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规考点总结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1.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篇一行政机构的基本概念:组织、行政组织,是社会行政系统的结构形态。
是行政行为赖以表现的组织基础。
行政组织的含义包括4个方面:(1)组织结构主要是从职能目标的分工、权责大小的分配、层次等级的划分、管理幅度的确立、制度纪律的规范等方面来确定组织的表现形式。
(2)组织行为组织中的人员为管理目的而活动,在人员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交往、沟通、协作、默契等行为。
(3)组织环境组织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4)组织意识组织中人员对目标、行为、环境的认识和心态意识极大地也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
2.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篇二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围绕执行公共权威而展开的活动,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它有三层基本含义;(1)行政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是一种动态功能。
它通过自己的各种形态的活动,通过完成自己的各种功能来执行社会公共权威,达到既定目标。
行政管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它的活动涉及整个社会。
行政管理活动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
(2)行政管理具有一定的形式,通过行政体制与组织形式,来执行自己的动态功能。
(3)行政管理体现一种关系。
行政关系有多种形式,如权威关系、组织关系、人际关系、行政体系与社会的关系、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等。
各类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性质,会对行政管理活动和形式产生一定的作用,影响行政管理活动和形式。
从实践的意义上说,一是行政管理活动是政府管理外部各种公共事务的活动。
又是政府为管理外部社会各项事务而展开的内部管理活动。
3.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核心知识点归纳篇三行政的概念:行政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序进行活动的形态、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活动和关系表现出来狭义行政概念:是一定社会政治意愿的积极推行、执行政治决策和实现政治目标,从属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20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国空政策知识点笔记
2022年法规政策梳理1.在市县及以下编制详细规划2.详细规划是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是所有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的依据3.应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4.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环境治理体系、统一用途管制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体系5.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6.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技术标准7.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要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没有权威性)8.生态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9.《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是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的重要举措10.三条控制线应该在现状的基础上优化,而不是从新划定11.重大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可研阶段,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严格论证,报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
12.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建设、独立选址的点状和线性工程(并不是各类工程项目)应符合有关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13.村庄规划的内容:按照上位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管控要求,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
(宅基地划定是在村庄规划)14.村庄规划编制成果要在规划批准之日30天之内将规划成果逐级汇交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15.力争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不是村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
16.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应由省政府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
17.国土空间规划2035年目标: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18.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由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印发。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
①城市总体规划中各种规划期限?②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③中国知名古城的建筑格局(周王城、元大都、唐长城、曹魏邺城)④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区组团(人口规模、道路宽度情况、公共设施服务半径)⑤管线系统铺设原则(重力管和压力管、大径管和小径管、临时管和永久管、新建管和已建管)⑥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⑦居住绿地率和公共绿地率(区别与作用)⑧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时期、城市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时期、城市名)⑩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进程11“一书两证”12可持续发展(提出日期、发源和内容)13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的影响因素14城市性质城市职能15城市用地评定、城市用地分类、评定成果16城市的主要功能17现代经典城市规划理论18城市总体布局(定义、内容、核心)19城市道路分类20城市道路综合系统21城市用地坡度标准22影响城市间距的因素23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气候改良24城市用地指标25我国规定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26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合理性评定27热岛效应28城市化水平29城市规划区30干道密度网31CBD32城市总体布局的总体原则33自然环境条件34可持续发展35田园城市36城市化(定义、阶段的划分、诺瑟姆曲线)37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38《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39CIMA、田园城市、功能分区、新城、卫星城理论、可持续发展、广亩城市、有机疏散理论、带型城市、工业城市40城市发展规划战略层面规划41城市规划(定义和具体流程)42各种规划的关系和区别(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3城市规划的编制(定义、阶段、内容、要求)44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构成、核心、内部个体的联系)45城镇体系和城镇体系规划46城市规划(基本职能、定义)47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一化二系三结构”?48城市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用地平衡49城市用的的划分50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51城市各类设施的位置选择(客站、航空港、港口、仓库)52居住用地(选择原则、构成、分布形成)53人居环境54公共设施规划布置原则和要求55市中心交通组织状况优化的措施56生态城市、园林城市57城市总体规划(任务、内容、编制程序、规划成果及审批制度)58结构规划和概念规划59城市综合交通(定义、内容、组成)60城市分类61公路交通(类型、布置形式)62城市性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63城市规模64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65城市环境容量、城市建设的区位“门槛”66城市道路系统、各种道路线(红线、黄线、紫线、蓝线)、建筑红线、干道网密度、道路线密度67道路(分类、横断面)68城市总体布局(概念、任务、内容、基本原则)69分区规划70雷德朋原则71城市气候72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任务和地位73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和意义74中心城市75。
2023-2024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2023-2024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城市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 )进行编制。
A.城市区域规划B.城镇体系规划C.城市总体规划D.城市行政区域正确答案:C2、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构成不包括( )。
A.城乡规划实施组织B.建设项目规划管理C.城乡规划实施监督检查D.城镇体系规划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筑后退指标表述,不正确是()。
A.指建筑控制线与规划地块边界之间距离B.应综合考虑不同道路等级后退红线要求C.日照、防灾、建筑设计规范相关要求一般为建筑后退直接依据D.与美国区域划分中建筑后退含义一致正确答案:D4、被认为是人类文明象征是( )。
A.城市调控B.城市产生C.城市扩张D.城市发展正确答案:B5、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型制在哪个时期就已经成了雏形?()A.夏B.商C.周D.秦正确答案:B6、经济环境调查,在城市规划不同阶段中重点有所不同。
在总体规划阶段,下列哪项不涉及?()A.地区性经济状况B.城市整体经济状况C.城市土地经济方面内容D.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状况正确答案:A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因素?()。
A.地形地貌B.经济规模C.铁路建设情况D.文物分布情况正确答案:B8、制度变迁对于城镇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作用,合理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重要保障。
A.加速或推进B.阻滞或减缓C.积极或消极D.加速或滞缓正确答案:D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唐长安城的居住区组织采用坊里制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i矗的北部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市的正中D.明清皇室建筑日、月、地坛位于北京城外正确答案:B10、下列哪项不是城镇化表现?()A.城镇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B.城市生活方式向周边乡村区域扩散C.村镇环境整治D.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正确答案:C11、下列哪项是城市道路红线的正确定义?( )A.道路两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B.道路用地与两侧其他用地的分界线C.车道与人行道宽度之和D.快车道与慢车道宽度之和正确答案:B12、以下证书不影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实施是()。
城乡规划知识总结(一)
城乡规划知识总结(一)
1.城乡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2.城乡规划的实施原则:政府实施城乡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城市建
设和发展的原则;镇的建设和发展原则;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原则;城市新区开发和建设原则;城市新区开发和建设原则;旧城区改造原则;风景名胜区保护原则;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
3.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证。
4.选址意见书:指建设项目在立项过程中,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提出的关于建设项目具体用地地址的批复意见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5.选址意见书的作用: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符合城市规划的总
体要求;综合协调建设项目选址的多类矛盾;建设单位据此办理建设项目正式审批手续并向国土管理部门申请用地预审。
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是建设单位的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钱,经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确认建设项目的位置和范围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
7.建设用地的审批的办理程序:用地申请→现场踏勘→征求意见→
提供设计条件→总平面图报审→核发
8.划拨:项目批准→建设单位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
请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划拨土地
9.出让地:规划主管部门事先规定出让地块的位置、范围、开发强
度等规划条件→出让合同→建设单位申请→核发
10.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申请用地的前提。
城市详细规划主要知识点
1.控详的定义:是以城市总规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的管理开发的链接,它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控详的特征:(1)控制的引导性和灵活的操作性(2)法律效应(3)图则标定3.控详的作用:(1)承上起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2)管理结合,开发链接,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3)体现城市设计的构想(4)是城市政策的载体4.控详的体系:(1)土地使用控制:就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作出规定,其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用地性质、用地使用的相融性、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等(2)环境容量控制: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规定,它的控制指标一般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人口容量、绿地率和空地率等(3)建筑建造控制: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之间的群体关系作出必要规定(4)城市设计引导:包括建筑的风格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高度等对建筑实体围合的城市空间环境及其周边其他环境要求提出控制指导原则,一般通过规定建筑组群空间组合形式,开敞空间的长宽比,街道空间的高宽比和建筑的轮廓线示意比达到控制城市空间环境的目的(5)配套设施控制: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6)行为活动控制:从外部环境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就交通活动环境保护两方面提出控制要求5.地块划分的原则:(1)要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2)以单一性质划分地块,即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块只能有一种用地性质(3)建议地块的一条边与城市道路相临(4)要结合自然边界和行政边界线来划分地块(5)要考虑地价的区位极差(6)地块的大小应和土地的性质和规模相协调(7)对于文物古迹以及需要保留的地段应该单独划分,同时不必给其赋予指标(8)要满足各种专业规划线的要求6.专业规划线:(1)红线:道路用地与其他地块之间的边界线(2)绿线:生态环境区域保护线(3)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4)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5)黑线:市政设施用地边界线(6)橙线:微波通道7.容积率:(1)定义:是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与总地块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指标(2)上限:防止土地强度的过度开发,防止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防止环境质量下降;下限:保证开发商的利益(3)确定要素:地块的使用性质;地块的区位;地块的基础设施条件;人口容量;地块的空间环境条件;地块的土地出让价格;城市设计的要求;建造方式,形体规划设计8.建筑密度:(1)定义:规划地块内容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地块用地的比例(2)与容积率的关系:当建筑层数一定时,两者成正比;当建筑密度一定时,容积率与层数成正比9.绿地率:(1)宏观: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里,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之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百分比,它用以衡量城市的绿化水平(2)微观: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地块用地面积的比例,不包括住宅绿地,包括道路绿地、公共绿地、公共设施所属绿地(3)绿化率:地块内所有的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新区≥30%,旧区≥25%)(4)绿化覆盖率:所有的绿化植物所覆盖的投影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5)公共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城市≥8%,绿地率≥12%10.公共绿地:公共绿化带≥8m,面积≥400㎡。
土地利用规划 考试重点
第二节、总规的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一)涵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
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
出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二)全国土地利用的总目标
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2006-2020)
国务院曾驳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目标定的不合理,三大
3
5.方案择优 6.编制规划成果资料 (三)规划审批阶段
哪一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提高了总规的法律地位? 总规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 什么是土地利用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总规的任务是什么? 土地利用分区? 焦作市寨豁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部门是?
需提交的成果是?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规划后评价
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二、特点
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动态性、权威性、强制性
下级规划应服从上级规划,建设用地总量、耕地保有量等符合上级规划的控制指标,国
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三、作用
①是政府调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②能够有效地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科目考点归纳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科目考点归纳
1.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科目考点归纳篇一
仓库在城市中的布局:
1、小城市宜设置独立的地区来布置各种性质的仓库。
2、大中城市仓储区的分布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3、为本市服务的仓库应均匀分散在居住区边缘,并与商业系统结合起来。
2.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科目考点归纳篇二
影响仓库用地规模的因素:
1.城市规模与发展战略。
2.城市储藏货物的特点、性质。
3.国家经济力量与人民生活水平。
4.仓库建筑在城市的布置与楼层比例。
5.其他: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等。
3.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科目考点归纳篇三
仓库用地规模的估算:
一般考虑:估算近远期仓库货物的吞吐量t:仓容吨位=年吞吐量/年周转次数按照吞吐量再考虑仓库货物的年周转次数,估算所需的仓容吨位根据实际仓容吨位中分别进入仓库或堆场的吨位比例,计算出仓库用地及堆场用地面积,计算时还要考虑仓库面积利用率、单位面积的荷重、建筑层数、建筑密度等仓库用地面积=(仓容吨位*进仓系数/(单位面积荷重*仓库面积利用率*层数*建筑密度)堆
场用地面积=[仓容吨位*(1-进仓系数)]/(单位面积荷重*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用地面积即上述两面积总和一般以每人多少平米仓库用地面积,以及仓库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例来反映一个城市的仓库用地数量。
城市总规总结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一.名词解释:1.城市:古代城市:“城”—军事防御产生的(政治),“市”—商品交换产生的(经济)产生: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第三次社会化大分工的产物功能:非农产业、工商业活动的人群集聚:人口、建筑、财富、信息等的聚集区域:同周边区域保持密切联系,对区域行使职能景观: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系统:自然—社会复合巨系统2.性别比:性别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
“第一性别比”指怀孕时的性别比;“第二性别比”指刚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第三性别比”指所有成熟个体(此指出生后至死亡)的性别比。
3.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4.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的人口数对年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千分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5.城市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
6.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基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7.城市人口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城市人口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
城市人口增长率=(本年城市人口增长绝对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8.营国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市总体规划C总结
城市总体规划C总结城市总体规划概述一、确定城市发展性质的依据:1、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城市建设的要求。
2、该城市在所在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
3、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条件和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1、研究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其它上层次法定规划为依据,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研究);2、控制人口规模和提高人口素质(按照人口和产业、就业岗位的协调发展要求);3、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4、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分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上位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四、总体规划的三个主要空间层次市(县)域- 城市(镇)规划区- 中心城区五、强制性内容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包括经济和社会两大方面。
从区域看,是指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从产业看,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从群体看,时指市民和农民的利益。
从主体看,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农村和城市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城乡融合主体。
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加大各种要素向农村转移覆盖,帮助农村更快地发展。
对农村而言,统筹城乡发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太,一是城市与乡村无障碍的经济社会联系,二是农村地区本身的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容:1、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二、助推城市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注规师实务-总体规划答题要点总结
注规师实务-总体规划答题要点总结1.规划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过大,不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人均建设用地65-115㎡/人的规定。
2.该县经济发达又受到特大城市经济辐射,规划到2030年城镇化率40%,目标偏低。
或分析是否过高。
3.规划工业用地布局于城市用地上风向,对生活居住用地有影响。
临近高压线、铁路、输油线等皆不可。
未设置防护绿地,未按规范退距并设置防护绿地,存在安全隐患。
4.产业用地占用风景名胜区,违反《条例》5.用地布局分散,被省道穿越分隔。
6.西环路与城市道路交叉口过多,造成交通互相影响。
7.新增3个产业园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
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8.新建温泉别墅,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9.物流园区与其他产业园分散布局不合理,不利于相互协作。
产业远离县城和大城市,无产业向心集聚特性。
10.绿地系统布局机械,城市南部和东部缺少公共绿地明显不合理,绿地系统应均衡分散布局。
11.县域各类产业园区过多且不受任何资源条件限制分散布局,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
12.与县域单线联系明显不合理,且与铁路无运输线路连接。
13.连接火车站与高速公路的城市主干道周边布置大量公服用地,道路功能与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不协调,交通干扰。
14.居住用地占比偏大,超出40%的比例。
(其他用地占比偏大还是小)15.空间结构不合理,如县城西、北发展受限,南部尚有发展空间,跨河/跨高铁向西、北发展不合理。
16.工业/仓储应临近铁路、交通。
17.居住靠近河流,风景,充分利用河道景观资源。
18.连接组团的道路是否过多或太少,道路等级是否合适,或是否集中布局于一侧,组团间联系不便。
19.国道穿城而过不合理。
20.高铁站与站前广场被城市道路分割,易造成客流人员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铁路两侧用地交通联系不便。
21.高速公路两个出入口间距过近,离城区过远,直接与城市道路相连,都不符合政策规范。
南昌规划考点期末总结
南昌规划考点期末总结一、南昌概况南昌市,简称“赣”,是江西省会,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浙赣平原南端、鄱阳湖南岸,是赣江中下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昌市总面积7407.78平方公里,辖6个市辖区、3个县和1个开发区,总人口860多万。
二、南昌规划概述南昌市规划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从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多个层面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
通过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区域划分、交通网络建设、环境保护等措施,不断提升南昌市的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三、南昌规划考点详解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
南昌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南昌中心城区规划、南昌市郊区规划、南昌市乡镇规划等,重点考察南昌市城市发展的思路、目标、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2.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对特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规划。
南昌市的区域规划主要包括南昌市中心城区规划、宜春南昌都市圈规划、赣江新区规划等。
重点考察南昌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南昌市的区位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3.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的交通路网、公共交通、交通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划。
南昌市的交通规划包括南昌市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南昌市轨道交通规划、南昌市道路交通规划等。
重点考察南昌市的交通枢纽建设、交通拥堵疏解、交通安全保障等方面内容。
4. 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规划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规划。
南昌市的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南昌市生态保护规划、南昌市水资源规划、南昌市生态修复规划等。
重点考察南昌市的绿化建设、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保护等方面内容。
5. 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指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
南昌市的旅游规划包括南昌市旅游总体规划、南昌市旅游景区规划、南昌市旅游产业规划等。
重点考察南昌市的旅游景点布局、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内容。
总规评估主要内容
总规评估主要内容总体规划评估主要内容一、评估重点内容(一)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对评估时段内建设用地的使用,是否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与范围进行评估,并与规划起始年数据、近期与远期规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对各类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远期目标及建设用地平衡表的用地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
对于工业用地的使用情况宜进行经济绩效分析。
(二)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评估主要对以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经济社会指标、城市人口规模指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人均居住面积指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人均广场用地指标等。
(三)重大项目实施评估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主要包括重大产业项目及重大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的实施进行评估,将重大项目实施进展、用地布局及规模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四)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整理分析区县规划管理部门已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实施的项目用地情况,结合现状建成区的用地情况,对城市建设永达发展态势进行评估。
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情况以及列入近期建设计划的重大项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五)新确定的重大项目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和分析对近期新确定的重大项目(主要包括重大产业项目及重大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是否会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造成影响进行评估,重点判断其是否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城市主导产业、城市性质、生态环境等造成影响。
(六)评估结果与建议根据以上评估内容,提出总体评价、明确规划实施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尤其要对用地的经济性、合理性进行评价。
同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分为三种情形:继续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并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或年度实施计划;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修改(包括对技术性内容的修改完善和不涉及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修改);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重大修改和重新编制。
在以上重点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可对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机预留发展空间提出规划设想,对区县政府的相关规划实施工作提出建议。
建筑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建筑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重点知识整理建筑规划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他们负责规划和设计城市和建筑物的布局。
为了保证建筑规划师的专业水平,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
本文将对建筑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是建筑规划师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对城市规划理论的掌握至关重要。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还需要熟悉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如城市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
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考生需要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结构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如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等。
三、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规划师的职责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土地利用强度控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如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
四、环境规划与设计环境规划与设计是建筑规划师需要掌握的另一项重要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环境评价、环境保护、景观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环境规划与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如如何将环境规划与设计纳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
五、建筑经济与管理建筑经济与管理是建筑规划师需要掌握的一项实践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建筑经济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成本控制、工程造价管理、项目管理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建筑经济与管理与建筑规划的关系,如如何在建筑规划中考虑经济和管理因素。
六、法律法规与政策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建筑规划师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考生需要熟悉建筑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如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等。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
1、简述城市形成的过程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两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转变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城市的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及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早期城市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城——防御性构筑物市——交换场所城——商业手工业为主乡——农业为主3、城镇化概念的解释城市化一般简单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的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②产业结构的转变,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城市化也可以称为城镇化6、城市人口(P115)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成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是城市服务的对象;他们依赖城市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①户籍人口:指在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户口的人口。
②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③暂住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该地区暂时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常住人口在统计包括满足半年居住时限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入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出人口。
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及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
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人口的净差值。
9、城市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年龄构成是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职业结构:职业构成是指城市人口中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划分,各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
城乡规划实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知识点
城市整体规划编制重点四城市整体规划编制重点规划编制第一阶段包含现场踏勘、调研剖析阶段编制重点中小城市规模较小,家产结构比较简单,家产链条牢固系数低,城市发展的风险低,城市受地区的影响大,所以,中小城市的整体规划编制应本着向大环境借力的原则,采纳地区剖析——区域定位——城市整体规划的过程。
从宏观到微观逐渐明确城市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并依此搭建城市发展的平台,确立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
所以,中小城市整体规划的第一阶段,是将中小城市归入地区层面剖析,主要包含2个方面:1.地区概略1)剖析地区范围内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资源的特点组成(便于掌握自然特点和历史成因)(1)自然环境影响城市规划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有地质地貌、水文、天气、地形、土壤、动植物以及其余自然资源等生态环境因素。
a地质地貌剖析地质剖析用来做建设用地适应性议论,依据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地震等,一般将用地区分为 3 类:1.2.3. 适合建设用地较适合建设用地不适合建设用地地貌剖析往常对较大地理单元的地貌综合剖析,如水域、山脉等,依据大自然的地貌结构,明确城市发展方向、路网结构和城市布局,有助于城市布局形成的微天气与地貌特点联合,实现合理的通风、采光、调理小天气的城市自然功能。
b微生态单元c天气条件影响城市规划的天气条件主要有太阳辐射、风向、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对城市用地布局,道路选型,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方向等供给重要依照。
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工程地质:剖析因素:地质结构、地基承载力、冲沟、滑坡、地震、矿藏。
对规划影响:城市布局、城市规模、用地指标、建筑层数、工程地基、抗震设备标准、工程造价、工业性质、农业等。
水文及水文地质:剖析因素:江河流量、流速、含沙量、枯水位、洪水位、地下水水位、水量、流向、水温、水质。
对规划影响:城市规模、城市布局、用地选择、工业项目设置、给排水工程、防洪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农业用水。
气象剖析因素:太阳辐射、风向、降水量、蒸发量、湿度、气温、冻土深度、地温。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二重点总结第13章总体规划第三节城市总体布局一、城市布局功能、结构与形态城市功能是主导、本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
城市结构是内涵、抽象的、是城市构成的主体,用经济、社会、用地、资源、基础设施表现出来。
城市形态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表现发展变化的空间形式的特征,是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过程,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城市布局形态的不同类型集中式布局的城市:网格状、环形放射状分散式布局的城市:组团状、星状(指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三、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究整体: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观念、把握影响城市与区域整体性发展的因素、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
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集中紧凑,节约用地、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3)远近结合、弹性生长: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旧区与新区发展的兼顾、注意弹性发展。
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以生态与环境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注重城市和景观的布局艺术。
四、影响城市布局结构与形态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条件(2)经济发展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区位与交通要素(5)政策及规划控制因素五、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1、有利的自然条件城市规划布局的重大原则,常常是各种条件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与工程上的可行性2、尽量少占耕地农田尽量利用劣地、荒地、坡地在可能情况下,应结合工程建设造田、还田3、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城市用地选择应避开历史文物古迹、水源地、生态敏感地区、风景区及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的分布地区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对城市发展关系重大的建设项目,应优先满足其建设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条件是城市合理布局的基础城市主要功能要素的布局1、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3、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和开敞空间系统,建立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4、组织公共设施系统,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方案比较的内容1、自然条件与环境的适宜性2、工程条件的可行性3、布局的合理性4、经济上的可行性及社会成本的比较六、总体规划的编制1、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全面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点梳理
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点梳理一、政策时间轴线2014.08国家发改委等四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2019.05.23《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06.02《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2019.06.04《自然资源部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2019.12.3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质有关问题的函》2020.01.1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二、主要工作容及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若干意见》要求,主动履职尽责,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原则,抓紧启动编制全国、省级、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期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尽快形成规划成果。
部将印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主要容和完成时限。
(一)编制时限要求2020 目标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025 目标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2035 目标基本形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二)编制要求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
已批准的规划期至2020年后的省级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原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和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等,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既有规划成果融入新编制的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
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矛盾的图斑,要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图”要求,作一致性处理,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
一致性处理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和强制性容,不得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要求矛盾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规考点总结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表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期限为10—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为3—5年城市自然资源分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影响因素:(1)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地址条件等(2)人工环境:高速公路、铁路、高压输电线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中各城市间的相对位置关系(3)城市建设现状与城市形态结构(4)规划与政治性因素(5)其他因素:诸如土地产权、农民土地征用补偿、城中村社会问题城市形态分类:混合型;集中型形态,带型形态,放射型形态,星座型形态,组团型形态,散点型形态。
集中型形态,特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集中连片发展,就其道路网形式而言,可分为网络状、环状、环形放射状、混合状以及沿江沿海或沿主要交通干道带状发展模式。
优点,1,布局紧凑,节约用地,节约建设投资;2,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3,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城市氛围浓郁,交往需求容易满足。
缺点,1,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工业区与生活区紧邻,容易造成污染;2,城市用地大面积集中,连片布置,不利于城市道路交通的组织;3,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现象,城市总体布局可能会陷入混乱。
分散型形态,特点,城市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组团,组团之间大多被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对外交通系统分隔开,组团间一般都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优点,1,灵活布局,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用地容量有弹性,容易处理好远期与近期建设的关系;2,接近自然,环境优美;3,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关系井然有序,疏密有致。
缺点,1,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2,各城区不易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分开建设成本较高;3,如果每个城区的规模达不到一个最低要求,城市氛围就不浓郁;4,跨区工作和生活出行成本高,居民联系不便。
用地评价:城市用地评价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经济性评价、工程适宜性评价自然条件评价(1)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崩塌;冲沟、地震;矿藏(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是指水体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深、水质等条件。
一般与较大区域的气候特点、流域的水系分布、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等条件。
(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画图题)风象:由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述的(4)地形条件:地形的分类,大致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类,地形条件对于规划建设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地面高程及各部位高差是竖向规划、防洪等方面的依据;地面坡度影响规划与建设;根据地形与气候关系适当进行规划;地貌对城市中的通讯、电波有影响。
建设条件评价: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城市市政及公服设施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性评价: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工程适宜性评价: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即适宜建设的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即基本上适宜建设的用地,由于受某种或某几种不利条件的影响,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可用于建设的用地.这类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即不适宜修建的用地,一般来说用地条件很差。
城市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项目坡度项目坡度工业0.5—2% 铁路站场0-0.25%居住建筑0.3-10% 对外主要公路0.4-3%城市主要道路0.3-6% 机场用地0.5-1%次要道路0.3-8% 绿地不限城市主要用地布局规划1、A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类):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外事用地;宗教设施用地2、工业在城市中布局的一般原则(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特点和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可解决给排水问题.(2)职工居住用地应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3)工业区和其他用地,应保持紧凑,互不妨碍,并应节约用地.(4)企业之间应开展合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3、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①工业用地位于城市特定地区:工业用地相对集中位于城市某一方位上,形成工业区,或者分布于城市周边。
通常中小城市中的用地布局多成此状态,特点是总体规模较小。
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容易造成污染;并且当城市进一步发展时,有可能形成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相间的情况②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形成组团: 无论是地形条件所致,还是随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形成,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等其他种类的用地一起形成相对明确的组团。
这种情况常见于大城市或丘陵地区的城市,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组团内的就业和居住;但在工业和居住交叉的情况下,不利于局部污染的防治③工业园或独立的工业卫星城④工业地带2、工业的分类:按照环境污染可以分为:M 工业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专用铁路,码头和附属道路、停车场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场用地M1 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区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M2 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区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M3 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区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隔离工业是指放射性、剧毒性、有爆炸危险的工业。
此类工业一般适合安放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段上。
一般工业是指电子工业、缝纫厂、手工业等。
这类工业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
此类工业可分散布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独立地段上。
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是指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
次工业的废水、废气或废渣污染严重,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
此类工业一般应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需设置较宽的绿化防护带上。
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是指某些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
这类工业有废水、废气等污染,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
此类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地段上。
3、工业区和居住区的隔离带要求工业类别隔离带宽度无污染工业无需求轻工业50米甲类一般工业100—300米乙类一般工业500—1000米甲类一般工业包括纺织、制衣、地毯、木制品及家具等。
乙类一般工业包括食品加工、车辆维修与养护等.4、物流仓储用地分类:W 物流仓储用地物资储备、中转、配送等的用地,包括附属道路、停车场以及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用地。
W1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物流仓储用地W2 二类物流仓储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物流仓储用地W3 三类物流仓储用地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5、仓储用地布置的一般原则①满足仓储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
地势较高,地形平坦,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
地下水位不能太高,不应将仓库布置在潮湿的洼地上。
蔬菜仓库,要求地下水位同地面的距离不得小于2.5米,储藏在地下室的食品和材料库,地下水位应离地面4米以上②有利于交通运输(必须以邻近货运需求量大火供应量大的地区为原则;大型仓库比必须考虑铁路运输以及水运条件);③有利建设,有利经营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仓库最好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同类仓库应尽可能集中布置)④节约用地,有一定发展余地⑤沿河布置仓库时,必须留出岸线,照顾居民生活、游憩利用河岸线的需要。
⑥注意城市环境保护,防止污染,保证城市安全,应满足有关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6、仓储在城市中的布局小城市:设置独立的地区来布置,因此宜集中布置在城市边缘,靠近铁路车站、公路或河流,便于城乡集散运输。
在河道较多的小城镇,城乡物质交流大多利用河流水运,仓库也多沿河布置。
大中城市: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专业将仓库组织各类仓库区,并配置相应的专用线、工程设施和公用设备,并按他们各自的特点与要求在城市中适当地布置在恰当的位置。
若过份的集中,既不利于交通运输,也不利于战备,对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也不利。
为本市服务的仓库应均匀分散在居住区边缘,并与商业系统结合起来,在具体布置时应按仓库的类型进行考虑。
易燃和可燃液体仓库的隔离地带(米)隔离地带仓库容积600平方米以上600平方米以下1、至厂区边界200 1002、至居住区边界200 100高压走廊安全距离,,,,,,220KV 30-40M,,,,35 KV12-20ME非建设用地,有E1水域,E2农林用地,E3其他非建设用地。
H建设用地,有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4特殊用地,H5采矿用地。
市域城乡空间管制(或管制区划)立足于生态敏感型分析和未来区域开发态势的判断,通常对市域城乡空间进行生态适宜性分区,采用不同的空间管制策略。
一般常用的分为三类:鼓励开发区控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在有的地方、单位,市域城乡空间也有采用如下的分类方法,分为四类:优化调整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控制发展区方案评价,从七个方面来比较1,生态环境,如自然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
2,基础设施,如给水,排水3,滨江特色。
4,绿地系统。
5,综合交通6,自然资源利用。
7,经济可行性,如拆迁,内部道路,外部道路。
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