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与燃烧常识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知识清单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知识清单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物质燃烧时,一般会产生火焰、放出热量,并生成新的物质。
二、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常见的可燃物包括木材、纸张、汽油、煤炭等。
不同的可燃物其燃烧的难易程度和燃烧时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2、氧气(或空气)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
一般来说,燃烧需要有足够浓度的氧气。
但有些物质在其他氧化性气体(如氯气)中也能燃烧。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每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
例如,白磷的着火点约为 40℃,红磷的着火点约为 240℃。
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才能够燃烧。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燃烧才能发生。
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完全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能够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时,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会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完全燃烧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
2、不完全燃烧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碳黑等物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危害。
碳黑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并降低燃料的利用率。
例如,在冬季取暖时,如果煤炭燃烧不充分,就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导致中毒事故。
为了实现可燃物的完全燃烧,通常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并保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四、燃烧的类型1、闪燃闪燃是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2、着火着火是指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
3、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靠自身发热或蓄热所产生的热量引起的自行燃烧现象。
根据热的来源不同,自燃又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
4、爆炸爆炸是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消防基础知识
手直接抓住喇叭口以免把手冷伤。 3、1211灭火器:凡内部充入卤代烷灭火剂的灭 火器统称为卤代烷灭火器,1211灭火器是其中 之一;主要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 设备初期火灾,也能对固体如竹、木、纸、织 物等表面初期火灾扑救;尤其适用于扑救精密 仪器、计算机、珍贵文物贵重物资仓库等初期 火灾。 使用方法:灭火器提到现场后,拔出保险销, 一手握住喷射软管,对准火场灭火。1211灭火 器不能颠倒或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
4)堵漏时选用安全工具,防止产生火花,操作 人员搞好个人安全防护,以防不测。 5)回收液体时要用防爆设备, 6)及时疏散周围人员,控制排险人员,及时替 换 7)划定警界区,禁止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 8)险情排除后要认真检查、检测,确认无危险 后再恢复正常用火用电。 六、易燃气体、液体的火灾扑救 (一)易燃气体的火灾 1、火灾特点 1)易造成大面积的燃烧爆炸
二、火灾 (一)什么叫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 害。 (二)火灾发生的途径 1、热传导:热是通过直接接触物体,从温度较 高的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 2、热对流:热是通过对流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 播到另一处的途径。 3、热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三、灭火的基本知识 (一)灭火的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消除火源 4、阻止火势蔓延 (二)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灭火 对一般可燃物可言,它们之所以能够持续燃 烧,其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 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于一般可燃 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上;对于可燃液体,
三、怎样报火警? 油田电话:拨打119 地方电话:0934-659-119(庆阳) 报清燃烧物、火势大小、起火原因、详细地 址、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等。 四、义务消防队对初期火灾的扑救 1、带好防护器具进入火场进行火情侦察; 2、进行人员分工;(停电、停泵、关阀门,停 炉、准备消防器材、疏散闲人员等) 向作业区汇报火灾情况; 3、灭火; 4、清点人数;向作业区汇报火灾情况,有无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燃烧等级是指物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和火势大小的等级划分。
根据物质的燃烧性能和火势大小,将燃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对火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扑救。
燃烧等级的划分对于火灾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
一、一般物质燃烧等级。
1. A级,A级物质是指固体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这类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火势较大,燃烧速度较快,释放的热量较高,属于较高的燃烧等级。
2. B级,B级物质是指液体可燃物质,如汽油、柴油、酒精等。
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产生的火势较大,燃烧速度较快,释放的热量较高,属于较高的燃烧等级。
3. C级,C级物质是指气体可燃物质,如天然气、丙烷、丁烷等。
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产生的火势较大,燃烧速度较快,释放的热量较高,属于较高的燃烧等级。
二、特殊物质燃烧等级。
1. D级,D级物质是指金属可燃物质,如镁、钠、铝等。
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产生的火势较大,燃烧速度较快,释放的热量较高,属于较高的燃烧等级。
2. E级,E级物质是指电器设备着火时的燃烧等级。
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产生的火势较大,燃烧速度较快,释放的热量较高,属于较高的燃烧等级。
三、燃烧等级标准的意义。
1. 对火灾扑救的指导意义,燃烧等级的划分可以指导消防人员对不同类型火灾的扑救工作,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和灭火器材,提高扑救效率。
2. 对火灾防控的重要性,燃烧等级的划分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对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生产原料等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火灾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对火灾事故的预防作用,燃烧等级的划分可以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使用和存放易燃物品,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结语。
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火灾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才能更好地开展火灾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朋友都能重视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增强火灾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燃烧等级是指物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和火势的大小,是衡量物质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燃烧等级分为若干级别,不同级别对应着不同的燃烧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
一、A级燃烧等级。
A级燃烧等级是指对固体物质的燃烧性能进行评定的等级,分为A1级、A2级和A3级。
A1级燃烧等级是最高级别,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非常好,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较大,燃烧速度快,火焰稳定。
A2级燃烧等级次之,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良好,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适中,燃烧速度适中,火焰较为稳定。
A3级燃烧等级最低,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一般,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较小,燃烧速度较慢,火焰不太稳定。
二、B级燃烧等级。
B级燃烧等级是指对液体物质的燃烧性能进行评定的等级,分为B1级、B2级和B3级。
B1级燃烧等级是最高级别,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非常好,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较大,燃烧速度快,火焰稳定。
B2级燃烧等级次之,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良好,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适中,燃烧速度适中,火焰较为稳定。
B3级燃烧等级最低,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一般,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较小,燃烧速度较慢,火焰不太稳定。
三、C级燃烧等级。
C级燃烧等级是指对气体物质的燃烧性能进行评定的等级,分为C1级、C2级和C3级。
C1级燃烧等级是最高级别,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非常好,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较大,燃烧速度快,火焰稳定。
C2级燃烧等级次之,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良好,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适中,燃烧速度适中,火焰较为稳定。
C3级燃烧等级最低,表示物质的燃烧性能一般,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较小,燃烧速度较慢,火焰不太稳定。
四、燃烧等级的意义。
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评定物质的燃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实践中,根据物质的燃烧等级,可以选择合适的防火材料和防火措施,从而保障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也对于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燃烧性能,选择安全可靠的产品。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燃烧等级是指材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热量的能力,通常用来衡量材料的阻燃性能。
根据国际上的标准,燃烧等级一般分为A、B、C、D、E、F六个等级,不同的等级代表着材料在燃烧时的性能差异。
下面将对这六个等级进行详细介绍。
A级,A级材料是指非燃烧材料,也就是不燃材料。
这类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如石棉、玻璃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能够有效地抑制火势蔓延,是建筑材料中防火性能最好的一类。
B级,B级材料是指难燃材料,也就是难以燃烧的材料。
这类材料在火灾中燃烧的速度较慢,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如一些塑料、橡胶等。
C级,C级材料是指可燃材料,也就是易燃材料。
这类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燃烧速度较快,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如木材、纸张等。
D级,D级材料是指可燃液体材料,也就是易燃液体材料。
这类材料在火灾中会快速燃烧,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火焰和热量,如汽油、柴油等。
E级,E级材料是指电气设备材料,也就是电气设备的阻燃性能。
这类材料主要用于电气设备的外壳和绝缘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火灾。
F级,F级材料是指油脂材料,也就是烹饪油脂的燃烧性能。
这类材料在火灾中会产生大量的火焰和热量,燃烧速度较快,需要特殊的防火措施来应对。
总的来说,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是为了评估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性能,以便选择合适的防火材料和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不同等级的材料在火灾中的表现各有不同,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以确保建筑物和设备的防火安全。
燃烧等级分类
燃烧等级分类燃烧等级分类是根据固体材料的燃烧性能来划分的,它主要用于评估材料的防火性能。
燃烧等级分类根据材料燃烧过程中的火焰蔓延速度、烟雾产生量和有毒气体释放量等指标来划分等级。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燃烧等级分类。
一、A级A级是最高的燃烧等级,代表非常低的燃烧性能。
A级材料一般是不燃烧的材料,它们在火灾中不会产生火焰、烟雾和有毒气体。
这些材料通常是由无机材料或具有很高的阻燃性能的有机材料制成的。
A级材料在建筑、交通工具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火灾安全性。
二、B级B级是中等的燃烧等级,代表较低的燃烧性能。
B级材料在火灾中会产生较少的火焰、烟雾和有毒气体。
这些材料通常是由一些常见的有机材料制成的,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虽然B级材料在火灾中会燃烧,但其火焰蔓延速度相对较慢,给人们足够的逃生时间。
三、C级C级是较低的燃烧等级,代表一般的燃烧性能。
C级材料在火灾中会产生较多的火焰、烟雾和有毒气体。
这些材料通常是由一些常见的有机材料制成的,如塑料、橡胶等。
C级材料的燃烧速度较快,火灾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救或疏散。
四、D级D级是最低的燃烧等级,代表较高的燃烧性能。
D级材料在火灾中会产生大量的火焰、烟雾和有毒气体。
这些材料通常是由一些易燃的有机材料制成的,如油漆、溶剂等。
D级材料的燃烧速度非常快,火灾发生后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扑救或疏散。
根据燃烧等级分类,人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材料来提高火灾安全性。
在建筑设计和装修过程中,选择具有较高燃烧等级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添加阻燃剂、改变材料的结构和处理表面来提高材料的燃烧等级。
燃烧等级分类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与了解这一概念。
燃烧常识
燃烧常识一、燃烧的概念:人们通过长期用火实践和多次科学实验证明,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链锁反映,因此,燃烧必须是发光发热的,但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
(如灯泡――物理反映)。
二、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1、要有可燃物。
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映(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
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乙炔、钠、镁等等。
2、要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
如空气、氧气、氯、溴、氧酸钾、高锰酸钾等等。
3、要有着火源(也叫着火温度):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叫着火源。
最常见的明火焰、赤热体、火星和电火花等。
三、燃烧的阶段:火灾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1、初起阶段:火源面积较小,燃烧强度弱;火焰本身放出的辐射热能不多;烟和气体流动速度比较慢。
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有发现及时,用很少的人力和消防器材、工具,就能把火扑灭。
2、发展阶段:燃烧强度增大,温度上升,热烟充满了房屋,室内可燃物质被加热;气体对流加强,燃烧速度增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
形成了燃烧的发展阶段。
如烟火已窜出了门窗和房屋、局部建筑物构件被破坏(烧穿),建筑物内充满烟雾,火势突破了外壳。
温度可达700°C以上。
从灭火的角度来看,这是关健阶段。
在燃烧发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
3、猛烈阶段:火焰包围了整个可燃材料;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到了限度,燃烧强度大,辐射热强,燃烧物质分解出大量的燃烧产物,温度和气体对流达到最大的数值;可燃材料迅速被烧尽,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可能发生变形或倒塌。
处于猛烈阶段的火灾是很复杂的。
必须组织较大的灭火力量。
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控制火势、扑灭火灾。
四、燃烧的种类:1、闪燃:即系闪电一样的燃烧。
凡是易燃液体蒸气遇到明火、火种而引起的瞬间燃烧,叫做闪燃。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燃烧等级是指物质燃烧的难易程度。
根据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国际上将物质的燃烧等级分为几个等级,以便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管理。
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工业生产、仓储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一、燃烧等级的划分。
1. 不燃物质,不燃物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会燃烧的物质,如金属、石头、玻璃等。
这些物质在常温下不会燃烧,即使在高温下也不易燃烧,因此被划分为不燃物质。
2. 难燃物质,难燃物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容易燃烧的物质,如混凝土、砖头、石棉等。
这些物质在常温下不会自燃,但在高温下会燃烧,燃烧速度较慢,难以蔓延,因此被划分为难燃物质。
3. 可燃物质,可燃物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这些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自燃,燃烧速度较快,易蔓延,因此被划分为可燃物质。
4. 易燃物质,易燃物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极易燃烧的物质,如汽油、酒精、柴油等。
这些物质在常温下即可自燃,燃烧速度极快,极易蔓延,因此被划分为易燃物质。
二、燃烧等级的标准。
1. 燃烧性能,燃烧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物质的燃烧性能来进行,包括燃烧速度、燃烧温度、燃烧热值等指标。
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其燃烧特性进行分类。
2. 安全防范,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也与安全防范有关,对于易燃物质和可燃物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3. 管理分类,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在工业生产和仓储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不同等级的物质进行分类管理,以确保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三、燃烧等级的应用。
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对原材料和产品进行燃烧等级的分类,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 仓储运输,在仓储运输中,需要对货物进行燃烧等级的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确保货物的安全。
3. 安全防范,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安全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燃烧等级分类
燃烧等级分类燃烧等级是指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燃烧性能的一种分类方式。
根据国际标准,燃烧等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和F级等五个等级。
不同的燃烧等级代表了不同的燃烧性能和应用场景。
A级燃烧等级是指具有最高燃烧性能的物质,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并能够自行燃烧,释放大量的热和光。
典型的A 级燃烧物质包括木材、纸张、织物、塑料等有机物质。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B级燃烧等级是指具有较高燃烧性能的物质,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但无法自行燃烧。
典型的B级燃烧物质包括液体燃料、油漆、涂料、溶剂等化学品。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C级燃烧等级是指具有中等燃烧性能的物质,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不明显的火焰,但会持续燃烧。
典型的C级燃烧物质包括煤、木炭、天然气等燃料。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少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
D级燃烧等级是指具有较低燃烧性能的物质,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明显的火焰,但会持续燃烧。
典型的D级燃烧物质包括金属、石材、混凝土等无机物质。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但会释放出大量的热。
F级燃烧等级是指具有最低燃烧性能的物质,这类物质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热和光,只会产生少量的烟雾。
典型的F级燃烧物质包括金属氧化物、硅酸盐、石膏等无机物质。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实际应用中,燃烧等级是评估物质燃烧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燃烧等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A级燃烧物质适用于建筑材料和家具等领域,B级燃烧物质适用于化工和涂料等领域,C 级燃烧物质适用于燃气和热能等领域,D级燃烧物质适用于金属加工和建筑结构等领域,F级燃烧物质适用于防火材料和建筑隔音等领域。
燃烧等级是评估物质燃烧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不同的燃烧等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
燃烧等级是指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和火焰的颜色、
形状等特征来划分燃烧的强度和危险程度的等级。
根据《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燃烧等级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四个等级。
A级燃烧等级是指非燃烧材料,这种材料在火灾中不参与燃烧,也不会助长火势。
例如石膏板、玻璃纤维等。
这类材料在建筑中的
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的蔓延速度,提高人员疏散的时间,是建
筑防火设计中常用的材料。
B级燃烧等级是指可燃材料,这种材料在火灾中会燃烧,但火
势不会很快蔓延。
例如木材、纸张等。
这类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需
要谨慎,需要采取防火措施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火灾的
危害程度。
C级燃烧等级是指易燃材料,这种材料在火灾中会迅速燃烧,
并且火势会迅速蔓延。
例如油漆、油脂等。
这类材料在建筑中的使
用需要特别注意,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来确保建筑的安全。
D级燃烧等级是指极易燃材料,这种材料在火灾中会瞬间燃烧,
火势极其凶猛。
例如酒精、天然气等。
这类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甚至禁止使用,以免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
燃烧等级的划分对于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燃烧等级适宜的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燃烧等级划分标准来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的防火安全。
燃烧常识及火灾基础知识
3. 火灾的分类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 的发生、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的途径:热传导、热对流、热 辐射。
火灾按燃烧对象可分为 6 类。 A 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 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 类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 青、石蜡、塑料等火灾。 C 类火灾:气体火灾。 甲烷、氢气、 一氧化碳等火灾。 按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时 间,可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 2 种,其中失去控制的预混燃烧会产生爆炸,这是 C 类 火灾最危险的燃烧方式。 D 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锂、钠、钾等火灾。 D 类火灾发生时热量很大, 为普通燃 料的 5 至 20 倍,有的火焰温度甚至可高达3000℃,且高温条件下金属性质特别活泼, 能与水、二氧化碳、氮、卤素及含卤化合物发生反应,使常用灭火剂失去作用。 E 类火灾: 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架空电线、变压器、配电箱等火灾。 F 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 火灾。 消防人员可以通过确定火灾类别,选择使用灭火剂和扑救方法。
处置时,避免盲目破门,应用穿刺水枪进行破洞观察 和冷却,破门内攻时,除设置水枪掩护外,应在邻近单元 预设避逃空间,并撤离电梯前室或楼梯间内人员。
7. 灭火方法
灭火方法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者使燃烧 反应中的游离基消失,迅速熄灭或阻止物质燃烧的措施。 灭火的方法主要有冷却、隔离、窒息、抑制
冷却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低 至燃点,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 受辐射热的影响,避免形成新的火点,在采用冷却灭火时,应按照“不 见明火不射水” 原则减少水渍损失。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
燃烧等级划分标准燃烧等级是用来描述物质燃烧性能的指标,根据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高度、燃烧时间以及火焰的传播速度等因素,将物质的燃烧性能分为不同的等级。
燃烧等级的划分旨在提供有关物质燃烧特性的信息,以便人们在使用和存储物质时能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燃烧等级划分标准,燃烧等级可以分为A、B、C、D和F五个等级。
下面将对这五个等级进行详细的介绍。
A级燃烧等级指的是可燃物质的燃烧性能最好的等级。
在A级燃烧等级下,物质的燃烧速度较慢,火焰高度较低,燃烧过程相对稳定。
A级燃烧等级的物质一般为非金属材料,如木材、纸张、织物等。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火焰较为明亮,火势相对较小,燃烧时间较长。
B级燃烧等级是指可燃液体的燃烧性能等级。
与A级燃烧等级相比,B级燃烧等级的物质燃烧速度更快,燃烧过程更加激烈。
B级燃烧等级的物质包括汽油、柴油、酒精等可燃液体。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火焰较高,火势较大,燃烧时间相对较短。
C级燃烧等级是指可燃气体的燃烧性能等级。
与B级燃烧等级相比,C级燃烧等级的物质燃烧速度更快,燃烧过程更加激烈。
C级燃烧等级的物质包括天然气、丙烷、乙烷等可燃气体。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火势较大,燃烧时间较短。
D级燃烧等级是指金属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与A、B、C级燃烧等级相比,D级燃烧等级的物质燃烧速度更快,燃烧过程更加激烈。
D级燃烧等级的物质包括锂、镁、钠等可燃金属。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火焰呈白色,火势极大,燃烧时间较短。
F级燃烧等级是指特殊物质的燃烧性能等级。
与A、B、C、D级燃烧等级相比,F级燃烧等级的物质燃烧速度最快,燃烧过程最激烈。
F级燃烧等级的物质包括氟化物、硫酸、硝酸等强氧化剂。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火焰呈绿色,火势极大,燃烧时间极短。
燃烧等级的划分标准在提供物质燃烧性能信息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相应的安全指导。
在使用和存储物质时,根据燃烧等级,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燃烧常识
四、燃烧产物
• 烟气 • 烟气的危害性 • 烟气的危险性表现在烟气具有毒害性、减 光性和恐怖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燃烧常识
23
四、燃烧产物
• 毒害
•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不完全燃烧产物。
• 当空气中的含量为0.1%时,人一小时后便 会感到头痛、作呕、不舒服; • 当含量达到0.5%时,20-30分钟内人员会 死亡; • 含量为1%时,人员吸气数次后失去知觉, 1-2分钟内会即刻死亡。
燃烧常识 13
二、燃烧类型
• 部分常见可燃物在空气中的自燃点
名称 汽油 煤油 氢气 乙醇 聚乙烯 木材 自燃点(℃) 415~530 210 572 470 520 250~350
燃烧常识 14
二、燃烧类型
• 爆炸的定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
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 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燃烧常识 3
一、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 燃烧的条件 • 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的三个必须条件可
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
可燃物
引火源
助燃物
燃烧三角形
燃烧常识
4
一、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 可燃物的含义:凡是能在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 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 助燃物:燃烧过程中助燃物是氧,空气中含 有大约21%的氧。 • 引火源的含义: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 源,统称为引火源(也称着火源)。
燃烧常识
30
五、影响火灾发展 变化的主要因素
• 热传导定义:是指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 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从温度较高一端 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另一端的过程。 • 热传导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固体物质 是最强的热导体,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 质较弱。
燃烧常识及火灾基础知识最新
燃烧常识及火灾基础知识最新燃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能燃烧的物质一定能够被氧化,而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能够燃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燃烧常识及火灾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不同可燃物的引燃第一,固体可燃物的引燃。
固体可燃物受热时,产生的可燃蒸气或热解产物释放到大气中,与空气适当地混合,若存在合适的引火源或温度达到了其自燃点,就能被引燃。
第二,可燃液体的引燃。
液体蒸气欲形成可点燃的混合气,液体应当处在或高于它的闪点温度条件下。
但由于引火源能够产生一个局部加热区,对于大多数液体即使在稍低于其闪点时,也可以引燃。
另外,雾化的液体,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更容易被引燃。
第三,可燃气体的引燃。
无论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使用可燃气体作原料,还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作燃料,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合适的引火源,不但可以燃烧,甚至可能产生爆炸。
自燃①自燃的定义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为自燃。
②自燃的类型。
根据热源不同,自燃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热自燃。
可燃物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其本身内部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而产生热,热量积聚导致升温,当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而发生燃烧,这种现象称为自热自燃。
例如煤堆、油脂类、赛璐珞、黄磷等物质自燃就属于自热自燃。
另一种是受热自燃。
可燃物被外部热源间接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就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作受热自燃。
例如,油锅加热、沥青熬制过程中,受热介质因达到一定温度而着火,就属于受热自燃。
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可燃物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燃烧。
它们的区别在于导致可燃物升温的热源不同,前者是物质本身的热效应,后者是外部加热的结果。
③物质的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受热升温形成自燃危险性的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知识点燃烧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过程。
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燃烧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一、燃烧的定义和特征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明亮的火焰、释放大量热量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燃烧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常见形式,它通常需要温度达到燃点才能发生。
二、燃烧的支持物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氧气是必不可少的支持物。
燃料是指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并产生热量的物质。
常见的燃料包括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有机物,以及氢气、碳等无机物。
三、燃烧的必要条件要使物质燃烧,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燃料:有可燃物质的存在;2. 氧气:足够的氧气供应;3. 温度:达到物质的燃点;4. 可燃物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足够的接触面积。
四、燃烧的类型根据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形态,燃烧可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两种类型。
1. 明火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如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
2. 隐火燃烧:没有明亮火焰,如木材在密闭空间中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
五、燃烧的产物燃烧反应中,燃料与氧气会产生新的物质。
对于有机物的燃烧,一般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木材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灰烬。
而对于无机物的燃烧,燃烧产物因物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燃烧与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燃烧的规模不断扩大,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燃烧释放的废气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了污染。
此外,燃烧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加剧了能源的紧缺。
七、燃烧的应用燃烧在人类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能源产生领域,人类利用燃料燃烧来产生能源,如火力发电和燃料动力等。
此外,燃烧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加热、照明、炊事等方面。
八、燃烧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对燃烧安全的重视,避免发生火灾等事故。
以下是一些燃烧安全常识:1. 严禁在燃烧禁区使用明火;2. 进入实验室、厨房或其他易发生燃烧的地方时,应关注可燃物的存放情况和火源是否关闭;3. 及时清理可燃物周围的物品,避免堆放杂物;4. 使用明火时要保持警惕,避免火源蔓延。
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知识点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之一,它涉及到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和理论。
在九年级上册的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燃烧的知识。
下面将从燃烧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燃烧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燃烧的定义及特点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燃烧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火焰、光热和烟尘等现象的产生。
燃烧的特点还包括三个基本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燃料是产生燃烧的物质,氧气是燃料燃烧所需的氧化剂,而着火点是燃料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能够自燃的温度。
二、燃烧的类型燃烧可以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两种类型。
明火燃烧是指燃料产生的火焰明显可见,如燃烧的蜡烛或篝火。
而隐火燃烧是指燃料在没有明显火焰的情况下发生的燃烧,如燃烧的木炭或煤。
三、燃烧与环境的关系燃烧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潜在影响。
其次,燃烧释放出的废气和烟尘会污染大气,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未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进行燃烧过程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洁净燃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燃烧过程带来的污染。
四、燃烧与能量的关系燃烧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
在燃料燃烧时,燃料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例如,当木材燃烧时,木材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和光能,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来取暖、烹饪等。
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五、消防安全常识燃烧是一种有用但也危险的化学现象,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消防安全。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火源,避免火源使用不当导致火灾的发生。
其次,使用火源时要保持警惕性,不要将易燃物品靠近火源,以免发生意外。
最后,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如果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通过对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对燃烧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燃烧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恒星点火温度
恒星点火温度恒星的点火温度和燃烧规律是一个复杂的天文现象,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理论分析,逐渐揭示了这一神秘领域的奥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恒星的点火温度。
恒星的点火温度指的是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开始的最低温度。
在这个温度下,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才能顺利进行。
点火温度与恒星的质量和化学组成有关。
一般来说,质量越大,点火温度越高;化学组成越丰富,点火温度也越高。
那么,恒星的燃点有什么规律呢?恒星的燃烧规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核聚变反应的顺序和恒星演化过程。
核聚变反应的顺序: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从氢核聚变开始,随着恒星内部温度的升高,依次发生锂、铍、碳、氧、硅等元素的聚变。
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链条反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前一个环节产生的热量作为激发能量。
恒星演化过程:恒星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等。
在主序星阶段,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主要发生在核心区域,氢核聚变产生的热量使得恒星表面保持稳定。
当恒星内部的氢核聚变接近尾声时,恒星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导致核心区域的氦核聚变开始。
这一阶段称为恒星的氦闪,随后恒星进入红巨星阶段。
红巨星阶段的恒星,内部温度和压力继续升高,导致氦核聚变向更重的元素进行。
这一过程在恒星表面表现为颜色的变化,从红色到橙色、黄色,最后变为蓝色。
当恒星内部的氦核聚变完成后,恒星开始膨胀,外层气体逐渐冷却,形成行星状星云。
最后,恒星残骸收缩,形成白矮星。
总之,恒星的点火温度和燃烧规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天文现象。
通过对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和演化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中恒星的诞生、演化和消亡。
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宇宙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常识张俊峰1、什么叫灭火剂?答:能够有效地在燃烧区破坏燃烧条件,达到抑制或终止燃烧的物质统称为灭火剂.2、常用的灭火剂有哪几种?答: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水,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3、水的灭火作用是什么?答:(1)冷却燃烧物质;(2)水遇火汽化后体积膨胀1720倍,可以稀释燃烧区的氧含量,窒息燃烧;(3)对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稀释;(4)乳化可燃液体;(5)水力冲击。
4、哪些物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答:钾、钠、钙、镁等碱金属和电石等物质火绝对禁止用水扑救。
5、什么叫燃烧?答: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6、根据国家标准GB4968-85《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哪几类?都指什么?答: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苯、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钙、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7、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几个方面?答: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即冷却灭火、窒息灭火、隔离灭火和化学抑制灭火。
8、确定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的标准?答:特大火灾:一次火灾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合计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金额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合计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烧毁财物30万元以上的火灾。
一般火灾:不具备上面所说的情形的燃烧事故。
9、什么是火灾?答:火灾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0、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1)要有可燃物。
(2)要有助燃物。
(3)要有着火源。
11、什么是可燃物?答:不论是固体、液体、气体,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都叫做可燃物。
12、什么是助燃物?答: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
13、什么是着火源?答:凡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叫着火源。
14、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已经具备是否就一定着火?答:不一定。
只有在可燃物和助燃物充足,着火源有足够的温度和热量,而且三者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时,才会发生燃烧。
15、物质按火灾危险性分为哪几类?答:共分为七类。
(1)爆炸物品;(2)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3) 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4)遇湿燃烧物品;(5)自燃物品;(6)易燃可燃固体;(7)氧化剂。
16、什么是爆炸物品?答:受到高温、摩擦、撞击或受到一定物质的激发能瞬间发生单分解或复分解化学反应,并以机械的形式在极短时间内放出较大能量的物质,统称爆炸物品。
17、什么是易燃液体?答:凡闪点小于或等于45度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
18、什么是可燃液体?答:凡是闪点大于45度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
19、衡量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什么?答:主要是依据它们的燃烧能力以及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浓度,同时还要参考其它理化性质。
20、什么是遇湿燃烧物品?答:凡是遇水或潮湿空气能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并放出热量而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都叫做遇湿燃烧物品。
21、遇湿燃烧物品的共性是什么?答:能使水分解,夺取水中氧与其化合,放出热量,并产生可燃气体。
这种气体由于放热作用或接触火源,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22、什么是自燃物品?答:凡是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外界温度、湿度影响发热而达到燃点引起自身燃烧的物质,都叫做自燃物品。
23、什么是燃烧固体?答:凡是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的固体物质,统称为燃烧固体。
24、什么是氧化剂?答:凡是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如遇酸、碱、受潮湿、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等接触而发生分解,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统称为氧化剂。
25、燃烧有哪几种类型?答:有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
26、什么叫闪燃?答: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闪燃。
27、什么叫着火?答: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28、什么叫自燃?答: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自燃。
29、什么叫爆炸?答: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或气体、蒸汽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均称为爆炸。
30、爆炸分哪三种形式?答: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核爆炸。
31、什么叫爆炸极限?答: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爆炸浓度极限。
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
最大百分比为上限,最小百分比为下限。
32、什么叫闪点?答: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33、物质的闪点与火灾危险性是什么关系?答:闪燃虽是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但闪燃是液态可燃物发生火灾的危险信号。
因此,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34、按闪点划分,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几类?答:可分为三类。
闪点在28度以下为甲类;闪点在28-60度为乙类;闪点在60度以上为丙类。
35、自然界里的物质都以什么状态存在?答: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36、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燃烧过程有什么不同?答:固体和液体发生燃烧,需要经过分解和蒸发,生成气体,然后由这些气体成分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燃烧。
气体燃烧不需要象固体、液体那样经过熔化、蒸发等过程,气体在燃烧时所需要的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和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而且燃烧速度快。
37、决定固体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理化性质是什么?答:有熔点、燃点、自燃点、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和受热分解速度。
38、固体物质燃烧形式有哪几种?答:有四种形式。
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
39、影响液体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1)单一组份和混合组份液体燃烧特点不同的因素;(2)液体初温高低的因素;(3)液体储罐内液位高低的因素;(4)储罐直径大小的因素;(5)油品含水量的因素;(6)风力大小的因素。
40、气体燃烧有几种形式?答:有两种形式。
一是扩散燃烧;二是动力燃烧。
41、你能说明氧气、氢气、氨气、氮气、乙炔气等钢瓶的颜色吗?答:依次序分别是天蓝色、深绿色、黄色、黑色、白色。
42、什么叫完全燃烧?答: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产物,叫完全燃烧。
43、什么叫不完全燃烧?答: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燃烧的产物,叫不完全燃烧。
44、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的方面有几点?答:有两点。
一是大量生成燃烧产物,可以阻止燃烧的进行;二是可以根据烟雾特征和流动方向,识别燃烧物质,判断火源位置和火势蔓延方向。
45、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不利的方面有几点?答:(1)妨碍灭火人员行动;(2)威胁人员安全;(3)容易造成火势蔓延。
46、一氧化碳对人体有什么危害?答: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0.1%时,60分钟内人体会出现头痛、呕吐。
含量达到0.5%时,20-30分钟内,人就有致死的危险;含量达到1%时,呼吸数次,人体失去知觉,1分钟就中毒死亡。
47、什么是火焰?答:火焰是可燃物质正在进行燃烧的气体和蒸汽的体积。
由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组成。
48、火焰的颜色与哪些条件有关?答:(1)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份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2)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3)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有关。
49、什么是燃烧温度?答:燃烧温度是指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
50、火灾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答: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51、火灾初起阶段有什么特点?答:一般固体可燃物质着火后,在15分钟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有利于火灾扑救。
52、热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答: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
53、什么叫热传导?答: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叫热传导。
54、什么叫热辐射?答: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热辐射。
55、什么叫热对流?答:由受热物质微粒的流动来传播热能的现象,叫热对流。
56、影响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因素有物质的燃点、闪点、爆炸物质的上下限和物质的湿度、表面积,风对燃烧速度也有很大影响。
57、影响火势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1)热传播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2)爆炸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3)建筑物的特点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4)气象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
58、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答:划分为四级。
一般要求是: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为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为木屋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
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为木屋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结构。
59、什么叫防火间距?答:防火间距,是指某座建筑物起火,相邻建筑物在辐射热的作用下,在20分钟内无扑救条件下,不会着火的距离。
星级题库一星级消防员1、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2、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哪几种?答: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抑制灭火法。
3、战斗展开的形式分哪几种?答:准备展开,预先展开,全面展开。
4、选择水枪阵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便于射水,便于观察,便于行动。
5、灭火战斗的原则是什么?灭火战术的原则是什么?答:灭火战斗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灭火战术坚持“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6、灭火战斗的方法是什么?答:堵截包围,内外夹攻,上下合击,重点突破,逐片消灭。
7、灭火战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速战速决”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8、消防水枪射流有几种形式?是什么?答:三种:密集射流,开花射流,雾状射流。
9、我支队现配备的水带按直径分有几种?各是什么?答:二种:65mm,80mm。
10、我支队现有消防车的种类按灭火剂分为哪几种?答:水车,泡沫车,干粉车,干粉泡沫联用车。
11、常用的灭火剂是哪几种?答: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惰性气体。
12、我公司禁止用水扑救的物质火灾典型的是哪几种?答:三氯化钛,烷基铝,三异丁基铝,四氯化钛,电石等火灾。
13、我支队目前使用的呼吸器使用时间是多少?答: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40分钟。
14、消防工作方针是什么?答: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5、重质油火灾的最大危险性是什么?答:沸溢,喷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