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中秋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秋夜思念家乡,对童年生活的 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 秋景的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2、你知道九月九日有什么习俗吗

3、“忆”是什么意思?
你了解这些节日吗?
❖ 春节 ❖ 端午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正月初一 九月九日
吃月饼 赏月 登高、喝菊花酒 放鞭炮、吃水饺 吃粽子、划龙舟
得泊听冷啦 一
更在着起地 个
加外 秋 来 响 一 人有
寒 冷 。
, 诗 人
风 吹 动
。 看 着
, 好 像
天 晚 上
远 在 外
一 年 秋
怎 么 都
树 叶 的
一 江 秋
秋 天 到
, 风 吹
地 。
天 , 叶
睡 不 着
声 音 ,
水 , 满
了 , 连
着 梧 桐
绍 翁 离
, 心 里
想 到 己
天 的 黑
树 叶 都
小知识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老人 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 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晚 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小知识
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 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 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 茱萸等等。

小学语文《中秋节》教案

小学语文《中秋节》教案

小学语文《中秋节》教案教案主题:中秋节教案目标:1.通过学习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中秋节起源和传统习俗的介绍。

2.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及故事书籍。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准备的中秋节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的视频或音频,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

2.利用图片让学生回忆和介绍中秋节的一些传统习俗。

二、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0分钟)1.教师通过互动方式向学生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的传说。

2.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并解释习俗的寓意和意义。

三、学生小组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和印象。

2.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展示自己的中秋节手工制作作品。

四、学习中秋节诗词(15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中秋节的诗词,并教导学生如何欣赏和背诵。

2.学生跟读和模仿教师朗读,尝试诵读中秋节的诗词。

五、写作练习(20分钟)1.教师以“我心中的中秋节”为题,引导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中秋节的热爱和喜好,包括自己喜欢的习俗、传统食物等。

2.学生互相交流、修改和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总结和反思(1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中秋节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发言分享收获和感想。

2.学生完成一张中秋节知识问卷,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

教学延伸:1.学生可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如月亮造型的灯笼、卡片等。

2.学生可组织类似“赏月会”的活动,以实际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3.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或图书馆查找更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并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中秋节主题PPT 课件(9)

中秋节主题PPT  课件(9)
望月怀远
秋宵月下有怀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中 秋 由 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玉兔捣药
风 俗 习 惯
诗 词 歌 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 调 歌 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月下独酌
静 夜 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神 话 传 说
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幼儿园《中秋节》儿歌教案

幼儿园《中秋节》儿歌教案

幼儿园《中秋节》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认识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文化,观赏九月十五月亮,唱一首《月光下》,领略中秋的美好。

2.学习幼儿园《中秋节》儿歌,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培养幼儿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中秋节是什么?2.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3.幼儿园《中秋节》儿歌教学和活动设计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了解和熟悉《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文化。

(2)准备幼儿园《中秋节》儿歌的课件和教具。

2.引入新知(1)以“中秋节是什么?”为主题,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中秋节的理解,或引导幼儿试着画出他们心中的中秋节。

(2)通过讲解故事、画中秋景物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文化。

3.教学主要内容(1)通过幼儿园《中秋节》儿歌的教学,让幼儿认识中秋节习俗和民族文化。

(2)通过幼儿合唱或分组唱,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温馨和欢快。

4.活动设计(1)制作月饼在课上,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展示月饼的样子并讲解月饼的历史与文化,再组织孩子们动手制作自己的月饼。

孩子们可以亲手制作、搭配填料,感受月饼的美味和制作的快乐。

(2)中秋晚会在节日当天,可以组织一场“中秋晚会”,让每一个孩子发挥创意表演,唱歌、跳舞、朗诵、演讲等形式带来一份中秋的欢声笑语,让孩子们感受到中秋节的欢乐气氛。

四、教学反思幼儿园《中秋节》儿歌教案,通过教学以及活动设计,让幼儿认识了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文化,又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浓厚气氛,提高了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在课后,教师应该深入反思,做好本次教学的反馈和记录,从中寻找出优缺点,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做到教学直接和生活相结合,切实提高幼儿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中秋节》教案(精选8篇)

《中秋节》教案(精选8篇)

《中秋节》教案(精选8篇)《中秋节》教案篇1本主题的目标是体验中秋节美满团圆和喜庆丰收的快乐气氛,加深对父母和亲人的感情;在参与中秋节各种活动中能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在成人引导下,学习寻找、搜集资料,并学习交往、合作与分享;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祖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节日有很多,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由于幼儿对民间节日、习俗了解较少,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涉及到社会、语言、艺术、科学等领域,教师可采用参观、讨论、搜集资料、展示成果、动手操作、文艺联欢等活动形式来组织教育活动。

一、幼儿发展目标与主要内容:1、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2、知道教师节、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节日的名称日期,进一步了解这些节日的社会意义。

3、积极参与各种节日的筹备及庆祝活动。

学会用恰当的39;方式与人交往、沟通、合作,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师指导建议传统节日中秋节1、环境: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饼、水果;制作各种灯笼;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挂图、画有观赏月亮的图片等。

2、游戏:“月饼加工厂”。

教幼儿制作各种月饼,做好的月饼装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卖,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动:(1)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传说,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创编表演童话剧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进行表演。

4、观察活动:请幼儿在节前节后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月亮变化日记(从小月牙开始观察记录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儿自己观察并将结果画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园共育:(1)指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大小变化。

(2)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幼儿园中秋节ppt课件

幼儿园中秋节ppt课件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赏月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抬头仰望 明月,欣赏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同时也是对家庭团聚的象征。
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有各种口味和馅料,如五仁、豆 沙、蛋黄莲蓉等,代表着团圆和幸 福。
提灯笼
孩子们会在中秋节晚上提着灯笼玩 耍,这也是传统的习俗之一,寓意 着光明和希望。
02 中秋节的故事
可持续发展
中秋节所倡导的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对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 义。
06 中秋节的祝福语
给父母的祝福语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感谢您们一直以 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 日子里,我想对您们说声:谢谢!祝您们身 体健康,工作顺利!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是我最亲近的人。中 秋节到了,我想对您们说:谢谢您的陪伴和
支持!祝您们心情愉快,家庭幸福美满!
给老师的祝福语
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教育 和关心。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对您说的 是:谢谢!祝您节日愉快,身体健康!
亲爱的老师,您是我学习路上的明灯。中秋节到了, 我想对您说的是:谢谢您的教诲和指导!祝您事业顺 利,家庭幸福美满!
给小朋友的祝福语
玉兔为什么要捣药?
玉兔捣药是因为它要 帮助嫦娥恢复健康。
玉兔为了给嫦娥治病 ,每天都在捣药。
玉兔捣药的故事
01
02
03
04
玉兔捣药的过程是怎样的?
玉兔用石头和木头制作了一个 捣药器。
玉兔把草药放进捣药器里,然 后用石头和木头捣碎。
玉兔把捣好的药给嫦娥吃,帮 助她恢复健康。
吴刚伐桂的故事
吴刚为什么要伐桂? 吴刚是月亮上的一个神仙,他因为犯了错误而被罚砍桂树。

《中秋节》(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17张PPT)

《中秋节》(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17张PPT)

二、中秋文化
一、中秋文化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 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 备习俗,俗话说:“八月 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 又甜”。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 夕月”,直到今天,一家 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 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 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 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 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 灯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 之俗更盛。
谢谢观赏
THANKS FOR WATCHING
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 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 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 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 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 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 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 赏月,谓之追月。”
四、诗词歌赋
四、诗词歌赋
(二)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con一、中秋由来
一、节日发展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 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 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 (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 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 活动。
二、食俗差异
北方的月饼主要就是以京式月饼为主, 而南方的月饼种类就比较多了,像广式 月饼、苏式月饼等等,其与京式月饼最 大的不同就是体现出了南方人的口味特 征,那便是嗜甜,而北方的人月饼则没 有这样明显的偏好,京式月饼更加的偏 向于一个中庸的口味。

《中秋节》教案(集锦15篇)

《中秋节》教案(集锦15篇)

《中秋节》教案(集锦15篇)《中秋节》教案(集锦15篇)《中秋节》教案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计划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内容活动一中秋说由来(一)中秋节简介: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中秋节》教案2一、目标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二、准备月饼,各种水果。

三、过程1、环境创设。

和学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ppt课件

中秋节ppt课件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 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 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 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 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 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 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 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 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 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 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 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 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 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 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 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 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 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 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 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 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 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 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 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 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 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 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 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 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 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 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 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 的传统。

《中秋节》课件

《中秋节》课件

《中秋节》课件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章节:第一单元第4课《中秋节》内容:课文《中秋节》及相关诗词、习俗、故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习俗和传统活动,增强民族认同感。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习俗和传统活动的意义。

重点:熟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中秋节的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习俗和传统活动,如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5. 举例讲解:通过讲解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和故事,如《水调歌头》、《嫦娥奔月》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中秋节板书内容:历史:古代习俗、传统活动文化内涵: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相关诗词:水调歌头、嫦娥奔月等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会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舞龙舞狮等,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如今,中秋节依然是人们喜爱的节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传承着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2. 请学生背诵《水调歌头》和《嫦娥奔月》,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首诗词的意境。

答案示例:《水调歌头》是唐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描绘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深厚的感情。

《嫦娥奔月》是一首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救人类,吞下了长生不老药,飞升月宫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9课《古诗三首》笔记

四年级上册9课《古诗三首》笔记

四年级上册9课《古诗三首》笔记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可是王维的名句啊!就像我们离开家去旅行,到了节假日就会特别想念家人一样。

比如说你去夏令营了,到了中秋节是不是特别想爸爸妈妈呀!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写得多形象呀!这就好像我们和小伙伴们约好了去爬山,结果自己没去成,心里就会想着少了自己呢!比如你的同学们去爬山没叫你,你会不会也有这种感觉呢?3.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卢钺这句诗真有趣!就好像梅花和雪花在比赛谁更美,让诗人都不知道怎么评判了。

就像你和好朋友比谁的画画得更好,是不是也很难说呀!4.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哎呀呀,说得太对啦!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呀。

比如你跑步快,但同桌唱歌好听,各有各的好呢!5.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描写得多生动啊!九月初三的夜晚多让人喜欢呀,那露水就像珍珠,月亮像弓一样。

就好像我们看到了特别漂亮的夜景,忍不住要赞叹呢!比如有一天晚上你看到了特别美的星空。

6.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哇塞,这画面感太强了吧!那残阳在水面上,江水一半绿一半红。

就好像我们看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一样。

你想想看,是不是很神奇呀?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说得太有道理啦!有时候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就像在庐山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一样。

比如你有时候是不是也不了解自己的优点呢?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简直太妙啦!从不同角度看庐山都不一样呢。

就好像我们看一个人,从不同方面看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呀。

比如你的老师,上课和下课是不是不太一样呀?9.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这句诗好有气势呀!战士们在沙场上那么勇敢,真让人佩服。

就像我们为了比赛努力拼搏,也很了不起呢!比如你参加运动会跑步,是不是也很勇敢呀?1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传统文化教案——中秋节

传统文化教案——中秋节

第9课中秋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秋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民俗、神话传说;感受传统节日的习俗,拓宽知识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能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传统节日的习俗,了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民俗、神话传说。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有分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月饼实物。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月亮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月亮?(展示实物)看老师拿的是什么?过什么节吃月饼?当学生回答“中秋节”时,问今年的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八月十五。

每年的中秋节都是农历八月十五。

以前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找学生说一说。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集体过一次中秋节,怎么样?出示课题:中秋节。

教师引读课题。

(二)新授课。

1、中秋,是一个在中国人看来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同学们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课件出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节”,“拜月节”,“八月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把如玉如盘的朗朗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也就自然会期盼与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2、归纳中秋节的别称。

原来中秋节还有那么多的名字啊!(课件出示)“仲秋节”,“月节”,“拜月节”,“八月节”,“团圆节”。

《中秋节》精品课件

《中秋节》精品课件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
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

《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节的活动
猜灯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 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 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 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 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 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 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 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活动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 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 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 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 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 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

节日起源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 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 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已 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 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活动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 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 予了情感色彩。

中秋节完整课件

中秋节完整课件

中秋节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第三节《中秋节》。

详细内容包括中秋节的起源、历史发展、民间习俗、诗词赏鉴以及月饼制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历史发展及民间习俗,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月饼制作过程的了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词的鉴赏能力;月饼制作技巧。

重点:中秋节的起源、发展、民间习俗;月饼的制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月饼模具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故事,引出中秋节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历史发展、民间习俗,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诗词赏鉴:分析《静夜思》、《水调歌头》等与中秋节相关的古典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练习。

5.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月饼制作,讲解制作过程,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创作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发展、民间习俗;2. 相关诗词鉴赏;3. 月饼制作过程;4. 学生创作的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以“中秋节”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 诗词创作:以“中秋节”为主题,创作一首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分析诗词、动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诗词创作给予指导,提高其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其他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月饼制作工厂,深入了解月饼的制作工艺,或开展中秋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秋节》教案(15篇)

《中秋节》教案(15篇)

《中秋节》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教案1活动目标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目标1和2难点:目标3活动准备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活动过程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

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教学反思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中秋节》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月饼,PPT活动过程:一、儿歌引出中秋节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五年级上册第9课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9课课堂笔记

以下是一篇五年级上册第9课的课堂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标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理解并掌握描述节日的形容词和动词;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情感认同和尊重。

二、重要词汇:
春节;2. 端午节;3. 中秋节;4. 重阳节;5. 除夕;6. 习俗;
7. 庆祝;8. 吃饺子;9. 看花灯;10. 赛龙舟;11. 登高;
12. 团圆;13. 赏月。

三、学习内容: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除夕是最重要的。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吃饺子,看花灯,赛龙舟。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

这个节日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吃五黄。

中秋节是庆祝秋天的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

这是一个象征着团圆和和谐的节日。

重阳节是敬老节,人们会登高远眺,赏菊,喝菊花酒。

这个节日强调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

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人们会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烟花炮竹,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这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

四、课后练习:
根据课堂内容,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并描述你喜欢的原因。

用英文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包括它的历史、习俗和庆祝方式。

与家人分享你最喜欢的节日,并询问他们对于这个节日的看法和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