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新加硬盘
linux中为系统加一块新硬盘的过程
linux中为系统加一块新硬盘的过程在Linux中添加一块新硬盘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连接新硬盘:确保新硬盘已正确连接,并将其与系统电源连接。
2. 启动系统: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
3. 识别新硬盘: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查看硬盘设备列表:```shellsudo fdisk -lsudo parted -l```这将显示系统中已连接的硬盘和分区信息。
找到新硬盘的设备名称,例如`/dev/sdb`。
4. 创建分区: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创建新分区:```shellsudo fdisk /dev/sdb```或```shellsudo parted /dev/sdb```在分区过程中,可以选择主分区或逻辑分区,并指定分区大小。
完成后保存更改并退出。
5. 格式化分区: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格式化新分区:```shellsudo mkfs.ext4 /dev/sdb1```或```shellsudo mkfs.xfs /dev/sdb1```其中,`/dev/sdb1` 是新分区的设备名称。
选择适合您需要的文件系统类型。
完成后退出。
6. 挂载分区:创建一个挂载点(目录),然后将新分区挂载到该挂载点上。
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创建挂载点和挂载分区:```shellsudo mkdir /mnt/newdisksudo mount /dev/sdb1 /mnt/newdisk```7. 配置自动挂载:为了使新分区在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您需要编辑`/etc/fstab` 文件。
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编辑该文件:```shellsudo nano /etc/fstab```在文件的末尾添加以下行:```bash/dev/sdb1 /mnt/newdisk ext4 defaults 0 0```确保将`/dev/sdb1` 替换为您实际使用的分区设备名称,将`/mnt/newdisk` 替换为您创建的挂载点路径,以及将`ext4` 替换为您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ESXI和LINUX增加硬盘
ESXI& LINUX增加硬盘ESXI增加虚拟硬盘一般Linux涉及到两种添加硬盘,一种是LVM扩展空间,另一种是添加一个独立硬盘扩展LVM空间我们在系统安装时就默认创建了LVM,所以下面的操作全是按照默认的PV,LV进行操作[root@localhost ~]# fdisk -l显示为:/dev/sdb为新添加的硬盘,一般我们一个硬盘分一个pv,这样便于管理。
1、将sdb生成pv:[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b2、把pv加到VG中:[root@localhost ~]#vgextend VolGroup00 /dev/sdb3、将逻辑卷分区VG(LogVol00)增加2G:[root@localhost ~]#lvextend -L +2G /dev/VolGroup00/LogVol004、调整ext3:[root@localhost ~]#resize2fs -p /dev/VolGroup00/LogVol00好了,我们已经完成了LVM添加空间的操作.添加独立硬盘我们将新加的硬盘做为一整个分区,所以直接进入格式化[root@localhost ~]#mkfs -t ext3 /dev/sdb1用ext3格式对/dev/sdb1 进行格式化挂载该分区:手动挂载:[root@localhost ~]#mkdir /data创建新的硬盘的挂载点[root@localhost ~]#mount /dev/sdb /data将新磁盘分区/dev/sdb挂载到/data下面最后我们再设置系统开机自动挂载[root@localhost ~]#vi /etc/fstab添加如下行:/dev/sdb /data ext3 defaults, 0 1 保存,退出,Ok ,顺利完成添加硬盘.。
简述添加新硬盘并扩展现有逻辑卷的步骤。
简述添加新硬盘并扩展现有逻辑卷的步骤。
添加新硬盘并扩展现有逻辑卷的步骤如下:1、将新硬盘连接到计算机,并确保其被正确识别,可以使用命令`fdisk -l`或`lsblk`来查看。
2、使用命令`fdisk /dev/sdX`(其中X为新硬盘的设备号)来对新硬盘进行分区。
可以选择创建一个主分区或逻辑分区,并将其设置为Linux LVM类型(类型代码为8e)。
3、使用命令`pvcreate /dev/sdX1`来创建物理卷(PV)。
这里假设新硬盘的分区号为1,如果不是,需要相应地更改。
4、使用命令`vgextend <VolumeGroup> /dev/sdX1`来将新的物理卷添加到现有卷组(Volume Group)中。
这里需要将`<VolumeGroup>`替换为您要扩展的卷组的名称。
5、使用命令`lvextend -L +<size>/dev/<VolumeGroup>/<LogicalVolume>`来扩展现有逻辑卷(Logical Volume)。
注意要将`<size>`替换为要增加的大小(如+10G),`<VolumeGroup>`替换为卷组的名称,`<LogicalVolume>`替换为要扩展的逻辑卷的名称。
6、使用命令`resize2fs /dev/<VolumeGroup>/<LogicalVolume>`来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使其能够使用新扩展的空间。
这里的命令是适用于ext2/ext3/ext4文件系统的,如果使用其他类型的文件系统,需要相应地使用其他命令。
7、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使用命令`df -h`来验证逻辑卷的大小是否已经扩展。
请注意,这些步骤中的命令可能会因不同的Linux发行版和版本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操作前先备份重要数据,并在执行命令时谨慎操作。
linux虚拟机磁盘扩容操作方法
linux虚拟机磁盘扩容操作方法要在Linux虚拟机上扩展磁盘,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首先,在虚拟化平台(如VMware、VirtualBox等)中对虚
拟机的磁盘进行扩容操作。
这一步会增加虚拟硬盘的容量。
2. 接下来,在虚拟机中运行以下命令来扫描新添加的磁盘空间:
echo 1 > /sys/class/scsi_device/DEVICE/device/rescan.
其中,DEVICE是你要扫描的设备名称,可以在
`/sys/class/scsi_device/`目录下找到对应的设备。
3. 然后,使用`fdisk`命令对磁盘进行分区扩展。
运行以下命令:
fdisk /dev/sdX.
其中,sdX是你要扩展的磁盘名称。
进入`fdisk`界面后,
按顺序输入以下命令:
输入 `p` 查看分区表,确认分区信息。
输入 `d` 删除现有分区。
输入 `n` 创建一个新分区。
输入 `w` 保存并退出。
4. 接着,运行以下命令来重新加载分区表:
partprobe /dev/sdX.
5. 现在,你需要将新的分区格式化为文件系统。
如果你使用的是ext4文件系统,可以运行以下命令:
resize2fs /dev/sdX1。
其中,sdX1是你新创建的分区名称。
6. 最后,你可以运行`df -h`命令来确认磁盘空间扩展是否成功。
以上就是在Linux虚拟机上扩展磁盘的基本操作方法。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Linux 新增一块硬盘,添加到已有逻辑卷进行扩容
Linux 新增一块硬盘,添加到已有逻辑卷进行扩容linux下查看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df -T 只可以查看已经挂载的分区和文件系统类型。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sda1 ext4 20642428 3698868 15894984 19% /tmpfs tmpfs 32947160 0 32947160 0% /dev/shmfdisk -l 可以显示出所有挂载和未挂载的分区,但不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Disk /dev/sda: 299.4 GB, 299439751168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640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identifier: 0x000576df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 1 2611 20971520 83 Linux/dev/sda2 2611 3134 4194304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sda3 3134 36404 267248282 83 Linuxparted -l 可以查看未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以及哪些分区尚未格式化。
Model: LSI MR9240-8i (scsi)Disk /dev/sda: 299GB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Partition Table: msdosNumber Start End Size Type File system Flags1 1049kB 21.5GB 21.5GB primary ext4 boot2 21.5GB 25.8GB 4295MB primary linux-swap(v1)3 25.8GB 299GB 274GB primary ext4lsblk -f 也可以查看未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
linux 系统进行磁盘扩容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Linux系统中进行磁盘扩容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查看磁盘空间大小,确定需要扩容的分区。
确保系统支持动态添加磁盘空间,例如使用LVM(逻辑卷管理)或文件系统支持动态扩展。
添加新的虚拟硬盘。
重启虚拟机,否则系统可能无法识别新添加的硬盘。
使用fdisk命令对新硬盘进行分区。
根据需要,修改新分区的格式为Linux(通常默认为Linux)。
格式化新分区。
进入/etc目录,查看是否存在sdc1文件夹,如果不存在,则执行partprobe命令,再执行格式化命令。
将新LVM添加到已有的LVM组中,实现扩容。
请注意,以上步骤可能因具体的Linux发行版和配置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磁盘扩容操作之前,建议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万一。
同时,如果对Linux系统不熟悉,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linux在线添加硬盘、扫盘
登录后才能查看或发表评论立即登录或者逛逛博客园首页
linux在线添加硬盘、扫盘
1:查看scsi 硬盘设备 [root@web02 ~]# ls /sys/class/scsi_host host0 host1 host2
2:检查本机现有硬盘 [root@web02 ~]# fdisk /dev/sda sda sda1 sda2 sda3
3:刷新scsi驱动器 [root@web02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root@web02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 [root@web02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root@web02 ~]# fdisk /dev/sd sda sda1 sda2 sda3 sdb sdc [root@web02 ~]# fdisk /dev/sd^C [root@web02 ~]# fdisk -l
linux添加新硬盘
在服务器上把硬盘接好,启动linux,以root登陆.比如我新加一块SCSI硬盘,需要将其分成三个区:#fdisk -l 查看分区#fdisk /dev/sdb进入fdisk模式:Command (m for help):p //查看新硬盘的分区Command (m for help):n //创建新分区可以用m命令来看fdisk命令的内部命令;n命令创建一个新分区;d命令删除一个存在的分区;p命令显示分区列表;t 命令修改分区的类型ID号;l命令显示分区ID号的列表;a命令指定启动分区;w命令是将对分区表的修改存盘让它发生作用.Command actione extended //输入e为创建扩展分区p primary partition (1-4) //输入p为创建主分区,这里我们选择pPartion number(1-4):1 //第一个扩展分区,按你需求可以最多分4个主分区First Cylinder(1-1014,default 1): 1 //第一个主分区起始的磁盘块数Last cylindet or siza or sizeM or sizeK: 1024MB //可以是以MB为单位的数字或者以磁盘块数,这里我们输入1024MB表示分区大小为1G.这样我们就创建完一个分区,如果要创建更多分区可以照上面的步骤继续创建.创建完后用w保存分区.Command (m for help): w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 ed! Calling ioctl() to r e-r 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这样就分区完,我们还要进行格式化#mkfs -t ext3 -c /dev/sdb1 //如果有多个分区,则分区修改为sdb2这样格式化完后我们需要进行挂载分区,#mkdir www //创建/www目录,我们将把新的分区挂到www下#mount /dev/sdb1 /www //将/dev/sdb1挂载到/www# df //用df命令进行查看Filesystem 1K-bloc 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sda2 3771316 1388956 2190788 39% //dev/sda1 101089 9463 86407 10% /bootnone 62988 0 62988 0% /dev/shm/dev/sdb1 485906 8239 452580 2% /www //看到了,这就是我们刚才新挂载的分区添加硬盘开机后dmesg | grep sdsda: sda1 sda2sdb: unknow n partition table创建硬盘信息fdisk /dev/sdbCommand (m for help): mCommand ac tiona toggle a bootable flagb edit bsd disklabel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d delete a partitionl list know n partition typesm print this menun add a new partition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q quit w ithout sav ing changes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u change display/entr y units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w w r 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 y)Command (m for help): n 添加分区Command ac tione extendedp primar y partition (1-4)p 添加主分区Partition number (1-4): 1F ir st c ylinder (1-2610, default 1):U sing default value 1Last c ylinder or+size or+sizeM or +sizeK (1-2610, defaul t 2610): U sing default value 2610Command (m for help): w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 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格式化硬盘[root@lmap ~]# mkfs -t ext3 /dev/sdb1mke2fs 1.39 (29-May-2006)F ilesystem label=OS type:LinuxBloc k size=4096 (log=2)F r agment size=4096 (log=2)2621440 inodes, 5241198 bloc ks262059 blocks (5.00%)reser ved for the super userF ir 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 stem bloc ks=0160 bloc 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 oup, 32768 fr agments per group16384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 k bac kups stored on blocks: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Writing inode tables:done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 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 mation: done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 ally checked ever y 29 mounts or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 se tune2fs -c or-i to override.创建mount目录mkdir -p /mnt/centos01mout到指定的目录mount /dev/sdb1 /mnt/centos01修改/etc/fstab文件,每次开机自动加载vi /etc/fstab/dev/sdb1 /mnt/centos01 ext3 defaults 1 1查看[root@lmap ~]# dfF ilesystem 1K-bloc ks Used Available U se% Mounted on/dev/mapper/V olGr oup00-LogVol0018156292 2574216 14644912 15% //dev/sda1 101086 18382 77485 20% /boottmpfs 517552 0 517552 0% /dev/shm/dev/sdb1 20635700 176200 19411264 1% /mnt/c entos01关于去除硬盘,修改/etc/fstab文件,删除相关内容删除硬盘后如果不去掉/etc/fstab文件中的/dev/sdb1 /mnt/centos01 ext3 defaults 1 1重启后会出现Give root password for maintenanc e(or type Control-D to continue):解决办法:这是所有的文件系统是只读的,输入root密码后,使用这个命令#mount -o remount,r w /然后去掉/etc/fstab文件中的/dev/sdb1 /mnt/centos01 ext3 defaults 1 1一.Linux的硬盘识别2.6 kernel以后,linux会将识别到的硬件设备,在/dev/下建立相应的设备文件.如:sda 表示第1块SCSI硬盘.hda 表示第1块IDE硬盘(即连接在第1个IDE接口的Master口上). scd0 表示第1个USB光驱.当添加了新硬盘后,在/dev目录下会有相应的设备文件产生.cciss的硬盘是个例外,它的设备文件在/dev/cciss/目录下.一般使用”fdisk -l”命令可以列出系统中当前连接的硬盘设备和分区信息.新硬盘没有分区信息,则只显示硬盘大小信息.二.在linux系统中添加新硬盘下面说明一下,在GTES 11上,添加一块10G硬盘到第一个IDE口的Slave接口上. 安装好硬盘后,开机进入Turbolinux.以root身份登录.执行fdisk -l命令显示当前系统的硬盘设备.[root@g11-64-1 ~]# fdisk -lDisk /dev/hda: 21.4 GB, 2147483648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hda2 14 89 610470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hda3 90 2610 20249932+ 83 LinuxDisk /dev/h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305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isk /dev/hdb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root@g11-64-1 ~]#显示hdb没有分区信息,大小为10G.使用fdisk命令对hdb进行分区.[root@g11-64-1 ~]# fdisk /dev/hdbDevice contains neither a valid DOS partition table, nor Sun, SGI or OSF disklabel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After that, of course, the previous content won't be recoverable.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305.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e.g., DOS FDISK, OS/2 FDISK)Warning: invalid flag 0x0000 of partition table 4 will be corrected by w(rite)输入: n 表示新建分区.Command (m for help): nCommand actione extendedp primary partition (1-4)输入: p 表示建立一个主分区.pPartition number (1-4): 1输入: 1 表示此分区编号为1.First cylinder (1-1305, default 1):输入: 回车表示使用默认起始柱面号.Using default value 1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305, default 1305):输入: 回车表示使用默认结束柱面号.即此分区使用整个硬盘空间.Using default value 1305Command (m for help): w输入: w 存盘,退出fdisk.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再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分区情况.[root@g11-64-1 ~]# fdisk -lDisk /dev/hda: 21.4 GB, 2147483648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hda2 14 89 610470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hda3 90 2610 20249932+ 83 LinuxDisk /dev/h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305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b1 1 1305 10482381 83 Linux显示/dev/hdb上有一个hdb1分区,为linux格式.分区后,需要对这个分区进行格式化.[root@g11-64-1 ~]# mkfs.ext3 /dev/hdb1mke2fs 1.39 (29-May-2006)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4096 (log=2)Fragment size=4096 (log=2)1310720 inodes, 2620595 blocks131029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68435456080 bloc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16384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9 mounts or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将新建分区挂在到/mnt/hdb1上.[root@g11-64-1 ~]# mkdir /mnt/hdb1[root@g11-64-1 ~]# mount /dev/hdb1 /mnt/hdb1[root@g11-64-1 ~]# df -h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hda3 19G 8.2G 9.7G 46% //dev/hda1 99M 16M 79M 17% /boottmpfs 250M 0 250M 0% /dev/shm/dev/hdb1 9.9G 151M 9.2G 2% /mnt/hdb1[root@g11-64-1 ~]#hdb1已挂载到/mnt/hdb1上,剩余空间为9.2G.在此分区上创建文件.[root@g11-64-1 ~]# cd /mnt/hdb1[root@g11-64-1 hdb1]# ls > a[root@g11-64-1 hdb1]# ls -hltotal 20K-rw-r--r-- 1 root root 13 Nov 3 08:45 adrwx------ 2 root root 16K Nov 3 08:44 lost+found[root@g11-64-1 hdb1]#卸载hdb1分区.[root@g11-64-1 hdb1]# cd[root@g11-64-1 ~]# umount /mnt/hdb1[root@g11-64-1 ~]# df -h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3 19G 8.2G 9.7G 46% //dev/hda1 99M 16M 79M 17% /boottmpfs 250M 0 250M 0% /dev/shm [root@g11-64-1 ~]#三.设置新硬盘开机自动挂载在/etc/fstab中添加新硬盘的挂载信息.添加下面一行:/dev/hdb1 /mnt/hdb1 ext3defaults 1 2这样,每次开机后,系统会自动将/dev/hdb1挂载到/mnt/hdb1上.。
linux磁盘写入流程
linux磁盘写入流程在Linux系统中,磁盘写入的过程涉及文件系统、磁盘驱动、硬件层等多个组件。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Linux磁盘写入的基本流程:1.文件系统缓存:•当用户或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调用写入数据时,数据首先被缓存在文件系统的缓存中,而不是直接写入磁盘。
2.页面缓存和Dirty Pages:•内核使用页面缓存(page cache)来存储文件数据。
当数据被写入页面缓存后,这些页面标记为"脏页"(dirty pages),表示它们的内容已经改变。
3.同步和异步写入:•内核有两种方式进行磁盘写入:同步和异步。
•同步写入:数据被写入缓存后立即同步写入到磁盘。
这确保了写入操作的可靠性,但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因为写入操作需要等待磁盘的确认。
•异步写入:内核将数据写入缓存,并定期将脏页异步写入到磁盘。
这提高了性能,但可能在极端情况下导致数据丢失。
4.写入到磁盘控制器:•缓存中的数据最终会被写入磁盘控制器。
磁盘控制器负责管理磁盘的I/O操作。
5.磁盘调度器:•操作系统的磁盘调度器负责将数据块以最优的方式写入磁盘。
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磁盘扇区、轨道等来提高性能。
6.磁盘驱动程序:•磁盘驱动程序是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
它将数据从缓存传递到磁盘,并管理磁盘的读写操作。
7.硬盘控制器和磁盘操作:•硬盘控制器接收到来自磁盘驱动程序的命令,将数据写入到磁盘的指定位置。
这可能涉及寻道、旋转、写入等多个步骤。
8.确认写入:•硬盘驱动程序向操作系统发送写入成功的确认信号,表示数据已经成功写入磁盘。
9.文件系统元数据更新:•操作系统更新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例如inode中的文件修改时间、文件大小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流程是一个高层次的概括,实际情况中可能涉及到更多的细节和优化。
磁盘写入的性能和可靠性是操作系统和硬件共同协作的结果。
浅析如何给Linux中增加磁盘并进行系统盘数据迁移:创建分区、格式化分区、数据迁移、挂载分区
浅析如何给Linux中增加磁盘并进⾏系统盘数据迁移:创建分区、格式化分区、数据迁移、挂载分区 做实训平台的时候有⽤到将 docker 应⽤迁移到 linux 的数据盘,我们有个 500g 的数据盘,对这⽅⾯不了解,所以查博客学习⼀下。
通常在项⽬正式上线后,随着Linux服务器中系统盘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导致Disk过⾼,数据存储空间短缺。
因此,我们通常需要将系统盘数据进⾏迁移,通过创建数据盘分区,将系统盘数据进⾏迁移。
接下来对迁移步骤进⾏⼀⼀阐述:⼀、创建分区1、查看数据盘是否已经分区。
命令:fdisk -l 可看出,本机服务器中有⼀块磁盘 /dev/sda ,⼤⼩为53.7GB,并进⾏分区的数据盘有两块:/dev/sda1,/dev/sda22、现在对该数据盘进⾏分区。
命令:fdisk /dev/sda 根据提⽰,输⼊m,查看命令操作: 输⼊p查看当前硬盘的分区信息,⽬前该硬盘存在两个分区,如下显⽰: 根据提⽰,输⼊n新建分区,p为主分区,分别输⼊分区号以及起始扇区,起始扇区默认 我这⾥是因为磁盘不够了,所以不需要分区,结果就会显⽰:No free sectors available 如果可以分区的话,敲击 Enter 就会分区成功,然后输⼊ w 保存分区即可!⼆、格式化分区 当创建完分区之后,需要进⾏格式化分区才能正常使⽤,因为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所设置的⽂件属性/权限并不相同,为了存放这些⽂件所需的数据,需要将分区进⾏格式化,使得成为操作系统可利⽤的⽂件系统格式。
在Windows⽂件系统的分区格式中,有三种:分别是FAT16、FAT32、NTFS格式 Linux系统中常见的⽂件系统格式:Ext2、Ext3、Linux swap和VFAT 格式。
Centos系统就是Ext2/Ext3/Ext3。
格式化命令:mkfs.ext4 /dev/sdaxx,格式分区,并指定分区系统/dev/sdaxxx,xx为数字,为创建的分区, 注:因为我这⾥没有磁盘需要分区,所以不需要格式化。
linux创建虚拟磁盘的几种方式
linux创建虚拟磁盘的几种方式在Linux系统中,有几种方式可以创建虚拟磁盘。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这些方法。
1. 使用dd命令:可以使用dd命令在Linux系统中创建虚拟磁盘。
通过dd命令可以从一个文件或设备中复制数据,并将其写入另一个文件或设备。
例如,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dd if=/dev/zero of=/path/to/virtual_disk bs=1M count=1024。
这将创建一个名为virtual_disk的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
2. 使用fallocate命令:fallocate命令可以用来在文件系统上预分配空间。
可以使用fallocate命令创建指定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
例如,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fallocate -l 1G /path/to/virtual_disk.3. 使用truncate命令:truncate命令可以用来扩展或缩小文件的大小。
可以使用truncate命令创建指定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
例如,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truncate -s 1G /path/to/virtual_disk.4. 使用qemu-img命令:如果你正在使用虚拟化技术(如QEMU/KVM),可以使用qemu-img命令创建虚拟磁盘。
例如,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qemu-img create -f qcow2 /path/to/virtual_disk.qcow2 1G.这些方法提供了在Linux系统中创建虚拟磁盘的几种选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创建虚拟磁盘。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LINUX挂接移动硬盘
aix挂接移动硬盘对ai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
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 fdisk -l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dev/sda4 7905 8924 8193150 f Win95 Ext'd (LBA)/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统有一块SCSI硬盘/dev/sda和它的四个磁盘分区/dev/sda1 -- /dev/sda4, /dev/sda5是分区/dev/sda4的逻辑分区。
接好移动硬盘后,再用fdisk –l 或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root ]# fdisk -l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dev/sda4 7905 8924 8193150 f Win95 Ext'd (LBA)/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Disk /dev/sdc: 40.0 GB, 4000776192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48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c1 1 510 4096543+ 7 HPFS/NTFS/dev/sdc2 511 4864 34973505 f Win95 Ext'd (LBA)/dev/sdc5 511 4864 34973473+ b Win95 FAT32大家应该可以发现多了一个SCSI硬盘/dev/sdc和它的两个磁盘分区/dev/sdc1?、/dev/sdc2,其中/dev/sdc5是/dev/sdc2分区的逻辑分区。
linux服务器挂载硬盘的方法
linux服务器挂载硬盘的方法一、准备工作我们需要确认硬盘已经正确连接到服务器上,并且已经被识别。
可以通过使用命令`fdisk -l`或`lsblk`来查看已连接的硬盘列表,确保硬盘被正确识别。
二、分区和格式化接下来,我们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在Linux中,可以使用`fdisk`命令来进行分区,例如`fdisk /dev/sdb`。
在分区时,可以选择创建一个或多个分区,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分区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每个分区进行格式化。
例如,对于第一个分区,可以使用`mkfs.ext4 /dev/sdb1`命令来进行ext4文件系统的格式化。
三、创建挂载点在挂载硬盘之前,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挂载点目录。
挂载点是将硬盘与文件系统关联的位置。
可以选择任意目录作为挂载点,例如`/mnt/mydisk`。
在Linux中,可以使用命令`mkdir`来创建目录,例如`mkdir /mnt/mydisk`。
四、挂载硬盘现在,我们可以将硬盘挂载到之前创建的挂载点。
可以使用`mount`命令来挂载硬盘,例如`mount /dev/sdb1 /mnt/mydisk`。
五、设置开机自动挂载为了实现开机自动挂载,我们需要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一行配置。
可以使用任意文本编辑器打开该文件,例如`vi /etc/fstab`。
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以下一行配置:`/dev/sdb1 /mnt/mydisk ext4 defaults 0 0`保存并关闭文件。
现在,每次服务器重启时,硬盘将自动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
六、验证挂载为了验证硬盘是否成功挂载,可以使用命令`df -h`来查看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在输出中,应该能够看到已挂载的硬盘及其挂载点。
可以尝试在挂载点目录中创建文件或目录,以确保对硬盘的读写操作正常。
七、卸载硬盘如果需要卸载硬盘,可以使用`umount`命令,例如`umount /mnt/mydisk`。
Linux扩容-新增磁盘分区挂载-fdisk
Linux扩容-新增磁盘分区挂载-fdiskLinux扩容-新增磁盘分区挂载-fdisk扩容后的云硬盘,挂载给实例后,需要对扩容的部分划分分区并初始化。
本节以“CentOS 7.0 64位”操作系统为例,介绍使⽤fdisk⼯具为扩容后的磁盘创建新的分区。
⼀背景信息扩容成功后,需要为扩容部分的容量创建新的分区,或者重新创建分区替换原有分区。
为扩容部分的容量创建新的分区该场景下,不需要卸载原有的分区,⽽是在原有分区的基础上新增分区。
该操作不会中断业务,对业务影响较⼩。
推荐系统盘或者需要保证业务不中断的磁盘扩容场景使⽤。
如果当前磁盘使⽤的是MBR格式,则要求扩容后的磁盘容量不超过2TB,并且磁盘的分区数量还未达到上限。
重新创建分区替换原有分区如果当前磁盘使⽤的是MBR分区,且磁盘分区数量已达到上限,⽆法再增加新的分区。
此时需要先卸载已有分区,重新创建新的分区替换原有分区。
该操作不会删除原有分区的数据,但操作过程中需预先中断业务,因此会对⽤户正在运⾏的业务产⽣影响。
MBR分区转换为GPT分区如果当前磁盘使⽤的是MBR分区,且扩容后磁盘容量已超过2TB,则此时需要将MBR分区转换为GPT分区,该操作会清除磁盘上的数据,请您预先对原数据进⾏备份。
⼆挂载操作步骤以下步骤,举例说明如何将磁盘扩容部分的空间划分为⼀个新的分区,并挂载到“/opt”下。
该磁盘采⽤MBR分区,磁盘容量⼩于2TB,且分区数量未达到上限。
分区⽅式为MBR时,可以使⽤fdisk⼯具或parted⼯具划分分区,本节以fdisk⼯具为例。
1. 执⾏以下命令,查看磁盘信息。
fdisk -l回显类似如下信息,“/dev/xvda”表⽰系统盘。
[root@ecs-bab9 test]# fdisk -lDisk /dev/xvda: 64.4 GB, 64424509440 bytes, 125829120 sectors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000cc4ad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xvda1 * 2048 2050047 1024000 83 Linux/dev/xvda2 2050048 22530047 10240000 83 Linux/dev/xvda3 22530048 24578047 1024000 83 Linux/dev/xvda4 24578048 83886079 29654016 5 Extended/dev/xvda5 24580096 26628095 1024000 82 Linux swap / Solaris2. 执⾏以下命令,进⼊fdisk模式,以“/dev/xvda”为例。
在给linux增加一个新硬盘
在给linux增加一个新硬盘,需要执行下面的操作之后,才可以使用它。
1. 确认增加的硬盘的类型,以及对应的在linux的名称
硬盘类型在linux中的名称
IDE硬盘/dev/hd[a-d]
SATA、SCSI、USB硬盘/dev/sd[a-d]
2. 为硬盘分区
采用fdisk工具对新加入的硬盘进行分区。
例如,增加的硬盘类型是SATA硬盘,而是第二块(即,系统中的第一块硬盘也是SATA硬盘)。
那么分区的命令是:
fdisk /dev/sd b
如果提示Unable to open /dev/sdb,是因为权限不够,运行命令如下:
sudo fdisk /dev/sd b
然后进入fdisk的命令提示符中,可以输入m查看它的帮助,如下所示:
可以依次使用n(分区)、p(查看分区)、w(存盘并退出fdisk)。
至此分区已完成。
查看分区情况:
(1)在fdisk命令提示命令下输入命令p,可以看到分区情况:
(2)也可以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分区情况,如下图所示:
3. 格式化分区
使用ext3文件系统执行mkfs.ext3 /dev/sdb1 对新分区用ext3文件系统格式化使用ext4文件系统执行mkfs.ext4 /dev/sdb1 对新分区用ext4文件系统格式化
4. 挂载硬盘
(1)临时挂载。
在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linux-mounted1(挂载点),将硬盘分区挂载
到其下,命令如下:
(2)永久挂载。
在/etc/fstab文件中增加一行:
5.OK。
Linux下添加新磁盘并挂载到指定目录的方法
在Linux系统中添加硬盘,并挂载到已有的目录以如下为例:环境说明:Linux RedHat4 Updata4,加载6块SAS硬盘,做一个Raid5.挂载到/home/trsmanager目录,要求保证目录中原有数据完好已经建好的TRS全文检索,放在/home/trsmanager中,想要将扩展的硬盘空间挂载到trsmanager文件夹上,并保证全文检索正常。
方法:将添加上的硬盘使用Linux的fdisk制作一个文件系统,挂载到已有目录下。
[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root@TRS01 home]# cd t*[root@TRS01 trsmanager]# lstrshome[root@TRS01 trsmanager]# cd ..[root@TRS01 home]# tar cvf trsmanager.tar trsmanager #将本来的文件夹trsmanager 打包保存。
(后续将原来的trsmanager清空,挂载建立好的文件系统,然后将打包的东西解压到这个目录中,还原trsmanager文件夹中的文件)。
[root@TRS01 home]# ls #ls查看并确定打包完成lost+found trsmanager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 rm -rf trsmanager #删除trsmanager文件夹[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root@TRS01 home]#[root@TRS01 /]# fdisk –l #查看raid后的硬盘Disk /dev/cciss/c0d0: 146.7 GB, 146778685440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3513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0p1 * 1 257 1048544 83 Linux/dev/cciss/c0d0p2 258 539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3 5398 1053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4 10538 35132 100347600 5 Extended/dev/cciss/c0d0p5 10538 1567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6 15678 2081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7 20818 22873 8388464 83 Linux/dev/cciss/c0d0p8 22874 24929 8388464 82 Linux swap/dev/cciss/c0d0p9 24930 35132 41628224 83 Linux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 #raid后的硬盘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root@TRS01 /]# fdisk /dev/cciss/c0d1 #此处的/dev/cciss/c0d1即为上面查看的raid 后的Disk 名称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75664.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e.g., DOS FDISK, OS/2 FDISK)Command (m for help): m #此处输入 m,查看可使用的命令Command actiona toggle a bootable flagb edit bsd disklabel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d delete a partition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m print this menun add a new partition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Command (m for help): n #输入n,新建一个磁盘分区Command actione extendedp primary partition (1-4)pPartition number (1-4): 1 #输入1,即为主磁盘分区First cylinder (1-175664, default 1): 1 #输入1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75664, default 175664): #回车Using default value 175664Command (m for help): p #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1p1 1 175664 716709104 83 LinuxCommand (m for help): w #写保存并退出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root@TRS01 /]# fdisk –l #查看是否已建好逻辑磁盘Disk /dev/cciss/c0d0: 146.7 GB, 146778685440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3513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0p1 * 1 257 1048544 83 Linux/dev/cciss/c0d0p2 258 539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3 5398 1053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4 10538 35132 100347600 5 Extended/dev/cciss/c0d0p5 10538 1567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6 15678 2081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7 20818 22873 8388464 83 Linux/dev/cciss/c0d0p8 22874 24929 8388464 82 Linux swap/dev/cciss/c0d0p9 24930 35132 41628224 83 Linux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1p1 1 175664 716709104 83 Linux #建立完成[root@TRS01 /]#[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 mkdir trsmanager #在/home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trsmanager [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 fdisk -lDisk /dev/cciss/c0d0: 146.7 GB, 146778685440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3513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0p1 * 1 257 1048544 83 Linux/dev/cciss/c0d0p2 258 539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3 5398 1053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4 10538 35132 100347600 5 Extended/dev/cciss/c0d0p5 10538 1567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6 15678 2081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7 20818 22873 8388464 83 Linux/dev/cciss/c0d0p8 22874 24929 8388464 82 Linux swap/dev/cciss/c0d0p9 24930 35132 41628224 83 Linux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1p1 1 175664 716709104 83 Linux[root@TRS01 home]# mkfs.ext3 /dev/cciss/c0d1p1 #建立文件系统mke2fs 1.35 (28-Feb-2004)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4096 (log=2)Fragment size=4096 (log=2)89604096 inodes, 179177276 blocks8958863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42949672965469 bloc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16384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11239424, 20480000, 23887872, 71663616, 78675968,102400000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以上done会自动完成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26 mounts or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root@TRS01 /]# fdisk -lDisk /dev/cciss/c0d0: 146.7 GB, 146778685440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3513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0p1 * 1 257 1048544 83 Linux/dev/cciss/c0d0p2 258 539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3 5398 1053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4 10538 35132 100347600 5 Extended/dev/cciss/c0d0p5 10538 1567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6 15678 2081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7 20818 22873 8388464 83 Linux/dev/cciss/c0d0p8 22874 24929 8388464 82 Linux swap/dev/cciss/c0d0p9 24930 35132 41628224 83 Linux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1p1 1 175664 716709104 83 Linux[root@TRS01 /]# mount /dev/cciss/c0d1p1 /home/trsmanager/ #将做好的文件系统挂载到trsmanager文件夹上[root@TRS01 /]# tar xvf trsmanager.tar #解压trsmanager.tar包至trsmanager文件夹中[root@TRS01 home]# ls #查看是否解压到trsmanager目录中lost+found trsmanager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 cd trsmanager[root@TRS01 trsmanager]# lstrshome[root@TRS01 trsmanager]# cd ..[root@TRS01 home]# rm -r trsmanager.tar #删除压缩包rm: remove regular file `trsmanager.tar'? y[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root@TRS01 ~]# vi /etc/fstab #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一行如下内容,使其永久mount /dev/cciss/c0d1p1 /home/trsmanager ext3 defaults 1 2至此,全部完毕,可以双击打开/home/trsmanager文件夹,文件夹下方查看其空间大小,验证是否挂载成功。
linux ext4分区扩容方法
Linux的ext4分区扩容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查看现有的分区大小。
2. 关机并增加磁盘大小,例如增加100G。
3. 重新开机后,使用`lsblk`或`df -TH`命令查看磁盘扩容后的状态。
4. 进行分区扩展,需要保留根目录的起止位置。
5. 删除根分区,注意不要保存数据。
6. 创建新的分区,并标明起始位置。
7. 保存并退出分区设置,然后刷新分区,可以使用`partprobe /dev/sda`命令。
8. 再次查看分区状态,确保扩展成功。
9. 刷新根分区并查看状态,对于CentOS 7.x系统,使用`xfs_growfs /dev/sda2`命令,CentOS 6.x系统则使用`resize2fs /dev/mapper/cl00-root`命令。
这样,Linux的ext4分区就完成了扩容。
请注意,这些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Linux发行版和文件系统而有所不同,建议在执行前查阅相关文档或咨询专业人士。
Linux(FedoraCore3)下安装新硬盘Linux-电脑资料
Linux(FedoraCore3)下安装新硬盘Linux-电脑资料公司买了三个MAXTOR250G的硬盘,其中两个用在Linux 上面,另外一个本来用作它用可后来遇到特别的状况,计划不得不改变一下,。
两个250G的硬盘,一个用来单独挂载/home分区,另外一个用作它的镜像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者硬盘出现问。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公司买了三个MAXTOR250G的硬盘,其中两个用在Linux上面,另外一个本来用作它用可后来遇到特别的状况,计划不得不改变一下。
两个250G的硬盘,一个用来单独挂载/home分区,另外一个用作它的镜像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者硬盘出现问。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果然系统装好没多久,在电脑关机时就有错误报警出现:The following warning/error was logged by the smartd daemon:Device: /dev/hdc, 3 Offline uncorrectable sectorsFor details see host's SYSLOG (default: /var/log/messages).还好手上有一个现在的新硬盘,要不然死悄悄了先把/home下的资料全部镜像到另外一颗硬盘上去。
附注:镜像用的软件是mirrordir (mirrordir-0.10.39-1.i386.rpm),这个文件可以在上面找到)而后写了一个sh文件,放在/usr/sbin里:#!/bin/sh## mirrordir.sh: Mirror the /home partition to a second hard dirve#/usr/bin/mirrordir /home /backuphome让系统定时自动执行这份文件:#crontab -e root0 * * * * /usr/sbin/mirrordir这样即可以让系统每个小时执行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把我的施工方案给你
ps:
1 你新增加的硬盘不一定是 /dev/sdb1 注意自己查看
2 你需要挂载的地方不一定要 /video 可以自己选择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挂载到有文件的文件夹
建议新建个文件夹命令我都写了
=====================================================
1,断电,并安装新的硬盘
2,用root进入系统,我们首先查看新添加的硬盘的名字
输入
fdisk -l //以下我们发现新的硬盘 sdb1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1 19456 156280288+ 83 Linux
注意:部分硬盘显示是不一样的
3,进行分区
#fdisk /dev/sdb1
进入fdisk模式:
我们输入n ,进行分区
有选择是e还是p,如果有没系统就选P,如果有系统,可能选E,忘了(如果出问题,那就重来)
让我们选择1-4,那我们可以选择1
然后就一直回车,当出现
Command (m for help):
时,说明已经分区完毕,这时我们输入 w ,然后回车,即存盘
4,进行格式化
mkfs -t ext3 /dev/sdb1 //分区为 ext3 格式
5,挂载硬盘
mkdir /video //在根目录创建video 目录,即以后新加的硬盘为 /video
mount /dev/sdb1 /video
//将新硬盘挂载到 /video
卸载硬盘的命令
umount /dev/sdb1
以上就基本完成了一次硬盘挂载,但下次启动时我们就又要重新mount,那很麻烦,所以修改
vi /etc/fstab //修改fstab ,打开以后就基本明白了,在最后一行增加
/dev/sdb1 /video ext3 defaults 1 2
空格用Tab键,最后1和2之间用空格
6,存盘,重起,ok。