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常态机制调研报告2019年调word精品文档7页
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一、背景介绍作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旨在提高政府和党员干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作风建设在一些地方存在不稳定性和停滞不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作风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1. 现状分析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在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一些举措推动作风建设,但总体效果不佳。
一方面,作风建设仍然存在表面化、形式主义的问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一些制度和机制的约束力相对较弱,很难形成长效机制。
2. 存在问题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形式主义而非为提高效率的途径。
(2)制度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惩戒和激励机制,导致作风建设无法有效推动。
(3)宣传教育不足:对于作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大部分干部和公众缺乏相关知识和认知。
3. 解决方案为了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领导力:政府和党组织应加大对作风建设工作的关注,明确责任和目标。
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身体力行。
(2)完善制度机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作风问题。
同时,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将作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培训和广泛宣传,提高干部和公众对作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加强监督机制:建立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通过权威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四、结论和建议为了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全面加强领导力、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强监督机制。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作风建设的长远发展。
我们建议政府和党组织重视并采纳这些建议,持续推动作风建设的进展。
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干部队伍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如何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本次调研着重了解了现阶段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等方法,以多种形式和角度了解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实际情况。
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知识能力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展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92%。
访谈对象主要为单位领导和干部代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询问,深入了解单位内部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座谈会则邀请了来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干部代表,就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问题进行广泛探讨。
三、调研结果(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1. 思想政治素质整体较高根据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回答者认为当前所在单位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整体较高,其中有70%的人认为情况非常好。
通过访谈和座谈会了解到,许多单位都注重对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配置了专门的师资力量和学习场所,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2. 政治敏感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尽管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整体较高,但部分单位干部的政治敏感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访谈中发现,一些干部认为自己对当前政治形势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待加强,部分干部在面对复杂局面时缺乏应对措施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座谈会了解到,一些专家学者和干部代表认为,当前国际形势和内部矛盾复杂多变,干部队伍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保持战略眼光,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调研报告:构建干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
调研报告:构建干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干部作风建设始终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部于4月22日至5月9日,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深入基层及窗口服务单位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专题调研,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一、本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做法抽样调查发现,55.9%的人认为本地干部作风为好,36.9%的人认为本地干部作风为较好,认为本地干部作风为较差的不到1%。
总的来看,我县干部作风建设还是好的,在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作风建设制度不断完善。
制定完善了《中共XX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程序规定(试行)》、《中共XX县委“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基层党员列席县委常委会议和县纪委常委会议制度》等有关作风建设制度26个,向社会公开聘选了40名县委常委会旁听人员,从而在全县建立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在全县大力推行了信访代访代办制度,让党员干部争做百姓的“代言人”;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十二条规定”和公务接待“廉政食堂”等制度,让干部走出“文山会海”、走出宾馆酒楼,走进基层一线、走进“廉政食堂”。
洪山镇完善考勤、绩效考核和民情“三项台帐”促进了镇村干部作风转变;栗江镇试行了镇村干部集中办公制度,在群众中营造了一种“有事找干部”的浓厚氛围;泉溪镇出台了镇村干部值班制度,通过“四定”(定人员、定时间、定职责、定奖罚)的办法,确保镇村每天都能正常办公。
2、作风建设载体不断丰富。
开展了“农民喜爱的干部”、“县城建设十大功臣”、“十佳‘廉政勤政’典型和十佳‘廉内助’”等评选活动,强化了干部争先意识;开展了“三搬”活动,杜绝了机关干部走读现象;开展了“结穷亲、解穷困、帮穷富”、“机关下基层,百局帮百村”、“信访工作到一线”、“三帮一争”、“走基层、当义工”和以“敬老尽孝送温暖”为主题的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等活动,增强了干部的群众观念;启动了“文明餐桌”行动,要求全县各单位和各级党员干部争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表率,引领全县上下形成勤俭的生活观、合理的消费观;开展了“联百企、帮百村”、“企业大走访”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治安、用地、融资等各方面的困难,增强干部服务发展的意识。
构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我们组成专门调研组,采取走访座谈、查阅资料、书面调查等方式,就“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相关成果汇报如下:一、构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重要意义1、构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有利于巩固作风建设既有成果。
近年来,我县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成立了作风效能办,定期召开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每年确定一个作风建设活动主题,并根据干部的不同特点,分层分类设计活动载体,持续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各乡镇和县直机关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涌现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
近年来,全县创建了村民事务全程代办、乡镇干部驻村联片“3+3”工作模式、三亮三争三评等一批作风建设活动品牌。
通过不懈地努力,全县干部队伍作风不断好转,效能不断优化,形象不断提升,形成了潜心谋事、埋头干事、为民办事的良好氛围。
要巩固现有的成果,保持良好态势,只有将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定,并不断予以完善,形成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2、构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
作风问题很顽固,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
虽然说近年来,各地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很多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极难根除,不能寄望“毕其功于一役”。
在调研座谈中,有的干部群众非常担心“转变作风一阵风”的问题。
这是因为,一些单位和干部个人历经多次作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活动伊始,一些人“颇识时务”,自觉夹起“狐狸尾巴”,活动一结束,“尾巴”又露出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要走出这个“怪圈”,必须依托制度建设,形成一整套长效化、刚性化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提升可操作性,使之真正扎根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在经常性的监管里,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隐藏在深处的突出问题。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调查报告word精品模板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调查报告作风是标杆,是形象。
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抓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事业的成败与兴衰。
尤其是在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
近年,尤其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情为民系连万家”、“争当爱民书记、爱民干部”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构建“干部长期受教育、百姓经常得实惠”机制,使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从总体看,全县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议,在工作和思想上自觉维护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但是,按照“三个代表”和党员先进性要求,特别适应“三个文明”、“五大建设”需要,努力实现**“四大奋斗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学习放松。
主要表现在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意识不强,有厌学情绪。
对与自己提拔升迁有关的培训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很少错过。
相反,对常规性培训学习却不够积极,经常“掉头”。
据调查,每次常规培训,总有少部分领导干部提前“掉头”。
甚至有的领导干部对上级党校接受培训、专门学习这样难得的机会也不珍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热衷于“认认人,养养精神,沟通沟通个人感情”。
有的对机关正常的理论学习不重视,甚至应付了事。
由于不注意学习,一些领导干部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系统的理解,在执行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有的领导干部对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工作起来有时连续失误。
如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在计生、民政、土地、安全工作中,常常出现违法违纪现象,造成群众上访。
围绕干部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围绕干部作风建设调研报告干部作风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干部作风建设是党中央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建设水平的重要方面。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风廉政建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展开了干部作风建设的调研,以探索和总结可行的经验和有效的措施。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我市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干部对自身作风建设情况的自评和对同级或下级干部作风建设的评价。
个别访谈主要对一些特定的干部进行深入交流和了解。
四、调研结果1. 群众对干部作风的评价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群众对我市干部的公正、廉洁和为民服务的作风给予了肯定。
然而,也有一部分群众对部分干部存在应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表示不满。
此外,一些群众反映,部分干部在接受群众举报和反映问题时态度不积极,对问题处理不及时,给人一种不负责任的感觉。
2. 干部自评和互评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干部对自身的作风建设较为满意,认为自己能够以身作则,廉洁奉公。
然而,也有一些干部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主动性不足、态度不端正等。
这与群众的评价有一定的偏差。
另外,干部对同级或下级干部的评价普遍较低,一些干部表现出的问题同样存在。
3. 主要问题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市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部分干部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中缺乏创新和对群众需求的敏感性。
(2)对一些具体问题回应不及时、不扎实,处理态度不积极,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3)一些干部作风不严肃,言行不规范,给群众和下级干部带来不良示范。
五、改进措施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对干部的作风建设教育培训,加强廉政教育和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中共淄博市萌山水库管理处总支部委员会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调研报告处党总支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一、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状况管理处现有干部职工230人,其中事业编制人员80人,企业人员114人,离退休人员36人,中层干部32人,其中在职中层干部28人,离岗中层干部4人。
在职中层干部中正科级干部15人,副科级干部13人,平均年龄42.7岁;本科以上学历20人,专科学历7人,中专学历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6人。
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4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32人。
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当前,我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风是体现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更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三、当前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学习上静不下心,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部分党员干部缺乏主动性,由于平时政治理论不扎实,对上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彻,与工作联系结合不紧密,上级政策很难在干部职工中得到很有效地宣传和贯彻。
在业务学习方面,不少同志满足于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习惯于按常规办事,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
四、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路、对策建议和工作打算。
(一)联系群众,带头践行宗旨。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
干部作风说到底就是一个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群众接触干部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干部的作风。
(二)求真务实,带头开拓创新。
党员干部既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更要有敢抓敢管、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胆略和水平。
关于健全完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调研和思考
关于健全完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调研和思考管理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局生产经营效益和安全生产的稳定,特别是在铁路走向市场,铁路局承担起市场的主体责任后,管理干部的作用发挥更为重要。
乌海工务段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形成了“忠于职守、精益养修、艰苦奋斗、创先争优”的乌工精神,管理干部能够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主动发扬能吃苦、能战斗的优良作风。
但是,干部的优良作风决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要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成果,必须推进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探索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当前,我段干部队伍作风总体是好的,领导班子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铁路局的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和“三化”建设,强化线桥设备质量养修,确保全段各项工作稳定开展。
但铁路也不是绝缘体,当前社会上一些消极负面的东西对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产生了一些侵蚀。
立足于国情、党情、路情、局情的新变化,新形势下的干部作风建设任务不是变轻了,而是加重了。
(一)健全和完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是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成果的需要。
作风建设的内容涵盖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习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渗透于干部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作风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真正走出“抓一下,动一下”、“一放就散”的怪圈,构建长效机制是关键。
只有把在实践过程中证明确有成效的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之路,才能切实巩固作风建设活动成果,不断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固疾、难疾;才能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抓住铁路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机遇,推动铁路的改革的发展,发挥铁路社会经济大动脉的作用。
(二)健全和完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是深化作风建设的持久动力。
作风建设的内容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持久的推动力。
从近几年作风建设的成果来看,像“门难进、脸难看”,工作时间聊天、玩游戏等表面问题和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杜绝,但一些深层次、根源性问题还在严重制约着作风建设的发展。
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探索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对策措施,按照市纪委《关于开展“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委通过座谈走访,对全局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局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作、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连续数年开展了阶段性、集中性思想作风建设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利用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载体,经常持久地抓好思想作风建设,促进了全局各项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领导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扎实成效。
基本现状一是发展意识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比较坚定。
局领导班子提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等渔业发展三大战略目标后,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实现了渔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
二是精神状态进一步振奋,读书充电更新知识的风气日益浓厚。
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再创渔业生产新局面充满信心。
同时,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身处知识爆炸的新时代,都有一种压力感、紧迫感、危机感。
求知欲望、更新知识的意识比过去明显增强,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一股读书充电、更新知识的新风尚。
三是权利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民主集中制建设日益加强。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党委、政府议事规则,进一步健全保障民主集中制实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凡属本部门的重大决策、大额度资金使用、大的工程招投标、干部任免等都规定必须集体讨论决定。
四是廉政勤政和服务意识有所强化。
关于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对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研究,探索有效的引导方式和监督机制,特展开此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方式,以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调研过程(1)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编制问卷进行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干部作风、廉政意识、职业操守等相关问题。
(2)访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干部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3)座谈会:组织一些关键岗位的干部进行座谈,通过交流和互动,深入了解他们对于作风建设的认识和体会。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作风问题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在一些干部中存在一些作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寻租:少数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以权谋私。
(2)懒政怠职: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拖延工作进度、推诿责任。
(3)吃拿卡要:少数干部利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收受贿赂。
(4)违纪违法:少数干部存在触犯法律法规和组织纪律的问题,甚至涉嫌腐败犯罪。
2. 影响作风建设的原因分析(1)制度建设不完善:一些制度存在漏洞和缺陷,不够规范和健全。
(2)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和单位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干部行为受到较少的制约和惩处。
(3)理想信念不坚定:个别干部对于党的理想信念缺乏坚定,追求个人利益多于为人民服务。
(4)培养选拔机制不够科学:个别干部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领导岗位,导致能力不足、作风不端等问题。
3.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干部行为,堵塞漏洞,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2)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力度,加强廉政教育,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和审计制度。
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调研组一行人,从月底开始,利用天的时间,深入乡镇、部门、工作片、村及企业、行业,采取听取领导汇报、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就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调查。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当前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本特点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全县各级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思想是稳定的,作风是扎实的,工作是过硬的,在工作中能够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县团结、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团结在县委周围并自觉维护县委的权威,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大局观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
⒈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逐步加深,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
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正确看待当前阳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客观形势,尤其是对县委、县政府维护稳定、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拥护的,在思想认识上是统一的,所采取的各项工作措施是得力的,是符合阳信实际的。
各乡镇、各部门能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发展工业项目,努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城区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争创活动,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等等。
可以说,各乡镇、各部门求稳定、谋发展,要求尽快摆脱欠发达局面、实现财政状况好转的决心和信心很大,心情迫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
各乡镇、各部门坚持“一岗多责、招商第一”,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在全县党员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想干事、干大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⒉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基本合理,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关于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经过对多个单位的调研和实地观察,我认为我们当前的干部作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过于形式化在一些单位中,干部作风建设只是形式上的宣传,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
有的单位只重视规章制度的制定,而忽视了落实执行的过程,也缺乏对干部思想作风的引导。
二、权力滥用少数干部在职权范围内,以权谋私,搞权色交易,以权压人,这种个别现象导致工作的无序进行,员工的士气受到打击,企业的声誉也得不到提高。
三、形式主义在一些单位中,干部为了应付考核或者报表要求,形式主义的工作风气比较严重,形式化、敷衍做事的情况屡次出现,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四、缺乏服务意识一些单位领导忙于应付繁琐的会议,出差活动,忽略了对基层的走访和支持。
此外,一些干部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对下属不够关心,也缺乏对社会大众的服务态度。
五、缺少自我约束一些干部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并且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缺乏纪律和责任感,同样也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这导致了工作作风的松散和不负责任。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需要做以下的改进:一、提高干部思想作风教育质量应该针对干部的具体情况,落实干部的思想作风教育,,使干部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切实落实制度,防止部分干部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预防不当行为的出现。
三、营造优秀的工作氛围引导干部加强自我约束,更好地履行职责,遵循纪律和制度,并注重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积极创造出优秀的工作氛围。
总之,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应该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工作效率和干部作风的需求为目标,面对干部作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行动起来,承担自己的职责,努力解决。
四、建立正常的考核机制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一套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惩罚不良,对于懒政怠政、形式主义等不良表现要给予严格打击,从而促进干部作风的整体提高。
五、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干部作风建设年的调研报告
干部作风建设年的调研报告——224团三连党支部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团党委关于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结合连队实际,对党支部干部作风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单位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情况党支部历来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特别是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从干部作风养成,制度规范、完善监督等方面,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干部作风有了较打程度好转,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形成了“服务为先、群众至上、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一)狠抓了细节管理,注重作风养成。
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与每名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从干部学习、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措施,根据团党委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各个阶段,狠抓落实,从细节处抓干部作风养成,全体干部在思想、作风、纪律上有了明显转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上有了明显提高。
(二)狠抓了服务意识,倾情关注民生。
把服务职工群众作为作风建设的核心,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加强民主管理和连务公开力度。
积极推进学习性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党性修养,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
(三)逐渐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风。
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身处知识爆炸的新时代,都有一种压力感、紧迫感、危机感。
求知欲望、更新知识的意识比过去明显增强,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一股读书充电,较为浓厚的学风。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在思想作风方面主要是班子整体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有的干部墨守陈规,有的干部甚至盲目乐观,小成即满,不思进取,这些风气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严重制约了解放思想、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致使工作成绩平平淡淡,缺乏创新活力和干事激情。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在思想上对作风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市体现在学风上,学风不浓,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意识不强,有些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干事创业的动力不足。
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作中,通过理论武装、完善制度、加强检查、健全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改进和端正了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探索干部作风转变工作,结合我社工作特点,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市部分机关单位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现状调查工作中,我们走访了部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翻阅相关报道等方式进行,初步了解了我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在理论学习方面,各单位依托市、县(区)党校、市民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培训力度。
通过教育,使广大干部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各单位结合《安康市干部管理办法》、《关于选派机关干部下县(区)兼(任)职,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的几点意见》等文件,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纷纷制定了适合本单位工作需要的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和使用。
极大地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在制度制度建设方面,各单位围绕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了干部帮困、民主生活会、信访接待日、深入基层调研、重点谈话、全程办事代理等多项制度。
有的单位还结合工作实际,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重大事项责任追究制等多项制度。
通过狠抓制度落实,规范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使干部作风建设得到明显转变。
在考核方面,各单位通过建立台帐,完善整改措施,加强督促和考核。
并健全了转变干部作风的激励约束机制,干部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
各县区在机关干部管理上,普遍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并加强考核,做到考核结果与奖金、职务升降挂钩,开展了岗位述职与末位淘汰,评选文明科室、服务之星等活动,强化了县区机关干部的竞争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几年,群众性的上访事件逐步减少,县区政府为百姓办的好事、实事越来越多,老百姓对县区干部的满意程度也越来越高。
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的时间抓稳定、抓发展。
2、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出实招、干实事、抓落实、求实效。
想事情、干工作、作决策,必须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研究解决问题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能自欺欺人。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荣誉观、是非观,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重实际、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卓有成效地推进工作,在加快发展中创出发展特色,创造不含水份、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3、正确处理严格体制与放活机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事在人为,业在人创。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体现着干部使用导向和工作方向。
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拘一格选优秀人才、用优秀人才,切实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和通道。
具体工作中,不但要使用人才,更要培养人才、合理配置人才,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又无编制的骨干人员,可采取定向考选等途径逐步落实其身份、编制等问题。
要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突出实绩原则,大胆起用那些政治坚定、顾全大局、开拓创新、勤奋敬业,干净、干事、干成事的人,使各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其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4、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真正把各级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两者统一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
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的部署和安排,是对上负责,也是对下负责;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抓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是对下负责,也是对上负责。
归根结底,党委、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谋利益,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找准上级政策与群众意愿对接的结合点,时时处处从群众利益出发,少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口号,多做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勤政为民的作风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构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常态机制调研报告2019年调...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实现“中国梦”,关键要靠干部以优良的作风去落实。
近年来,我们干部队伍作风总体上不断改善,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着一些思想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引起全党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一、当前干部队伍中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1、党性观念不够强。
一是淡漠政治不坚定。
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比较淡薄,淡忘了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不能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不深,观察问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对于影响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苗头性问题,往往嗅觉不灵,反映迟钝,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
有的党员干部对社会发展现状的了解不够,看社会的阴暗面较多,对社会主流和积极因素认识不清,从而对党的事业丧失信心,甚至满腹牢骚,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二是热衷权力不实际。
少数党员干部不能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过分注重职务升迁,权力观发生扭曲和变形,不能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利,把很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谋划自己的升迁上;有的党员干部急功近利,不讲客观条件,不顾群众承受力,脱离实际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少数党员干部潜滋暗长了贪图安逸、害怕艰苦的思想,错误地把勤劳朴素看作寒酸,把吃苦耐劳当作迂腐,视艰苦创业者为傻冒,相反,却把讲排场、比阔气、摆派头当作荣耀。
三是觉悟退化不先进。
少数党员干部不注重自身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退化,不能以党员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起不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对党的事业的奉献精神,工作上得过且过,拈轻怕重,计较个人得失;有的党员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原则性不强,遇到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敢旗帜鲜明进行斗争;有的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淡泊,无所谓的思想严重,思想保守,因循守旧;有的党员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
2、群众观念不够强。
一是对待群众不亲切。
少数党员干部对待群众不亲切,高高在上,趾高气扬,不愿与群众打交道,自视比一般群众高一等,在情感上难与群众打成一片;有的党员干部习惯于坐办公室,不愿到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不准确全面;有的党员干部生怕群众找上门,对于群众的要求和问题置若罔闻,能拖则拖,能躲则躲;有的党员干部对待群众的事情不用心,不尽心,做做样子,摆摆架子,宗旨意识淡化,公仆意识淡薄。
二是联系群众不密切。
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化,不能充分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有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不够密切,对如何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落实各项工作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党员干部很少到群众中去,下基层也只是在乡、村走一走,坐在车里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与乡、村干部交往多,与群众联系少;有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唱高调,走过场,摆样子,华而不实,传达精神多,发动落实少,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服务群众不直接。
不少党员干部不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浮在上面的多,沉下去的少,喊口号的多,做实事的少,求名的多,为民的少,服务群众不能到点子上;有的党员干部不学技术,不强本领,既不能为群众提供信息,又不能帮群众传技术,更不能帮群众拓市场,服务群众成了一句空话、假话、套话;有的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不能持久,没有坚持精神,虎头蛇尾,不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不能点对点、一帮一服务群众,服务没有针对性,缺少实效性。
3、学习观念不够强。
一是学习风气不浓厚。
少数党员干部政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学习意识淡薄,理论功底比较浅,“不信理论、不学理论、不懂理论”的“三不”干部仍然存在;有的党员干部对市场经济、科技、法律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工作凭感觉,办事凭经验,服务凭心情,学习出于应付,没有达到效果;有的党员干部仅重视学历教育,忽视对自身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培养,运用正确理论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偏低,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二是思想消极不进取。
少数党员干部责任心不强,讲待遇多,讲奉献少,不能很好利用自己的岗位职责做更多的贡献,热衷于比待遇、比条件、比享受,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有的党员干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满足于已有成绩,不求上进,不思发展,求稳怕乱,只求过得去,不求干得好,工作业绩平平;有的党员干部畏惧困难,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不负责任,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创先争优的勇气。
三是自我定位不准确。
有的党员干部过高“估价”自己,看不起群众,听不得牢骚,习惯当指挥员,不能当战斗员,没有服务意识;有的党员干部喜欢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自以为是,脱离群众,听不进同事和下属的意见建议,接受不了群众的批评要求,不愿深入基层一线,不愿开展调查研究,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全局意识,工作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衙门作风盛行,服务态度不好,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
4、责任观念不够强。
一是工作作风不扎实。
少数党员干部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不注重调查研究,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有的党员干部作风漂浮,不是立足长远规划,扎实工作,谋利于民,而是搞“路边工程”、“政绩工程”,不是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而是把“领导高兴”,“自己升迁”,作为最高目标;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上缺乏紧迫感、危机感,工作拖沓,纪律松懈,工作心不在焉,“走读”现象严重,早晚两边跑,工作电话找,甚至擅离职守,影响了本职工作的完成。
二是工作方法不务实。
一些党员干部习惯按老规矩、老办法做事,思想解放不够,缺乏敢闯、敢冒、敢于创新的勇气和胆识;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思路不清,华而不实,只会照搬照套,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存在着“抓经济工作不行、做群众工作不灵”的现象,遇到棘手问题,“老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方式简单,喜欢用行政手段落实工作,不善于用软办法完成硬任务。
三是工作措施不落实。
有的党员干部习惯了过去“催粮要款,刮宫引产”的模式,习惯了过去当传话员、指导员、报告员的工作方法,习惯了过去给群众使脸色、耍威风的工作态度,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新措施,往往存在执行不力,工作不落实的现象,发展没有新思想,工作没有新突破,改革没有新举措;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执行不力,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没有真招,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甚至搞假大空、玩数字游戏,工作没有创新。
5、纪律观念不够强。
一是纪律散漫不严明。
少数党员干部无视工作纪律,在上班时间擅离职守,打牌赌博,上网聊天、打游戏、炒股票;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效率低下、办事不公,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党员干部刁难勒索群众,徇私枉法,“吃、拿、卡、要”,骄横跋扈;有的党员干部慵懒散漫,对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厌烦,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仅仅满足于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的完成;有的党员干部吃喝玩乐、歌舞升平,败坏了党和干部的形象。
二是奢侈享乐不自律。
有的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纯,缺乏艰苦奋斗的作风,热衷于比待遇、比房子、比车子;有的党员干部办事情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相互宴请,在一起比吃比喝比玩,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今天在这个地方吃,明天换个地方喝,任意挥霍浪费;有的党员干部享乐思想严重,爱面子,喜攀比,其消费水平与个人收入相差很大;有的单位虽然效益差,但是用公款送人情,走上层路线,为自己将来铺路。
三是清廉正直不严格。
有的党员干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一些部门权力过大,掌有实权的大小干部玩权弄权,吃拿卡要报,成为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有的党员干部在项目审批、工程建设、土地征用、资源资产拍卖、救济救灾款物和惠农资金发放等过程中,不经集体研究,不征求群众意见,首先考虑自己和亲戚、朋友,把公共权力化为攫取个人财富的“资本”,利用一切机会索取私利。
二、产生的原因分析1、从环境因素看,社会发展带来价值取向变化。
一是市场经济影响。
随着社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增加了干部教育管理的难度,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影响,使一些基层干部产生了思想上的偏差,不少干部在相互比较中放松了自己的要求,有的甚至随波逐流,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个人利益,把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摆到不适当的位置,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使一些干部注重私利,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一些干部在工作竞争中不择手段,还有一部分干部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用于工作中,将手中的权力与利益交换,形成了没有利益不办事的现象。
二是社会环境制约。
受当前社会各种不良思想、不良行为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趋于复杂,部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报后,部分干部求稳怕乱,缺乏敢闯、敢冒的精神,对上级决策“虚假性执行”、“应付性执行”,工作没有激情,而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基层干部,处于相对恶劣的发展环境,经济上的困难,面对一些高指标、硬任务的事情时,往往迫于压力弄虚作假,拿形式主义来应付。
三是西方思想渗透。
在国际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激荡的形势,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冲击着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和物欲的无止境性,加上机会的不均等和攀比心理的作用,往往会使一些干部心理失衡,造成了部分干部行为不安分、思想不集中、事业心不强、不爱岗敬业的浮躁心理,严重的便一步一步走向腐败。
2、从自身因素看,思想松懈放松主观世界改造。
一是思想认识欠缺。
有的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从政道德滑坡,“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导致工作拖拖拉拉;少数党员干部对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不必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认为基层是干具体事的,上级怎样安排就怎样干,学不学政策、懂不懂理论、会不会实用技术关系不大,或者学了一点就自我感觉良好,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新东西,学习处于一种“自满和知足”状态。
二是综合素质偏低。
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没有把农民群众真正放在心上,拜金主义至上,追求低级趣味和奢靡的生活;有的党员干部虽然潜意识中也认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很重要,但平时忙于事务、忙于会议、忙于应酬,沉不下心来钻研。
久而久之,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发生了动摇,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逐步丧失,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出现了滑坡,党员干部自身的党性修养逐渐弱化。
三是学习能力不强。
有的党员干部文化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都满足不了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特别是少数基层干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年龄偏大,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学理论嫌枯燥,学技术怕深奥,学业务嫌单调,学典型做不到,从而导致一些基层干部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缺少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示范引导、解难释惑的办法不多,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