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知识易错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
笔记一地球和地图1. 不理解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和最短距离两点间的距离一般指沿着两点所在经线或纬线的距离,而最短距离则是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弧长。
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就是原比例尺×n;“放大”或“放大了”n倍,就是原比例尺×(n+1)。
原比例尺“缩小到”1/n,就是原比例尺×1/n;“缩小”或“缩小了”1/n,就是原比例尺×(1-1/n)。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不理解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的差异考生容易受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忽视图中所给的指向标或者经纬线。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指向标或经纬网判断方向。
指向标一般指示正北;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无法从题意中获取方向信息则根据一般原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对于两地的相对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而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所以人为规定根据劣弧一侧确定东西方向。
4. 不能正确比较坡度大小考生一般根据等高线疏密的表象判读坡度,当等高线特别弯曲时,考生对疏密的判读往往与实际不符。
所以需要深入理解坡度的概念,结合等高线图中的等高线疏密、等高距和比例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必要时应该用坡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笔记二地球运动时间上的区别: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到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偏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偏东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XC16-blitpoiyut0-74.TIF;%115%115,JZ〗〖BHDG8*2〗笔记三地球上的大气大气逆辐射只存在于晚上大气逆辐射全天皆有,而且白天更强,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非在夜晚混淆大气两种热力作用的对象大气热力作用包括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削弱作用是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保温作用是大气逆辐射把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的保温不清楚近地面大气的能量来源近地面大气(对流层)的直接能量来源是地面辐射而不是太阳辐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易错方向避错方法对逆温概念理解不全面正常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均递减率约为0.6 ℃/100米。
地理高考易错知识点
地理高考易错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知识领域。
在高考中,地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然而,由于地理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度,高考中也存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理高考易错的知识点,并提供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易错在自然地理方面,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1. 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形的总称,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高考中,对于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理解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例如,对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以及典型地貌特征的记忆不准确,容易混淆或遗忘。
解决方法:要加强地貌的实地考察和观察,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了解。
在学习中掌握典型地貌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总结。
2. 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在高考中,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是对气候形成因素的记忆和对气候类型的概念模糊。
解决方法:对于气候形成因素,要深入研究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分类理解。
对于不同气候类型,要掌握其主要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等。
3.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生物资源的保护等方面。
解决方法: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认知,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对于生物资源的保护,要了解各种资源的特点,掌握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易错在人文地理方面,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人口、城市和交通等方面。
1. 人口人口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考中,易错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人口数量统计、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解决方法:要熟悉人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口数量的计算方法和统计指标的含义。
对于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要掌握各种迁移类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和方法。
2. 城市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同学们常常会在一些知识点上犯错。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那些容易出错的部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球运动1、昼夜长短的变化很多同学在判断昼夜长短变化时容易出错。
要记住,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而在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在计算昼夜长短时,一定要注意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
2、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变化规律是个易错点。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要注意,当所求地点与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纬度差用减法;在不同半球时,纬度差用加法。
3、时区和区时计算时区和区时的时候容易混淆。
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求某地所在时区,用该地经度除以 15°,若余数小于75°,商数即为该地所在时区;若余数大于 75°,商数加 1 即为该地所在时区。
区时的计算要注意“东加西减”原则。
二、大气环流1、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不透彻容易出错。
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却地区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
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2、三圈环流在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比如,赤道地区受热,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向南北两侧分流。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 30°附近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季风的成因是个易错点。
东亚季风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南亚季风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其形成原因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三、气候类型1、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容易记错。
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40° 60°大陆西岸。
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必考科目之一。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有一些知识点往往容易引起学生混淆或错误理解。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中易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人口与城市1.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容易混淆的是人口净迁移与人口流动率的概念。
人口净迁移是指从一个地方流出的人口减去流入的人口,而人口流动率则是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 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易混淆的有城市人口与城市化率的含义。
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而城市化率则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二、环境与资源1. 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易错的知识点有生态系统和生态红线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种系统,而生态红线则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而设定的一条界限,禁止开发和破坏。
2. 能源资源在能源资源方面,易混淆的是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区别。
传统能源主要是指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清洁能源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再生能源。
三、地理分区1. 气候区划气候区划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易错的地方在于各个气候类型的特征。
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温、夏热、降水集中于夏季;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冬暖、夏热、降水集中于冬季。
2. 土壤分布土壤分布方面,易混淆的是各个土壤类型的特征。
例如,黄土是我国特有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呈干燥、稀疏、薄层分布。
四、地理实践1. 地图阅读地图阅读是地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容易混淆的是方向与比例尺的使用。
方向是根据地图上的指北针或经纬度来确定的,而比例尺则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2. 图表分析在图表分析中,易错的地方在于对图表中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需要注意图表的单位、标度、趋势等因素,结合地理常识进行推测和分析。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中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涉及人口与城市、环境与资源、地理分区以及地理实践等方面。
高考地理——易错、易混点整理
高考地理——易错、易混点整理一、自然地理易错易混点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高考地理必纠人文地理易错易混点
高考地理必纠人文地理易错易混点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
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
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
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知识点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知识点高考地理可能是很多小伙伴的比较头疼的科目,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高考地理易混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大题易混知识点地下水的问题与保护:①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科学管理。
②过量开采——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
——及时人工回灌③保护自流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
地壳与岩石圈地壳——是指地球内部结构分层中的最外层,它位于莫霍面以上的部分,平均厚度约为17 km,随着海拔的不同地壳厚度会发生变化,总体来讲,陆壳厚,洋壳薄。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包含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区别——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层大。
高考地理答题易混知识点海岭与海沟海岭——是板块张裂形成,形成在生长边界,由于洋壳张裂,岩浆涌出地表,遇到冰冷海水,向两侧迅速冷凝,形成海岭。
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形成在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在交界处形成岛弧,在海岸上形成海岸山脉,在洋壳物质流失区域,形成海沟。
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
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
它可由一条或几条河流形成。
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
密西西比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冲积平原。
必备高考地理解题易混知识点流水侵蚀作用与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是物理侵蚀,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
被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溶蚀——是化学侵蚀,是指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等产生的溶解侵蚀作用。
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1. 经纬度的划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
注意,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180度来表示的。
2. 时区的计算: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计算时区时,要知道自己的时区与目标时区的关系,以及是否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3. 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主要根据温度和降水的分布特征来分类。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极地气候则是全年低温少雨。
4. 地形图的阅读: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表示坡度较缓。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山顶,反之则表示盆地。
5. 河流的流向: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可以通过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来判断河流的流向。
6. 地壳板块运动:板块内部相对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较为频繁,多火山、地震等现象。
7. 地球上的大气层:从地面向上,大气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每一层都有其特点,如对流层是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区域。
8. 地球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
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9. 人口分布的规律:全球人口分布不均,通常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平原地带人口密集,而干旱沙漠、高山高原、原始森林等地区人口稀少。
10.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城市化带来了人口集中、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12.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减灾: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如建立预警系统、规划安全建筑、进行灾害教育等,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
在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下面将针对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一、大地形要素1.特征和分类大地形要素是指地球表面上形成的各种地形特征。
常见的大地形要素主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
其中,山地是指海拔较高、地势陡峭的地形,多与地壳运动相关;高原是指相对平坦,具有较高海拔的地形;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并且多为沉积平原或冰川平原;丘陵是指高度相对较低,坡度较缓的地形;盆地是指四周高山环绕,呈盆状的地形。
2.易混淆的地貌在地理学习中,常常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地貌形态。
例如,峡谷和峡湾,两者都是地势低于周围的狭长地区,但峡谷多为干流侵蚀形成,形态狭长,边缘陡峭;而峡湾则多为海岸侵蚀形成,形态狭长,边缘呈缓坡状态。
此外,海岸和海湾也常容易混淆,海岸是指海洋和陆地相交的部分,形状较长而细长;而海湾是指海洋伸入陆地之间的一部分,形状较为宽阔。
二、气候要素1.温度与纬度气候的温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纬度是决定温度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地球表面日照时间和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得知,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纬度越低,温度越高。
因此,在学习气候时,要注意纬度与温度的关系。
2.地形与气候地形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比如,山脉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作用使得山地气候特征明显;高原地区通常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平原地区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大气运动较为顺畅,气候相对稳定等。
因此,我们在学习气候时,要考虑到地形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三、地理统计与图示1.比例尺与图例比例尺是地图上长度(面积)与现实世界长度(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表示地图与实际距离的对应关系。
而图例是地图上各种符号与所代表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阅读地图时,要正确理解并运用比例尺和图例。
2.纬度和经度的表示纬度和经度是地球表面点位的表示方式。
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知识点高考地理作为高中生最后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对于考生来说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考易错的知识点。
在地理科目中,必考易错的知识点非常多,每个考生都需要认真地学习和掌握。
本文将涵盖几个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的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交通运输地理交通运输地理是高考地理中必考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掌握交通运输地理的基本概念,例如交通运输的分类、运输方式的选择因素,以及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规律等。
在此基础上,考生还需要重点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以及其应用,例如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交通运输对于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掌握交通网络规划的方法。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也是高考地理中必考的知识点,需要考生掌握城市地理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城市内部结构和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城市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考题。
因此,考生更需要深入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回答考题。
3. 自然灾害地理自然灾害地理是高考地理中的重点考点,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的起因、发生规律以及各种灾害的应对和预防措施等。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地震、台风等。
考生需要掌握不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条件和形成机制,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和救援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地理试卷中的相关考题。
4. 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与保护也是高考地理中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掌握土地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定,了解土地利用类型和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土地利用与保护的政策和计划,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各种政策和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措施。
5.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也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空间分布特征,例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等。
经济地理还包括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的知识。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易错点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易错点高考地理易错点及重要知识点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高考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和易错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地球及其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地理实证研究等方面,针对高考地理的易错点和重要知识点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地球及其运动地球是地理学的基本对象,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上。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一周的时间周期,即地球自转一天约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迹,一年完成一个公转周期。
在解答与地球运动相关的问题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回答准确。
2.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文系统、气候系统等。
易错点主要出现在对地貌特征的理解和记忆上。
地貌特征是指地球表面形成的形状、构造和分布等。
例如,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易错点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河流类型的判断上。
在回答有关河流的问题时,要结合地理背景和地学原理进行判断,同时注意避免死记硬背,而是注重理解与应用。
3. 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内容。
人文地理易错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相关指标的理解和计算,如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二是对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应用。
针对人口统计学指标,应熟悉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对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要关注当代的热点问题,如城市化进程中的环保措施等。
4. 地理实证研究地理实证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科研方法之一,它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来揭示地理问题的规律和原因。
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处理上。
在回答涉及地理实证研究的问题时,应注意区分定性和定量方法,并能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此外,数据处理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环节,应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高考地理的易错点主要包括地球自转与公转关系、地貌特征的记忆与理解、人口统计学指标的计算与应用、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应用,以及地理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处理。
高考地理常错知识点
高考地理常错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高考中,考察的地理知识点也是学生们经常会犯错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高考地理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以便同学们能够对其有所了解,并在备考中加以重点关注。
1. 世界人口问题在地理考试中,人口问题往往是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然而,同学们在对世界人口问题的把握上往往容易出错。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将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混淆。
实际上,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老龄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人口过多的挑战。
因此,在考试中要注意正确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中的基本概念,然而同学们在理解上却常常存在混淆的情况。
自转是指地球自身以自西向东的轴线进行旋转,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进行的椭圆形轨道运动。
同学们在记忆时要准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并注意它们的区别。
3. 太阳直射区和地球倾斜地球的倾斜轴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
然而,同学们常常对太阳直射区的概念理解模糊。
太阳直射区是指太阳直接照射到地球上的区域,包括赤道附近的地区。
在夏至和冬至时节,太阳直射区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理解太阳直射区的概念,对于后续学习地理中的气候和季风等知识非常重要。
4. 地理经纬度和地形图地理经纬度和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但是同学们常常在使用上出错。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划分,而纬度则是指南北方向上的划分。
要想正确标示经纬度,需要注意将经度放在纬度之前。
此外,地形图上各种符号的含义也是同学们容易混淆的地方,需要加以重视和记忆。
5. 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地理学习中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察内容。
然而,同学们在记忆和理解上往往存在问题。
常见的错误包括弄混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以及对防灾减灾措施的模糊认识。
自然灾害常见的有地震、洪涝、旱灾、台风等,同学们要学会区分和记忆它们的特点。
易错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易错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经纬度的理解:经度是指从本初子午面开始,向东或向西测量的度数,而纬度是从赤道开始,向北或向南测量的度数。
学生常会混淆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断。
2. 地图比例尺的运用: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学生在使用时需注意单位换算和实际应用。
3. 地图符号解读: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理要素,如蓝色通常代表水体,绿色代表植被,学生需熟悉这些基本的地图语言。
二、自然地理1. 地球运动的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学生需理解其科学原理。
2. 气候类型判断:高中地理中会介绍多种气候类型,学生需掌握每种气候的特征,以及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来判断气候类型。
3. 地质构造理解: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基础,学生需理解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其对应的地质活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与迁移: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学生需掌握人口迁移的模式和原因。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及其带来的问题,如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等,学生应了解城市化的多维度影响。
3. 农业与工业布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的选择,学生需理解不同产业布局的地理和经济原理。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如土地利用、环境监测等,学生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GIS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理数据分析和管理中的作用,学生需掌握基础的GIS操作和分析方法。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在定位和导航中的作用,学生应了解GPS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应用。
五、资源与环境1. 资源分类与利用:自然资源的分类(如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学生需了解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2. 环境保护措施: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措施。
3.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学生需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及其应对策略。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易错点在于忽略地球非完美球体,实际上地球是一个扁球体,赤道膨胀,两极略扁。
2. 地图比例尺:学生常混淆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的区别,数字式是直接的数值比例,文字式则用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对比表示。
3. 地图投影:不同地图投影会改变地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如墨卡托投影会夸大高纬度地区的面积。
二、自然地理1. 气候类型:易将气候与天气混淆,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平均状态,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
2. 地壳运动:板块边界的类型(发散、收敛、横向移动)常被忽视,它们对地貌形态有重要影响。
3. 河流地貌: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区分是易错点,学生往往忽略河流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作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迁移:国际与国内迁移的区别和影响因素是易错点,需注意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作用。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速度和影响因素要区分,包括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3. 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和生产方式,如水稻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区别,容易被忽视。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易混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区别,主动遥感发射信号接收反射,被动遥感则接收地表自然辐射。
2.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而非地图制作或土地测量。
3.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学生常忽略其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中的作用。
五、资源与环境1. 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管理和利用策略。
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易忽略环境政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易错在于将其简单化为环境保护或经济增长的单一方面。
六、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差异,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
2. 灾害防治: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防治措施,易错点在于忽视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准备的重要性。
高考地理复习易错大盘点(二)
高考地理复习易错大盘点(二)易错12 气候类型判断不准易错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判断气候类型之前,没有先确定南北半球,导致气候类型判断错误;(2)不知道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气候的一种。
气候类型判断和气候特征分析是考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气候类型的判断取决于对气候特征的分析。
气候的基本特征由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不同的,而气候特征又是不同气候因子作用的结果。
所以气候类型的判断,事实上是对气温、降水统计资料形成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常见形式有:1.根据气候要素统计数据,判断气候类型。
2.根据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3.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坐标图,判断气候类型。
4.根据经纬网图、海陆轮廓图,判断气候类型。
解答读图分析题一方面要搞清坐标或点的含义,另一方面还要在图上进行必要的测算,最后根据气温、降水的分布特征及两者的配合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易错13 不能灵活掌握地形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易错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的含义;(2)地理计算能力差。
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可简单归纳如下:1.地势高,则太阳辐射通过的空气柱的距离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因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而太阳辐射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2.地形对气温影响很大首先,由于坡向不同,日照和太阳辐射条件各异,一般来说阳坡气温高于同海拔的阴坡。
其次,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的影响。
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温日较差很大。
再次,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较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
最后,谷地或盆地地形容易阻挡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之形成高温或者低温中心。
3.地形与风首先,高大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如青藏高原由于它和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
高考地理的易错知识点
高考地理的易错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关键时期,其中地理科目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尽管地理涵盖的范围广泛,有关地理的易错知识点是可以被鉴别和解决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第一部分:物理地理物理地理是许多学生觉得困难的一个主题。
其中一个常见的易错知识点是地球的内部结构。
学生常常混淆地心说和日心说观点,导致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理解出现偏差。
因此,学生应重点掌握地球的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的结构和特点。
建议学生使用地震波传播的原理来概括地球内部的层次。
另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是地球的形状。
许多学生误认为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忽视了地球的扁球形状。
学生应该理解地球的赤道直径要大于极地直径,并能够解释地球形状的因素和原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困惑的主题。
一个常见的易错知识点是人口与人均资源分布的关系。
学生经常忽略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而只看到人口的多少或者资源的丰富程度。
因此,学生应该充分理解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的相互作用,并考虑到战略、经济和政治等因素。
另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是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学生常常误以为城市化只是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而忽略了城市化的影响和原因。
学生应该理解城市化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包括工业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
建议学生用实例来论证城市化对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第三部分:环境地理环境地理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一个常见的易错知识点是全球气候变化。
许多学生未能正确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学生应该关注温室效应、气候变异和自然与人类因素等,并能够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另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学生通常只关注环境保护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学生应该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平衡发展。
2011高考总复习地理地理易错点30个精析(A纸28页)
2011高考总复习地理地理易错点30个精析(A纸28页)D1.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
如果记忆不牢或者怕记忆不准确,可采用下面两个方法来确定:(1)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
(2)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
二、等值线的特征1.同线等值:即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在同一条线上,其地理特征的数值相等。
如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同一条等震线上,烈度相等。
2.等值线应为闭合曲线:任何一种等值线,都应是闭合的曲线,虽然在图中可能看到不闭合,这是因为受图幅大小的限制,如果图幅非常大的话,它一定是闭合的。
3.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由于一条等值线上的值是固定的,因此同一个点只可能在某一条等值线上,但等高线在陡岸处可能重合。
4.等值线密集的地方,表示该地理要素在单位距离内的变化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
如果是等高线,则坡度较大;如果是等压线,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如果是等降水量线,则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大。
易错点3 经纬网的特点不能灵活运用易错分析容易出错的地方:(1)对经纬线的长度变化特点判断不清,容易受视觉的误导,误以为相邻两条经线在不同纬度间隔的距离相等。
(2)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3)方向判断错误。
图中经纬线均为曲线,极易使同学们形成视觉误差。
(4)对有关地球运动部分的时间计算和太阳高度等内容判断错误。
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题应注意以下内容:一、经纬网地图上的长度1.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60度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小结
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小结一洋流1洋流分类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2洋流的分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重要的洋流: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二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三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①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②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③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储存库,海洋对大气中CO2的吸收是平衡CO2的主要途径。
④海洋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的两叶肺。
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1全球的水量平衡是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2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的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知识易错点总结
易错点 1 不清楚经纬线的长度变化
【典型例题】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
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
C.丙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
的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乙处比例尺最小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经纬线长度变化的特点不清;二是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甲、乙、丙三地与l80 度经线都相差了5个经度,但甲、乙、丙三葩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
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
故第(1)题选B,第(2)题选D。
【纠错心得】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可采用两者相互比较的方法进行,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想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60°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比例尺的大小要根据起定义进行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是分数值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数值越小,
比例尺越小。
【纠错体验】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2 题。
1 .图中①~④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易错点 2 经纬网图判读不清
【典型例题】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1)~(3)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
确叙述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2)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则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B.乙地的区时为1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3)若6月22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当太阳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23.5°
C.正午时太阳在天顶位置D.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5°
【错因分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不会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二是对太阳视运动、日期判断等知识理解不透;三是对有关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等的计算错误。
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丙、丁位于北半球,丙位于丁的东南方向;丁位于东经40度,甲位于西经130度以西,因而丁在甲的东北方向;乙位于西经130度以东,因而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甲地大约为3月20日23时,应位于夜半球;乙地位于西9区,区时为3月20日23时;丁地的地方时为l0时40分;丙地为21日12时,从而可知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丙地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在南方的天空,正午太阳高度为43.5°;该日丙地出现极昼现象,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5°。
【纠错心得】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题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地球自转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两点间判读方向要取最短距离,即两点间的劣弧段,看两点的经度和是否大于180°;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地点都是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他地方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除极夜区),出现极昼的地点在地方时0时时,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该太阳高度的数值加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除以2为直射点的纬度数。
【纠错体验】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3~4 题。
A.一直沿正东方向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l小时20 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地间的距离
易错点 3 等值线的弯曲情况判读不清
【典型例题】读某等值线图,图中数值a<b<c,据此回答(1)~(3)题。
(1)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纬度位置B.沿岸暖流
C.地形D.夏季风
(2)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
A.①处坡度小于②处B.②处为山脊
C.①处山坡降水较多
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势好
(3)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
A.①处吹偏南风B.②处易出现锋面
C.⑧处降水较多D.该地区天气晴朗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审题不清,思维转换较慢,不能根据题干的要求思考问题;
二是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发生弯曲的因素没有理解或掌握;三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分析选项。
第(1)题,如果是等温线图,在沿岸暖流或夏季风的影响下等温线应该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在纬度因素的影响下等温线应该与纬线平行,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应该是受地形的影响,此处地形应较高。
第(2)题,若为等高线图,①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应最大,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为山谷;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①处山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马尾松长势更好。
第(3)题,如果为等压线图,图示气压系统为低压,②处于低压槽中易出现锋面,在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因位于我国,
①处吹偏北风;③位于冷锋锋前降水较少。
【纠错心得】各类等值线图是高考青睐的图形之一,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各类等值线图的判断方法,并加以对比,总结其共同的规律,注意等值线图中的弯曲方向、闭合、疏密、数值(极大值、极小值)、走向等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
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一般在等高线图中弯曲部分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起)或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起)),在等压线图中弯曲部分为高压脊(等压线向低值凸起)或低压槽(等压线向低值凸起),在海水等温线图中弯曲的部分一般表
)。
示洋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凸起为寒流,等温线向低值凸起为暖流)
(双选)
【纠错体验】读下图,回答5 一6题。
A.气压最高的是d地B.d 地盛行上升气流
C.a 地气流流向d地D.c 地气流流向b地6.若图示曲线为1月等温线,则b地位于
A.北半球大陆上B.北半球海洋上
C.南半球大陆上D.南半球海洋上
易错点4地形剖面图判读不清
【典型例题】下面沿甲图中E~F、M~N 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
(2)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D.海拔低,坡度小(3)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错因分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看不懂剖面图,不能根据乙、丙图中地势的起伏变化判
断地形,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二是对图中各点定位不准确。
E—F 剖面线海拔逐渐降低,M—N 剖面线海拔存在一个最高点,两者相结合可判断该地地形为山脊,E—F 为脊线,M—N 为过脊线上O点作的剖面。
①、②两地位于E—F脊线上,从两点的位置看①地海拔高,结合E—F 剖面线的起伏状况可以判断①地坡度更小。
③地在E—F脊线上,④地在M—N 剖面上,可以看出③
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纠错心得】剖面图的判读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复习时不能只在等高线图上进行分析,要根据剖面图、示意图的形状借助空间想象能力来解决该题中出现的剖面图组合的问题。
根据等高线图沿着不同方向作出几种常见的地形剖面图进行比较,从而掌握其剖面的起伏特征。
判断剖面图的基本方法如下:①仔细阅读图例、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剖面线方向和经纬度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②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对应的垂直比例尺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③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位置;④确定地形剖面图所表示的地区以后,将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进行对照,判断地形区名称;⑤根据该地
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判断其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等与该地区剖面图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事象,通过读图观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纠错体验】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 MN 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