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 货币均衡

合集下载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均衡货币均衡:又称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

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

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社会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

社会总需求也就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出。

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

社会总供给也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

供应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需求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混合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交往所发生的货币收支总和。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记录。

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一个经济实体向另一个经济实体提供的实际资源的记载项目”。

经常项目通常分为商品、服务、收益和转移四项。

资本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一种,资本与金融项目是记录一国与他国之间资本流出和流入的帐户,它“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国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所有权变化或其他所有交易” (IMF)。

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国际储备:又称官方储备,是指“可供某一经济体的中央当局用来满足国际收支需要的资产”(IMF),即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随时用于稳定汇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偿付外债的对外资产,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货币均衡及其判断标志

货币均衡及其判断标志

一、简答题1、货币均衡及其判断标志(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

货币均衡首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利率水平下的货币供给同货币需求之间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一种状态。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货币均衡并不要求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

(2)货币均衡的两个判断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利率稳定是货币供求平衡的直接反映,而物价稳定可反映出商品市场上商品与劳务能迅速转换为货币,因而也是货币均衡的标志。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及其统筹考虑的原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简称“三性原则”,包括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1、盈利性:追求盈利最大化2、流动性: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3、安全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三原则的关系:既相互统一又有一定的矛盾。

统一: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安全性越高。

即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成正比的矛盾: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安全性较差。

即盈利性与流动性、安全性成反比综上,商业银行必须权衡三者利弊,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业的效应(304,5个效应)(期末复习指导P45)答:1、扩充效应: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增加了我国金融业的供给主体,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

中资金融机构为了应对挑战也必然扩大和充实金融服务的范围。

2、示范效应:即充分展示国际金融领域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为我国金融业务运作起到示范作用。

3、鲶鱼效应:是指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的加入及其活力的释放,可以起到激活中资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摒弃其优越性和依赖性。

4、竞争效应: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客观上增加了对中资金融企业竞争压力。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课件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课件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增长波动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导 致经济波动。
金融市场稳定性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影响市场稳定性。
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货币供应量
指经济中可用于交易和流通的货币总 存量,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 造。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扩张时货币需求增加,经济衰退时货币需求减少,导致 供求失衡。
政策干预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宏观干预措施可能导致货币供求 失衡。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国际因素
国际收支、汇率波动等国际因素也可能影响国内货币供求。
广义货币供给
除狭义货币供给外,还包 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
货币供给的来源
中央银行发行现金
中央银行通过印制和发行 现金来创造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等业务活动创造 存款货币。
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给的影响因素
货币需求
指商品流通和支付过程中,社会 成员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供求与经济的关系
货币供求是经济运行的反映
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同时经济运行状况也会影响货币 供求。
货币供求对经济运行的作用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价 格水平等。
货币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会影响国内货币供给。
CHAPTER
03
货币需求

电大金融学测试题答案第十二章

电大金融学测试题答案第十二章

一、单选题1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B),货币需求量(B )。

A. 下降,减少B. 下降,增加C. 上升,减少D. 上升,增加从货币需求方面看,利率越高(A )。

A. 持币的机会成本越大B. 持币的机会成本越小C. 持币的效用越大D. 持币的收益越大2当发生“流动性陷阱”极端情况时,利率水平低到不能再低,就会出现(D)的现象。

A. 交易性货币需求无限大B. 货币总需求反而减少C. 预防性货币需求无限大D. 投机性货币需求无限大3对金融机构债权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但主渠道是随着金融改革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目前的主渠道是(C)。

A. 购买黄金B. 再贷款C. 再贴现D. 购买国债4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B)。

A. 未来的收入B. 持久性收入C. 过去的收入D. 当期收入5个人储蓄存款属于我国现阶段所公布的货币层次中的(D)。

A. M1B. M0C. M3D. M26基础货币主要由(D)构成。

A. 流通中现金和企业单位库存现金B. 流通中现金和原始存款C. 存款货币和存款准备金D. 流通中现金和存款准备金7(C)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A. 投资成本升高B. 失业增加C. 强制储蓄D. 经济衰退8通货-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A)。

A. 公众的行为B. 商业银行的行为C. 政府的行为D. 货币当局的行为9下列货币需求模型中,交易方程式是指(B)。

A. Md=L1(y)+L2(i)B. MV=PTC. P=KR/MD. Md=kPY10在高通胀的经济环境中,下列表述最正确的是(A)。

A. 已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债务人受益B. 持有银行存款的债权人受益C. 高通胀将导致本国货币名义汇率对外大幅度升值D. 对有固定收入的群体有利11在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Ms=mB中,m代表(D)。

A. 派生存款B. 货币供给量C. 基础货币D. 货币乘数12中央银行的下列哪项业务不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B)。

第八讲 利率的决定及作用

第八讲 利率的决定及作用
(4)4
第十二章第一节 利率及其种类
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1.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 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2.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 成的无风险利率。由于——
利率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所以,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 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
对利率作用的一般估价
1.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相当广泛: 从微观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 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利率 的影响非常直接; 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需求与供给,对市场 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 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 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第三篇
货币均衡与宏观政 策
第十二章 利率的决定及作用
(4)1
第十二章 目录
第一节 利率及其种类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利率的作用
(4)2
第十二章 利率的决定及作用
第一节 利率及其种类
(4)3
第十二章第一节 利率及其种类
利率及其系统
利息率,通常简称为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 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西方经济学的著述中也称之 为到期的回报率、报酬率(return)。 现实生活中的利息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如3个 月期的贷款利率、1年期的储蓄存款利率、6个月期的短 期公债利率等。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利率品种已达千种 以上。 经济学家在著作中涉及的利率及利率理论,通常是把形形 色色、种类繁多的利率综合而言的。有时,“市场平均 利率”这类概念也是一个理论概念,而不是指哪一种具 体的统计意义上的梳数量念。
(4)11

经济学货币均衡

经济学货币均衡
凯恩斯理论中
的货币均衡
i
i1 i2
M
3
M
1 2
L
M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仅是局部均衡
1、以上分析是假定收入(Y)是不变,若收入 发生变化,在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发生变化。 这也即意味着,货币市场的均衡是不稳定的, 会随着Y的变化而变化。只有Y是均衡国民收 入时,货币市场的均衡才是稳定的,才是真正 的均衡,即一般均衡。
2、IS曲线:商品市场均衡是Y与i的组合。
此处强调的是利率对产出的影响
3、IS曲线的左右区域的含义?IS曲线的平移?IS曲 线平陡的决定?
IS曲线: 特性与 非均衡区
i
B
A
IS Y
i
IS曲线的移动: 自发性支出增加
IS IS
Y
五、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当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产生 了均衡国民收入Y和均衡利率r,实现了瓦尔拉 斯一般均衡。在图形上表示为IS曲线与LM曲线 的交点,称之为IS — LM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的一般均衡
i
A
C i*
B
Y*
LM
IS Y
社会总供求均衡
一、IS — LM模型的假定条件
经济危机(供给无限)、物价不变
二、总需求曲线(AD曲线)
IS — LM模型描述的实际上是总需求,当 物价可变时,总需求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是AD 曲线。
三、总供给曲线(AS曲线)
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物价水平与总产出之 间的关系。其存在三个区间:凯恩斯区间—— 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半通涨区间——资源相对 充分利用、古典区间——资源已经充分利用。 AS曲线是在假定名义工资刚性、工人存在货 币幻觉的条件下得出的。

(西方经济学)第12章产品与货币市场共同均衡

(西方经济学)第12章产品与货币市场共同均衡
市场失衡与政策调整
市场失衡的原因
需求不足
消费者需求下降或预期未来经济下滑, 导致总需求不足,市场失衡。
供应过剩
生产者供应过剩,产品积压,价格下 降,导致市场失衡。
外部冲击
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外部因素对 市场造成冲击,导致市场失衡。
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不匹配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导致市场上 的货币供应量与实际需求量不匹配, 市场失衡。
财政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或税收政策,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和产出水平。
政策配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例如,在经济衰退时 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等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同时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 和增加货币供应等货币政策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
04
案例名称
01
美国2000年的经济繁荣
描述
02
2000年,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和高增长,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来自分析03当时,美联储通过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
长,同时防止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
市场失衡的案例
案例名称
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
描述
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金融危机,导致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失衡。
进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对于缓解欧债危机、稳定金融市场和提振经济增
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状态发生变化。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也会影响均衡 状态。如果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产量也会
相应变化。
02
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需求
01

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金融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大商科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国家调控的重要领域,影响着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掌握和了解金融领域运行基本原理、熟悉货币政策效果传导机制、理解货币职能与功能等是经济学、金融学专业学生所必需学习的内容。

本课程主要研究分析货币运行规律、宏观货币政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达到学习金融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为后续金融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同时提高自身对金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充分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理解: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掌握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金融实践发展新的改革方向,新变化,新形势。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金融学》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金融学》都是在修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之后开设的。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起源;了解货币形式的演进顺序;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理解当代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以及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掌握国家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演变;了解区域性货币制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马克思货币起源观点(理解)2、货币形式的演进顺序(识记)3、货币的基本职能(理解)4、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理解)5、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的概念(识记)第二章汇率与汇率制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和熟悉外汇与汇率的概念;认识汇率决定的基础和影响因素;汇率波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了解汇率制度和人民币汇率问题。

金融学(本)第十二章的形考题及答案

金融学(本)第十二章的形考题及答案
D.国外资产业务100
多选题
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 )MS
显示正确答案数:否
A.居民100
B.企业100
C.金融机构100
D.政府100
多选题
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MS
显示正确答案数:否
A.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和调控100
B.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100
C.经济结构的合理性100
D.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100
对100
错0
判断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1:8”经验式货币需求理论基本符合当时的经济运作。
对100
错0
判断题
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对100
错0
判断题
现阶段,中国的货币需求量的决定与变化主要受收入、财富等规模变量和利率等非货币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对100
错0
判断题
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的贷款,通过转账支付又会创造出新的存款。
B.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0
C.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100
D.是垄断行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100
多选题
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包括()MS
显示正确答案数:否
A.需求拉动型100
B.成本推动型100
C.供求混合型100
D.结构失调型100
多选题
从长远来看,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表现在()。
MS
A.变大0
B.变小100
C.不变0
D.不一定0
单选题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100
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0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0
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0

货币银行学习题和答案(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

货币银行学习题和答案(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习题一、判断1.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 )2.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 )3.稳定物价就是通货膨胀越低越好。

( )4.总量调控工具是央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最主要的常规手段。

()5.货币政策目标和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是矛盾的。

()6.充分就业意味着所有的劳动力都得到满意的固定工作。

()7.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所有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各国一般都选择一到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8.中央银行在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降低再贴现率。

()9.中央银行在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0. 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11.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1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13.中央银行通过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

()14.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

()1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有合理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应。

()二、单选1.下列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是( )。

A. 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政府债券B.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C. 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D. 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进政府债券2.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工具的主要缺点是( )。

A. 信用风险大B. 政策时滞长C. 缺乏机动灵活D. 主动权在商业银3.货币供应量是我国中央银行的( )。

A. 中介指标B. 操作目标C. 政策工具D. 最终目标4.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

A. 产业政策B. 外汇政策C. 货币政策D. 收人政策5.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A. 物价稳定与失业率B. 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 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6.()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措施和手段。

货币均衡理论

货币均衡理论
了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3、从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相等的角度阐述货币均衡是经济均衡的条 件,认识到货币对于经济有着重大的作用。
❖ 维克赛尔的货币均衡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经济均衡思想,即将货币均衡纳入到整体 的经济运行中,探讨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关系以及货币失衡所引起的经济后果。
第4页,共31页。
货币均衡理论
第1页,共31页。
货币均衡理论
❖ 对于货币均衡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很少专门将其独立出来进行系统研究,大多是将他 们的货币均衡思想隐含在他们的货币、经济理论中。
❖ 20世纪以前的经济学家在货币供求理论上重点探讨货币需求理论。在当时的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供 给是外生变量,流通中世纪的货币供给取决于货币需求。
货币均衡理论
❖ 二、缪尔达尔对维克赛尔货币均衡理论的修正 ❖ 缪尔达尔是瑞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19年出版了《货币均衡论》一书,在维克赛尔货
币理论的基础上,对货币均衡理论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维克赛尔的三个均衡条件进行了重 大修正 ❖ 1、对第一个条件的修正 ❖ 把维克赛尔的第一个均衡条件表述为货币利率与资本预期收益率相等,进而表述为现有实际资本的资本 价值(等于预期净收益处以预期收益率)与它的再生产成本(等于预期净收益除以货币利率)相等。 ❖ 2、对第二个均衡条件的修正 ❖ 表述为储蓄与总价值投资相等
第2页,共31页。
货币均衡理论
❖ 一、维克赛尔的货币均衡理论
❖ 最早集中分析货币均衡问题的经济学家是维克赛尔
❖ 1898年的《利息与物价》,1906年的《政治经济学讲义》中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货 币均衡思想。
❖ 维克赛尔认为,经济均衡的关键在于货币均衡,而要实现货币均衡需要三个条件:1、货币利率 等于自然利率;2、资本的供求平衡,即储蓄等于投资;3、商品的一半价格水平稳定不变

《货币市场均衡》课件

《货币市场均衡》课件

货币市场的特点
货币市场具有高流动性、低风险和短期性 的特点,是资金流动的重要渠道。
币市场均衡的概念
1 均衡概念的解释
2 货币市场均衡的概念
货币市场均衡是指货币供求达到一种平 衡状态,即市场利率等于资金供求的平 衡点。
货币市场均衡是指货币市场中央银行通 过货币政策调控,使货币供求达到平衡 的状态。
货币供求及影响因素
《货币市场均衡》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货币市场均衡》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货币市场 的定义、特点和均衡概念,以及货币供求及影响因素,货币市场均衡的调节 过程和实践应用。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货币市场的奥秘!
什么是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的定义
货币市场是指进行短期借贷和投资的金融 市场,包括银行、证券等机构。
1
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因素
货币市场均衡受到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2
货币市场均衡的调节过程
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使货币供求逐渐达到平衡。
3பைடு நூலகம்
货币市场均衡的意义
货币市场均衡的达成有利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货币市场均衡的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给 和需求,对经济发展产生影 响。
货币市场均衡对经济的 影响
定局限性,未来的发
展趋势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探索。
3 未来货币市场的
变革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 融市场的变化,未来 货币市场将面临新的 变革和创新。
货币供给的 来源
货币供给的主要来 源是中央银行的货 币发行和商业银行 的存款。
货币供给的 调控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 政策来调控货币供 给的数量和速度。
货币需求的 来源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1.通货-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

A. 商业银行的行为B. 公众的行为C. 政府的行为D. 货币当局的行为知识点提示: 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答案是:公众的行为2.当发生“流动性陷阱”极端情况时,利率水平低到不能再低,就会出现()的现象。

A. 投机性货币需求无限大B. 预防性货币需求无限大C. 交易性货币需求无限大D. 货币总需求反而减少知识点提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答案是:投机性货币需求无限大3.基础货币主要由()构成。

A. 流通中现金和企业单位库存现金B. 存款货币和存款准备金C. 流通中现金和原始存款D. 流通中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知识点提示: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给。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流通中现金和存款准备金4.()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A. 强制储蓄B. 失业增加C. 经济衰退D. 投资成本升高知识点提示: 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强制储蓄5.在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Ms=mB中,m代表()。

A. 货币供给量B. 基础货币C. 货币乘数D. 派生存款知识点提示: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货币乘数6.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汇率B. 利率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 提现率(现金漏损率)E. 超额准备金率知识点提示: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创造。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提现率(现金漏损率), 超额准备金率7.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需求的有()。

A.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B.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C. 剑桥方程式D. 交易方程式E.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知识点提示: 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解说。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交易方程式8.下列属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有()。

A. 央行购买办公楼B. 央行购买外汇、黄金C. 央行购买政府债券D.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E. 央行购买金融债券知识点提示: 基础货币的收放渠道与方式。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均衡

实证分析案例
案例一
01
美国货币政策与货币供求均衡
案例二
02
中国货币政策与货币供求均衡
案例三
03
欧洲货币政策与货币供求均衡
实证分析结论
结论一
货币政策对货币供求均衡具有重要影 响。
结论二
结论三
实现货币供求均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 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 业率等。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供求均衡 的影响存在差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 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进而调节市场货币供求。
基准利率
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市场利率 水平,进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借款 和储蓄行为,调节货币供求。
公开市场操作
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等 金融工具,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制,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利率在调节货币供
求中的作用。
03
金融科技的应用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货币政策创新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例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经济形势和货币需求,为货币政策制定提
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金融市场发展对货币供求均衡的影响
金融市场发展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货币供求均衡产生了重要影响。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和 融资方式,使得资金流动更加便捷和高效,从而对货币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02
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调整再贴现率
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 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取 资金的成本,进而影响货 币供应量。

12.货币均衡

12.货币均衡

在总供给给定时,市场供求失衡的直接后果是 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价格的升降则会使失衡的 供求重新取得平衡。
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与扩张界限
(1) “面纱论”和马克思的“第一推动力” (2) 联系潜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
A 和 B 两个拐 点分别代表由 货币供给增加 形成的产出率 和物价上涨率 不同组合阶段 的界限
(三) 判断依据:
与市场均衡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
——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 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不是等量的; ——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 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 ——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影响; ——总需求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 但单纯控制需求,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目标。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一) Ms=Md
Ms≠Md
(二)判断标准:利率是否稳定
物价是否稳定
二、市场总供求与市场均衡
(一) 在商品、服务市场上: 市场总供给AS, 包括消费品供应和生产品供应; 市场总需求AD, 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二) 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
货币扩张对潜在资源利用的三阶段
市场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
(二) 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 但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 3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满足货币需求,
Ms=Md 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超过或者满足不了货币需 求, Ms≠Md
2007
4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实 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 用。 货币供求决定均 衡利率水平 r0;或在 均衡利率水平上,货币 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 衡状态。见图:
2007 18
(一)财政收支与货币均衡
1、财政收入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 财政收入的增加,如公民是以现金的方式纳税, 则会直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是以存款货币的 形式纳税,将造成社会货币供应量倍数缩小。 2、财政支出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 财政支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流通领域。若以先 进的方式为公众所持有,会直接增加货币供给数量, 若财政支出引起公众在银行体系的存款数额增加, 通过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在派生存款的机制 的作用下,对存款具有倍数扩张的效应,从而扩大 了社会的货币供给量。
2007
7
三、货币容纳量弹性
(一)从货币的供给(社会总需求)来看 (二)从货币的需求(社会总供给)来看 1、从生产、供给方面看 2、从流通部门来看 (三)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也可以充当“调节器”的作用
2007
8
第二节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2007
9
一、货币供求均衡与失衡的表现形式
(一)货币供求相等(Ms=Md) (二)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Ms>Md) 货币供给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增加,使货币供 求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平衡状态。 1、当社会尚未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2、当生产能力已到极限,过多的货币供给将表现为物价上涨 (三)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Ms<Md) 货币供给减少→物价水平下降→货币需求量减少,从而使货 币供求在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恢复均衡。
Ms=Md
Ms<Md
减少了国内商品 国内市场商品供给 继续保持国内市 数量,促使货币 量增加,加剧了货 场上货币料偏少 的状况 需量与货币供给 币过少的矛盾 量恢复平衡
顺差
2007
21
第四节 我国对均衡境界的 追求和理论探索
2007
22
一、制止通货膨胀的“平衡”观
在中国,平衡观是深入人心的。需要注意 的是,深入人心的这种平衡观,其形成的背 景是长期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隐蔽 通货膨胀和公开通货膨胀的再度出现。因而, 在我国,平衡的追求与反通货膨胀总是连在 一起的。
2007 13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 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 , 而货币需 求又决定了货币的供给。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 的目的 , 就是维持货币的均衡。货币供给形成了对 商品的需求 , 决定了对当期的社会需求水平。货币 供求的均衡也就成为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要保持 货币供求的均衡 , 就需要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供给 , 以保证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宏观金融环境 , 从 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第十二章 货币均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2007
货币均衡概述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保持货币均衡的条件和措施 我国对均衡境界的追求和理论探索
1
第一节 货币均衡概述
2007
2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一种对比 关系。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 如果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 货币均衡的内在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货币供求总量上的均衡 2、货币均衡结构上的均衡 3、保持货币均衡并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的货 币均衡的
2007
10
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商品、劳务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经济体系可以最简单的划分为两个方 面:商品、服务运动的方面和货币运动的方面。货币经济 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 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 互联系的在生产流程。这是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 理论出发点。 (二)货币总供给与货币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2007 23
二、社会总供需均衡:“三平”理论追求的目 标 所谓“三平”,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 时,必须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 和物资供求平衡。
2007
24
三、对理想的均衡态势的追求
2007
25
2007 14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总结如下: 1、社会总供给决定着货币需求 2、货币总需求决定着货币总供给 3、货币供给产生了社会总需求 4、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2007
15
第三节 保持货币均衡的条件和措施
2007
16
一、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科学 合理地确定积累消费比例
2007 19
(二)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均衡
银行信贷与货币供求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 表现在贷款是货币供给的总闸门。因而,保 持银行信贷收支均衡,保持银行通过信贷程 序供给的信用与社会对信用的需求一致,是 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决定因素。
2007
20
(三)国际收支状况与货币均衡
顺差 Ms>Md 国内市场上商品 进一步减少,加 剧了货币过多的 矛盾 使国内市场上商 品量减少,导致 货币量偏多的矛 盾出现 逆差 平衡 合理 选择 逆差 增加国内市场上商 继续保持国内市 品的供给,有利于 场上货币量偏多 促进货币供求恢复 的状况 平衡 使国内市场商品供 继续保畜货币供 给数量增加,导致 需平衡 货币量偏少的矛盾 出现 平衡
货币均衡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价值形态 上的均衡,这种均衡表现为市场总体的均衡, 即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统一。要达到 社会货币均衡的目标,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 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确定积累与消费的比 例是基本前提。
2007
17
二、保持财政、信贷、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 (一)财政收支与货币均衡 国家财政通过税收、利润等形式集中社会各 部门、企业及个人的部分纯收入形成财政收 入,同时又拨付各项费用开支(政府对商品 和劳务的购买,社会福利开支,办公费通用 等)形成拆整开支。随着各国的财政收支占 国民总生产制止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财政 收支状况实施的变化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也 越来越大。
2007
11
(三)商品、劳务的总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的 综合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例来 说明: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货币总需求

货币总供给
2007
12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 任何需求的实现 , 都必须 支付货币。正是由于货币的支付 , 才使社会的消费 需求和投资需求得以实现。所以 , 在一定时期内 , 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 真正构成社会总需求的是流通性货币 , 货币供给量 变化以后 , 能否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 除了货币 供给量中潜在性货币和流通性货币的比例外 , 主要 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供给量变动后 , 一般在半年以后 , 才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
2007 5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3. 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变 量,即由货币当局决定, 货币供给成为垂直于横 轴的直线。即货币需求 只对利率有影响,却不 能通过利率机制影响货 币供给。见图:
2007
6
二、检验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准
1、社会范围内,是否存在由于货币投放过多 造成物价是水平驰誉大幅度上涨 2、是否存在由于货币量过少,形成“货币饥 荒”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 通常来说,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 要标志是要看物价水平是否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