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考题链接复习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必测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含答案《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含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精练:古诗文阅读(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6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18.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1)无从致书以观致(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3)色愈恭,礼愈至至(4)邻舍有烛而不逮逮1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1.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2分)[甲][乙]22.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3.24两题。
(4分)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试谈谈你的看法。
(2分)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doc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
(17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4分)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3分)二、(鄂州市2007){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①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三、(2007年临沂市)文言文阅读(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分)1无从致书以观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4颐既觉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3.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内容:感情:4.甲乙两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四、(05安徽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训练题训练题(一)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既.加冠(已经)B.俟.其欣悦(等待)C.缀.公卿之后(点缀)D.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皆集于.此B.益慕圣贤之.道当余之.从师也C.足肤皲裂而.不知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D.流辈甚称其.贤其.将归见其亲也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宋濂,明初文学家,这是一篇写给马君则的赠序。
B.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引出了求学的艰难。
C.第二段中作者连用“被”“戴”“腰”“佩”“备”几个动词,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与自己的破败衣着形成对比,写出作者的羡慕。
D.《送东阳马生序》的劝勉之意力透纸背,作者抓住怎样实现“学有所成”这一点,现身说法,语重心长,借褒扬同乡马生,以教化太学诸生。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 未尝稍降辞色..(言辞和脸色) B. 无冻馁.之患矣(气馁)C.不敢出一言以复.(辩解)D. 援.疑质理(引,提出)5、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鲜肥滋味之.享当余之.从师也B. 无从致书以.观以.中有足乐者C.足肤皲裂而.不知未有问而.不告D. 今诸生学于.太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6、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写出了作者求学态度谦和,有自卑心理,以至于不敢出声。
B. 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
C. 文章从记叙入手,表面上看似乎离题,实际上内在的勾连很紧。
写年轻时读书、从师、求学的经历,选取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因而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
D. 作者写了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这些方面的艰难。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既.加冠既:已经 B.俟.其欣悦俟:等待C.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负担 D.礼愈至.至:周到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益慕圣贤之.道走送之.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贤于.材人远矣C.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其.真无马邪D.足肤皲裂而.不知人不知而.不愠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九下3送东阳马生序测试(含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九年级(下)3 送东阳马生序元末明初·宋濂(1)把握赠序的文体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等同于临别赠言。
这一文体,在惜别伤离、劝勉激励的同时,也常常表达作者的一些感慨或见解。
在行文风格上,往往集叙事、说理、抒情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品味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和抒情。
(3)理解在对比中见精神的写法。
本文多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
如相反对比:“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习态度;“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再如相同或相关的对比:作者的“嗜学”与马生的“用心于学”的对比,抄书时“手指不可屈伸”与访学归来“足肤皲裂”的对比。
造成了一种同类叠加的效果,使文意前呼后应,相得益彰。
故事复述宋濂给马生讲述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将自己的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勉励马生读书要刻苦努力。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2)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3)与之论辨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2.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腰.白玉之环原意为:人身体的部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2)名词作状语手自笔.录F原意为: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3)动词作名词不敢稍逾约.原意为:约定,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3. 一词多义(1)从:①无从.致书以观F ____________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③当余之从.师也F ____________④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⑤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2)日:①手自笔录,计日.以还F2017 ____________②主人日.再食2018 ____________③隐天蔽日.(《三峡》) ____________④意与日.去(《诫子书》) ____________(3)慕:①益慕.圣贤之道F ____________②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4)患: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F ____________②无冻馁之患.矣F ____________③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5)色:①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______②色.愈恭F ____________③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____________(6)至:①礼愈至. ____________②至.舍F ____________③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④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____________(7)足:①足.肤皲裂而不知F ____________②以中有足.乐者F ____________③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余.幼时即.嗜学余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从致.书以观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日以还计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弗.之怠.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走.送之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不敢稍逾约...稍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逾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余因得.遍观群书得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既.加冠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益.慕圣贤之道.益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游F: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尝趋..百里外尝F: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叩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先达德.隆望.尊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门人弟子填.其室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未尝稍.降辞色..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辞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辞:____________________ (17)援.疑质.理援:_____________________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俯身倾.耳以请.倾:_____________________请:_____________________(19)或遇其叱咄..叱咄:___________________(20)不敢出一言以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21)俟.其欣悦俟:_____________________(22)卒.获有所闻卒F:____________________(23)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_____________________曳:_____________________屣:_____________________(24)穷.冬烈风穷:_____________________(25)大雪深数.尺数F:____________________(26)至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27)媵人持汤沃灌...汤:_____________________沃灌:___________________沃:_____________________(28)以衾.拥覆衾F:____________________(29)久而乃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30)寓逆..旅寓:_____________________逆:_____________________(31)主人日再食..再:_____________________食:_____________________(32)右备容臭.臭:_____________________(33)烨然..若神人烨然:___________________ (3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_____________________敝:_____________________(35)略无慕艳..意慕艳:___________________(36)以中有足乐.者乐:_____________________(37)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奉:_____________________(38)今虽耄老..耄老:___________________(39)犹幸预.君子之列预:_____________________(40)而承天子之宠光..宠光:___________________(41)缀.公卿之后缀:_____________________(42)县官日有癝稍..之供癝稍:___________________(4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葛:___________________遗:_____________________(44)无冻馁.之患矣馁:_____________________(45)假诸.人而后见也诸:_____________________(46)流辈..甚称其贤流辈:___________________(47)生以乡人子谒.余谒:_____________________(48)撰长书以为贽.贽:_____________________(49)与之论.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50)言和而色夷.夷:_____________________(51)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诋:_____________________5. 文言虚词①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____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1)以④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⑤以.衾拥覆 ____________⑥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_____(2)于②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____________③今诸生学于.太学 ____________①弗之.怠____________(3)之②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__③当余之.从师也 ____________(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__(5)或.遇其叱咄 ____________①俟其.欣悦 ____________(6)其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____________①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7)则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____________(8)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9)故.余虽愚 ____________(10)故余虽.愚 ____________①当余之从师也. ____________(11)也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____________(12)也②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③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____________④言和而.色夷 ____________(13)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14)烨然.若神人 ____________①烨然若.神人 ____________(15)若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③不必若.余之手录 ____________(16)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1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___________(18)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____________(19)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一.(2005年安徽省)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以衾拥覆,久而乃和()③腰白玉之环()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文中画线句子(“同舍生……略无慕艳意.”),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为2008年泉州惠安中考题)5.解释加点词。
( 4 分)① 录毕,走送之()② 同舍生皆被绮绣()③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6.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C.腰/白玉之环. D、门人弟子/填其室7.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doc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4.选文采取对比的句式阐明道理。
如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同我的自己的粗袍破衣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作对比,将今日大学生优越的条件同我的艰苦的学习对比,说明业要精,德要成,必须刻苦专一的道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理。
(2 分)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5. 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 分)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答(3 分)余幼时即嗜学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6.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3 分)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答.(3 分)要点: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1.【2013 年?广东省广州市】阅读课文第一段段,完成1~3 题。
(10 分)勤奋学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3 分)7、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3 分)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 A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B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9篇送东阳马生序作业
第19篇送东阳马生序一、[2021合肥46中三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读书有所见作〔清〕萧抡谓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2)门人弟子填.其室填:(3)或.遇其叱咄或:(4)得养乃.滋长乃:(5)胸臆无佳.想佳: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幼时即嗜学。
(2)录毕,走送之。
3.关于读书的作用,宋濂以自身经历从正面阐述为“”;萧抡谓以时间顺序从反面阐述为“”。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请根据【甲】文内容,概述如何做到“心以理义养”。
(4分)二、[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阅读课文第一段段,完成1~3题。
(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3分)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pdf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阅读课文第一段段,完成1~3题。
(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3分)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安徽省中考语文考题链接复习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必测
考题链接·必测一、读“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回答问题.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援疑质.理( )答案:(1)交往(2)询问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此人们大多会把书借给我.(2)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3。
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
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
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示例二: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问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________(2)俟.其欣悦俟:________(3)媵人持汤.沃灌汤:________(4)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答案:(1)担心(担忧)(2)等待(3)热水(4)同“披”,文中是穿的意思2.翻译下列句子。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何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可以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此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亲母亲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忙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用若余之手录,假诸人尔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行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别人之过哉1.【 2013 年 ? 广东省广州市】阅读课文第一段段,达成1~3 题。
( 10 分)1.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同样的一组是(c)(3分)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来宾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 经常手借抄来之书,严冬节气,十指冻僵仍绝不懒惰,足见“我”修业之“勤”。
B. 遇师训斥,表情更恭敬,理解更周祥,没有争论一句,足见“我”修业之“诚”。
C.严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修业之“艰”。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2007-2010)(2011-04-04 23:47:22)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中考题库房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
(17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4分)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3分)【答案】一、18、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19、能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20、余/因得/遍观群书。
21、(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22、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
二、(鄂州市2007){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
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
逮,及、到。
③大姓:大户人家。
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⑥资:借。
⑦大学:大学问家。
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②礼愈至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④主人怪问衡2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门人弟子填其室B弗之怠或遇其叱咄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邻舍有烛而不逮D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卷《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链接·必测
一、读“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2)援疑质.理( )
答案:(1)交往(2)询问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此人们大多会把书借给我。
(2)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3.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
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
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示例二: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________
(2)俟.其欣悦俟:________
(3)媵人持汤.沃灌汤:________
(4)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
答案:(1)担心(担忧) (2)等待(3)热水(4)同“披”,文中是穿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3.文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品性?谈谈你的理解。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表明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赶紧送去。
“走”和“稍”搭配反映了作者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条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不怕吃苦(以苦为乐)等。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________
(2)走.送之走:________
(3)或.遇其叱咄或:________
(4)四支.僵劲不能动支:________
(5)腰.白玉之环腰:________
答案:(1)指代抄书(2)跑(3)有时(4)同“肢”(5)腰佩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抄完后,小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3.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我”与富家子弟衣食上的对比(或:“我”的贫寒与富家子弟的奢华对比);(2)“我”与先达的对比(或:“我”谦恭求教与先达严厉对比)。
4.宋濂的读书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或:只要学习,就为时不晚)。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