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支付手段产生后,货币流通量公式应加以修正。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第四章
1. 2. 3. 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 即:G-W-G’, G’=G+Δ G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 其基本特点有: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风险性 资本 4 形态: 1) 货币资本形态(最一般、初始形态) :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 生产要素(注意:不是“货币就是资本” ) 2) 实物资本形态(亦称物质资本) :①生产资料表现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要 素, 属生产资本②商品形态表现的包含资本增值额在内的待实现产出品, 属商品资 本 3) 无形资产形态: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等 4) 虚拟资本形态:p.25
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的货币金属量=
6.
(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 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的现象。 (注意:只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可能出现)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 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4.
资本价值增值和利付资本
× 100% × 100%
剩余价值率=
5.
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价值
6.
7.
资本积聚、集中(重点! ! ! ) 1)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资本集中: 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主要途径一 是并购,二是联合,三是向社会发行股票。 2)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 ① 联系:两者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 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② 区别: a) 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不以积累为必要前提 b) 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 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和联合的途径,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要素 增长的限制 c) 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若采取 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或联合的途径,则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资本,但 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3) 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状况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资 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多少、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 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利润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所占比重) 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在数量上不断扩大,在构成上(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也 发生变化。 (了解)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是将资本 投向蕴涵高风险、 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 并以一定方式介入 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 运行, 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 资行为。 资本循环 1) 产业资本循环的含义 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 资本在这三个阶段中要相继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每种形式完成一定的职能,最后达到实现资本价值的增殖。 所谓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2) 资本循环三阶段 a) 购买阶段: 货币资本在形式上执行货币职能, 把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Pm G —W A
b)
生产阶段:资本的职能形态转化为生产资本,执行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 Pm W A „P„W’
生产阶段结束时,资本的职能形态就从生产资本 W 变为商品资本 W’ c) 销售阶段:资本的职能形态回归货币资本,执行流通职能 W’—G’ 3) 三种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 ∣←——商品资本的循环——→∣ Pm PmPm G—W „P„W’—G’ ·G—W „P„W’—G’ ·G—W „P„ A AA ∣←——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 a) 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但终点的货币量大于起点的货币量, 因 此它的循环形式最有利于表明资本循环的目的就是价值增殖 b) 生产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 它的循环形式最能表明生产实际上 就是接连不断的再生产 c) 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了剩余价值的代售商品, 它的循环形式最 能反映生产、 销售和消费的内在联系, 表明实现过程对于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 性 4)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a)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b)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8. 资本周转:资本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9. 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构成。 资本的生产时间指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 时间(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和正常的休工时间) 、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 其中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中最重要的部分。 资本的流通时间指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中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 10. 生产资本根据其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材料、 燃料及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 那部分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差异:转移回收方式不同、物质形态更新方式不同、价值回收快 慢不同 固定资本的损耗: 1) 有形损耗: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 耗引起,故又称物质磨损。造成有形损耗的原因:①因使用而引起的物质要素的损 耗②因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物质要素的损耗 2) 无形损耗: 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使用期内, 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 与使用价值是否磨损无关,故又称精神磨损。造成无形损耗的原因:①由于生产技 术的进步,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同类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使原来已 经购置的该类机器设备贬值②由于科技创新的作用, 市场上出现了质量和功效更好 的机器设备,使原有的机器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原设备贬值
导论
1. 2. 3. 4. 5. 6. 7. 8.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色诺芬最先使用“经济”一词,蒙克莱田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 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在英国是由威廉· 配第创始, 亚当· 斯密集大成, 大卫· 李 嘉图最后完成的 萨伊和马尔萨斯使政治经济学庸俗化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 节的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不可避免地要联系生产力,也要联系上层建筑 经济规律的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即经济 规律。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 观的,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特点:总是同人们的活动相联系;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对经济规律的 认识受利益关系限制。
第三章
1. 2.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产生是漫长的历史过程, 但金银作为货 币由自然属性决定。 价值形式的发展四阶段:
3.
4. 5.
1)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 一般价值形式 4) 货币形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 货币实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有价值。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做价格标准。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商品价值变动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货币流通量规律基本内容: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
第一章
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后三者对生产有反作用。 1. 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与方式; 消费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 且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与动力 2. 生产的性质、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性质、发展程度 3.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生产
第二章
1. 2. 3. 4.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 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与使用价值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统一,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 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进 行着相反的运动,任何人不可能同时既占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一个永恒范畴。 6.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7. 劳动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 个方面 8.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概念: 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个生产 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他们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由于商品生产者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或不同的所有者, 生产商品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的个 别行为或私人行为,他们的劳动具有个别劳动的性质。 9.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 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解决 这一矛盾要通过交换。 10. (必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 以上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 ,它涉及的是 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社会必要劳动的另一种含义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 社会接受的程度。 12.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则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 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则反是。因此,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 价值成正比,同单个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不管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 的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 13. 市场经济: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 14. 资源配置: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经济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 源等)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使用。 15.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 行等价交换。 16.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这是通过价格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和市场竞争实现的。价值规律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第二,刺激生产者 的积极性。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 率成反比。第三,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