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评析

合集下载

2015全国新课标一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15全国新课标一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15全国新课标一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西安新东方优能高中部理综项目组庞娟2015新课标一卷的化学,遵循新课标课程思想,命题形式灵活,与往年相比,出现了一些学生不熟悉的考查方式。

注重了考题与生活结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

今年试卷与往年相似之处在于:经典题型延续考查,如选择题部分第8题的阿伏伽德罗常数,第10题的化学实验基础,第11题的电化学,12题的元素周期律,27题的工业流程题,均为历年常见题型,也是学生掌握较好的题型。

选修部分的题型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动,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考生平日复习中常见的。

继续考查学生的综合审题能力,如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可以通过题目所给信息确定答案;13题的图表,考查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看懂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就可以顺利作答。

今年试卷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学科知识的考查中体现人文情怀,成为今年命题的一大亮点。

也给所有的考生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必须要注重!有机必考部分避开了考生熟悉的同分异构体和官能团性质,改从分子式角度进行考查,从题目所给键线式确定该物质分子式,结合元素守恒思想来确定答案。

在连续三年的有机制备实验考查之后,新课标一卷再次回归到无机探究实验,考查了物质检验、实验装置、实验设计等内容,取材于熟悉的草酸,注重对考生实验设计描述的准确性、完整性的考查,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考生的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28题的反应原理大题上。

再次强调考生应该注重平日的计算训练。

从整套试卷讲,本套试卷是一套难度中等偏上,但区分度强,灵活度较大的试卷。

从这套试卷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化学的命题趋势:将会继续加大实际背景问题,加入传统文化,探索创新型问题,加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2015年陕西省理综生物部分高考试题分析西安新东方优能高中部理综项目组孙亮2015年陕西高考理综仍采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新课标I卷)。

今年与往年总体相比,生物总分值没有变化,但试题结构略有改变,试题难度降低。

2015年高考试题理综(新课标1卷)解析版

2015年高考试题理综(新课标1卷)解析版

2015年高考试题理综(新课标1卷)解析版W,错误;B、H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弱,所以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正确;C、未指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判断酸性的强弱,错误;D、N与P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如磷酸铵,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判断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 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答案】D溶液的pH=10,MOH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而R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电离正向移动,则c(R+)浓度增大,而升高温度,对c(M+)无影响,所以比值减小,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电解质强弱的判断,溶液稀释的判断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答案】D考点: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15.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

一电子有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C.若电子有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有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到N和P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和P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和MQ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到N,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为高电势,NP为低电势。

2015高考化学全国1卷理综化学含解析答案解析

2015高考化学全国1卷理综化学含解析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9.已知分解1 mol H 2O 2 放出热量98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的分解机理为:H 2O 2+ I - →H 2O +IO - 慢 H 2O 2+ IO -→H 2O +O 2+ I - 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 -的浓度有关B .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 -1D .v(H 2O 2)=v(H 2O)=v(O 2)10.W 、X 、Y 、Z 均是短周期元素,X 、Y 处于同一周期,X 、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 2-和Z - ,Y +和Z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ZB .单质沸点:X >Y >ZC .离子半径:X 2->Y +>Z -D .原子序数:X >Y >Z11.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 .60 ℃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4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 卷 化学试题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 .氨水B .硝酸C .醋D .卤水& 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 AB .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 +两种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 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 . 2: 3C . 3: 2D . 2: 1徴主物1 - 1「,?:!:::*1可氧反应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 应后滴加KSCN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 氧化 为Fe 3 +B.将铜粉加1.0mol •i l Fe 2(SO 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 0.1mol • ^MgSO 4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 TL U SO 4 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 浅蓝色沉淀Cu (OH ) 2的溶度积比Mg (OH ) 2的小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1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 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正极反应中有C0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 2=6CO 2+6H 2O12. 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新课标Ⅰ高考化学试卷分析word资料4页

2015年新课标Ⅰ高考化学试卷分析word资料4页

2015年新课标Ⅰ高考化学试卷分析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1.001SOLO分类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心理学教授比格斯基由皮亚杰发展阶段学说提出的以等级划分为基础来描述学生的思维能力目标,从而评价学习质量的一种方法。

比格斯在他对大量学生回答不同学科的问题时的反应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在对不同的问题作出反应时,思维过程也同时在进行不同层次的由易到难的变化,比格斯将这些变化分为5个水平,并将其作为个体学习质量的评价标准,即SOLO的5种思维层次水平。

(1)前结构水平(prestructural):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能提供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

(2)单一结构水平(unistructural):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个知识点,并且能根据这个知识点解决问题。

(3)多元结构水平(multistructural):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多个知识点,但不需要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4)关联结构水平(relational):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多个知识点,并且需要把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一、运用SOLO思维层次对化学试题层次进行分类本文按照SOLO分类法的基本假设和思路,通过分析学生解答化学试题所必须经历的思维操作阶段,从而确定化学试题的层次水平和能力结构。

由于“前结构水平”在具体的试题操作者无法体现和测量,因此只选取后四个水平,进行说明。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运用SOLO分类理论对试题进行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单一结构水平(U)分析范例第7题: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 氨水B. 硝酸C.醋D.卤水分析:本道题主要考查硝酸的性质,试题以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为情景素材,学生只需回忆硝酸的性质即可顺利答题,从知识点的内容属性上看,本知识点属于“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部分。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

精品2015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7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 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 .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 .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D 2O 和 18gH 2 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3C.3:2D.2:110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 Fe 氧化A.为 Fe3+应后滴加 KSCN 溶液将铜粉加-1 溶液1.0mol ·L Fe2(SO 4 )3B.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中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C.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将 0.1mol-1·L MgSO 4溶液滴入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Cu(OH) 2的溶度积D.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比 Mg(OH) 2的小-1浅蓝色沉淀滴加 0.1mol ·L CuSO 4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正极反应中有 CO 2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 C 6 H 12 O 6 +6O 2 =6CO 2+6H 2O12 . W 、 X 、Y 、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0、 5 、8 、8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讲解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讲解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3C .3:2D .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 N NNA .单质的沸点:W>XB .阴离子的还原性:A>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3.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 随lg V V 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D .当lg V V 0 =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 +)c(R +)增大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 1=5.4×10-2,K 2=5.4×10-5。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新课标Ⅰ卷,正式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新课标Ⅰ卷,正式版解析)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 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 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 少提前 20 分钟到达考场。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新课标Ⅰ卷,
正式版解析)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 335 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 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
高考衣食住用行
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 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 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另外,进考场前一 定要少喝水!
2
1CuSO4 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 Fe 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 NO 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 KSCN 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 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 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硫 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 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对反应现象、结论的判断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15-年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部分点评

2015-年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部分点评

2015 年新课标1 卷理综化学部分点评石家庄新东方学校马美达2015 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考生们纷纷都在焦急的等待中煎熬。

今年的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又让人耳目一新,凸显出新课标的特色,试卷整体遵循着稳中求变、立足基础、考察能力、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合理,难度梯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

考查依然是大量信息题,但均是依附在化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试卷特点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与往年变化不大,题型有了工业流程题得加入,使学生感觉整体难度加大;虽然今年的选择题依然跟往年类似,难度不大,如考查了关于NA 的叙述、有机化学反应、化学基础实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但陷阱依然很多,稍有不留神就将与 6 分失之交臂了。

第二:命题形式花样翻新,以史书记载为载体进行化学知识的考查在高考中采用的比较少,在新课标中也是头一遭,这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图像的题依然不少,对于信息的提取能力依然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基础能力还要有很好的信息提取能力。

第三:试题结合能力较强,有的是建立在史书记载上,有的源于生活,有的立于工业上,有的结合着新科技,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难题,能够公平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试卷内容分析如下:题号分值难易程度考查知识点易错点7 6 简单无机化合物性质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不上8 6 简单关于NA 的叙述氧化还原反应不清、忽略弱电解质部分电离9 6 中等有机化学反应不会书写方程式,应变能力差10 6 中等化学基本实验有小的知识漏洞11 6 中等原电池不能确定正负极或者质子问题12 6 中等元素周期律规律与题有所出入13 6 难溶液中的平衡图像信息获取不到26 14 简单实验题设计实验没有思路27 14 难工业流程题图看不懂或者工业流程题做题思路混乱28 15 中等理论综合题溶液中的平衡、勒夏特列原理不清楚37 15 中等物质结构与技术晶胞计算问题和均摊法的运用38 15 中等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和推断通过跟2014 年相比,难度基本持平,故不难看出明年高考化学依然遵循着回归教材,贴近生活的宗旨而命题,所以建议2016 年的考生在备考中稳扎稳打,查漏补缺才是硬道理,并且在复习中一定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达到知识面广,运用能力强的效果。

2015高考新课标1卷化学试题评析

2015高考新课标1卷化学试题评析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 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 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 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C
A.1:1 C.3:2 B. 2 : 3 D.2:1
考点:考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
10应现象、结论的判断 D 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2015年高考化学新课标I卷解析
第一部分:试卷特点分析 第二部分:试题解析 第三部分:命题趋势与备考建议
第一部分:试卷特点分析
纵观化学试题,试题基本遵循“稳中求变、立足基础、突 出能力、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合理、梯度适 中,覆盖面广。对知识点的考查与平时复习的切入点有所不同 ,比如第13题弱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平衡,溶液稀释问题联系 考查; 比如第28题溶度积常数的计算,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都比 较高,今年试题依旧贯彻以往高考题的命题趋势,没有出现偏 、难、怪的试题,能够公平公正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
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
考点:考查对原电池反应的判断
C6H12O6+6O2=6CO2+6H2O
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 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 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W>X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解析】:A:21D2168O 18÷20×10=9mol 1 H 16 O 18÷18×10=10mol 1 2 8

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及阅卷分析

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及阅卷分析

能力:以物质性质为基础,分析实验装置 得分率:36.64% 和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
2013年全省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
2013客观题分析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 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C
得分率:39.85% 知识:溶度积常数 能力:利用溶度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2013客观题分析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 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15种 B.28种 C.32种 D.40种
D
得分率:29.76%
知识:有关酯的同分异构体。用到了排列组合 的知识。
B
得分率:46.52% 知识:原电池原理,Al3+与S2-的双水解。 书写陌生电极反应的能力。
能力:新情境下,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客观题分析
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 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 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 L-1 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 顺序为( )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

2015高考新课标1卷化学试题评析

2015高考新课标1卷化学试题评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判 断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题思路】A项考查质量与NA关系;B项考查亚硫酸不能完全 电离知识;C项考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质,过氧化钠既做氧化 剂又做还原剂;D项考查NO与O2生成NO2, NO2又随即生成N2O4 【答案】C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 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 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 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A.1:1 B.2:3 C.3:2 D.2:1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给出的有机物结构可知,1mol乌 洛托品中含有6mol碳原子和4mol氮原子,因此可得甲 醛和氨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答案】C
三、逐题分析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
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 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常见酸、碱、和盐的性质,意在考查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强水”具有强氧化性和酸 性;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硝酸具有强酸性 可以溶解大理石等石头。 【答案】B
3、重视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 为依托展开的。多年的高考热点始终是高中化学中的那 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但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 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因此教 学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坚实的化学基础 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 题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 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对学科思想的透彻理解 和学科方法灵活应用更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另外,训练学生细心审题、深刻理解题意也是我们今 后化学教学中要重点加强的内容。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新课标I卷解析版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新课标I卷解析版

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化学试题)解析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答案】:B【解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答案选B。

【考点】:物质氧化性的判断。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答案】:C【解析】:**和H的质量数不同,则18gD2O和18g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B.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 A,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的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 A,正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NNNA.1:1 B.2:3 C.3:2 D.2:1【答案】:C【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6,根据元素守恒,则C元素来自甲醛,N元素来自氨,所以分子中的C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入1.0 mol·L-1 Fe2 (SO4)3 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L-1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答案】:D【解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说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响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响,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下图。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假设原料完全反响生成乌洛托品,那么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0.以下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与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稀硝酸参加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响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以下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正极反响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响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响为C6H12O6+6O2=6CO2+6H2O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评析作者:郭正义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二高三版》2015年第08期一、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1.有机化学在必考题中占的分值下降。

近几年高考化学一定有一道或两道有机化学选择题(占6分或12分),全部考查有机化学知识,实验题考查有机化学反应,但今年只有第9题涉及乌洛托品、甲醛的分子式。

2.选做题难度不大。

选做题除了第36题难度中等外,第37、38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3.试题总体难度下降,知识点覆盖面广,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的应用。

4.图像识别、设计实验、设计流程、信息的综合利用等创新能力的考查比重增大,有利于区别考生素质,突出选拔功能。

二、2016年备考复习建议1.重视课本、重视基础,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把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多做基础题,少做偏题、怪题,对基础题多思考、多总结。

2.加强实验复习,在实验中提高观察、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化学基础知识与化工生产、社会、环境的联系,注重化学基础知识在化工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化工流程图一般不易全部理解,做题时应结合问题看流程图,问题中的信息可帮助对流程图的理解;再者,题目中有些问题可能与流程图联系不大,流程图不理解,有些问题也可以解决)。

4.加强自主学习,提高接受、吸收、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试题分析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B.硝酸C.醋D.卤水解析:从“能蚀五金”等题意中很容易得知:这是硝酸的性质,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易与金属反应。

答案选B。

评析:此题考查的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硝酸的强氧化性,题目较易。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0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ON AB.2L0.5mol·I-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 NO和1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解析:1mol D20和1 mol H2O含有的质子数都是10mol,但18gD20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A不正确。

亚硫酸不是强酸,不能完全电离,B不正确。

1mol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电子转移1mol,生成0.5mol氯气,则生成0.1mol氧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为0.2mol,电子转移0.2mol,C正确。

molNO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2molN02,但是生成的N02中存在,产物是NO2和N2O4的混合物,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

答案选C。

评析:该题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微观结构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知识点很基础,题目较易。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燃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和氨水混合蒸发可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1:1B.2:3C.3:2解析:根据“没有标出元素符号的顶点表示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键、每个氮原子形成三个键”,确定乌洛托品的分子式为C6N4H12,则其反应方程式为6HCH0+4NH3·H2()=C4N4H12+1OH20,甲醛与氨水反应物质的量之比为3:2.答案选C。

评析:该题考查了由键线式结构书写分子式,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式,利用原子守恒确定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题目难度中等。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解析: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生成,滴加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A不正确。

铜与反应后生成和,不生成铁单质,无黑色固体出现,B不正确。

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表面很快被氧化成氧化铝,氧化铝熔点高、不熔化,固体氧化铝将熔化的铝包住,熔化后的液态铝不能滴下来,C现象不正确。

和反应生成,说明更难溶,溶度积常数小,D正确。

答案选D。

评析:该题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C选项是对课本知识的直接考查,该题很基础,难度中等。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解析:该电池是把葡萄糖与氧气的反应设计成了电池,电池反应和葡萄糖燃烧的方程式相同,电池方程式为,D正确。

根据电池方程式可知葡萄糖参与负极反应,对应的产物CO2应在负极生成,A不正确。

质子带正电荷,从负极移向正极,使正、负两极附近溶液均呈电中性。

答案选A。

评析:该题考查了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和离子的移动,以及电化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分别为O、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解析:根据L层的电子数,主族元素W、X应为氢和氮,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氢和氮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则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应为12,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只能为磷和氯,Y和Z分别为磷和氯。

氢气和氮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氢气的沸点小于氮气,A不正确。

H-的还原性很强,而CI-的还原性很弱,B正确。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C选项并没有强调最高价氧化物;若不全部是最高价氧化物,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如磷酸是中强酸,次氯酸是弱酸),C错误。

氮和磷可存在于(NH4)3PO4离子化合物中。

答案选B。

评析:该题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非金属性强弱的特征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性强,难度中等。

13.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均为Vo,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3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解析:0.1 mol·L-1的MOH的pH为13,MOH为强碱,ROH为弱碱,A正确。

向ROH的溶液中加水稀释,ROH的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最后溶液的pH接近于7,c(OH-)相同,C正确。

MOH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升高温度,c(M+)不变;ROH 为弱电解质,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c.(R+)增大,比值变小,D错误。

答案选D。

评析:该题考查的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加水稀释等问题,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l)甲组同学按照如图4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图5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

(3)设计实验证明: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

解析:(1)从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q,有CO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将草酸蒸气冷凝成液体,防止草酸蒸气与Ca(OH)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CO2的检验。

(2)草酸品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草酸蒸气。

通过B装置将草酸蒸气和水蒸气冷凝成液体,通过NaOH溶液除CO2,通过澄清石灰水验证CO2被除净了,再通过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之后让气体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反应后的气体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说明通过氧化铜之前气体中有CO。

再者剩余的CO有毒,要进行尾气处理,用排水法将CO收集处理,因此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D、G、H、D、I。

装置H 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氧化铜。

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第一个D装置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第二个D装置变浑浊。

(3)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的实验是:将草酸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将草酸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说明草酸比碳酸酸性强。

证明草酸为二元酸的实验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说明草酸是二元酸(此答案不唯一)。

评析:近几年新课标(I)高考化学实验均与有机化学有关,而今年考查的是无机化学反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实验考查物理性质的应用、装置的连接和简单实验的设计,既考查了基础知识的应用,又考查了创新能力。

题目难度中等。

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和,还有少量。

和等)为原料制备硼酸()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l)写出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两条)。

(2)利用_____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溶液,作用是_____。

然后再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其目的是______。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填名称)。

(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一。

(6)单质硼可用于生产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硼钢。

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

解析:(l)。

提高浸出速率的措施有加热、搅拌、减小矿粉的微粒直径等。

(2)在铁硼矿中只有具有磁性,所以在浸渣中含有,利用其磁性,将,从“浸渣”中分离。

易与硫酸反应,且生成的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铝易溶于水,进入到滤液中。

Ca0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二氧化硅与硫酸不反应,从而进入到浸渣中,所以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

(3)加溶液的作用是将氧化成,调pH为5的目的是将变成沉淀而除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