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东新型工业化的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东新型工业化的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东新型工业化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6.26•【字号】粤府办[2003]44号•【施行日期】2003.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东新型工业化的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3]44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关于加快推进广东新型工业化的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省经贸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关于加快推进广东新型工业化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有利于解决我省工业结构性矛盾,提高我省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增加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对于我省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理解新型工业化的丰富内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要紧紧抓住当前国际经济出现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历史机遇,结合实际,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准位置,科学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开拓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中心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实施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进程,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建设经济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广东省统筹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探析

广东省统筹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探析

o m e t lh r { e, r e o c o d n t m e tc o i n e nd f r i p n ・ e e or m o d r t o r i a e d0 si— re t d a 。 e g n o int d e o mi e eoD ~ re e c no c d v 1 — m e we m u t p o e t u 1 y off r i ~ i n e c no y n’ s m r V he q a i o egn ore t d e o m t ,e pa h 0 e tc o in e c n x nd t e d m s i~ re t d e o 0一 m y, p o ot n e a t。 n n e a i n b t e n t m r m e i t r c i n a d i t gr to e w e he
ce e ) inc s
第 8卷 第 4 期
De . 0 c 2 O8
Vo . . j 8 No 4
文 章 编 号 :6 1 6 3 2 0 4—0 1 —0 17 —1 5 (( 8 0 ) J 08 6
广 东省 统 筹 内源 型 与 外 源 型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战 略探 析


摘 要 : 协调 内外源 型经济 的发展 是转 变经 济增长方 式的重要 内容


中 图分 类 号 : 1 7 6 F 2. 5
文献标识 码 . A
on C0 r i t d De e 0 O d na e v l pme f nt0 D0 s i一 re t d a d F0 eg 0 int d Ec n0 n Gu ng o me tc 0 i n e n r i n一 r e e 0 my j a d

2024(统编版选必1)历史 第二单元 提取信息、自拟观点类题 练习(含解析)

2024(统编版选必1)历史  第二单元 提取信息、自拟观点类题 练习(含解析)

题型攻略03【题型特点】-提取信息、自拟观点类题提取信息、自拟观点类试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提炼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观点的合理性。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巾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典例研析】(2022 •河北商考真题•17)阅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3分)11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孚石油公司韦奇伍镶剞陶工厂祷兰东印度公司温茫栏蜂呢绒平工工场代表性经济组织蕙立时问阿克莱特水力切纱厂斯大林格勒漳拉机厂世界贺易组织16世纪初1的2年影响因索` 注:经济组织是指从平经济活动的机构。

包括经济实体、市场中介组织、国际经济组织。

图3经济组织及影响因素示意图——据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等围绕“经济组织何以形成“这一主题,从图3中任选一代表性经济组织及一种或多种影响因素(可补充其他因素),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论题须包含所选经济组织名称、影响因素:@阐述时,所举史实须与所选经济组织密切相关:@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略【解析】(13分)据材料图片可知,影响经济组织的因素有技术、市场等。

据设问“从图3中任选一代表性经济组织及一种或多种影响因素”的要求,可选择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这一代表性经济组织,选择技术这一影响因素,并根据设问要求“论题须包含所选经济组织名称、影响因素”,拟定论题:技术创新推动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形成和发展。

在阐述时主要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及应用推动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因为阿克莱特发明的机械纺纱机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第一家水力纺纱厂,他将棉纺织业持续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被尝为“近代工厂之父”。

(八)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八)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八)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右边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A.以政治改革为中心,建设民主社会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漫画《节能之路》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A.节约能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只要节约能源就能促进经济增长C.节能是GDP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D.节约能源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4.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彻底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

这是因为GDP 不能A.反映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B.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C.全面反映人民的幸福程度 D.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5.某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的思路:统筹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6.国家经济面临困难,百姓冷暖备受关注。

关键时刻,中央态度坚决:民生问题无小事,百姓利益大于天。

关键时刻,中央果断决策: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

材料直接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的A.第一要义 B.核心 C.基本要求 D.根本方法7.某县党委宣传部准备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主要街道悬挂一些宣传标语,下列宣传标语与该主题不符的是A.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发展作贡献B.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提高速度为目标C.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D.明确新思路,树立新标杆,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8.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9.下面漫画《“增长”的背后》的经济生活寓意是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B.要统筹城乡发展C.牺牲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必然代价 D.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10.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某省省长提出要做好民营企业?加减乘除”四篇文章。

在学习浙江经验座谈会的发言稿

在学习浙江经验座谈会的发言稿

在学习浙江经验座谈会的发言稿省党代表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分别就“进一步学习浙江经验,促进某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和兄弟地市先进经验,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某某经济超常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并分别以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制定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掀起新一轮学浙江、比浙江、赶浙江热潮,推动各地超常发展、加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学习贯彻落实省、市会议文件精神,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问题,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浙江经验的具体实践上来,振奋精神,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加速推进某某经济社会超常发展进程。

一、学习浙江经验,要在分析比较中把握可学性浙江经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浙江人发展经济的经验,而浙江经济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创业经济和板块经济上。

在这方面,某某的经济现象与其极其相似,但存在着“步子小、层次低”的差距。

全省井冈山会议后,我县大力实施开放攻坚战略,积极承接浙江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浙江客商和企业,逐步撬动起了眼镜、微型元件、铜材加工等特色板块经济。

浙江人不仅带来了产业项目,还传播了浙江精神,使浙江经验成为我们身边亲近、可看、易学的鲜活经验。

1.创业经济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某某的发展史和浙江一样,也是一部创业史,创业经济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时代特质,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清朝嘉庆年间的眼镜“协帮”组织。

当时中童镇便出现了眼镜生产作坊和眼镜销售帮会,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夕出现的民本经济萌芽。

在雕刻产业上,张果喜在1973年以“要吃饭的跟我来”的一声呐喊,与几位工友白手起家创办了某某工艺雕刻厂,开启了某某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大门。

在眼镜产业上,中童镇的一群农民洗脚上岸,成立了一支由48人组成的眼镜销售小组,他们到全国各地摆地摊,从事眼镜销售,迈出了某某人在全国闯市场的第一步。

增强广东发展后劲要做到三个注重

增强广东发展后劲要做到三个注重

第8卷第3期2008年疗月J O U R N A L O F河H北E职BE业I技PO术L Y学T院E C学H报N I C C O L L E G E 蒌经济与管理焉》一”I-_日”《增强广东发展后劲要做到“三个注重"蔡素红(梅州市委党校,广东梅州514021)【擒萎】广东要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关键是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要佳重内源型经济与外j|辱型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要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l内源型经济;外源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人口;环境【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11—1017(2008)03—0157—02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区域发展失衡等等。

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影响到广东的发展后劲。

追兵就是标兵,对手就是老师’,浙江、江苏、山东等省的增长后劲不容忽视,广东要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今后在发展过程中应做到。

三个注重。

即注重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注重人口、资源、环魔的协调发展。

一、注重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外源型经济是指经济增长之源来自区域以外的经济体,主要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与港澳台投资企业。

内源型经济是指非外源型的其它经济总和,其中包括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的腾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源型经济的发展,外源型经济帮助广东省轻易跨过了工业化初期的第一道门槛,初步解决了原始积累的问题。

目前,广东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这种过度依赖外源型经济的做法已不断暴露出它的弊端,集中表现在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少,发展容易受制于别人。

善谋实干 善谋实干快速发展,攻坚破难统筹推进(心得体会)

善谋实干 善谋实干快速发展,攻坚破难统筹推进(心得体会)

善谋实干善谋实干快速发展,攻坚破难统筹推进(心得体会)善谋实干快速发展攻坚破难统筹推进——学习市委书记王家林同志讲话心得体会乐平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8月11日在乐平宾馆隆重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省、景德镇市再学习浙江,实现崛起的重大部署和全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任务,会上市委书记王家林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客观实在,下面我就从自身的感受出发,谈几点心得体会:一、思想学浙江,在统一思想中振奋精神。

放思想学浙江活在把握内涵,深化理念。

孟书记强调:“我们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最根本的是要学习浙江精神,并与大力弘扬江西本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撑。

”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四个方面:一是要深入学习浙江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始终坚持发展为大、发展为重、发展为先,唯有发展是硬道理。

浙江人只讲怎么干,不在意怎么看;有争议的时候先干起来再说。

当年温州模式和义务小商品市场的发展都是备受争议的,但是,他们面对质疑不动摇,看准了的路坚定不移朝前走,一以贯之,一任接着一任干,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乐平在发展中碰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仍然是发展不够、不充分的问题,这是我们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主要矛盾。

因此,我们要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任何情况下都不分心、不偏离、不动摇,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破解难题、用发展为民造福、用发展检验工作、用发展造就干部队伍。

二是要深入学习浙江人发愤图强、勇于创新的精神,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机遇发展、风险发展,看到发展是硬道理。

浙江人具有发愤图强、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不为困难所慑服,不为逆境而丧志,善于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在没有机遇中创造机遇,在应对风险中创造价值。

浙江有悠久的重商传统,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严守“义利双行”、“以利和义”的信条。

浙江人你帮我,我帮你,党政者相融、政企者相依、工商者相助,铸造了浙江人的团队精神。

内源性产业集聚与外源性产业集聚的内涵与问题比较研究

内源性产业集聚与外源性产业集聚的内涵与问题比较研究

争 取 国 家对 模 具 行 业 的 政策 支持 .帮 助 企 业 充 分 利 用好 政 府 对 中 小 企业 的扶 持 政策 ;争 取 延长 增值 税 返还 政 策 期限 .扩 大享 受面 :
提 高 模 具 企 业 承 担 中小 企 业 创 新 基 金 项 目的积 极 性 。 4 建立诚 信体 系 ,规范 模具市 场 。模 具城 内 由于大 量模 具企 业
检 测 中心 、培 训 中心 、 模具 精 品展 示 中心 、 实 训基 地 等 组 成 的 技 集 群 ,本 文 主 要 采 用 这 一 分 类 。 1 内源性产业集聚 . 术 创 新服 务 体 系 ,实现 模 具 产 业 集 群 创 新 资源 的集 中配 置 ,提 高
创 新 资源 的利 用 效 益 ,加强 企 业 与 高 校 和 科研 机 构 的 合 作 .建 立
商是 一 种 产 业 发展 方 式 .它 按 照 产 业 链上 各 环 节 的 要 求 吸 引投 资
雷 暨南 大学 产业 经济 研究 院
要 ]本文首先对 内源性产业集群 与外源性 产业集群的定
者 ,逐 步 建 立 以产 业 问投 入 产 出 为纽 带 的 经 济 系 统 。 根 据 产 业链 上 各 环 节 的 要 求 .进 行 针 对 性 招 商 引资 ,关 注 模 具 产 品 在各 制 造 环 节 的 企 业 关联 性 和 协 调 性 .坚 持 以分 工 协 作 、本 地 结 网来 安 排 项 目。 加强 模 具产 业链 上 各 环节 的畅 通 性 .形 成 具有 地 方特 色 的
合 .以熟 练 工人 为主 体 .对 先进 的设 备 加 工 技 术 和传 统 加 工 工 艺
对于产业集群 的形成 ,联合国贸发会议 (N T D 1 9 )把 U C A ,9 8

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量赋 予高 新区“ 市一级” 管理权限 , 争取建 立一级财政 , 完善 精简高效 的管理机构 。使高新 区在建设 、土地 ( 不含 审批
维普资讯
专 刊
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 区发展 进一步增强 自主创 新能力的意见
口 省 科技 厅 省 发 改委 、 经 贸 委 、 省 省教 育厅 、 国土 资 源厅 、 省 省建 设 厅 、 省 外经 贸厅 、 环 保局 、 质 监 局 、 省 省 省知 识 产权 局 、 侨 务 办公 室 、 省 省金 融服务 办公 室、 出入 境检 验检疫 局 省
力薄 弱、 支撑发展能力有待大幅提高等问题。因此 , 我省各 相 关部门将进 一步形成合力 , 通过 联合推进 , 下联动 , 上 使
创新资源和力量集 中投入到高新 区,切实解决高新区发展 中的 困难和问题 , 推动高新 区快速发展。
的若干意见》 现提出加快推进我省高新 区发展的意 见。 ,
优化 升级 的重 要 推动 力和 经济 发 展的 主要 增长 点 ,成 为我省 自 主创 新 的重 要基 地 , 为 我省 利用 外 资 、 成 引进 国际先 进 技术 和管
经 、 国产 转 啡动 新 术 业 的 要地 验承 际 业 褂 高 技 产 化 重 基 。 接 J
大而全 、 小而全 向集 中优势发展特 色产业 、 主导产 业转变 ;


背 景 和意 义
二、 指导思想 、 目标和原则
建立高新区是 党中央 、国务院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 业 , 整产业结构 , 调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 , 增强国际竞争 力作
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广东省省委、 省政府 高度 重视 , 大力推
进 , 后建立 了 1 先 6个 高 新 区 , 中 国 家 级 高 新 区 6个 , 其 省

江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读

江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读

江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五个最:●五年来,全省最显著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江西崛起的态势初步显现。

●五年来,全省最突出的变化是形成了全面开放、深化改革的格局,赣鄱大地充满生机活力。

●五年来,全省最难得的变化是着眼长远发展,积聚了巨大的发展能量。

●五年来,全省最可喜的变化是围绕加快崛起,形成了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全省最深刻的变化是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变了、干事创业氛围浓了、自信心更强了。

十大亮点:亮点一报告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取得的成就用五个“变化”作了高度概括,既符合实际、贴切到位,又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品味。

报告全面分析了我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江西正处在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正处在崛起进程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

这一重要判断,揭示了我省所处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

亮点三报告对我省近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体会进行理性思考,总结出“一条道路”、“五个坚持”,是全省人民五年来艰辛探索、勇于实践的重要成果,鲜明地回答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走的是一条什么发展道路,以及怎么走的问题。

亮点四报告首次提出“中心城市是江西崛起的脊梁”,并根据我省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全省城镇化的布局,明确了江西城市群建设和城市网络体系建设的方向。

亮点五报告提出的六大发展战略,既延续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正确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全省发展战略作了进一步梳理和拓展,特别是把统筹发展、生态立省、创业富民等提升到发展战略层面,使全省发展战略更加清晰、完善。

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突出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追求发展的协调性、改革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努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和谐度,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这不仅反映了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也揭示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本质内涵。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王一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内涵上既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也要求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效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调整,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和创新,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命题,其重大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世界发展新潮流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分工形态发生新的变化;新科技革命向纵深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加剧,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增多。

这些变化,推动国际社会调整和转变发展理念,促进各国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变化和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能否顺应世界发展的新变化,加快以现代发展方式替代传统发展方式,关系到我们能否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竞争和各种挑战,也将从根本上决定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家的战略利益。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我国新阶段发展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迅速上升,但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成本很高、代价很大,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降低储蓄率和提高消费率;调整城乡和区域结构,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都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集群发展面临问题的深入剖析

产业集群发展面临问题的深入剖析

产业集群发展面临问题的深入剖析hc360慧聪网纺织行业频道2004-06-11 09:23:50近日,旨在提升广东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全省产业集群经验交流会在中山市召开。

会上,政府官员与专家学者就广东乃至全国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广东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中小企业由集聚向集群的转化,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

广东产业集群发展三大不足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把广东目前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不足归结为三点:一是产业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创新能力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广东未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即高端道路集群的首选地,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

二是企业的根植性与可持续发展、争当排头兵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近几年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出现了部分企业向外迁移的现象。

三是产业集群内产业链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也是产业集群面临的紧迫问题。

产业扎堆缺乏差异性优势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雪梅把产业集群分为外源型(外资带动型)和内源型(本土发展型)两大类。

她认为这两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分别存在不同的问题。

外源型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有:“复制群居链”现象突出。

1987年第一家台湾鞋厂在东莞投资生产,到1990年时已有400多家台湾鞋厂在此落户,台湾的制鞋商、原材料供应商、包装商、机器维修店以及下包厂商在此形成一个新的企业网络。

但台商企业只选择自己圈子里面的企业形成上下游交易合作关系,对当地相关产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差。

当一个大型企业选择外迁,往往会带走许多相关小企业。

台资企业与内地企业之间的关系还仅仅是基于产品链的简单劳动分工。

在全省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继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会议之后,在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开发区工作的重视,也充分说明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开发区建设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省开发区建设十余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按照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开发区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

刚才,省商务厅王淑珍厅长作了一个全面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加快开发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去年以来,针对地方擅自批设各类开发区,随意圈占大量耕地和违法出让、转让土地,越权出台优惠政策,导致开发区过多过滥,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实际情况,国务院下发通知,对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进行了清理整顿。

经过一年多的清理整顿,全省的开发区、园区从原来的**个压缩到现在的**个。

清理整顿过程中,我也听到了同志们对开发区清理整顿的一些议论,开发区同志们思想上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和冲击,有的甚至还产生了开发区还要不要搞的疑虑。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回顾总结一下我省开发区十余年来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就会打消疑虑,更加坚定搞好开发区的信心和决心。

回顾我省对外开放和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开发区始终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体制、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在促进对外开放、加快产业积聚、推动城市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开发区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省开发区大多集中于城市和城镇周围,基本上是按照未来城市或城镇发展的一个新区来规划的。

十余年来,各开发区依托母城、反哺母城,均在母城的总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余年间,全省开发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规划建设面积***.*平方公里,开发区内现有企业****家,解决就业人员**.*万人,这对加快城市现代化、乡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广州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11.02•【字号】穗文[2006]15号•【施行日期】2006.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穗文[2006]15号2006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广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及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广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1.充分认识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实施意见》深刻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全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对推动和加快全省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的《决定》和省委的《实施意见》完全符合我市实际,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推动我市和谐社会的建设。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上来。

正确认识政府主导模式

正确认识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其实就是地方政府对内依靠行政权力拉动经济发展,对外凭借行政权力争抢市场资源的混合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改革基本上是一个从中央政府集权向地方政府放权的过程。

虽然市场化是我们改革的终极目标,但是,到现在为止,资源配置的权力主要还是在各级政府的掌控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远未发挥出来。

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在本质上仍然属于计划经济范畴,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比较,中央权力变成了地方权力,诸侯经济取代了全民经济。

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其实就是地方政府对内依靠行政权力拉动经济发展,对外凭借行政权力争抢市场资源的混合发展模式。

与市场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无论是对内发展还是对外竞争,地方政府凭借的都是自身的权力。

于是,谁拥有的行政权力更大,谁参与竞争的能力就更强,谁的经济发展就更快。

地方政府拥有的行政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进程中的中央政府放权,取决于上级政府是否截留,在各地利益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现有的行政隶属关系就成为不同主体利益侵蚀与矛盾冲突的主要来源。

过去30年的实践表明,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在带来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必然带来低水平的产能过剩。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可配置的资源有限加之决策比较简单,政府主导的确可以产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快事的效果。

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市场需求日益复杂的前提下,大包大揽不可避免地会给政府造成集中力量办错事的尴尬。

政府主导对外通过竞争抢夺资源与项目,在市场需求信息不充分时,特别是在相对独立的地区利益驱使下,同级政府间出现的激烈竞争带来的只是资源配置的低水平重复,产业结构的低水平雷同,生产能力的低水平过剩。

二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会带来分配的明显不公。

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政府主导为贪官设租与寻租提供了便利与机会,特别是决策、执行与监督权集于一身,政府权力无法有效监控时,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带动以及招商引资等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在客观上成为贪污腐败滋生的土壤。

乡镇化

乡镇化

乡镇化进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十二五规划”刚落下帷幕,明年开始正式实施,“乡镇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何为“乡镇化”?在其进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乡镇化”会给人民带来什么?它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每一位公民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何义务?等等问题,现在我们可以大胆说出:““乡镇化”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安徽、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上述城市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既有开展对外贸易的经验,又有进行对内协作的网络,经济效益较好,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这些城市实行对外开放,能发挥优势,更好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知识和市场,推动老企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造,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使这些城市从内向型经济向内外结合型经济转化;将四大经济特区和海南包括在内,从南到北形成一条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实现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的战略转移,以便发展对内对外的辐射作用,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开放沿海城市可以增加与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使外商有更多的投资场所与选择余地,进一步发展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的工作。

外资增加,不仅可以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会带来某些先进技术或先进的管理经验。

引进技术,用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建立一批新兴的企业,使沿海城市的经济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之上;在沿海城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兴办产品出口企业,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吸收更多的外汇。

内地的产品也可以通过沿海开放城市走向世界,有些产品在内地粗加工,到沿海开放城市精加工,可以增值;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大量兴办,先进技术与科学经营管理方法的采用,可以使沿海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人民群众先富裕起来;开放城市引进的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创新,有利于推动全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快,会有更多的利税上交国家,扩大积累;有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开放城市为适应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的需要而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内地也有借鉴作用。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1、土地问题。

主要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随着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农村土地逐渐减少;二是土地流转困难。

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和公路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而土地补偿或土地置换不到位,从而导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使农民越来越珍惜自己仅有的一点土地。

另一方面,农村法中对于规模使用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土地如何进行流转没有确定性文字要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受群众恶意刁难,哄抬地价影响,产业很难形成规模。

2、人才问题。

受近年来国家靠投资拉动影响,农村劳务输出占农村总收的比重屡创新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明显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

劳动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非农行业就业的程度。

同时现在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在农村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

由于这些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3、基础设施问题。

该镇农业耕地总面积万亩,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企业占地已经不足3万亩,比较平整的土地不足1万亩,但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总计不到3000亩,造成发展农业产业动力不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同时,农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4、资金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的,而目前大部分农户没有过多储蓄存款,因此在发展食用菌等产业过程中,启动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特别是在农村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部门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受金融部门政策限制,农民需要发展资金必须通过抵压担保才能获得,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户无法获取,资金短缺。

目前该镇群众小额贷款额度为每户3000元,最大限度为10000元左右,没有抵压,很难贷出大额度贷款,压抑了群众贷款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筹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以广东省为例来源:《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09年第5期供稿文/张碧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广州510053)[导读]一手抓利用外资的质量,提升外源型经济结构;一手抓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扩大内源型经济容量,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协同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的关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协调内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以外源型经济著称的广东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源型经济的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等缺陷一一暴露;而内源型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也成为广东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因此,协调内外源型经济的发展,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利用外资的质量,提升外源型经济结构;一手抓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扩大内源型经济容量,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协同发展。

内源型经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03-04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吸收外资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国内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速了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我国吸收外资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外资往往把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以逃避本国或发达国家严厉的环保法令限制,造成了我国大量消耗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特别是我国于1999年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有力地配合了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原产地多元化,并获得了大量国内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源。

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无疑是很快的,但无论从总量上还是规模上以及科技含量等许多方面都还远远不够。

人才严重匮乏,融资极其困难,软环境建设不尽如人意,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等,这一系列问题是制约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障碍。

如何调整“外源”、力拓“内源”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门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形成了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其中内源型经济是指主要依靠国内(本省和内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各种经济成分;外源型经济是指主要依靠国外和港澳台资源发展起来的各种经济成分。

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提高外源型经济水平,并使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相互促进,融为一体。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分析广东省的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的发展状况,提出统筹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和意见,这对推进全国统筹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一、内外源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以外源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广东,开始转入内外源经济齐头并进发展的新时期。

为了对广东省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本文选择国有及集体、个体与私营作为内源型经济的比较主体,外商及港澳台经济作为外源型经济的比较主体。

(一)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2008广东统计年鉴》的数据测算,2007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全省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等指标均占全省工业的50%以上,占据全省工业生产半壁江山,对广东省工业生产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作为内源型经济主体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7年其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均处于15-32%之间(见表1)。

2007年集体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均处于1%左右(见表1)。

近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38.87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4.46%;上缴工商税收626.92亿元,占全省的12.28%;到2006年末,全省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8.85%。

(二)内源型经济的潜力远没得到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对于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因20世纪80年代没有广东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政策,因此其着力点放在发展民营经济。

浙江民营经济已在20多年的滚动发展中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06年底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GDP43.5%,而这一比例在广东为12.85%;浙江每百户拥有3.8户个体私营企业,广东为2.4户;浙江民间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重为54.7%,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广东为43.5%;浙江88个县市区有85个形成块状经济,总产值达5993亿,占工业总产值49%。

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多达519个。

而广东省约100个镇形成块状经济,且存在集约化程度低、大企业数量少和分布分散的现状。

此外,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多进园进区。

浙江县市级工业园区826个,投入规模占工业一半以上,产出占1/3以上。

与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等地区比较,可以看到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但是也要看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

当前,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积累少、规模小、层次低,企业在管理和运作上处在比较低的层次。

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经济成分,促进内源型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实现外源型经济发展水平上档次。

二、提高外源型经济水平外源型经济指主要通过大规模地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来推动本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

其核心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

广东外源型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和吸收外资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构成。

大力提高外源型经济水平,对广东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这一点在广东经济发展历程中表现尤为明显。

表2反映了2000-2007年广东利用外资情况,每年利用的外资数量有波动,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

引进和利用外资促进了广东经济发展,但是近年来广东经济发展表现出后劲不足。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偏小,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呈现下降趋势,外资质量亟待提高。

1.调整现行外资政策,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实现外资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制造业中促进高科技新型制造业的外资投入,加速外资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继续鼓励外资进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在纺织、服装、家电和一般电信设备制造行业,对外资不再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外资参与对汽车、机械制造、交通和通讯设施、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引进和改造。

应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的项目如造纸和其他可能产生严重污染的项目应加以限制或提高外资准入门槛。

2.重点吸引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优良资本,实现外资来源结构的优化。

一是积极鼓励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环保节能产业、现代农业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二是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的加工环节转移到国内,把引进上游产业与提高现有下游产业的技术和生产经营档次结合起来,鼓励生产经营下游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增资扩产的过程中延长产业链,向更高档次升级换代。

(二)继续发展“三资”企业“三资”企业是外源型经济的微观组织形式,在我国整个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广东等省份。

表3反映了2007年广东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情况。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占当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6.08%和32.46%,两者之和占58.54%,即“三资”企业占工业总产出的大头。

虽然“三资”企业包含部分内资,总体上是内外资相结合的产物,但是毕竟不同于单纯的内资企业。

只有继续发展“三资”企业,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因为“三资”企业是引进和利用外资的产物,前面关于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基本观点和措施对“三资”企业都是适用的。

这里从“三资”企业发展的角度加以探讨。

首先,要明确引进和发展“三资”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内居民收入。

依法维护中外双方员工特别是中方普通劳工的正当利益,争取合理的工资待遇,反对克扣、拖欠工资。

其次,在“三资”企业全面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中方投入的各种要素如土地、厂房和其他设备要如实评估价值,计为中方投入,按合理的比例参加收入分配;对外商以实物和非实物形态投资也要进行必要的验资评估,做到资本归属比例和产权清晰,以利于收入的合理分配,保护中外双方的利益。

再次,加强对“三资”企业发展的引导和管理,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来引导外资投向。

坚持对外资项目进行技术评估和可行性论证,优先选择技术水平高、国际市场广阔、产业关联性强的项目。

最后,随着利用外资优惠政策的淡化或弱化,要引导“三资”企业致力于改进技术和管理,在同内资企业的公平竞争中继续发展壮大。

三、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内源型经济是指主要依靠本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推动本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经济发展模式。

内源型经济主要包括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

经济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做大做强包括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在内的内源型经济,对于内源型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广东更是如此。

(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按照目前的分类,民营经济主要包括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现阶段我国经济中最具灵活性的经济成分,对于广东也不例外。

表4反映2002-2007年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广东民营经济总规模及其在全省经济中的分量。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江苏、浙江等省份的民营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

例如,全国工商联2007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营业收入总额排序前500家名单中,前100强民营企业中,江苏有34家,浙江有27家,而广东只有2家。

这至少说明目前广东民营企业规模比较小。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对于增强广东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繁荣市场与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放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

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外,一般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政府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都支持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对需要国家批准同意后才可以进入的行业,要创造条件引导并促进民营资本有序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