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保险专业教学计划
金融学专业课程表
必 修 课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各学期学分分配
开课院部
总学时
讲课
上机
实验
1
2
3
4
5
6
7
8
公共基础平台
911001
基础
3
42
42
3
法律学院
911002
原理
3
42
42
3
法律学院
911003
纲要
2
28
28
2
法律学院
911004
概论
6
84
84
6
法律学院
909001
银行会计学
3
54
54
3
经管学院
902818
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2
36
36
2
经管学院
902909
金融法规
3
54
54
3
经管学院
902910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2
36
36
2
经管学院
小计
14
252
252
7
7
学生至少选修8学分
实 践 环 节
实践教学环节
954001
军事训练
3
2周
3
学生处
903006
金工认识实习
1.5
1周
3
54
54
3
经管学院
902817
电子商务
2
36
36
2
经管学院
902874
保险学院保险学专业培养方案
保险学院保险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基本理论以及经济、金融、管理和法律等专业知识,掌握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从事保险管理与研究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专业要求1.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于政治、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有较深刻的了解。
2.具备坚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具有较全面的法律和财务分析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4.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熟悉保险险种、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及保险法律、法规。
5.通过听课、课堂讨论、参加研讨会及实践活动、考试、撰写论文、利用图书馆和现代化信息传播技术等多种途径,来开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学分要求学生毕业所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为174学分,其中包括课程学分和实践教学学分。
1.课程学分为146学分课程类别课程组课程子模块学分通识课程(14学分)核心通识课程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4世界文明与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与哲学智慧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科学精神与未来趋向选修通识课程文学与写作3艺术5文化与历史哲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2447课程类别课程组课程子模块学分通修课程(77学分)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1经济学专题-政治理论与思想品德18英语(20学分)语言技能不低于10学分其他体育与健康4数学B类16信息技术基础4经管法基础(12学分)经济类不高于3学分管理类法学类不高于3学分国际组织类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2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40学分)必修课18选修课22专业方向课程152.暑期学校课程要求修读不少于2门暑期学校课程。
3.实验课程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子模块学分实验课程INS406保险营销学选修课2INS33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选修课2 INS325财产与责任保险必修课3 INS317保险投资学选修课24.实践教学学分为.28学分项目周数周学时总学时总学分社会实践军事技能2561122社会调查2501002其他实践150501专业实习认知实习130301岗位实习6402408劳动教育162322毕业论文241024012合计———28448(1)学生必须完成学校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相应学分。
(金融保险类)金融学辅修双学位专业全程培养方案
金融学辅修双学位专业全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要求金融学专业以金融理论、金融实务为研究对象,培养具有现代经济理论素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金融业务操作和理论研究能力,从事金融企业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分析、金融政策理论研究和金融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掌握财经、法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外语能力,熟悉金融法规、方针与政策,熟练掌握现代金融理论与业务技能,适合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企业金融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亦可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金融研究与教学工作。
(二)培养对象主修专业成绩良好、自学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三)教学管理体制与学习时间辅修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
学习时间为五个学期,学生在第四至第七学期进行课程学习,第八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四)辅修专业与攻读双学位总学分要求学生取得修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证书者,总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
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应选择性修课教学计划中打“*”号的专业主干课,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
(五)课程设置本专业辅修双学位的主干课程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金融市场学、保险学、金融会计、中央银行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公司金融等。
(六)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要求实践性教学主要为学位论文5学分,安排为第七学期开题,第八学期完成。
(七)教学计划安排表与相关说明辅修双学位全程计划表经济学学士学位(金融学专业)计划计划表序号课程学时/学分时间备注1 经济数学基础68/ 4 二下未开数学选2 统计学51/ 4 二下已开数学选3 货币银行学☆64 / 4 二下4 西方经济学64 / 4 二下5 财政学☆48 / 3 三上6 会计学☆48 / 3 三上7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8 / 3 三上8 金融市场学32 / 2 三上9 保险学48 / 3 三下10 金融会计☆48 /3 三下11 国际金融管理☆48 / 3 三下12 证券投资☆48 / 3 三下13 中央银行学32 / 2 四上14 国际结算☆48 / 3 四上15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48 / 3 四上16 公司金融32 / 2 四上17 专业论文5周/ 5 四下或四上寒假合计(744+5周)/50说明:加“☆”号标志的课程属辅修专业必修课程,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选读,设定为28选25学分。
《保险基础与实务》课程教案
《保险基础与实务》课程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保险基础与实务2. 授课对象:金融专业学生3. 课时安排:100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分类、运作流程,掌握保险合同的构成要素,培养学生运用保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保险概述1.1 保险的定义与功能1.2 保险的起源与发展1.3 保险的基本原则2. 保险分类2.1 按风险类型分类2.2 按投保对象分类2.3 按保险期限分类3. 保险合同3.1 保险合同的构成要素3.2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生效3.3 保险合同的履行与解除4. 保险运作流程4.1 投保与承保4.2 保险事故的申报与处理4.3 保险理赔4.4 保险合同的终止与满期5. 保险市场介绍5.1 保险市场的组织结构5.2 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5.3 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分类、运作流程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保险案例,让学生了解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表达能力。
4. 情景模拟法:模拟保险业务操作,让学生掌握保险理赔等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推理等。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保险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保险学原理与实务》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相关保险案例及其分析4. 网络资源:介绍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相关资料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保险实例,如车险、人寿保险等,引发学生对保险的兴趣,引出课程主题。
2. 保险概述:通过讲解保险的定义、功能和基本原则,使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
金融系保险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增刊(总第76期)XU B O委婉地纠正不当之处。
(四)多渠道、多手段,让学生体验西方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一些说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也可运用英语电影、电视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可经过选择,向他们推荐反映外国文化的小说、报刊、杂志等材料,以便其课后阅读。
四、结束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符号都蕴涵着约定俗成的意义。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还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教师可通过介绍英语文化知识、进行英汉文化对比等各种有效手段增强学生对说英语国家和民族的了解,提高他们英语的综合水平,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刘淑华.文化差异与听力理解[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3]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摘要:围绕保险实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保险教研室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关于课程体系建设,一是修订了教学计划,以应用为主线来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一步细化了能力模块,并对实践、实训进行了改革;二是强化了教学环节。
关于教学改革,成立了由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的保险实务专业指导委员会并重视实践性教学。
最重要的是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主张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3154(2006)S 0-0105-03金融系保险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冯展宾(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保险实务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掌握保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的保险业务经营技能(含展业、承保、防灾、理赔等业务)、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的高等保险职业人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
(2007级)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让学生具备以金融学专业为核心,以经济、管理类相关知识为辅助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达到金融学专业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
二、基本规格
1、身心素养方面:
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知识结构方面: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3、专业能力方面: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学等。
通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金融领域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业务的综合素质。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60
五、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七、学期教学活动安排情况
(二)时间安排表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务部制。
(金融保险类)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学专业本科专业概况
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学专业(本科)专业概况一、培养目标及规格金融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育主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操作与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金融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各种金融实际工作,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和金融理论基础,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分析、解决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主干课程西方经济学(本)、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保险学概论、金融统计分析、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公司财务、金融法规等。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
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2007级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金融专业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本专业某个专业方向的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性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分析、解决本专业方向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依据“厚实经济学基础、扎实金融学专业知识、精通数理分析工具和计算机编程”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培养通晓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融资管理、金融交易、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及金融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能力、善于创新的应用型和决策型复合金融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标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⒈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培养上,要求学生:⑴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知识;⑵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熟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金融学领域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⑶熟谙金融市场和银行运作方面的知识;⑷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经济法律方面的背景知识;⑸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观点与建议;⑹熟悉金融与国际银行的国际惯例与相关的法律与规范;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国际金融(英)、货币银行学、公司理财(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英)、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业务、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英)、金融风险管理、个人理财与银行零售业务、金融管理案例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固定收益投资分析、行为金融学、Stata与金融实证分析、程序设计与应用(python)等。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⒉能力在能力培养上,要求学生:⑴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⑵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本专业领域的现象进行定量分析;⑶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对经济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并能将其应用于今后的业务决策中;⑷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领域业务的能力;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⑸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⑹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地业务沟通和工作协调,较好地适应团队工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南京大学金融学培养方案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精通英语并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服务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分设五个研究方向:(A)国际金融(B)货币金融学(C)保险学与精算(D)公司金融(E)金融工程三、招生对象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达到复试资格线,再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脱产学习三年。
五、课程设置A 类:1、政治理论课(3学分)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个学时);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18个学时)2、英语( 4 学分)B 类: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C 类:国际金融研究(2学分)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2学分)金融机构管理(2学分)高级金融经济学(2学分)D 类:金融风险管理研究(2学分)金融英语(2学分)精算理论研究(2学分)企业组织理论(2学分)商用软件与网络(3学分)高级金融建模(2学分)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前沿理论(2学分)金融时间序列(3学分)金融工程研究(2学分)投资理论研究(2学分)风险决策前沿研究(2学分)硕士研究生须修满32个学分(其中须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个学分,建议选择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或数学系的课程)。
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入学后第1学期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导师;2.第2学期,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定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的同意后执行;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增进学术讨论和研究。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通过三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教研活动、社会调查及论文撰写,把研究生培养成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道德高尚,遵纪守法,体魄健康,有坚实深邃的理论素养、严谨开放的治学态度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较强,熟悉并自觉掌握现代金融学科的最新动态,既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又能从事高校教学及金融部门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三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可酌情延长一年;提前毕业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三、研究方向(一)行为金融与金融复杂性(二)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三)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五)货币金融学说(六)保险学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附后)。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鼓励创新,注重独立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具体方法如下:(一)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分别定出教学大纲和讲授提纲;(二)导师讲授或研究生自学,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双百方针,鼓励学术创新;(三)教师启发与研究生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调动并尊重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组织研究生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或引导研究生参与学术争鸣;(五)采取书面考试与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门课程进行认真考核;(六)认真做好研究生中期筛选工作和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七)组织好社会调查、外出访学、教学实习等重要环节;(八)鼓励研究生结合专业开展科研,发表研究成果,在校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
六、必修环节(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等)(一)在第三学期结束后,根据研究生指导小组的要求,在第四学期进行助教、助理研究工作。
(二)根据研究生的论文要求,指导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安排研究生外出调查访问,主要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写出访学报告或调查报告,由导师主持进行交流和评议。
2024年《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2024一、课程简介《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评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并具备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等。
2.掌握金融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评估和风险管理等。
3.能够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金融决策、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等。
4.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业务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金融市场分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和汇率的决定因素股票和债券的定价模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定价3.金融产品评估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和收益的度量方法贷款和信用评级的原理4.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征风险评估和度量方法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保险和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金融决策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的选择股利政策和股票回购的决策6.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个人和企业的金融规划方法金融创新的原理和案例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金融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金融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和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金融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保险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
三、课程(一) 通
识教育
(二) 大类基础
(三) 专业教育
保险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保险、银行、证券、投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保险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保险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类型: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大类基础课程31分,专业教育课程68学分(含社会实践2学分和毕业论文4学分),任意选修6学分,并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方能毕业。
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修读要求,以及留学生的水平测试要求,参见相应修读说明。
修读要求:I类核心课程,修满26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修读16学分,七大模块修读10学分。
七大模块10学分中每模块最多选读2学分,回避第四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即修读第四模块课程将不计入七大模块学分中);II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16学分;III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6学分。
学生应在大类基础课程中的社会科学类课程中修读31个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修满28学分,选修课程修满3学分(如修读“经济学原理”课程,须在第一学期修读,在其它学期修读不计入总学分)。
2. 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
意选修。
宁波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 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2、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4年制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
实行弹性学年制,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经济学学士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10学分,管理大类课程8学分,本专业主干课程43学分。
七、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注:打“★”课程为学位课程,打“◆”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必须修读)。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辅修课程设置一览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注:打“★”课程为学位课程。
保险学专业(精算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3.毕业论文(设计):第 8 学期,4 学分。
4.实验课程:必修,第 6 学期,48 学时,3 学分。
5.课程实验:160 学时(不含选修课)。
八、素质教育课程
本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军训、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及课外素质教育 6 学
分等。
1. 军训:第 1 学期,为期 3 周,2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军事理论:第 1-2 学期,2 学分。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和数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 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学、法学等学科的基 本知识;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动态、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精算与风险管理理论前 沿与实务技能;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通过全部或部分英国精算师考试科目,掌握精算 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 3.有科学思辨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普通话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5.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 6.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
本专业以我校金融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基础,依托我校经、法、管、文、史、 哲、理、工等学科综合发展优势,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数 学理论基础,掌握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基本知识,熟悉精算与风险管理理论和技能, 具备风险管理、决策分析和精算等实务与应用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该专业方向已与英国精算师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已有部分课程获得英国 精算师协会的免试认证,学生参加校内考试合格即可免试英国精算师考试的相应 科目。学生完成英国精算师协会在中国举办的其他 CT 和 CA 系列考试,并在毕 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一年后,可申请英国精算师协会准精算师 AIA 证书。之后, 如通过高级课程考试,并满足相应的工作经验要求,可申请英国精算师协会精算 师 FIA 证书。
经济金融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本课程设置方案旨在构建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经济金融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经济金融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 为学生今后从事经济金融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设置1. 经济学基础课程(1)政治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3)计量经济学(4)统计学2. 金融学基础课程(1)货币银行学(2)金融市场与机构(3)公司金融(4)投资学3. 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1)金融工程(2)风险管理(3)金融科技(4)创业投资4. 专业选修课程(1)国际金融(2)证券投资学(3)保险学(4)商业银行业务及中央银行业务(5)金融衍生市场(6)金融数学(7)博弈论5. 实践环节(1)案例分析(2)模拟交易(3)企业调研(4)实习实训四、教学方式与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交易、企业调研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2.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环节成绩:根据学生在模拟交易、企业调研等实践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践环节成绩,给出最终成绩。
六、课程实施与评价1. 课程实施: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2. 课程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议、教学督导等方式,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价,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大学生金融专业学习计划
大学生金融专业学习计划一、学习的重要性金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它涉及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的运作,同时也牵扯到了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学习金融专业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且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而且,金融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可以在金融机构、企业金融部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领域发展。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在大学金融专业的学习中,我将通过系统学习和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培养金融分析与决策能力。
通过完善的金融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案例分析,来培养自己的金融分析与决策能力。
3. 提高金融实务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提高金融实务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学习计划1. 学科知识的学习。
学习金融专业的知识不仅是考试学习,更多的是要掌握金融机制的逻辑结构,对各种金融工具的运作规律,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
因此,我将借助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主动参加各项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
2. 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金融专业不仅要学习金融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提高金融实务操作能力。
因此,我将积极参加实践课程的学习,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金融实务操作能力。
3. 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金融专业的学习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学习方法1. 提高主动性。
学习金融专业需要提高主动性,不仅要注重课堂学习,更要注重自主学习,因此,我将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 多角度学习。
学习金融专业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践学习,多角度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 多方面提高。
学习金融专业不只是要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更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我将从多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金融学双学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双学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2019级中国本科生适用)一、专业名称:金融学二、开课学院:商学院三、学制:三年四、教学对象及招生计划:具有正式学籍、第一学期主修专业课程及格、通过商学院辅修入学资格考试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会计专业除外);招生人数为90人;考试科目:英语,数学(高中内容)。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培养目标金融学双学位培养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和金融学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知识面宽、跨学科、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
(二)培养规格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综合运用金融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解决现实中的金融问题;掌握现代银行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及证券、保险、基金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数理统计、外汇、证券和期货投资的专业知识与方法,能够对汇市、股市和期货交易进行基本的预测与分析;具备从事金融行业或与经济金融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如银行信用分析,风险管理,理财等;了解经济与金融学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修养。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准予毕业课程学分:48学分,专业必修课35学分,专业选修课13学分;(二)课程总学时:672学时;(≡)社会实践:4周,2学分;(四)毕业环节:7周,4学分;(五)毕业环节时间安排:第7学期前7周。
七、专业主要课程,微积分,会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财政学,公司理财,金融分析,投资学,金融会计,经济法,财务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与结算,保险学概论等。
八、毕业要求: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学位论文合格,且主修专业达到授予学位要求者根据北京语言大学规定授予相关证书。
说明:L金融双学位开设的课程与学生主修专业相同,学分低于主修专业的,学生可以免修;课程相同,学分相同的,主修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可以免修,其他专业任选课不予免修。
金融风险管理教学计划
金融风险管理教学计划引言: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金融风险管理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有效管理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切实的活动安排以及有效的教材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风险管理技能,为他们未来在金融领域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主题1.1 教学目标:金融风险管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理解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以及其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影响。
- 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能够分析和评估金融风险,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风险管理技能。
1.2 教学内容:金融风险管理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概述。
-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战略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
- 金融风险的度量和评估方法。
- 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
- 风险管理在投资、保险、银行等领域中的应用。
二、活动安排2.1 实践活动:金融风险管理教学应注重实践环节,通过模拟交易、案例分析、讨论小组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
2.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金融机构,与实际从业人员交流,了解真实的风险管理环境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认识。
2.3 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的研究项目,通过深入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风险管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三、教材使用3.1 系统教材:选择内容全面、结构清晰的教材,包括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案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3.2 补充教材:丰富教材选择,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行业报告和实践案例,以使学生了解最新的金融风险管理趋势和实践经验。
3.3 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如幻灯片、在线资源和模拟软件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兴趣。
结论:金融风险管理教学计划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与保险专业教学计划(高职)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以技能知识为核心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金融保险业务技能,同时又具有基本计算机知识,能够在证券、期货、保险及其它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要求
(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 具有处理保险、证券、投资、期货与银行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如:证券期货投资的基本面分析能力和技术分析能力,推销保险商品的技能,保险承保和理赔的实物处理能力。
2. 具备一定的企业财务分析能力和与银行机构融资的能力。
3. 具备较突出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技能。
4. 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服务意识。
5.具有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1. 掌握金融保险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资格证书要求
上海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一级考试证书。
可选证书:
CET-4,CET-6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
(四)专业职业范围(即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适应工作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适应在国内外保险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从事融资,代理,信息分析等各类工作。
三、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名称: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企业会计学、资产评估、保险学原理、企业税务、股份公司财务分析、信贷业务、期货交易原理与实务、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原理于实务。
主要实践环节:
包括专题讲座、课程实习、专业实务实习、毕业实习与实训。
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分配
五、教学计划安排表
七、必要的说明(有说明则填写,没有则删去此行)
专业负责人:(签名)
教学院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