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数据库系统概论》综合复习资料一、选择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2、设关系R和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100和300,关系T是R与S的笛卡尔积,则T的元组个数是()A、400B、10000C、30000D、900003、下面对于关系的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关系中的每个属性是不可分解的B、在关系中元组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C、任意的一个二维表都是一个关系D、每一个关系只有一种记录类型4、在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_____。

A、外模式 B内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5、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之上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6、数据库中,下列说法______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7、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唯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______。

A、码B、数据项C、主属性D、主属性值8、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 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______。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9、设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______。

A、ПA(R)∞ПD(S)B、R∪SC、ПB(R)∩ПB(S)D、R∞S10、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说______。

A、A→BB、B→AC、A←→BD、以上都不是11、在关系模式DB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______。

A、1NFB、2NFC、3NFD、BCNF12、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______。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考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考点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1.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别?数据是未加工的事实,信息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内在含义。

知识是将信息应用到具体环境中时,对信息的通晓、理解和认识。

2.数据库中包含用户数据和元数据两种。

其中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

比如说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就是元数据3.根据同时访问数据库的用户数不同,数据库可以分为单用户数据库(Single-user DBS)、多用户数据库(Multiuser DBS)、桌面数据库(Desktop DBS)、工作组数据库(Workgroup DBS)、企业数据库(Enterprise DBS)。

4.根据位置不同,数据库分为集中式数据库(Centralized DBS)、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BS)。

5.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第二章数据模型1.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模型分为2类,一类是概念模型,一类是逻辑模型和2.概念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E-R图是设计概念模型的一种工具。

3.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

是按计算机的观点进行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模型1.表的特性:●表是由行与列构成的二维结构●表中的每行(元组)代表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发生●表中的每列代表一个属性,并且每列名称不同●每列中的所有值必须遵循相同数据格式●每列都有一个称为属性域的特定取值范围●每一行和列的交叉点代表单一的数据值●对DBMS而言,行与列的顺序无关紧要●每张表必须有一个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唯一标识每一行2.码、超码、候选码、主码的关系:3.关系模式的概念4.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的定义5.复合实体或联合实体或桥接实体的定义,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会引进复合实体?6.如何实现1对多(在多的一方加入外码)和多对多(引入复合实体)的联系,举例说明。

数据库系统概论及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及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选择题: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答案:D8.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答案:B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A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4.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5.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组成元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7.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8.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9.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10.E-R图:即实体-关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的主要工具。

11.关系模式: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12.型/值: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3.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4.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5.数据库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6.数据库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3.数据模型的分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

4.概念模型的表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

5.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6.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且能相互区别的。

7.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的约束条件。

8.DBS包括DB和DBMS,而DB与DBSM是相互独立的。

9.概念模型独立于操作。

10.数据库三级结构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11.数据库物理存储视图为内模式12.用户通过DML语言对数据进行操作,其实是在操作外模式中的记录。

13.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4.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5.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

1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存在有二级映像,使之可以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17.数据库的外部存储方法和存储设备变化不影响逻辑结构,这种情况为物理数据独立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本章重点:关系数据库概念,可以用关系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可以用元祖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可以用域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

可以将这三种表达式相互转换。

2.关系代数运算:并、交、笛卡儿积、选择、投影。

3.常用的关系运算:关系代数、关系演算。

5.“列”可以出自一个域。

6.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DBMS可以调用OS。

7.关系演算谓词变元可分为:元祖关系、演算关系、域关系演算。

8.若Sno由八位数组成,则此种情况称为:用户定义完整性。

9.一般情况下“R”“S”连接,则“R”“S”必有相同的属性。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最终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最终版)

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答: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种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集合,它是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有力工具,是进行详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的基本内容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部分。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2 )数据存取功能;(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3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

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第2章关系数据库一、选择题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答案:B2、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以上都不是答案:C3、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答案:D4、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

A.投影B.选择C.笛卡尔积D.除答案:C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B.可再分C.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D.以上都不是答案:A6.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B.并、差、交、选择、投影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D.并、差、交、选择、乘积答案:C7、设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

C. f(R)8、如图所示,两个关系R1和R2,它们进行运算后得到R3。

R2R1R3A.交B.并C.笛卡尔积二、填空题1、一个关系模式的定义格式为。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娇小的冗余度、交稿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目的: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码,域,分量,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模式的地位: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模式定义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库和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系统的逻辑表示。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

数据库安全性一、内容提要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漏、更改或破坏。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1)安全性基本概念;(2)方法与实现。

(一)基本概念(1)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不合法的使用,以免数据的泄露、非法更改和破坏。

计算机系统中的三类安全性:技术安全性、管理安全性、政策法律安全性。

安全性的五个级别:环境级、职员级、OS级、网络级、数据库系统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代DBMS通常采用自主存取控制方法来解决安全性问题。

自主存取控制功能一般通过SQL的GRANT和REVORK语句来实现的。

(2)权限:是指用户(或应用程序)使用数据库的方式称为“权限”。

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权限有读、插入、修改、删除等四种。

(3)权限的转授与回收;权限转授图。

(4)SQl中的安全性控制①视图机制,可以用来对无权用户屏蔽数据。

视图机制使系统具有三个优点: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独立性和操作简便性。

②SQL中用户权限及其操作:六类权限(SELECT,INSERT,DELETE,UPDATE,REF—ERENCES,USAGE)授权语句(GRANT)回收语句(REVOKE)(5)数据加密法:为了更好地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可用密码存储口令和数据,数据传输采用密码传输,防止中途被非法截获等方法。

(6)自然环境的安全性:指数据库系统的设备、硬件和环境的安全性。

二、典型题解析今有两个关系模式: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职务,工资,部门号)部门(部门号,名称,经理名,地址,电话号)请用SQL的GRANT和REVOKE语句(加上视图机制)完成授权定义或存取控制功能。

(1)用户王明对两个表有SElECT权力;(2)用户李勇对两个表有INSERT和DELETE权力;(3)每个职工只对自己的记录有SELECT权力;(4)用户刘星对职工表有SELECT权力,对工资字段具有更改权力;(5)用户张星具有修改这两个表结构的权力;(6)用户周平具有这两个表的所有权力(读、插入、修改、删,并具有给其它用户授权的权力;(7)用户杨兰具有从每个部门职工中SELECT最高工资、最C资、平均工资的权力,但他不能查看每个人的工资;解(1)用户王明对两个表有SELECT权力。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doc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doc

〔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Data:数据,是数据库小存储的基本对彖,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Z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4.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屮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5.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拥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是数拥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组成元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來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7.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8.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农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9・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所具有的某-•特性称为属性。

10.E・R图:即实体•关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的主要工具。

11•关系模式: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一纽关系纽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张规范化的二维衣。

12.型/值: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3.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盘、取值范围等)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4.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5•数据库内模式:乂称为心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农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6.数据库外模式:乂称为子模式或用八模式,它是数据库用八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三:简答题:1. 什么是数据库?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2. 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答: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即用户的逻辑文件)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系的变更或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等)时,它不影响某些局部的逻辑结构的性质,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内视图)改变时,对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概念视图)和应用程序不必作修改的一种特性,也就是说,数据库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独立。

3.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一组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DBS)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数据库系统都配有各自的DBMS,而不同的DBMS各支持一种数据库模型,虽然它们的功能强弱不同,但大多数DBMS的构成相同,功能相似。

一般说来,DBMS具有定义、建立、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功能,它通常由三部分构成: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翻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的例行程序。

4. 什么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答: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种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集合,它是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有力工具,是进行详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的基本内容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部分。

第一章补充作业部分:假设教学管理规定:①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一门课有若干学生选修;②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一门课只有一个教师讲授;③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仅有一个成绩。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docx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docx

数据 (Data) :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种类: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数据库 (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的特征: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实用程序 )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等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 ,简称 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 --- 两步抽象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对象类型的集合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两类对象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数据操作的类型检索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数据模型对操作的定义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要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DB、DBMS、DBS、DBA数据管理的发展: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

据库事务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内模式(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二级映象在DBMS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外模式/模式映象1. 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2.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模式/内模式映象1. 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模型的分两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三种主要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第二章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二维表,属性是列,元组是行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R(U,F)关系数据库关系的集合关系的码候选码(CK)关系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组,称为该关系的候选码简单情况: 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极端情况: 关系的所有属性是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All-key)主码(Pk)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重点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重点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重点知识点数据库知识点一.选择题1.概念数据模型(E-R图)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E-R图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对信息世界的管理对象、属性和联系等信息的描述形式。

概念模型不依赖于计算机和DBMS,是对现实世界真实而全面的描述。

概念模型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通过对概念模型的数据化可得到数据模型。

】2.什么是数据模型?有哪些?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框架。

一般地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的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物理模型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由用户、数据库、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基本特征(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6)故障恢复5.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技术(table即基本表是属于哪个级的)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模式(逻辑模式)、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内模式(物理模式)。

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外模式是对各个用户或程序所涉及到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征的描述;内模式是数据的内部表示或低层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技术是指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技术。

这二级映像技术不仅在三级数据模式之间建立了联系,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

(1)外模式/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并保证了外模式与数据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1.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数据库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的数据管理系统,它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和访问。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扩大,数据库系统逐渐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2.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分类: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描述数据结构和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它通过表(关系)和行(元组)的概念来组织数据。

3. 关系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关系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它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常见的RDBMS包括Oracle、MySQL和SQL Server等。

关系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清晰、数据独立性高、易于维护和扩展等特点。

4.数据库设计和数据模式: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应用系统的需求、数据属性和数据关系等,将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为数据库结构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数据模式,包括实体、属性和关系等。

5.数据库语言和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语言用于操作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

DDL用于定义和修改数据库的结构,如创建表、修改表和删除表等。

DML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6. 数据库查询语言和查询优化:数据库查询语言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常见的查询语言包括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和QBE(Query by Example)等。

查询优化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执行计划和优化算法,提高查询性能和响应速度。

7.数据库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等。

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数据泄露和数据损坏等威胁的措施和技术。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包括哪些功能(简答备选)(1)数据定义功能;(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3)数据操纵;(6)其他功能。

2. 数据管理技术(三个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4. 数据模型三要素(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5. 概念模型(会画出CDM图)(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3)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称为码(4)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5)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6)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7)联系:6. 常用数据模型(重点掌握关系模型)(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码:表中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年龄一般在1-150间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4)面向对象模型(5)对象关系模型7. P31数据库系统结构(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2)两级映像是怎样保证逻辑独立性和数据独立性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8.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简答题备选题)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9. 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职责(简答题备选题)1)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储策略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第二章1. 关系--域--笛卡尔积概念搞清(度、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P42页1)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2)笛卡尔集笛卡尔集是域上面的一种集合运算。

《数据库系统概论》各章复习题(已整理1-6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各章复习题(已整理1-6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期中考试范围:CH1-CH6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4)统一管理和控制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D.(1)数据非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信息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8.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全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全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4.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5.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组成元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7.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8.:9.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10.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11.E-R图:即实体-关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的主要工具。

12.关系模式: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13.型/值: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4.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5.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6.数据库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7.数据库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选择题: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答案:D8.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答案:B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A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种类: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的特征: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等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两步抽象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对象类型的集合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两类对象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数据操作的类型检索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数据模型对操作的定义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模型对约束条件的定义反映和规定本数据模型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通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以反映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遵守的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1)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2)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3) 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4)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5) 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6) 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间联系两个实体型一对一联系(1:1)三个实体型一对多联系(1:n)一个实体型多对多联系(m:n)两个实体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

记为1:1。

一对多联系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多对多联系(m: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B具有多对多联系。

记为m:n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实体-联系方法(E-R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方法也称为E-R模型常用数据模型非关系模型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数据结构:以基本层次联系为基本单位基本层次联系:两个记录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对多(包括一对一)的联系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数据结构:表面向对象模型(Object Oriented Model)数据结构:对象层次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

1.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2. 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表示方法实体型:用记录类型描述。

每个结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

属性:用字段描述。

每个记录类型可包含若干个字段。

联系:用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记录(类)型之间的一对多的联系网状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网状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网状模型。

1.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2.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表示方法(与层次数据模型相同)实体型:用记录类型描述。

每个结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

属性:用字段描述。

每个记录类型可包含若干个字段。

联系:用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记录(类)型之间的一对多的父子联系。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满足一定的规范条件最基本的规范条件: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即若干元组的集合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用户只要指出“干什么”,不必详细说明“怎么干”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表以文件形式存储有的DBMS一个表对应一个操作系统文件有的DBMS自己设计文件结构关系模型的优缺点优点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单一。

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实体和各类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对数据的检索结果也是关系。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缺点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导致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为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难度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结构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但物理地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

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都可以独立处理本地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局部应用同时也可以同时存取和处理多个异地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全局应用优点适应了地理上分散的公司、团体和组织对于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缺点数据的分布存放给数据的处理、管理与维护带来困难。

当用户需要经常访问远程数据时,系统效率会明显地受到网络传输的制约数据库管理员(DBA)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的组成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1) 常用的关系操作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查询的表达能力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2) 关系操作的特点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

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作方式:一次一记录文件系统的数据操作方式3) 关系数据语言的种类关系代数语言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4) 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关系语言是一种高度非过程化的语言存取路径的选择由DBMS的优化机制来完成用户不必用循环结构就可以完成数据操作能够嵌入高级语言中使用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三种语言在表达能力上完全等价关系⒈域(Domain)2. 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3. 关系(Relation)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例:整数实数介于某个取值范围的整数长度指定长度的字符串集合{‘男’,‘女’}介于某个取值范围的日期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

D1,D2,…,Dn的笛卡尔积为:D1×D2×…×Dn={(d1,d2,…,dn)|di Di,i=1,2,…,n}所有域的所有取值的一个组合不能重复2) 元组(Tuple)笛卡尔积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作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元组。

3) 分量(Component)笛卡尔积元素(d1,d2,…,dn)中的每一个值di叫作一个分量。

4) 基数(Cardinal number)若Di(i=1,2,…,n)为有限集,其基数为mi(i=1,2,…,n),则D1×D2×…×Dn的基数M为:5)笛卡尔积的表示方法笛卡尔积可表示为一个二维表。

表中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中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关系(Relation)1) 关系D1×D2×…×Dn的子集叫作在域D1,D2,…,Dn上的关系,表示为R(D1,D2,…,Dn)R:关系名n:关系的目或度(Degree)2) 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通常用t表示。

3) 单元关系与二元关系当n=1时,称该关系为单元关系(Unary relation)。

当n=2时,称该关系为二元关系(Binary relation)4) 关系的表示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5) 属性关系中不同列可以对应相同的域,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n目关系必有n个属性。

6) 码候选码(Candidate key)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称为全码(All-key)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All-key)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主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Prime attribute)。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码属性(Non-key attribute)7) 三类关系基本关系(基本表或基表)实际存在的表,是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查询表查询结果对应的表视图表由基本表或其他视图表导出的表,是虚表,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基本关系的性质①列是同质的(Homogeneous)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②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其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③列的顺序无所谓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遵循这一性质的数据库产品(如ORACLE),增加新属性时,永远是插至最后一列但也有许多关系数据库产品没有遵循这一性质,例如FoxPro仍然区分了属性顺序④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由笛卡尔积的性质决定但许多关系数据库产品没有遵循这一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