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二上《会变的小手套》表格式教学详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小手套》教案一. 教材分析《会变的小手套》是一篇二年级美术教案,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手套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手套的画法、颜色搭配、创意设计等方面,旨在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颜色和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创意设计方面感到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各不相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手套的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手套的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
2.教学难点:创意设计和画面布局。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现场绘画,为学生展示手套的绘画过程和技巧。
2.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手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绘画心得,提高审美能力。
4.激励法: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绘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
2.素材:手套图片、颜色搭配示例。
3.示范作品:老师准备一副手套绘画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手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手套?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示范作品,讲解手套的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
重点讲解创意设计方面的思路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动手绘制手套。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绘画难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心得。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5分钟)老师提出一些创意设计的话题,如“设计一双节日手套”、“设计一双运动手套”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会变的小手套》是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手套为主题,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手套的图片,以及一些创作手套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本课适用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对手工活动充满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形状、颜色和图案的搭配还不够敏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学会制作手套的基本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手套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学会制作手套的基本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手套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对形状、颜色和图案的搭配,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和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手套的图片,以及手工制作手套的步骤和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手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手套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制作步骤。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讨论的结果创作手套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手套的形状、颜色、图案和制作方法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教学重点。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会变的小手套》教案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会变的小手套》教案整理学校二年级美术上册《会变的小手套》教案学习目标学问目标:对手套进行简洁的运用,设计出新的艺术形象。
技能目标:通过想象,观赏,探究活动,同学能大胆创作。
情意目标:培育同学对美术的学习爱好,及动手力量等。
学习重点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同学思维,创作诞生动的形象。
学习难点制造性地使用手套,设计丰富多样的形象。
导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今日大家都带来了美丽的小手套,把你的'手套展现给大家看一看。
我们的小手套像什么?假如变一变,又会像什么?(戴上手套展现给大家看。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会变的小手套》。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请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出示)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学习目标大胆创作,对手套进行简洁的运用,设计出新的艺术形象。
四.出示自学指导观赏教材中的作品,然后小组争论:1.这些小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怎样能把手套变换成这样的外形呢?动手试一试。
3.小组同学相互看看各自摆出的小手套,看看像什么?五.检测自学指名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六.后教1.小组争论:试试还能用手套变出什么?同学变好之后让同组同学看看像什么。
2.想一想,你如何让变好的形象更加生动?(添加)七.当堂训练1.同学创作用手套制造出新形象,再依据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老师关心同学解决问题。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2.作业展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评出最佳创作、最佳编排,最佳表演、最佳协作奖。
【学校二年级美术上册《会变的小手套》教案】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3页/共3页。
美术二年级上册说课教案第十六课《会变的小手套》 人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说课教案第十六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培养学生动手制作手套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手套的制作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套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手套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手套的制作方法3. 手套的创新设计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手套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手套的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套样品、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款式的手套,引导学生关注手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手套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制作过程。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手套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手套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变的小手套》2. 板书内容:手套的基本结构、制作方法、创新设计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制作一款自己喜欢的手套。
2. 课后作业:收集不同款式的手套图片,进行欣赏与评述。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了手套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创新设计环节表现不足,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美版
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采用人教版教材。
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为“会变的小手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手绘小手套,学习绘画中的变形变色等技法,加深对绘画形式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手套绘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掌握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形等绘画技法。
•学习理解色彩、形状和质感等绘画要素。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绘画表现力和观察能力。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帮助学生发展系统性思维,理解基本的绘画原理和技法。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帮助学生欣赏绘画艺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3. 教学内容3.1 教学重点•手套的整体形状和细节。
•手套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绘画中的变形变色技法。
3.2 教学难点•通过手绘小手套进行色彩和形状上的变化。
•将变化后的手套整合到一个插画中。
4. 教学方法•讲授:在班级中授课,介绍手套绘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演示: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或者画纸上演示手套绘画的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和模仿。
•实践:学生在班级中动手绘画。
5. 教学过程5.1 第一课时5.1.1 教学内容•介绍手套绘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手套的形状和细节,并练习手派技法。
5.1.2 教学步骤1.介绍手套的形状和细节,让学生观察真实的手套并画出。
2.讲解手派技法,并引导学生练习。
3.让学生实践,画出一个简单的手套。
5.2 第二课时5.2.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形等绘画技法。
•教学色彩的基本原理。
5.2.2 教学步骤1.介绍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形等绘画技法,并演示。
2.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并引导学生练习。
5.3 第三-四课时5.3.1 教学内容•让学生绘制一个变形的手套,练习变形技法。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2023秋)
3.技术与表达:指导学生掌握绘画和剪贴技巧,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达个性和创意,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4.团队与合作: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欣赏、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5.文化理解:通过对手套创意画的创作,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培养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对学生们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创作中。同时,我也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勇于提问,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在绘画和剪贴技巧方面,教师应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如线条如何描绘、颜色如何搭配等,并鼓励学生多尝试、多修改。
-针对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手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手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同时也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它由手指、掌部和腕部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变得有趣和富有创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普通的手套通过绘画和剪贴变成一个有趣的艺术品,以及这样的创作如何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手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或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手套的组成部分,如手指、掌部、腕部等。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人们冬季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2、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
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五、教学方法:
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
六、教具准备:
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
七、学具准备:
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
八、教学过程:。
最新人美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word教案 (1)
《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四课《会变的小手套》。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这节课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材料、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首先来解读一下教材。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目的是激发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冬季人们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这些形象经过简单的添加、装饰就会变成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植物、生动的人物或者其他物品。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想办法,制作出多种多样的独具个性的作品。
比如在手套中添加一些填充物让手套鼓起来,形象更加逼真。
也可以将手套和其他简单的辅助材料相组合,变化出生动有趣的物品。
还可以利用多个手套组合起来,使作品更加复杂多样。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手套变形形象,同时也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和创作的方法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手套的变化方法和变化形式,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参考。
二.下面说一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依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在深入解读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后,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了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感受适型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能大胆地创作出某种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两点: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作品的加工与再创造主要依靠的源泉,一个人的想象力枯竭了他的创作也就终止了。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套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发掘小手套的潜在特性,并用画笔表达出来。
3.学会使用丙烯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4.通过本次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其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手套的认识和理解。
2.发掘小手套的特性,用画笔表达出来。
3.学会使用丙烯漆绘画,掌握基本技巧。
三、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2.熟练掌握丙烯漆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丙烯漆、调色板、画笔等材料。
2.手套以及手套图片。
3.教师准备的板书及PPT。
1.导入和情境创设教师播放小手套相关视频,展示手套图片和实物,并简要介绍手套的功能和组成部分,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手套可以变成一种动物,你会选择哪种?并为什么?”2.研究手套特性让学生仔细观察手套,发掘手套的特性,可以画出一些类似于手套的小生物。
学生用画笔在纸上创造自己的手套并表达其特点。
3.学习丙烯漆基本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丙烯漆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的混合、涂敷的技巧和手势等。
4.学习如何用丙烯绘画手套以学生画出的小手套为基础,讲解如何利用丙烯漆绘画。
首先要注意颜色的选取,然后用半干的画笔勾勒出手套的轮廓,最后填充颜色。
5.绘制实物手套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手套,将其展示在屏幕上,然后根据自己对手套的理解,用丙烯漆绘制手套的画作:先用铅笔勾出手,然后用画笔勾出手套的轮廓,并填充颜色。
6.小组交流学生把自己创造的手套画作进行分享和交流,了解彼此所想,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获得小组成员互相的欣赏和肯定。
7.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除了考虑画作的完成度之外,同时也关注学生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氛围。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学生对手套的构造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也展开了对手套的丰富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创意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和审美能力。
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二上《会变的小手套》表格教案
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二上《会变的小手套》表格教案附送: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二上《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四课《会变的小手套》。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这节课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材料、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首先来解读一下教材。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目的是激发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冬季人们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这些形象经过简单的添加、装饰就会变成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植物、生动的人物或者其他物品。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想办法,制作出多种多样的独具个性的作品。
比如在手套中添加一些填充物让手套鼓起来,形象更加逼真。
也可以将手套和其他简单的辅助材料相组合,变化出生动有趣的物品。
还可以利用多个手套组合起来,使作品更加复杂多样。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手套变形形象,同时也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和创作的方法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手套的变化方法和变化形式,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参考。
二.下面说一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依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在深入解读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后,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了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感受适型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能大胆地创作出某种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两点: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作品的加工与再创造主要依靠的源泉,一个人的想象力枯竭了他的创作也就终止了。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 让学生深入了解手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手套风格和用途。
(2) 探究手套制作的各种材料和技术,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3) 研究手套在现代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应用,如时尚设计、广告宣传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Biblioteka 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套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手套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手套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手套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手套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手套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手套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手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对手套的形态、色彩和图案的审美鉴赏能力。其次,通过动手制作和装饰手套,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出独特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动手创作能力,同时增强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技巧。
(7)参加手套设计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才华。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与目标:1.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造出较生动的形象。
2.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有创意的形象。
3学习材料:各种闲置不用的手套,剪刀,双面胶,扣子,彩色卡纸,丝线,毛线等装饰品.4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同学们想见他吗?生:想。
师: 但是,他看见这么多小朋友,有点害羞了。
我们把它找出来好吗?师:播放《小猫咪》音乐生:是小手套师:不是的,生:是小猫咪,师:对了,同学们刚才是不是以为老师叫你们带手套了,你们才猜的手套呀?生:对师:那你们猜对了,老师就把它请出来了。
师:这么可爱的猫咪是是用什么做的哪?生:手套。
师:导出课题《会变的小手套》并板书。
2讲授新课: {还原小花猫}A.师:咱们来看看小手套是怎样变的,需要什么材料哪?生:手套、彩纸、双面胶、剪刀、水彩笔等。
B. 那同学们知道老师做的步骤吗? 生:想师:分步讲解步骤,和注意问题. <放课件:制作方法:扎,塞,剪,贴> C师:那有了材料,也知道步骤了;我们是不是还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呀?老师做的是猫咪?同学们想还能做什么哪?生:?师:提示:海里面有一种动物,它有很多条腿。
生:章鱼师:学校到处都有的,进学校就能看见的?生:大树师:谁还能想到可以做什么哪?生:回答,小兔子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只小兔子,同学们想看吗?生:想师:讲解兔子耳朵与猫咪耳朵的区别 m师: 我把手指塞进去三只,手套口扎起来,你们能想到什么?<小兔><生答>咱们可以用刚才剪和贴的方法给小兔加上眼睛,嘴等等。
<简单示范>、 {欣赏示范作品}师:刚才咱们通过对手套的改变,加上小朋友们丰富的想象,发现小手套确实能变成好多我们身边的东西,有一些和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就利用这些制作方法,做了一些小手套玩具,小手套里可有大世界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放课件:小手套,大世界> <边放边讲解>3.学生动手实践师:欣赏了这么多学生作品,我看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想试一试了,大家这么聪明,相信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表格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第4周课题会变的小手套年级二年级科目美术课型造型·表现一课时备课时间预设上课时间备课教师授课地点本班教室学习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能大胆地创作,通过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对美术的兴趣。
重难点掌握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能够创作出造型独特,生动活泼的作品。
教具准备小手套造型的图片、手工纸、剪刀、涂色用具、课件、废旧的小手套。
学具准备美术课本、手工纸双面胶、涂色用具、剪刀、彩笔、油画棒、废旧的小手套。
作品设计效果造型新型、美观大方。
导学过程导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指导图示、设计意图激趣导入谜语引入,并激发学生爱护手感受小手套变魔术的美激发兴趣,学会观察。
新知探究展示,引导分析观察发现:1、师生共同欣赏分析,发现小手套都变成了什么?都用了哪些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同桌讨论。
2、汇报发现,师小结:善于发现,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用(扎、塞、剪、贴)的方法,能变出最美的艺术品。
3、发现自己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变,看看又像什么?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集体发现。
并说出如何添加。
培养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意识。
图示:作品完成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个有创意的小手套造型。
提高造型和动手能力。
成功展示小结组织展示评价:你最喜欢哪个造型?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师生互动,学生间互相学习。
拓展布置任务根据手套造型编故事提高思维想象力教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通过观察和想象将日常物品(如手套)进行创意变化的方法,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进行表现。
-细节举例:
-教授学生如何观察手套的基本形态,如手指的长度、宽度以及整体的比例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将手套的五个手指头变化成不同的形象,如动物、植物或人物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通过观察和描绘手套,提高学生对日常物品形态的敏感度和表现力;强化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利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个性化手套画作,展现独特的审美观;提升创意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手套变化出多种形象,激发创新思维;加强文化理解,通过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手工艺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尊重与欣赏;培养审美判断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标准。这些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六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手套的外形特征,运用联想和想象,将手套的五个手指头变化成不同的形象;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手套画作;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点、线、面的基本元素,以及冷暖色调的认识和运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创意性的变化,并运用到美术作品中。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动手操作时,对色彩的运用还有待提高。有的学生在搭配冷暖色调时显得有些犹豫不决。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个色彩搭配的小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不同色彩搭配带来的效果,从而提高他们在创作中的色彩运用能力。
2022年人美小学美术二上《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公开课获奖) (9)
会变的小手套教材分析:本课作为一节“设计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人们冬季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根底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
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2〕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具准备]: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变魔术般翻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课件1、构思。
2、包扎。
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那么: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
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前次知识。
〔一〕提问答复:1、你认为适合做被包裹物的材料有那些?你选择了什么材料?2、你准备用小手套做什么物体?3、包扎的方法有那些?〔二〕教师概括小结。
〔三〕布置作业:每人继续制作一个小玩具,形象与上节课不同,必须突出特征。
人美版小学二年美术上册表格教案16、会变的小手套
课题16、会变的小手套设计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过程与方法: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教学用具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和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同学们冬天手冷的时候会想出来什么办法啊?那我们生活中的手套都有些什么类别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看我们的小手套会变成什么样子?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
1、学生自由组合,展示自己的小手套,说一说(色彩、形状、材质)。
2、教师以魔术形式出示教具手套3、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套,经过添加可以装饰成什么东西?引导学生在手套中加入废布、废纸,可以变成什么形象?4、欣赏书本作品制作步骤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你还有什么好方法?3、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品。
它们是怎么做的?你最喜欢哪一个?你准备把手套如何进行装饰变化?二次备课三、创作四、评价激励五、教师小结本课,课外延伸。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同学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组同学互相评价。
1、回家后向父母介绍自己的作品。
2、把自己的作品摆放在家里进行装饰美化。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设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6、会变的小手套范作:作品展评:教学反思学生们对手套并不陌生,所以绘画热情高昂。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word教案 (3)
会变的小手套
本课目标达成情况
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1、对小手套的形、色展开想象,学生能制作出多样的事物。
2、小组表演时间太短。
重点
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生动的形象。
难点
创造性地使用手套,设计丰富多样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手套、课件、教材
学生准备
教材、手套、彩纸、剪子、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复案
一、导入新课2’
二、讲授新课13’
三、学生制作20’
四、小结。5’今天我们大家都带来了漂亮的来自手套,把你的手套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看一看,我们的小手套像什么?如果变一变,又会像什么?
戴上手套展示给大家看。
板书:会变的小手套
1、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2、小组讨论:
(1)这些小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怎样能把手套变换成这样的形状呢?
3、把小手套随便摆一摆,看看像什么?
4、小组同学互相看看各自摆出的小手套,看看像什么?
5、如何使变好的形象更加生动?(添加)
6、总结方法
用自己的小手套变一变,会做成什么?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拓宽思路。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手套做出的形象进行表演。
欣赏、分析不同手套的颜色、纹理。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小手套的变换方法,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方法:1、先想好要做什么再制作;2、随意摆出造型,看像什么,再添加修改。
通过表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会变的小手套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标要求
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有趣的创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剪贴与描绘。
学生作业
教学设计:夏雅馨
年级
二年级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4、会变的小手套
用具材料
师:优秀作品
生:手套、彩线、等材料
目标
通过学习用手套包扎制作小玩具,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设想和所扎之形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训练“在限制中寻求自由”的适体造型能力。
四、小结:
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
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学生吃惊大笑。
学生做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学生学习制作方法:
1、构思。
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
1、构思。
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难点
包扎前的计划性。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
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大笑。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
(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年级
二年级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4、会变的小手套
用具材料
师:优秀作品
生:手套、彩线、等材料
目标
通过学习用手套包扎制作小玩具,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设想和所扎之形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训练“在限制中寻求自由”的适体造型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并利用材料的美,在选择被包扎物体时,联想到它与什么物体相似。
3、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学生思考。
学生说一说。
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学生作业
分组欣赏作品。
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
教学设计:夏雅馨
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并利用材料的美,在选择被包扎物体时,联想到它与什么物体相似。
难点
包扎前的计划性。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前次知识。
(一)提问回答:
1、你认为适合做被包裹物的材料有那些?你选择了什么材料?
2、你准备用小手套做什么物体?
3、包扎的方法有那些?
(二)教师概括小结。
(三)布置作业:每人继续制作一个小玩具,形象与上节课不同,必须突出特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可以多节包扎。
2、启发学生根据物象特征选择好包扎方法。
3、装饰要多样化。
四、小结:
1、分组欣赏作品。
2、请几位优秀的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