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初步掌握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以北美洲为例与亚洲对比分析。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并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

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

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

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重点: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教学难点: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吗?对,是亚洲,那你们知道亚洲

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看来有些同学略有了解,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板书: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我们知道认识一个区域,首先需要认识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那么,今天我

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个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主要在哪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读图6.1和图6.2来告诉我一下。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六我章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初步重新认识亚洲就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够表明依据;2能够融合地图叙述亚洲

的纬度边线和海陆边线及范围。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

河流特点;

2认知河流原产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

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

精神。教学重点

1亚洲的边线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过程: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展

示“东西两半球图”)

备考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边线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坐落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就是它的纬度边线。顺利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

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晰了亚洲的纬度边线和海陆边线。顺利完成p3活动二(1)(2)(展现“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

七年级下册地理设计教案(通用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设计教案(通用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设计教案(通用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设计教案篇1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地区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能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增强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建筑。

【教学难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徐铮导演每一部“囧”系列电影的票房成绩都十分傲人。《港囧》上映期间徐铮曾表示,他会延续囧系列搞笑风格,把“囧”做成品牌,他的下一部“囧”系列电影也正在谋划中,可是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徐铮:

1.跟《泰囧》、《港囧》一样,下一部“囧”系列电影的拍摄地选在哪里?

2.剧情该怎样编写才会更有趣,也更加真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徐峥剧组决定来我们班招募一批对世界各地的语言、宗教等文化比较精通的人进剧组共商事宜。

活动2【导入】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小组代表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最终选出得分的小组。

(设计意图:借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电影及剧组招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小组竞选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活动3【讲授】一、世界的语言

提问:1、假如剧组派你去采访并邀请下列人物来友情客串,你该说什么语言?

展示人物图片:1奥巴马 2齐达内 3普京 4阿拉伯人 5梅西 6姚明

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案(精品8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案(精品8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案(精品8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案(精品8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案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案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案供你选择借鉴。

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案篇1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

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启发

学生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育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引入]:

问题抢答: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课题)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教案一:地理资源和环境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

2. 理解资源的分类和用途。

3. 了解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教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资源的分布情况。提问:“地球上有哪些资源?这些资源分布如何?”

Step 2:讲解(15分钟)

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资源分布情况。包括自然资源(水、土地、森林等)、人文资源(人口、文化遗产等)、经济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等。通过图片和图表的展示,让学生对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Step 3:讨论(15分钟)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资源的利用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Step 4:展示(15分钟)

请学生分组制作海报,展示自己对地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想法。

Step 5: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地球的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教案二:地球的水资源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2. 理解地球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开发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准备:

1. 教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提问:“地球上的水资源有哪些?人类怎样利用水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新授:

(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区域地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等

方面。本册书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技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日本这座国家的地理、经济、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部

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此外,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掌

握日本的地形和主要城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

养。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2.难点:日本的地形和主要城市。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国家的地理特点。

3.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

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日本地理、经济、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案例材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 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 P3 活动一 (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 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 P3 活动二 (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 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 30 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 40 度北纬的地形 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 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核心去设计。
本节安排 2 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和
亚洲内部地域文化的差异,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分
析差异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学生情况分析:人地关系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教案(11篇)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教案(11篇)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教案(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教案1

教学目标

一、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的国家。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二、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及分布特征。

三、了解俄罗斯人口、民族、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

四、了解俄罗斯在自然和经济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教学重点

俄罗斯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

教学难点

一、俄罗斯气候成因。

二、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学媒体

挂图、幻灯片。

教学方法

引导读书,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讲叙了欧洲东部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今天我们介绍这个地区最主要的国家俄罗斯。请同学看附表“欧洲东部和北亚国家概况”,从面积和人口上可见俄罗斯是该区、人口最多的国家,不仅是该区也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

【板书】一、世界面积的国家

①在此可从经度跨170°,是世界跨经度最多,东西长1万多千米,与中国5 000千米相比是世界东西最长的国家等方面让学生体会俄罗斯面积广大,世界第一的特征。

②找14位同学让每人代表俄罗斯的一个邻国,然后按方位顺序向其他学生报告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得出结论:俄罗斯是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

③教师最后总结概括。

【板书】1.面积1 7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1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地理分区。2.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其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用歌谣的方式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点难点

【重点】

1.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分区。

2.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难点】

能够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亚洲雄风》,并提问:同学们,在听了这首歌之后,大家心中有没有一种骄傲或自豪的感情?找一名同学与大家分享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受?

我们既是中国人,同时也是亚洲人,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们所生活的大洲——亚洲。知识点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P3的内容,自主完成)

读图6.1和图6.2,思考: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答案: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

洋、北临北冰洋,西北、西南分别与欧洲、非洲相邻,东北、东南分别与北美洲、大洋洲隔海相望;北部纬度约达北纬81°,南部纬度达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范围广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中国的地理位置

教学目标:

- 掌握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和大洲、国家的相对位置。

- 了解中国的地缘特征和基本地理概念。

教学重点:

- 掌握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特别是与中国有陆上和海上交界的国家。

教学难点:

- 掌握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内容:

1. 引入导入:

1. 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要学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2. 引出地理位置的概念,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地理位置

中的重要性。

2. 教学过程:

1. 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地球仪展示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通

过展示和描述使学生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大洲的相对位置。

2. 讲解中国在世界地理环境中的特点和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的地缘因素和地理概念,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

3. 课堂练:

1. 利用练题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可以让学生使用地图手册或多媒体资源,自主查询和演示中

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和与其他国家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式:

- 多媒体演示、小组探究、课堂练。

课时安排:

1. 导入:引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分钟)

2. 研究新知:使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20分钟)

3. 同步练:练题或小组探究 (15分钟)

4. 课堂练:自主查询和演示 (10分钟)

第二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 了解中国的基本地理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

- 掌握中国的气候区划和主要天气现象

- 了解中国的主要自然地理景观和资源分布

教学重点:

- 了解中国的基本地理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二、讲授新知

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在教室中的位置。

师引导提问:你在教室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

你在XX同学的什么方位?在XXX同学的什么方位?

你在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

小结: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它——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复习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雄踞东方的大洲,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

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

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培优辅差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检测成绩统计表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

生一、生二:(略)

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

三、活动巩固

1、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1题,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2、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2题,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3题,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四、课堂作业

学生完成地理填充图册1-3页

五、全课总结,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更加明确和了解了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请你回家用地图册和今天这节课上的收获,做一名小小讲解员,将这一重要知识讲给你的家人听!

板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

地理差异显著: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重要界线:秦岭——淮河线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些高大绵长的山脉往往成为区别地理差异和划分地理区域的自然界线,你能说说我国最典型的事那一条吗?

2、指名交流,及时补充。

3、引导: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类型区域?这些类型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如:温度带是根据气温差异划分的等)

4、揭示课题: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二、新课教学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版书)

1、播放(出示)四大地理区域图片

讲述:我国面积辽阔,跨经纬度广,气候类型多,地势高低差异大,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差异等自然社会条件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请学生读几遍四大区域的名称。

3、播放四大区域不同的自然景观,请同学分辨其所属区域,再说自己家乡属哪个区域,并描述自己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4、指导学生读四大区域图,说出各区域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省、直辖市、自治区。

出示(播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问: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及北方地区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比较是否相似?这条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这条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基本吻合,其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影响。

师:出示(播放)“一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问: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与1月那条等温线和多少毫米等等水量线大致一致?这条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生:大致与1月0C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吻合。这条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气候和降水。

师:出示播放我国三级阶梯图片

问: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理区域大致与那两级阶梯的分界线相吻合?确定这条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生:看图回答,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大致吻合,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三、活动与巩固练习

1、讲述:四大地理区域虽然是一种综合的区划,但是,确定某一条界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是一种或两种。

2、学生将教材图5.5与5.1对照,依次讨论图5.5中A、B、C三条界线的确定所考虑的主导因素,完成“活动”

3、指导学生完成“活动”,让学生归纳四大地理区域在气温、降水、地形方面的突出特点和相互的差异。

界线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

界线B大致与1月1℃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B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

界线C与地势的第一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4、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地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