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6广东高考语文一模答案
2016广东适应性考试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1、A.如果我们安于读书,读得越多,接受外来的思想越多,就会把自己“自主研究”“自我思想”的能力消灭了。
【原文是“渐渐的把自己“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此处过于绝对化】2、C.读书并不能让我们借助别人的思想和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原文意思是若“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则会成为“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
叔本华教我们活学活用,知行合一,学思交替,并不是彻底否定读书对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启迪价值】3、B在作者着来,叔本华关于读书的观点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这表明作者经过认真思考后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
【“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错误,无中生有】文言文翻译辛次膺,莱州人。
俊慧【相貌英俊,头脑聪慧】力学【勤力治学】,日诵千言【每天诵读数千字的文章】。
甫冠【刚满二十岁】,登政和二年进士第。
值【正值】山东乱【战乱,动乱。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举室【举家】南渡【度过黄河向南方逃亡】。
属闽寇【强盗,盗匪,这是站在官方角度对起义农民的蔑称】范汝为【南宋初福建农民起义领袖】陷【攻陷】建州,宰相吕颐浩以【任用】次膺宰【主政】浦城,遏【遏制,抵挡】贼冲【本字是“衝”,侵袭,侵犯】。
比至,寇党【起义军同党】熊志宁已焚其邑。
于是披【揭开,拨开,分开】荆棘,坐瓦砾中,安辑【安抚】吏民,料【统计】丁壮【的数量】,治【修理】器械,厄【同“扼”,扼守】险阻【关隘、险要的路口】,号令不烦【不厌其烦地发号施令,指挥作战】,邑民便【本义是“有利于”,这里翻译成“配合”】之。
数月,韩世忠【军事才华和岳飞不相上下的两宋名臣】破【打败】贼,复建州,除审计司。
余党范黑龙破【攻陷】邻邑,闽帅张守檄【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这里作动词,发檄文】次膺,俟【等到】贼平【被平定】而后行。
乃募乡兵习强弩,贼至,与之夹水而阵【隔水列阵,夹,本义是“辅佐,辅助”,这里是临、依仗】,矢齐发【万箭齐发】,贼奔溃,生致【生擒】首领五人,余悉宥【宽容,饶恕,这里指释放】之。
2016年广州市高三一测分析(语文科)
2016年广州市高三一测分析语文学科本次试卷整体结构、基本考点和能力考查等方面,严格按照2015年全国高考课标特点而设置,内容全面、系统,体现高考语文能力和素养考查要求,体现出充分了解学生第一轮复习的质量、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学生下一轮复习提供依据,为学生参加六月份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实战演练准备的目的。
考查重点突出,教学导向鲜明。
注重体现语文的生活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凸显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对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本分析主要通过广州一测与广州模拟考两次数据的对比,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论述类阅读的得分普遍偏低。
首先与文章的内容有关。
本文阐述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论述的条理清晰,可是由于选文有较多的概念以及文言文因文,对学生准确读懂造成一定的干扰。
其次,在选项的设置上。
第一题的A选项由原文的顺承关系变为递进关系来转述,但是表意不变。
B选项把原文“和”是“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思想准则”转述为“是构建理想天下秩序的思想准则”,意思不变;把“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转述为“应以此实现“协和王邦”,使各国和平相处”,意思不变。
C选项用递进、转折的逻辑关系整合、转述第四段的内容。
D选项“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是无中生有。
可见,第一题虽然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可是都是以考查句子的逻辑关系为主。
从得分看出这是学生的难点。
建议后段选取2014、2015两年的高考题,对比选项与原文,总结一定的逻辑关系。
第二题A选项出自第二段,可是换了对“仁”的界定。
“仁”不是一种理想境界,是“行为方式”,者从原文“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
而“和“的本质是“仁”。
这是间接推出“仁”也是一种“交往方式”。
B选项是直接陈述“求同存异”的内容。
C项D项转述方式一样。
从得分看出学生是很容易忽略对概念的界定。
从两次对比来看,关注过久一测是文言文阅读得分整体上有较大的提升。
主要是体现在翻译题上。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
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
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
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
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无非辟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
广大中下层平民及其子弟在‚常读熟记‛中了解五谷杂粮、农什器具、日用家什以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而达到‚上账不难‛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的目的。
此外,宋代许多著名学者如朱熹、吕祖谦等,在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蒙童进行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教育,以培养博学、广闻的儿童。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6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6年广州海珠区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一、基础与积累(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每空1分,共10分)(1),。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4)默写古诗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2.根据下面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
象美不胜收....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啊!化真是扑朔迷离....的离奇情节,缺少D。
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5。
下面是李斯特关于音乐名言,请仿照句子结构特点,自己另写两句关于音乐的句子.(4分)音乐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
———(匈)李斯特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完成6-8题(9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最新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共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卷帙./栉.比豁.口/豁.亮模棱.两可/盛气凌.人B.窠.臼/沉疴.碑帖./喜帖.未雨绸缪./谬.以千里C.阆.苑/魍魉.蹊.径/蹊.跷良莠.不齐/秀.色可餐D.谶.语/杆秤.供.认/供.职掎.角之势/风光绮.丽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刚刚闭幕的2014广州国际美食节上,各种中华美食荟萃。
“庆丰包子”“陈添记鱼皮”等大众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同时粉墨登场。
很多市民冒着寒风,大快朵颐,尽情享用中华各色美食。
这次美食节让市民不但享受了一次舌尖上的旅行,而且还领略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A.荟萃 B.粉墨登场 C.大快朵颐 D.博大精深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公开指责美国不顾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所应肩负的责任而试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法来解决自身问题的行径。
B.教育部一开始推行汉语四、六级考试,马上就有人质疑:这种考试真能改善“外语热”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弊端吗?C.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为父亲写传记时,他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出发,务求真实。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1月模拟考试——语文(语文)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
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
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
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
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无非辟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广州市2016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18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
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
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
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
《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
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
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
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2016广州一模语文作文
2016广州一模语文作文2016年“广州一模”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概念理解】(3 分)D(原文中“厚往薄来”的意思是:“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
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
”本项“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的转述不正确。
)2.【内容理解】(3 分)A(原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的“亲仁”不是一种理想境界,而是处理好国家关系的方式。
本项“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的理解不正确。
)3.【内容分析】(3 分)A(原文中论述的“涉外理念”并不包括“天下一家”,也没有说“天下一家”是建立理想世界的重要保证,本项的分析不正确。
)4.【文言断句】(3 分)B(“或问其故”的主语是“有的人”,“曰”的主语是崔郾,“曰”应属下句;“吾抚之不暇”表意完整,“不暇”应属上句;“犹恐其扰”表意完整,另外“鄂土沃民剽”与前文的“陕土瘠而民劳”句式对称,因此“鄂”应属下句;“非用威莫能治”表意完整,“政”是“所以贵知变者也”的主语,因此“政”应属下句。
)5.【实词理解】(3 分)B(《论语》不属于《六经》,应改为“《乐经》”。
)6.【概括分析】(3 分)A(“不赡私”指不能供养自己和家人,而不是不赡养父母;“不赡私”和“安暇恤民”都是崔郾的假设,不是事实。
)7.【文言翻译】(10 分)(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
臣无功,不足副厚恩译: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并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
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
“使”1 分,可以翻译为“让”,或者“派遣”,或者“任命”等“侍讲”1 分,可以翻译为“担任侍讲学士”,或者“为皇帝讲学”“历”1 分,可以翻译为“经过”,或者“经历”,或者“过了”“不一问”1 分,可以翻译为“没问过一次”或者“”“副”1 分,可以翻译为“符合”,或者“与……相称(相符)”或者“对得起”[5 分。
“使”“侍讲”“历”“不一问”“副”各 1 分。
2016年语文“广州一模”范文
2016.3高三语文“广州一模”作文范文2016.3“广州一模”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油条飘香,情暖社会凛凛冬日,街角飘来熟悉而浓郁的味道。
手捧油条,咬一口,松脆间又溢满了幸福的味道。
诚然,老父挂号看儿子让人心酸而动容、画展主办方爱护损画男孩令人欣慰赞叹,我却认为良心“油条哥”的新闻有更大的温暖,应被刊登。
首先,良心“油条哥”的事迹闪现着社会上衰弱的无私精神。
纵自古先贤常怀“大同”的至高理想,纵孙文“天下为公”,奔走呼号,我们当今的社会,其实已是私欲横流。
而此刻,一种无私的精神便显得尤为亟需,尤为可贵。
虽然老父与画展主办方的故事闪现着温暖的光辉,却在“无私”一点上少了那么一种力量。
父亲看儿子是出于“小家”之心,恐怕儿子聊不上几句又要招呼下一位病人;画展主办方是为男孩一人着想,这种胸怀亦是比不上关爱全民的良心“油条哥”。
“油条哥”不为当今各种黑心卖家所获利润动容,多年如一日为买油条的人们提供健康油条,既守住了人们的安心,又守住了社会的良心与公心。
今年春节,一报团队走访北京街头记录小贩们平凡而温暖的故事,其中坚决不涨价的老夫妇、卖羊蹄前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大妈,不正像良心“油条哥”般,因无私而更具人情味吗?此种温暖,罕有而绵长。
2016广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
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
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
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
《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
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
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
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
所谓“王道”,就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
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
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
《左传》曾谈到军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广州市执信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开学测试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8页,包括五个部分18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答卷是否整洁无缺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号。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
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
“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
“忠恕”是仁的具体化。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
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
“义”即“宜”。
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
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文综试卷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01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XX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完成1~3题。
我国某山脉主峰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分布与退缩率统计图1. 该山峰最可能位于A.天山 B.秦岭 C.横断山脉 D.XX山脉2. 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地势3. 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减少 B.地壳运动 C.风力增强 D.气温升高读下图,完成4~6题。
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4. 图中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A.2200千米 B.1100千米 C.550千米 D.275千米5. 此时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 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6. 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 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 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
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7~9题。
20XX20XX7. 20XX~20XX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8. 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新区开发 B.旧城改造 C.工业区迁移 D.保护文化古迹9. 20XX~20XX,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 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第聂伯河流域是世界重要的商品粮产地之一,粮食主要出口邻国。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月市调研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含答案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市调研模拟考试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试室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除11题的第1小题和12题的第1小题在主观题答卷上作答外,其它9小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在选择题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相应位置上作答。
4.考试结束时,将选择题答题卡和主观题答卷一并交回,试卷和草稿纸自行带走。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②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③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我们必须坚决克服各种不良情绪,做到有始有终,一抓到底,杜绝虎头蛇尾;做到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杜绝浅尝辄止。
B . 在奥运测试赛的赛场上,你每天都被志愿者的微笑包围着。
当你见到这些身穿橙色T恤衫的年轻身影时,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向他们送去友好的微笑。
C . 查韦斯推行的盛气凌人的外交攻势引起了国际上各种各样的评论。
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在联合国讲坛上骂另一个国家元首为“魔鬼”是不符合外交礼节的。
D . “纸箱馅包子”这条荒诞不经、漏洞百出的“新闻”得以顺利播出,又被广泛转播、转载,是少数新闻工作者丧失良知、丧失社会责任感的突出表现。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年来,我省加快交通建设的步伐,已基本完善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和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融为一体的综合立体运输体系。
B . 不仅“金砖五国”希望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壁垒;更希望获得话语权,彻底改变不合理的金融贸易体系。
C . 在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中,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因为移风易俗而逐步失去受众、市场和创作源泉。
D . 真正的贵族并不是豪宅名车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们真正的最好的礼物。
3. (2分) (2017高二上·衡阳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B . 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 . 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 . 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广州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2016.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
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
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
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
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无非辟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
广大中下层平民及其子弟在‚常读熟记‛中了解五谷杂粮、农什器具、日用家什以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而达到‚上账不难‛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的目的。
此外,宋代许多著名学者如朱熹、吕祖谦等,在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蒙童进行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教育,以培养博学、广闻的儿童。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宋代童蒙教育内容中不仅有‚云维何兴,以水之生。
雨维何降,以云之蒸‛等自然常识,也出现了以欧阳修的《州名急就章》、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等为代表的专讲名物制度、自然常识及科技知识的童蒙教材。
宋代童蒙教育凭借其大众化的特点,不仅促进了整个宋代社会文化的相对普及和下层民众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上层精英文化向下层大众文化的传播和转变,对维护封建宗法社会的稳固和延续封建统治发挥了独有的文化效应。
同时,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也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童蒙教育社会化普及化发展的先河。
(摘编自郭娅《试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童蒙教育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宋代教育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普通百姓有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
B.宋代童蒙教育的目的渐渐地发生变化,其原因之一是科举考试竞争激烈,大多数农工商子弟根本无法实现一举成名的梦想。
C.宋代童蒙教育体系包括为皇室和贵族子弟等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及面向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学教育系统。
D.宋代许多著名学者对童蒙教育做出过贡献,如袁采、朱熹、欧阳修等人,他们或提出过童蒙教育的理论主张,或编写过相关教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统治者对教育的大力提倡,激发了宋代人教育子女的热情,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宋代童蒙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B.“农工商各教子读书”反映了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非常广,除了赵宋宗室子孙、一般官僚地主的子弟外,还有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的子弟。
C.宋代童蒙教育的目的虽然仍包括道德教化和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但是更加重视自然、科学常识教育,注重传授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D.宋代以《百家姓》《州名急就章》《名物蒙求》之类的书作为童蒙教育的教材,帮助孩子们识字、认识名物,并且普及自然常识和科技知识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宋代童蒙教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教育目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逐渐由单一走向多样。
B.宋代的童蒙教育不仅保障了官僚贵族子弟能够读书,而且为平民百姓子弟也提供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客观上推动了教育的大众化。
C. 宋代童蒙教育在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为宋代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代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D.宋代童蒙教育促进了下层民众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因而上层精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向下层大众传播,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稳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皮龙荣字起霖,一字季远,潭州醴陵人。
淳祐四年进士。
历官主管吏部架阁文字,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
入对..,请‚以改过之实,易运化之名,一过改而一善著,百过改而百善融。
‛升著作郎,入对,因及真德秀、崔与之廉,龙荣曰: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惩。
‛帝以为然。
召赴阙,迁吏部员外郎兼直讲。
入对,言:‚忠王①之学,愿陛下身教之于内。
‛帝嘉纳。
迁将作监兼尚右郎官,秘书少监兼吏部郎中,吏部侍郎兼赞读,封醴陵县男.。
迁集贤殿修撰、提举太平兴国宫。
召见,进刑部侍郎,加宝章阁待制、荆湖南路转运使,权刑部尚书兼翊善。
景定元年四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进封伯。
权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
二年,拜参知政事,仍兼太子宾客,封寿沙郡公。
三年,罢为湖南安抚使,判潭州。
四年,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以右正言曹孝庆论罢。
咸淳元年,以旧职奉祠。
殿中侍御史陈宗礼、监察御史林拾先后论劾,削一官。
它日,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
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诏徙衡州居住,未及而殁。
龙荣少有志略,精于《春秋》学,有文集三十卷。
性伉直,似道当国,不肯降志。
又以度宗旧学,卒为似道所摈。
德祐元年,复其官致仕..。
二年,太府卿柳岳乞加赠谥,未及行而宋亡。
(节选自《宋史·皮龙荣传》)注:①忠王,赵禥。
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后被立为太子。
景定五年继位,即度宗。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B.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C.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D.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明清时期,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探花、榜眼。
B.入对,指古代臣子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在官员任职、国家有重大事件、皇帝有疑难问题等时候,臣子可能会被要求入对。
C.男、伯,都是中国古代的爵位;爵位是对宗室及功臣的封赐,据记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则因朝代而异。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有时也指官员提前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亦称为致事、致政、休致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A.皮龙荣敢于直言上谏。
他向皇上请求用改正过失的实际行动,取代运行教化的虚名,获得皇帝认可并晋升官职,其后也多次因谏言获得皇帝嘉许。
B.皮龙荣尽责于皇子教育。
他先后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太子宾客等教育皇子的官职,还劝谏皇帝要在宫中用自己的言行教导忠王。
C.皮龙荣屡次被同僚弹劾。
景定四年,皮龙荣因被曹孝庆弹劾而罢官;咸淳元年,皮龙荣以旧职做负责祠庙祭祀的官,又先后被陈宗礼、林拾弹劾。
D.皮龙荣有才略且性格刚直。
皮龙荣精通《春秋》,且著有三十卷文集,还曾任度宗的老师;他不肯屈从于贾似道,也不同意柳岳封赠谥号的请求。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惩。
(2)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唐]岑参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
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8.清代有学者评价岑参这首诗是“景中含情,言外有意”,请结合诗歌首联分析。
(5分)9.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这两句来比喻人生短促,人很渺小。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真挚的思念和深切的关怀之情的诗句是“ ,”。
(3)“文章憎命达”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 ,”从时空两方面着笔写出了他的悲愁和孤独。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
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
万一……‛‚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