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上《8雨点儿》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雨点儿》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3.帮助学生理解雨水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雨点儿》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意思。
2.掌握诗歌中的重要用语和词语。
3.感知雨水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与意义。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义和比喻的语言。
2.引导学生认识雨水对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意义与作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文本2.课文结合的图片或图片展示设备3.板书、彩色粉笔4.各种与雨水相关的道具或实物5.适合学生阅读的相关故事或图书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首简短的和诗相关的歌曲或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雨水”。
2. 预习课文(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雨点儿》诗歌的背景及主题,在提前准备的图片或实物展示下,引导学生猜想诗意。
3. 集体朗读(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集体朗读《雨点儿》诗歌,注重语调、节奏的把握,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
4.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诗歌中的生词、比喻以及诗歌的意义,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5. 合作学习(15分钟)小组间分享讨论成果,比较不同解读的差异和共同点,梳理出每个小组对《雨点儿》的理解。
6. 诗歌背诵(10分钟)选择一名学生或小组进行《雨点儿》诗歌的背诵,注重朗读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7. 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对《雨点儿》的意义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雨水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8. 拓展活动(10分钟)根据《雨点儿》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雨点儿》,并写下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拓展阅读与雨水相关的故事或图书,并做简短读书感想。
七、板书设计•《雨点儿》•雨点的形状•雨水的作用•雨水的价值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诗歌《雨点儿》的学习,引导学生感知雨水的美好与意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优质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雨点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朗读技巧,体会课文意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情景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雨天的画面,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雨天的感受,进而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理解生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讲解生字的结构、读音和书写方法。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雨点儿的特点和作用。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点儿》2. 生字词:雨、点、飘、落、洒、滴、滋润、生长3. 课文脉络:雨天→雨点儿的作用→大自然的神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雨天的景象。
答案示例:雨天,天空飘着雨丝,雨点儿洒在大地上,滋润着万物,让大地更加生机勃勃。
2.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雨点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 雨点儿》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8 雨点儿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这叫儿化音。
大家一起读一读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给生字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认识生字(一)认读生字词。
1.认读下面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shǔbùqīnɡyún cai bÀn kōnɡwèn dÁdÀo nǍr 新课数不清云彩半空问答到哪教学【设计意图:生字的音、形、义分环节分别解决,方能面面俱到,鼓励学生借助拼音先预习后教学指导,正是“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很好体现。
】儿()méi yǒuɡènɡ hǍo lǜ sèzhǍnɡ chūdì fɑnɡ分钟没有更好绿色长出地方2.指名领读,正音。
注意轻声的读法。
注意读准平舌音“从、彩”,翘舌音“数、出、长”,前鼻音“问、半”,后鼻音“空、方、更”。
另外,注意读准多音字“数、长”,“数”在本课中读“shǔ”,它还有一个读音“shù”,组词为“数学”;“长”在本课读“zhǍnɡ”,还有一个读音是“chÁng”,组词为“长江”。
读好儿化音“哪儿”,还要读准“云彩”中的“彩”,“地方”中的“方”是轻声。
3.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
指名读。
5.齐读。
板书内容去哪儿小雨点儿大雨点儿雨点儿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长出红的花绿的草备课素材【教材分析】《雨点儿》是一篇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文本第一次出现了对话,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内蕴丰富:雨点儿要去帮助花草体现了互助的精神,透视着万事万物离不开雨水滋润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理解《雨点儿》这首诗的内容,并能背诵部分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感悟。
3.情感目标:通过和同学一起分享诗歌的美和互助去感受彼此之间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雨点儿》的内容;背诵部分内容并能有感情地表达。
难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声音、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诗歌《雨点儿》,让学生动手模拟下雨的声音,并带着一些音乐感受气氛。
2. 学习诗歌内容1.给学生朗读《雨点儿》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诗歌内容。
3.分组让学生表演诗歌,每组背诵一部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3. 学习诗歌节奏1.老师带领学生体验《雨点儿》的韵律感。
2.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诵《雨点儿》,感受诗歌的节奏。
4. 创设情境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想象中模拟雨下的场景,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展现出《雨点儿》的情景。
5. 结束1.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老师总结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多尝试朗读、背诵和模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雨点儿》这首诗的内容,同时在表达上增强感情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多参与讨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使学生在表达时更加准确、生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安排,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雨点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诗歌《雨点儿》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难点:将诗歌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诗歌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雨点儿》诗歌,准备朗读。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下雨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声,引入诗歌主题。
2.学习(15分钟):–家长与学生帮助学生朗读《雨点儿》,学生跟读。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感悟(10分钟):–学生交流对雨的感受,写下自己的感悟。
–学生讲述周围的小动物对雨的反应,加深对自然的观察。
4.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与雨相关的图片或物品,讲述与诗歌的联系。
–教师介绍相关的雨水保护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保护环境。
5.温故(5分钟):–学生再次朗读《雨点儿》,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课后作业1.思考:今天的讨论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对雨有什么新的认识?2.朗读:背诵《雨点儿》,并和家人朗读分享。
3.补充:收集更多关于雨的信息,写下你的见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同时,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好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正确朗读课文;3.能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中的语言风格和情感;4.培养学生对雨天的情感认知;5.能够模仿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包括:“雨点儿”,“呼噜呼噜”等;2.课文故事的理解和表达;3.表达情感的训练。
三、教学难点1.能准确表达自己对雨天的情感;2.能够模仿声音表达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2.多媒体设备;3.学生课堂用书;4.卡片、图片、PPT等辅助教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拿出一个透明玻璃杯,模拟下雨的声音)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到下雨的声音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下雨的。
”2.(展示大图或PPT上的雨天图片) “大家看,这是下雨的场景,我们一起来感受下雨吧。
”第二步:学习课文1.齐读课文,教师带读。
2.分段教学,解释生字词,学生跟读。
3.学生自读课文,表达理解。
第三步:情感认知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雨天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全班分享雨天的情感。
第四步:语言表达1.学生模仿小车、公鸡发出声音,加深情感表达。
2.学生自由表达雨天的情感,使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
第五步:总结反思1.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文内容及培养情感认知的重要性。
2.学生展示自由表达的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作业1.写一篇关于自己心情的小短文,描述下雨天的感受;2.背诵本课课文,准备下节课朗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雨天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希望每一位同学在雨天也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雨点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句子结构和语法,培养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章节内容:1. 阅读课文《雨点儿》;2. 学习生字:雨、点、落、下、打、湿、土、地、阳、光;3. 学习词语:雨点儿、落下、打散、湿透、土地、阳光;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作用;5. 学习句子结构,如:“雨点儿落在土地上,土地变得湿湿的。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生字,理解生词,并掌握其书写;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雨点儿的作用,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意识;3.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作用;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句子结构,培养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后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雨后的变化,引出课题《雨点儿》。
2. 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让学生感受雨点儿的形象。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作用。
5. 朗读与表达: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表达雨点儿的作用。
6.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词的书写方法,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7.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教师及时反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点儿》2. 生字词:雨、点、落、下、打、湿、土、地、阳、光3. 课文内容:雨点儿的作用,土地变得湿湿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用生字词造句。
答案示例:雨点儿落在土地上,土地变得湿湿的。
2. 课后作业:观察雨后的景色,写一段话描述雨后的变化。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3篇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3篇【1】8 雨点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数”“彩”“半”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等5个生字,掌握3个偏旁和1种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
(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儿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读准“点”和儿化音。
)二、感知全文1.听课文录音,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数清楚一共有几段,标上自然段号)3.交流:检查标自然段号,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三、指导识字1.出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指导读。
2.师:相信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熟字加偏旁:采+彡=彩)3.巩固认字,去拼音读。
4.出示“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指导书写。
(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
2.师: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脚步哦。
(课件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认读)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雨点儿还说起话来了,嘘——(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8《雨点儿》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8《雨点儿》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雨点儿》中的意境,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理解诗歌《雨点儿》中的意境。
2. 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难点: 1. 通过诗歌感受自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运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教材,8《雨点儿》。
2.预备课件:诗歌《雨点儿》的课件,图片、词语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入雨的主题,让学生感受雨的意境。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雨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雨点儿》(15分钟)1.朗读《雨点儿》,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重要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意境。
3.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进行表达、赋予感情。
第三步:感悟雨的美(15分钟)1.让学生闭目想象雨的画面,倾听诗歌朗读。
2.让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或绘画表达自己在雨中的感受。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感悟。
第四步:课文积累(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篇《雨点儿》,并对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进行词语、句子分析。
2.学生跟读并背诵重要词语和句子。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总结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感悟自然之美。
2.学生回答提问,检验课堂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1.完成本节课的课文《雨点儿》相关习题。
2.画一幅关于雨的插画,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然的美有了更深的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用心感悟自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为《雨点儿》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一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雨点儿》,内容包括课文学习、生字词掌握、朗读与表达三个部分。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一章《秋天来了》,第二节《雨点儿》。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雨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雨点儿)3.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c.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4. 生字词学习:a. 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b.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与书写。
c. 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记忆。
5. 朗读与表达: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情感。
b.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雨点儿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点儿》2. 生字词:雨、点、落、打、湿、晴、空、飘、落、停等。
3. 课文内容概括:雨点儿的降临,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朗读课文,签字确认。
c.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雨点儿降临的图画。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答案略。
b. 课文朗读答案略。
c. 课文图画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开展“我眼中的雨点儿”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简说《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教学目标1.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能将“从”写得正确、端正,2.通过朗读、对比、想象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受雨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写字、分角色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法学法朗读感悟、讲授、合学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复习词语。
二、学习课文。
1.揭示课题,标出自然段。
(5段)2.读文,说一说文中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大雨点和小雨点,相机板书)3.他们从哪里来呀?(云彩)你是从哪里知道的?4.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段。
(出示课文句子,划分节奏,指导朗读。
)(2)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你从哪个词语看出雨点数不清(引出“数不清”)(3)出示卡片,读词“数不清”(翘舌音读得真准,后鼻音),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说话训练)(4)再读句子,理解“飘落”。
(实物演示)什么物体会飘落?(羽毛、树叶、雪花、(5)换词比较“飘落”的准确,传神。
A.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B.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掉落下来。
5.写字教学。
(1)观察、辨析字形。
(2)范写。
(3)生写,评价。
6.语言训练。
小松鼠从();亮亮从();7.第二、三、四自然段(1)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2~4自然段(课件演示雨点儿对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感知自然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感受雨滴与心情的联系;3.能够表达对雨天的喜爱或讨厌。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课文《雨点儿》。
通过阅读课文并进行相关活动,让学生了解雨点的特点及对人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情感;2.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雨天的感受;3.观察雨滴、描绘雨天景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4.互动问答,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下雨的声音,引入雨天话题,激发学生对雨天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2.教师解释课文中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内容;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雨天的看法。
3. 情感表达1.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雨天的理由;2.学生展示自己描绘的雨天场景,分享自己的想法。
4. 综合活动1.让学生观察窗外的雨滴,用几个词语形容雨滴的样子;2.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在雨中,描述自己此时的感受。
5.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鼓励学生多留意身边的自然景色,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六、课后作业1.画一幅雨天的图片,用文字描述你的画;2.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最喜欢或不喜欢的雨天经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帮助学生通过课文感知自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情感表达中体验语文之美,培养出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爱上阅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设想】《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章的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空白之点"、“顿歇之处",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加以填充。
本课的教学,就以第五小节为凭借,通过创设情境,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同时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因此,本课教学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强调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达到知识的外化。
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科间的综合,并可以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另外,在朗读方面,因为前面学生接触的大多数是诗歌、韵文,这样的童话还是第一次涉及,朗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多时间、多形式、多层次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设计】一、播放歌曲,激发情趣1、课始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让学生跟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并说一说对这首歌的感受。
(也可通过猜谜的方式,说说你见过哪些雨?从而引到雨点儿。
)(此设计意在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开放时空,自主学习1、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个别读、轮读、同桌相互读、领读、比赛读等)达到读通读顺之目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雨点儿》。
2.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能模仿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
4.能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雨点儿”场景。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
2.课文相关图片或图书。
3.板书、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大型动作,拉伸身体,放松肌肉,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准备。
2.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雨滴的轻柔和美好,引入课文。
3.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哪组朗读得更动感。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观看相关图片,理解雨点与大自然的关系。
4. 语言表达(15分钟)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自由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眼中的雨点儿。
学生可以用画笔绘制出自己心中的“雨点儿”场景。
5. 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雨点儿”场景。
五、教学延伸1.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观察下雨天的场景,写下自己对雨的感受。
2.学生可以将绘制的“雨点儿”场景制作成手工,展示在班级中。
六、板书设计•《雨点儿》教案1.课文内容2.朗读3.表达方式4.绘制“雨点儿”场景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以上是本节课《雨点儿》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雨点儿-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雨点儿-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说出《雨点儿》这首课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语速、语调。
3.能听懂、说出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4.能认读句子中的常见标点符号。
5.能正确书写生字词。
6.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背诵和朗读。
2.生字词听写和认读。
难点
1.生字词书写。
2.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利用音乐或声音效果,模拟下雨的声音,引入课文《雨点儿》主题。
2.学习准备
–让学生观察窗外的雨,引导学生谈论和描述雨天的情景,激发对自然的感受。
3.朗读课文
–教师预读全文,然后逐段让学生跟读,重点指出语音语调。
4.生字词学习
–分段出现生字词,教师帮助学生听写、认读。
5.课文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情感和意义,与学生共同探讨雨天与情感的联系。
6.书写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词,注意字形和笔顺。
7.课堂小结
–回顾课文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表现出色者为课文朗读表彰。
四、教学延伸
1.可以让学生绘制《雨点儿》中描述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绘画能
力。
2.引导学生采用语音记忆法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3.利用音频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类型的雨天,让学生感受不同情境下
的雨。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雨点儿》这首课文,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度,同时提升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3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雨点儿》这首儿歌,并能正确朗读。
2.能够通过表演、画画等形式表达对雨点的理解和感受。
3.了解雨对大自然的作用,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儿歌《雨点儿》的内容。
2.能正确朗读歌词,感受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好处。
三、教学难点1.理解雨对自然的作用,通过简单的表演或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跟着音乐摇摆身体,活跃气氛。
2. 导入新课(10分钟)•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课《雨点儿》的主题,并简单介绍雨对大自然的作用。
3. 学习歌词(15分钟)•师生共同学习歌词,并进行朗读和歌唱练习。
4. 分组表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对雨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团队合作能力。
5. 绘画活动(2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画笔表达对雨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展示作品并相互欣赏。
6. 总结归纳(10分钟)•结合表演和绘画活动,引导学生总结雨对自然的作用,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并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在家里写一篇小短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表演和绘画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雨对自然的作用,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8《雨点儿》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8《雨点儿》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八课,题目为《雨点儿》。
这篇课文描述了雨点儿在大地上落下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滋润和生机。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雨点儿》的基本内容,能流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水的作用。
•难点:理解诗歌性质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过程安排
1. 初识课文
•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了解雨点儿的形态。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激发好奇心。
2. 教学重点呈现
•逐段解读课文,注重诗意表达的理解。
•引导学生感受雨水的功效,例如滋润大地、润泽植物等。
3. 课文朗读与感悟
•学生跟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雨水的看法,引导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4. 总结与拓展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雨水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带领学生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三、板书设计
•题目:《雨点儿》
•关键词:雨点、大地、滋润、生机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雨点儿》为主题,通过描绘雨水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何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雨水的价值,培养起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心。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美景。
3.能够简单描述雨点儿的特点。
4.能够画出“雨点儿”这个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惜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课文、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2.能初步感受自然美景,培养学生对诗意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并描述“雨点儿”的形象。
2.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课文8《雨点儿》的音频文件。
3.教学课件或板书工具。
4.有关自然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点儿》的音频,让学生跟读两遍,引导学生感受雨滴的声音。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内容,学生跟读,随后老师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雨滴的特点,并画出它们的形象,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想象力。
4.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导入(5分钟)教师请学生复习前一节课学的内容,导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3. 创作活动(15分钟)学生以“雨点儿”为主题,进行相关绘画创作活动,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4.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对课文进行总结与展示。
六、课堂作业完成《雨点儿》课文中相关的绘画作业,并写下对自然的想法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通过雨点儿这个形象让学生体验自然之美。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同时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雨点儿》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雨”对大自然的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感受雨水带来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的课文PPT或者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适量的小雨伞、水滴玩具等雨具。
3.讲台上的水杯、水壶等装满水的容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谈谈他们对“雨”有什么样的理解。
2.新课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雨点儿》,通过分段朗读和解释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理解课文(15分钟)–分段问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雨”给大自然带来的作用。
4.感悟成长(10分钟)–让学生思考:雨水对万物生长的影响是怎样的?5.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观察一个下雨天的景象,并写一篇小短文或画一幅画来描述自己看到的雨天场景。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对“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2.情感抒发(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在雨中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3.实践活动(20分钟)–分组让学生用水滴玩具或其他模拟雨水进行实验,观察水滴和水花带来的变化。
4.小结(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强调“雨”的重要性和神奇之处。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以《雨点儿》为主题,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和互动等,引导学生感受“雨”对大自然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需要注意区分学生对“雨”情感上的理解和科学知识上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情感表达的同时注重事实和逻辑性。
同时,对于第二课时的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并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感知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
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
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
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
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
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
)“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
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
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
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
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
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
声。
5.桌间相互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
自然观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
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3.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
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从。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
然段。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
第5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尊重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差异,不设定统一感受知目标,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
的价值,增强做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
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
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应引领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