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农村教师流动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来农村教师流动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教师流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改变农村教师单向流动、无序流动的现状,实现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通过分析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从观念、政策、经济、管理等诸多角度探讨了农村教师无序流动的原因,提出了转变观念、法律保障、增加投入、提高待遇、规范管理、弱势补偿、制度创新、提供发展平台等措施。
关键词:农村教师流动;农村教师流动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教师流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围绕着如何改变农村教师流动单向流动、无序流动的现状,实现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等问题,众多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和立场出发,从农村教师流动的内涵、现状、影响、原因、对策等方面对农村教师流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一农村教师流动的内涵
目前,研究者对农村教师流动内涵的研究主要借鉴了学术界对其他流动群体尤其是高校教师、民办教师等群体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般认为教师流动是社会流动的一种,是教师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
首先,从流动的方向看,农村教师流动可以分为教育系统内的流动与教育系统外的流动,也可称为职业内流动和职业间流
动。
前者是指教师并没有离开教师岗位,只是所任教的地区、部门、学校流动到另一个地区、部门、学校,而后者则已经离开教师的岗位,转向另一职业。
其次,从流动的结果看,农村教师流动分为良性流动与非良性流动,也可称为有序流动和无序流动。
良性流动的教师流动,是指“通过教师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能够根据自身业务特长,灵活自由地选择教师职业、学校和教学岗位,充分发挥教师资源的最大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不断调整教师队伍,使更多的高素质人不断充实教师队伍,能够满足教育事业近期和长远的发展需要”,而“教师流动如果呈现出盲目性、单向性和失范性的特点,则属于非良性流动即教师流失”。
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流动的教师不只包括转校或转行的教师,还应该包括那些从事兼职或第二职业的教师,因此这类研究者将教师流动分为显性流动和潜在流动。
显性流动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转校或转行,即教师的显性流动既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动,也包括职业间的流动。
而潜在流动是教师队伍内部的一种隐性的流动,一般是指教师从事兼职或第二职业的行为。
当然,教师流动也有其他类型。
如从流动性质看,教师流动分为正向流动和逆向流动,或者称为合理的教师流动和不合理的教师流动;从流动机制看,教师流动分为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从流动的自主性看,教师流动分为主动流动和被动流动。
另外还有惩罚性流动、单向上位流动、有序流动和无序流动、显性流失和隐形流失等概念。
总体来说,目前研究者对农村教师流动内涵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有待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二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
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对目前教师流动现状的总结与讨论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流动教师的流动方向、流动方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流动方向上,一般都是边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工作条件差、收入待遇低的地区流向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高的地区;县城向省会城市流动;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性别结构上,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流动的可能性大,但目前女教师流动的人数有增多的趋势;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轻教师比年老教师更容易流动;能力结构上,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流动多,流动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学科结构上,教师流动主要以热门专业和主课教师为主,主要集中在英语、中文、计算机等少数几个专业上。
除了以上研究结果外,还有研究者通过研究得到了其他一些结论。
如从学校方面来看,流出教师比流入教师层次高的学校往往处于落后的农村地区,教师待遇相对较差,办学条件比较落后。
而流入教师比流出教师层次高的学校主要为城镇或者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条件较好的学校,这些学校常常以较高的工资、福利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条件来吸引人才。
又比如从行业方面来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出教育系统后,主要流向政府或其他机关部门、商界、第三产业。
三农村教师流动的影响
农村教师流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目前农村教师流动研究中一个较
为薄弱的方面,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对农村教师流动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散见于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特点等研究中,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农村教师流动对教师队伍、农村学校、农村教育、当地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如余建佐、高师( 2008)指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无序职业流动会造成教师群体内部出现社会分层……少数教师逐渐向中产阶层靠拢,而多数教师仍处于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较低的底层;同时教师的无序流动会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落后,进而导致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尹博( 2002)认为贫困地区内部各学校间教师的单向上位流动“加剧了贫困地区内部各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学校内有的科目教师缺乏而有的科目教师过剩。
教师跨学科教学,而又教非所学的现象在各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唐向华( 2008)提出了农村教师流动“导致学校在教师培养方面投入增多,周期拉长,使紧张的资金造成浪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的观点。
吴松元( 2008)的研究表明,非政府引导下的教师自由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地区、区域间和学校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马太效应”……加剧了优质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必然导致普通学校、农村学校以及不发达地区学校的师资水平下降甚至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大因素。
王龙、赵敏华、徐敬建( 2009)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的观点,认为由于教师的进城,农村学生和家长对农村教育的发展看不到希望,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省吃俭用,不惜花费高额费用把自己的子女向城里
送,从而使农村家庭本来并不富裕的生活增加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如此下去,农村学生失辍学现象将会有明显加重的趋势。
四农村教师流动的原因
由于,目前农村教师主要流向城市,城乡教师流动呈现出一种单向、无序和不对等的状态。
因此,为了促进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众多的研究者从观念、政策、经济、管理等诸多角度对农村教师流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1.观念因素
社会环境的变迁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所以部分研究者将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教师的流动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价值观的变化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的观念的觉醒是农村教师队伍动荡的重要原因。
如王蕙( 1994)认为旧的职业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新的职业观不仅强调职业收入对生活高质量的保证,而且逐步强调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对其贡献的评价……旧有的生活观强调安定、悠闲和低消费,现有的生活观却强调生活多姿多彩、快节奏以及高消费……传统的人才观强调对社会默默无闻式的奉献,目前的人才观似乎是以“钱多钱少论英雄”。
因此,新的价值观念,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最终一部分教师当他们完全接受新的价值观念时,不可避免地选择与新价值观相一致的职业。
2.社会因素
部分研究者将农村教师流动与社会因素相联系,认为农村教师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产业结构和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等。
如陈坚、陈阳( 2008)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给我国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诸多难题……较之城市教育的发展而言,农村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处于滞后的状态。
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明显地向城市倾斜而非向农村倾斜。
3.政策因素
目前,研究者主要将农村教师流动的政策原因归结为农村教育政策摇摆、政策制定不公、政策调控失效等。
朱殿利、牛波( 2007)认为“重点制”等于把农村优秀教师抽去支援城市重点学校,“经费责任的层层下放”实际上就是把困难下放到了没有投资能力的基层政府,“三级办学,以县为主”也确实让一些一贫如洗的县政府对教育投资一筹莫展,“一费制”则取消了农村中小学赖以生存的教育附加和教育集资,渐渐地形成了“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教育格局。
4.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目前学术界对农村教师流动动因进行解释的主流观点,认为农村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如农村教师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以及由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师待遇的巨大差距是造成大量农村教师向城市和
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重要原因。
如马莉莉( 2007)认为追求丰厚的物质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是教师流失的直接诱因,教师对物质条件的需求也具有“经济人”的一面。
5.管理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教师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等。
研究者大都认为,农村中小学校管理方式过于简单,缺少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等因素导致了农村教师的外流。
如谢贤娟(2009)指出农村教师“隐性流失”与农村学校的管理相对僵化和滞后有关,比如:管理松散,导致工作懒散;缺乏人性化管理,教师关怀不够甚至缺失;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和僵化,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职称评选混乱,职称晋升难;教师的专业建设薄弱,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强化和提升等。
6.制度因素
陈坚,陈阳( 2008)认为当前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可以归结为正式制度的缺失、非正式制度惯性。
正式制度缺失指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缺乏硬性制度保障,包括缺乏全国性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法规、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
非正式制度惯性指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软性制度束缚,包括教师个人的职业认知、大众对教师职业的传统认知、中小学教师对现有国家流动政策的信任危机。
7.学校因素
徐树成( 2006)指出农村学校的办学规模小,条件落后,工作待遇低,交通不方便等原因使部分教师不能安心工作,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一些城镇和市区学校的各种条件相对好许多,当然吸引了许多教师来工作。
马文起(2007)则将农村中小学办公、住房环境差列为中部地区农村教师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唐向华( 2008)也认为学校工作条件差,福利待遇低,住房困难;学校缺乏支撑多层次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发展空间狭小。
学校允诺不能兑现大大挫伤年轻教师积极性等学校内部因素造成了落后地区教师人才流失。
五农村教师流动的对策
如何促进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是农村教师流动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针对农村教师流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者提出了转变观念、法律保障、增加投入、提高待遇、规范管理、弱势补偿、制度创新、提供发展平台等措施。
1.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所以研究者提出为了促进农村教师的合理流动,首先应该建立并广泛宜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承认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教师是社会人、系统人,而不是单位人,建立并广泛宜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
如骆殿兵( 2005)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师流动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即大教师人才观,动态的
教师人才观,互动的教师人才观。
谢诗琳( 2007)要求农村地区教育行政官员及校长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调配观由“计划”转为“市场”;人才选择观由“封闭”到“开放”;人才管理观由“管束”转为“开发”。
2.法律保障
为了促进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在法律保障方面,研究者主要提出了从法律上确保教师自主流动的权利,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等观点。
如麻跃辉( 2007)要求从立法的高度确保“教师有自主流动的权利”。
冯德祥、孟令熙( 2007)认为国家需要加强人才流动的法规建设,完善相关配套的法规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良好市场环境。
明确法律允许和提倡的人才流动范围,制止人才流动中的不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3.增加投入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研究者提出的解决农村教师流动问题的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
如吴清晰( 2006)指出农村中小学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是一个弱势群体,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上应受到政策的保护,因此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制定向农村倾斜的政策。
余建佐、高师(2008)提出在国家在政策方面,应该给予农村地区中小学学校以优惠的政策,在投入经费方面向其倾斜,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
农村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最终留下人才。
4.提高待遇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是目前学术界提出的促进农村教师合理流动的主要策略之一,认为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教师待遇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地域差距是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主要方法。
如叶志筑( 2005)认为教师也是人,作为一种人才,对物质条件的需求具有“经济人”的一面,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是防止教师外流必不可少的手段……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不拖欠教师工资且足额发放工资,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
同时还要让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有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5.规范管理
部分研究者认为农村学校管理的不科学是农村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所以他们认为为了防止农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各级政府和农村中小学校应该实行科学、规范、人性化管理。
如陈言贵( 2003)建议首先加强政府管理,宏观调控;其次加强学校管理,优化从教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师为本,加强民主管理(改变管理方式,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激发教师主体精神);建立骨干教师的鉴定制和流动制(“鉴定”取代“选拔”,“流动”代替“终身”);建设校园管理文化,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办学特色,
培养团队精神,优化工作环境)。
6.弱势补偿
为了形成农村教师流动的合理、有序、长效机制,许多研究者都提出在其他待遇方面应对农村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倾斜。
杨廷茂( 2009)提出建立教师流失补偿机制:第一,由流失教师或者流入学校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责任,以弥补流出学校的成本费用,应由国家或省级部门制定相应的标准,督促流入学校或部门执行。
第二,建立长期教师补充机制,以应对教师的突然流失。
第三,加大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
田锐( 2008)也认为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机制,补偿的基点就是采取倾斜政策:经费投入倾斜,公平理念倾斜,教师编制倾斜,流人地补偿倾斜,学校评价倾斜。
7.制度创新
最近几年,许多研究者发出制度建设的呼声,他们往往认为制度重建和创新才是农村教师流动向合理化方向迈进的根本。
如庞丽娟( 2006)提出,为了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应该尽快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进修制度、制定全国性的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考核各地教育行政领导业绩的指标、实施国家“农村教师园丁工程”。
另外也有研究者主张建立城乡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所有中小学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若干年后,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促进教育
发展需要与满足教师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一定县域内城乡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
8.提供发展平台
许多研究者认为,为农村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有利于解决农村教师流动问题。
如洪浩( 2006)认为防止农村教师流失,首先应该帮助农村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其次要适时地为农村教师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
马俊军、孙钰华( 2007)主张建立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减少农村教师流失。
胡敬峰(2007)则主张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管理与指导。
首先,要建立农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奖惩办法。
其次,要建立实行农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审批制度,规范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
第三,建立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监测评估制度,形成、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总的来说,目前对农村教师流动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众多的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角度对农村教师流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是目前对对农村教师流动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研究的原创性不足,普遍存在的低水平重复、人云亦云现象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中,如何进一步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合理而有序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将成为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