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临床实训课程简介
中医临床技能训练课程
中医临床技能训练课程
中医临床技能训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临床诊治相关的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辨证论治学等基本理
论知识,对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进行了解和掌握。
2.中医临床常用技术:包括中医脉诊、舌诊、面色诊等常用的
中医诊断方法和技术。
学生将通过实践训练,掌握这些诊断方法的基本操作和判断能力。
3.中医方剂与药物应用:学习中医方剂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中
药药物的性味归经,运用中药方剂进行临床治疗。
4.中医手法疗法:学习中医推拿、针灸、拔罐等手法疗法的基
本操作技能,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中医手法疗法的应用和效果。
5.中医养生保健:学习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医养生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身体健康的保健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中医临床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能力,为将来的中医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中医护理》实训指导
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垫上,然后拇指与食指、中指前后交替地捻转针柄,并相下渐加压力,待针尖
透纸垫后,另换一处反复联系。
要求:(1)持针稳固,不向下滑。(2)手臂悬空,没有依托。(3)针身垂直,不摇不弯。(4)进退轻巧,
灵活自如。捻转角度一致(180~360°左右),频率一致(150 次/分左右),用力轻重一致。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1、复习理论 (1)毫针刺法的进针方法有那些? (2)何谓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夹持进针法? 讲授新课: 毫针进针法的目的→评估→计划→实施→实验反馈→评价
(1 分钟) (5 分钟)
(30 分钟)
《中医护理》实训指导
实验内容及方法 评估自我的心理状态、受试部位的状态。 操作步骤及要点: 观瞧示范:教师示教,在不同的部位,分别采用不同的进针方法,按一定的方向、角度、深 度针刺,得气后施行补泻手法,留针、出针。 1、洗手、备物、核对、有关的解释说明。 2、安置体位,根据选定的腧穴位置安置体位。 3、点穴,暴露腧穴所在的区域,定位点穴,用手指掐“×”印痕作标记。 4、消毒,用 75%酒精棉球消毒手、针具、选定的穴位。 5、进针,刺手夹持针柄,针尖对准穴位用力快速刺入皮肤,进针的角度及深度根据针刺的腧穴而 定。 6、行针与留针,运用行针的基本手法,体会感觉“得气”,可用行针的辅助手法加强刺激强度, 进一步可留针或出针,留针时间为 10-20 分钟,期间可再次行针,体会“得气”来复现象。如无得 气,可用辅助手法加强刺激强度以催气,或留针以侯气。 7、出针,刺手挟持针柄捻转提针到皮下,然后快速拨针,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 8、操作完毕,整理物品,洗手,记录。 实体练习:同学观瞧示范操作后,自身或两人一组,反复练习,使之熟练、规范。 选取 5 个四肢部位的常用腧穴,各小组在自身或模拟患者上进行进针练习。5 个穴位 分别就是(尺泽、列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并把针刺的结果写到实验报告单里。
《中医护理学》实训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中医护理学》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Nursing Care课程性质:选修是否独立设课:否总学时: 32 其中实验学时:16总学分: 1.5 其中实验学分:0.5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实验项目数:5 必做项目数:5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0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探讨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一门课程。
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穴位的定位、常用推拿手法、灸法和拔罐法,了解十四经循行部位及常用针刺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经络人、按摩床、各种针具、罐具、艾条等。
(1)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2)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3)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4)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四、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要求:本课程结束后写一份总结报告,要求写出所参加的实训项目名称、内容、心得体会。
2.考核方式:实验课考核方式见下表,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1)教材:刘革新.中医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参考书:石学敏.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梁繁荣.针灸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沈雪勇.经络腧穴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陆寿康.刺法灸法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中医临床护理概要(教案)
缘于湿热蕴结,气机不畅,胆热液泄,故身目俱黄,胁痛、腹胀、厌食油腻,小便呈浓茶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5、舒适改变:眩晕,与肝阳上亢或肝阳化风有关。
6、情志异常:抑郁,与怒伤肝,肝气郁结有关。
(抑郁表现:言寡行独,厌恶社交,悲观苦闷,对生活缺乏乐趣)
7、生活能力下降:半身不遂,与风痰阻络有关。
肾阴虚,当滋补肾阴;
肾阳虚,当温补肾阳。
2.标本兼治,双管齐下
肾阳虚水肿者:助阳治其本;利尿治其标。
3.膀胱湿热,清热利湿。
(四)护理措施
1、执行医嘱
2、注意节制房事;
3、多食补肾食物;
4、水肿者,限制盐的摄入;
5、尿痛者,鼓励患者饮水。
五、心系病证
(一)护理评估
1.病因发病
思虑过度、过食肥甘,剧烈运动是导致心系病证发生的重要因素。
4.心胸剧痛
与痰瘀严重阻滞心脉、过劳、剧烈运动有关。
5.心阳暴脱
与心阳虚、痰瘀阻滞心脉有关。
6、舒适改变:心悸,与心血不足或水气凌心有关。
7、睡眠异常:失眠,与心血不足、心肾不交有关,或睡前饮用浓茶、咖啡有关。
(三)护理总则
急则治其标:
心阳暴脱时,当回阳救逆,纠正休克;
水气凌心时,当速补心气(强心),纠正心衰;
(二)护理问题
1.风寒袭表犯肺
缘于外感风寒,邪客肌表,内犯于肺,肺气失宣。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流清涕,咳痰色白,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表犯肺
缘于外感风热,邪客肌表,肺失宣降。故发热微恶风寒,咽痛,鼻流浊涕,咳痰色黄,苔薄黄,脉浮数。
3.燥邪袭表犯肺
缘于外感燥邪,肺津受伤,肺失清润肃降。故轻微发热恶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唇干舌燥,苔薄黄而燥,脉浮数。
《中医护理》课程标准2013
教师要求说明 课堂上,根据教师的经验,介绍临床用之有效的成药、偏方、腧穴等,在不同的情境中不断的 重复,以增强记忆;主张根据同学目前所患的疾病,给以指导治疗,并且贯穿始终。
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简介 中医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的贡献,至今仍以卓越的疗效,发挥着它的 作用。各种中成药、针灸、刮痧、火罐、推拿等以其毒副作用少、自然疗法而被广泛的应用, 并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中医护理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学 习和掌握中医学及其护理技术的主要课程。 着重体现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 其任务是将中医学 的精华内容充实于临床护理之中,使医学护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 中拓宽思路、提高水平起积极作用。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 (一)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 50 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二、学习能力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社会能力 1.良好的心理素质。 2.较强人际沟通能力。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 5.培养大爱精神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学院的安排、本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教高【2006】16 号文的精神、护士资格证的考试内 容,本着理论少讲够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在本门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教 学方法上注重临床的实用性,偏向于中药煎服法、针灸、刮痧、火罐、推拿技能操作,理论性 的主要抓住中医的名词术语的解释,中西医的区别,以学生为本,以培养临床护理能力、考取 证书为目标。 先修课程 本课程为第 4 学期开课. 先修了课程有: 正常人体结构、 正常人体功能、 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病原生物与免疫、护理药理、护理导论、护理心理、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医护理实训教程
中医护理实训教程河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2012.08中医护理实训教程主编杨巧菊编委张琼张勇勤潘兰霞邹小燕宋晓燕井晓磊尚方王莉莉宋晓丽前言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和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护理人员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其知识体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操作两大部分。
中医护理技能实训课是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实验课,其目的是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中医护理临床中最常用、最普遍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学生辨证施护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将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临床操作技能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中医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书编写中重点突出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借鉴了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能操作规程》和张素秋等主编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实训》等教程中中医传统技术操作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临床常用9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耳穴埋籽法、拔罐法、刮痧法、灸法、药熨法、蜡疗法、熏洗法、换药法、敷药法等中医护理操作。
本实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南中医学院的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紧迫及水平所限,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或不妥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
杨巧菊2012.8.13目录一、耳穴埋籽法二、拔罐法三、刮痧法四、灸法五、药熨法六、蜡疗法七、熏洗法八、换药法九、敷药法一、耳穴埋籽法耳穴埋籽是使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种子、磁珠或药丸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射点,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从而达到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应证】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常用于失眠、疼痛、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护理干预。
【禁忌证】严重器质性疾病;外耳有湿疹、冻疮、破溃等;妊娠妇女、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
【评估】1.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2.患者临床诊断、过敏史、对疼痛敏感度及耳部皮肤情况;【物品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胶布、棉签、75%酒精、镊子、探棒、弯盘。
《中医护理学基础》 实训大纲
《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大纲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第一节 人体常用 80 个穴位定位【目的要求】掌握:1.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治2.常用穴位的禁忌熟悉:常用穴位的归经【教学内容】1.常用穴位的归经2.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治3.常用穴位的针灸宜忌。
【教学方法与学时】多媒体教学结合示教;4 学时第二节 腧穴按摩法【目的要求】掌握:1. 常用腧穴按摩的手法2. 腧穴按摩的注意事项熟悉:1. 腧穴按摩的种类2. 腧穴按摩的禁忌3. 常见病的按摩取穴了解:1. 腧穴按摩法的现代研究概况【教学内容】1. 腧穴按摩法的现代研究概况2. 腧穴按摩的作用及适应症3. 腧穴按摩的种类4. 腧穴按摩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5. 腧穴按摩的禁忌6. 常见疾病的按摩法【教学方法与学时】多媒体教学结合示教;4 学时第三节 拔罐法【目的要求】掌握:1.拔罐法的目的及作用2.拔罐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1. 拔罐法的中、西医治疗原理2. 常用的拔罐方法及治疗罐法3. 拔罐法的适应范围及禁忌症了解:1.拔罐法的历史2.拔罐器具的种类【教学内容】1. 拔罐法的历史2. 拔罐法的目的及作用3. 拔罐法的中、西医治疗原理4. 拔罐器具的种类5. 常用的拔罐方法6. 拔罐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学方法与学时】多媒体教学结合示教;3 学时第四节 换药法【目的要求】掌握:1.换药法的目的及作用2.换药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常用的外用药用法了解:其它常用的外用药【教学内容】1.换药法的目的及作用2.换药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学方法与学时】多媒体教学结合示教;1 学时第五节 刮痧法【目的要求】掌握:1.刮痧法的目的及作用2.刮痧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1.刮痧法的作用机制2.刮痧的现象3.刮痧与疾病及诊断4.刮痧操作手法【教学内容】1. 刮痧法的目的及作用2. 刮痧法的作用机制3. 刮痧的现象4. 刮痧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5. 刮痧操作手法6. 刮痧与疾病及诊断【教学方法与学时】多媒体教学结合示教;2 学时【目的要求】掌握:1. 艾灸法的作用及适应症2. 艾灸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1. 艾灸法的种类2. 艾灸时和灸后的处理3. 施灸的禁忌4. 施灸的体位了解:1. 艾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2. 施灸的补泻3. 常见疾病的施灸法【教学内容】1. 艾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2. 艾灸法的作用及适应症3. 艾灸法的种类4. 施灸的体位5. 艾灸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6. 艾灸时和灸后的处理7. 施灸的补泻8. 施灸的禁忌9. 常见疾病的施灸法【教学方法与学时】多媒体教学结合示教;2 学时第七节 耳穴埋籽法【目的要求】掌握:1.常用耳穴的定位2.耳穴埋籽的注意事项3.常见病症的穴位选择熟悉:1. 耳廓的解剖标志及定位标志2. 耳穴埋籽的操作步骤了解:耳穴埋籽的现代医学研究【教学内容】1. 耳穴埋籽的定义2. 耳穴埋籽的机理3. 耳穴埋籽的功效4. 耳廓的解剖标志及定位标志5. 耳穴埋籽的评估、适应症及禁忌症6. 耳穴埋籽的操作步骤【教学方法与学时】多媒体教学结合示教;3 学时【目的要求】掌握:药熨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熟悉:药熨法的用物准备了解:药熨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教学内容】1. 药熨法的用物准备2. 药熨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中医护理临床实践的教学设计
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01
02
03
理论授课
系统讲解中医护理的基本 理念、原则和方法,包括 经络穴位、辨证施护、中 药应用等核心内容。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病例,分析中医 护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 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05 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操作技能考核方法
实际操作演示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 中医护理技能操作,如拔罐、艾 灸等,教师根据操作规范、熟练 程度、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模拟病例分析
提供模拟病例,要求学生运用所 学中医护理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考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临床实习表现
在临床实习期间,对学生的中医 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观察和评价, 包括与患者的沟通、操作技能、
综合调养
中医护理采用多种调养方法,如饮食调养、针灸、推拿、 拔罐等,以改善病人的身体状况,促进康复。
常见病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感冒
对于感冒病人,中医护理可采用发汗解表 、清热解毒等方法。如给病人喝热姜汤、 进行拔罐治疗等。
失眠
对于失眠病人,中医护理可采用养心安神 、滋阴降火等方法。如给病人喝酸枣仁汤 、进行耳穴压豆等。
02 中医护理理论基础
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 响。因此,中医护理强调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分析病人的病情,制定综合的护理方案。
辨证论治
中医护理以辨证为核心,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确定证候类型,制 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特色课程设计
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特色课程设计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医临床护理学的介绍和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的学习,使护理学生具备中医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提高中医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中医临床护理学1.中医护理的意义及特点2.中医基本理论及其运用3.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4.中医预防与保健法第二部分:中医特色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及其功能–中药的制剂与用法–中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2.针灸治疗–针灸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针灸的常用穴位及其作用–针灸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的基本技巧与作用–推拿按摩的常用手法及其作用–推拿按摩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第三部分:中医临床实践1.中医护理实践–中医护理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中医护理的操作技巧及目标–中医护理的效果评估和记录2.中医特色治疗实践–中药制剂的配制与应用–针灸和推拿按摩的操作实践–治疗效果的评估及记录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授课、实践、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其中实践环节占重要地位,注重学生动手操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护理实践技能。
评价与考核本课程评价与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口头报告、书面论文、操作技能实验、临床操作能力测评等。
评价和考核具有针对性,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护理实践水平。
改进与创新本课程在规划和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中医特色护理的实际需求,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和改进,力求使该课程能够真正服务于护理学科的发展,满足实际需要。
中医护理培训内容
中医护理培训内容
中医护理培训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中医基础理论:介绍中医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等。
2. 中医诊断方法:学习中医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脉诊、舌诊等,以便能够准确判断疾病。
3. 中医药学:学习中药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药性、功效等,以及中药的配方和用药方法。
4. 中医护理技术:学习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包括按摩、针灸、拔罐、艾灸等,以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5. 中医养生知识:学习中医养生的方法和技巧,如饮食调养、运动保健、精神调控等,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6. 中医疾病防治:学习中医疾病的防治方法,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以提供相应的护理。
7. 中医文化与伦理:了解中医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医的美德和精神。
通过中医护理培训的学习,可以让护理人员掌握中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培训班授课内容
课程模块
授课内容
学时
授课时间
(一)
中医护理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
15
5月14日全天
5月15日(上午)
经络腧穴
10
5月15日(下午)
5月21日(上午)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生活起居与情志护理
5
5月21日(下午)
中医用药护理
5
5月22日(上午)
常见病证的中医调护(二)
5
6月5日(下午)
常见病证的中医调护(三)
6月11日(上午)
常见病证的中医调护(四)
5
6月11日(下午)
常见病证的中医调护(五)
5
6月12日(上午)
常见病证的中医调护(六)
5
6月12日(下午)
合计学时:100学时
中医饮食护理
5
5月22日(下午)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5
5月28日(上午)
(二)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
艾灸法
5
5月28日(下午)
拔罐法
5
5月29日(上午)
刮痧法
5
5月29日(下午)
湿敷法、熏洗法、涂药法
5
6月4日(上午)
推拿法、耳穴埋豆法
5
6月4日(下午)
(三)
中医护理临床实践
常见病证的中医调护(一)
5
6月5日(上午)
临床中医护理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临床中医护理实践教学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通过分析中医护理实践教学的特点,阐述了其在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背景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护理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作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中医护理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二、目的1. 提高中医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思维,使其具备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三、内容1. 中医护理基本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2. 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健康教育等。
3. 中医护理临床实践: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
4. 中医护理科研:中医护理研究方法、护理科研论文撰写等。
四、方法1.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2. 实践操作:在模拟实验室或临床环境中,让学生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训练。
3. 情景模拟: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提高其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4. 专家讲座:邀请中医护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 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亲身体验中医护理工作。
五、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法:采用平时成绩、阶段考核、实习总结、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分级,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包含课程设计)
附1:08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淄博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系2010年2月第一部分课程定位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专业。
该专业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狐狸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
在古代中医是医护不分的,随着中医现代化合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建立。
中医护理除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之外,还要介绍针灸、推拿、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常见病的中成药应用、预防与护理等。
职业岗位定位:各大医院、农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及厂矿等的护理岗位。
中医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的贡献,至今仍以卓越的疗效,发挥着它的作用。
各种中成药、针灸、刮痧、火罐、推拿等以其毒副作用少、自然疗法而被广泛的应用,并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药店里75%的非处方药是中成药。
尽管我们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但调查表明,在各级的综合医院,西医大夫开中成药占了绝大比例,尤其是有很多学生直接分配到中医院或是中医门诊实习和工作。
所以我们的学生必须明确中医的相关知识及中医药技术治疗常见病,以更能有效地适应医疗岗位的需求。
所以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中医护理学》无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临床课。
本专业属“三段式”培养模式。
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
本课程属第三学期开课,前面已学习了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后续课程是《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
尽管中医与现代医学是两套不同的理论,理论知识衔接困难,但中医各种治疗技术疗效肯定。
各种诊疗方法、中医理论的掌握,为后续各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临床治疗上达到与中西医有机结合的目的。
为实现培养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实训指导
选取 5 个四肢部位的常用腧穴,各小组在自身或模拟患者上进行进针练习。5 个穴位
分别是(尺泽、列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并把针刺的结果写到实验报告单里。
.
. word.zl-
针刺穴位
针刺方法
. -
(64 分钟)
针刺角度和深度
(二)棉团练针
(10 分钟)
用棉花压缩做一直径 6-7 厘米的棉团,用布缝好,在进行练针操作时先取较短的毫针练习,
反复进行进针、出针训练,使指力运用自如,然后反复练习左右捻转、上下提插等基本动作手
法。待操作熟练后改用长针进行练习左手持棉团,右手持针在棉团上按手法要求进行练习。
1.捻转练习: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将针刺入,然后拇、食二指捏持,向前、向
后在原处来回捻转。要练到捻00
次为准。
2. 提插练习::提插又称捣针,是连续直提直插的手法。右手持针,直刺入练习物,用中
指垂直固定于针旁附近,只用拇、食二指捏针上下提插,但要做到针体垂直,同一针孔,同一
方向,提插的深度距离相同,指力相等。在此基础上,可将提插与捻转动作配合练习。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1.复习理论
(8 分钟)
(1)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布、走向和交接规律。
(2)什么是腧穴?腧穴的分类和主治作用
讲授新课:
毫针进针法的目的→评估→计划→实施→实验反馈→评价
(2 分钟) (30 分钟)
1.观看示范:教师示教常用穴位在针灸模拟人上点取。
2. 实体练习:同学观看示范操作后,2 人一组,反复练习,使之熟练、规范。
通过课堂老师演示,使学生掌握取穴的准确度及操作的熟练度。提高
《中医护理》课程标准
《中医护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中医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专业能力训练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中医学的理、法、方、药等基本知识以及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医养生保健、中医用药护理、中医康复治疗的知识与护理技能,拓宽学生专科护理的知识领域,增强专科护理能力,充分满足未来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中医护理》的前导课程有:基础医学的相关课程如:《人体结构与功能》、《药理学》、《病理学》等,基础护理的相关课程如:《护理导论》、《常用护理技术》等,专科护理的相关课程如:《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后续课程或教学活动是毕业实习。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知道中医护理发展概况、中医基本理论,能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基本程序,能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能进行中医用药护理,会进行中医专科护理技术操作。
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思想,完善专科护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更好地胜任未来职业岗位。
1.能力目标:(1)能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对病人作出健康评估。
(2)能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3)会帮助或指导患者及家属煎服中药,并规范进行中药用药护理。
(4)学会中医专科护理技术,并能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
2.知识目标:(1)知道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及发展概况。
(2)知道中医采集病情及进行初步辨证的内容和方法。
(3)知道中医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4)知道中药用药护理的内容和方法。
(5)会说出中医护理专科技术的知识要点和操作方法。
3.态度目标:(1)具有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
(2)具有认真、严谨、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3)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的态度。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医教合作,校院共建,以真实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设计课程。
与来自行业第一线的专家或业务骨干一起定期召开研讨会,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展开研讨。
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07年4月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课程总学时:72学时实训(上机)计划学时:24 学时开课单位:护理学系一、大纲编写依据中医护理学基础是本校护理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与护理学基础一样是本学科的重要专业课程,是学习临床各专科的基础。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包括毫针、拔火罐、艾灸等13种常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通过对这些操作技能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技能。
实训教学方式以示教和练习为主,配合录像、幻灯、挂图、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二、实训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本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学科,实训课在本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学习相关技能,为了更好的学习临床专科知识和临床实践。
三、实训目的、性质和任务通过实训,要求掌握以下基本理论:各种取穴方法,常用的穴位的定位、主治、针刺的方法,毫针刺法的意外的预防和护理;要求达到实训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实训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学会使用中药离子导入仪等先进的设备。
通过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和思考,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训基本要求实训一毫针法(腧穴定位)【教学要求】1.掌握取穴的方法2.掌握常用的穴位的定位、主治、针刺的方法3.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方法4.掌握毫针刺法的意外的预防和护理【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取穴的方法2.指导学生使用常用的几种针刺法3.指导学生毫针刺法的操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实训二水针法【教学要求】1.掌握水针法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取穴的方法以及常用穴位的定位2.指导学生水针法的操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实训三艾条灸【教学要求】1.掌握艾条灸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取穴的方法以及常用穴位的定位2.指导学生灸法的操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实训四隔姜灸【教学要求】1.掌握隔姜灸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熟悉其他间隔灸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实训五走罐【教学要求】1.掌握走罐法的操作方法、拔罐时间、注意事项2.熟悉拨罐法的分类【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操作过程,注意事项2.罐的分类及各种罐的优缺点实训六坐罐【教学要求】1.掌握坐罐法的操作方法、拔罐时间、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操作过程,注意事项2.罐的分类及各种罐的优缺点实训七刮痧法【教学要求】1.掌握刮痧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刮痧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实训八中药保留灌肠法【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保留灌肠直肠滴注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熟悉中药保留灌肠推注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中药保留灌肠直肠滴注法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实训九中药离子导入法【教学要求】1.熟悉中药离子导入法的适应范围、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中药离子导入法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六、教材(讲义、指导书):1.《针灸学》,孙国杰,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 年2.《实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张正浩.王桂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3.《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自编教材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本课程的实训考核采用老师随机分组搭配监考,学生随机抽签决定考试内容的方法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技能课程简介
课程负责人:
教学队伍:
教学目的:
中医护理实训课程,通过中医护理操作训练、重视技能培养,规范技术操作,加深学生对《中医护理学》课程中理论、概念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中医传统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中医护理理论课程的同时,采用录像、操作流程图等临床实况教学资料,结合教师讲解示范、实体训练、情景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中医辨证施护的思维与方法,强化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