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背景下生态修复治理状况调研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发展背景下生态修复治理状况调研和分析
作者:沙怡然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2期
摘要: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对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也是维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宁夏生态环保治理试点地区为例进行了简要的调研与分析,以期为更多生态修复治理试点地区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修复;环境治理
生态修复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内,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与人工调节能力相结合,将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1]宁夏位于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之一。
同时也中西部同其他地区往来的交通要道,中西部已成为国家经济战略重点转移方向,其生态修复治理的作用与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一、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空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2014年-2015年,宁夏的PM10年均浓度都增长了20%以上,均未达国家标准。
在2017年度实现全区环境状况的报告中提到,宁夏的PM10浓度仍持续上升,成为了当年全国唯一一个仍然在上升的地区。
旧式燃煤小锅炉的淘汰滞缓成为了PM10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导致的地表植被破坏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扬尘问题,城市的快速发展致使机动车数量的剧增带来了尾气污染,以及监管不足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气排入大气,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当前空气污染治理首先需要面对的难题。
(二)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宁夏地区的主要农业灌溉用水及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皆需依靠黄河取水,而在2015年的环境督察组检查中,8条主要入黄支流水质为Ⅴ类轻度污染水质,其中5条水质污染物含量仍在升高。
上个世纪中期,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城市生存空间快速扩张,宁夏曾选择了围湖造田、填湖盖楼,使银川地区境内约6.7万多公顷的湖泊和湿地资源日渐萎缩至现在不足1.3万公顷,大大降低了城市河道及湖泊对水资源的自调控能力,无法承载日益增加的污水排放量,导致水污染问题不断恶化。
(三)水土流失严重
宁夏地区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导致土地逐渐呈现硬石化、沙漠化,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旱涝灾害频繁,影响本地区各产业的发展。
泥沙随着黄河水流在地势平缓的下游地区形成沉积,不断的抬高河床,抬高水位,往往会给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带来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破坏,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二、生态治理修复措施及进展
(一)多方面措施同时入手,从源头把控空气污染
银川市因以煤为主的能源产业结构造成了特征明显的煤烟型污染,银川及周边地区受工业企业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及挥发性有机物。
因为这一特点,在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上,宁夏选择了从源头入手,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第一,把控燃料的质量,提倡使用低硫煤,限制使用高硫煤,同时提高电、热、气等清洁生产能源的使用,加快改善和调整能源结构;第二,加强对企业排气设备的监管,推行使用脱硫脱硝设备及技术,对无法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染企业要坚决取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对燃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燃料的燃烧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第三,重视宁夏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机动车尾气污染,当前宁夏的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已由2009年的42%提高至2018年的99.3%,且大力推行使用清洁汽车,加强城市道路监测,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的黄标车及老旧车辆。
(二)退耕还湖,强化水域自调控能力
对于水污染的治理,宁夏更倾向于恢复其城市河道及湖泊的自調控能力。
以完善河道环境系统为重点管控,严抓河道区域的侵占和随意排放污染物。
希望水体的净化与环境治理修复可以通过河道本身的生态系统完成。
近年来,宁夏政府大力推进退耕还湖、封育湿地、并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使6.6公顷以上的湖泊湿地,重新得到了开发和保护。
其中修复治理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艾依河水利工程,作为人工开凿引黄河水的灌溉水渠,在河道区域的污水排放管理上十分困难,常年检测为中轻度污染水质。
近年来,宁夏水利厅对艾依河实施冬季循环换水,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从而改善艾依河水质。
与此同时,环保部门还提高了农村及城市污水排放的标准,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加大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责任和责任追究力度。
2018年,艾依河在溶解氧的含量(mg/L)、氟化物的含量(mg/L)等多项指标中已达到Ⅱ类及以上,成为了集沟道整治,防洪排水,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为一体的重点发展水利建设工程。
(三)传统防沙治理走向“五位一体”现代化治沙模式
宁夏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宁夏的生态环境平衡,还关系到黄河流域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同时这一问题也是造成宁夏地区空气及水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因此水土流失的治理对宁夏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及治理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以前的“一季造林、成活靠天”中国传统治沙工作模式,到科学运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以草方格固沙技术为核心,雨季穴播、营养袋造林等先进适用技术为辅助,再到目前的“五位一体”的现代治模式,不仅防沙治沙,更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防风固沙林的生态防线,大型骨干林带的生态屏障,在内部造田育果育苗,在田地种草养殖,形成一种牲畜粪便肥田、林草喂养牲畜的循环经济产业。
三、经济影响
(一)生态治理实现了农牧业的增收增效
宁夏地区曾受生态环境影响,农业结构单一,种植也多以玉米、薯类、豆类、杂粮等粮食作物为主,干旱现象还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农牧民收入低,增收困难。
但同时人口在剧增,低产田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便出现了滥垦滥牧,伐木开荒等不合理人为活动,加剧了土壤侵蚀,使得宁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制约了宁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而随着宁夏近年来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具有耐盐性和耐寒性的枸杞种植成为宁夏最富特色的农产品,驰名中外,带来了极佳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着突出的生态效益。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地,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除了鲜美的盐池羊肉,中国羊绒60%以上都来自宁夏。
因地制宜的模式,使得宁夏的农业产业链得以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获得增收增效。
(二)生态治理打开了宁夏“走出去”的大门
宁夏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且经济发展落后,长期无法打开对外贸易的大门。
近年来,生态环境修复初见成效,宁夏与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国家经济贸易往来与交流也日益密切,由于宁夏回族同伊斯兰国家,具备文化互通、产业经济根底、语言学习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本地文化特色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业在出口中有了越来越多越高的接受度。
(三)生态旅游成为新热点
宁夏地区2004年第三产业占比仅为33.8%,而到2018年第三产业占比已达到47.9%,随着湖泊湿地的逐渐开发与恢复,以及更多生态治理恢复措施的实施,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将目光转向了旅游业,确定了发展以点带面、以线连片、南北呼应、一体发展全域旅游大格局,北
武当生态旅游区、沙漠湿地休闲度假区等生态旅游区,治沙博物馆等宣传治沙的生态治理体验项目,以及中宁枸杞文化体验区、海原回乡风情展示区等特色文化项目逐渐成为旅游热点,截至2018年,全市当年平均每月接待游客接近70万人次,仅旅游一项收入就高达75亿元。
(四)实现生态治理恢复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其他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沿黄城市,可以学习宁夏地区在生态治理恢复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地区特色,在充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前提下,必须把节能减排的壓力转化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抬高煤炭资源利用的起点和水平。
立足于能源化工优势,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高新技术等生态产业,促进西北地区与其他各个地区的交易往来,使沿黄城市带可以成为西部开发中的战略节点。
四、结语
通过对宁夏生态治理试点地区的调研与分析,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引起更高的重视。
在生态治理修复的过程中,宁夏地区因地制宜的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及水土流失问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生态治理修复策略遵循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对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更多环境治理试点地区进行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埃平.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2] 贾卓,李艳春,宋乃平.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治理工程经济效益评价[J].宁夏工程技术,2008(02):176-180.
基金项目:本文属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绿色发展背景下生态修复治理状况调研和分析——以宁夏生态环保治理试点地区为例》(编号:20181037807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沙怡然(1998——)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6级本科生,贸易经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