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四)——湖北应城蒲骚遗址与宋玉行迹
宋玉
宋玉,战国晚期楚鄢郢人(今湖北宜城人)。
屈原的弟子,著名楚辞赋大家。
生于楚怀王末年,侍奉楚顷襄王和楚考烈王,时任大夫。
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
生于公元前二九O年,殁于公元前二二三年,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
据《安福县志·外纪·流寓》记载:“周宋玉,归州人,屈原弟子,悯其师忠而放逐,作《九辩》五首,以述其志,又怜师命将落,作《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寿命。
与景差、唐勒并称。
客仕楚为大夫。
尝居于邑,有城与庙,及看花山,放舟湖诸迹,后殁葬邑之浴溪河南岸。
”众所周知,自《诗经》以后,中国的诗歌独盛于楚。
在楚族强盛、楚辞兴起的氛围中,大诗人屈原应运而生,写下了光芒四射的《离骚》、《天问》、《九章》等巨著。
屈原又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失败的政治家,他与楚王同族,与楚政权休戚相关、生死与共。
当他遭谗被贬,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之后,等待他的则必然是怀沙沉江、以身殉国的命运。
而宋玉只是楚国归州乡下的一介贫士,他儒雅风流,长于词赋,远走京邑,在友人推荐下,好不容易才谋得一个小小的文学侍从位置,以图抒展自己的抱负,想不到遭人嫉妒,不久失职,并被放逐到他的赐地云梦之田,从此便落魄终生。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玉被贬到云梦之田(今临澧一带)时,才30岁左右,因飘泊异乡,生活异常艰辛。
但他意志坚定,性洁志廉,写诗述怀,在看花山上写下了长篇抒情诗《九辩》抒发自己“失职而志不平”和“无衣裘以御冬兮”的志向和身世。
宋玉在生穷困潦倒,死后也是冷落萧条。
但他却给中国文坛留下了精典之作,其功劳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可磨灭的。
据《汉书》(卷三十艺文志诗赋略)所载,宋玉留传于世的赋,现存14篇:《九辩》、《招魂》(见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见肖统《昭明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见无名氏《古文苑》、《高唐对》(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五)——湖北云梦县楚王城调查报告
早。在考古推断中, 我们可以获知 , 在战国中晚期楚王城的形制当是长方形 , 而不是“ 日” 字形。 1
二、 城址 调查 印 象
今 天 的楚 王 城遗址 的地 表情 况 与 1 9 9 2年考 古 队发掘 时相 比已发生 了很 大 的变化 。总体 的情 况 是 , 随着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2— 2 0 ; 修 订 日期 : 2 0 1 4— 0 9—1 O 基金项 目: 湖北省社科规划项 目( 2 0 1 2 3 0 9)
一
、
调 查资料 准 备
在古代文献 中, 明李贤等《 明一统志》 卷六十一《 德安府》 载: 楚王城在云梦县治 东。按《 左传 ・ 定公四年》 , 吴入郢 , 楚昭王奔郧 , 盖筑此城以 自 保也。 清张岳崧等《 道光云梦县志略》 卷一《 古迹》 载:
楚 王城 : 吴入 郢 , 昭王奔 云梦 所筑 。今环 县城 东北一 带犹有 废 址形 势 。 新 中国建 立后 , 1 9 5 8年 的考古 探查 确认 楚 王城 为古楚 遗址 。此 后 , 1 9 8 6年 , 以湖 北省 文物 考古研 究 所 为 主体 的考古 队对楚 王城进 行 了有选 择 的探方 试掘 。1 9 9 2年又 对城 址 中城 垣 、 南 城 垣 与其 结合 部 位 进行 了发 掘, 基本 上探 明 了城 址 的形制 结构 和建 筑使 用年 代 。 据考 古 资料 , 楚 王 城遗址 城 垣结构 在 东西轴 线 上呈 “ 日” 字 形 格 局 。城 垣周 长 约9 7 0 0 米, 东 西 最大 长 度
中图分类 号 : 1 2 0 7 . 2 2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4 4 7 6 ( 2 0 1 4 ) 1 0— 0 0 2 2— 0 5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二上)——湖北钟祥调查报告
没 有 时间等 待一 睹重 修后 的宋 玉井 新颜 , 但 是我 们 看 到 了宋 玉井 地表 下 的一 部 分 , 也 可 谓 颇 有 机 缘 。在 此 次 重修 前 , 1 9 8 3年钟 祥县 政府 曾重 建宋 玉井 亭 , 据 1 9 9 0年 版 《 钟 祥县 志 》 记载 , “ 其形 为 六 角 歇 山顶 建 筑 , 盖 以绿 色琉璃 瓦 , 斗拱 木 结构 , 六 柱 由水泥 混凝 土 浇灌 而 成 , 柱 间水泥 栏 干相 连 。 ” 此 次重 修 , 据工 人 们介 绍 , 是
兰台为台地地貌所谓广逾百丈高逾百尺兀立而起仉台顶帄坦在南北两栋教学楼之间西边是颇低于台顶的学校体育场东面是与台顶齐帄的清代建筑兰台书院现为学校的教师办兯室东西长近百米南北宽约60加入北教学楼的宽度南教学楼基础低于台顶则不计入此间为学校的绿化区其中间是圆形花坛孢以之为中弖铺有十字形甬路连通四方四角又有庙形甬路与十字形甬路构成米字形格局甬路间植有花草树木之属是校园中的一处幽雅的所在
1 . 宋玉 井
位 于石 城 中路 中段与 崇 岵街交 叉路 口东 南方 中路
而 毗邻相 对 。我们 考察 时 , 宋 玉 井正 在重 修 。井上 原有 亭 , 已被拆 除 , 亭之 基址 约 3 . 5米 见方 , 基址 处 已下 挖
至距 地 面 0 . 3米左 右 的深度 , 基址 周边 暴露 出六 根 因拆 除 井亭 而 折 断 的水 泥亭 柱 的基础 部 分 。井 在 基 址 的
正当中, 井 口有圆形青石井圈 , 当为整石凿穿打磨而成 , 清李堂馥《 重修宋玉井记》 云: 清顺治初 , 署守娄镇远 重修 此井 , “ 至 口则 穿 石为盘 栏 ” 。此 青石 井 圈是为 清初 遗物 。井 口被 人 用一 方 古 建筑 遗 留 的石 柱 础倒 翻 过 来压 盖着 ( 查《 走进 钟祥 》 一 书 的宋 玉 井照 片 已然 ) , 其所 为意 在保 护古 井 , 防止游 人 向古井 内投 放杂 物 , 然 而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六上)——宋玉所赋“巫山”之地望调查报告
注》 言, 巫峡之巫山者 , 帝女居焉 , 宋玉所赋 即此。此说影响最大 , 古今宋玉研究者多以为宋玉所赋是地处巫 峡 的 巫 山。二 为仙 女 山说 , 唐裴 敬 力 主宋玉 所赋 为今 湖 北汉 川 市 之仙 女 山 , 近代 著 名学 者 闻一多 、 当代 宋 玉 研究者刘刚等从此说。三大洪山说 , 近代著名学者钱穆据《 战国策 ・ 楚策》 以为 , 巫山当在鄢郢与上蔡之间, 而 当云梦 之北 , 疑 在今 大洪 山脉 中 。此 说 也 得 到 了当代 程 本 兴 等 一 些 研 究 者 的 响应 。为此 , 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宋 玉研 究 中心 “ 宋 玉遗迹 传 说 田野 调查 小组 ” 于2 0 1 3年 1 O月 5 日、 7日、 2 5 E t 、 2 6日分别 实 地调 查 了湖北 随 州市大洪山、 汉川市仙女山和重庆市巫 山县 的阳台遗址 , 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 结合文献资料进行 了深入 研究 , 兹报 告 如下 。 随州 大洪 山、 巫 山县 阳 台、 汉 川仙 女 山调查 印 象 1 . 随 州市 大洪 山调 查 印象 大洪 山脉位于湖北省随州 、 京 山、 钟祥、 宜城 四市县交汇地带 , 古 志称“ 盘基百余里” 。主峰宝珠峰在随 州境 内, 坐落于随州市西南长岗镇 , 距市区约 6 5 公里 。在长岗镇街上遥望宝珠峰堪称壮伟 , 其山呈若大之锥 形, 隆起 于 同峦丘 阜之 中 , 据称 宝 珠峰 海拔 1 0 5 5米 , 要 高 出周 围 山体 五百 米 之 多 , 颇有 庄 重 独尊 之 势 。 由于 长 岗镇通 向宝 珠 峰 的道路 正在 扩 建 中 , 我们 在 公 交 司 机 的 指 点下 , 是从 山之 东 南 土 门 村登 上 峰 顶 的。宝 珠 峰峰顶今称金顶 , 因峰顶恢复重建慈恩寺中的主体建筑通体采用铜包结构 , 因而命名为金顶 , 于是这一慈恩 寺 的标 志性庙 宇 名称便 成 了人 们 对宝珠 峰 的新 称谓 。慈恩寺 主 体建 筑— — 金顶 单 体高 1 5 . 9米 , 立 于高 约 6 米、 面积 达 7 5 9平米 的汉 白玉观 光平 台之上 , 重檐 飞 扬 , 金碧辉 煌 , 蔚为 壮观 。而 其他 辅助 性建筑 尚在 建造 之 中, 其中尚在修建 中的喷水池 , 建在文献记载的古寺景观黄龙池之上 。据引领我们登山的土 门村村民讲 , 黄 龙池 原本 在岩 洞 中 , 今 因重建 需要 , 洞 顶被 掀 去 , 所 以才能俯 视 直观池 水 。池约 2米 见方 , 虽在 喷水 池底部 建 筑石 板所 遮挡 的暗处 , 亦 可见 清 幽本 色 , 而 喷水 池建 成 后 黄龙 池 将被 掩 盖于 新 建筑 之 下 , 不 知这 一 景 观将 来 建 成 后是 何种 景 象 。据 文 献记 载 , 宝珠 峰 顶原 本 陡 峭 , 唐 代 慈忍 初建 庙 宇 时“ 堂 殿楼 阁依 山制形 , 前 后不 伦 , 向背 靡序 ” ; 宋 代 革律 重建 时 于“ 铙 崖 垒石 间 , 铲 蠛 补坳 , 嵯 峨万仞 , 化 为平顶 ” , 然 峰 顶 尚存 西之 鼓 楼 台 、 南 之 钟楼 台 、 北之 舍 身岩 三峰 , 还依 稀 可见 峰 顶 当 年 之 险 峻 之势 。而今 恢 复 重 建 , 所 剩 三 峰 也被 夷 平 , 名 副其 实 地“ 化 为 平顶 ” 了。我 们登 顶 之时 , 风 和 日丽 , 天高 云淡 , 非 常 有 利 于对 大 洪 山 主峰 形 貌及 四围环 境 的观 察 。 于金 顶凭 栏远 眺 , 环 峰之 众 山皆小 , 或纵或横 , 连绵起伏 , 一 望 无 际 。在 从 随 州 市来 大 洪 山景 区 路上 和登 山 途中, 我们曾见到一些小型的堰塘与几条溪流, 而《 大洪 山志》 载: “ 洪 山雄 峙汉东 , 盘踞安、 襄、 德三郡之境 , 其水 四注 : …… 浸水 与均 水 、 支水 , 发 源于 山之 北 ; 漳 水 发 源 于 山之 东 ; 富水、 浼 水 发 源 于 山之 南 , 敖水 、 枝 水
宋玉简介
宋玉简介诗词网提醒您,本文是宋玉的简介,如果您想查看宋玉的诗,可以点击查看。
宋玉(约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鄢城人(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
其艺术成就很高,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汉书•地理志》:“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
”这些零散记述仅知其活动时间在屈原之后,担任过一些官职,但是对现实的批评不如屈原。
宋玉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十六篇,但篇名不可考。
[3]王逸《楚辞章句》记载《九辩》、《招魂》两篇。
《文选》记载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
一般认为这七篇的文学价值最高。
尽管后来还有题名宋玉赋的作品出现,但是基本属于伪作且文学价值不高。
[4]在这七篇中,唯一可以确定《九辩》为宋玉作品,《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的作品,其他五篇文学价值很高,但是真正的作者仍有争论。
[5]宋玉为后人所尊崇,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并称。
[6]杜甫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鲁迅也肯定《九辩》:“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汉文学史纲要》)字号争议一些史料记载宋玉字子渊,号鹿溪子[7]。
但是由于这些说法来源不明,史学家多以其为后人附会[8]。
一些现代学者研究认为宋玉字号可能与其[标签:正文]。
应城地名的由来
应城地名的由来应城历史悠久,古为蒲骚之地。
别名蒲阳,以其位于古蒲骚地之南而得名。
蒲骚之名,最早见于史籍《左传》:“莫敖纽于蒲骚之役”,“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
据考证:蒲骚(xiao)因傍于沈家湖,湖中盛产菖蒲,轻风吹拂,蒲叶骚动,发出萧萧之音,故名。
《应城县志》载:“蒲骚故城,一名蒲骚垒,一名蒲骚台,在今县西北三十里崎山团古城畈(今应城田店镇)。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
据清雍正年间《应城县志》载:“因应邑地处要冲,乃安、荆二府咽喉,郧、襄东道门户,应置城为守,故名。
或云冈阜周环,隐隐如城,故名。
未知孰是。
”事实上,应城之名始见于东晋。
据《宋书.蒯恩传》云:“(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张坚据应城反,恩击破之,封都乡侯。
”结合清康熙《应城县志》载:“应城县置于刘宋,晋安帝时尚未置县也,或本为安陆乡聚之名,刘宋因以为县耳。
”可知,当时应城为安陆县一个乡聚(相当于今乡镇)之所,后来南朝宋以乡聚之名在此置应城县。
另一说据《今县释名》载:“县近应山(今广水市),故名。
”引《水经注》云:似因古殷时应国而得名。
古应国相传起源于黄帝时期的应龙氏部落,这个部落助黄帝打败蚩尤氏之后,定居山西,后又迁徙到河南鲁山县之应乡。
商代时与商王朝往来密切,故今本《竹书纪年》载:盘庚七年,“应侯来朝”。
至周武王灭商之际,应国被灭。
周武王遂封其四子应叔于应侯国故地(今河南平顶山市郊滍阳岭,已淹没水库下),楚文王三年至六年(前687--前684年)之间灭于楚。
应城置县后,至北朝西魏以应城为城阳郡治,领应城、云梦、浮城(以古蒲骚城置)三县。
隋开皇二年(582年)废城阳郡,大业元年(605年)改应城为应阳。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应阳为应城,属安州。
元和三年(621年)应城入云梦,大和二年(828年)复置。
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又改应城为应阳,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应城。
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入云梦县。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六下)——宋玉所赋“巫山”之地望调查报告
为 了具体 而直 观地 反 映 比较 内容 , 本 报告 特 列表 分项 进行 表述 :
表 1 随州 大洪 山、 巫 山县 阳台、 汉 川仙女 山与 宋赋 描 写之 比较
山之 方位
描 写
游于 云梦 之 台 ; 游 于 位 于古 云 梦 田猎 区 北 部 山 远离古云梦 田猎 区与古 云梦 云梦之浦 ; 区; 与宋赋描写接近 。 泽; 与宋 赋描写不合 。
宋赋不合 。
不合。 描写接 近。
山半有石坛平旷 , 为古 阳 台 ; 山在 汉 水 之 阳 , 山 形 如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2—2 0 ; 修 订 日期 : 2 0 1 4— 0 9—1 0
基金项 目: 湖北省社科规划项 目( 2 0 1 2 3 0 9 ) 作者简介 : 刘 刚( 1 9 5 1 一 ) ,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 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 中心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 中 国古代文学 , 文献学 ; 王 梦( 1 9 9 1 一 ) , 女, 湖北谷城人 , 湖北文理学院与沈 阳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 关 杰( 1 9 9 1 一 ) , 男, 湖北麻城人 , 湖北文理学院与沈 阳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
山 下 水 情
描 写
登蟪岩 而 下望 兮 , 临 多 条水 流发 源 于此 , 然仅 为 大抵之 稽 水 ; 遇 天 雨 滥 觞 细 流 ; 多有堰塘 , 面 积 均 之新霁 兮 , 观 百 谷之 小 : 与宋赋描写差异较大 。 俱集 ;
Hale Waihona Puke 山上 岩 石 描写 盘 岸 蟥 , 裉 陈 砣 铠; 磐 石 险峻, 倾崎 崖隋; 岩岖 参差, 从 横相追 ; 交 加 累积, 重叠 增 益; 状若砥 柱, 在巫 山下 ;
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国古都的作文
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国古都的作文The ancient city of Chu, located in modern-day Hubei province, hold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at dates back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楚国古都,位于今天湖北省,拥有着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丰富文化遗产。
One of the most famous fig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Chu culture is the poet and musician, Song Yu. 与楚文化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是诗人兼音乐家宋玉。
Song Yu's works are deeply intertwined with the natural beauty and melancholy of the Chu region, reflecting the deep emotions and poetic sensibilities of the time. 宋玉的作品深深地融合了楚地的自然之美和忧郁,反映了当时深邃的情感和诗意的感性。
In order to promote and preserve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Song Yu and the Chu region,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vive interest in his poetry and music through various cultural events and exhibitions. 为了传承并弘扬宋玉和楚地文化的遗产,人们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来重振对他的诗歌和音乐的兴趣。
The beauty of the Chu region has always been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artists and poets throughout history, and continues to captivate the hearts of many to this day. 楚地的美丽一直是历史上艺术家和诗人的灵感源泉,直到今天仍然吸引着许多人的心灵。
弘扬宋玉化寻美楚国故都作文
弘扬宋玉化寻美楚国故都作文Song Yu, a poet and writer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s known for his pursuit of beauty and his deep love for Chu culture. His masterpiece, "The Seeking for Beauty in the Ancient Capital of Chu," reflects his admiration for the beauty of nature, culture, and human relationships.宋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诗人和作家,以追求美丽和对楚文化的深厚热爱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九辩》反映了他对自然、文化和人际关系美丽的崇敬。
In "The Seeking for Beauty in the Ancient Capital of Chu," Song Yu describes his travels to the ancient capital of Chu, where he is captivated by the stunning scenery and the rich history of the region. Through his poetic verses, he expresses his admiration for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 the people,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u.在《九辩》中,宋玉描述了他对楚国故都的旅行,他被那里令人惊叹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所吸引。
通过他的诗歌之作,他表达了对风景、人民和楚文化遗产之美的敬仰。
The beauty of Chu culture is reflected in its rich traditions, music, dance, and literature. Song Yu's admiration for the beauty of Chu culture is evident in his writings, where he praises the elegance and sophistication of Chu people and their artistic expressions.楚文化的美丽体现在其丰富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文学中。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七上)——宋玉宅调查报告
作者: 刘刚[1];关杰[1,2];王梦[1]
作者机构: [1]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湖北襄阳441053;[2]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出版物刊名: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页码: 27-32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 宋玉;宜城;荆州;秭归;钟祥;临澧
摘要:在古代文献中,明确记载有宋玉宅的地方有湖北宜城、荆州、秭归、钟祥与湖南临澧等五处。
为此我们在2013年和2014年间对上述各地作了田野调查,兹报告如下:一、宜城宋玉宅1.调查印象关于湖北宜城宋玉宅,据清程启安等撰《宜城县志》记载,宋玉宅与宋玉墓在一处。
位于今宜城市南郊腊树园村四组,现为一片菜地。
据宜城宋玉研究者退休干部余建东介绍,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宜城县,东南角,宋玉墓在那里落。
宋玉本是楚大夫,《九辩》千古绝调歌,生养死葬在楚国。
"民谣中提及的宋玉宅方位与《县志》"宅在县南三里"、"墓在县南三里,宋玉宅后"的记载基本一致。
遗址的具体位置,据目测,。
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国故都作文
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国故都作文《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国故都》
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宋玉吗?那可是个超厉害的人物呢!
宋玉可是咱们楚国故都的大名人呀!他的文章写得那叫一个棒!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亮。
老师给我们讲宋玉的故事时,我都听得入迷啦,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那个时候。
咱们楚国故都也是美极啦!那古老的城墙,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人,见证了无数的故事和岁月的变迁。
走在那些古老的街道上,我就在想,宋玉是不是也曾经在这里走过呢?哎呀,那该多有意思呀!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参观楚国故都的遗址,看着那些残留的建筑,我忍不住说:“哇,这就是宋玉生活过的地方呀!”小伙伴们也都纷纷点头。
我们一边走一边想象着宋玉在这里吟诗作画的样子,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你们说,宋玉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呢?”我好奇地问小伙伴们。
“肯定是因为他特别聪明呀!”一个小伙伴说。
“我觉得是因为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给他提供了灵感!”另一个小伙伴接着说。
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
宋玉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楚国故都的文化天空。
我们作为这里的小学生,难道不应该把宋玉文化传承下去吗?
我们可以多读宋玉的文章,去感受他文字里的魅力。
我们还可以把宋玉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知道我们楚国故都有这么了不起的文化遗产。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国故都,让这份珍贵的文化永远流传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骄傲!。
主题是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国国都的作文
主题是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国国都的作文English:The culture of Song Yu,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of ancient China, is a treasure that must be preserved and promoted. As such, it is important to seek out the beauty of the ancient Chu capital, the birthplace of Song Yu's poetry,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his cultural legacy.The ancient Chu capital, located in present-day Hubei province, was a center of poetry and literatur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was here that Song Yu, a native of the region, composed his most famous works, including the "Li Sao" and "Jiu Ge." These poems are not only masterpieces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valuabl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at offer insight into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of the time.To promote the culture of Song Yu and the ancient Chu capital, it is important to first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works. We must also strive to preserve the physical sites associated with Song Yu and his poetry, suchas his birthplace, ancestral home, and other important landmark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museum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that can preserve and promote the legacy of Song Yu and the ancient Chu capital.In addition to preserving physical site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study and appreciation of Song Yu's poetry through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poetry festivals, workshops, and other events that celebrate the life and work of Song Yu and his contemporaries.Overall, the promotion of the culture of Song Yu and the ancient Chu capital is not only important for preserving China'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for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By celebrating the life and work of one of China's greatest poets, we can better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 diversit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hare it with the world.中文:宋玉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文化遗产是必须被保存和传承的宝藏。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二上)——湖北钟祥调查报告
作者: 刘刚;关杰;王梦
作者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湖北襄阳441053
出版物刊名: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页码: 18-2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宋玉;遗迹传说;钟祥
摘要: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宋玉遗迹传说”调查组一行四人(刘刚、焦丽、关杰、王梦),5月12日晚抵达钟祥,对钟祥地区有关宋玉遗迹传说,做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与相关资料的调研。
先后实地考察了兰台书院、宋玉井和白雪楼、阳春台遗址等;在钟祥市委宣传部采访了当地文化学者、对台办的侯主任,在莫愁湖畔的莫愁村与一位当地的退休干部邂逅相遇,并进行了随机采访;。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一)——湖北宜城调查报告
Field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Relics of Song Yu:from
Yicheng, Xiangyang
作者: 刘刚[1];程本兴[1];王梦[1];关杰[1]
作者机构: [1]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湖北襄阳,441053
出版物刊名: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页码: 5-1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0期
主题词: 宋玉;遗迹传说;宜城
摘要:2013年5月7日至9日,宋玉研究中心'宋玉遗迹传说'调查组刘刚、张法祥、方成慧、
程本兴、杨豪良、王梦、关杰一行7人,对宜城地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7日下午走访了宜城市
档案局;8日上午走访了宋玉墓遗址所在地腊树园村,并观看了市区以宋玉命名的道路、商场、旅社、画院等;8日下午参观了宜城市博物馆和楚皇城遗址;9日上午在宜城市广播电视局会议室参加了由宜城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的,由宣传部、文联及宜城当地学者参加的有关宋玉研究与地区文
化建设的讨论会.调查组的系列活动,得到了宜城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与相关同志的热情帮助,实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特此将所获悉的有关'宋玉遗迹传说'的情况报告如下:。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七下)--宋玉宅调查报告
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七下)--宋玉宅调查报告刘刚;关杰;王梦【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8页(P21-28)【关键词】宋玉;宜城;荆州;秭归;钟祥;临澧【作者】刘刚;关杰;王梦【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湖北襄阳 441053;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湖北襄阳 441053;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湖北襄阳 441053;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1.调查印象古代资料记载湖北秭归宋玉宅在相公岭下,明张尚儒《归州志》卷一《山川》言:“相公岭在州东五里,下有宋玉宅旧址。
”然而如今的秭归地图上却找不到相公岭的标识,询问当地的楚辞研究者,他告诉我们因长江大坝蓄水被废弃的秭归屈原祠所在地就是相公岭的大致位置。
于是我们在面的司机的帮助下找到了秭归镇屈原祠遗址。
屈原祠遗址位于新移建的秭归镇西约五公里的向家坪,遗址主体已被上涨的江水淹没,尚残留于江北缓坡上的屈原祠遗址,被圈在一座柑桔加工厂的围墙中,位置在厂区的东部。
残留的屈原祠建筑座北朝南,最北边的原屈原纪念馆是座二层堂馆式建筑,纪念馆门前大约两米高的台阶下是一颇为开阔的长方形庭院,庭院中央残留着屈原塑像的基座,两侧为碑廊,其中碑已被迁走,只存有尚未拆除的碑廊建筑,庭院的南端是石砌的围栏,围栏下便是江水了。
据方志与屈原祠的搬迁情况推测,宋玉宅遗址就在这围栏西南1.5公里的江水之中。
据今三峡大坝西秭归县县政府所在地新建的屈原祠内展示的图片及文字说明,我们如今看到的秭归镇屈原祠并不是清代屈原祠的旧址,而是在葛洲坝建设期间1977年动工,1982年建成的,由相公岭下清代原址移迁至此的基址,清代原址在葛洲坝蓄水后早已淹没了。
以葛洲坝蓄水后水位130米、长江大坝蓄水水位175米计算,清代屈原祠遗址至少在水下45米的地方。
龟地遗址调查报告
龟地遗址调查报告
赵宝利
【期刊名称】《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1990年4月,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河北省文物普查补漏时发现龟地遗址, 2004年唐山市文物管理处为了配合电网工程,对遗址进行了试掘,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唐山市文物普查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该遗址器物特征明显,时代脉络清晰,除了具有一些冀东、燕山南麓地区典型遗物特点外,同时还有着还乡河流域乃至滦河流域自己的较为独特的器物类型,是一处重要的商周聚落遗址,对研究这一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总页数】1页(P181)
【作者】赵宝利
【作者单位】唐山市丰润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河北省0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92
【相关文献】
1.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四)——湖北应城蒲骚遗址与宋玉行迹调查报告[J], 刘刚;王梦;关杰;
2.宋玉遗迹传说田野调查报告(四)——湖北应城蒲骚遗址与宋玉行迹调查报告 [J], 刘刚;王梦;关杰
3.龟陵城遗址 [J], 孙治刚;
4.南唐伏龟楼遗址考 [J], 王聿诚
5.杭州良渚遗址·良渚文化玉龟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楚国辞赋作家宋玉简介
楚国辞赋作家宋玉简介宋玉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宋玉吧。
宋玉人物简介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市)人,楚国辞赋作家。
宋玉好辞赋,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
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
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人物生平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记述极为简略。
《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
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
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
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关于宋玉师承,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
但也有学者认为王逸晚于屈原200年后才说宋玉是屈原弟子是没有依据的,是其把“祖(承袭、效法)屈原”理解为“师从屈原”了。
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
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
遗迹调查报告
遗迹调查报告遗迹调查报告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遗迹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遗迹调查报告1调查的第一站,按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五公祠。
五公祠是为纪念唐、宋朝时期贬谪到海南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属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公祠红墙碧水,绿树成荫,今天因台风刚走,这里没有一丝炎热感。
五公祠历来被誉为“琼强胜景”,以“海南第一楼”为主体,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几十米,分两层,四角攒尖式的层顶,素瓦红椽,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
二楼正面,“海南第一楼”横额赫然人目;在“海南第一楼”下,铸有“五公”的雕塑,雕塑活灵活现,飘逸潇洒,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不仅如此,并挂有三副清代文人所作的长联,颇值一吟。
这三副长联是:其一,上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下联为“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其二,上联为“于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公道千秋垂定论”;下联为“处南海中,别为一郡,朝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
其三,上联为“唐磋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下联为“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读完后,我心里不禁肃然起敬,决心向五公学习“先其所忧,后其所乐”的精神。
接着参观东侧的苏公祠,这是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
两侧的壁画生动地再现他在海南兴办教育、传授知识的`情景。
这里还有苏轼留下的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等东坡遗迹。
相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时途经此地投宿,指点老百姓开凿饮用的水井。
故事里说,苏东坡见当时这里居民饮用的是城河里的污水,于是仔细察看地形,对老百姓说:“若在此处开凿,可得清浊二泉。
”居民按苏轼的话去做,果得两眼甘泉,清的一眼为“浮粟泉”,浊的一眼为“洗心泉”。
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都作文
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都作文咱今儿个来聊点新鲜的啊,说说宋玉文化,找找美楚都的味儿。
宋玉啊,那可是咱楚地的大才子,他的文章就像咱湖北的麻辣鸭脖,越嚼越有味儿!
说起宋玉,咱得提提他的那些名篇啊,像《九辩》、《风赋》啥的,读着读着就仿佛回到了那个美轮美奂的楚国。
那时候的楚都啊,就像个大家闺秀,既端庄又典雅,美得让人心醉。
弘扬宋玉文化,咱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不是说要照搬古人的东西,而是要学那种精神,那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现在的咱们啊,有时候太忙了,忙得都忘了怎么欣赏身边的美。
说到寻美楚都,咱也不能光说不练啊。
得出去走走,看看那些古迹,感受一下那种历史的厚重感。
说不定啊,走着走着就能碰上个灵感,写出篇好文章来呢!
还有啊,咱们得跟年轻人多交流交流。
现在的年轻人啊,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
咱们得把宋玉文化这种好东西传给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咱楚地的文化魅力。
总之啊,弘扬宋玉文化、寻美楚都这事儿,得靠咱们大家一起努力。
就像打麻将一样,得配合默契,才能打出好牌来。
咱们一起加油,让宋玉文化在现代社会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差, 楚同姓也, 与宋玉同师事屈原。尝至蒲骚 , 见宋玉日: “ 不意重见故人 , 慰此去 国恋恋之 心 。 昨到梦 泽 , 喜 见 楚 山之 碧 , 眼力 顿明 ; 今 又会 故人 , 闲心 目足 矣 。 ” 屈 原死 , 赋《 大招》 一篇 。 清陈诗《 湖北 旧闻录》 卷三十四《 文献一 ・ 景差》 载: 景 差 至 蒲骚 , 见 宋 玉 日: “ 不意 重见 故 人 , 慰 此 去 国恋 恋之 心。 昨到 梦泽 , 喜 见 楚 山之 碧 , 眼力
刘
刚, 等: 宋玉遗迹 传说 田野调查报告 ( 四)
玉在蒲骚事相类 , 可 以判定宋玉在蒲骚事确 出 自西汉刘 向所撰之《 列士传》 。这就是说 , 宋玉在蒲骚事是可 以征信 的。关于这一点 , 也可以在宋玉的作 品中得到佐证 , 如《 小言赋》 说楚襄王赐宋玉以云梦之 田, 就与蒲 骚有关( 参见下 文 ) 。同时也 与秦 占领 楚郢 都 ( 今湖 北荆 州 北 之纪 南 城 ) 后, 楚襄 王 迁 都 陈郢 ( 今 河南 淮 阳) ,
宋 玉 遗 迹 传 说 田野 调 查 报 告 ( 四)
— —
湖 北应 城 蒲骚 遗 址 与 宋 玉行 迹调 查报 告
刘 刚 , 王 梦 , 关 杰
( 湖 北文理 学院 宋玉研 究 中心 , 湖北 襄阳 4 4 1 0 5 3 )
关键 词 : 宋玉; 应城 ; 古 蒲骚 ; 遗 迹传 说
楚 。宋 玉在 蒲骚 , 景差 被 放 至 蒲 骚 , 见玉 日: ‘ 不 意 重见 故人 , 慰此去国恋恋之心。 ” ’ 一语下 , 自注说 : “ 《 楚
纪》 引《 列士传》 。 ” 可见 , 方志转引之《 楚纪》 所载宋玉在蒲骚事亦出 自《 列士传》 。《 隋书 ・ 经籍志》 言“ 《 列 士传》 二卷 , 刘向撰。 ” 今是书已佚 , 考之古文献中引录的《 列士传》 轶文 , 笔法 、 风格及写作 旨趣与诸书所引宋
中图分类 号 : I 2 0 7 . 2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4 4 7 6 ( 2 0 1 4 ) 0 9— 0 0 2 4— 0 5 湖 北 文理学 院宋 玉研 究 中心宋 玉遗迹 传说 调查 小 组 于 2 0 1 3年 1 O月 8日抵 达湖 北 省 应城 市 , 对古 蒲 骚 遗址 与宋 玉在应 城 的行迹 作 了 田野 调查 , 返校 后又根 据 调查 所 得对 相 关 问题 进行 了深 入 的学 术 研 究 。兹 报
顿明; 今 又会 故人 , 间心 目足 矣 。 ” ( 《 列士传 》 ) 以上 自宋 至 清五种 文 献所记 基本 相 同 , 至 于《 山堂肆考 》 之“ 开 心 目足 矣 ” 、 《 楚 宝》 之“ 闲心 目足 矣 ” 、 《 湖
北 旧闻录》 之“ 间心 目足矣” 中“ 冈” 、 “ 同” 、 “ 同” 均 为转写传抄 中因与“ 阴” 形近而讹 , 而《 古今事文类 聚》 与 《 广博物志》 作“ 闭心 目足矣” , 切合文意, 不误。这五种文献所载宋玉事 , 当同出于一书 , 《 广博物志》 、 《 湖北 旧闻录》 本注言出 自《 列士传》 , 即为五种文献引事之原典。此外 , 清李可案等《 雍正应城县志》 卷七《 古迹》 , 清赓音布等《 光绪德安府志》 卷三《 地理志 ・ 古迹》 , 清罗缃 、 陈豪等《 光绪应城县志》 卷十《 人物 ・ 流寓》 亦载 此事。或云引 自《 列士传》 , 或云引 自《 楚纪》 , 考 明廖 道南《 楚纪》 所载宋玉 、 唐勒 、 景差事 , 并无宋玉在蒲骚 遇景差之内容 , 恐方志所引为另一本 《 楚纪》 。《 光绪应城县志》 卷一 《 舆地志 ・ 沿革 》 于“ ( 应城 ) 战国时属
收 复江南 十五 邑拒 秦 , 又用黄 歇计 “ 复 与秦 平 ” , 而后 直 至楚襄 王卒 , 秦 与楚 无 战事 的历 史背 景相 吻合 。因
明董斯张《 广博物志》 卷二十《 人伦三》 载:
景 差至 蒲骚 , 见 宋玉 日 : “ 不 意 重见 故 人 , 慰 此 去 国恋 恋之 心 。 昨到 梦泽 , 喜 见 楚 山之 碧 , 眼力
顿明; 今 又会 故人 , 闭心 目足 矣 。 ” ( 《 列士传 》 ) 明周圣楷 《 楚 宝》 卷 十 五《 文苑 ・ 景差》 载:
顿明; 今 又会 故人 , 闭心 目足 矣 。 ”
明彭大翼 《 山堂肆 考》 卷 一百 六《 人 品》 “ 喜会故 人 ” 条载 :
景差 至 蒲骚 , 见 宋 玉 日: “ 不意 重见 故 人 , 慰 此 去 国恋 恋之 心 。 昨 到 梦泽 , 喜 见 楚 山之 碧 , 眼力
顿明; 今 又会 故人 , 开心 目足 矣 。 ”
告 如下 :
一
、
宋 玉确 到过蒲 骚
据 文献记 载 , 宋玉 曾 到过蒲骚 。为详尽 的说 明 问题 , 兹 将 相关 文献依 时代 次 序引列 如下 :
宋祝穆《 古今事文类聚》 前集卷二十四《 人道部 ・ 故交》 “ 重见故人 ” 条载 :
景 差 至 蒲骚 , 见 宋 玉 日: “ 不 意 重见 故 人 , 慰 此 去 国恋 恋之 心 。 昨到 梦泽 , 喜 见 楚 山之 碧 , 眼力
2 0 1 4年 9月 第3 5卷 第 9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t s a n d S c i e n c e
S e p ., 2 01 4 V0 1 . 3 5 No . 9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2—2 0
基金项 目: 湖 北 省 社 科 规 划 项 目( 2 0 1 2 3 0 9 )
作者简介 : 刘
2 4
刚( 1 9 5 1 一 ) , 男, 黑龙 江哈尔滨人 , 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 中国古代文学 , 文献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