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七夕乞巧十大新闻看点

合集下载

2014年七夕是几月几号?

2014年七夕是几月几号?

2014年七夕是几月几号?七夕节来历七夕传说七夕节习俗七夕节活动七夕诗句七夕是哪天七夕礼物七夕节图片七夕祝福语七夕活动策划2014年七夕是几月几号?2014年的七夕是几月几号?对于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节,大家都知道是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也许有些人不知道2014年七夕节的阳历是什么时候?2014年的七夕节是2014年8月2日,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不少人都习惯将这个节日称为“中国情人节”。

但民俗专家表示,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爱情节”。

延伸阅读:七夕节简介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

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牵牛星和织女星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中国七夕节的乞巧与牛郎织女传说

中国七夕节的乞巧与牛郎织女传说

中国七夕节的乞巧与牛郎织女传说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爱情和浪漫。

然而,这个节日的起源却与一段古老的传说有关,那就是牛郎织女传说。

据传说,远古时代,天上的织女和地上的牛郎相爱了。

然而,由于织女是天上的仙女,而牛郎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他们无法在一起生活。

于是,他们决定每年的七月七日,在天河两岸的鹊桥相会一次。

这个故事中,织女和牛郎分别代表了织女星和牛郎星。

织女星即我们所熟知的织女星座,而牛郎星则是繁宇宙中的一颗星。

每年的七夕节,这两颗星会在天空中相聚,象征着他们的相会。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七夕节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乞巧。

乞巧是指女孩子们在这一天祈求智慧和巧手的技艺。

她们会在七夕这一天,准备一些五色丝线和针,然后在晚上的时候,到户外的田野或者庭院中,寻找一颗孤星。

当她们找到星星后,就会用五色丝线捻成一根线,然后将线穿过针眼,再在丝线的尽头系上一个结,这样就完成了“乞巧”这个仪式。

这个乞巧的习俗源于织女的传说。

织女是一个非常善于织布的仙女,她的技艺非常高超。

因此,女孩子们在七夕这一天,希望能够得到织女的庇佑,能够拥有巧手和智慧,以便在织布方面有所成就。

除了乞巧之外,七夕节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习俗。

比如,人们会在这一天吃粽子,这是因为七夕节是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农民们收割庄稼的时候。

吃粽子象征着丰收和幸福。

此外,七夕节还有一个浪漫的传统,那就是放飞孔明灯。

孔明灯是一种可以漂浮在空中的灯笼,人们会在七夕这一天,将自己的愿望写在孔明灯上,然后点燃它,让它飞向天空。

这样,人们相信他们的愿望会随着孔明灯飞向天空,得到上天的祝福。

七夕节的乞巧与牛郎织女传说,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通过这个传说,人们传承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智慧和巧手的渴望。

七夕节的习俗和传统,让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人们更加热爱和珍惜爱情。

在现代社会中,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西和乞巧节

西和乞巧节

感谢观看
著名民俗学家柯杨教授撰文指出,中国古代的星名,有一部分是以部落领袖、民族始祖、发明创造者以及神 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的。“织女”和“牵牛”这两个星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当属《诗经·小雅·大东》中 的一段文字:“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 次,就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 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1、2005年9月,西和乞巧节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2006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3、2007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五日),西和县隆重举行了“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并开展了社火 调演等民俗文化活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杨绪国及省、市一行参加了授牌仪式; 4、2006年7月31日至8月1日,西和县举办了以乞巧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 5、2007年8月19日至8月23日,西和县举办了“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开展了旅游观光、展示展览等18项 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15家媒体50余位聚集西和,宣传、推介西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接待省 内外游人16.5万人。 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现场6、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名录。 7、2006年至2012年相继成功举办了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会,其中第四届升级为甘肃省级节会。
传承价值
艺术价值
学术价值
实用价值
1、对追寻、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特别是对西秦文化的探究有重要价值; 2、对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习俗、审美取向及其演变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3、对发掘、整理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文艺宝库都有一定意义。

农历七月初七是哪一天?几月几日?

农历七月初七是哪一天?几月几日?

农历七月初七是哪一天?几月几日?
农历和阳历的时间计算方法是不同的,我们都知道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也是七夕情人节,很多朋友或许会有疑问,2014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哪一天?阳历是什么时候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2014年农历七月初七吧。

2014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哪一天
2014年农艺七月初七在阳历2014年8月2号,也就是星期六。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更多
1.七夕节是几号
2.七夕节送什么
3.七夕节又称什么节
4.农历7月7日是什么节日
5.2015年情人节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6.今年七夕节是几月几日
7.今年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七夕节的故事
8.女儿节是什么节?女儿节又叫什么节,很多人不知道女儿节其实是七夕节。

三年级下乞巧-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三年级下乞巧-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2) 碧霄:浩瀚无际天空。
(3)尽:完。
(4)几万条:虚指,比喻多。
13/20
七夕今宵看碧霄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 遥望浩瀚无际青天
牵牛织女渡河桥
牛郎织女今晚要过鹊桥相会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女孩子都仰视天空, 对着月亮,乞求得巧
穿尽红丝几万条
女孩子们个个将线从针孔里穿过, 有万条之多
14/20
诗中前两句叙述是牛郎织女民间故 事,后两句将乞巧事交代很清楚。
1/20
七月七鹊桥会,七夕乞巧女儿节。“乞 巧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牛 郎织女故事。相传在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 这天,牛郎和织女要在银河鹊桥相会……
2/20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 请求心灵手巧,还请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 甜蜜婚姻和早得子。
七夕节最普遍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 七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乞巧方式大多是姑 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 瓜果乞巧,各个地域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 趣味。
再读古诗,思索: 体会诗中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美好 愿望?
愿天下女子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15/20

乞巧
林杰
xiāo
xiāo
七夕 今宵 看碧霄,
牵牛 织女 渡河桥。
家家 乞巧 望秋月,
穿尽 红丝 几万条。
16/20
重复朗诵,体会诗歌感情。
17/20
牛郎和织女故事
很久以前,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一天, 老牛让牛郎去树林边,会看到一位漂亮姑 娘和他结为夫妻,牛郎纳闷,但还是去了, 事情和老牛说一样,他们过上了幸福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老牛交待完事情就死了, 织女也被抓走了,牛郎带着儿女批着牛皮 追织女就快追到,王母拿下簪子划了条天 河,他们被隔开了。他们相互挣扎着,以 泪洗面,王母感动就让他们每年见一次, 就形成了现在七夕 。

民俗文化之魅力乞巧节

民俗文化之魅力乞巧节

民俗文化之魅力乞巧节2014级生命科学基地一班王玉琪 320150948310 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吸收,筛选,沉淀,从而凝聚在人们心理的文化现象。

乞巧节,民间又称“七夕节”。

因参加活动的多是未婚女子,故称“女儿节”,这是一种流传较为久远的节日风俗,在全国部分地区均有存在的迹象。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其渊源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保存之完整,特色之鲜明,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县已在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县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七届乞巧文化旅游节。

作为土生土长的一名陇南西和人,从小便对乞巧节耳濡目染。

西和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风俗于农历七月初一到至七月初七,历时七天八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做等。

我将从其起源、现状、规划与发展来谈谈我对乞巧节的认识。

一、乞巧之起源乞巧民俗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经唐宋发展,明清时代达到全盛,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

1、牛郎织女的传说乞巧节的由来,依附着牛郎织女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早前,牵牛,织女只是天摩,天琴两个星座。

《史记·天宫书》对牛女双星进行记载:“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婺女,其北织女。

织女,天女孙也。

”而最早记录牛郎织女的文献为《诗经·小雅·大东》:“趾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脘彼牵牛,不可以服箱。

”牵牛织女两星座,产生爱情,最终演绎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七夕事件热点分析报告总结

七夕事件热点分析报告总结

七夕事件热点分析报告总结七夕节,又称中国传统情人节或牛郎织女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今年的七夕节也不例外,成千上万的情侣们在这一天相约一起庆祝。

除此之外,七夕节也成为了各种事件的热点话题,本文将对七夕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七夕送礼领先品牌分析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七夕节成为了送礼的重要场合。

此次七夕节,各行业的企业积极参与,想方设法地吸引消费者。

从七夕节期间流量来看,天猫、京东、苏宁、拼多多、淘宝成为七夕期间最活跃、最有人气的电商平台。

这些电商平台通过丰富的促销和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购物者。

其中,天猫的“奢华七夕礼包”和京东的“七夕礼品精选”表现相当出色。

而拼多多在快递配送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平台,同时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二、七夕节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七夕节的庆祝活动极具特色。

受到沉淀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七夕节日的习俗和活动都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今年的七夕节,有许多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如《百家讲坛》的“七夕讲述中国欧洲美术世界巡回展”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七夕·国韵巨献——国学经典朗诵会”。

三、七夕节体育赛事营销渐趋成熟“七夕情人赛”,已成为七夕节体育赛事的高峰之一。

今年许多赛事也将“七夕”作为主题,通过表演和宣传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在赛事的营销方式上,比较典型的是羽毛球领域。

由于空场率渐高,大部分赛事都被转移到线上直播,并且采用了更多互动及市场营销策略,例如促销优惠券、中奖抽奖、娱乐节目等等,使得羽毛球比赛成为了体育赛事中营销手段成熟的一种。

四、七夕节线下活动的营销方法今年七夕节,一些品牌采用了“云线下”中心模式,组织了一系列在线和线下的互动活动。

其中包括在各大城市举行的“七夕集市”和“七夕免费院线”,这些活动提升了情人们相互之间的情谊和对品牌的忠诚度。

对于商家和品牌来说,这些活动不仅是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增加品牌曝光率、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

各地乞巧七夕的习俗参考

各地乞巧七夕的习俗参考

各地乞巧七夕的习俗参考精选各地乞巧七夕的风俗参考乞巧七夕的风俗七夕节最普遍的风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好玩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洁,只是陈设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XX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好玩: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奇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风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化。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奇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见所致。

胶东,鲁西南等地传奇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风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设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密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见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奇妙美妙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见,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久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奇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

乞巧的传统习俗

乞巧的传统习俗

03
乞巧节。
倡导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
01
弘扬乞巧精神,鼓励人们追求精湛技艺和卓越品质 。
02
倡导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培养积极向 上的社会风气。
03
通过乞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 和谐发展。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乞巧节逐渐演变成 了一个庆祝女性智慧和技艺的节日, 也是女性展示自己才华和美貌的重要 时刻。
乞巧节最初是古代女性为了祈求自己 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而设立 的节日。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是乞巧节的重要传说之一,讲述了牛郎和织女这对相爱却不能相见的 恋人故事。
传说中,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心灵手巧,能织出美丽的云彩。而牛郎则是一个勤 劳善良的放牛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织女并爱上了她。
乞巧的传统习俗
汇报人:XXX 2024-02-04
目录
• 乞巧节起源与传说 • 民间乞巧活动概览 • 地域性乞巧习俗差异 • 乞巧节在当代社会影响 • 乞巧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总结:传承乞巧精神,共创美好生活
01
乞巧节起源与传说
乞巧节历史背景
乞巧节,又称女儿节、七姐节等,是 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汉代。
在乞巧节期间,可以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和项 目,如乞巧文化主题游、手工艺品制作体验等 ,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通过乞巧节的庆祝活动,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
05
乞巧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文化保护问题探讨
乞巧节传统文化的流失
01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乞巧节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的风险,
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

乞巧七夕的习俗来由

乞巧七夕的习俗来由

乞巧七夕的习俗来由乞巧七夕的风俗来由乞巧七夕的风俗介绍乞巧七夕的风俗介绍由语文我整理并共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七夕节最普遍的风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好玩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洁,只是陈设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好玩: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奇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风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化。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奇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见所致。

胶东,鲁西南等地传奇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风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设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密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见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奇妙美妙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见,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久不分开。

七夕节牛郎织女和乞巧的传说

七夕节牛郎织女和乞巧的传说

七夕节牛郎织女和乞巧的传说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个浪漫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怀着对爱情的向往和祝福,以牛郎织女和乞巧的传说为主题,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据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的两位神仙,象征着远距离相爱的男女。

牛郎是天河中的一颗星,织女是七夕节那天出现在天河对岸的一颗星。

在每年的七夕节这天,牛郎和织女有机会相会在一起,这也是中国人民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

传说中,牛郎和织女曾经是天上的两位仙女。

织女嫁给了凡间的牛郎,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育有一对儿女。

然而,众神不满二人私自相爱,将织女带回天上。

牛郎伤心欲绝,决心要去找回自己的爱人遇到了难题,他们天上的两颗星离得太远,无法相互触摸。

听说天上的鹊桥可以让他们相会,于是牛郎求助于善良的鹊群,鹊群为了帮助牛郎,成群结队,组成一座鹊桥,使得牛郎终于得以与织女相见。

从此以后,每年的七夕节这一天,牛郎织女都可以再次相聚。

在中国的习俗中,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

乞巧一词指的是女子们乞求智慧和巧手的能力,寄托着她们追求美好姻缘和幸福婚姻的梦想。

在这一天,女孩们经常会到户外散步,以感受牛郎织女的浓浓爱意,同时也展示自己巧手的技巧。

她们会在院子里摆放七巧板和编织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如纸鹊、星星和牛郎织女的雕刻。

此外,在七夕节的晚上,人们也会向天空放飞孔明灯以祈愿祝福。

孔明灯是一种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灯笼,制作简单且漂亮。

人们会在灯笼上写下自己的祝福和心愿,然后放飞到天空中,伴随着灯笼的飘飞,祝福随风传递。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夕节成为了一种浪漫的节日,在这一天表达爱意的方式多种多样。

无论是送花、约会还是互赠礼物,人们都希望能够用真诚的心和美好的祝福,向自己心爱的人表达爱意。

七夕节的牛郎织女和乞巧的传说,代表着爱情的执着和美好的祝福。

这个传统的节日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各地人们所敬仰和向往的。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可以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爱意,同时也期望自己能够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

七夕节的历史记录有哪些

七夕节的历史记录有哪些

七夕节的历史记录有哪些七夕节,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记录。

七夕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星象崇拜。

古人仰望星空,发现天上的银河两侧,有两颗格外明亮的星星,即织女星和牵牛星。

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的诗句,这被认为是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最早记载。

到了汉代,七夕节的习俗逐渐形成。

《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这说明在当时,女子们在七夕这一天有穿针乞巧的习俗。

她们通过比赛穿针的速度和技巧,来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希望能求得织女的庇佑,让自己在女红方面更加出色。

而在南北朝时期,七夕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样。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此时,不仅有穿针乞巧,还有了陈列瓜果祈求巧艺的习俗。

而且,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被认为是得到了织女的回应,是吉祥的象征。

到了唐代,七夕节成为了一个全民欢庆的节日。

宫廷和民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宫廷中,宫女们会在七夕这一天精心装扮,向织女祈求美貌和智慧。

而在民间,街市上热闹非凡,到处是售卖乞巧物品的摊位。

诗人们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七夕的优美诗篇,如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宋代的七夕节,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氛围。

《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

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

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七夕节市场的繁荣和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喜爱。

明清时期,七夕节的习俗在传承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一些地区,女子们会在七夕之夜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等,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七夕是几月几日?七夕吃巧果习俗介绍

七夕是几月几日?七夕吃巧果习俗介绍

七夕是几月几日?七夕吃巧果习俗介绍以下是关于七夕是几月几日?七夕吃巧果习俗介绍,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2014七夕是几月几日?七夕吃巧果习俗介绍2014七夕是8月2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

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

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

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

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

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

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

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

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

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

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

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

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docx

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docx

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

七夕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随着时代与地域的不同,七夕节这一天开展的活动也有着多种变化。

不过,其中有一项竞赛性的游戏自始至终延续不绝,永远属于节日的中心环节之一,那便是“月下穿针”。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依其说法,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七夕夜晚女性们聚在一起比赛穿针的风俗,包括宫廷中都年年开展这一活动。

另外,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明确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

”由之可知,这一风俗至晚在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已经确立,甚至可能上溯到汉代。

在乞巧风俗中,针是一种特殊的节日道具,乃古代女孩子必须会用的,做“女红”即针线活儿的必备。

古代有专门用于七月七乞巧的针,这种乞巧“专用针”的针孔较大,有的还不止一孔,有双眼、五孔、七孔,多的达到“九孔”。

七月七当晚,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

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

穿得慢的称为“输巧”。

“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www.乞巧在古代很盛行,尤其是妙龄女孩更是乐此不疲。

为何?其实这里面并非仅是“乞求心灵手巧”的需要,“乞巧”的潜意识里其实是“乞爱”,是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渴望——“穿针引线”本身就是男女姻缘的隐喻。

此外,民间还有两种乞巧方法:一种是“喜蛛应巧”,它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时期,即在七月初七晚,将捉来的喜蛛(一种红色的小蜘蛛)放在首饰盒里或其他器皿里。

七夕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七夕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七夕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在这一天会相会,因此这个节日也承载了爱情的期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夕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瑰宝,经历了悠久的历史积淀,其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展现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一、七夕节的历史渊源七夕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早期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根据古籍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以“乞巧”之名来庆祝这个节日。

相传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少女们会在庭院中摆上各种各样的针线和巧果,以此来祈求智慧和巧艺。

同时,传统习俗中也包含了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吟唱与传递,使得这个佳节趋向于情感化与人性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唐代成为了七夕节文化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不仅文人骚客频频赋诗抒怀,各地盛行七夕民俗活动,如投针、晒衣、乞巧等。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憧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与地位的关注。

从那时起,七夕节便逐渐演变为一个集神话与民俗于一体的重要传统节日。

二、七夕节的文化内涵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而七夕节则尤为显著。

在其背后,不仅有对牛郎织女爱情坚贞不渝的赞美,更连接着家庭团圆、幸福美满等人文关怀。

首先,七夕节象征着爱情。

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达了爱的力量与坚韧,无论天各一方,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成就美好的团聚。

这样的情感不仅激励着青年男女,更成为全社会对爱情认同和追求的一种体现。

其次,七夕节也是女性智慧与才能的重要表达。

在古代社会中,女性常常被视为家庭中的责任承担者。

在这一特殊日子,少女们通过乞巧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以此争取尊重。

这一点为现代女性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使她们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再次审视自身价值。

此外,作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时点,也标志着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阶段。

在古代,无论是乞巧还是其他习俗,实际上都是对农业丰收的一种祈愿。

春节习俗的乞巧活动

春节习俗的乞巧活动
促进文化交流
乞巧活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和 活动,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了不同地区、民族之 间的文化交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乞巧活动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传承和弘扬, 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 信心。
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保留历史记忆
乞巧活动起源于古代,通过传承 和演绎,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和记忆,使后人能够了解和追溯
传统文化的根源。
丰富文化内涵
乞巧活动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 如民间信仰、神话传说、艺术技 艺等,通过参与和体验,可以深 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
激发创新精神
在传承乞巧活动的过程中,人们 不断创新和发展,使传统文化更 加适应时代的需求,激发了人们
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保护与传承
除了乞巧活动,北方地区还有许多与七夕节相关的民间习俗,如七夕节 前后的庙会、七夕节晚上的烟火表演等。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的乞巧活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北方地区不同的 是,南方地区的乞巧活动更加注重技艺
和手工艺品。
在乞巧活动中,妇女们会展示自己的手 工制作技能,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如刺绣、编织、剪纸等。这些手工艺 品不仅美观,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和地方
电视剧
许多古代和现代的电视剧中都有乞巧 的情节,如《红楼梦》、《西厢记》 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传统 习俗。
06
现代乞巧活动的创新与变化
活动形式的创新
线上乞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乞巧活动逐渐向线上转移,通过社交媒体、直播 等形式进行。
创意乞巧
鼓励参与者发挥创意,以独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乞巧技巧,如DIY手工艺品、创 意绘画等。

2024年七夕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2024年七夕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2024年七夕节有哪些风俗活动一、穿针乞巧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为古老的风俗之一。

在这一天,女子们会比赛穿针引线,以展示她们的手巧和灵巧。

她们会在月光下,用彩线穿过七孔针,谁能快速穿过谁就被认为是最灵巧的。

同时,她们也会向织女乞求智慧和技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为聪明和灵巧。

二、喜蛛应巧喜蛛应巧是七夕节的另一种风俗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人们会捕捉一只小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开盒子看蜘蛛的结网情况。

如果蜘蛛网结得规整,则预示着女孩子将会心灵手巧,嫁得如意郎君。

这种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动物的崇拜,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三、投针验巧投针验巧是七夕节的另一种传统风俗。

在这一天,人们会将一根针投入水中,观察针在水面的倒影。

如果针影呈现出各种形状,如云朵、花朵、鸟兽等,则被认为是吉兆,预示着好运和幸福。

这种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四、种生求子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一项十分特别的风俗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花盆里种下各种谷物和花卉,以期祈求丰收和繁衍生息。

同时,一些已婚妇女也会祈求自己能够怀孕生子,因此这个活动也与生育和繁衍密切相关。

五、为牛庆生七夕节还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密切相关,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也会为牛庆祝生日。

因为传说中,牛郎是依靠神牛才得以与织女相会的。

为了感激神牛的帮助,人们在七夕节这一天会给牛喂食上好的饲料,还会为牛梳理毛发,装扮得漂漂亮亮的,以此来庆祝牛的生日。

六、晒书晒衣晒书晒衣也是七夕节的一种传统风俗。

在这一天,人们会将自己的书籍和衣物拿出来晾晒,以祈求避免虫蛀和霉变。

同时,晒书晒衣也有展示家庭财富和地位的意味,因为能够拥有大量书籍和精美衣物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有学问、有品位的人。

七、供奉“磨喝乐”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供奉“磨喝乐”,这是一种由土或木头制成的小偶人,被认为是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的吉祥物。

人们会在家中设立祭坛,将“磨喝乐”放在祭坛上,供奉香火和果品,祈求它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吉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七夕乞巧十大新闻看点
临近岁末,回顾2014这一年的战绩,七夕乞巧又是收获满满。

这一年,七夕乞巧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品牌;这一年,总经理邱敬双被评为河北省创业功臣;这一年,我们继续以“传承织造工艺,弘扬古纺文化”为宗旨书写着历史,这不仅是时代和环境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回报社会、回报消费者的最好方式。

下面小编一起与您分享2014七夕乞巧十大新闻看点:
一、七夕乞巧
4月份,由河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化厅共同组织的“冀湘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在长沙举行。

本次推介会冀湘两地共带来百余个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招商推介,而我公司是河北省4个重点推荐发言企业之一。

这次推介会为冀湘两地文化企业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七夕乞巧手织布走向全国迈出了一大步。

二、七夕节,内丘汉锦坊布艺有限公司开展庆典活动
坐落于中国扁鹊文化之乡——内丘县城的内丘汉锦坊布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采取“合作社+基地+织户”的模式,带领广大群众发展新型家庭手工业。

河北内丘种植桑麻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具有发展纺织业的良好条件。

两汉时期是我国纺织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七夕乞巧汉锦坊汲取汉代古坊文化精髓,秉承几千年民间传统文化手织布加工手艺,采用上等棉线,结合时尚元素,不断创新,专心专注致力于生态、健康、绿色家居的生产和传播。

三、十堰市“七夕乞巧汉锦坊”杯“七夕绣娘”手工制品总决赛成功举办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节期间,在中国七夕文化之乡——湖北郧西,我们成功举办了“七夕乞巧汉锦坊”杯“七夕绣娘”手工制品大赛。

来自十堰各县市区的77名绣娘绣郎齐聚郧西的天河岸边,端坐绣架前,绕线、扎针,比拼刺绣技艺。

在77名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只有16岁,选手年龄跨度之大,令人称奇,这也充分展示出十堰地区深厚的传统针织文化基础和发展的勃勃生机,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充分肯定。

四、七夕乞巧绣花枕在2014“灵秀湖北”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铜奖
为了积极参加2014“灵秀湖北”旅游商品大赛,展示郧西旅游商品研发成果,在大赛启动之初,郧西县旅游局及时组织全县10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召开筹备会,由郧西县七夕乞巧汉锦布艺有限公司生产的七夕乞巧绣花枕、情侣拖鞋、情侣围巾代表郧西参赛。

最终七夕乞巧绣花枕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2014“灵秀湖北”旅游商品大赛铜奖,代表郧西在“第七届华中旅游博览会”上展销。

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对七夕乞巧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五、锦绣事业,处处开花,七夕乞巧有望进入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指尖上的中国》
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形之碑,固然可以广而告之,昭示天下;而更弥足珍贵,真正能够流传百世的还是老百姓的口碑。

今年省市县各级宣传部门皆有对我公司品牌影响的报道。

9月份,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指尖上的中国》栏目组同省市妇联领导到巨鹿县七夕乞巧合作社采风。

《指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与全国妇联联合录制的大型系列片,期待通过典型地区、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凸显中国女性风采,记录时代变迁下一场"美的历程"。

七夕乞巧总经理邱敬双作为传承传统技艺的典型代表,被纳入《指尖上的中国》的考察范围。

9月份,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组导演薄晓琳走进七夕乞巧汉锦坊,了解手织汉锦技艺的传承历史与现状。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可喜的是有了七夕乞巧这个民族品牌的存在,再也没有了涕泣零如雨的悲伤。

七夕乞巧,这个融汇了传统技艺、人民智慧与民族文化的品牌,凝结了古今女性的温暖和坚韧。

经纬之中,指尖之下,体现着她们对生活的饱满热爱、对家的无限深情、对梦想的渴望和追寻、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递、对美的向往和创造,以及对社会进步的塑造和努力。

七夕乞巧,爱情不老。

六、总经理邱敬双被评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巨鹿古郡,是织造重地,手织布在巨鹿历史悠久,对研究汉朝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手工织布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巨鹿汉织锦是带有独具民族韵味的手工艺特点。

邱敬双是手织汉锦第三代传承人,她秉承始祖遗风,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完成了一个由传承人向创业者的转变。

邱敬双的七夕乞巧合作社整理完善了手织布工艺流程,培训了若干年轻的传承人;组建了汉织锦研究会;初步收集了手工织布完整的技艺资料与器械;在经营、销售、宣传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产品质量、声誉等方面已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邱敬双非常注重培养接班人,如今,公司已经培养了一批汉织锦方面的新生力量。

七、举办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呵护青少年身心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七夕乞巧一直视如己任。

7月份,七夕乞巧在巨鹿县直一幼举办“感受传统文化、体验民族技艺——七夕乞巧走进校园”活动。

七夕乞巧邱总为孩子们亲自讲解老粗布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亲近“非遗”。

手织布的神奇吸引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10月份,我公司承办了巨鹿县第五届“七夕乞巧”杯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国学诵读比赛开展以来,各单位积极参与,认真准备,经过初赛后,10月22日,在巨鹿县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了异彩纷呈的决赛活
动。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将国学经典的优美篇章诠释的淋漓尽致。

经过激烈的角逐,成人组、学生组分别有10个节目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网络投票备受关注,自10月26日至11月3日,成人组共有3463人参与投票,学生组共有3626人参与投票。

选手精湛的诵读水平充分展现了巨鹿人民诵读国学经典的成果和风采。

让国学经典诵读滋养人们的心灵,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人们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核心价值观,是举办此次活动的宗旨。

八、开展电子商务,拓宽产品市场
2014年,公司在开展电子商务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并且入驻了工行及建行的网上商城,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九、七夕乞巧亮相各大展会,享誉中外
1.3月,参加巨鹿县妇联举办的“中国梦、巾帼情”文化作品展活动。

2.3月,参加冀湘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
3.5月,参加第七届华中旅游博览会。

4.5月,参加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5.6月,参加第23届中国巨鹿红杏商务节文化产品展销活动
6.7月17日-20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参加妇儿博览会。

7. 9月,参加第三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

8. 8月27日—9月10日,参加邢台市地方特产展销会。

9.8月,参加第五届中国七夕文化旅游节,承办十堰市“七夕乞巧汉锦坊”杯七夕绣娘手工制品大赛。

10.10月1日-7日,参加巨鹿县诚信商家评选暨惠民展销会。

11.10月,参加邢台市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

同时,这个奖项也是一种监督,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去严格把关产品质量,让我们的消费者更放心使用。

承蒙各界厚爱,雅兰家纺2015年将继续延伸产品线,这样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寝室用品的同时有更丰富的相关产品选择,满足顾客希望可以在一个品牌内找到所有配套家居用品的愿望。

8月27日—9月10日,邢台市地方特产展销会在世贸天街举办,七夕乞巧作为重点推荐企业,进驻展销会会场。

27日下午,邢台市副市长李全保、沃尔玛华北地区事务总监张涛带领一百余人的采购团队来到会场参观。

此次活动将会为邢台地方特产对接国内外市场助力,同时,沃尔玛的本地采购也将使许多邢台特产进入沃尔玛卖场,进入到沃尔玛采购体系,为邢台的名优特产走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舞台提供了广阔的渠道。

2014妇儿博览会于2014年7月17日-20日在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活动围绕构建和谐家庭、促进行业发展这两大主旨!
中国(北京)国际妇女儿童产业博览会是中国国内唯一一家通过高端互动体验活动以及商务沙龙会议,协助妇女儿童产业领域的企业树立品牌、拓展渠道的专业B2C博览会平台。

博览会秉承以社会责任和公信力为核心,一直致力于向社会推荐安全安心的母婴用品及服务。

同时,通过资源整合、活动规划,为到场参与的企业以及参观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参展及观展体验。

博览会提出的创新性的BCB 展览模式(以B2C带动B2B)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与支持。

七夕乞巧手织布以其纯绿色、无污染等产品优势被特约进驻特博会参展。

7月17-20日,让我们一起相聚国家会议中心!七夕乞巧欢迎社会各界的朋友届时到场参观指导,我们期待着您的莅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