生命全程中的人生礼仪,他们始终延续着本民族自古相沿的仪式传统,并通过音乐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将本民族的生死观念、个人生命哲学进行阐释。
彝族人生命中所有特定的仪式都与音乐文化有着极其深厚而悠久的联系,音乐是彝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彝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让彝族传统的婚丧音乐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土家族传统婚俗文化在舞蹈作品《哭嫁》中的体现
土家族传统婚俗文化在舞蹈作品《哭嫁》中的体现摘要舞蹈《哭嫁》是以土家族元素为基础创作的一部表现男女婚俗文化的优秀群舞作品。
该作通过编导艺术化的处理手段重新演绎了即将消逝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最具土家族民族特点的舞蹈。
文本通过对《哭嫁》的舞蹈语汇、舞蹈音乐、服装道具、情绪情绪的分析,并从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哭嫁》;审美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传承第1章土家族婚嫁习俗舞蹈《哭嫁》是以土家族元素为基础创作的一部表现男女婚俗文化的优秀作品。
该作通过编导艺术化的处理手段重新演绎了即将消逝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最具土家族民族特点的舞蹈。
编导通过表现新娘的哭泣,体现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民情,为拉近舞蹈与民俗文化的距离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舞蹈家以精湛的艺术表演,强化了观众对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为弘扬土家族悠久的文化历史遗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土家族,是活跃在湖南湘西地区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被称之为“蛮”或“夷”。
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后,土家族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婚嫁习俗。
从总体上来看,土家族的婚嫁习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婚嫁前奏曲。
在这个阶段,男女双方要经历托媒、合八字、定婚、认亲、报期、哭嫁这六个过程。
其中的“哭嫁”部分是在结婚前半个月之内,准新娘邀请邻近的女友,帮忙做一些结婚用的针线活儿。
姑娘们在做活儿的时候,边做边哭,但却是哭而不悲,似哭似乐,流露出土家族姑娘们内心爽朗、天真的性情。
第二阶段是婚礼进行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男女双方正式举行婚礼的阶段,需要经历过礼、女方花圆酒、踩斗、露水伞、坐床、出拜六个过程。
其中的露水伞是当地婚嫁习俗中最具有特点的内容。
在新娘上路时,无论是当天的天气是否下雨,都要由新郎准备一把油纸花伞,送给新娘打着。
充分体现着土家族婚嫁中的喜庆气氛。
第2章土家族舞蹈作品《哭嫁》分析舞蹈《哭嫁》中充分展现了土家族“哭嫁”这一独特风俗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 音 乐 习俗 及 其 与哭 嫁 歌 的 联 系
彝 族 人 民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和 灿 烂 文 化 , 着 自己 的语 言 和 风 俗 习 惯 , 有 自 有 还
族 民歌 声 音 高 亢 尖刻 ,感 情 粗 犷奔 放 , 保
是 他 们 集 体 智 慧 的结 晶 。情 歌 词 句 自 由 、
余篇。 汉 宣 帝 亦 好 辞 赋 , 为 “ 赋 大 者 与 认 辞
汉 赋家 的 创 作 追 求
一
盾 的缓 和 , 会 经 济 的 恢 复 和 发 展 . 建 社 封 统 治 的 巩 固 .也 引起 了文 人 们 社 会 生 活
X. / F V AZ - O ̄: . / /_ " . FJ N' _ A , / E 2 1 ・ ( Z Z - Z 0 0 7 下半 月 )
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 哭嫁歌
口何 虑
凉 山彝 族 音乐 文 化 背 景 彝 族 是 我 国 具 有 悠 久 历 史 和 古 老 文 化 的 民族 之 一 。 诺 苏 、 苏 、 武 、 撒 有 纳 罗 米 泼、 尼、 撒 阿西 等 不 同 自称 。 主要 分 布 在 云
德 丽 丰 赡 汉 武 帝 时 西 汉 封 建 王 朝 进 入 全 盛 时 期 ,乃 崇 礼 官 , 文 章 , “ 考 内设 金 马 石 渠 之
王 褒 、 向等 辞 赋 家 , 汉 末 期 则 出现 了 刘 西
扬 雄 ,因其 《 泉 》 《 猎》 《 杨 》 《 甘 、羽 、长 、河
持 着 比较 原 始 的 形态 和特 色 , 田坝 地 区 是
己 的文 字 。远 在 七 八 世 纪 时 , 彝族 人 民 就 已定 居 于 文 山各 地 。 与别 的 民族 不 一样 的 是 他 们 也 向 往 神 鹰 , 不 同 的是 他 们 那 里 更 是 直 接 从 奴 隶 社 会 跨 到 社 会 主义 社 会 来 体 的传 统 , 么 经 过 文 景 之 治 后 , 级 矛 那 阶
点 . 赋 家 们也 有 意 识 地 追 求 “ ” 汉 丽 的写 作 效 果 . 以 说 . 赋 的 “ ” 为一 种 文 体 可 汉 丽 成 风 格 和 文 学 观 念 ,是 作 家 刻 意 为 之 的 结
果。
和 思 想 感 情 的变 化 , 映 在 写 作 上 。 辞 反 则
赋 的 内容 和 形 式 也 发 生 了 相 应 的 变 化 , 由 抒 发 个 人 感 情 变 而 为 统 治 者 歌 功 颂
山 歌 分 男 女 声 调 . 地 山歌 有 自 己独 特 的 各
风格 。
多 样 。 基 本 来 讲 。 族 是 一 个 能 歌 善 舞 但 彝
的 民 族 .有 着 丰 富 的 民 间 歌 舞 和 音 乐 艺 术 . 论 是 劳 动 间 隙 , 是 年 节 婚 丧 , 要 无 还 都 以歌 舞 抒 发 其 情 感 , 舞 音 乐 是 彝 族 精 神 歌
南、 四川 、 州 三 省 和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 的 贵 西 北 部 。 分 布 形 式 是 大分 散 、 聚居 , 其 小 主 方 面 反 映 出 别 的 地 方 所 没 有 的 因素 和 风
, ,
的 。彝 族人 能 歌 善 舞 。他 们 唱 着 山歌 跳 着 舞 。 那 里 音 乐 是 少 不 了 的 , 且 那 里 山 在 况 清水秀 , 在那 里 怎 么能 够 少 得 了歌 舞 。 他 们 的 音 乐 舞 蹈 都 有 本 民 族 的 风 格 和 浓 郁
举 行 , 彝族 盛 大 的节 日。 是
彝 族婚 俗 音 乐 。在 彝 族 的 婚 俗 中 , 从
古 到 今 , 然 具 体 表 现 得 千 姿 百 态 、 种 虽 多
区 。 彝族 历 史 上 一 个 重 要 特 征 , 长 时 期 是
保 持 着 奴 隶 占有 制 度 。 族 主 要通 过 语 言 彝 表演 造 型 等 不 同 的 表 现 手 段 和 方式 , 造 塑 他们 具 有 鲜 明色 彩 和 独 特 风 貌 的艺 术 。 彝
的 生 活气 息 , 而 火 把 节 — — 彝 族 的 狂 欢 节 . 般 在 农 历 六 月 二 十 四至 二 十 六 晚 上 一
格 . 特 点 音 域 宽 曲 调 起 伏 大 、 奏 悠 长 其 节 宽 广 舒 缓 从 容 、 律优 美动 人 , 具 一 格 , 旋 别
多 反 映 凉 山 地 区原 有 的特 点 。 凉 山 地 区 对 的 彝 族 音 乐 文 化 而 言 . 族 民 间有 各 种 各 彝
样 的传 统 曲 调 , 如 爬 山调 、 门 调 、 客 诸 进 迎 调 、 酒 调 、 亲 调 、 丧 调 等 。有 的 曲调 吃 娶 哭
有 固 定 的词 。 的没 有 , 临 时 即兴 填 词 。 有 是
要 聚 居 区有 四川 凉 山 彝 族 自治 州 、 云南 楚
雄 彝族 自治 州 、 州 毕节 地 区 和六 盘 水 地 贵
不 仅批 评 家 注 意 到 了 汉 赋 的 这 一 特
古 诗 同义 , 者 辩 丽 可 喜 ” 他 效 仿 汉 武 小 @,
帝 , 文 学 侍 从 之 臣 , 些 文 学 侍 臣 实 际 设 这 上 是 一 批 专 职从 事 写 作 ( 赋 ) 辞 的文 人 , 专 为帝 王 歌 功 颂 德 , 乐 宫 廷 。 当 时 出 现 了 娱
彝 族 历 史 上 彝 、 、 杂居 区 , 且 是 多 年 汉 番 并 来 土 司 统治 的政 治 经 济 文 化 中心 , 、 、 彝 汉 番 等 族经 济 文 化 上 的交 流 极 为 频 繁 。 多 许
妙的。
般 都 是 在过 节 的时 候 相 互 培养 的 。 歌 是 情 彝 族 男 女 青 年倾 吐心 事 表 示 爱 慕 的歌 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