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案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第一章:走进大自然1.1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学会观察和描述常见的自然现象。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自然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常见的自然现象:天气、气候、地形、地貌等。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环境。
学生分组进行自然现象观察,记录并分享观察结果。
讨论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探索科学奥秘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实验仪器和工具。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2 教学内容科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和工具。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则。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了解实验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第三章:物质与能量3.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等。
物质的性质:密度、硬度、导电性等。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观察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讨论物质和能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四章:生物与生活4.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学会观察和描述常见的生物现象。
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关注生物与生活关系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生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与生活的关系:食物链、生态环境等。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户外生物观察活动,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常见的生物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资料]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掌握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空气与水第1课:空气的奥秘1. 了解空气的组成,知道氧气、氮气等气体的性质和作用。
2. 学习空气质量的监测和保护。
第2课:水的世界1. 了解水的性质、分布和利用。
2. 学习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空气与水的性质、作用及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与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4. 学生期终考试:进行全面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第3课:土壤与植物1. 了解土壤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2. 学习植物的生长需要以及光合作用的原理。
第4课:weather and climate1. 学习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区别。
2. 了解主要的气象现象和气候类型。
七、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科书《自然与科学》下册。
2. 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显微镜等。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材料。
4. 实践活动材料:如调查表、观察记录本等。
八、教学步骤与方法第5课:动物与环境1. 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2. 学习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资料]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然界的基本概念,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自然界的基本概念1. 认识自然界:自然界与非自然界的区别,自然界的构成。
2. 自然界中的事物:自然界中的生物、非生物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影响生物。
2. 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体系。
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保护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
2.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的维持。
3.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1. 地球: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自然现象。
2. 宇宙:宇宙的起源,宇宙的构成,宇宙探索。
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1.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 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常见科技产品的原理,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了解自然与科学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在各章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科教版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教材。
2. 教学辅助材料:PPT、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资料等。
3. 实验器材: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六年科学下册健康的土地教案
六年科学下册健康的土地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科学下册《健康的土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土地的重要性,认识土地的组成和功能,明确保护土地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土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土地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保护土地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科学下册《健康的土地》。
2. 多媒体设备。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土地,引起学生对土地的兴趣。
2. 提问:你们了解土地有哪些功能?为什么土地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二、知识讲解与展示(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土地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土壤、植物、动物等。
2. 介绍土地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水源、居住地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土地被破坏了,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三、实验活动(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活动:每组提供一块土壤,让学生观察土壤中的生物和植物。
2. 引导学生分析土壤中的生物和植物对土地的重要性,并讨论保护土地的方法。
四、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保护土地的方案,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植树造林等。
2.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知识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土地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地的方法。
2. 提问: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土地?为什么?六、课堂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土地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地的方法。
2.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下册
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下册摘要:一、科学教育的意义1.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下册的内容概述1.教材特点a.贴近生活b.注重实践c.培养学生探究能力2.教材结构a.生命科学b.物理科学c.地球科学d.科学技术三、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下册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2.探究式教学3.情境教学4.合作学习四、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生命科学案例2.物理科学案例3.地球科学案例4.科学技术案例正文:科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科教版科学教案下册是针对六年级学生编写的一套科学教材,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年级科教版科学教案下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材结构上,涵盖了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合作学习则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
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的奥秘;在物理科学领域,可以设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现象;在地球科学领域,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演变过程;在科学技术领域,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了解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认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土地。
你们认为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呢?
2.概念解释:
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提醒学生注意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
3.分类和特点:
介绍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请学生展示图片或图表,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的特点。
4.利用与保护问题:
讨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5.总结与评价: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评价自己对土地资源的认识程度,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四、课后作业:
请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小议文。
要求包含以下内容: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五、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资料]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自然与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与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二、教学内容1. 物质世界: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
2.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宇宙的探索。
3. 生物与生命: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生态环境。
4. 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资源的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的知识点和科学原理。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自然与科学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 终结评价:通过期末考试、科学竞赛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本册教材共需教学3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计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4-6课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教材。
2.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具、实验器材、挂图、模型等。
3. 参考资料:相关科学书籍、网络资源、科学新闻等。
八、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问题、情境、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解: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实例、图片等方式讲解新知识。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互动活动。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土地资源》北京课改版(1)
土地资源
图释导学
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地区散布不均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散 布状况。 3、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4、理解我国土地资源散布差异与我国 地形、气候自然环境的关系。
我国土地资源特征之一: 类型齐全
请说出每张图片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结合国情,以土地基本国策为根据,为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 护献计献策。
2、“土地专家计划”
沙漠、戈壁:
a、发展旅游业; b、种植耐旱植物; c、 发展沙产业等。
雪山:
a、发展旅游业; b、利用水资源; c、 开发动物资源等。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计策3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计策4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 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结合国情,以土地基本国策为根据,为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 护献计献策。 1、“土地专家门诊”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
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科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然与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自然与科学概述1.了解自然与科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掌握自然与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第二章:地球与宇宙1.认识地球的形状、结构、气候和资源。
2.了解宇宙的组成、恒星和行星的特点。
第三章:生物与生命1.学习生物的特征、分类和生态系统。
2.探索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四章:人体与健康1.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习常见疾病和预防方法。
第五章:环境与生态1.认识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影响。
2.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教科书、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报告、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展示他们的科学才华。
六、第四章:人体与健康(续)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2. 探讨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如饮食、运动、心理等。
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体机能。
2. 组织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资源:1. 提供健康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人体机能和健康生活方式。
2. 使用人体模型或图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体结构。
1. 通过健康知识小测验,评估学生对人体健康的基本认识。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行为,如饮食、运动等,评估他们的健康习惯。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气候资源北京课改版
《气候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2、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了解气候也是一种资源,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二、教学重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三、教学难点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0.5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
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
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抱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手捧金灿灿的盆栽柑橘,……,喜气盈盈,流连忘返。
”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新课讲解:一、气候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①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②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③观察1月份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④再观察一下等温线的疏密和空间变化的幅度。
想一想,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什么?(学生:气温的差异较大)⑤在图上找出我国最南、最北的气温极端数值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教科版小学地理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版)
教科版小学地理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版)教案一: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本节课将介绍地球上常见的环境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通过研究,学生将了解如何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教案二:地理探险——探索世界的奥妙本节课将通过地理探险的主题,带领学生了解不同地理特点的国家和地区。
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地图和工具来探索地球的奥妙。
教案三:交通出行——走进快速发展的交通网络本节课将介绍不同交通方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
学生将了解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影响,以及如何安全出行。
教案四:农业与食品安全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同时,学生将研究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教案五:资源与能源本节课将介绍不同类型的资源和能源,并探讨如何合理使用和保护它们。
学生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未来的资源管理做准备。
教案六:城市与乡村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认识到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同时,学生将研究到城市和乡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如何平衡两者的发展。
教案七:地理信息技术本节课将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地理领域的应用。
学生将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如何使用地图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教案八:地球的未来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保护地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将被鼓励思考和行动,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
教案九:地理探索活动本节课将提供一系列地理探索活动,旨在巩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将参与实地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案十:综合复与检测本节课将提供综合复和检测的机会,帮助学生复之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通过完成各种题型的练和测试活动,学生将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
以上为《教科版小学地理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内容概述,课程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北京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北京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北京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 掌握六年级科学下册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点。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生物多样性保护- 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和方法2. 单元二:能源与能源转化- 理解能量的概念和分类- 探究不同能源的利用和转化过程3. 单元三: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研究物质的分类标准和性质- 掌握物质的常见变化和分类方法4. 单元四:地球与月亮- 掌握地球的结构和特点- 了解月亮的运动规律和形成原理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提问、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相关知识。
3. 实践教学方法:组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表现评估。
2. 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 小组合作评估: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北京版六年级科学下册》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频设备等3. 实验器材和材料: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器材和材料六、教学安排第一周- 单元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入,介绍概念和重要性- 进行小组讨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式和方法- 完成相关作业和实验报告第二周- 单元二:能源与能源转化导入,讲解能量的概念和分类- 进行实验观察,探究不同能源的利用和转化过程- 小组合作项目:制作能源转化模型第三周- 单元三: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导入,研究物质的分类标准和性质- 进行示范实验,掌握物质的常见变化和分类方法- 课堂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第四周- 单元四:地球与月亮导入,介绍地球的结构和月亮的运动规律- 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球的特点和月亮的形成原理- 课堂讨论,总结研究成果七、教学反思与调整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土地资源》北京课改版
你能说出图片显示的是哪种土地利用 类型吗?
耕地
草地
林地
建设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总量_丰__富_,类型齐__全_ 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_少___,各类土地所 占的比列_不__尽__合__理_,主要是_耕__地__、__林__地_少 _难__利__用__土__地__多,_后__备__土__地__资__源__不足, __人__与__耕__地___矛盾突出。
1.水田和旱地的散布大致以什么地方为界?
秦岭——淮河一线
2.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散布比较一致?
800mm等降水量线
3.造成我国耕地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降水
读我国南北方耕地和水土资源散布表回答问 题:
南方 北方
耕地
占40% 占60%
水资源
占80% 占20%
1.我国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的散布特点?
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的百分比
用 土
利 可利用草地
32.6%
工矿交通城市
耕地 地
已 用地、内陆 沙漠山 13.5%
水域15.7% 地永久积
雪、冰川
21.6%
难利用的土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
(合理、不尽合理 )
__耕__地__、林__地___比重 小, _难_利__用_的__土__地_比重 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特别是 _人___与_耕__地__ 矛盾尤为突出。
2.我国草地主要散布在_西__部__内__陆__地__区__
水田为主的耕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
旱田为主的耕地
东北大平原的耕地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土地资源-北京课改版
课堂练习
1.为什么要珍惜地球资源??怎样珍惜地球 资源? 2.只有一个地球 再如果人们随便损坏自然 资源,后果也会是什么?
谢谢!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 而且散布不均。
从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散布图中可以看 出,耕地和林地主要散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 风区。这里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 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散布区,而且土地的 利用程度高。耕地主要散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 的丘陵地区; 林地则主要散布在山地。
不同的土地类型,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 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 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 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 和建设用地。
我国国土广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 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 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 利条件。但是,我国人均王地资源占有量小, 而且各类土地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 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土地资源的用处 2.为什么要保护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 衣食之源。我国地域广阔,由于地形、气 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类型也 是多种多样。
土地资源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 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 也是将来的全部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精品教案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精品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了解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情况;2. 掌握地球上的常见大陆和海洋的名称;3. 理解并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4. 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陆和海洋的概念及其分布情况;2. 地球上常见大陆和海洋的名称及其位置;3. 地图、地球仪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深入理解大陆和海洋的概念;2. 帮助学生掌握地球上常见大陆和海洋的名称及其位置;3. 教授学生使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球仪、地图等实物,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真实性和有趣性;2.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 归纳总结法: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大陆和海洋的名称及其位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讲解大陆和海洋的概念,给出具体的定义和特点,并通过示意图展示其分布情况,帮助学生理解。
3. 名称研究介绍地球上常见大陆和海洋的名称,并引导学生一起诵读和记忆。
4. 地理位置定位使用地图和地球仪,让学生亲自操作,找出给定大陆和海洋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5. 小结回顾通过简单的练题和讨论,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 地球仪;2. 地图;3. 示例图片、图表等。
七、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进行以下几种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2. 练题评价:收集学生完成的练题,评估其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交流能力。
六年级下册科学学案水资源 土地资源北京课改版
水资源【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初步建立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外能积极收集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的信息。
【学习重难点】重点:建立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的概念。
难点:掌握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
【学习过程】一、思考导入你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吗?二、合作探究1.探究新知(活动一)讨论:地球上都有哪些地方和哪些生物需要水?交流从数据资料中获得的信息。
2.探究新知(活动二)讨论:如何缓解我国的缺水状况?交流从数据资料中获得的信息。
三、展示研讨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水资源包括水以及水所具有的发电,航运、养殖、环境等方面的能力。
四、延伸拓展课后思考题:节水既是国家大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我们如何养成节水的意识和习惯呢?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初步建立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外能积极收集与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的信息。
【学习重难点】重点:建立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的概念。
难点:掌握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学习过程】一、思考导入人们为什么常常把土地比做“母亲”?我们周围的土地都有什么用途?二、合作探究1.探究新知(活动一)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交流从数据资料中获得的信息。
2.探究新知(活动二)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交流从数据资料中获得的信息。
三、展示研讨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是人类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
3、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大量资料和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能力开展教学。
3、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土地资源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2、重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课本,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
三、教学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谁能说出它的优势
和劣势?
新课讲解:
一、土地资源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
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
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的既热烈又充分,现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小结如下:
(1)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复杂多样,加上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
大部分土地经过人工改造利用已成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占总面积的63.9%)等,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约占总面积的17%),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至今未能利用,仍为戈壁、荒漠、高
寒石山(约占总面积的19.1%)。
(2)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从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对发展农业是一种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利于农耕。
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运输也比较困难,但林、矿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山地,保护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又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区域差异明显
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彩图秦岭—淮河以北的旱田、彩图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田。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西北内陆地区耕地相对集中分布的地方?
(2)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3)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4)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归纳总结: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