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许多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创新德育课程体系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以说教为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些学校对德育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将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这种融合式教学,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其次,开发特色德育校本课程。

根据学校的地域文化、办学理念和学生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

比如,有的学校地处革命老区,就开发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德育课程,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有的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剪纸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此外,还引入了体验式德育课程。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培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品质。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德育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工具,拓展德育渠道。

建设德育专题网站和网络学习平台。

学校可以在网站上发布德育资讯、案例分析、心理健康知识等内容,供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同时,开设在线课程、讲座和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运用社交媒体开展德育活动。

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深受学生喜爱,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组织主题征文、短视频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的探索

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的探索

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的探索中小学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因此,如何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探索,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一大热点话题。

一方面,德育教育创新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往往侧重于灌输规则和道德准则,而缺乏对学生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全面培养。

因此,现代德育教育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参与互动式的教育活动,自主探索、体验、发现并学习。

另一方面,德育教育的创新也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创造更多元、更富趣味性的德育教育平台。

通过建设互动性强、情感共鸣性强的网络平台和虚拟社区,让学生在虚拟空间内开展德育教育体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特点,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德育教育方案。

此外,德育教育的创新也需要与社会资源充分整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德育教育体系。

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企业,感受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探索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改革。

只有积极探索与尝试,不断完善与提升,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未来中小学德育教育能够在创新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反思

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反思

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反思引言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形成和人格塑造尤为关键。

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与反思,以期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创新实践1.1 课程创新- 德育课程设置: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发系列德育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 跨学科整合:将德育内容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例如在历史课上弘扬民族精神,在语文课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

1.2 活动创新- 主题教育活动:定期举办以德育为主题的活动,如“爱国情怀”、“诚信教育”等,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实践能力。

- 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1.3 方式创新-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校园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开展德育教育,拓展德育工作的时空界限。

-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二、反思与展望2.1 反思- 教育内容:德育内容是否贴近学生实际,是否与时代发展同步,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 教育方法:德育教育方法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评价机制:德育工作的评价机制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2.2 展望- 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形成更加科学、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

-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 家校社会协同:加强家校合作,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

结语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反思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完善。

我们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立足学生的实际,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德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创新德育工作,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德育工作需要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

传统的德育教育更注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灌输,但现代学生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和体验道德的力量。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和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工作需要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以道德评价和行为表现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只关注形式,而忽视道德内涵的培养。

因此,德育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评价方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德育工作还需要创新家校合作模式。

家庭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场所,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家校合作往往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流和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缺乏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因此,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模式。

例如,可以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校共育活动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也给予家长更多的教育指导和支持。

德育工作还需要创新教师的角色和能力。

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师的附加任务,而忽视了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

因此,德育工作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提高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例如,可以开展德育教育培训,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水平。

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德育工作已经变得愈发重要。

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然而,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道德灌输阶段,缺乏个性化和实践性。

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听到一些道德教育理论,但很少有机会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面临着来自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但现在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

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德育工作将难以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为了解决传统德育模式的不足,学校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首先,学校可以引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进行德育工作。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的项目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道德和价值观念,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项目化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另外,学校可以建立健康的德育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传统的德育评价主要是依靠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但学生往往缺乏对自己的反思和评价。

通过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德育工作。

现在学生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德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和交流平台。

通过在线互动和讨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道德理念,激发他们内在的道德情感和责任感。

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2)

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2)

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势下的中学德育工作需要思考和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注重道德教育,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包括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

2. 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长社会经验和见识。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和社会需求,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推动者,需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教师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和方法。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公益活动、参加社区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讲座、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互动。

6. 增加德育内容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德育内容应注重开放性和多样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与创新。

学校可以通过德育活动,如主题演讲、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新形势下的中学德育工作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加强家校合作,提供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德育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公民。

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一、引言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和全人发展。

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行为教育、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

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品德培养;二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学校德育工作条件较差;三是学校德育工作过于注重形式,忽视内涵。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之路1.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国外一些国家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其先进理念和做法。

例如,德国的学校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可以引入其一些成功项目;美国的学校德育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可以借鉴其家庭教育模式。

2. 创新教学手段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手段,例如通过情景模拟、游戏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还可以引入新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等平台,进行学生教育和引导。

3. 强化家校合作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提供支持。

4.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学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学生自身也需要有自主性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五、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案例1. 创新教育模式某学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了情景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设计生活化、具体化的情景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健康生活教育某学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开展了健康生活教育。

学校通过开设健康生活知识课程、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1. 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可以引入更多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活动,开设课程或组织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分享交流的方式,增强道德意识和道德价值观。

2. 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学校可以建立定期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与老师
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通过这种形式,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并通过个
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倡导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
区服务、环保活动等,并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知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
的重要性。

4. 引入多元化的德育内容:学校可以增加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引入音乐、美术、体育
等领域的教育资源,通过艺术、体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提供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心理疏
导和支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课程教育,帮助学生建
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需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
式和渠道,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德育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反思

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反思

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反思
概述
初中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
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探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创新与反思,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

创新策略
- 整合课程: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
接触到道德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 制定个性化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德
育计划,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引入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反思与改进
- 定期评估: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德育策略。

-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收集各方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 学习他校经验:积极学习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创新做法,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

总结
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反思是提高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新策略,将德育融入到学科课程和实践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反思与改进,不断调整德育策略,使其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只有不断创新并持续反思,初中德育工作才能不断进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德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一、注重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兴趣、特长都不同。

因此,德育工作也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德育方案。

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对于兴趣爱好特别的学生,可以开设相应的德育课程,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二、强化实践教育德育工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注重实践教育。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实践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德育方案。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中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四、创新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例如,可以开设关于网络道德、环境保护、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注重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同时,评价机制也应该注重多元化,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成绩,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总之,德育工作的创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强化实践教育、加强家校合作、创新德育课程和注重评价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导读:本文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世纪之交,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尽管各方面对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但是,对有效地达到道德教育目标的方法研究却未能有很大的进展。

本文从活动教育的角度对此做了一些思考,希望在促进学校德育实践方面有所裨益。

一、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一般地说,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系统道德知识学习、行为规范训练、重视教育者人格示范和现实生活中榜样典型的诱导、集体的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奖惩措施强化等方法。

这些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还有一定的效果。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是道德规范的识记、模仿和训练,它们强调道德的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注重他律,对于培养学生在某一静态时空条件下的良好品德的表现有一定作用。

但是,从德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活动理论的角度来看,它们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片面性。

首先,传统的德育虽然在内容上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逐步做到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却忽视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

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学习来说,在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初期,还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维,其人际交往活动区域和与外界有效交流量较小时,直接向儿童传授具体的行为规范,先入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影响,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也许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是,当儿童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增多,单纯地进行灌输,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则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反感。

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

总之,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在内容上,也应该在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

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学生一个样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劳而无功。

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6篇

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6篇

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6篇第1篇示例: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工作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强化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首先需要明确其目标定位。

德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

为此,学校需要在课程设置、师生互动、校风建设等方面都设置德育目标,并且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二、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为了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德育专业化、素质高、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德育工作中的职责,并建立健全德育评估体系,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德育主题班会、德育加强课程、德育志愿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德育APP、开设德育微课堂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德育教育资源。

四、加强德育与课程融合德育工作与课程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应该深化德育与课程的融合,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在语文课、历史课、自然课等多种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情感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五、加强德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协同等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只有不断借鉴经验、总结方法、创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德育工作,共同努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点的思考

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点的思考

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点的思考高校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重要的方面,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因此,高校需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就“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点的思考”分步骤进行阐述:第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前期准备。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因此在德育工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制定合理的方案以及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等等。

只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案,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第二步,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方式。

高校德育工作需要从课堂走出去,实现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方式。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讲座、研讨会、辩论,举办文化活动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社会的冷暖、接受各种领域的知识和启示,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时刻牢记自身的身份和责任,提高自我要求,进行自我教育。

高校可以设立集团博客、微博、论坛等平台,让学生主动登陆该平台,以便网友之间进行学术、思想交流。

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使学生了解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前沿知识和技术动态等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学自查、自我升华。

第四步,加强文化熏陶和精神教育。

借鉴其他著名高校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音乐会、美术展览、电影演出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教育。

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微信群发等途径,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经典书籍,引导学生崇尚民主、权利、理性,追求博爱、正义和美好的人生。

第五步,强化学科德育建设。

高校应该在各学科设置德育教学内容,让德育与学科教育相互交融,发挥学科特长,让学生从学科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

例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院可以融入国家领导人的英雄事迹和爱国情怀,在哲学与社会学课堂中,强化对于思想道德和法律规章制度的教育。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然而,传统的德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从实践探索和创新中寻找新的方向。

一、探索情感教育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和高压力环境使得许多学生面临着情感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孤独等。

因此,情感教育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热门话题。

情感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认知和表达情绪,重视自我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感教育活动来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开展“与自我对话”活动,让学生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反思自己的情感状态;组织“情感心理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来理解和表达情感;举办“情感沙龙”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此外,建立情感导师制度也是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

通过选派一部分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担任情感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情感指导和辅导。

这些情感导师可以在学生紧急需要时候,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会与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进行协作,实现家校联合的情感教育。

二、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德育的核心内容。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包括现实社会问题调查、敬业精神培养、志愿服务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并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过去的评价机制往往注重单纯的分数评价,而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表现。

这样的评价机制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及时纠正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3.加强个性化指导。

推进素质教育也需要实施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素质教育。

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人需求,设计出不同的德育方案,并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特长发掘和个性成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他们应有的关注和发展。

(实践探索)德育工作创新探索,提高育人效果

(实践探索)德育工作创新探索,提高育人效果

(实践探索)德育工作创新探索,提高育人效果2023年,德育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和创新。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面对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挑战,传统的德育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针对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群体特点,实践探索德育工作创新是提高育人效果的必经之路。

首先,在德育工作方面,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日益丰富,传统的口耳相传和书面宣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因此,一方面,创新的德育方法需要借鉴互联网化的社交思维,将学生社交信息化,比如将“校园风景线”从传统的展板、海报等媒介向线上社交平台移植,从而实现宣传方式的多元化。

此外,通过“校园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可以及时、有效地推送学校重要活动和校园公告,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及时传递。

另一方面,创新的德育方法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掘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体认。

比如,学校可以在周末或者寒暑假进行文化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者举行“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和辛苦付出,并体验感恩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信心。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创新的方法还包括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即使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也应该扮演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角色,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夏令营等课外活动,在创新的场所、环境下,让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如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在工程化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学科综合素养课程,将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最后,在德育工作中,创新的方法还包括涉及精神信仰、文化传承等方面。

当前,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因此学校应该在德育工作中增加文化艺术、精神信仰等元素,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朗诵比赛、拓展实践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1500字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1500字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1500字学校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在当前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我对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首先,德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注重灌输和规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知识面扩展到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在解决问题和面对困难时能够独立思考和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次,德育工作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的德育成果,将学生从教室带到社会,让他们体验与他人互动和合作的过程,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德育素养。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们体会到关爱他人和奉献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也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邀请行业专家或社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实践活动,提供学生与实际问题接触的机会,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第三,德育工作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校德育工作应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

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社会实践机会,开设在线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分享经验和交流思想。

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和传感技术,开展德育活动,监测学生行为和情绪,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服务。

第四,德育工作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第一所学校。

学校德育工作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为家长提供德育指导和支持。

同时,学校也可以与家长合作开展德育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尝试与经验总结

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尝试与经验总结

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尝试与经验总结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尝试与经验总结中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既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创新,积极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本文将从德育工作的创新尝试及经验总结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工作的创新尝试1、多元化的德育课程德育课程通常是平常教学中的一部分,但是,仅有单一的德育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创新德育课程,考虑不同方面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些品德与技能教学材料(如人际交往、情感管理、决策制定等)添加进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德育教育。

2、积极倡导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让他们亲身体验,以此来促进他们的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种方法也可应用于德育工作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或其他公共场所参加德育教育活动。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技能。

3、注重启发式思维教育启发式思维教育是一种基于游戏、互动和创造性思考的教育方法,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开展团队合作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领导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二、德育工作的经验总结1、情感教育与认同感的建立在德育教育中,为学生建立一种认同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可以利用亲子活动和同学交流品牌来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了真实、坦诚、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后,孩子们也更容易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2、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孩子全面的成长。

学校可以通过家校签订协议,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实现家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此外,学校还可以向家长宣传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3、德育活动的有效组织德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在常规学习工作之外,如课外活动、德育月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

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静海四中副校长马增利创新是事业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唯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育局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发出了德育创新的动员令,体现了高瞻远瞩的工作策略,落实工作目标、深化德育实效成为我们基层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就自己在德育创新工作方面的思考发表一孔之见:一、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学习(一)在学习思考中理解德育创新工作的内涵一般来讲基层德育工作创新切忌“假、大、空”和“高、大、全”。

导致德育创新神秘论和产生畏难怵头情绪。

应当说变革德育方法和渠道是创新、在原有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创新、对德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的使用也是创新。

德育创新体现在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时时处处。

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德育创新就有了广阔的空间。

(二)在学习思考中启迪德育创新工作的思路既然德育创新成为我们的主动行动。

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你真正的阅读一本书籍,都会产生灵感的火花。

现在我们可以学习的真是太多太多,单是一个互联网就可以叫你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关键是要拿出学习的实际行动。

(三)在学习思考中明确德育创新工作的方向学习不仅是一个继承的的简单过程,更要注重批判和思考。

固步自封要不得,拿来主义同样要不得。

先进理论具有时间性、区域性特点,而教育对象个体的差异也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去合理借鉴,针对性吸收。

从而确定自己创新工作的方向。

二、培养创新精神——立足实践(一)德育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一是要注重在德育基础工作上做文章,离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教育、背离《守则》、《规范》、《规程》空谈德育创新可谓“皮之不存,毛则焉附。

”二是要突出实践过程中的创新。

创新是为工作的服务的,因此创新要紧紧围绕德育工作的实践过程展开,要突出工作设计、组织环节、组织形式、组织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不能背离工作本身作场外之功。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德育工作是思想建设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要加强和推动我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建设,就必须在德育工作方面下工夫。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应不断创新和发展,我认为德育工作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德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创新传统德育是防范型的德育。

学校考虑较多的是如何管教好学生,一味要求应该怎样不该怎样,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新形势下,我们要确立主动全面发展型的德育观。

首先要以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三是要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导师兼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意愿、情感和价值判断,要尊重有主见的学生,尊重有缺点的后进生,平等对待、关心每一个学生。

二、德育内容的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从过去单一的道德教育扩展到人文、心理、人格和科学素质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综合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地理、时事政治等知识的传播;通过音乐、美术、影视、戏剧、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他们的情操。

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是要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培养他们乐观、进取的品格,迅速适应环境,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奋起的毅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遇到困难不退却,不怨天忧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科学素质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相信科学,根据科学原理来解决问题,不信邪,与伪科学作斗争。

人格教育,主要包括上进心、责任心、诚实守信等。

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有奋斗目标,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和家庭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系各种经济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法则,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全社会的信任和信用、信誉制度,现代人以“信”为本,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脑科学揭示的育人规律
现代人脑科学揭示,人的大脑主要分为左右 两个半球,左脑又称理性脑、科学脑,主要具有 逻辑、分析、推理等能力,右脑又称感性脑、情 感脑、人文脑,主要具有创新、想像、直觉、体 会、感受等能力,左右脑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人的灵感往往是在左右脑和谐的最佳状态产生。 从生理发育看,右脑发育先于左脑,十三岁以前, 是人的记忆力和右脑显著发育的黄金期,十三岁 以后,人的左脑才显著发育。
小 型 肉 食 动 物 大 型 鱼 类
粪 便 和 尿
小 型 鱼 类 肉 食 昆 虫 尸 体 微生物和贝类
微生物和贝类
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海洋、高山、农业、城市……
生物圈:
地球海拔平 面向上、下 各11公里的 薄薄的一层。
国际组织 国家 社会组织
家庭
科 学
知 识
逻辑语言


E=mc2 1101010001010100010…
---把握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方法
(1)0到13岁,倾力打造人文素质。0至3 岁,开展“耳聪眼明”教育,对孩子进行 “浸种”培养。4岁到13岁,结合实际开展 “平均每天20分钟,坚持3年,终身受益” 的诵读经典教育,注意培养开发孩子语文、 外语的天赋和素质,辅之计算机、音乐、美 术、写字、珠心算、围棋、象棋叫停“数奥”,告别电动玩具、电子 游戏、网吧。
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构建学生心
理健康辅导体系。 整合社会和家教资源,开展素质教
育实践和体验活动。
——服务素质教育新发展,为每个 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各类有用人 才。 ——立德树人,关爱师生,提高幸 福指数。 ——利用信息化提高教师团队整体 实力。
维定势上,显然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
振兴的需要。
知识是理性的,而社会是感性的,这本身就是
一对矛盾。知识要服务于社会、作用于社会,
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科学头脑,而且
要有创新、变通能力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钱学森把人的思维分为三种: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 灵感思维的产生及其延伸拓展。 人脑科学指出:人的灵感往往是在左右 脑和谐的最佳状态产生。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左右脑和谐;二是和谐到最佳状态。 根据这一原理,教育改革必须追求科学教 育与人文教育相融的模式。

137亿年前,全部宇宙集中 于一点,约有一个鸡蛋大

大爆炸



地壳 地幔 大气层 水层 内核
107cm
聚集态
1-100cm
分 子
10-7cm

克 基本粒子
10-13cm
10-17cm


10-8cm
行星系统
土星
木星
108-1010cm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火星 金星 水星
恒星系(太阳系)
柳州山清水 秀地干净。
百里江流曲九回
红绿双壶卧太极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
老 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8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9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 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 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 姓皆谓:“我自然。”17 治大国,若烹小鲜。60
发展生德 德生方略
1014cm
10亿公里
星云系(银河系)
1023cm
10万光年
星云系团
1025cm
总星系
2×1028cm
200亿光年
个体 器官 生理 系统
组织
细胞
蛋白质
分子
生 物 大分子
核酸 DNA
群体 系统
大 型 肉 食 动 物
大 型 昆 虫 爬 虫 类 小 型 昆 虫
小 型 肉 食 动 物
水生植物与微生物
邓小平家训:忠孝传家久,诗书 继世长。横批:祖德流芳。 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定要有正确的 思想观念,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 下,才有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 多次重复形成正确的习惯,正确的 习惯就会塑造成良好的性格,从而 成就幸福美好的人生。

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 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 倒数第五, 引起了人 们对教育 现状的担 忧和反思。
你应讲:
You are the last man I want to marry.
这才符合英语的习惯。
glory n. 光荣;荣誉
拆分:g + lo + r + y
记忆:9(g).10(lo)那天每个人(r)都为光荣的 老师举杯(y)庆祝。
dizzy adj. 晕眩的
拆分:di + zz + y
有机整体,必须和谐、科学,不能偏废。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 科技家的需求仅为6%,而94%需求的是社会活
市场经济的今天,据专家测算,社会对科学家、 动家、企业家、教育家、产品家、市场家、行
销服务家等等,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停留在计划
经济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思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处处是创造之地 时时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 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 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胡锦涛
教育----教人知识、育人品德。 知识决定命运,品德成就人生。 智商决定成才,情商决定成功。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创新 的探索与思考
广西柳州市教育局 殷茁雄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 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 历史责任。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 灿烂辉煌的优秀文化,以众多的创新成 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回 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信心、 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 贡献。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
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做人的六门课:孝、悌、谨、信、泛 爱众、亲仁。
救失长善
闵子骞
中国的小女孩如果看到男朋友不 努力学习时,常常讲:我决不嫁 给你。如果按照语法加单词的表 达法,她会脱口而出:
I will never marry you.
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
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 终也。
《黄帝内经》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
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
伤肾,惊伤胆。

右脑元神,左脑识神;元神命根,其神
内伤,身必败亡。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适应环境、修身养性的经
典,我们要从中吸取智慧,学会做人,学会 生存,学会生活,学会独立与合作,把握规 律,科学成才。 这里,特别建议大家首先学习把握《弟 子规》、《孝经》、《黄帝内经》的精髓。
道可道,非常道。1
反者, 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 为无为,则无不治。3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发展 深奥
---人生德育四大阶段
(1)幼儿养性。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 别,尘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 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 终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2)童蒙养正。至十三岁前,物欲微 熏,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 忆尤强,悟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 此时。
(3)少年养志。十三岁后,知识渐开, 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 渐隐,记忆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模, 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 (4)成年养德。凡所当读书,如能自 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 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 身明德之永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 成年学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
办学理念: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
合的优质教育。
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
蕴的现代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
「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
「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
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孝经》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
左脑型学生,生理上产生去甲肾
上腺素;心理上产生焦虑、烦燥、抑 郁等。
修复办法:泪、汗、笑、瑜伽、
团队等。
左右大脑协调原则
素质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年龄特点,
把握规律,科学育人,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小学应侧
重学生右脑的培育与开发,为今后可持续发展
奠定良好的品德、体质和人文基础;初中承前
(2)13岁到18岁,科学人文交融,精心 培养科学素质。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注意体 质健康监测,培养学习科学兴趣,提高实验 技能,活跃第二课堂,开展社会实践,让孩 子理解和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断 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 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 素质教育需协力共推
应试教育: 怪圈 僵局 泥潭
素质教育:
政府是主导 家庭是基础 学校是关键 社会是导向
—— 创新考试评价制度
为考试而学 为选才而考 (选人才不选“背多分”) 格式化 个性化 (分类考试) 独木桥 立交桥 (多元录取)
——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式 教育体制全面“发力”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启后、情理交融,在继续开发右脑潜能的同时,
逐步加强左脑理性思维能力的培育与开发;高
中要努力做到科学与人文相融、知识与能力并
重,不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或继续深造的综合
素质。
有人形象比喻为“小学玩中学、初中学中玩、 高中学中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身与心 的和谐,德育与智育的和谐,得益于体育、美 育两个重要载体。当年傅作义将军创办奋斗小 学时,曾精辟地说:“小学多重美育,陶冶学 生健硕纯善之身心”。美育恰恰是开发孩子右 脑潜能的重要法宝。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